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物业工作总结范例6篇

社区物业工作总结

社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1

一、提高认识,整合资源,成立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领导小组

充分认识加强物业党建联建的重要性。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探索性创新工作,它突破了传统的组织体系束缚,通过以社区物业管理为平台的共建联建,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它既是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改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促进党建工作全覆盖的有效措施;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体现了新形势下基层党的工作通过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聚焦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方法创新;开展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是促进社区和谐、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是关注民生,解决群众基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举措。街道党工委将物业党建联建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并作为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重要载体,积极抓落实。成立了街道社区党建联建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成群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街道主抓社区工作的主任科员王国胜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二、深入研究,调查摸底,制定切实可行工作方案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对辖区物业公司党建情况、小区业委会组建情况、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情况、社区住宅小区楼院的物业管理基本信息等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摸底。经过反复调研、讨论、制定了街道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方案。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共同开展社区服务、共同组织社区活动一体化的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机制。制定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业主代表会议制度和居民评议制度。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之间分工明确,各尽所责,互相配合,共同为居民搭建好服务平台。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注重工作协调,发挥好凝聚党员力量,突出党员先进性的作用,既支持好物业公司和业委会的工作,又维护好业主切身利益。居委会突出自治管理的特点,发挥好来源于民,服务于民的作用。业委会加强桥梁作用,做好沟通和合理建议。物业公司发挥服务优势,积极为业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抓好结合、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氛围

注重物业党建联建工作与社区党建、社区建设、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等重要工作的有机融合,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形成政治思想工作共同抓牢,社区事务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共同创建,社会治安共同治理,困难群体共同帮扶的工作体系。

一方面做好居民信息资料的采集归档工作,理清社区人口数量、人口质量、社区阶层状况和社区的楼院小区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做好物业党建联建工作的宣传工作,引导社区党员参与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邀请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有力推动了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30个居民区与辖区内的6家物业公司签订了党建联建协议。

四、丰富载体,注重实效,把强化服务作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的落脚点

社区以创新党员志愿者活动为载体,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功能,使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结合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设立宣教、帮扶、法律援助、治安等服务岗位,引导党员服务社区。对管理自治小区,社区根据各小区特点,进行梳理,动员热心居民管理小区。宏达社区的金桂苑小区,建成后由所属的思达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常年亏损,物业公司对亏损(包括公摊水、电问题)情况没有告知居民,小区一部分居民长期不交纳物业费,双方不仅没有沟通,还经常发生矛盾。经过调研,发现困扰小区的最大问题是小区没有进行户表改造,存在巨大的公摊水费问题,经各方的共同努力,为小区取得了自来水户表改造审批,目前小区户表改造正在进行中。银河社区水景雅苑小区物业管理费用高,管理混乱,垃圾遍地,后与物业公司协商未果,物业管理公司撤出小区,导致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一度瘫痪,小区居民更是无人愿意出面参与小区管理,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对此情况,社区支部不断走访小区离退休党员、热心居民,商议小区下步如何管理,并牵头帮助居民重新组建业委会,由小区居民党员崔秀云任业委会主任。在新的业委会中,7人有3名为党员(其余4人中有2人为社区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通过成立业委会,解决了小区物业管理长期瘫痪的问题。其次社区支部积极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居民进行培训,增强居民政策法规、就业技能、婚育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社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2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出“围绕一个中心,生产经营中心;抓好一个落实,落实党委工作责任制;突出两个“安”字,安全生产和人心安定;做好四个结合: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深入调研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自身努力与调动整体积极性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经过半年来的工作实践,探索出一条在社区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使社区党的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围绕生产经营中心,集思广议谋发展

随着集团公司改革的步伐加快,首先,我们在去年“三转”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社区改革发展进程,广泛开展了促“三转”树“三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载体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发展观、市场观、创新观”。先后开展了“为社区的生存与发展进一言”、“生存与发展”征文、“经营项目建议征集”、“生存与发展”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共征集到社区各单位论文××× 篇、建议 ××条,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上来,为社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不断寻找与规范化、标准化的物业管理存在的差距,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结合实际组织房产、收费等四名基层支部书记集中一星期时间讨论审议,制订了《运作制度》、《内部岗位责任制》、《装修管理与指南》、《工作质量标准》《员工考核制度》《文化手册》《公众制度》等大类项规章制度,努力使社区的物业服务更精细化,工作更具体化,责任更清晰化,做到人人、事事、处处有标准,时时有监控,以最快的速度缩短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三是优化人力资源。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对人员进行合理分配重组,共转岗分流人。

二、突出三个重点,全面抓好党建工作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我们始终把落实党委工作运行机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先后出台了《关于党政领导岗位范围及工作分工的意见》、《关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的意见》、《关于实施党委工作责任制和创新工作实践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二是注重安排部署和检查考核紧密结合。年初制定目标、年中交流自查、年终评比考核。年初,与社区各基层党组织签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年中,组织各支部开展自查和交流活动;年终,由社区党委组织考核,考核的结果与社区干部的年终奖金和先进评比挂钩。三是规范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章程》。章程注重从社区改革的实际、党员分布、构成的现状出发,对进一步优化基层党支部管理作了一些探索。四是建立了党政领导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社区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分片承包各服务站和管理中心。同时,明确各服务站、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直接责任人,真正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建立健全党建组织网络。我们按照基础上创新的工作思路,规范和完善党建工作的目标,我们先后成立了党的建设研究会,建立了理论学习网络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网络,制定全年学习计划,设立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进一步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完善了各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有效整合了社区党建工作资源,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社区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党员教育和发展工作,把党员发展工作的重心前移,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通过大力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严格了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物业管理的主题就是服务,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建工作理所当然地围绕服务作文章。我们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业务关系,在社区各党支部之间广泛开展了“文明社区六联创”(思想工作联做,共抓党员教育;社会治安联防,共创平安社区;公益事业联办,共建服务设施;社区环境联建,共创美好家园;文化活动联谊,共建精神文明;生产经营联抓,共促社区发展)活动,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了“党员奉献日”、“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个党员一面旗”等主题活动。目前,全社区党员带头成为“三员”,即政策宣传员、卫生清洁员和义务服务员,党员的带头示范促进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突出“两个安字”,确保社区稳定

社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3

**年,**社区党总支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创建“人民满意城市”、“城区文明指数测评”为抓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社区物业化管理,党员先行”等主题活动为载体,以“五个好”为标杆,大力推进“四强工程”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了党在社区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新水平,有力促进了社区建设新发展。

一、党总支基本情况

**社区设党总支1个,下设3个支部,共有党员100名。其中35岁以下的9名,占9%;50岁以上的81名,占81%;60岁以上的60名,占60%。

二、整体推进,抓住重点,加强党的基层基础工作

今年来,社区党总支坚持按照城南路街道工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按时完成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保证各项工作平衡发展,使党建工作呈现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在此基础上,我们着眼抓好了以下关键环节:

