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云家访总结范例6篇

高校云家访总结

高校云家访总结范文1

孙云晓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他所著《孙云晓教育作品集》(8卷)、《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等数十部教育论著拥有千万数量级的读者。教育孩子通往成功的路径是什么?这个问题孙云晓做过广泛的研究,得出了具有普适性的答案,通过讲座、著书等多种形式向大众普及强调――成功之路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但是,这条人人渴慕,甚至广为人知的成功之路却少有人抵达终点。为什么?因为它往往又是“一条有风险的路,一条自讨苦吃的路,一条非常独特的路”――孙云晓如此“现身说法”。

“读书习惯影响了我一生”

“1966年冬天,‘造反派’正在‘扫除一切大毒草’。我哥哥在一个工厂技校读书,工厂图书馆的文学名著被扔了一地,准备烧掉。他见现场没人,就装了一书包,大概有十几本,都是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我们小哥俩看了几个月。父母怕我们看坏眼睛,到时间就关灯,我们看上瘾了哪能关灯就不看了呢!我哥哥懂一点电的知识,拿电池、灯泡做个‘手电’,我们俩就把被子蒙起来,继续照着看。”孙云晓至今讲起这段读书体验仍然很兴奋,眼睛闪亮。

“那个时候我才上小学四年级,谁也没有想到,这一书包的书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不仅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还开始了40多年的文学梦。”

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孙云晓一直在主持少年儿童习惯研究课题。但是,以研究的视角分析自己读书习惯的养成,孙云晓说这是“第一次”:“习惯养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的因果关系。我哥哥背一书包书回来看,他非常着迷,对我构成暗示:书是好东西啊!我开始看书之后一下子迷上了,然后迫不及待地天天看、熬夜看,逐渐成为惯常行为。奖赏是什么呢?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文学世界如此波澜壮阔,人物命运一波三折,这种文学的震撼、美的体验是最高的奖赏。”

但是为什么学校没能培养出这种阅读习惯呢?

孙云晓说:“关键是强度不够。我也很喜欢小学语文课文,印象最深的是《小猫钓鱼》、《寒号鸟》、《红鼻子哥哥和蓝鼻子弟弟》等。但是从‘量’和‘质’上,阅读如果仅限于学校课堂上的几篇课文,不足以对心灵构成高频率的强刺激。”

孙云晓转而说道:“其实学校完全可以发挥作用。养成阅读习惯,环境很重要,学校可以提供比家庭、社会更系统的阅读环境。”

在哥哥的“带领”下,孙云晓养成了阅读习惯,之后,他开始自己到亲戚朋友家“找书读”。孙云晓选择图书的标准是什么呢?

“那个年纪喜欢看童话故事类的书,但是因为那个年代书特别少,我又不得不碰到什么就看什么。”孙云晓说。

“有一次,我不知从什么地方搞到一本《蛇岛的秘密》,是一部科普作品,讲一个科技工作者去大连蛇岛考察的经过。比如鹰从高空俯冲下来叼住了蛇,蛇也不甘示弱和它搏斗,突然,鹰和蛇一起哗地从天上掉下来,鹰被蛇毒死了,蛇却逃之夭夭。哎呀,我看得惊心动魄,一下子对这个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孙云晓回忆说,“好多年之后我到大连,唯一的愿望就是想上蛇岛看看,登上去之后那个兴奋、那个恐惧,一看这儿一条蛇、那儿一条蛇,再一看自己胸前的树枝上好几条蛇。当地一个工作人员拿着蛇,让我摸一摸蝮蛇冰凉的肚皮,哎哟,很满足。”

孙云晓总结说: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童年时代的阅读非常重要。儿童不是‘读’书,而像‘吃’书,吃进去长成他的血肉,长成他的骨骼。但另一方面,童年时代的阅读很少怀疑,儿童往往是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所以童年时代更要读好书。

“所谓好书,首先,它的价值观应该符合真善美原则,能够对人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第二,它的内容和表达应该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包括符合儿童直观形象、富有想象力这样的思维特点。”

一说到阅读对人的影响,孙云晓总是很感慨:“读书习惯影响了我一生。因为有了读书的习惯,我初一、初二看完了《选集》四卷,相信了老师徐特立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从那个时候开始写日记,一写就写到现在,44年。”

“写作和读书有一种特别的联系。书读得多了,总有东西要写;写下来之后‘抓铁有痕’,阅读才有了你自己的力度和感悟。这是一个匆匆而过的时代,但如果你写下来,就会‘往事并不如烟’。”孙云晓总是说得很流畅,仿佛不假思索,不过也许这些话他早已写下来,思考过多次。

“再忙碌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

1993年,孙云晓写作发表报告文学作品《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中国一场教育大讨论。从那以后,他开始“真正研究教育”。那时,孙云晓的女儿11岁,她自然而然成为父亲教育研究的受益人。

“孩子10岁之后,教育的核心原则就是尊重。知道这个原则以后,我就变得对女儿非常理解和尊重。”孙云晓说。

有一次,一个机构邀请孙云晓到南非和肯尼亚访问。机会难得,孙云晓“特别想去”。但是那时女儿正准备高考,情绪不特别稳定。孙云晓找女儿商量:“你觉得我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女儿想了想,说:“我希望你不出差。”

