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范例6篇

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范文1

关键词:计算社会科学;社会网络分析;社会建模;计算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3-0087-07

互联网络的诞生和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观察自身的方式。尤其是随着互联网Web 2.0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网络生活形态从被动接收信息向主动生产、交流信息转变。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SNS)、博客(blog)、微博客(micro-blog)、微信等新兴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各类移动互联网工具兴起之后,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用户在使用它们记录着自己当下的感受、思想和情绪。这些信息大多会以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的形式在互联网空间中留存下来。而由众多个体不断生产并被实时存储下来的海量网络数据,恰好可成为研究者们观察人类个体和群体心理行为特征与规律的宝贵资源。同时,计算科学、数据挖掘等信息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得高效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成为可能。上述两大条件的渐次成熟,促成了社会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的诞生。该学科有望为社会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机遇,而计算社会心理学作为计算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理应引起社会心理学家群体的注意。

一、从社会物理学、社会计算到计算社会科学

计算社会科学并非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首次“联姻”,其现代努力可追溯至社会物理学。19世纪时,社会学创始人、实证主义哲学大师Auguste Comte指出社会科学的发展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和现代实证阶段。他认为在现代实证阶段,社会科学研究应采用物理学方法,追求发现各类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从而使社会科学成为能够接受科学检验的学科,即社会物理学[1],其核心思想是借助物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2]。社会物理学的诞生为社会科学的现展奠定了基础,对社会科学研究摆脱哲学思辨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40、50年代之后,社会物理学获得进发式发展,诸如哈佛学派、剑桥学派、瑞典学派、MIT学派如是等等,他们不断努力尝试用物理世界的规则描述和解释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并产生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理论。

与此同时,信息科学也开始在西方萌芽,信息科学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与计算科学技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与技术手段。半个多世纪以来,信息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众所周知的巨大成就,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生态。

信息科学开始尝试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最初体现在“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这个信息科学分支领域。社会计算概念最早于1994年出现在英文文献中,由信息科学家提出,当时主要指社会软件,即电子邮件等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软件[3]。但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的兴起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计算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王飞跃研究员从2004年开始系统提出社会计算的学科体系,他认为社会计算主要关注两大块内容:(1)关注信息技术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达成高度有效的人际交流;(2)关注将社会人文知识嵌入在信息技术中,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益和水平[4]。国际上一些知名IT企业,如IBM、微软等,先后成立了社会计算研究小组,探索如何利用社会科学等人文知识,开发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沟通协作的社交软件[5]。此时,社会计算的主旨在于强调以信息技术和社会人文知识为指导,目的在于开发有利于人们之间高效协作与交往的交流平台。刘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计算的学科内涵,指出社会计算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利用计算系统帮助人们进行沟通与协作,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技术研究社会运行的规律与发展趋势[6]。这里,社会计算已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还包括使用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社会科学问题。

为与内涵不断流变的社会计算概念相区隔,进一步明确研究范畴、方法和原则,并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思想在其间的地位,同时呼应Web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人类社会行为信息“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2009年2月,由哈佛大学学者David Lazer牵头的来自信息科学、社会科学和物理学界的十余名国际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计算社会科学》的文章。在这篇纲领性文章中,这些世界一流学者共同勾画了利用Web互联网、移动互联数据,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规律等社会科学问题的学科思想框架,标志着计算社会科学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7]。

主要由信息科学一方主动向社会科学抛出橄榄而催生出的计算社会科学,在分析工具上偏重计算科学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工具,分析对象上倚重人类个体和群体在Web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无线移动设备上留下的各类行为和互动信息,着重探索个体行为偏好、动态人际互动、集群行为、社会演化、社会网络等问题。计算社会科学使用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社会科学问题,这与社会物理学方法论理念相类似,但又不拘泥于借用物理学体系框架去解读社会现象。计算社会科学使Auguste Comte提出的社会科学“科学化”理想具备了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概念已提出四年多,但国内信息科学界的很多学者仍习惯沿用“社会计算”这一术语。他们认为计算社会科学基本等同于社会计算,或者干脆将计算社会科学看作社会计算的一部分,比如刘挺就提出,社会计算包括计算社会科学和社会计算应用两大部分[8]。而本文作者认为计算社会科学与社会计算之间确有交叉,但两者同时也有不同的侧重面向。社会计算关注的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关注信息技术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关注在信息技术中如何嵌入人文知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活动;其二是为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提供研究工具,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发展。而计算社会科学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使用信息存储、分析技术研究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发现社会运行规律。