1、加强退管党员的管理,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因党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大都体弱多病,住到子女家以致我们难以联系他们。上半年,各支部书记对社区原有的党员基本信息进行了走访搜集、及时更新了党员信息库。党总支还十分注重提高各类党员的参与意识,实施物业服务期间,就多次召开党员会议,经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科学发展观期间,社区支部书记送书上门,通过不断加强社区软硬环境建设,进一步夯实社区党建工作基础,增强了党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2、加强班子建设,做好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后的传帮带工作

今年,10月27日,党总支换届选举顺利完成;11月4日各支部的换届选举也圆满完成了。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平均年龄54岁,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结构较合理的,富有较强战斗力的委员会班子。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积极开展了建章立制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制订任期工作目标,修订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党组织建设,为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密切联系老党员,促进支部党员间团结互助,换届选举后,三个支部的新成员在老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对社区的老党员进行了走访慰问,详细询问了老同志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收集了他们对社区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今年来,社区已有3名入党积极分子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3、加强党员教育,铸造良好形象。社区全体党员和工作人员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组织党员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履行“”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制了定党员教育管理年度计划,特别是今年3月底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体党员共同参与,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社区有写作能力的党员分别撰写了学习笔记、心得共40多本。特别是社区78岁高龄老党员肖清玉同志,由于年老体弱,不能参加集中学习,在支部党员送学上门以后,她挑灯夜读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形象,给社区全体党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今年来,社区党建、城管爱卫、计划生育、民政低保、劳动保障等各线工作在街道工委的指导下,在社区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社区党建工作,严格按照“五个好”党总支的要求,大力开展“五个好”支部创建活动,切实服务党员群众,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战斗力。例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民情家访活动”,社区党总支结合社区物业化管理试点这一特色工作,走访了辖区居民群众,并向社区党员、居民发放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共收集上来的意见16条,问题台帐10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期间,共投入经费50万元,解决了**正街、裕敏里正街等6处的围墙整修;**小区11栋、**正街等8处路面修复;燕子窝菜园9号、裕敏里6号等7处下水道、化粪池改造及21处疏通;对于**正街26号多年遗留的水管破裂而导致的漏水问题在社区党总支的大力协调下,也得以解决。通过这些实际的行动,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真正让居民群众得实惠。

今年,为了为了更好地跟居民沟通,让他们及时地了解党的各项政策,社区还投入经费16000元,安装了广播。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造社区党建特色。

(1)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区物业服务。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创建人民满意城市期间,志愿者们主动在各路段、居民区义务进行文明劝导、义务保洁,主动为群众服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增强了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凝聚力,是社区党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今年7月,组织党员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物业化管理,党员先行”活动。各党员集体宣读物业管理倡议书—“我是党员我带头”并签字承诺,全力支持社区物业服务工作,并义务参与社区物业中心各项工作,此举也曾得到了潇湘晨报、心晨在线、天心区公众信息网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

(2)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共建优势。我社区单位有幼幼小学、湖南移动公司长沙分公司、基督教城南堂等,社区党总支充分利用资源,注重与辖区单位建立上下协调、整体联动的社区建设工作新格局。例如:今年7月庆祝建国60周年,我社区与幼幼小学联合开展的“青少年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之欢乐暑假,听爷爷奶奶讲长沙60年变迁”活动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先后在湖南日报、长沙晚报、红网、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同时,与基督教城南堂联合开展的“阳光义工”服务活动,也让居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并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今年,我社区党总支在各项工作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为居民群众做了一些实事。明年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现将**年党建工作思路作个简要汇报:**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突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促进社区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1、切实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社区党总支对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定期参加组织学习或者到先进社区学习取经,使之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两委服务社区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其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特殊作用。

2、进一步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要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倡议他们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发挥个人专长,自觉参加社区建设;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的社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积极培养、吸收社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中的优秀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党建工作机制。

1、坚持把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制定**年党建工作目标。工作目标主要从党组织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报党刊征订、廉政建设制度、帮扶落实等各方面制定,确保党建目标落到实处。

2、强化组织保障。新形式下,由于经济结构多元化和党的领导方式转变,党组织活动时间少,经费无保障,组织边缘化,活动业余化现象越来越突出,造成了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发挥作用难的局面,**年党组织要严格组织生活制度,通过会议,授课、活动开展等形式加强党员教育,确保各党组织生活正常开展。

三、创新党员管理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增强退管党员的责任感,实现“退有所学”。为使退管党员“退休不褪色”,社区党支部将采取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等形式,组织退管党员学习党的政策、文件精神,讨论、交流热点问题,提高退管党员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对行动不便、不能参加集体学习的退管党员,党支部定期带齐学习资料,主动送学上门。建立退管党员议事制,按时召开党员会议,耐心听取退管党员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解决落实,使退管党员“知社情、议社事”,实现退管党员“退有所学”。

2、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和宣传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富有时代特色的好党员、好干部的典型事迹,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引导辖区党员在思想、行为、情操、作风、敬业和廉洁等方面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四、加强办公阵地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党员开展活动场地缺乏。社区党总部党员总数接近一百人,召开党员大会的场所条件有限,如遇较大的会议,就没有可利用的会议室。社区将采取社会支持等办法,制定建设计划,加大工作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加强社区阵地建设,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充分利用辖区单位幼幼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等,做到资源共享、联创共建,使社区党员的活动场地不仅仅局限于社区的现有场地。

五、创新党建工作格局,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1、结合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打造社区物业服务特色

由社区党总支牵头,依据街道办事处“社区积极探索,街道全力保障,全力满足居民群众需求”的总体工作要求,围绕社区物业服务工作的三大块(基础服务、生活服务、拓展服务)和全力为居民群众服务的宗旨,依托社区物业中心,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推进社区物业服务党建联建工作。与提升社区物业服务水平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号召更多的党员加入社区物业服务志愿者队伍中来,积极参与义务宣传、义务清扫保洁、义务巡防等服务工作。

社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4

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服务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年全区服务业工作,安排部署年全区服务业工作。目的是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坚定目标,拼搏进取,推进全区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区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各项指标持续增长

年,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1.6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税收收入0.99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20%,增长85%。从业人员达到4.95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60%,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55亿元,同比增长18.8%。全年共接待国外游客3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4亿元,分别增长了10%。新增公路里程125公里,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1.2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6416万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2.1%和3.5%。邮政及通信业实现业务收入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6.3%。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城镇公用事业等其它领域也都获得长足发展。

(二)服务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年,我区服务业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有20项,总投资101亿元,年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全区房地产业投入建设资金9.5亿元,新增房地产面积42万平方米。新增星级宾馆1个。新增万平大型商业网点1个,全区各类市场达到18个,其中年交易额上千万元的有4个。