“女儿表态之后,我就回绝了这次出访,到现在我也没去过那两个国家。”孙云晓说完哈哈一笑,继续总结道,“我认为,再忙碌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因为‘好父亲’不是一定要天天陪着孩子,而是心里一定要很重视孩子,当你有选择余地的时候,选择尊重孩子。”

“‘好父亲’的另一个标准是看你能不能在孩子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帮助孩子。如果你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那么将来孩子对你也没有感情。”孙云晓说。

女儿小学升初中时,提出想要学习日语,报考非重点的日语特色学校北京市月坛中学。她的日语专业出身的母亲坚决反对:“学日语发展空间太窄了!”但女儿很喜欢看日本动画片,也受到母亲学习日语潜移默化的影响,坚持己见。“那么我这一票就很关键,我选择赞同女儿的选择。”孙云晓笑眯眯地说,“我觉得这是她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她后来担任《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又出任中国新闻社日本分社社长,事实证明,她当时选择学习日语也是不错的。”

2011年3月,日本东北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孙云晓的女儿赶赴第一线采访。最危急的时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中国新闻社都已发出撤离通知,孙云晓的女儿却在这时与国内失去了联系。“我的天啊,太着急了!”孙云晓没有别的办法,最后在微博上“明码呼叫”:女儿在福岛失去联系,如果有人能见到她,请转告她马上撤离,并与家人联系。孙云晓也没有想到,这条信息竟然通过中国国际救援队传递到了女儿那里。终于,女儿发回了短信:“一切安全,放心。但是我现在不能撤离,因为中国新闻社只有我一个记者在福岛,我撤离就没有人进行报道了。”

“当时我一方面非常担心,女儿回国以后马上逼着她去做核辐射检查,结果,她的核辐射量已经到了安全范围边缘。但是另一方面我也非常自豪,女儿这种时候能够勇敢地在一线采访,这才是记者。”孙云晓说到这儿,才长舒了一口气,“哎呀,所以说孩子长大了,父母的‘教育’只能是‘建议’。”

讲完亲身经历,孙云晓又从教育研究视角分析:

“人有两大发展方向:一个是亲密性,母亲具有天然的教育优势;一个是独立性,父亲具有天然的教育优势。中国存在着父教缺失问题,很多父亲不管孩子,或者跟孩子关系不好,这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尤其会使男孩失去了自己成为男性的榜样,所以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一个很大的隐患。”

“父教缺失的原因,一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家庭教育只是母亲的事情;二是现在‘严母慈父’型家庭偏多,母亲在教育孩子上更具有权威性,甚至很多母亲对于父亲教育孩子有一定的排斥。总之,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难的事,父母仅靠老经验是不对的。我就相信一条:父母需要学习,比任何时代的父母更需要学习!”孙云晓强调说。

“贫困是对孩子巨大的伤害”

“我以前很自卑,因为家里很贫穷。”孙云晓如今平静地说着。

“首先是物质上的贫穷。印象最深的是,为了饲养长毛兔卖些兔毛贴补家用,寒冬里兔子没有草吃了,我和哥哥就要到处找垃圾站,捡人家扔的白菜帮、白菜根。你想想看,当你在捡垃圾的时候,同龄的孩子穿得漂漂亮亮的在玩耍,他们投来惊讶和鄙夷的目光,那个时候你还有自尊吗?另外,精神上也很贫穷。家里没有任何课外书可以看,连报纸都没有,你精神上不可能强大,面对贫穷只会觉得自惭形秽。”

文学“拯救”了困于贫穷的孙云晓。

他回忆说:“我读了一回《水浒传》,第二天就可以给小伙伴们讲故事。他们没听过,都非常喜欢。我讲完《水浒传》讲《三国演义》,讲了几个月还‘且听下回分解’。我第一次在同伴当中有了成功体验,这很重要。另一方面,文学给了我巨大的精神滋养和支撑。自从读了这些文学作品,我才知道什么是人、什么是强大,觉得我的世界不一样了。”

孙云晓循着这一线光亮,走上文学之路。这条路,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其实我走了一条非常独特的路。”

1978年,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孙云晓被选派到中央团校学习。“结业后,大部分同学都当官去了,我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去某中央机关的工作机会,选择去中国少年报社做记者。理由很简单:我喜欢孩子,喜欢写作,喜欢文学。这条路,第一,告别了官场;第二,又告别了学校。也有人说我写的是‘次亚流文学’,因为儿童文学是亚流文学,在儿童文学当中我又是写报告文学,这不是‘次亚流文学’嘛。”孙云晓一笑而过,简单地总结,“所以说,我走了一条有风险的路,一条自讨苦吃的路。”

“进入官场走仕途,或者在学校完成完整学历,这两条路都很好走。但是我坚信:作家是写出来的。”孙云晓坦言,“有时候,我也会感到一些遗憾,没有接受完整的学校教育,知识结构是不系统、不严密的。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吧。”

采访前不久,孙云晓刚刚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的会议。作家们在会上探讨文学与贫穷的关系,有人说:“穷孩子里边出作家。”

“后来我想想,穷孩子艰难、深刻的生活体验更容易被文学之火点燃。但是,一流文学大师当中穷孩子并不多,童年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乏是对人一生的制约。”孙云晓声音沉重地说,“贫困是对孩子巨大的伤害!”

