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英语作文范例6篇

更新时间:2022-07-22 06:17:10

人工智能英语作文

人工智能英语作文范文1

关键词:冰果智能作文评阅系统;人工评分;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661(2012)11-0037-01

通过作文可以检测应试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由于疲劳因素、情感因素和不一致性,人工评阅作文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性能快速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外一批作文自动评分系统相继问世,如冰果英语智能作文评阅系统,并被应用到英语写作测评中,给作文评阅带来了新希望。冰果英语智能作文评阅系统是针对高等院校英语作文推出的机器自动评阅大批量学生作文的产品,目前很多国内高校都在使用该系统。

但是,冰果智能作文评阅系统与人工评分的结果是否一致?该系统是否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真实语言能力?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对西南大学植保学院中级3班学生的一次英语作文进行了教学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西南大学植保学院2011级英语中级3班56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参与了本次研究。参与实验的学生经过中学和大学半学期的英语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但由于写作练习不多,写作能力不强。参与实验的老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能公正的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估。

本研究的工具之一是学生的作文样本。教师和冰果智能系统对这些作文分别进行评阅,分数等级是0-20分,评阅方式是整体评分。另一研究工具是学生近期的自主阅读考试成绩。

教师首先布置主题为“Setting up a Club”的作文,要求学生写出一下3点内容:1. What kind of club do you want to start? 2. Why do you want to start this club? (List at least 3 reasons.) 3. How do you make this work? 字数不少于350。两星期后,学生分别提交作文的纸质稿和电子稿。教师对学生作文从语言、内容、篇章结构三方面进行评分,并给出评语。然后将电子稿按要求整理到excel文件中,提交到冰果智能评阅系统的批量处理作文,并给系统设置好相应参数,经处理得到学生作文的分数和评语。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人工和冰果评出的分数,自主阅读考试成绩做两两的相关分析。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收集了56份作文的人工评阅成绩与冰果智能评阅成绩,以及56名学生本学期的自主阅读考试成绩,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分析相关系数,结果如表1.

表1 自主阅读考试总成绩、人工评阅与智能评阅的相关性

统计学指出,皮尔逊相关系数>=0.01即为具有相关性,数字越大,相关性越强。意义指数与相关性成反比,意义指数越高则相关性越低,完全正相关意义指数为0.001.相关系数是以往语言写作测试中较多采用的数据标准。Kroll指出相关系数0.8被普遍认定为写作测试中满意的标准。由表1可以看出:人工评阅分数与自主考试分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58,意义指数为0.002,相关程度高,意义明显;冰果智能评阅分数与自主考试分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12,意义指数为0.163,有一定的相关性,意义不明显。

人工评阅分数与冰果智能评阅分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169,意义指数为0.269,有一定的相关性,意义不明显。

由这两项分析可以得出:人工评阅分数与冰果智能英语作文评阅系统的分数相关性不高;人工评阅的分数比冰果智能英语作文评阅系统的分数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冰果英语智能作文评阅系.writing.省略/www/。

[2] 葛诗利,陈潇潇.国外自动作文评分技术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7(117),25-28.

[3] 葛诗利.中国学习者自动作文评分探索[J].外语界,2007(5).

人工智能英语作文范文2

关键词:智能化平台;大学英语;写作能力;写作动机;效应分析

1引言

写作是一个多因素、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一直徘徊不前,未能得到有效提高。一方面,教师认为写作难教,费尽气力却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学生反映作文难写,尽管反复操练,写作能力仍然难以提高。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社会各界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反思日益深刻。[1]“大学英语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的教学目标之一。[2]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给外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范式和学习方式,对学习材料、学习环境以及师生角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3]纵观国外二语写作前沿研究,从“自动改”到“智能改”的范式转变,只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就已见分晓。[4]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建构智能化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将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写作平台深度融合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从而助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外语教学改革。

2智能批改平台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构建

国家语委语言智能研究中心的批改平台——批改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产物。[5]大学英语写作平台的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批改效率,让写作教学过程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弹性,也让学生更有求知欲。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学校2018级两个本科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5周的大学英语智能化写作教学实验,开通教师个人网站,并让学生下载批改网手机端APP,为学生详细演示大学英语写作智能批改平台的登录、提交方法和提交步骤。具体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优化设计写作题目

