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例6篇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1

【关键词】六困生;帮扶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在开展“六困生”帮扶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六困生”帮扶工作的方法,创新“六困生”工作理念,提高辅导员帮扶工作的技巧,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做好“六困生”帮扶工作。

一、建立“六困生”档案,明确帮扶人,保护特殊困难群体个人隐私

科学界定“六困生”特殊困难群体是顺利开展“六困生”帮扶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统计所带学生中的“六困生”总人数以及详细“六困生”名单,及时掌握当前“六困生”思想现状与生活学习情况。其次,做好每学期“六困生”建档工作。以“六困生”为主体,制定详细的帮扶记录,使帮扶工作制度化、常规化。最后,保护“六困生”的个人隐私。如采取“一对一”单独交流,保证学生在座谈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想法和疑惑,毫无后顾之忧,在交谈中的涉及“六困生”个人隐私部分,即“六困生”不愿意公开公布的信息,辅导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好“六困生”保密工作。

二、完善帮扶工作,做好帮扶工作总结

第一,“六困生”帮扶工作必须以正面教育为主,适时、适宜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开导与正面教育,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人生充满自信。

如2011级空中乘务专业专科的某同学,他来自甘肃偏远的小山村,家庭人口多,经济负担重,该生表现为内向不愿与其他学生交流。该生经常利用上课时间兼职打工的行为,已影响到正常的学业完成,迟到、旷课现象逐渐增多,针对此现象,我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首先肯定并鼓励该生依靠自己双手赚取生活费的行为,面对生活有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在取得该同学本人同意后,在班级内创建一个英语学习小组,由该同学担任组长,负责班级学生课后的英语单词、口语训练和做题技巧等英语方面的训练。现在,该同学不仅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兼职打工的时间以及辅导班级学生英语的时间,而且增强自身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找准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并能够自信的良好心态取而代之之前因为家庭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情绪。

第二,在帮扶工作中要做到学校重视、辅导员落实、学生干部积极配合三管齐下。公共管理学院在“六困生”帮扶工作中采取一系列特色帮扶措施,如在辅导员工作细则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每周与学生的深入对话交流不得少于两次,并做好辅导员帮扶工作小结;如在学期末进行公共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帮扶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上,各辅导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改变帮扶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帮扶工作的效率。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动。

最后,善于总结经验,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在“六困生”帮扶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保证帮扶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

三、提高帮扶工作效率,保证帮扶工作顺利进行。

1.加强学生干部、党员的组织能力。“六困生”帮扶工作要以辅导员为主,学生干部和党员帮扶为辅。辅导员首先通过沟通,了解“六困生”的具体情况,如学习压力、经济负担、思想动态等方面,在座谈的过程中帮助“六困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纠正“六困生”错误或偏差的思想,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建立“六困生”档案,保护“六困生”个人隐私。最后,安排学生干部和党员对“六困生”的日常行为养成和思想状况进行督促,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建立学生干部、党员与“六困生”之间“互信、互助”的纽带关系,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帮助“六困生”尽快走出困惑,保证“六困生”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

2.完善“六困生”帮扶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首先,积极参与我院组织的“六困生”帮扶工作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在交流会上新老辅导员陈述 “六困生”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分享“六困生”工作的心得体会,做好详细的会议记录,借鉴效果显著地“六困生”的帮扶工作中的方法,完善“六困生”帮扶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自身“六困生”帮扶工作的效率。

其次,通过开展“六困生”帮扶工作,我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详细划分各类特别困难群体,并找出各类特殊困难群体的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针对各类学生,如处理“六困生”当中的心理困惑类型的学生,也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耐心讲解、循序善诱,进行沟通与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六困生”帮扶工作,提高“六困生”帮扶工作的效率。

最后,主动学习有关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与心理咨询方面有关的书籍,学习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方面的理论水平,学会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六困生”的帮扶工作,以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推动“六困生”帮扶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六困生”帮扶工作方法,使“六困生”帮扶工作稳定、有序、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2

很荣幸,能和大家针对学生课后辅导这个话题进行探讨。下面我要讲的,不能说是我的经验,这方面我还做的不是很好。这些应该是我们作为教师,在学生辅导这一块应该追求的一个目标、效果,或者说是我认为我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争取做得更好。谈出来和大家进行一个探讨,说的不对、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除了抓好课堂之外,还必须要做好课后辅导。要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首先要明确具体辅导任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辅导对象,确定具体的辅导任务。课后辅导的内容主要是:

①解答疑难。主要针对学习困难或者存在学习障碍者,我们称之为学困生。

②查漏补缺。主要针对因故缺课者或者没学会某些知识点的学生。

③扩展提高。主要针对学有余力者。

④端正态度、指导方法。主要针对学困生或者具有心浮气躁,骄傲自满的学生。

二、其次,要采取多种辅导形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他们对课内学习的适应性不同,有着不同的辅导需要。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制订辅导方案,一般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有个别形式的辅导,又要有小组、结对形式的辅导,兼顾“培优、提中与补困”,切实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我觉得应该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1、辅导的重点是补困。要做好补困工作,首先要找出学生“困”的原因,是知识、技能基础薄弱,还是方法、能力缺陷?是智力因素引起,还是非智力因素造成?是学生方面的问题,还是教师方面的问题,或者在家庭、社会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原因寻找有效措施。学习落后常常跟非智力因素有关。补“困”先要补“心”,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部分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当然这种情况还需要学生的自觉性、家长等方面的合力作用。

2、要落实辅导内容。你想辅导学生什么,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内容一定要具体,或者作思想工作,或者讲解知识点,或者是背诵一段课文,或者是默写一首诗,或者是做几道练习题,千万不能让学生自由复习,或者内容太零散,比如复习两个单元等。

3、要落实辅导时间。要想有好的辅导效果,必须有固定的时间,午饭后,大课间,每天早来1、2十分钟、家访时等,总之,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还是有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是不会有效果的。这里可以利用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在教学、生活之余挤出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4、要落实谁去辅导。是老师亲自落实,是要家长配合,还是优生辅导困生。当然我们是以教师辅导为主,辅导孩子的时候,不能每道题都讲,无形中让孩子养成了不爱思考的习惯,他实在不会了,我没才去循循善诱的进行引导和讲解。

5、要持之以恒。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或者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不会有效果的。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

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无论是什么学科,都客观地存在着一部分学困生。如何转化这部分学生,推动全体学生的发展,成为我们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对于初中数学科目而言,也着实存在着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那么如何对其进行转化呢?

一、注重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首先,通过直观教学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学困生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通常会比较畏惧,越听不懂,他们就会越不感兴趣,越不感兴趣,就会越不愿参与到教学中,也就会使得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在讲解这样的内容时,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先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中,然后通过直观的讲授使学困生慢慢理解,慢慢进入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发现学困生面露疑惑,他们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于是我就去办公室找来几根铁丝,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三角形,然后在学生动手实践后,提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这样一来,学困生很轻松的理解了这个性质,学习兴趣自然就被大大激发出来。

其次,利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让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会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使课堂变得活跃、轻松,如此一来就会带动学生的思维,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当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及相关有趣的事例,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再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事实证明,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情境,学困生会马上感觉到新鲜、有趣,会立马参与到我们创设的情境中来,兴趣大增。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多创设一些情境,如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挖掘数学的美,进行美的创造、美的教育;创设情境,巧妙设障,营造悬念;还可以对情境进行再创造、再发现、再探索等等,使得学困生在愉快的教学诱导下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差异资源进行课外辅导

每个班级都有很多学困生,同时也存在很多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如果我们仅凭自己的力量来转化学困生,会比较困难,不但劳心,还可能会影响教师对到全班同学的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上的差异资源来进行课外辅导,使优等生对学困生进行课外辅导。我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首先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我选取了一部分优等生作为班上的特约“辅导员”,请五到十名小小辅导员,将他们的照片贴到教师墙上,设置专门的一张课桌作为辅导站,每天的自习课上都请值班辅导员到辅导站,只要是学困生遇到了问题,都可到辅导站请教辅导员,辅导员要耐心讲解,而且辅导员还有监督课堂纪律的权利。并且每个月都要评出“最佳辅导员”奖,对获此殊荣的辅导员进行奖励。这样不仅使学困生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也使得优等生逐渐形成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而且使其对班级有了一定的责任感,此外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可谓是一箭三雕。事实证明,我的策略非常有效,经过两个多月的课外辅导,学困生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抓概念、基础的教学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主要就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就没有打牢基础,知识上存在很多漏洞,这些漏洞越积越多,导致上了初中以后漏洞无法修补,学习成绩总是无法提高。因此,引学困生入门,打牢基础知识,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因此,我们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要重视概念和基础的教学,多寻找、发现学困生的知识漏洞,发现一个补一个,然后多加训练,让他们对那些漏洞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我在教学中就是这样的,将最基础的概念等整理出来,再将学困生的学习漏洞统一整理出来,打印成册,在自习课上根据这些资料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并针对这些设计一些问题让学困生巩固训练。最终使得学困生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知识也更加扎实了。

四、利用课堂信息反馈,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自主探究与启发式讲授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既学会倾听又学会分享,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避免由少数学生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要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要对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及时检查并查漏补缺。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重点面批学困生的课堂练习,尤其要纠正其主观臆造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主观错误。

此外,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育人观。教师在衡量学困生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包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性,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后进的压力,提升上进的动力。

总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初中学困生转化的核心部分,需要全体数学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为初中学困生的转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鲁献蓉.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J].数学教育学报,1999(4).