全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已经进入超4%阶段。国务院总理在部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工作时指出,治贫先重教,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要切实把宝贵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造福贫困地区4000多万孩子,托起他们创造未来美好人生的希望。

教育经费投入的“刀刃”在哪些方面?

孙云晓认为:“首先是营养午餐,第二就是图书,保障孩子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第三是体育器材,第四是科普设施,这是目前中国贫困地区教育的短板。当然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培训,我有一个观点:好老师比好学校更重要。”

高校云家访总结范文2

“逃离北上广”

毕业生人数增加

参与调研的52461名毕业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覆盖各地各级高校的各专业学生。在XX年应届生期望就业地中,41.3%希望到“北上广”就业,省会城市为54.2%,其他城市仅为4.5%。其中希望到“北上广”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比XX年有所下降,XX年的这一比例占到42.8%。这说明,随着“北上广”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逃离”。

实际上,“北上广”并非是多数云南毕业生的首选。近期,一场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的XX年免费师范毕业生专场双向选择供需洽谈会,就吸引了许多毕业生前来应聘。洽谈会是专门为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的云南籍免费师范生举办的,但即便是毕业于名校的免费师范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多数学生还是感到了求职压力。为了能够应聘上一个岗位,不少学生都向三四个学校投了简历。

在应聘的师范生中,不少人也表达了想回家乡的意愿。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的高明媚老家在石林,所以她更倾向于留在昆明。“能离家近些,自己压力也小点。我们班有3个云南籍的免费师范生,一个已经签约,还有一个是保山的也打算回家。”高明媚说。

云南毕业生

月薪多在3000元

调查报告显示,XX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月薪平均值为4357元,而实际签约工作的月薪平均值为3945元。而XX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月薪为4467元,而实际签约月薪仅为3727元。

这份调查报告并未公布云南省的具体情况。但通过对部分在昆高校毕业生的走访了解到,虽已快到毕业季,但仍有不少学生并未找到满意的工作。“我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我们班有48个人,目前约有一半的学生与企业签约了,主要是保险销售、企业文职岗位,月薪多数在2500-3000元。”云南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小苏透露,自己找到了一份行政岗位的工作,月薪实习期是XX元、转正后3000元。这与调查报告公布的3945元月薪差距还是较大。

云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小也称,班上的28个同学只有十几个找到工作,主要是广告公司文案、企业行政等,工资在3000元左右。在走访的其余多名毕业生中,其目前找到工作的月薪也集中在3000元左右。

客服销售生产加工

最不受待见

调查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最不愿意从事的岗位中,位居前三分别为客服、销售、生产加工,其中客服投票数达到了14.3%,销售为13.3%,生产加工为11.1%。客服类职位劳动强度大,报酬较低,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不高,很难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

高校云家访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云计算;教学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校数字化资源云共享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386

2010年6月年国务院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作为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为此教育界开始加快了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和探索,集中式共享模式、分布式共享模式以及Web2.0、Blog、数据挖掘等网络技术开始在教育信息资源体系中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地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完整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仍然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支撑平台[1]。近年来,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其虚拟化和按需租用的特点为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一、研究背景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校园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教育资源,教学课件、视频、辅助软件、网上图书馆等资源的校内共享为本校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帮助。然而目前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共享只建立在校园网络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这种共享是相对孤立的,学校与学校之间是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的,因而每个学校都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去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络资源,这种孤立的管理方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高校间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发展。此外,随着教育需求的增加,单凭一个学校内部的力量是很难建立一个满足教育信息化需求的完整的校园资源体系的,而校园资源体系的集成化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下以及资源交叉的缺失等问题将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建立一个完整的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是目前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我国教育资源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机遇

(一)教育资源信息化现状分析

1.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全国不同地区间的教学资源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发达地区拥有丰富且优质的教育资源,软硬件设备出现剩余,而落后地区甚至连基础的软硬件设备都很欠缺,同时二者的潜在建设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进一步加大了地区间、学校间教学资源的分布不均。此外,国家对不同学校的投资力度存在很大的差异,部级、省级重点高校动辄投资上亿资金,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是以这些学校为中心,而一些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却迟迟得不到更新,与重点高校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2.教学资源陈旧且原创性数据少,用户满意度低

从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来看,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电子教案、CAI课件等原创数据的开发还存在很大不足,是阻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因素。据相关调查显示,接近一半的被访者认为现有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匹配性较差,急需补充对应的课改内容,部分教师则表示现有教学资源科学性不足,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策略的应用[2]。究其原因,我国目前的教学资源库中资源类型十分有限,对多媒体素材的组织能力较弱,而已经设计出的高质量教学软件和资源又没能实现资源共享,造成了极大地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3.教学资源更新速度慢、成本高

目前大多高校的信息化资源都储存在独立的服务器中,教学资源的更新需要服务器具备较强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而传统的服务器显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要实现教学资源的更新就必须对服务器进行升级,服务器的更新是一项昂贵且浩大的工程,导致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慢、更新成本高。此外,传统的教学资源使用模式是通过下载服务器中的资源至个人电脑来完成的,那么教学资源的逐渐丰富必将对个人电脑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增加了教学资源的更新成本。