上京物流园区建设开始启动,完成征地1400亩,已有7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制定出台了《上京物流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投资10亿元的东城城市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区规划委员会的评审。环评初审、用地预审文件已经取得,项目及项目周边道路房屋拆迁补偿工作有序进行。

农村牧区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全面展开。家电下乡累计销售产品2.16万台(件),补贴金额467.6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进展顺利,新发展农家店32家,全区农家店达到153家。新发展农资店25家,全区农资店达到135家。积极做好《区商贸流通业及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全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2亿元,比年初增长26.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亿元,比年初增长30.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8亿元,比年初增长28%。新增2家小额贷款公司,全区民间金融机构达到3家,贷款能力达到1.35亿元。积极发挥金融平台作用,与区外金融机构达成贷款协议近6亿元,其中已经到位2.8亿元。全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0.6亿元,增长9.8%。

同志们,年全区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各地区、各部门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发展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快。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但相对于二产24.7%的增速,发展的速度还需进一步加快。全市横向比较,我区服务业总量占全市第七位,增速位于全市第九位,与其他区县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生产业发展不快,如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快引进和培育。发展服务产业与发展服务事业还需进一步有机结合,教育、卫生、文化、保险、电信等领域竞争还不够充分,仍存在一定的市场准入限制。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我区发展情况看,加快发展服务业应该说时机有利,机遇难得。一是国家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摆在突出的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特别是国家近年来启动了文化产业的改革措施和促进政策,在财政上加大投入,税收上实施优惠,金融上增加创业投资,这些措施都进一步巩固并强化了我区文化大区优势地位。二是全区工业化进程加速,带动生产性、知识型服务业需求,服务业将得到有效扩大,增强全区服务业的辐射力。三是西部组团开发,城市框架拉大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四是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加速融合为服务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随着我区城乡居民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等基本支出比重的下降,教育、健康等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多层次和高效率的服务需求不断成长,为新兴服务行业和新型服务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明确目标,互推共进,全力做好今年服务业重点工作

年,全区服务业工作总的思路是:以区委十三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着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服务功能,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达到2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24.26亿元。实现这些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重点生产业发展

我区要实现服务业突破性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生产体系,力求在生产业领域谋发展、求突破、出亮点。

1、做强金融业。主要工作是搭建和维护好两个融资平台。一是政府融资平台。去年国家出台了清理政府融资平台的系列文件,约束了相关条件。对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已形成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把我区的城司完善到位,保住融资的主阵地。二是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包商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制定在区县布点的发展规划,我们要积极争取,力争今年落户2家银行。去年我区发展了2家小额贷款公司,全区达到3家,贷款能力达到1.35亿元,目前民间资本仍有进入该领域的需求,考虑到审批手续问题,不再增加数量,引导其注资合作,提高现有三家公司贷款能力。

2、做大物流业。以上京物流园区建设为龙头,依托综合交通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大路网大物流建设,探索发展冷链物流等专业物流,引导物流业建立供应链服务体系;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发展引进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二)抓重点消费业提升

大力发展消费业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力举措,是改善民生、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

1、提升商贸市场业。健全城乡商贸网络结构,逐步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东城城市综合体、上京物流园区为两翼,各苏木镇为结点的“一心两翼多结点”商贸业总体布局。推进专业市场建设,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发展一批商品集散功能强、产业关联度高、区域辐射面广的大市场;应用信息化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改造提升商贸市场,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机结合;努力拓展新型业态领域,发展商贸综合体、仓储式超市、精品店和专营店等,大力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和社区商业,促进市场做大,人气做旺。

2、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确保各项指标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0%。年新增旅游星级饭店2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00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2%。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联动。发展“农家乐”,加快建设休闲游精品线路。依托我区丰富的文化资源,着手研究我区辽文化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召庙二期项目、老爷洞沟一期建设、上京文化产业园区创建项目、辽上京大遗址、祖州祖陵考古挖掘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3、稳定房地产业。深入贯彻国家房地产政策,既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又要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区计划投资10亿元,新增房地产面积50万平米,推进西部组团重点房地产项目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计划新建廉租房234套,建筑面积1万平米。在完善一级市场的同时,规范二手房市场发展,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三)抓重点集聚平台建设

通过上京物流园区、东城城市综合体和五道街城市综合体建设及农贸、专业市场建设改造,完善商贸流通业的功能,增强整个商贸流通业辐射力。一是加快上京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及首期入园项目建设步伐,确保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力争引进3家以上投资过3000万元企业;二是加快东城城市综合体建设步伐,力争年完成投资10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交付使用。三是利用国家粮食储备库扩容搬迁的有利时机,整合现有粮食市场资源,建设集聚强、辐射广的区域性粮食交易市场;四是加快农村集贸市场建设步伐,年计划改造农村专业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2个。

(四)抓重点服务业项目支撑

发展服务业,最终都要落到具体项目,年全区服务业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初步谋划22项,总投资105.63亿元,年计划投资33.1亿元。主要是:

续建项目12个。总投资92.03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20.6亿元。

1、衙门庙至白音诺尔铁路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其中左区段22亿元。年计划投资9亿元。

2、沙里河河道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5624万元,新建堤防2.9千米、液压升降坝3座、河道人工湖及管理控制楼。年计划投资3100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3、区老爷洞沟旅游开发项目。总投资1亿元,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景区规划设计、游人步道及服务区基础设施建设。

4、上京物流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6800亩,建设仓储、交易展厅、信息系统、道路等。年计划投资2亿元,完成园区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

5、区星级宾馆建设项目。总投资9500万元,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年计划投资800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6、国家粮食储备库搬迁项目。总投资8970万元,占地13.5万平方米,储备规模5万吨。年计划投资2670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7、区城区西部组团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46.3亿元,规划用地228.4公顷,建设道路57万平方米及电力线、燃气管网、排水管网铺设及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年计划投资7亿元,进行土地平整、道路、给排水管网、电力线路等建设。

8、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3.75亿元,新建、加固校舍总面积19.4万平方米。年计划投资8572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9、区医院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70%。

10、区综合福利院建设项目。总投资1620万元,年计划投资550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11、区上京楼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年计划投资600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12、区就业社保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总投资950万元,年计划投资870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新建项目10个。总投资13.6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12.5亿元。

1、祖州祖陵考古遗址景区建设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太祖记功碑、祖陵陵门及附属建筑建设。

2、东城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184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年计划投资10亿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3、上京物流园区玉龙汽贸城建设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140亩,建设东风4S店、汽车超市、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60%。

4、上京物流园区中昊汽修汽配及物流配送建设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300亩,建设厂房、展示大厅、配送中心、信息平台等。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50%。

5、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60亩,建设分拣中心、仓储库房、交易大厅、废旧处理设备以及49个加盟回收网点建设。年计划投资25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50%。

