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老师师德总结范例6篇

信息技术老师师德总结

信息技术老师师德总结范文1

(秦皇岛市海港区建国路小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慢慢时代化,丰富地应用到教育事业中。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丰富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两者的统筹结合丰富语文情境的同时,也升华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庞大的网络信息系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小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业成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培养

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慢慢时代化,丰富地应用到教育事业中。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丰富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两者的统筹结合丰富语文情境的同时,也升华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庞大的网络信息系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小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业成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已经写入了教学流程中,其中新课程就是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能将信息素养教育完全融合到整体教学流程中,是不少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新课程总目标的出现让很多老师感到诧异,不少信息技术老师认为新目标与原教学目标是不相干的两件事,甚至还有一些老师质疑,新课程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看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未来的需要,本文探讨的目标也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存在是为了促进人们日常生活和科技技术的发展,其中也必然存在一些道德因素的制约,所以,培养信息素养要分为三方面:

1.1信息意识

一个人是否具备信息意识从他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在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观察他是否首先想到采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

1.2信息能力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使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体现。但是信息能力就是进一步的信息能力体现,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采用适用的信息技术去解决相应的问题。

1.3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一个人在适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是否具备合格的道德规范。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其中多方面的私人信息也相互交织,这时就是考验人们在网络上人品道德是否达标。

2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2.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主线,整体设计课程

纵观上段文章所述,信息素养的三点描述中不论是哪一点,其中都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体现。因此,应该重点结合本学科实践性特点,给学生建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氛围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最好是把课堂教学的流程放到实际生活中。久而久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能得以加强。

2.2以自主创作为课堂核心任务,让学生充分地“想”

在每堂课上,要使用当堂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独立的创造,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立体思维。当具体操作的时候,首先教师要在实践之前对实践重点进行范文讲解,当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使用课堂所学知识,思考可以在什么问题上使用。使用方式是否得当,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没有固定的框架,只是需要一个中心点,学生的作业可以是自己制定的,但是所完成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其实这种作业方式就像作文一样。

2.3根据学科特点重组课堂结构,让学生充分地“做”

信息技术课的本质意义与其他学科不同,当学生使用课堂所学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时,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往往形式过于复杂的信息科学公开课与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没有什么区别,学生的全部思想都在应对老师的教学活动,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和“做”。所以,培养信息素养的第三点就是围绕课堂中“做”的环节展开的。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有充分时间“做”的课堂,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技术课的种种弊端,导致学生在课后还不能做作业,那么要解决这一难题,老师就要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课堂作业。当学生在做课堂作业时,老师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更加不能反复更改作业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上机时间,以此来更好地完成课堂作业。

2.4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给学生展现信息技术的魅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第四点。信息技术是一门富有巨大魅力的学科,在未来时代里信息技术更会得到空前的发展,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整体价值,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的魅力呢?其魅力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所以对于信息技术魅力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深刻探讨。作者认为信息技术的魅力是人类在科技领域发展中的智慧结晶,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么信息技术就创造了人类的未来。但是,在传输魅力思想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基础技能知识还是要加以注重。教授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必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科学原理,这样做就不会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思维的混乱,避免大脑中各种知识的混淆而导致知识接受口的堵塞。

2.5关注信息活动的每个细节,规范并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

对于学生信息活动道德的培养,教师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而是应该关注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的每个细节。目前,我国的网络社会形式与现实社会相比还是比较复杂的,各种信息充斥在其中,让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学生不仅要有全面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具备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所以,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各种细节,教师都应该牢记,对于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要给予表扬,反之出现的问题就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尽快地回归正途。另外,教师可以在学生中选出信息技术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学生,作为他们的榜样,小学生的心智和性格都会受到榜样的吸引,利用榜样的作用提高全班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么做也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交流不管是信息技术还是日常生活都不能缺少的东西,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需要的。此外,信息技术教师自身也是需要改变的,教师的各种行为动作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大脑和思维,所以说在信息素养培养的问题上我们还要走更长的路。

参考文献

[1]周斌.谈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

[2]周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2011(7).

[3]乌兰.对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建议[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2).

[4]何珊珊.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陕西教育,2011(12).