短短几年时间里,计算社会科学就已成为国际科学共同体中众所瞩目的热点领域。信息科学和社会科学界诸多学者投身于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之中,《科学》、《自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不断刊登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国内外众多学术刊物出版专刊介绍计算社会科学相关研究。与此同时,美国还成立了“计算社会科学学会(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So―ciety,CSSS)”;美国George Mason大学甚至成立了计算社会科学系,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授予计算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的系所。

二、计算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范式

计算社会科学以计算机等现代计算科学技术工具获取和分析海量社会化数据,数据形式主要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其大部分来源于Web网络信息(如新闻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客等),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现实空间中各种移动传感设备,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智能手机等工具感知的个体活动信息数据[9-10]。除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信息科学通用分析技术之外,就目前已有研究而言,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和社会建模是计算社会科学的两大主要且具有特色的研究范式。

Wellman和Berkowitz认为,社会网络是指由某些特定社会群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11]。近几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这种关系已经延伸到网络虚拟环境中。通过基于社交网络服务,如讨论组、即时通讯、实时消息、博客、微博客等,用户可以彼此分享和交流信息[13]。这种虚拟社会网络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12]。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大师C.Wright Mills在研究人类关系网络时提出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分析依网络视角看待社会,把社会个体当作节点,将社会关系当作边,社会网络即由节点和边构成[14]。社会学家们最早开展了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规模群体的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结构等问题。发展至今,社会网络分析已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研究之中[16]。

目前,计算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眼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对象,主要包括对虚拟社会网络下的人物节点分析、社群挖掘和社会信息网络分析等,具体包含以下研究内容:(1)对人物节点的分析,主要通过个体的一系列网络行为(评论、转发、收藏等)分析其主要特征,根据用户之间的互动(关注、回复、跟帖等)分析人物节点的影响力,从而按照影响力大小将人物节点分为意见领袖、桥节点等;(2)社群挖掘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另一研究重点,社群通常由性质相似或功能相近的人物节点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自发、无序行为背后的局部弱规则性和全局有序性[17]。因此,发现虚拟网络中有意义的、相对稳定的社群对网络信息的搜索与挖掘、信息的推荐以及网络演化与扩散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3)社会信息的网络化分析,从宏观角度对社会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加强信息梳理,提升信息服务能力[18]。

社会建模技术由信息科学家和数学家提出并发展完善起来,是指对社会空间中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交互模式、人际关系、社群结构等复杂社会性问题,进行抽象描述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研究者可以模拟社会演化进程、社会现象的发展、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结合实验分析或为现实提供决策支持[19]。20世纪60年代早期,社会建模方法开始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至20世纪90年代社会建模才真正为社会科学领域学者所接受。时至今日,社会建模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公共政策研究等领域。

目前,在社会科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仿真模型是基于智能主体的社会仿真模型(agent―based models,ABMs),ABMs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信息传播、社会规范的出现、集群行为等人类现象。ABMs模型的建立是自下而上的,采用Agent(智能主体)概念研究社会问题,Agent是一段特殊的程序,代表着现实中的社会个体模型。Agent具有能动性,即可以根据程序中的运行环境和规则自主地反应决策,学习并适应环境,还可与周边网络中的其它Agent彼此联系、相互影响[20]。基于ABMs模型,研究人员发展出在计算机上建立“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y)”的构想。人类社会是由大量真实社会个体构成的复杂系统,人工社会则是在计算机上模拟出的由大量虚拟社会个体模型构成的复杂系统。其研究思路是在计算机中建立多个Agent模型,对不同特性的Agent设定不同的运行规则,让这些Agent相互作用并遵循一定规则运行,最后通过观察大量Agent相互作用的涌现属性,找到人工社会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理解和解释现实人类社会中的宏观现象[21]。目前,利用社会建模技术对社会演化过程进行实验分析和评估,是计算社会科学热点方向之一,譬如通过社会建模测试和验证社会经济政策的效果,已被应用到社会公共管理与控制之中。

社会心理学家Andrzej Nowak等人在1998年时曾提出对社会人际关系建立仿真模型的研究构想,并由此抛出“计算社会心理学”(computational social psychology)的学科概念。AndrzejNowak等人分析指出,人际关系就如同神经元之间互相连接和影响,因此可以将动态的人际过程类比为神经网络模型,从而进行社会仿真建模。社会学家Macy和Willer于2002年向社会学界详细介绍了ABMs模型,倡导使用ABMs模型进行社会学研究[23]。之后,Goldstone和Janssen将ABMs模型用于集群行为研究之中[24]。Smith和Conrey提出ABMs模型适合社会心理学研究,并通过实验证明ABMs模型比其它模型更适用于群体人际互动建模[25]