写作结果取决于学生写作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即想不想写、爱不爱写。教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好奇心和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信心,便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研究期间,授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在批改网作文。为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主动性和写作兴趣,授课教师在布置写作题目时进行了细心考量,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注意写作话题的综合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写,有能力去写。题目确定后,授课教师布置阅读材料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相关讨论,激发个体或群体内的图式认知,进一步创设情境,明确写作要求。

2.2数据收集与统计

本研究在实验教学开始和结束后分别对完全参与智能化英语写作的学生进行了数据收集比对,并运用SPSS20.0软件对前测和后测作文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检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辅以各次智能平台写作的成绩得分作为关联参照指标。

2.3在线提交作文,结合反馈自主修改

学生登录在线智能批改平台,搜索教师用于布置作文的帐号,完成写作并上传到平台。作文提交后,系统将自动对标语料库,迅速形成智能批改报告,检索出作文中词汇、语法、句法等使用不当的信息,并给予智能点评和纠正。学生将根据平台提供的反馈,结合教师的批改意见,不断修改作文并提交,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2.4分组抽阅,及时答疑

所有学生都完成作文任务后,授课教师可在自己的平台界面看到班级总体的智能批改结果,包括分数段分布、易错点和共性分析等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分别抽取部分写作分数较高的学生作文和错误较多的作文进行点评,特别注重对写作结构的剖析,强调词汇、语法的准确性。由于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时间有限,学生对写作智能批改反馈中仍感到困惑的语言点,教师可及时进行线上答疑或线下讲解,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效率。

3大学英语智能化写作效应分析

将智能化平台融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自信和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智能化平台人性化、有针对性的反馈,极大地丰富了写作教学。

3.1提升英语写作能力

本研究对受试学生智能写作平台的得分和成绩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受试学生实验前测和后测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的各次写作成绩的平均分来看,受试学生的总体分数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在线智能批改平台的及时反馈,可以让学生不断思考、修正语言错误,逐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另外,为了检测在线智能批改对受试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对受试学生前测、后测作文单项成绩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在布置给学生的英语写作训练中融入智能化写作平台的及时反馈之后,学生的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从单项评分到总分平均值,学生的分数整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过多次英语写作练习,受试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词汇运用、语法合适度、句子运用、思想内容、篇章结构、段落连贯和写作规范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2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在对在线智能批改平台使用情况的调查统计中,接近62%的学生认为智能化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兴趣,73%的学生认为智能化写作实践可以提高他们写作训练的参与度,77%的学生认为基于智能平台的写作练习和反馈模式能够降低写作中面对面修改的焦虑感,并且反复多稿修改后作文分数的提升能够使他们获得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结果如表4所示。写作教学实践表明,智能化写作平台的技术支持,有效降低了教与学的时间成本,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供了具有靶向性的指导。受试学生对自身作文的修改次数明显增多,反映出学生对分数或水平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增强,也表明信息技术之于智能化写作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

4研究结论

大学英语智能化写作教学,为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融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交流对话接口,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构建学习、参与和分享的新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模式改革与科技创新研究。[6]

4.1提高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效率

智能化英语写作平台有效提高了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效率。教师在写作平台上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只须在截止时间结束前提交作文,即可获得英语写作智能反馈报告,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感到最为棘手的作文批改的负担。在传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先收取所有学生的作文,接着逐句慢慢修改,批改工作量较大,写作反馈时间较长,而批改网的即时智能个性化反馈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最迅捷的修改意见,而且帮助学生梳理出作文中出现的词汇使用不当、语言结构混乱等方面的错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基于智能化写作平台的在线反馈,授课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总体写作情况,进行在线人工二次批改,对作文的连贯性和结构框架提出修改意见。总的来说,智能化写作平台融入英语写作教学,将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使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改善英语写作教学效果。

4.2构建多元化的写作反馈机制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构建多元化的写作反馈机制,是教学创新的重要举措。在教学中建立智能批改系统反馈、教师反馈、同伴反馈等多元化的反馈机制可以弥补单一反馈模式的不足。这不仅是在线智能批改系统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由之路。对于二语写作教学来说,及时的反馈信息,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在大数据和云时代背景下,智能化英语写作平台的引入,拓展了线上反馈和教师反馈的时空界限,在英语智能化写作批改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同伴反馈作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请教、质疑、查阅资料等行为的养成。总而言之,着力构建集在线批改、教师批改和同伴互评三者为一体的多元化反馈机制更能够体现写作批改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也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4.3融合线上线下写作指导和监控

