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喜好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想要让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一定要让课堂的氛围与学生的爱好相契合,尽可能多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欢乐的元素。学生们感受到了课堂之中的快乐,自然会从心理上亲近课堂,并对学习产生足够的期待与热情。所谓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就是要将欢乐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信息技术是一门实际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仅仅靠讲解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是很难的。如果方式过于强硬,还有可能让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欢乐的气氛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赏识教育,增强学习自信

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尊重,需要鼓励,小学生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运用赏识教育,为学生增强学习自信。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教师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示赞赏和认同,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对自身学习在被认可中产生动力与热情。小学生接触信息技术学习的时间不长,很多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知识理解与掌握上不甚熟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个时候,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教材中,学生们学习了演示文稿的若干操作方式后,与Word文档等内容相比,这部分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远了一些,操作起来也繁琐不少,很多学生感到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于是,在学生们对每一个功能进行操作练习时,我都会密切观察并及时鼓励。学生成功插入了文本框及图片,我会给予肯定。学生在文稿制作中,有意识地结合了多种操作技巧时,我会向全班展示,进行鼓励。赏识教育的实施,大多体现在一个个教学细节当中,无需设计过于独立的专门环节。我在赏识教育的应用过程当中,会抓住课堂教学之中的小细节,对学生们理解到位、操作准确的部分,会在第一时间通过行动或是语言等方式表示认可。有时候,虽然只是教师所给出的一个笑容或是一句肯定,对于学生内心学习自信建立与形成都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有了自信,学生们就会敢于学习;有了赏识,这个学习的过程便加入了被认可的快乐。

二、运用游戏活动,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需要灵动的气息,尤其是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当中更是如此。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决定了我们的课堂不能死气沉沉。教师们要尽可能多地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当中告别单一的语言讲解形式,在其中融入各种灵活有趣的活动形式,让信息技术课堂得到有效激活。谈及课堂活动的具体形式,我认为,游戏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内容。游戏是小学生们常常会接触到的活动形式,其中所包含的互动、欢乐等元素又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真正实现了一举两得。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材第3课中,学生们接触到了电子温度计的相关知识,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有一个更为深刻与实际的感受,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名为“猜猜我有多少度”的游戏。我事先准备好了一系列道具,让学生们通过触感猜测其温度,再用电子温度计测量验证。游戏虽小,大家却很感兴趣,并更近距离地体验了知识。利用游戏活动的开展,来激活信息技术课堂的气氛,对于教师们的教学设计与创新能力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首先,教师们要创造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的游戏活动形式,要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将本次的课堂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到游戏活动当中,让学生们不至于在游戏当中偏离了信息技术的学习主题。

三、打通学科关联,提升学习乐趣

想要实现学习乐趣的增加,除了将力量集中在本科目当中之外,教师们还可以将视野拓展至与信息技术相关联的学科之上。这样的做法,可以很好地将周边学科当中的学习趣味转移至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来。借力开展教学,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享受知识密切联系的快乐。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教材中,学生们学习了键盘的操作方法,于是,我从三年级的语文、数学及英语教材当中分别选择了一个段落作为本次课堂中的输入练习素材。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们得到了中文、英文、数字等内容的综合训练,还让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感受到了相应学科的学习乐趣。信息技术强调操作的过程,而正是为了达到操作的目的,我们常常需要很多操作素材做基础,这些操作素材就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沟通的连接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有意识地从关联学科当中寻找操作素材,借助其他学科力量为信息技术课堂趣味的建立提供支撑。由此可见,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加入欢乐元素的方法是很多的,既可以从教学理念角度进行切入,也可以从教学方法的方面进行思考。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当中融入快乐并不难,更无需特意拿出一部分课堂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实际上,教师们只需要留心细节,抓住小的地方发力,向其中注入和谐、快乐的原动力,便可以事半功倍地营造出一个灵动欢乐的课堂氛围。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群体。课堂之上的点滴欢乐成为了吸引大家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最大力量,有效提升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效。

作者:黄春娣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