6、圣仑消费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30亩,建设消费品配送中心。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7、区农牧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016万元,建设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一处。年计划投资1016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8、东白音高洛新村及配套建设工程。总投资1.1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年计划投资1.1亿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9、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场馆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年计划投资500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10、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2927万元,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年计划投资2927万元,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三、坚定信心,狠抓落实,推动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方面,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全区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从总体上看,对发展服务业,全区上下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但个别地区和部门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组织领导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建立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对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加大调度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分析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服务业项目大多具有投资大、利润低、回收期长、对社会贡献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工作,一方面为服务业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要抓住上级加大扶持服务业的有利时机,在城镇居民服务业、农村牧区综合服务业等领域,把握好项目的切入点,筛选和储备一批符合国家支持范围、具有社会需求和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及时申报并向上做好汇报和沟通衔接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信贷支持,选择成长性强、效益好的服务业项目和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推荐,采取政府引导资金和银行贷款捆绑式的投资方式,支持服务业项目建设。

(三)注重统筹兼顾,突出规划指导作用

社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5

一、为了促进我国生态工业的发展,推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建设,规范园区申报、命名和监管程序,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对改造、提升地区经济和改善环境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所指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在工业领域一定区域层次的具体体现。

三、园区一般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另一种是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即对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改造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及新规划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何种园区取决于地方优势、行业优势、产业特点及资源条件。

四、园区建设遵循自愿性、高起点、因地制宜、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四项原则,遵守国家或地方关于园区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是在已经国家批准的各类园区或大企业集团自有土地基础上进行。

五、本规定适用于园区的申报、规划编制和论证、审批和命名、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等。

申报

六、园区建设须由园区建设单位向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创建申请,经其审查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七、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条件为:

1.建设单位设置了相关工作机构和领导机构,并得到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

2.建设单位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建设园区的基础条件;

3.园区建设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4.园区建设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区域或行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5.具有一定的生态工业雏形,具备形成产业生态链的条件,园区建设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

6.园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所有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八、园区申报应提交建设单位申请报告,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创建意义、基本思路、基础条件、预期目标、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等。

规划编制和论证

九、园区创建申请经过国家环保总局同意后,园区建设单位可组织编制园区建设规划(必要时应包括重要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编制工作应委托具有园区建设规划编制经验的单位进行。

十、规划应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指南》编写,对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内容、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做出重点分析,以使规划能指导园区建设实践。

十一、园区规划编制完成后,园区建设单位向省级环保部门提交方案送审稿,由其审查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专家委员会对规划进行论证。

十二、专家委员会应由工业生态、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所涉及行业的国内知名专家组成。

十三、专家论证包括实地考核、听取规划汇报、提问、讨论及评议、形成专家论证意见等步骤,专家委员会重点对园区建设的意义、建设条件是否成熟、建设目标是否明确和合理、建设内容是否符合生态工业要求、是否有可行的项目、是否提出有效的保障措施以及是否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等方面进行论证。

十四、园区规划经专家论证通过后,园区建设单位应按规划开展建设。经过一段时间建设试点后,园区建设单位可向省级环保部门提出示范园区命名申请,并由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审查和命名

十五、园区建设单位提出命名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按专家论证意见修改的规划报批稿(必要时应包括重要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专家论证意见;

3.园区创建工作背景情况说明;

4.园区建设的组织机构名单;

5.地方政府给予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6.建设试点的情况。

十六、国家环保总局对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园区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授予统一规格的标牌。

十七、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命名方式为:园区所在地名+“国家生态工业”+行业名称+“示范园区”。

十八、园区建设在地方政府设立的管理机构领导下,按规划确立的建设内容和时间实施。若需对建设项目作重大调整,应组织专家论证,确定其是否符合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方向,并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园区建设项目或企业应建立相应环境管理体系。

监督管理

十九、园区建设单位应每年年终上报年度总结,向国家环保总局报告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效益与存在问题等。国家环保总局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简讯》形式,全国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简讯》由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负责承办。

二十、国家环保总局会同省级环保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对园区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对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十一、对出现以下情况的园区,国家环保总局责成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然不符合标准的撤消其命名:

1.园区建设机构管理不善,不能及时报告园区发展动态;

2.园区中的企业严重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3.园区中的主要企业经济效益差,并直接影响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4.未按园区规划的要求和目标推进园区的建设,园区建设项目作重大调整未及时报告,使园区建设滞后或成效不明显。

组织实施

二十二、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协调推动生态工业在全国的示范工作,组织制定园区规划编制指南和生态工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对各地园区建设进行指导。

二十三、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作为全国生态工业推广、示范的技术支持单位,负责国内外生态工业发展的跟踪及研究,协助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园区规划指南、技术指标体系和对各地园区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定期全国生态工业发展信息。

二十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要求,协调、指导本辖区内的园区建设和加强环境管理、监督工作,积极配合地方人民政府,争取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二十五、园区所在地方人民政府应对园区建设提供以下支持:

1.把园区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促进建设目标的实现;

2.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结合地区实际,制订促进园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3.建立有利于园区发展的管理体制,动员和组织有关部门,支持园区建设;

4.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利于园区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

5.依靠企业自愿行为,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建设园区;

6.开展生态工业的宣传和培训,建立激励政策和措施。

二十六、园区建设单位应在地方政府领导下,按照园区规划分期分批实施园区建设项目,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指导和推动的原则,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运作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协助企业建立企业间的共生组织和产业链,高标准完成园区建设。

附件二: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指南(试行)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一、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特征和类型

1.园区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紧密围绕当地的自然条件、行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设计和运行;

(2)通过园区内各单元间的副产物和废物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3)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政策手段以及新技术(如信息共享、节水、能源利用、再循环和再使用、环境监测和可持续交通技术)的采用,保证园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4)通过园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企业、园区和整个社区的环境状况得到持续改进。

2.园区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例如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糖业)示范园区;

(2)具有区域特点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例如对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改造的生态工业园区。

此外,按照当前的建设状态和园区单元间联系程度的不同,生态工业园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建设重点是在完善已有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生态工业网。

(2)尚未建成或尚不具有规模的园区。建设重点是以生态工业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建设一个新的工业园区。

(3)门类较多、企业数量大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如我国的大批国家和地方级的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重点是在这些园区中引进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生命周期观点和生态设计方法,使产品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最少、废物产生最小、易于拆卸回收,由此优化产品结构,并合理构建和完善产品链,从而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排放,为园区寻找新的增长点,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

(4)虚拟园区。其园区企业在地理上分散,但仍然组成一个生态工业系统。建设重点是从废物循环利用、资源梯级利用入手,遵循市场价值规律,规划建设生态工业网络,建立企业间稳定、持久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关系。

二、园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基本原则

园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2)生态效率原则: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生命周期原则: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4)区域发展原则: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6)软硬件并重原则: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三、园区规划的步骤

园区规划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规划队伍建设:建立规划队伍,包括领导机构和技术机构。