[2]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陆之鸿.高中“数困生”数学概念认知障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4

1.加强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与其他的学生相比缺乏自信心,感觉极不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困生的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困生的友谊,从内心去尊重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信任他们,热情辅导,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迸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2.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深入辅导“学困生”

由于“学困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开小灶”也是必要的。但辅导需要注意提高效率,本人认为课外辅导不是简单的给个别学生重复课堂的知识,教师不仅要为他们补知识,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而且还要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要让“学困生”开口讲述知识和解题思路,从中看出他们知识思路的误区,从而对症下药。可以针对当天的课堂反馈,出一些基础的题目让一些“学困生”完成,然后集中他们进行点评,当然也可以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小组学习形式出题,让优生来给“学困生”批改、讲评,毕竟学生之间容易沟通,这种方法也是提高“学困生”成绩的妙招。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5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团体辅导;心理健康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得到了广泛关注,不让大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我们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家庭贫困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理应得到重视。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探讨贫困学生心理援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以改变认知,提高自信,促进个性发展为目的,尝试运用封闭式短程团体辅导的方法,以18名大一贫困学生为小组,进行一整天的心理和行为训练,并对小组成员作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短程团体辅导对促进贫困生个性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明显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大一学生为被试,总人数为18名,其中男生12名,女生6名。

所有被试都是在新生心理普查后被确定为需要关注的对象,即“大学生人格调查(upi)”普查显示总分在25分以上,同时“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3的学生,通过对这些学生的约请访谈,确定是因家庭贫困而导致极度自卑缺乏自信,并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

(二) 团体方案设计

本方案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成员了解自己,澄清观念,提升自我,建立自信,摆脱心理贫困。辅导采取全封闭的方式,团体辅导活动的时间为一整天连续八个小时,并精心设计了热身活动,游戏互动,讨论分享,团队合作等环节,要求成员在观察学习和活动体验中,认识和探索自己,改变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非理性观念和错误认知,以积极的态度去接纳自我,接受现实,走出自卑,建立信心,在团体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三)团体辅导的实施

应邀前来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班级,彼此互不认识,在最初的热身游戏时,大多数同学都非常拘谨,举手投足间还有几分腼腆,但随着“名字接龙”、“个性胸卡设计”、“快乐家庭”等活动的逐步展开,同学们防御的心慢慢开启,互相之间变得真诚而融洽,轻松和谐的团体氛围开始形成。

当分组游戏“同心圆”和“解开心结”的活动结束后,团队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同学们坦诚地分享各自的感悟和体会,在集体中体验了快乐。

“爱心午餐”和“伴你同行”,让每位同学都体验了接纳和信任,体验了助人的快乐和接受帮助的温暖;“目光炯炯”使同学们明白自卑心理的普遍性;“心灵的玻璃罩”引导同学们作进一步的自我探索;在“我为什么自卑”、“怎样才能超越自卑”的分组讨论中,许多同学都在同伴们积极的鼓励和帮助下敞开了心扉,开始接受“贫困也可以是人生财富”的观点,试着去改变原有的不合理认知,认识到只有接受现实,接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目前的困境,才能摆脱自卑,才能确立人生的目标。

随着“感恩的心”的背景音乐,同学们在一张张粉红色的心型卡片上,留下赞美和祝福,每个人都用心感受了真诚和美好,感受了心灵的成长。

(四)效果评估

运用“团体辅导效果评价问卷”,教师评价,跟踪回访,scl-90前后测数据分析等,评估团体辅导实施的有效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团体辅导前后测试数据比较分析

为了检验和评估辅导的效果,我们为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并定期约请访谈,还通过加入团体qq群与学生保持联系。一年后,对这18位同学又进行了一次scl-90测试,并将前后数据输入spss10.0进行成对差异性检验,发现各项因子分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人际敏感、强迫、偏执、敌意等因子更是差异显著(见表),这些数据说明短程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贫困生团体辅导前后scl-90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