4.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低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资源共享存在三大难点,即教师间的共享难、学校间的联合难、区域间的互用难,导致教学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和低利用率,因此,应该将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目前教育资源共享建设需要从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方面予以解决,由于各个学校的硬件资源各自孤立,使用独立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导致硬件教学资源共享面临较大的困难,而硬件资源共享的困难间接增加了软件资源共享的难度。事实上,目前很多学校的信息化方案都是建立在条块分隔形式的管理体系上的,应用的系统不同,数据交换实现难度大,学校间的共享和交流难以进行,严重影响了优质教学软件和课件的应用和共享。

(二)云计算带来的教育资源信息化发展机遇

1.云计算概述

近年来,云计算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共享基础结构方式,实现了服务模式和技术理念的更新,为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带来了有效的新手段。云计算是指通过虚拟技术构成一个虚拟资源池,将大量网络资源集中起来,可以使用软件进行自动管理[3]。其服务模式是由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资源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并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可无限扩展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以及各种软件服务,用户只需要以付费的方式使用客户端的浏览软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访问需要的服务,这样的模式只需要用户使用尽可能少的个人计算机资源就可以实现性能的最大化。

云计算服务具有以下优势:①云计算的数据存储中心为用户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避免了用户个人电脑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数据丢失;②云计算具备方便快捷的云服务,用户只需要使用网络浏览器就可以方便快捷地使用各种服务;③云计算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高达10亿万次/秒的运算能力可以满足用户各种业务的需要;④云计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相比传统的自营数据中心,使用云计算服务将大大降低存储成本,宽带成本和计算能力成本也不到原本的二分之一,各机构只需要低廉的架构成本就可以开展有效的运作[4]。

2.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优势

教学资源的飞速增长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共享需求。首先,教学资源的共享需要有稳定的网络作为基础保障;其次,教学资源的共享需要具备远程操作、移动办公、信息实时传输等功能。研究以社会化服务和协作学习理念为核心的基于云教育的资源共享体系,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实现更为高效的资源管理和协同教学,有效解决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资源分布不均、原创数据少、用户满意度低、更新数据慢、成本高等问题。

以云+端的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即有效整合云计算、云存储、智能终端技术,将云计算与网络设备、移动终端联合起来,有效解决教学资源共享存在的软硬件难题。集合了传统网页模式和智能终端的浏览器终端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云+端”模式的实现有效地解决了落后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接入统一的教学资源云中心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可以通过权限管理保障用户资料和数据资料的安全性。总的来说,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据安全性高。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对关键数据采取统一的管理和控制,防止了传统服务器下因个人服务器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的出现。此外,用户间的数据操作是相互隔离的,云计算的运行机制使每个用户在通过个人移动终端访问时,职能访问属于自己的数据,充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2)访问更加便捷。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支持各种云端设备访问,不受时空限制地访问个人桌面,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教学资源的远程访问,不用担心因网络故障导致的工作数据丢失。

(3)有效节约成本。云计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减少了终端的存储成本、宽带成本、计算力成本、维护成本以及软件许可方面的采购成本,极大地节约了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软硬件投资。

(4)应用更为丰富。云计算模式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云端可以快速处理复杂的运算,用户端只需要具备基础的运算能力,就可以响应用户操作并显示应用结果。此外,云计算对终端和云端的交互方式作了规范的安排,因此云端应用的扩展不需要担心终端的兼容性问题。

(5)无限存储空间。用户可以快捷方便地在云端建立一个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并设置相应的用户访问机制,那么通过云存储就可以轻松解决个人终端存储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目前各高校通过自主研发或者供应商提供的教学资源系统等不同渠道,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为了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高校需要建立与教学资源系统相匹配的软硬件平台,很多高校都为此设置了校内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然而教学资源始终处于高速增长中,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现有的设备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资源服务的要求,高校必将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提升设备的性能,以满足教学资源服务的需求[5]。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可以帮助高校花费最低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及优质化,其核心思想是:将高校现有的硬件设备利用云计算的虚拟技术进行虚拟化,并与公共服务区域中的其他软硬件资源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存储大量资源的虚拟化资源池,并按需进行二次分配。高校可以利用资源池的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系统建立教学资源数据中心,即教学资源存储云,同时可以将云计算平台和教学资源存储云互联,搭建一个通用资源管理平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统一的管理。

(一)教学资源存储云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是在分析高校教学资源的数据组成、类型、存储以及交换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云存储的虚拟化技术特点,实现教育部门以及各高校的教学资源系统的虚拟化整合,建立全新的教学资源存储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存储空间的分配与扩展。各院校只需要通过接口连接到教学资源存储云,就可轻松实现对云上各教学资源的访问和调用。

按照教学资源提供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教学资源存储云可以分为公共云、私有云以及第三方存储云。公共云是指一些开放式的教学资源以及已经在一定区域内达成共享协议的教学资源;私有云一般指受版权和因素限制,只供特定区域的内部师生使用的教学资源;第三方存储云则是指不同商业化机构提供的数据库、课件等教学资源,单位或个人需要通过付费才可以使用。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通过整合所有存储点的教学资源,并对公共云、私有云及第三方存储云的资源进行不同的授权认证及注册接口,实现了教学资源存储云数据的交互和共享。随着教学资源的持续性增长,用户对使用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为了实现教学资源存储云的按需无限扩展,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采用租用商业云或者高校间硬件资源共享,扩展了教学资源的学科内容,优化了教学资源的更新方式,形成了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存储云。