信息技术老师师德总结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教学;教学对策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以极快的速度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中职生马上要步入社会,所以在职业中专德育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应使教学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它的运用为同学间的合作、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设了良好的条件。相比传统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有着较明显的优势。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整合是在新的技术和教育理论的结合下,有选择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有效融合,为促进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证,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1.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实现德育课教学内容的形象化

中职德育是适应中职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是一门实践性、现实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立足现实,才能使教学充满活力。要让学生体验、理解和接受德育知识,对于缺乏生活实践的在校中职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信息技术运用,恰好有效地解决了这种体验和认知上的困难,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与德育内容相关的音像动画等资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使抽象的理论得到直观的体现,并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透过复杂的表象,把握其实质。例如,在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播放纪录片剪辑《民主改革50年》《农奴的故事》,直观地展现真实的过

去和今天的发展。学生都是“90后”,如果没有媒体直观地呈现他们,根本无法想象以前的是什么样的。通过课件的播放,使学生能透过其接触复杂的有关于问题的各种政治现象,深刻了解了与祖国关系的本质,从而能够理解和接受党的民族政策。

2.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营造德育课氛围,加强学生情感

体验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大都是教师主宰了课堂,老师是演讲

者,学生则是听众,再者,由于部分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现实生活,高于学生的现实认知水平,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教学脱节的现象,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使教学目标不能顺利实现,最终导致教师的

“无用功”。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德育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分析《哲学与人生》的“一切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这一课时,我课前拍下了一些我们自己身边可见的环境污染严重的图片,课堂上展示了这些图片,因为是身边的事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让学生产生了共鸣,讨论自然非常激烈,最后得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说明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得出联系的普遍性,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教学方式实质上就是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及时展示近期学习内容或目标相适应的情景,以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望,使学生在学习中摆脱德育远离生活、课堂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较好地实现教师的既定教学目标。

3.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内容量大且新颖。在信息环境下,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网络上的资源库、网站论坛等手段,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小组间的协作,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这样就有助于由于地域、生活条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形成的信息“塌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更为全面和直观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优化德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当然,不容回避的是当前信息技术在德育教学运用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些老师并不了解信息技术与德育课的关系,也不明白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学科需求,只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与德育课相混合,使信息技术成为“机灌”的工具,不利于预订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误区

一些老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过于依赖信息技术,由此偏离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一言堂

在德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实现直观化教学,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能有丰富的感知。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把整节德育课变成媒体的展示课,甚至把一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在课堂上从头至尾使用多媒体,而忽略了其他媒体手段的利用,从而使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媒体的“满堂灌”,使德育课堂重新陷入了单调、乏味的模式中。总的来说,多媒体的运用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教师讲重难点,但运用不好,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不仅不能解决传统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也阻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2.过于追求课件技术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课件展示来实现德育课教学的。通过图像、声音、文本等形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而有些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只单纯地追求直观和生动,只关注老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把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完美结合,这种课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另外,一线教师本身工作负担较重,根本无法花太多时间去制作课件,所以最后许多老师就直接使用别

人的课件,结果大同小异,毫无个性化可言,这也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德育课教学的对策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达到真正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德育课堂教学,而避免以上情形的出现呢?本人就自身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所得与同行们分享如下。

1.要根据德育学科性质与特征进行信息资源的选择

任何教学资源的选择都必须符合学科自身性质与特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德育课教学最显著的特征是思想教育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教育;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正确的德育方向。但目前网络上有关德育现象的信息资源鱼龙混杂,很多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收集和呈现信息资源材料时要注意甄别。如果有些信息没有辨析就使用于课件中,可能使学生产生思维的偏差,不利于其接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相关民主制度。

2.媒体的呈现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否有效,并不在于你所掌握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媒体形式是否上“档次”,主要是在于能否把所要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已有认知相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效建构,激活课堂气氛,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实现课堂的优化。比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为了突出“家庭生活消费,不仅要与家庭收入相适应,还要与国情相适应”的教学,我先用多媒体简要地展示了一个动画片段:某同学穿戴要名牌,上学要坐出租车,回家向父母要钱买高档手机。由于这个动画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看完动画后就展开热烈的讨论,达到了预期的探究效果,让他们自行得出这种消费行为的危害,并引申出青年学生正确的消费行为和观念,让他们感同身受。

所以,课堂氛围的营造并不取决于媒体的形式是否华丽,也不仅局限于学生肤浅的表面的活跃,而在于“知、情”是否统一,是否能把所要教授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自觉追求和体验,从而挖掘出所学知识背后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实现学生的多层面、协调的发展。

3.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激发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比传统教学模式会更能为师生间的教与学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既可实现师生交流,又可为生生间的探究合作提供有利环境。在这种条件下,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成倍地增长,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扩展。当然要实现学生有效的合作和探究,他们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信息资源进行有鉴别地利用。由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就是与相同课题相关的内容信息量也相当多,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一些远离学生生活体验的信息知识,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这就需要教师找出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合作与探究,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交流。

总之,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践是一种有前景和活力的教学探索,它的任务就是促进德育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从传统的单向的教育传输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德育课堂教学,还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在日常的实践中或许我们会出现失误,但只要我们胆大心细,积极探索,不断修正,就能走出一条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德育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晓东.信息技术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7.