研究表明,少数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够主动完成在线自动批改系统布置的写作任务。因此,对于主动性、自主学习意识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指导和监控。教师需要采取抽查、在线跟踪等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使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智能化写作的自觉性,改变在线平台的一维空间,搭建多人交互的多维空间,增强在线智能化写作的真实感和人性化,可以发挥大学英语智能化写作教学的最大效度。

5结语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对于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而言,智能化写作平台的使用所带来的迅捷性亦可见一斑。该平台为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改革、写作教学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海量的资源。[7]顺应“互联网+资源+智能”的教流,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永林.经典与新锐辉映,理论与应用齐飞:英语写作要加强“一体化”与“本体化”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7(2):3-7,109.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3]刘润清.大数据时代的外语教育科研[J].当代外语研究,2014(7):1-6.

[4]胡加圣.外语教育技术:从范式到学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6-20.

[5]张琪.基于句酷批改网的“英语基础写作”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实践,2015,7(12):122-124.

[6]胡茶娟,张迎春.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写作反馈模式构建要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7):71-78.

人工智能英语作文范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元智能 差异教学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基础性的意义,是学生语言能力成长的基础性阶段。学生由于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统一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现代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进行差异性的教学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元智能理论的初次提出是在1983年,距离当下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多元智能理论人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并且具备言语一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基本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自我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与先天因素都有所不同,在智能的表现上,每个人的特点与其他人也有所不同。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存在智能差异,实现差异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差异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1.1重视因材施教。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智能的多元化使得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有所不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差异教学的策略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发展。

1.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多元智力理论对于学生的智力结构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学生的不同智能。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教育、遗传、个体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智能在特点、组合形式、学习方式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性,从而造成学习存在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区别。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充分的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将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1.3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元教学能力。传统的教学工作中,主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的培养,关注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多元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工作的灵活性。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的多元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自身教学知识水平进行提高,适应多元化教学的具体需求。教师在提高语言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要丰富自身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工作的灵活性。

1.4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学生之间并不存在智商高低的差异,根据智能多元化理论,学生之间的区别是基于智能类型的差别。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找到良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信息与学习效率。

1.5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在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改进上,要认识到学生智能结构所存在的差异性,降低标准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具有差异化学生的不合理评估。学生的智能结构发展与成长,难以通过数据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价方式应该从差异性出发,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与标准。科学的评价方式需要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

2.1差异化备课。在进行备课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长以及教学资源情况,在教学设计上,有意识的进行差异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通过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实现自主成长,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进行备课时,一充分的考虑到多元化智能成长的需求,考虑学生不同智能结构的发展。语言的学习是一项系统的过程,单一的进行传统备课,难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备课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基础阶段。

2.2差异化教学目标。以往传统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语言逻辑与数学智能关注,忽视其他智能方面的成长与发展。英语教学中,快速掌握英语知识的学生数量较少,英语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具有较高的难度。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认识到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异性,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具有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2.3差异化教学过程。通过研究发现,同时利用多种智能对相同内容进行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学生英语水平不同的情况,教师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可以让不同水平学生都积极参与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成长。在教学过程差异化的改革上,需要注重对教学方式、教学提问、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评价上进行创新。

2.4差异化课后作业。在进行课后作业安排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并且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为,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在英语作业类型的选择上,可以针对学生特长的不同与兴趣的区别,设计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差异性的作业形式。差异化课后作业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并且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学生的智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定义,依照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教学工作,有效的体现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目的。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差异化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差异化的教学,从而保证不同的学生接受个性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英语作文范文4

(一)教学内容

1.选择适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特点的教材。

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新兴专业,目前国内缺少专门为本专业而编写的专业英语教材,虽然现在关于建筑和电气以及智能方面的专业英语教材繁多,但每类的侧重点都不同,不能全面地体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特点。因此选择合适的专业英语教材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2.精选与实际工程相联系的英语资料。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个分支,也具有建筑业的典型特点,该专业涉及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其学习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本知识为前提的情况下,给学生介绍一些智能建筑、建筑物信息系统、楼宇控制、建筑节能等具体的专业英语资料,同时结合专业图片,使学生将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英语词汇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克服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二)教学方式