2.园区规划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园区范围,原则上不得占用新的土地作为工业用地。需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区域、污染的废弃地区(此时,园区可作为生态恢复或经济再开发的举措,例如美国马里兰州Baltimore、维吉尼亚州CapeCharles等生态工业园区)或当前运行的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3.现状调研阶段:主要调查和分析园区以及周围区域内当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现有行业和企业状况,物流、水流和能流,废物产生和处置,现有生态工业雏形,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可能的废物利用渠道,可能形成的产业链等。

4.规划目标确定:针对园区建设的指标体系(见后文)中各类指标,提出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和易于考核。

5.方案设计阶段,包括:

(1)总体框架设计:根据现状分析结果,结合规划目标,进行物流、水流、能流、信息流的集成分析,从而给出园区的总体框架设计,包括主要的工业链、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的设计。

(2)产业发展规划:主要行业的发展定位、产品规模、支持项目等。

(3)入园项目筛选和入园项目指南:筛选和提出最初的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由于园区一般是一种开放式结构,因而需对今后的入园项目制订入园项目指南。

(4)政策设计:制订相应的园区管理措施、鼓励政策。

(5)支持系统设计:如企业孵化器、信息共享设施、废物交换系统、教育培训、研究和开发、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审核等。

6.投资和效益分析:包括园区的投资预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四、园区的规划方法和技术

1.对于各类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1)园区规划应建立在传统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园区规划和环境规划方法的基础上。传统的规划方法,如系统规划法、数学规划法、空间规划技术(如GIS工具)等均能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中发挥作用。

(2)由于生态工业本身的特点,规划中应纳入清洁生产、生态效率、工业代谢、副产品交换、生态设计、生命周期分析、联合培训计划、公众参与等思想和相应的方法。

2.物质集成

物质集成主要是根据园区产业规划,确定成员间上下游关系,并根据物质供需方的要求,运用过程集成技术,调整物质流动的方向、数量和质量,完成工业生态网的构建。尽可能考虑资源(包括水、油和溶剂等)回收利用或梯级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物质资源的消耗。

物质集成可从三个层次来体现生态工业的思想:在企业内部,要实施清洁生产;在企业之间,将废物作为潜在的原料或副产品相互利用,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优化园区内所有物质的使用和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在园区之外,充分利用物质需求信息,形成辐射区域,使园区在整个经济循环中发挥链接作用,拓展物质和能量循环空间。

可以建立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负责各企业物资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

3.水系统集成

水系统集成是物质集成的特例。水系统的目标是节水,应考虑水的多用途使用策略。传统上,将水的质量水平分成饮用水和废水。近年来,在一些企业、宾馆、学校、小区出现了所谓的“中水”(相当于工业上的循环水)回用概念。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可以将水细分成更多的等级,例如超纯水(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去离子水(用于生物或制药工艺)、饮用水(用于厨房、餐厅、喷水池)、清洗水(用于清洗车辆、建筑物)和灌溉水(用于草坪、灌木、树木等景观园艺)等。由于下一级使用的水质要求较低,因而可以采用上一级使用后的出水。例如目前许多企业采用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即“清水—第一次清循环水—第二次浊循环水”的循环过程以及蒸汽冷凝回用、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封闭水循环等技术,都可以在生态工业园区中跨企业采用。

在水的多用途使用时,有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水处理,以除去进水中的有害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尽量提高水的纯净度。

处理后的水再回用于同一工段,或用于质量要求低一级的用水。水处理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情形采用冷却、分离、过滤、超滤、反渗透、消毒、沉淀、生物处理、湿地处理等工艺。水处理设施可作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一部分,并且在经济上自负盈亏。

4.能源集成

能源集成不仅要求园区内各企业寻求各自的能源使用实现效率最大化,而且园区要实现总能源的优化利用,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在某些情况下,园区总能源消耗量甚至可能减少50%。一种途径是能源的梯级利用。根据能量品位逐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园区内根据不同行业、产品、工艺的用能质量需求,规划和设计能源梯级利用流程,可使能源在产业链中得到充分利用。

另一种途径是热电联产。我国的热电联产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在园区中,应因地制宜地利用工业锅炉或改造中低压凝汽机组为热电联产,向园区和社区供热、供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的作用,同时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技术集成

关键技术种类的长期发展创新,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园区内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绿色管理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为此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中,从产品设计开始,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原则,依据生态设计的理念,引进和改进现有企业的生产工艺,应用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园区内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以满足生态工业的要求,建立最小化消耗资源、极少产生废物和污染物的高新技术系统。

6.信息共享

配备完善的信息交换系统,或建立信息交换中心,是保持园区活力和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园区内各企业之间有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集成,必须以了解彼此供求信息为前提,同时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这些信息包括园区有害及无害废物的组成、废物的流向和废物的去向信息,相关生态链上产业(包括其辐射产业)的生产信息、市场发展信息、技术信息、法律法规信息、人才信息、相关工业生态其他领域的信息等。

信息交换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园区信息管理系统,便于物质和能量在园区、周围社区和区域内进行流动和交换;通过示范、宣贯等手段,扮演教育和营销角色,以宣传生态工业原理,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理解环境问题和环境法规,克服生态工业运行的障碍;提供有关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资源、废物最小化、清洁生产技术和应急反应等的指南和建议。

7.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是生态工业园区的特点之一。实现设施共享可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投资。

对于一些资金尚不十分充足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尤其重要。园区内的共享设施包括:

(1)基础设施,如污水集中处理厂、固体废物回收和再生中心、消防设施、绿地等;

(2)交通工具,如班车、其它运输和交通设备;

(3)仓储设施,如入园成员间闲置的仓库等;

(4)闲置的其它维护设备、施工设备等;

(5)培训设施等。

五、园区建设的指标体系

园区应按照下述四类指标体系进行规划建设:

1.经济发展指标: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GDP年平均增长率、人均GDP、万元GDP综合能耗、万元GDP新鲜水消耗等);经济发展潜力指标(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等)。

2.生态工业特征指标:如有无成熟的生态工业链;重复利用指标(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原材料重复利用率、能源重复利用率等);柔性特征指标(产品种类、原材料的可替代性等);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如信息网络系统、废物处理共享设施等)。

3.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如环境保护指标(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污染物处理处置等);环境绩效指标(万元GDP工业废水产生量、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元GDP工业废气产生量、万元GDP有毒有害废物产生总量);生态建设指标(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园区绿地覆盖率等);生态环境改善潜力(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等)。

4.绿色管理指标:如政策法规制度指标(园区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的实施、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等);管理与意识指标(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所占比例、园区企业ISO14001认证率、生态工业培训等)。

六、生态工业园区中的企业孵化器

企业孵化器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咨询以及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生态工业园区中的企业孵化器主要功能如下:

1.为生态工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不断优化的孵化环境和条件;