信息技术老师师德总结范文3

下面,我通过自身几个方面的尝试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应的德育工作。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明理诚信,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立志为祖国效力。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不忘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例如,在一节以“圆明园”为德育主题的信息技术课中,我通过“历史上的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今天的圆明园”三个情境,在引导学生复习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习圆明园的有关知识,加深学生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以及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体地,本节课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学会对信息素材进行有目的的加工。教师在课前安排学习任务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通过网络搜集“历史上的圆明园、圆明园的建筑、圆明园的艺术以及圆明园在政治上的 意义”,并要求小组课前商议好方案,目的是引导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协作学习的能力。课间,教师首先进行关于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的讲解,然后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方式,在听取小组搜集素材和拟定方案的汇报后,根据各小组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指导,最终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展示成果。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课后反映,他们不仅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在展示和汇报的过程中更是体验了圆明园被毁灭的全过程,提升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并且在共同交流、学习中促进了友谊。

二、培养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百事孝为先”“孔融让梨”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论学科分工有什么不同,首先要做到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并发扬光大。教育学生学会善待身边的亲人,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交际能力和促进学生完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良好开端。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E-mail的使用》一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作并发送六一儿童节贺卡或者新年贺卡,以及发送温馨祝福语等教学环节,既达成了为学生讲授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和引导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技巧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又渗透进行了尊敬长辈、爱护同学的德育教学工作。现在,在我的学生当中,有很多敬师爱师的好学生,但也有少数同学觉得“老师教我,天经地义”,在校内或校外遇上老师,不主动问好,甚至装作没看见,低头匆匆躲过,更有甚者居然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所以,在发送电子贺卡的这几节课上,我有意识地加强同学们的情感交流,让同学们把平时想跟老师说又没机会或不敢说的话,写在贺卡上,用E-mail把同学们的心里话和祝福传递给每一位教师。同学们听到这,都非常兴奋,在贺卡上写下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对老师的祝福。有的同学写:“老师,我对您的第一印象是冷酷,但接触久了,发现您是一个温柔的人。”有的同学写:“老师,上次其实不是我的错,是小冰的错,但我又不敢顶撞你。”还有的同学写:“老师,是您让我爱上电脑的。”,通过这一张张的电子贺卡,一句句稚嫩的话语,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充分表达了学生对教师深厚的感情。很多同学也用这样的方法把自己不敢或不好意思对父母说的话,发给了他们的父母,来表达他们对父母的感激。

三、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德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不讲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例如,在一次信息技术考试时有几个同学由于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机器出现非法操作的情况,造成文件损坏,但是没有把情况如实向老师反映,而是擅自拷贝其他同学的作业,以求蒙混过关。更有些“聪明”的学生在自己不会做的情况下把其他同学的作业当做自己的交上来“完成任务”。我对这两种抱有侥幸、投机取巧心理的学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同时,我们以此事为例,也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教育,让同学们明白:在学习中应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信息技术课上所教授的复制、粘贴等技术知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非投机取巧。对于那些帮助别人作弊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友谊观,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关爱、互相帮助,培养他们做一个诚实的人。

四、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信息技术老师师德总结范文4

顺德区均安镇星槎小学

 

星槎小学地处西江河畔,七?蚯疟撸?且凰?逖?!?996年,均安镇委镇政府和星槎村委会为重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将原星槎、福岸、三联、上力四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合并,斥巨资易地重建,组成一所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化新星槎小学,开创了顺德区集约办学的先河,掀开了星槎小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早在合校之初,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改造薄弱学校的同时,也开始规划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蓝图,确立了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促进学校教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轨。正是在这种明确的办学思路指导下,使学校能在强校林立的顺德教育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自申报广东省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起,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本着以创办优秀实验学校为目标,全面提高领导、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全面开发学生与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实现教育信息化不懈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小到大,一边实施一边发展,一边装备一边开发使用,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深有体会的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完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现代教育技术规划