(二)资源数据库

由于教学资源存储云的异构海量资源处于不断增加中,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将资源库和资源目录库联合起来,对现有教学资源数据库进行整合,将其以独立的第三方资源服务形式注册到统一的目录中。基于云存储强大的扩展调用功能,通过资源库与目录库的互联实现了不同数据库的数据交互,使通用数据平台具备了实时交互的数据来源。

资源库:对资源类型、名称、来源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地记录,保存资源的收费与否、收费标准、授权范围、认证接口等授权认证信息,资源目录库:资源目录库在这里发挥了两大价值,它不仅是记录各资源库的资源基本信息摘要以及授权资料的目录数据库,也是通用资源管理平台进行记录用户基本信息、资源使用情况、需求情况、权限级别等信息的数据库[6]。

(三)通用资源管理平台

公共云服务中心提供元数据编目服务和全局资源调度功能,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正是建立在公共云服务中心之上的,它为SaaS服务提供支撑平台,进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通用资源管理平台。通用资源管理平台可以提供完善的授权认证服务,包括统一身份授权服务、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以及应用注册等一系列服务。此外,通用资源管理平台与资源存储云中的资源库和资源目录库互联,在授权认证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可视化的Service页面,通过这个页面可以轻松获取资源云中的各类教学资源。图1为通用资源管理平台的使用流程,可以明显得出通用资源管理平台的三个层次,即为资源建设、资源评审、资源利用。

图1 通用资源管理平台

1.资源建设

通用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主要有两个渠道,一种是高校教师通过注册以个人身份提交的教学资源,资源类型多种多样,涵盖课件、视频、文献、试卷等;另一种是由各数据库厂商提交的教学资源,各数据库厂商通过平台的相关管理平台可以轻松实现资源的批量上传。

2.资源评审

用户的提交的各类资源需要经过通用资源管理平台的审核才能入库,评审流程一般为初审、复审、送审、会审、终审等,评审人员包括审核员、学科审核员、专家学者、主编等。其中个人用户提交的资源需要通过管理员设定的评审流程层层审批,一般默认流程为:审核员对资源进行分类初审,如果审核通过,那么分学科送至相应的学科审核员处进行复审,通过复审的资源则要进行专家送审,由专家根据资源价值评定星级,两星及两星以下的资源可以直接入库使用,对于评分两星及以下的资源可以直接入库使用,对于评分三星及以上的资源,安排专家会审并定级,最后入库并进入页面推荐。对于没有初审或复审的资源,审核员会通过系统消息或邮件形式予以告知,并给出未通过原因、修改意见等反馈信息。而各数据库厂商批量上传的教学资源则统一由专家进行会审,审核通过后统一入库并投入使用。

3.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中心是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的核心模块,具体包括四大功能模块,即用户管理、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管理和系统管理。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为用户提供注册、、搜索、阅读、收藏、下载、订阅、评价等一系列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注册登录系统使用相关服务,系统会记录用户的使用情况,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自动对资源进行分级、排序等相关调整。系统还会将用户的意见传达给相关的资源建设者,使资源建设者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并根据用户的意见予以修改和完善,同时系统会要求资源建设者根据意见的价值进行评级,

进而通过电子商务模块对提供有价值意见的消费者予以激励。此外,系统会对用户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建立个人数据库,为用户提供特色的资源推送服务。系统还会综合考虑用户对资源的反馈信息,包括浏览量、收藏量、下载量、推荐量、评价意见等,对提供高质量资源的建设者予以奖励,以调动建设者的进行资源更新与完善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

(四)关键技术

1.资源库的加载技术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的资源数据库资源来源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异构性、多样性和跨界性等特点,为用户的检索和管理员的管理带来了难度。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以及管理员的管理操作,需要对这些复杂的资源进行统一透明化处理,通常系统会根据目录库中的授权表信息,获取到各资源库的接口信息和授权级别等信息,通过连接代码就可以定位到具体的数据库,使单次检索获取各类资源成为了可能,极大地便利了各类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操作。

2.权限管理与控制技术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采用统一的身份授权管理平台,该平台以PKI体系为基础,对用户进行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和控制,保证了用户和资源建设者之间的通信安全[7]。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层级,超级管理员会事先设置用户相应的访问权限,明确不同用户能够访问的资源层级,当用户进行资源访问时,会对用户进行严格的角色权限验证,通过验证后才可以进行访问,有效保证了资源和服务的安全。

四、结语

教学资源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间的经济水平、软硬件设施条件以及资金投入力度的差异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文基于云计算技术,对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重点分析了教学资源存储云、资源数据库以及通用资源管理平台,对促进高校教学资源的优质共享、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凌冰,郑爱彬.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高校教育云平台的构建[A].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三届会计信息化年会报告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4:8.

[2]杨华. 基于云计算的科研教学应用平台研发[D].湖南大学,2013.

[3]朱晓蒙. 基于云存储的高校教育资源平台[D].西安科技大学,2012.

[4]徐苑苑. 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张怀南,杨成.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2,06:45-50.