2.允许各企业间共享设施和相互合作;

3.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

4.通过当地的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

5.支持风险融资、市场营销、会计、组织设计和其他商业活动;

6.提供公共的法律、文秘和簿记服务以及办公和电讯设备。

企业孵化器可以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实体,也可以是非赢利机构。对于各类生态工业园区而言,比较适用的是后一种,即非赢利机构形式。

七、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文本的编制

以下给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文本的基本内容,具体规划工作中各园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增删和调整:

摘要

1.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概况

(1)社区、城市、区域的情况

(2)园区现状、产业类别、结构、主要资源等状况

(3)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园区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必要性

(2)有利条件

3.规划目标和原则

(1)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

(3)规划原则

4.园区总体设计

(1)现有建设条件分析

(2)生态工业园区的总体框架(包括主要工业链)

(3)生态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4)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

5.园区工业代谢分析

(1)主要物质代谢分析

(2)能量流动分析

6.园区建设项目

(1)园区建设项目清单及说明(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

(2)园区建设项目指南

7.园区投资和效益分析

(1)总投资

(2)融资渠道

(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8.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协调办公室)、投资开发公司

(2)园区管理制度(如果是改造现有园区,须注意与现有园区的管理制度相结合)

(3)鼓励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信贷政策、排污收费返还等)

(4)支持体系(如信息系统、新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器、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审核等)

附件三:

循环经济示范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试行)

总则

一、为了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建设,规范示范区申报、审批和管理程序,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建设对改善城市和地区环境、减少废物排放、大幅度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所指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区域。示范区一般在省、市开展试点和示范。

三、示范区建设要遵循“减量、再用、循环”原则(“3R”原则)。减量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再用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尽可能多次以初始形式被使用,避免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产品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必须适当进行,不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四、本规定适用于示范区的申报、规划编制和论证、审批和命名、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等。

申报

五、示范区建设须由建设单位向省级环保部门提出创建申请,经其审查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六、示范区申报条件为:

1.设立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构;

2.地区经济建设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和示范性;

3.在企业、区域和社会层面存在循环经济的典型或雏形;

4.具有在整个经济活动和全社会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或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条件;

5.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建设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七、示范区申报应提交建设单位申请报告,包括本地区基本情况、循环经济区创建意义、基本思路、基础条件、预期目标、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等。

规划编制和论证

八、示范区创建申请经过国家环保总局同意后,示范区建设单位可组织编制示范区规划(必要时应包括重要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编制工作应委托具有示范区规划编制经验的单位进行。

九、规划应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编写,对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内容、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做出重点分析,以使规划能指导示范区建设实践。

十、示范区规划编制完成后,应由园区建设单位向省级环保部门提交规划送审稿,由其审查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专家委员会对规划进行论证。

十一、专家委员会应由工业生态、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所涉及行业的国内知名专家组成。

十二、专家论证包括实地考核、听取规划汇报、提问、讨论及评议、形成专家论证意见等步骤,专家委员会重点对示范区建设的意义、建设条件是否成熟、建设目标是否明确和合理、建设内容是否符合循环经济要求、是否有可行的项目、是否提出有效的保障措施以及是否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等方面进行论证。

十三、示范区规划经过专家论证通过后,建设单位应按规划开展建设。经过一段时间建设试点后,建设单位可向省级环保部门提出示范区命名申请,并由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审批和命名

十四、示范区建设单位提出命名申请后,应提交以下材料:

1.按专家论证意见修改的规划报批稿(必要时应包括重要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专家论证意见;

3.示范区创建工作背景情况说明;

4.示范区建设的组织机构名单;

5.地方政府已有或拟给予示范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十五、国家环保总局对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并报总局局务会批准。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批准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并授予统一规格的标牌。

十六、示范区命名格式为:示范区所在地名+“循环经济示范省(市)”。

十七、示范区建设在其地方政府设立的领导机构领导下,按批准的规划内容和时间实施。若需对建设项目作重大调整,应报告国家环保总局并征得其同意。

监督管理

十八、示范区建设单位应每季度向国家环保总局报告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情况与存在问题等,年终上报年度总结。国家环保总局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简讯》形式,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的最新信息。《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简讯》由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负责承办。

十九、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专家组对示范区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对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十、出现以下情况的示范区,国家环保总局责成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然不符合标准的撤消其命名:

1.示范区建设机构管理不善,不能及时报告示范区发展动态;

2.示范区中的重点企业严重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3.未按示范区规划的要求和目标推进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建设项目作重大调整未及时报告,使示范区建设滞后或成效不明显。

组织实施

二十一、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协调推动循环经济在全国的试点工作,组织制定示范区规划指南,组织制订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对各地示范区建设进行指导。

二十二、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支持单位,协助国家环保总局对示范区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研究循环经济国内外进展情况,定期全国循环经济发展信息。

二十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要求,协调、指导本辖区内的示范区建设和环境监督、管理,会同当地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规划,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地方人民政府落实规划和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二十四、示范区所在地方人民政府对示范区建设可提供以下支持:

1.示范区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措施,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

2.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结合地区实际,制订促进示范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3.有利于示范区发展的管理体制,动员和组织有关部门,支持示范区建设;

4.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利于示范区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

5.依靠企业自愿行为,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建设示范区;

6.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培训,建立激励政策和措施。

二十五、示范区企业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在从事业务活动中,根据“3R”原则,有责任采取措施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量,对可利用的产品和废物进行循环利用,对最终不能利用的产品进行合理处理处置。

二十六、示范区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按照示范区规划分期分批实施示范区建设项目,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指导和推动的原则,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运作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协助企业建立企业间的共生组织和产业链,高标准完成示范区建设。

附件四:

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试行)

循环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示范区域。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组织成若干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努力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对可利用的产品和废物循环利用,对最终不能利用的产品进行合理处理处置,实现物质生产、消费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示范区的基本特征

示范区比生态工业园区的内容更丰富,影响更广泛。其主要特征如下:

1.示范区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区,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2.示范区需要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法律制度的重建作为保障。

3.示范区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区域层面建立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以及社会层面建立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4.示范区强调在区域和社会层面上的一、二、三产间的物质循环和流动。

二、示范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循环经济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

2.基本原则

示范区的规划和建立遵循“减量、再用、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即3R原则)。

(1)减量原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常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在生活中,减少人们对物品的过度需求,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2)再用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在生产中,常要求制造商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以便于更换部件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同时鼓励发展再制造产业;在生活中,鼓励人们购买能够重复使用的物品、饮料瓶和包装物。

(3)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物质循环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二是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不同的新产品。循环原则要求消费者和生产者购买循环物质比例大的产品,以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

以上原则中,减量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

3R原则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再利用和再循环都应建立在对经济过程进行了充分的源削减的基础之上。

三、示范区的规划步骤

示范区规划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组建规划队伍:建立规划队伍,包括领导机构和技术机构。