1.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热情。

专业英语课程不同于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铺垫,所以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必须与专业课程同步,一般在大三甚至大四的教学学期,相对于公共英语课程有时间的滞后性,造成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十分连贯。再加之专业英语学习的难度远高于之前的基础英语,即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又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英语素养,因此经常造成学生对专业外语的学习产生厌倦。所以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一些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组成不同的单元,在每个单元中加入与课程相关的具体问题,这样能够将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内容有效的衔接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需要预先进行准备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采用提问或者让学生讲授的环节,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益。这样通过提问或是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产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专业英语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对于一些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如果采用传统的黑板加教科书的授课模式,学生往往容易上课“开小差”。为了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在授课过程中不仅采用传统的黑板式的授课方式,主要讲解一些专业词汇和重点句型等,这样便于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同时有利于学生记录笔记。对于一些专业的外文资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采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这样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信息,加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学生更容易精力集中。同时适当加入一些专业英语的录像或情景对话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并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3.注重工程实际与专业英语的联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会。专业技术从业人员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及智能化相关的工程设计、系统集成、信息处理、建筑电气设计、建筑智能化设计、智能建筑管理、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门对工程实际要求很高的学科。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仅仅依靠课本的知识,将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需要添加一定的工程实际知识。主要是在授课环节上加入一些专业英文图纸或国外工程实例的讲解,由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的铺垫下,学生更容易理解专业英文图纸中的英文词汇。这样学习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学生专业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针对学生自身情况,设定特设的教学环节。

由于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一般都可设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这个学期又适逢学生找工作的学期。随着建筑行业国际化的推进,现在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时在单位的面试中不仅需要学生有中文的简历,还需要学生有英文的简历,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加入一些英语简历制作和英语专业知识基础知识的课程环节。针对学生毕业后可能的具体就行方向,给学生讲解几份有代表性的英文简历样本,在学习英语简历制作的同时,也让学生熟悉和专业知识相关的一些专业术语。另外,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在其面试过程中都增加了英语面试环节。因此,在专业英语课程中增加专门的应聘知识单元,同时通过模拟单位英语面试情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由于本身学生对于与就业相关的知识非常的感兴趣,这样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结束语

人工智能英语作文范文5

一、高职生使用智能手机学习英语,集特殊的学习用具、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等多元复杂因素于一体,迫切需要引导

智能手机时代高职生自主学习英语之所以需要引导,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一)智能手机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智能手机本身的资源与功能比较复杂。智能手机整合通信、网络、电脑三种科技元素,其功能与资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需要对非专业人员的一般使用者进行引导。二是智能手机对学习的影响存在两面性。现在大学生“把玩”手机的时间居各种移动设备之首。而智能手机似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人沉溺于游戏、影视、即时通讯,也可能使人在自主学习中如获至宝、如虎添翼。如果学生使用不当,智能手机反而会成为学习的负面干扰因素,严重影响乃至耽误学业。

(二)高职大学生因素。高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习主体,从职业规划来说,他们更加务实;从行为方式来说,他们更易浮躁。年轻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激情而又容易迷惘的群体,在这个价值多元、诱惑四起的时代,部分缺乏自制力或自觉性的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部分高职生比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更缺乏自制力或自觉性,因而更加需要引导,自主学习英语尤其如此。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有以下特征:第一,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对英语缺乏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这些高职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成绩就欠佳,进入大学之后,课堂上既听不懂又不愿听,课外更是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如果不引入特别手段,教学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第二,部分学生在课堂内外都沉溺于把玩手机,沉溺于智能手机承载的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这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参与度低,不积极参加或不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课下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和课外作业。这些学习特征是智能手机时代高职生自主学习英语需要引导的主因。

(三)自主学习因素。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新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主动学习模式。它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是高等教学中基本乃至主要的学习模式。高职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需要有自觉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离不开外在的有效引导。以上三个因素,决定了智能手机时代引导高职生自主学习英语是必要且重要的,这种必要性与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二、智能手机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引导机制研究缺位

我们研究智能手机时代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引导机制问题,除了上述引导之必要性的内因之外,还有一个外因———引导机制的研究缺位。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基于智能手机的学习网络系统的开发研究。代表性成果:英国Ultrallab实验室的m-learning项目、欧盟的达芬奇计划(LeonardodaVinciProgamme)、意大利的MOBIlearn;中国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的“移动教育”研究项目(2001)、陶丽(2008)《基于智能手机的奥运英语学习软件的研究与开发》、王咸锋(2009)《基于CLDC和MIDP的智能手机英语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这方面的成果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二)智能手机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同于课外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代表性成果:邵明博(2012)《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课堂助手的设计与实现》、宗亚琴(2012)《智能手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等。这方面的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部分理论、方法基础,同时与本课题形成互补。