三、作为重要分支的计算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诸多研究者已开始关注和尝试采用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和工具,专门探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相关问题,同时社会心理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假设,可源源不断地激发信息学家们的实证研究灵感。

上文已有提及,计算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早在1998年就已经由社会心理学家An―drzej Nowak等人提出,当时的内涵是利用计算机社会模拟技术对社会群体心理及行为进行仿真、建模,属于信息科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如今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社会心理学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化。计算社会心理学已不局限于最初的社会仿真模拟,也开始关注使用信息科学技术作为存储和计算的工具,获得、存储与分析现代网络生活中海量人群的各种行为和互动数据,揭示人类心理特征和社会认知的形成机制及其发展规律。纵观近几年计算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大众情绪分析及其规律发现

互联网络空间中的大众情绪表达是计算社会心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事在线文本信息分析的传统信息学者一般只对文本情绪做简单分类,比如以“积极一消极”、“支持一反对”、“支持一中立一反对”这种简单二元或三元分类方式,划分分析对象的情感态度,而依据心理学的情绪结构理论,我们可将人类情绪划分为5~6类基本情绪,以及多种复合情绪,并对每一种情绪的效价和唤醒程度进行客观评级,继而获得更为丰富和精准的人类情感信息。前者简单的情感划分框架可称为“倾向性分析”,后者可称为“情绪分析”,两种分析可合称为“情感倾向性分析”[26]。已有研究证明,依据情绪心理学理论成果或成型情绪量表扩充构建的网络情感倾向性分析指标工具,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的社会经济现象,如对产品市场份额、影视票房、疾病或信息传播状况、政治选举结果、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以及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等[27]。这类网络情感分析工具能够实时地测量网络大众情绪,不仅为传统情绪心理学理论研究注入活力,增强了社会科学的实用价值,而且还支撑扩展了信息科学中传统的文本情感分析技术。譬如,同时兼具信息科学和心理学背景的学者Johan Bollen等人,基于心境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开发了网络情绪分类标准及其测量工具,并分析了2008年美国微博客网站Twitter.tom上高达几百万条微博条目(tweets)中情绪表达信息,发现Twitter微博条目中的“镇定(calm)”类情绪词汇量的每日变化趋势,可以成功预测2~6天后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升降,预测准确率达到87%[28]。目前针对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络的情感倾向性研究已有很多,而由于微博客应用的快速发展,基于微博客平台的情感倾向性研究有快速增长乃至爆发的趋势。研究者可基于微博客平台,针对某些重大社会事件,进行网民情感倾向监测和分析,从而准确把握社会大众态度和情绪的变化过程,这对民意问询、公共管理决策等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二)经典心理学假设在网络大数据层面上的验证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自诞生以来已建立和发展起庞大的理论假设库。这些假设通常要经过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研究程序和方法进行验证,其中往往存在非代表性取样、研究情境不真实等问题,因此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存在一定缺陷。然而,计算社会心理学研究能收集和分析实时更新的海量人类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大范围、真实和完全描述的特征,能够显著有效地解决非代表性取样问题,并避免实验条件真实性的拷问。因此,在大数据技术时代背景下,可采用信息科学技术或计算社会科学新研究范式,对已有的可计算心理学理论假设进行逐一检验和发展。譬如,美国心理学家Markey夫妇通过分析美国大选期间搜索引擎网站上各州的色情类词汇搜索量波动趋势,发现如果某政党“票仓州”所支持的参选者最终确实获胜,选举之后该州的色情类词汇搜索量会快速上升,并显著高于其它州。该搜索行为现象验证了进化心理学中经典的“挑战假说(challenge hypothesis)”[29]。Golder和Macy则通过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之间上正向情绪类词汇和负向情绪类词汇出现频率的波动趋势,结果发现正向情绪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未发现支持日照绝对时长与正向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的证据,但验证了情绪心理学中有关情绪与季节、生物节律问关联的“阶段转换假说(phase―shift hypothesis)”[30]。