对于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一称号,学校领导及教师既把它当作是荣誉,也把它当作是工作的动力和努力方向。

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有具体的任务、措施和步骤,目标明确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学校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管理网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带头参与实验工作,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电教的主任负责此项工作,并配备了由管理者、教科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教师参加的实验人员。学校设立了电教中心,下设总控室、课件制作室、广播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等。各级实验人员分层管理,在实验过程中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主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

学校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如学校电教中心管理条例,电教管理员守则,信息资料管理制度,多媒体使用管理制度,电脑机房管理制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等;学校对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都进行记录,如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多媒体使用情况记录等,真正做到设备有人用也有人管,实行规范管理。学校的电教人员直接参与和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并主要承担学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各类教育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已经安装了校园网络软件平台,进行了全体教师的校园网操作培训,并组织有关人员不断丰富校园网及各科室、各项目的网页,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学校领导和教师也不断学习,增强现代化管理意识,整个学校的管理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二、改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技术设备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所以,学校始终把改善教学环境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断优化现代教育装备,建设了校园网络,添置了信息教学设备,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2003年至2004年间,学校乘着创建省一级学校和教育强镇的东风,取得了镇、村两级的支持,又加大了投入,完善了教育装备。学校现有校园网一个,广播网一个,图书电脑管理系统1个。有教学平台17个,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另有校园计算机总控室一个,教师课件制作室一个,语音室1个(设备2套),以及图书馆局域网一个。共配有计算机234台,并配置相应网络的外部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辅助软件。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数量和种类基本满足教学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校长室、行政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等办公系统的主要业务实行计算机管理。学校专门购买了“海百合”课件制作软件、“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学校已用光纤专线方式接入校校通,并在教学和管理中得以有效应用。学校在互联网上有独立网站,与省、市教育网建立链接。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有专人采集、更新。通过网页操作,使得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三、合理配置、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应用效果

我校根据教学需要给各年级购置了语文、数学、英语、思品、自然、科学、音乐等教学用的配套音像、电子教材基本达到了三套,并且是省中小学教材审查组推荐的。北师大新教材配套光盘,英语光盘等。还有《鹏博士》《科利华》教学软件一批。我们认为:教学软件不能简单的买进和拿来,一是有选择性的买一些有使用价值的资料。二是发动师生自己想办法制作教学积件和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提高使用率,提高教学效果,又有自己学校特色。学校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重媒体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结合,采用何种媒体,如何运用媒体等皆从实际需要出发,形式服从内容。同时学校坚持拿来与消化、引进与创造相结合。三是紧紧依靠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我校网站直接连接顺德教育信息网,信息中心拥有各种教育软件资源已1000G以上,有科利华、清华同方、K12、中教育星、清华永新、国之源、南方之星、迈达威、人教社等九家公司的17个产品,教师学生可方便、快速地调用或下载各种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四、充分利用,提高使用率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资源效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我校能运用电教手段上课的教师达到100%,开展电教学科比例达到100%,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美术、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综合实践。采用电教手段的课时覆盖率也达50%。

五、依托课题研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开展了计划性强、针对性强和实效性强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结合本地区本校的教育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在研究经费、活动时间上给予保证,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保证课题按预定方案稳步推进。

目前,已立项的课题有部级的两项——《小学语文“四结合”》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的课程整合》,省级三项——《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小学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广东省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每个课题都能按计划正常开展研究,定期开展阶段性成果整理和总结。其中《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经结题,结题报告得了二等奖。

几年来,实验教师大胆实践,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总结出集中识字模式、随文识字模式、阅读教学模式、说写训练模式等。教师们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把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建构的工具,进一步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质都大大优于普通班学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说写训练教学模式》的论文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已通过广东省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终期评估,研究成果获得了二等奖。何婉华等五位老师的专题论文获得了一、二等奖,六位学生的作文也获了奖。何凤娇等四位老师的相关论文还获得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的论文比赛二等奖。科研改革也促进了全校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的征文、作文竞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科研实验开拓了农村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们加大了教育改革的信心。现在,我们全方位推进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从语文科到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得到普及应用。教师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