(二)教师评价

我们从学生所在班级的老师和辅导员那里了解到,这18位学生参加团体辅导以后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表现的比较积极。大二时他们中有3位竞选为院系副部长以上的干部,有9位同学担任了班干部和社团干事。

(三)自我评估

在对18位贫困学生近一年的跟踪辅导和交流中,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那一天的团体训练,是他们大学生活一个全新的起点。在团体辅导活动结束后,我们利用“团体辅导效果评价”表,要求成员对团体训练效果进行自我评估,统计结果表明,78%的同学对这次团体训练表示非常满意,22%的同学表示比较满意;33%的同学在团体活动中表现为非常积极,50%的同学比较积极;在训练过程中有66%的同学认为可以放下防御开放自己;88%的同学表示团体辅导对自信心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94%的同学表示以后有这样的活动一定要争取参加。

在集体分享体会和感想的时候,同学都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很多,必将对大学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学生a:“八个小时以前,我们还是陌生人,在校园里我们会擦肩而过,但是现在,我们真的就像一家人,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很快乐,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了,当我在体验做盲人的时候,有一种非常无助的恐惧,就像生活中的种种无奈,是同学温暖的双手,牵引我完成了信任之旅,我非常感激,我应该感谢生命中所有帮助我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定不会有跨越不了的困难!”

学生b :“我会永远记住今天,因为今天对我来说太奇妙了,我有了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和感悟,在‘天使留言’时,看到大家那么真诚地为每位刚刚相识的同学留言,在天使的翅膀上留下最真挚的祝福,看着长长的队伍,我的心忽然被感动了,我才知道,原来感动就这么简单,我忍不住哭了,我真的非常感动,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

学生c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参与,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一遍又一遍的发言,自己一直关着的心慢慢打开了,在游戏中,那种被人尊重不被忽视的感觉是非常真切地体会到的,老师不和我们讲道理,而是让我们每个人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大家很团结,氛围很好,我觉得在这里很安全,很有归属感。”

学生d: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父亲,自从失去了父亲后,我的世界就塌了,多少年来,这样的想法让我自卑,让我不能抬头,当老师让大家围成一个圈,把自己自卑的原因说给大家听时,我真的没有勇气,真的很艰难,很挣扎,而在同学的鼓励下,我终于说出来时,忽然觉得心里很轻松,在这里,我获的了一种力量,我一定要自信起来,老师说的好:过去属于命运,未来属于自己!我会记住今天的,因为今天对我非同寻常。”

学生e :“游戏是生活的模拟,‘解开心结’中每一双紧握着的手是环环相扣的,每解开一个,对后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影响我生命的结究竟是什么?我该怎样去解开呢?我一直希望在大学里改变些什么,但是,我不知道怎样去改变,我好像在消极的等待,就象我在游戏里的表现,感谢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活动,我一定会好好思考的。”

学生f :“来参加活动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可是一天的活动让我如此快乐!在游戏中看到了自己的消极和被动,自己的思维模式,生活中我也常常是这样的吗?一直觉得我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是学校里的弱势群体,是被社会遗弃了的,在‘快乐家庭’游戏中,老师要求我们只说自己的优点,我觉得有点难,我真的有很多优点吗?今天的活动让我还记住了两个新的名词:悦纳自我和正确归因。”

学生g :“今天的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带着矛盾的心情来的,有点担心也有点期待,但当我走进团体训练室的那一刹间,就感觉象回到了自己的家,有了在家才有的安全感。一天的活动,让我开始相信自己其实是一个不错的人,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很没用,家里那么不容易供我读书,可我对自己却失去了信心,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人,是一个永远不会成功的人,我很消极的对待生活,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兴趣。不过,从今天开始我改变了这种想法,我不能放弃生活,我不能放弃自己,我对自己要有信心。我相信自己是一个会成功的人,我的明天是充满阳光的。”

三、分析与结论

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贫困大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把自己视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不能挺直脊梁,但是在内心又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因为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采取自我封闭的态度,回避与同学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还有一些同学视贫困而羞耻,常常自惭形秽,自我鄙视,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和干预,不仅会影响整个大学生活,也会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方式。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引导成员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支持鼓励,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提高成员的社会适应性,促进成员的人格成长。本研究通过同质团体小组的方式,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贫困生个性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和一般分阶段团体辅导不同的是本研究采用了短程团体辅导的形式,即辅导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在一天时间里完成,让学生经历强烈的内心体验,由此激发改变自己的渴望,并把这种内在的力量带到学习和生活中去。通过辅导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性检验,结合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和跟踪辅导后发现,短程团体辅导对于帮助贫困大学生认识自我,接纳他人,改变认知,提升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促进个性心理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团体辅导的短期效果和作用是明显的,但是效果的巩固和持续还必需对团体成员作进一步的辅导和关注。