(三)海量信息中的社会心理新规律发现

现代互联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类活动带来了深远影响,用户可以使用BBS、博客、社交网络、微博客等多种工具或方式将自己当下的观点、状态和情绪表达出来;同时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使研究者可轻松获得这些海量的网上信息,并从中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人类社会心理新知识。譬如,美国心理学家曾发现,利用谷歌网站应用软件“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记录的网民对于自杀、自残、抑郁类词汇的搜索量数据,发现其与现实中的大众自杀、自残数据呈显著统计相关关系:在成人群体中呈显著负相关,在青少年群体中呈显著正相关[31]。再比如,通过对新浪微博海量信息的分析,中国社会心理学家周欣悦教授及其团队初步发现,自然灾害之后公众对于“公平”的关注会下降,具体表现在公平类词汇的每日词频变化趋势:在地震后的5~6天会有一个词频低谷,而在大约20天后会有一个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可被归类为计算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有很多是由信息科学家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甚至政治学家合作发起,计算社会心理学的巨大学术价值还未被广大社会心理学家充分意识。在未来,信息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相互交流和促进,将是计算社会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问题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数字化、生活网络化浪潮,给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互联网络海量数据提取、挖掘和分析技术的相对成熟,也给社会科学带来了方法论革新机遇。计算社会科学或社会计算已逐步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我国学者于2004年提出开展社会计算研究的倡议[32-33],之后许多学者纷纷投身其中,目前,开展相关研究的单位主要包括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计算社会科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尺度影响着我们收集、整理、分析海量人类行为数据的能力,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视角。与此同时,它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数据收集和存储中的问题。首先,计算社会科学在数据收集上存在着隐私权隐患。在互联网络中,用户存放了大量个人隐私,如个人信息、人际关系、共享信息等。不合理地使用这些隐私数据将会给公众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部分网络数据是无法公开提供给学术界使用的[34]。另外。当今的信息技术虽然能实现对大规模人类行为的全面实时记录,但在数据存储方面却仍然面临着巨大数据如何存储和管理的技术难题,当前的计算机系统还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第二,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不适用于大数据时代。计算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互联网新兴计算平台下实时收集、更新的海量人类数据,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不再适用于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规律总结工作。无论是相关关系亦或是因果关系,经典的社会科学研究都要求在实证之前明确相应理论假设,实证操作才能以此作为指导原则,去证实或证伪假设。但是在茫茫大数据之中,基于先期有限的前提假设寻找特定变量间的关系,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计算社会科学领域亟需新的适于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论思想及其具体技术。计算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者们也在不断努力,譬如Reshef等人于2011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一种在海量数据集中发现潜在重要关系的新统计方法“最大信息熵非参探索”(maximal information―based nonparametric explo―ration,MINE)。这种方法能对变量间不同类型关系进行快速评估,发现大尺度网络范围内的关系类型,利用这种方法研究者无需对其寻找的关系有所了解或设立前期假设,就可以检测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复杂模式。作者还将MINE方法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MINE更适合于做快速的数据关系探索,这将有助于计算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幅发展[35]。

信息与计算科学范文2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 认识和思考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从1998开始在我国高校中逐渐开始普及,旨在培养出适合发展所需的信息化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然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通过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人才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广大高校应该加强对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习,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中信息与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主要专业课为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计算机应用,主要是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新型的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同时也需要学生学好计算机理论作为实践的支撑,除此之外,计算机科学知识往往都和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需要学生也掌握一定的数学技能,在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之后,然后再学习和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必备技能。因此高校中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大一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然后在大二之后的课程中再以主要的必修专业课程为主。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

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专业特色,培养的目标也不同,教学过程的开展也是不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也是如此,其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其教学目的,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均匀制定,从而让学生良好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一)开设特色专业课程的基本原则

1.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

虽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门需要较强专业技能的课程,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以必修的专业课程为主之外,还要合理设置一定的公共课程与选修课程,同时还要将数学课程有效穿插于课程之中。有一个优化和合理的课程设置,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处理好各个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

2. 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

要使专业更加具有特色,就必选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原则,在统一专业课的同时,也要合理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综合掌握多样化的知识,并且鼓励学生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

3. 厚基础、宽口径的开设原则

所谓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就是各个高校在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时,学校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硬化基础,然后按照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并且要符合高校未来发展的趋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与学校今后的发展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校走向更好的方向。

4.重视培养学生实践

这一点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的重点教学目标,因为其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今后走入社会,投身和专业相关的岗位时,同样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因此学校在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与计算机实践技能。

(二)专业培养要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完数学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之后,掌握良好的信息化和计算机技能,并且能够有效胜任相关岗位,能够在信息计算科学领域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并且具备软件开发的能力。

因此学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技能,然后才能良好接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其次学生要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计算机语言设计和编制一些软件或者程序,并通过所学知识,或者编制的程序或软件有效解决一些实际中的问题;然后培养学生具备敏感的专业眼光,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适用的行业与领域,从而更好的确定今后发展方向;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和探索,进而走向研发的道路。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一)信息产业人才

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的学生可以发展为信息产业人才,这类学生往往都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深厚的数学基础,能够将数学知识有效融入计算机知识中,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根据实际调查和了解,本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软件开放、计算机科技公司、信息技术公司从事软件管理工作的学生较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企业内从事为企业开发符合企业发展的软件的工作。