2.现状调研:主要调查和分析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主要的环境问题;分析现有经济运行模式的特点、主要存在问题。

3.建设目标确定:针对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见后文)中各类指标,提出循环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和易于考核。

4.方案设计:包括总体框架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再生产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生态景观建设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筛选、项目详细规划、法律法规制订、支持系统设计。

5.投资和效益分析:包括示范区建设的投资预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四、示范区的硬件建设

示范区硬件建设体现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上,主要集中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之间建立工业生态系统或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企业间废物相互交换;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废物得到再利用和再循环,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进行物质循环。不同地区的示范区建设内容不一定相同,以下仅针对三个层面给出一般性介绍:

1.建设循环型企业

在所选择的企业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生态效率,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落后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

在一些用水量较大的企业中,开展中水回用,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在有条件的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在大型联合企业中,引入关键联接技术,开展物流、能流的梯级利用,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资源,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生态链。

2.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运用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对现有工业园区分类指导,建设生态工业园,提升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档次和竞争力,引导老工业区的改造。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生态工业型经济开发区

用生态工业思想改造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现有园区内引进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生命周期观点和生态设计方法,使产品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最少、废物产生最小、易于拆卸回收,由此优化产品结构,并合理构建和完善产品链,从而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排放,为园区寻找新的增长点,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对新建的开发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整体规划和选择入园企业,构建合理的产业和产品链网,实现园区工业结构最优组合。

(2)用循环经济指导老工业区改造

在老工业区改造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逐步建立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以循环经济指导老工业区的改造,结构调整和产品调整。

(3)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

在资源枯竭地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调整资源开采型企业产品结构,建立生态工业网络,开发二次资源,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

3.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

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废旧物分类、回收、再造系统,城市及区域中水回用系统,生态型产业系统,信息系统等初步建设起循环型社会。

循环经济的建设范围不仅涉及第二产业,而且也涉及到第一、三产业。对于第一产业,要求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环境污染。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建立工农业之间的产业共生联系,形成新型生态产业。对于第三产业,要求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废物进行分类回收,为再循环创造条件。建筑工程应当采用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建筑废物实现产生量最小化和再利用。消费者应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自觉参与循环资源的回收活动,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中,要将第一、二、三产业作为整体进行考虑,统一规划三产内部和三产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区域内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协调、优化的关系。

五、示范区的软件建设

1.法律法规支撑体系设计

(1)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地方(城市、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条例和相关的实施细则。

(2)制定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

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投资、土地、排污费返还政策和其他经济激励政策;基建和技改项目审批中鼓励循环经济示范区内的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垃圾处理费,使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运行达到保本微利水平。制定废物资源化,再利用的激励性经济政策。制定政策明确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3)制定鼓励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的政策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再生利用产品和经过清洁生产审核、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的产品以及通过认证的环境标志产品;在使用中,注意节约及多次重复利用,回收废弃办公用品。通过政府的表率作用,引导社会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

2.技术支撑体系设计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要重点开发或运用生态工业的关键联接技术,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水回用技术、工业废物资源化技术、生物化工联接技术;能源的梯级利用技术;开发和运用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深加工等二次资源开发技术,建立生态工业技术研发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六、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

示范区应按照下述四类指标体系进行规划建设:

1.经济发展指标: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GDP年平均增长率、人均GDP、万元GDP综合能耗、万元GDP新鲜水消耗等);经济发展潜力指标(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等)。

2.循环经济特征指标:建设有若干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资源循环型社区。主要有三类指标:

一是资源生产率,用来综合表示产业和人民生活中有效利用资源情况(资源生产率=GDP/天然资源投入量(也称直接物质投入量))。二是循环利用率,表示投入到经济社会的物质总量中循环利用量所占的比率,包括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原材料重复利用率、能源重复利用率、城市中水回用率、废电器回收利用率、废纸回收利用率、废塑料回收利用率、废金属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率等。三是最终处理量,表示城市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最终处置量。三类指标中,前两类应尽量高,后两类应尽量低。

3.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如环境保护指标(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污染物处理处置等);环境绩效指标(万元GDP工业废水产生量、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元GDP工业废气产生量、万元GDP有毒有害废物产生总量);生态建设指标(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园区绿地覆盖率等);生态环境改善潜力(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等)。

4.绿色管理指标:如政策法规制度指标(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地方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地方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实施等);管理与意识指标(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所占比例、园区企业ISO14001认证率、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循环经济的社会认知率、信息系统建设等)。

七、示范区规划文本的编制

以下给出示范区规划文本的基本内容,具体规划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增删和调整:

摘要

1.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概况,存在的主要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及分析

2.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必要性

(2)有利条件

3.建设目标和原则

(1)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

(3)建设原则

4.总体设计

(1)循环经济建设总体框架

(2)主要物流、能流和元素代谢

(3)一、二、三产业循环方案

5.产业发展规划

(1)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2)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3)循环型社会发展规划

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7.生态景观建设规划

8.重点建设项目及分析,项目清单表

9.建设投资和效益分析

(1)总投资

(2)融资渠道

(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10.法律法规、政策

(1)法律法规

(2)鼓励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信贷政策、排污收费返还等)

11.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社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6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第四次党代会和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产业转型提升,抓住城市规划提升和推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有利时机,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合理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培育服务业企业,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12年,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目标,力争达到增长10%目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组织实施第三产业重点建设项目39个,总投资137.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5.87亿元;新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5个以上。

1、区直行业主管部门

根据部门职能分工,区发改局作为全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目标责任单位。结合现行统计口径,参照近三年行业指标完成情况,按支撑第三产业的七大行业指标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各相关责任单位目标任务见《2012年区直第三产业主要行业主管部门目标及任务分解表》(附件1)。

2、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全区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力争达到10%的目标,积极主动配合区直相关部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发展重点与任务

1、现代物流业。依托高速公路互通、三高速支线互通和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复线溪互通等重要交通节点,加快双阳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进物流园区工业产业集群物流配送中心、嘉太酒类饮料配送中心等四家物流企业加快建设。规划并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大、社会经济效益好的重点物流项目,形成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加快物流主体培育,支持中宁、中亿钢材市场发展壮大。推动现有物流企业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和延伸服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逐步引入现代物流运营理念和机制,提高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水平,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和结构升级。

2、金融服务业。加快金融机构集聚,大力吸引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来我区设立办事处、分支机构,开办金融业务,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引导民营资金进入小额信贷、风险投资等新型金融领域,扶持恒信小额贷款公司稳健规范经营,促其做大做强。同时,设立一家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并做大融资性担保机构,探索建立网络联保贷款机制;鼓励面向农村设立村镇银行,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服务;鼓励设立典当行、拍卖行、租赁公司、创业投资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保险中介市场,统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逐步扩大保险覆盖面。