【参考文献】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高专;贫困生;自尊调查;干预研究

作者简介:沈懋法(1964-),男,浙江嘉兴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陈树婷(1981-),女,山东莱芜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讲师。(浙江 杭州 31005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CG42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101-01

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后备力量。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伴随着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的发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反思。而这其中更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高职高专院校中的贫困学生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经济生活上的贫困所带来的压力远远不只是在经济问题本身,更为严重与长远的影响是学生的自尊心理,不同自尊水平的学生面对贫困时的适应性和接受程度也远不一样。人的社会性注定个人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单独生存,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所必须的。而贫困生相比非贫困生存在更多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困扰。本课题选择以高职高专贫困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外显自尊水平进行调查并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干预研究,为加强高职高专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影像技术、药学、护理专业2009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50名,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50份,剔除填答不完整、填答方式错误等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574份,其中贫困生246名,非贫困生328名。

再在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临床医学、药学、护理专业贫困学生中随机抽取90名(每个专业30名)贫困生。每个专业的30名贫困生随机分为二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完成系列团体心理辅导后,再发放问卷测试。因有5名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贫困生中途退出,给以剔除,实验组最后实测40名贫困生,对照组45名贫困生最后全部参加测试。

2.研究方法

选用张林编写的“青少年外显自尊的测量问卷”,[1]先对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外显自尊进行调查。外显自尊分为整体自尊、学业自尊、人际自尊、家庭自尊、身体自尊和品德自尊六个维度,问卷采用“完全不符合”、“大部分不符合”、“基本符合”、“大部分符合”、“完全符合”共5级自我评定,与此相对应记1、2、3、4、5分,某种自尊得分越高表明自尊强度越强,得分越低自尊强度越弱。

以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实验组贫困生进行干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共8次。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贫困生每个专业一组,每组15人,每组由一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心理辅导教师组织进行,三个专业同时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实验组的贫困生与对照组的贫困生再进行问卷调查。将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1.高职高专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外显自尊的差异分析(见表1)

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外显自尊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体自尊维度上,贫困生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

2.高职高专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实验组与对照组外显自尊的差异分析(见表2)

团体心理辅导后,对实验组贫困生与对照组贫困生外显自尊的六个维度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的贫困生整体自尊、学业自尊、品德自尊得分略有降低,家庭自尊、身体自尊的得分略有提高,人际自尊显著提高(P

三、讨论

1.重视贫困生在外显自尊上的差异,做好相应的教育和资助工作

自尊(self-esteem)也称为自我尊重,是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精神需要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人完善自我的内在动力。外显自尊是个体在意识层面的能够内省确认的自我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高专贫困生的外显自尊存在一定的差异,贫困生在整体自尊和学业自尊方面表现出更强的自尊心,而在身体自尊和人际自尊表现较低。这是因为贫困生一方面想通过读书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因而特别注重自己的学习和专业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他们更容易知觉到由于家庭因素带来的经济反差,使他们在衣着装扮、教育资源获取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在与人交往中存在一定的自卑。所以,在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学生资助工作中,应注意贫困生自尊的特点,创造融洽平等的班级氛围,通过积极沟通,选择学生易接受的资助方式。另外,在个别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贫困生,家里也确实比较贫困,但学校因受名额限制没有把他们列入贫困生名单,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妥善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贫困生自尊状况的有效方法

张雯、郑日昌(2004年)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幸福感和自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2]Cheng和Farnham(2003年)研究表明自尊水平和抑郁之间存在高度的负相关。[3]因此,探索提升贫困生自尊的有效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提升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分析结果显示,经过团体心理辅导的贫困生整体自尊略有降低,说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生过强的自尊心有所调整,趋于合理;经过团体心理辅导的贫困生学业自尊略有降低,说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学习成绩的看法更趋于理性,不再过分关注并能正确对待;经过团体心理辅导的贫困生人际自尊显著提高(P

四、结论

(1)高职高专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外显自尊存在差异。在外显自尊的六个维度中:整体自尊和品德自尊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

(2)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贫困生外显自尊状况的改善。在外显自尊的六个维度中:经过团体心理辅导的贫困生人际自尊显著提高(P

参考文献:

[1]张林.自尊:结构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6.

[2]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