(三)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与运用的研究。代表性成果有叶蓉(2011)《移动学习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与本文最为密切,但与本文也有重大不同:第一,移动学习的设备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还有PDA(掌上电脑)、IPAD(平板电脑)、学习机等,后面这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可以与智能手机相提但无法并论;第二,这里自主学习的主体是泛指,并不是专指大学生;第三,这里所谓的“应用方法”是抽象的,没有突出特别重要的外在引导机制。牛顿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本问题得以展开研究,也是得益于上述研究成果所体现的“巨人的肩膀”。

三、智能手机时代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引导机制的基本内容

智能手机对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影响是立体的、持续性的,所以这里的引导也应该是多方位、可持续的,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最好是能形成一种科学的机制。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思考与实践,对这种引导机制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和成熟的思路———“务虚”的观念引导和目标引导,“务实”的内容引导和方法引导,这四个方面的引导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观念引导。观念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智能手机是一把“双刃剑”,认清智能手机在学习中的作用具有正负两面性。用得好,它是学习英语的利器,可使英语学习如虎添翼;用得不好,它就是凶器,会干扰乃至耽误英语学业。智能手机到底是学习的利器还是学习的凶器,完全取决于学生如何使用,完全靠学生自己把握,这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二)目标引导。目标的引导即引导学生明确利用智能手机自主学习英语所要达到的目标,这种目标主要是一种达到理想效果的模糊感觉或行为状态,并非是像掌握多少单词、考试提高多少分数这种量化指标。例如,已将智能手机与自主学习英语有效结合,智能手机从以前的娱乐工具转化为同时可以用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英语的工具,对智能手机的迷恋伴随着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等等。

(三)内容引导。内容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和使用智能手机中可用来学习英语的资源。可以说,几乎所有英语内容都能用智能手机习得。例如知识点方面的词汇、语法、读写材料、视听资料等;技能训练方面的听说读写等。这些内容的载体形式包括纸本图像、电子文本、音频视频文件、即时通信文件等。其中最具特色的资源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网络资源,包括网络词典、各类英语网站、双语网站、英文广播、英语视听资料、英文报刊等内容;二是英语学习软件,主要有电子词典、单词背诵软件、发音练习软件等。相对于课堂学习来说,这里的内容来源更加广泛灵活,而且丰富多彩的文字、音频、视频资料可以激发或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方法引导。方法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有效使用智能手机的功能来自主学习英语。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实现利用智能手机自主学习英语的问题。智能手机本身不是为学习而设计的,但我们可以让它变成学习工具。智能手机可用于自主学习英语的功能非常多,从学习方式来看,这些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可以随时随地地独自学习英语。这类功能主要有下载、存储、拍照、摄像、录音、播放、移动上网等。有了这些功能,我们可以将智能手机当作笔记本、电视机、录音笔、摄像机、实体邮箱来使用,特别是可以用其移动互联网进行英语查询、阅读、视听,可以用其移动校园网功能分享网上课程资源、图书馆资源等,可以利用其多媒体功能离线学习上课摄录的教学资料和从网上下载的学习材料。第二,可以用来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或多元交互学习。这类功能主要有电话和即时通信(短信、QQ、微信、微博、电子邮箱等)。例如可以利用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QQ、微信中的语音视频功能直接与同学、教师、外国朋友交流互动。上述两类功能的划分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大都是可以交互使用的。

人工智能英语作文范文6

[关键词]智能 小学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我不仅学习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新课改方向,并且知道了什么是多元智能。以前我虽然也知道每个人都有其善长或不善长的地方,但没有什么理论依据。现在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便为其找到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经过多年的研究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最终提出的八种智能类型:语言文学智能、音乐旋律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语法和句型操练,过分强调“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各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也就是说,在开发语言文学智能的同时,抓住每一个最佳时机,充分开发其他方面的智能,使大脑各部分协同工作提高学习效率,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下面,笔者谈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种设想。

一、 运用续编故事开发语言文学智能和逻辑智能

小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他们能给故事续编出各种各样使你意想不到的结局,很有创意。续编故事不仅开发了语言文学智能,而且开发了逻辑智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新标准教材第七册《Module 6 unit 1》中,关于神笔后来的去向就可以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像:神笔可以是回到了马良手中继续为百姓造福,也可以是被别的好心人拾到同样帮助了他人,或文中的坏人改过自新,认识到了错误,和马良一起做好事,等等。所以说,英语课上结合语言教学开发其他智能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