3、信息服务业。全力配合、支持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及广电技术中心进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基本实现语音、网络、视频三网融合。力促电子商务与传统服务业相结合,创新营销模式,引导我区企业开拓网上销售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努力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主动靠前服务,邀请企业信息化专业顾问协助企业发现问题,并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信息化知识培训。同时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两化融合”项目建设。

4、商务服务业。一是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大华、和诚等企业总部建设。二是发挥籍在外企业家联谊大厦、宏益电子产业园和尚东国际的作用,引导在外企业总部回迁入驻;同时,吸引区域外大公司、大企业及籍在外企业的地区总部、营运中心、采购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推动“楼宇经济”发展。三是以“167”城市核心区规划提升为契机,以七个片区城市化改造、西环路沿清源山北侧为着力点,规划若干小总部经济区,今年重点建设塘西500亩的企业小总部经济区。四是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本中介、经纪、策划广告、品牌营销、知识产权、市场调查、管理咨询、资产管理、信用评估、认证认可、会计审计、公证鉴证、经济仲裁等各类中介服务。

5、商贸流通业。完善万安、双阳片区商业规划布局,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着力引进知名购物广场、大型超市、餐饮名店和品牌连锁店,促进商贸流通业向专业市场、品牌专卖、特色经营转变。支持红星美凯龙(华祥店)发展壮大,完成中心商城建设,引进居然之家、台湾大润发等大商超并投入试营业,力促家居建材行业集聚发展。促进豪生国际酒店、天运商业中心广场和比亚迪汽车4S店等项目加快建设。利用建成的嘉琳广场、阳光国际等高端楼盘,引进新华都购物中心等大型商超。推进商贸服务创新,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商贸营销手段,加快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实现从传统商贸服务业向现代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商贸服务业,建设双阳新南、河市、马甲等农贸市场;加快建设各工业小区的生活服务配套,重点建设五金机电产业园区生活配套。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通过“三旧”改造,建设各类商贸服务场所,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站及网点改造与建设,着力加强平价商店直营店建设,促进城乡商贸服务业协调发展。

6、生态旅游业。在保护好名山、名桥、名人、名花等生态人文资源的同时,落实好《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生态旅游业项目准入评估机制及实施意见》(政文〔2012〕12号),加快构建集娱乐健身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格局,努力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突出生态和历史、人文等旅游资源优势,形成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区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同时,要强化“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重点加快推进一批重大生态旅游业项目落地建设,支持配合海西植物园建设,完成土地的征收及动工建设一期主体工程;加快清源山北大门建设步伐,动工建设上山道路二期工程;加快仙公山风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做好仙公山4A级旅游风景区的创建工作;加快十八坎山综合治理及后埭社区城市化改造、岩山公园、阳光花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双阳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招商。

7、房地产业。突出生态宜居特色,立足中心城区的定位,紧扣城市建设管理的提升,高品位推进“167”核心区的房地产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多方力量高标准开发绿色生活小区、商业地产、养老地产、绿色地产、经济适用房、公租房、限价房,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提升房地产竞争力,以宜居宜业的房地产品牌带动中心城区人气和商机集聚。一是力促在建的嘉琳广场、三盛四季花园、大江盛世等15个较大的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尽快产生效益。二是力促三宗“退二进三”项目和已招拍挂的房地产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动工建设。三是通过大范围城市更新,加快“七个片区”城市化改造的六个安置房项目建设,争取按年度工作目标快速推进。四是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规模以上企业建设公租房,满足外来员工需求。五是通过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提升房地产品位和层次,吸引人群聚集。

8、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适应工业区、社区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就业服务、法律咨询、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卫生保健和流动人口管理等社区服务,加快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快餐店、理发店、家电维修等配套网点建设,逐步形成方便快捷的社区生活服务圈。加快发展社区老年服务,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老年护理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服务体系。重视发展社区保安服务业,规范和加强社区保安队伍建设。

四、工作措施

1、规划提升第三产业布局。以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以“167”城市核心区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科学布局第三产业项目。抓紧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使城市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结构、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更好地适应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通过调整万安、双阳等城区用地结构,实施“退二进三”,提高第三产业用地比重,更加科学布局生产性和生活业、农村(社区)服务业;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重大服务业项目的配套衔接机制。同时,开发建设重点功能区,强化集聚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创新功能,促进第三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

2、深化龙头项目带动。围绕集聚化、特色化目标,构建服务产地、项目洼地和资金洼地,加快形成“亿元企业、十亿镇(街道)、百亿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研究编制服务业指导目录,健全招大引新机制,采取点供用地指标、“一事一议”资金支持等措施,组织实施一批投资规模较大、影响大的重大产业项目,通过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重点做好年度总投资25.87亿元的39个区级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同时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尽快产生效益。

3、努力培育服务业企业。着力培植第三产业企业主体,开展制造业分离发展服务业试点工作,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分离服务环节,组建企业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专业化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督促无证服务性企业申办工商营业执照。支持从事第三产业的分支机构、分公司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转制为具有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申报一般纳税人资格。鼓励规模大、实力强的服务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和提升竞争力。

4、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制定和实施服务业品牌年度培育计划。大力支持服务业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培育服务业知名品牌,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名牌”、“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重点引导物流企业争创3A、4A品牌;引导旅游景区创建4A景区,星级酒店争创3A、4A星级酒店。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并兑现国家、省、市、区出台的各项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针对消费外流的现状,要制定完善促进商贸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在用地、人才、财税等方面给予支持。结合“三旧”改造,推进落实鼓励企业利用存量用地兴办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第三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中小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

6、强化三产统计工作。根据市政府强化三产统计工作要求,健全第三产业发展的监测、预警、预测制度。建立第三产业部门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做好总量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第三产业支柱产业统计制度,调查摸清我区第三产业企业数据以及行业分布情况,完善第三产业统计基础数据。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重视典型示范引导,促进投资多元化。凡允许外资经营的都要允许内资经营;凡允许本地企业经营的都要允许外地企业经营;凡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经营的服务行业和项目,都要允许其经营。二要建立服务业项目招商储备项目库。三要实施走出去,通过参与省“5.18”、品牌香江行等渠道,积极参加产业项目对接,参与“9.8”投洽会及境内外的各种招商会,大力招引品牌服务业项目或企业。

五、实施步骤

全区“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分四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月中旬)。起草制定《区“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内容指标进行责任分解,完善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汇总提出2012年全区拟实施的第三产业重点项目。

2、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月下旬)。召开全区“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动员会,部署工作任务,并通过电视台、新闻网及公众网等媒体进行系列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月至12月)。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结合自身承担职责分工,制定和落实“第三产业发展年”工作计划和推进措施,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

4、总结考评阶段(2013年1月)。结合年度绩效考评工作,开展“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目标任务考评。召开“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表彰大会,回顾总结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开展情况,查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表彰在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六、组织领导

1、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第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相应建立第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