高校云家访总结范文4

笔者认为,新闻工作需深入群众,这是因为“新闻是从群众中来的,要采访新闻,就需要深入群众,善于接近群众中的各种人物。”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群众永远是我们的新闻之源。

2008年元月,我在仙桃市杨林尾镇二中参加一个全省“送书下乡”活动。当时,省直相关部门为杨林尾二中送来了很多书籍、书包、字典等学习用品。活动结束后,我要学校找几个学生来采访一下。当时,有一个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给我介绍了一个初二的女学生阙晚琴。他说,这个女孩子非常不幸,家里除了外公、外婆再无其他亲人。我很诧异,在学校采访完后,我决定再到阙晚琴家里看看。

在杨林尾镇保合村,我见到了晚琴的外公张祖勇、外婆肖德英。两位老人听明来意,未开口就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原来,这对六旬老夫妻一生育有3个孩子。1977年,大儿子张云洲在游泳时溺亡。1992年女儿张云兰与同村的孤儿阙真华结为秦晋之好,次年生下了女儿阙晚琴。1993年,小儿子张新洲以高分考取西安交大,全家人高兴极了。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不久,厄运再度降临这个不幸的家庭。1996年5月,女婿阙真华在田里插秧时突发癫痫病,当乡亲们发现他时,他早已青紫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秧苗。无依无靠的张云兰只得带着女儿回到了娘家。1997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儿子张新洲,在学校为毕业生举行的例行身体检查中被发现已是肺癌晚期。闻听诊断结果,夫妻俩哭了一天一夜。为救爱子,他们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并向亲朋好友借了8万多元赶到西安。虽然西安医科大学的医护人员全力救治,1998年2月,24岁的张新洲依然不治身亡。1999年正月初六,张云兰胸口剧痛,并不住地呕吐,后被确诊为胃癌。一个月后,对生活心灰意冷拒绝吃药的张云兰离开了人世,年仅29岁。几年内,张祖勇夫妇先后失去了4位至亲,他们的身后,是8万多元的债务和年仅6岁的外孙女。老俩口强咽巨大悲痛,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家。10年里,老俩口靠捡垃圾、运煤渣、打零工,没日没夜地勤扒苦做,倾力抚养唯一的外孙女,并还清了为儿女们治病留下的8万多元债务。

采访中,听着两位老人和乡亲们的诉说,我也流下了伤心的泪水。采访回来后,我迅速写成《六旬夫妻用坚强丈量悲情人生》一文,刊登于2008年1月9日一版显要位置,并加了编者按。

文章见报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读者纷纷打电话给报社,要求捐钱捐物给这个不幸的家庭。文章见报的当天下午,仙桃市丰联农资公司的老板朱正兵即将米、油、衣服和5000元钱送到了老俩口的手中,并承诺资助阙晚琴读完初中、高中。杨林尾镇委、镇政府也开展了募捐活动,为老俩口送来了温暖。

随后,《楚天金报》、中国仙桃网、荆楚网、网易新闻网等报刊和网站转发了该文。上海一位跨国公司的白领在武汉天河机场读到了该文,立即致电《楚天金报》,表示每月给阙晚琴800元生活费,并要张祖勇夫妻立即办一张银行卡,将卡号告知给他。

还有更多的志愿者、普通的老百姓也来到了张祖勇家,为他们捐钱捐物。他们说,老俩口有着令个敬佩的人格,事迹感动了他们。在此后的半个月中,我们对这些也作了跟踪报道。

从这个新闻事件中,笔者感到,新闻报道中的“长青树”依然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群众。但要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写得丰满、富有感染力,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要用读者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事物的本质总是透过许多的现象表现出来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规律是本质的反映。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对“现场泡沫”的观察和描述上,应该在采访中探寻最有新闻价值的“深流”。

采访要深。尤其是许多鲜活素材的获取,靠的是艰苦深入的采访。为了端出“一碗水”,就得采掘“一桶水”。

高校云家访总结范文5

2013年年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决定从2014年起,由高校编制和本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通知要求,“各高校应在校园网、就业网、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或其他媒体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要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内容”。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在逐渐完善中。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还处在发展初期[1],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监测主体缺位或者说监测主体多元化,政府、高校、企业、家长、学生,都是监测主体,从各自关注角度出发,结果差异性很大。目前基本是各个高校上报就业信息,教育主管部门汇总后对外公布,监测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监测结果也不能满足多元化需求;二是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很少对毕业生就业后的就业满意度、薪酬水平、就业层次、专业相关度、单位性质等进行统计,一般只是简单地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进行统计,导致就业率只能反映出就业的“量”,而不能反映出就业的“质”。单纯依靠就业率数据来判断高校就业状况的好坏,容易使学校重在追求就业数量,从而造成对就业“含金量”的忽视,误导后面学生的报考,增加就业市场压力;三是目前各高校,各省市都搭建了大小不同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就业状况监测系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软硬件资源重复投入,且监测系统缺乏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导致运行效率低下,资源不能共享。