二、运用说唱开发音乐旋律智能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歌唱,语言学习与歌曲可以紧密结合,共同开发学生的音乐旋律智能。在英语教学中,我不仅要教课本里的歌曲,而且还应教学生们唱一些国外经典儿歌,还可以自己编写歌曲,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配

上简易的曲调进行演唱,或用绕口令、chant等形式进行说唱,学生学语言轻松了、有趣了。

三、运用趣味数学开发数学逻辑智能

趣味数学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语言数学中可以非常方便地运用趣味数学使学生掌握英语数词,并融入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我们教数词时,就可以出一些口算题,如What’s four and seven? What’s eight minus five?也可以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题:I have ten yuan. I want to buy pencils. Each pencil is fifty fen. How many pencils can I buy?或出一些稍难一点的:Old Macdonald has a farm. He has one thousand and eight hundred chickens and ducks, one thousand six hundred and fifty ducks and geese,on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twenty chickens and geese.Which animal is the most? Which animal is the fewest?还可以做猜数字游戏: I think of a number between 15 and 20 Guess! What is it?

四、运用绘画开发视觉空间智能

小学生几乎个个喜爱绘画,不管画得好不好,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并乐此不疲。英语教学与绘画相结合,使绘画为语言教学服务,开发视觉空间智能。如教方位词时,我想让学生听一段话,画出前后左右上下各有什么:“First, draw a big tree in the middle. Then draw a bird in the tree. It's singing happily. What next? Draw a girl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ree. She s flying a kite. Can you draw a hill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picture? Of course you can. And a boy is sitting on the hill. What's in front of the tree? Oh, a big watermelon. I think it's sweet and delicious. What's behind the hill? Look! There is a river behind the hill. And two ducks are swimming on the river. Can you see the clouds in the sky? Yes. Clouds are very beautiful.“看起来这段话很难,其实大部分学生能听懂全部内容并准确完成绘画。再如,在教身体部位时,我会叫学生画一个怪物,并用一段话说说它有几个头、几条腿以及各部分的特征等。

五、运用动手操作和表演开发身体运动智能

小学生生性好动,动手操作和表演能使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用,开发身体运动智能和创造力。我曾上过一次“Making Fruit Salad”的课。首先问:What do you need?从而引出Cutting-board等各种炊具、水果、辅料等词汇。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学生就学会了 wash, peel, cut, add, mix, eat, share等动词。接着,学生分组做水果色拉。他们边说英语边做,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动手操作方面的活动还有:做英语书签、剪贴商标、办英语小报等。

表演要给学生广阔的选择空间。在“购物”对话表演中,人数和情节由学生自己决定和构思,譬如,有人先打电话找同学,却要转好几次电话才找到人,然后他们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最后一起购物。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布娃娃,说着:Please buy me, buy me.另一种表演是“独角戏”,让一个学生表演两种角色。学生用不同的音色,在不同的人物说话时站在不同的位置来表演,在扮演女性时用一条围巾包住头,把大家都给逗乐了。

六、运用小组合作开发人际关系智能

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共处”,它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所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不仅是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开发人际关系智能的好机会。上述表演就是很好的合作,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合作,如让学生按照主题采访别人,然后,进行采访结果的汇报。有一次上活动课,我邀请了“三只小猪和狼”,让学生分组采访他们,并让三只小猪分别就盖房谈谈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运用教学内容开发自我认识智能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英语教学要做到教语言、教文化、育人相结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因素。因此,在英语课上结合课本等相关教学内容,能使思想教育和自我认识智能的开发水到渠成。

我曾组织过一次班际英语口语竞赛,主题是“春、夏、秋、冬”,辩论like/dislike,并说出理由,竞赛非常激烈。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增加了自我认识,也增强了口语能力。我还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融入环保教育、道德教育和学习英语目的性的教育。

八、运用户外活动开发自然观察者智能

大自然是美好的,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学生会更加好学,学到的知识印象特别深刻。因此,我常利用春游、秋游等户外活动的机会与学生同乐,不适时机地、恰倒好处地教英语。如在不同的地方让学生分辨east, west, south, north(这也是视觉空间智能的开发),让学生说说各种花的颜色。求知欲强的学生会询问很多英语单词。当然,最有趣的莫过于在野外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表演英语剧。“龟兔赛跑”的最佳表演场景也许就在野外。

上述这些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要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开发多元智能,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但只要我们有心,小学英语教学就会有更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