(二)研究型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学习,都已经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也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因此有意愿的学生可以继续朝着研究理论的方向发展。可以攻读数学方向或者信息方向、计算机方向的硕士或博士,继续更好的展开科研工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更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育型人才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中学和小学教学中大多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相应的也需要大批的信息计算机教师。高校毕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中小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信息基础。

四、总结

现在社会中信息与计算机化水平的发展的愈加迅速,对相应的人才需求量也增加。因此学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该做好人才的培养,指导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信息与计算科学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 方向 意义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块化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应用技术,极大地拓宽了计算机的使用范围,人类社会的多数任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说,现代人类文明与计算机技术已经以一种极为紧密的形式结合到一起,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大的普及度,就是因为他的通用模块化设计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以后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样也不会牺牲这方面优点,而且还会将它发扬光大,不但在内置板卡中实现模块化,甚至可以提供多个外接插槽,以供使用人加入新的模块,增加性能或功能,具有高性能、高扩展性、高可靠性、很好的升级性以及低花费的特点,最终实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块化。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线化

计算机的无线化风潮同样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讲的“无线你的无限”有所不同的是:未来的计算机将实现网络和设备间的无线连接,这将意味着未来在家中和在外面工作都很方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线化。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化

其实并不是每一件工作都需要一部高性能计算机才能完成,甚至是有时候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还有可能带来麻烦,因为高性能势必带来高能耗、高发热量等不良的负面效应。将来的计算机由于从事的工作不同,在性能上在外形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将以专业化来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实目前在我们的身边也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比如售卖的终端、商场里的收银机、银行的终端等等,多是为了提高某一项工作的效率和减少成本。也许这样的趋势出现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专用的“家庭调控计算机”将成为家中的电器控制中心,为我们控制家中的电灯、冰箱、微波炉、空调等等,把我们的家变成一个智能的家。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各种家用电器也开始具备了智能化,这些现象将促进家电与计算机的网络化进程,家庭网络分布式系统将逐渐取代目前单机操作的模式,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控制着各种家电的运行,并通过互联网下载各种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以增加家电的功能,改善家电的性能等等。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办公室的时候就可以提前让家中的电器做好饭,煮好菜,开空调等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化。

(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环保化

随着计算机的性能的提高,能耗也将越来越大;而且计算机在家庭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运行的时间也将变长。为了不让计算机成为家中用电量最大的电器,技术人员也先进各种方法让计算机的能耗降低,比如通过上面提到的专门化的计算机,让计算机的效率大幅提高,从而可以让低性能的硬件系统具备专业的功能,减少能耗。另外通过采用新的架构环保型的计算机的另一个特点是,制造计算机的材料方面有很大的变化,重金属和不可回收的材料的比例将会进一步降低,可再生材料大行其道,也想到了那个时候,PC也想现在的报纸一样,可以在失去使用价值以后。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实意义

作为未来人类的工具和家中的控制中心,计算机需要和使用人进行非常多的交流,才能更好为使用人服务。这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实意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计算机的现代化。这也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包括模式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计算机的现代化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单机走向联网是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计算机生活化,是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结构。网络化的目的是使网络中的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能被网络上的用户共享。大到世界范围的通信网,小到实验室内部的局域网已经很普及,因特网(Internet)已经连接包括我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共享和处理,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三、结语

信息与计算科学技术的兴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们在看待计算机时,既要看到计算机及其配套应用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要注意在使用计算机时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要用科学、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使用。要学会利用其优点、长处,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不断地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科研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运,于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199.

[2]谢彬.解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9):93-94.

[3]陈小龙.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117-118.

[4]何文瑶.计算机技术发展态势分析[J].科技创刊,2013(05).

信息与计算科学范文4

姓 名:xxx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87-1-7

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联系电话:13888888888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统计,科研人员,教师,班主任,教学教务管理人员

应聘行业:不限

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

期望月薪:面议

自我评价

首先,感谢贵公司抽出宝贵时间来看本人的简历。本人性格乐观,注重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统计分析能力,熟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虽是一名应届生,但我会以一颗青春热情、认真负责、不骄不躁的心去对待每一次机会、每一分工作。

工作经历

河北某软件人才实训基地 2009-6至2009-7:测评师

所在部门:测评部

工作描述:在河北某软件人才实训基地担任测评师一职,在河北理工大学办事处工作,在职期间主要负责河北省其中两个地区的招生相关工作。本人负责的这两个地区招生情况相当不错,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任务的将近一半。

通过这近一月的工作,使我体会到很多。首先,对于一份工作,要始终保持一颗热忱、自信的心;其次,还要注重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斗志要始终高亢,遇到困难相互鼓励,共同攻克。