六、强化师资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

学校认为,现代教育设施不是装门面的,它的价值在于充分的使用,而使用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学校把培训老师作为广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突破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使学校教师能够迅速适应现代教育的环境,掌握现代教育设备的运用。我们坚持校本培训,学校多次派出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种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参加有关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学习交流活动。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再传给老师们,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1、集中培训。学校一方面请来相关专业的老师对全校的老师进行集中培训,让全体老师都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骨干老师进行实例讲解,作业布置等。2、分散练习。在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分散到各年级组实际操作,进行巩固强化。年级组老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定期验收。学校定期对老师的计算机掌握情况进行统一测评,重点是通过作业的形式考察老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4、比赛促进。学校结合培训开展系列竞赛活动如:AUTHORWARE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学习热情。通过校本培训,派出学习、专业老师讲课等形式提高了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力地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学校还订阅了有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资料和刊物,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书刊。通过学习、研读,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水平,加深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研究。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不但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也提升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素质。

七、实验工作取得的成绩

通过实验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大大提高,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信息化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在我校的课堂上,教师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教师们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近两年,进步特别快。其中李巧敏老师的《说写训练教学模式》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得到全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确认,获得了成果入选奖;《春天在哪里》的语文“四结合”课例教学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三等奖;《春天在哪里》、《我喜欢的水果》两课例参加了顺德区信息技术教学开放日活动,获得好评。何凤娇老师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巧敏老师的《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情境》、黎翠容老师的《发挥CAI的优势 提高作文效率》、王月瑛老师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大赛的二等奖。何婉华的《情境作文指导一、二法》、李巧敏的《利用网络创设情境》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一等奖、王月瑛的《情境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可行之路》、黎翠容的《运用多媒体创设作文情境》、何凤娇的《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李国光的〈情境作文教学实验报告〉获二等奖。欧阳信程教学课件《比较》、《长颈鹿和小鸟》获区二等奖及镇一等奖,何惠燕老师、欧阳永晃老师思品课件获顺德区三等奖,参加了思品课件展示。欧阳信程、欧阳永晃参加区信息技术说课比赛获得二等奖。欧阳永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获区电教论文二等奖,卓捷海的音乐录像课《巧巧手》、欧阳信程的科学录像课《谁给花传粉》、梁婉青的品德与生活录像课《和钟姐姐交朋友》获区三等奖,何瑞华的论文《《加强情感体验,调动情感参与》》《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获区一等奖。何校伦论文《数学也要进行“听”“说”训练》、何彩眉教案〈买铅笔〉获区二等奖,梁婉青论文《活用多媒体教学激活识字兴趣》获区三等奖;李国光、欧阳永晃设计制作的学校网站获顺德区电教中心颁发的二等奖。近两年来,学校教师在区镇的各项论文、教案、课件及教学比赛中获得了约80个奖项。教学科研促进了教师的提高。

我校是镇的示范性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是先走了一步。我们曾承办过镇内不少大型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和交流研究的平台;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教学开放日、文化艺术节活动,向镇内、区内及社会公开展示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校内,经常举行全校性的或科组的教学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新会市荷塘镇中心小学、高明区三洲街道办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也慕名前来参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本地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一年上一个台阶。1997年被评为顺德市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0年通过了佛山市一级学校复评,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向城市化、现代化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少先队先进大队、顺德区实验工作优秀学校、顺德区体卫先进单位、顺德区文明单位、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附件三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评量化表

学校名称: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星槎小学      (表一)