云计算[2]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它因能有效解决信息系统计算及存储能力不足、it设施投入大、资源利用不充分、系统管理复杂等问题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赛迪顾问2011版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未来3年,中国云计算应用将以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为重点,市场收入规模将从2010年的167.3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 174.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91.5%” [3]。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的现状,云计算环境为推进该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云计算技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具有适切性。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收集和处理海量信息数据,包括高校信息、毕业生信息、企业信息等等。云计算技术正好可为该系统顺利实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它能够更为及时、迅捷地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具有资源配置动态化、网络访问便捷化、需求服务自助化、资源虚拟化、服务可计量化等特点,使得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构建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监测系统架构设计

1.1设计理念

云计算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设计的总体理念是“以技术来支撑系统的实施、以系统来保证监测的落实、以监测促进就业质量的改进”。具体目标是结合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企业、家长等的要求,从监测内容选择、监测体系指标确定,到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整个过程都保持高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能够提供“服务于教育主管部门、服务于高校、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1.2总体架构

云计算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的构建涉及到就业状况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模型的研究、就业状况结果评估模型的建立等多个环节,其监测内容涉及高校信息、学生就业信息、企业信息等[4]。本研究采用系统设计方法,将整个监测系统划分成多个功能模块,正确地处理模块内部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架构

该系统以云存储和计算为基础,使得系统的普及性和扩展性得到提高。在设计与开发云端服务系统模型中,包含4层应用[5]: 第一层是基础即服务层,通过虚拟化技术对这些物理资源进行抽象,实现了资源共享、资源管理优化,提供动态、灵活的基础设施层服务; 第二层是平台即服务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云计算系统服务层,包括数据管理维护、数据挖掘分析、就业结果评估、规律挖掘等; 第三层是软件即服务层,是系统的应用服务平台,包括高校信息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权限管

等功能; 第四层是客户端访问层,包括学生、企业、高校管理人员、教育主管部门等客户通过智能终端访问云计算监控系统平台的资源。

1.3结构系统

1.3.1数据管理子系统

数据库建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工作的基础,包括高校信息、学生信息、企业信息等。数据采集要求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实施过程要求规范性。主要采集高校的基本信息、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学生就业企业的相关信息。高校、学生、企业信息数据可从高校端进行采集,由学生登录来验证本人就业信息、就业企业信息的正确性。企业信息可以由企业自身来完善,也可以反馈学生员工的工作情况,相关招聘信息等。

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抽取、转换、清洗等过程,转化为适合进行数据挖掘的精确可靠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汇总、过滤等方式,从相关数据库中抽取出来进行数据的重新格式化和计算、关键数据的重构和定位。同时对数据进行管理,进行定期或实时的更新,如学生毕业6个月、9个月、1年、4年后的相关就业信息。

1.3.2结果评估子系统

如何确切的评价某高校就业状况还在于结果评估模型的构建。先根据全面性、独立性、可评性和可测性原则确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指标,再根据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结果评估。

1.3.3规律挖掘子系统

以高校或毕业生为对象进行规律挖掘,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采用k-means聚类算法、apriori算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如可以分析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同时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从而为毕业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更全面的就业服务。

1.3.4查询子系统

不同的用户可以通过报表工具进行不同的查询。

2系统关键技术

2.1云存储的云备份服务系统

云备份服务系统包含3个层次的备份云:广域云、区域云和本地云。最上层为广域云,覆盖范围是所有备份客户可以通过广域网访问的区域;中间层为区域云,一般按照地理区域,如省、市、地区等来划分;最低层为本地云,也称为私有云。本地云可以按小的地理区域划分,也可以按照高校实体划分。拓扑结构可以描述为系统以广域云为根节点,区域云和本地云为分支节点,构建成一个备份云的树状结构。而每个节点都具有自己的备份管理器与存储节点,分别完成本区域内的备份任务调度与备份数据的存取。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当前定义的是3个层次,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服务区域的拓展,可以根据需要对某级节点进行裂变,增加新的节点层次。通过这种分层拓扑结构,使得备份服务系统中的多调度服务器和多存储服务器建立一种有序的层次关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区域的多备份客户端[6]。

2.2云计算下的海量数据挖掘平台

云计算给用户提供了通用的并行编程模型和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也为用户提供开放的计算服务平台。在数据挖掘方向,现在也有一系列的面向公众的提供数据挖掘服务的云计算平台。系统的功能模块可归结为三类[7]:①数据挖掘前端应用层主要由数据挖掘可视化服务模块和前端应用服务模块构成;②数据挖掘功能性部件与中间件部件主要由系统服务注册管理模块、相关的服务元数据存储管理模块、基于数据源的数据处理服务模块、核心数据挖掘算法服务模块等构成;③数据存储层主要由与数据源相关的存储层服务模块(即由数据仓库、olap服

第6期 马?:河南省地级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预测方法研究软 件 导 刊2014年标题

河南省地级市政府网站绩效

评估结果预测方法研究

作者马?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科研处,河南 郑州 450046 )

摘要摘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保障。以河南省17个地市级政府2005-2013年历史评估结果为基础,探讨采用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得到新的评估数据。根据问题特征,借助起伏型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得到了新的预测数据。

关键词关键词:政府网站;网站绩效评估;预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6?0104?03

高校云家访总结范文6

关键词:云计算;局域网;班班通;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1-0079-02

《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覆盖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信息网络,建设省级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2012年鞍山市信息工程学校成功晋升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以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为载体,以鞍山市职教城校园网为依托,升级和改进学校原有的校园网和教学资源平台,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构建了一个基于云技术并以用户网络空间为基础的高性能网络环境。