最近任职公司名称保密2008-7至2008-8:实习生

所在部门:统计部门

工作描述:统计本地区的一些情况。

最近任职公司名称保密2008-1至2008-2:员工

所在部门:服装店

工作描述:负责为顾客提供一些本店的服饰,增加光顾的客户,提高顾客的信任度,使新顾客变成老顾客。

教育背景

2005-9至2009-7学校名称:河北经贸大学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取得学历:本科

校内活动职务描述

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万米长跑,暑期社会实践。

在校获奖情况

2009-2 校级一等奖学金

2008-9 在这一年里获两次校级二等奖学金,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2007-9 校级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2007-2 校级一等奖学金

2006-9 校级一等奖学金

信息与计算科学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4-11183-02

1 引言

在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有许多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作为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应该积极开展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以配合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各种探索,逐步地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以促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作者强调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用案例分析说明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促进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

2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

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信息技术与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学科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且还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在具体的运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必须以一种崭新的观点来看待整合后的课程,并不断引入某些新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运用和管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使课堂学习内容具有可操纵性、灵活性和再生性。

3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构成要素

基于Internet获取万维网资源、计算机媒介通信、课件制作和相互作用的多媒体新技术应用到各学科整合中,成为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信息量,课程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一定自主性,创造自主学习机会。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其构成而言有以下两个要素。

3.1 学习材料的预先制作

第一要素着重强调要预制多媒体教材来适应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需求。

为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要收集与教学有关的专业素材,并应有足够的预制好的多媒体教材来完成过程教学任务。有了足够预制好的多媒体教材,才能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预制大量足够学生使用的学习材料来丰富课堂教学。

3.2 利用各种信息支持系统作为教学平台

第二要素要求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支持系统作为教学平台,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Internet技术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让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4 目前高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是传统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电子黑板的形式,只将文字资料和图表转为PPT投影到大屏幕上显示。这种教学方式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比如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幻灯片频率过快,教学内容及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停留时间过短,学生还来不及反映过来就一跃而过,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教学法中常说的一种记忆缺陷“断层”现象。还有一些重要因素制约着利用计算机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够,使得在课堂教学中仍没有摆脱“黑板搬家”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形式多于实际。教师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能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软件结合本学科制作一些学习课件更是远远不够。另外就是没有足够能提供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课程信息资源库,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摆脱不了“黑板搬家”的做法。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现象仍然严重,甚至有的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仅仅是为了“装点门面”。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要注重实用性,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行了。

5 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用于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要素,理解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必然要对症下药,解决当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5.1 加强学科软件建设

目前,适应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学软件远远不够,教学实用性也不强。这使得高职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都在要求教师能自己开发相应软件,这种不分教师、不分学科的做法,投入人力多,课件且很少,而且课件质量也不高。所以这种做法不一定可取。现在我们要把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组织教学上来,利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比如: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Photoshop、Flash、Authorware、Dreaweaver、VB、VC++等一大批优秀的应用软件,来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

5.1.1 自编教学课件和收集教学课件

首先必须要让老师们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的开发工具,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教学。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自编课件和收集课件,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其构成的第一要素“学习材料的预先制作”来看,充分利用丰富专业素材的课件配合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信息化。要注重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并结合教学过程设计作为重中之重。

5.1.2 与企业合作编制教学课件

高职院校教师可以与企业、公司合作,生产出一批适应企业要求和教学所需求的各学科教学课件,然后资源共享。

5.1.3 结合自建教材编制教学课件

结合现在教材出版必须附带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做法,许多出版社对高职高专自建教材的出版都有这方面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自建教材这项重要工作,制作出一批各学科所需求的精品教学课件。使高职院校的每一本教材都包含有经过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的高质量电子课件。

5.2 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水平

有足够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还是不够的。虽然不提倡所有教师都来开发教学“软件”,但是提高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观念和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在推进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提高的进程中,把教师掌握计算机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工作,看得无论多么重要都不过分。要让所有从事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运用网络技术,真正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当作老师备课、授课、组织学生学习的工具。把计算机信息技术整合到各学科中,就如同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得心应手。

5.3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些典型案例

5.3.1 用Authorware软件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案例

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一个英语单词识别课件,在界面中放入

单词和图片,例如:ambulance(救护车)、fire engine(消防车)、police car(警车)等同类单词,放置在界面中的左边,在界面中的右边放上相应单词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图片。在界面中,用鼠标拖动某个单词到相应图片合适的位置上,如果拖对了,单词就会停留在图片相应的位置上,并发出相应的车鸣声。比如是ambulance单词,放到相应救护车的图片上就会停留下来,并发出呜哇、呜哇的车鸣声。如果单词没有拖对,当放开鼠标后,单词会自动回到左边原来的位置上,表示识别错误。这种词、图、音识别单词的方法,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细胞,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5.3.2 用flash软件与“C语言”课程的整合案例