一级

指标项二级指标项得分

A

工作落实

情况A1

人员A2

规划7

34

B

三个覆盖率B1

教师B2

学科B3

课时9

333

C

教学环境情况C1

达标C2

使用率C3

模式探索10.5

54.51

D

课题研究情况D1

选题D2

措施D3

进展D4

成果16

2455

E

教材使用情况E1

教材选用E2

使用效果E3

自制教材12

543

F

组织培训情况F1

内容F2

范围F3

方式13

535

G

实验工作效果G1

教学成果G2

教师教学水平G3

学生综合素质G4

示范作用22

16222

信息技术老师师德总结范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 渗透方法

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无论哪个学科,德育教育都应该贯穿始终,信息技术学科也是如此。在新课程条件下,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教育,更不是以计算机研究与开发为目标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操作技能的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学科特点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区别,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在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一、课前准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课一般在专用教室或者机房上。我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不整队,三三两两进入机房,五六年级学生尤其严重;刚上完课的机房凳子乱摆,桌面上或主机上方常见有杂物;显示器的一些设置(明暗度、对比度、扭曲度等)被更改了;键盘的按键被抠掉了,等等。这样的状态对下一节来上课的学生将造成不良影响。机房上课的管理一直是令计算机教师头疼的问题,而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如何营造这个场所。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有:在专用机房上课,班级的约束力小了,学生的自觉性、纪律性降低。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开学之初我要求学生预备铃响后迅速整队并由老师带队进入机房,几次以后,学生进入机房自然就会井然有序了。学生按照学号对应机号入座,每台机器配有一本登记册,进入机房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键盘是否正常、机器是否完好;上课过程中责任到人,如因人为因素引起机器故障的则全校通报并照价赔偿;上课时对吃零食或乱扔垃圾的学生进行点名教育;上完课后正常关机并把座椅摆放整齐,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个人和小组。老师做好监督和引导工作,让学生感到在机房上课应该比在教室上课更有约束力。让学生树立维护班集体形象的责任感。学生也能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好的行为习惯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当然有时个别学生需要老师重点引导。例如,有一次一个三年级学生在我讲指法练习的时候不但不听讲,还把键盘上的几个按键拆下来,进行对调(到下个班级上课其他学生看到键盘上的按键位置不对我才发现)。课后我找班主任进行了了解,发现那是个问题学生,平时行为习惯都比较差,直接的批评教育对其作用不大,同时我了解到在班级里这个学生的信息素养比较好。于是我单独找这个学生谈话。他说当时是他与同桌打赌,他不但会打字还会修键盘,所以就把按键位置换了再打字。我知道后对他说:可以看出你对键盘甚至是电脑有一定的了解,比其他同学要熟悉键盘,你这样做只是想在别的同学面前表现你的长处。你的目的达到了,但这样有可能把键盘弄坏掉,还可能导致其他同学不能正常使用键盘,能不能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才能呢?我们每年都有一个市级的汉字输入比赛,如果你能参加比赛并获奖,那么这样会更好。这个学生后来也没有再拆键盘了,而是认真打字。

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在《漫游因特网》及《下载网上信息》这些章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访问网站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而且要掌握从网络下载文字、图片、网页、软件等信息的方法。如介绍《漫游因特网》这一节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如熊猫烧香病毒、蠕虫病毒等)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将会对个人及社会产生巨大危害。所以,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非常不道德,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平时也不能随意删除他人保存在公共机房的文件,随意更改机房电脑的系统设置。

例如在《下载网上信息》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两个任务让学生搜索相关新闻信息。一个是“熊猫烧香作者获刑多少年”,一个是“方舟子揭露清华教授刘辉学术造假”,让学生从这些事件明白,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中,都要遵守道德与法律。

三、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课很多是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手段。很多任务都需要大家以小组形式分工协作完成。在大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使得学生明白一个大的任务或者工程单靠个人能力是难以完成的。所以,个体要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组织、协调各种力量,学生慢慢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学生产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以至于扩大到班级荣誉与学校荣誉。

自由组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协作。教师分配则更考验小组各个成员的临时应变及协调能力。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时有学生会在分组以后抱怨没分到好的组。我就会对学生说,你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吗?相信自己,别人能完成的,你通过努力或者靠小组同学帮忙也可以完成。有的时候学生会说自己在小组里出力很多,别人却不怎么出力。我会跟他说,这说明你是小组的中坚力量,你的能力强。同时你付出的多回报的也会多,同学对你的肯定也会更多。有时候也有学生也跟我说:这个任务我完不成。我会说,没关系,你尽力做就行。往往到最后学生都能把任务完成,并且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成果。

四、教师言传身教,注重德育引导

信息技术老师师德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创新;信息道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263-01

信息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也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现代化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下面结合我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浅析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一、理解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

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模式肯定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传统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不能把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活动中或模拟实际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组织教学,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半是通过操作实践将技术转化为技能,但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比较适宜采用互动式教学法。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式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

1、巧设问题情境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一节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1)计算机有哪些本领?(2)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3)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4)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用这种方法导入,使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的放矢。

2、用课件演示导入

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能通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本人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贺卡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在进行FRONTPAGE网页制作教学时,我挑选部分以前学生制作的比较优秀的个人网页展示给学生看,当同学们看到或精美或生动活泼的网页时,都非常羡慕,迫切希望自己也能制作出类似的网页,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以迸发,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在《上网浏览》教学中,由于这一课内容较多,学生一下子掌握所有内容比较困难。其中,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搜索是一个难点。于是,本人在开始授课时没有把网上搜索这一内容放进去,先把网址的填写和网页的浏览讲解完,然后让学生操作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即想查找一些信息或访问某个网站但又不知道在哪个网站上,网址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动脑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个性十足。在总结中同学们纷纷发言,抢着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和体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