云计算与虚拟化是国内外信息产业界目前最受关注的两项新技术。云计算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从被服务的客户端看,用户无需自建基础系统,可按需获取网络上的资源,并按使用量付费。二是从云计算后台看,云计算实现了资源的集中化与规模化,并兼容各类异构软硬件基础资源,实现资源的动态流转。虚拟化实现了IT资源的逻辑抽象和统一表示,是支撑云计算构想的重要技术基石。

一、教育云网络建设的主要内容

总体网络IP地址规划,进一步拓展和升级了中心机房设备。通过稳定的、可扩充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对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实训、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环节进行高效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管理,为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外用户提供了快捷、共享、全面的信息服务。预计于2015年基本建成与国家、省对接,并与省内院校密切融合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引入云计算思想,将资源池化,搭建一个数据中心;购买先进设备,搭建“班班通”教室局域网;采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开发教学管理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将信息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和融合教育信息资源的新局面;利用教学督导和政策引导,逐步提升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和一线教师信息化的教学参与率,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信息标准体系及运维管理评价系统和管理规范。

二、教育云网络构建方案

在整体学校网络建设规划中,分为核心区、接入区、数据中心服务器区三个部分。

(1)核心区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整个学校的数据转发,需要有极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核心交换机设备选用CLOS架构,该架构设备所有的控制功能在主控板上,但转发功能在交换网板上,可以实现控制和转发的硬件分离。在核心交换机上部署安全插卡,可实现网络层安全防护、流量管控。

(2)接入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各办公、教学、宿舍区域的有线网络接入,实现高带宽的局域网需求,接入交换机采用全千兆设备,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网络等级,实现业务的正常部署。

(3)数据中心服务器区的主要任务是承载各个教学软件,实现各个教学应用的平台。我校新部署了刀箱式服务器,一个刀箱内可以部署十多个刀片交换机,空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耗电量也极大减少,且结构紧凑、密度高,可以减少耗电、改进电源管理,具有灵活性、模块性和易管理性。服务器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承担着云计算平台的计算功能。

三、“班班通教室网络”的构建

1.局域网络综合布线

学校以“班班通”教室建设为基础,根据教学与管理实际需求逐步完善和提升职教园区内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数字校园网络拓扑图,实施“三通二平台”工程。采取高端实用原则对网络中的网线重新布线。其中,主干使用万兆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桌面达到千兆的数据传输量;核心交换机采用十万兆交换机,以应付数据的大量吞吐及不断扩大的网络扩展需求;出口处采用高端防火墙,防止网络常见攻击,保护学校的重要数据资源。

2.“班班通”教室

“班班通”教室包括理论课教室和计算机实训教室。学校新增40个高标准多媒体理论教室,物理上划分为监控网络与教学网络。监控网络中的网络高清监控头采用POE供电;教学网络中采用65寸LED交互智能一体机和85寸组合式教学一体机作为终端设备,分别与数据中心中各自的云服务器相连接。新建的计算机实训教室使用最新的云计算技术,通过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代替PC机。每个教学机房从终端入手,分为三个部分,终端区、云课堂主机区和校园网链路(数据通信及管理区),三个区域均采用千兆接入式连接。通过在每间教室部署一台高性能云课堂主机和零维护的云课堂终端,利用云课堂集中管理平台对所有云主机统一管理。教师使用云课堂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控制学生教学桌面,学生则采用触控显示器操作云课堂终端设备,该设备可以在教师控制下自动和云课堂主机相连,获取虚拟化桌面,操作方式和习惯与PC完全相同。

3.运维管理

数字化资源管理中心通过配置NAT(网络地址转换)和ACL(访问控制列表)等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并规范全校教职工的上网行为;对网络IP地址进行分类统计,实现教学、监控等多网合一;为学校领导、班主任安装桌面监控软件,实现校领导和班主任在办公室实现教室教育教学的远程监控管理;通过SERVER-U建立一个大容量的、稳定的文件服务器,用于保存所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便于校园内所有教师及学生共享,输入各部门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访问各部门相应文件。

四、网络综合安全建设

1.冗余备份

包括网络线路的多层次冗余、网络设备自身组件的冗余,通过冗余能力,实现网络的全面可靠性保证。

2.网络出口应用安全区域

基本可分为互连网出口区、对外服务区、内网区域。防火墙设置为默认拒绝工作方式,以保障所有数据包。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允许通过,全部拒绝以保证安全。在防火墙上设置允许VPN协议数据包穿越防火墙,满足移动用户通过VPN网关访问内网的需求。

3.防火墙与IPS

防火墙是以网络层为核心的防护措施,它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网络区域分割,提供基于IP地址和TCP/IP服务端口等访问控制。对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如拒绝服务攻击、端口扫描、IP欺骗、IP盗用等进行有效防护,并提供流量限制、用户认证、IP与MAC绑定等安全增强措施。IPS是一种主动式入侵防御系统,能够及时阻止各种针对系统漏洞的攻击。IPS是综合性深层安全威胁防范系统,防火墙定位为网络层隔离控制系统。因此,在网络边界部署FW和IPS,实现更完善的安全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