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C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之一的“递

归函数”问题的有关课件;其中有一个n阶Hanoi塔问题,假设有三个分别命名为X、Y、Z的塔座,在塔座X上插有几个直径大小各不相同,依小到大编号为1,2,… n的圆盘。要求将X轴上的几个圆盘移到塔座Z上并仍按同样顺序叠排,圆盘移动时应遵循几个规则:①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②圆盘可以插在X、Y、Z中的任一塔座上;③任何时刻都不能将一个较大的圆盘压在较小的圆盘上。如何实现移动圆盘的操作,这实际上是一个递归函数问题,为了让学生容易掌握有关递归函数问题,除了用C函数求解,还利用软件构成塔与圆盘的状态图,并与C函数运行语句相对应,组成Hanoi塔的递归函数运行示意图,图文并茂的演示,使学生更加理解递归实现的过程,从而对递归过程的正确性容易得到证明,使复杂问题变得清晰、明了。

5.4 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课件资源库

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也要对各学科之间进行整合、加强各种资源(包括师资)的整合,集中若干信息技术高手和名师,加上企业及公司在制作教学课件上的支持与配合,建立能满足高职院校教学需求的课件信息资源库。包括基础性教学课程资源库、专业教学课程资源库、案例资源库和试题资源库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建成一批即可供学生学习,又可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辅导教学的多媒体电子课件资源库,包括以本课程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网络课件库;若干能提供案例课程教学和优秀素材的案例资源库。

6 结束语

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是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整个硬件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在整合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学科软件建设,加强教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能力,还要加强教学课程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这样才能真正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定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郑莉, 董渊. C++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信息与计算科学范文6

[关键字]备课 授课 课后反思 信息论基础

引言

自从1998年,教育部将“信息与计算科学”列为数学类下的一个新专业以来,各个高校参照专业建设规范,在专业内涵、专业规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实践[1-4]。信息论基础与应用作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从备课、授课和课后反思等方面作了分析总结。通过相应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这三方面狠下功夫,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极大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备课的感想与体会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备课和讲课,下面我们就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先从备课谈起,备课要注重三个方面:备专业知识、备教学方法和备学生状况。

(一)备专业知识

众所周知,在授课之前,任何一位教师必须对该课程的整体构架、主要内容有精准的全盘把握。这是“备专业知识”的前提。在此前提下,笔者认为主要研究以下两点:

1)分析掌握章节重点和难点,理清各知识节点之间的联系。明确重点难点,才能集中精力讲透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知识的脉络层次,才能有利地从整体上驾驭教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学完课程后,可提升整体专业认知水平。就像听易中天教授讲授三国一样,豁然开朗。

2)引进与信息论有关的最新科研信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论相关理论也在不断的更新。利用我院本专业课任教师均是博士的优势,教研室在每周一次的例会中,经常探讨各专业课程的研究新进展,相关老师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新观点、新技术,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数学建模的实践,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锻炼了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备教学方法

授课前,教师需根据课程特点安排设计相应教学方法,诸如探究式与启发式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备教学方法至少需考虑以下二个方面:

1.如何讲清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5]

对于数学类课程来讲,学生较难理解的往往是抽象概念和定理证明,这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信息论基础》这门课程虽然被称为“基础”,但内容未必基础。尤其是对于前两年学习纯数学的学生而言,课程中的很多基本概念都较抽象,如“信息”、“熵”、“互信息”等。这时,教师需要辅以实际例子结合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教学的角度讲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东西,这样学生才能有较深刻的理解。

定理的证明往往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部分学生听完老师讲解后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似懂非懂。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采用有针对性的逐个突破,在一系列相近的定理中,通常只需证明一两个最难的或有代表性的,其余从略。这样有目的的把握详略,不讲或者略讲的定理证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提升了独立探索研究的能力

2.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6],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寻求解决方案

启发式教学要求将课堂教学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外延与拓展,以“探究”为本,而不是以学会为本,强调的是过程,逻辑推理和展开,让思想自由驰骋,在探讨和研究问题中,不受现有结论和固定的程式束缚。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式教学更注重的是对创新的孕育,萌芽,生长和壮大。在《信息论基础》[7]中,有一节内容是讲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熵的概念。本节的讲授中,我安排学生利用概率中离散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关系和定积分的定义找寻这个定义的表达式,该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在探寻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专业素养。

(三)备学生状况

好的教师需要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如知识储备、思考能力、身心状态等。同是一个班,每个同学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备课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力求掌握班级整体状态,做到有的放矢。

二、授课的感想与体会

在讲课这个重要环节中,我感觉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精神饱满、引导恰当、语言生动、板书美观、思维灵活。这是讲好课的重要条件。

1)精神饱满,有激情

就是要有严肃、热情、全力以赴的精神状态[5]。在大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情绪始终都在影响着学生,左右着整个课堂的气氛。精神饱满的教师往往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将带领学生慢慢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突破自我。充满激情、满脸含笑的教师给学生带来一种春天的感觉,用自己对所讲课程的浓厚兴趣和满腔热情感染学生,达到思想感情的交流与碰撞,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引导恰当

在课堂教学中,在开课的头5分钟是属于温故引新的时间,这段时间至关重要。导入成功,学生在整节课将兴趣盎然。在《信息论基础与应用》课堂教学中,各章节之间的联系都比较紧密,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如“信源编码问题”讲完之后紧接着是“信道编码定理”。笔者在处理后一章节时,从信息的传输过程入手,回忆前一章的处理方法,用类比的思想给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寻找答案。

对于单独章节,笔者一般采用实例诱导法。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同学想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当然同学的想法层出不穷,各有见解,各有差异,笔者会让同学之间展开讨论,甚至争辩,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得出结论。通过这种看似“混乱”的形式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效果非常好。

3)语言生动,板书美观

对于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而言,严谨准确地讲清讲清核心概念和重要定理,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讲解生动则不仅可以使沉闷的课堂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会在学时日益缩减的课堂中疲于讲完内容而忽略语言表述的生动性,生硬的讲解完内容之后发现同学眼神充满迷茫,这是笔者上课的某次感受。课后进行了认真反思,发现对于《信息论基础》中知识本身的表述如定义、定理等,无论是用文字、语言或符号都应准确、精炼。但在随后的注解中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问题,运用超越数学范畴的适当的比喻作为对照,学生将会产生共鸣。尤其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生而言,以前并未接触过信息方向的知识,所以更加要求用通俗的语言将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

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粉笔字功底不足的老师随处可见,年轻老师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我只要把内容讲清就上好课了,其实未必。图标规范、整洁美观、有计划性的板书不仅可以使脉络分明、中心突出,而且容易给倾听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4)思维灵活,因时制宜

俗语讲,计划赶不上变化。教师备课再细也可能存在漏洞,备课时往往是一个人的工作,未必总处于思如泉涌、万马奔腾的状态,再加知识层次的差别,有些内容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对的,不再深究。但讲课时发现未必想当然的结果,这时可以改变策略,不如来个开放式的讨论,这时学生会积极思考。

如果课堂上出现某些错误,笔者认为应大方承认并予以纠正,这时的态度应是大大方方地承认并醒目地加以更正。这样做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体会到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认真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思想上受到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做好了榜样,才能带领学生前进!

三、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课后反思是以教师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真实的、具体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课堂教学“第一现场”获取的有关教学情境、教学行为,达成结果的真实信息为客观事实开展反思。课前精心备课固然重要,但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各种实际情况。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赶紧做下来,进行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记下学生的闪光点和困惑,这将为提高以后的备课质量提供宝贵的经验素材。在教学中,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反思很重要。

(一)反思教学内容

在大学的各门学科中,课本是教与学的工具,而教师是课本的使用者。因此,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时,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把握的准不准,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与之相适应,课后可以把这些内容加以记录整理,既丰富了教学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二)反思教学的不足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其中教案是课堂的法宝,各个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差异也可能是教案所设计不到的,况且在成功的教学也难免有疏漏之处。课后,教师需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使之成为日后教学应汲取的教训。

(三)反思学生的有益见解

在大学开放式教学的环境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有时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课后可以把这些有价值的观点记录下来,对本节课的教学做一个完善和补充,这样,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对学生的思维状态有所掌控。

总之,课后反思不容忽视,贵在及时,重在坚持,以思促教,长期积累,相信对自己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总结了笔者在《信息论基础》的备课、授课与课后反思中的感受与体会。讲好每一节课是个很重要的实践问题。只有通过长久不懈的努力,不断吸收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虚心向前辈学习和请教,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基金项目: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DSP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0800802021.

[参考文献]

[1]郑秋红,岑仲迪,奚李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7):112-113.

[2]李焕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10-312.

[3]李放歌,尹海东,任永泰,刘振忠.高等农业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26-29.

[4]贾瑞娟,张志海,徐春霞.以品牌意识创办特色明显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72-73.

[5]卢锷.谈谈高等数学的备课与讲课.工科数学.2000,16(01):86-90`

[6]于家城,高永清.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