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思路范例6篇

教师工作思路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9-0010-02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常需要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他们必须打造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良队伍,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保持团队的战斗力,他们必须采用各种手段吸纳、团结、培养人才梯队,并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维持队伍的稳定性,统一思想,共同发展。而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水平,使其产生强烈的主人翁精神,不断完善自己,以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企业能够将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认识水平的人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如果我们能够将他们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到学校管理当中,无疑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新形势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宣传鼓动等方式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化解教师思想困惑,协调工作中各种矛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的过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优良传统,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多以外在的方式对教师施加影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相当部分的思想工作并不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而是直接切入人们的一般心理和行为,发挥其宣泄、疏导、释疑、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新的形势和社会条件下,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已经成为了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围绕这一工作重点,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更加关注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需求;

2.更加注意塑造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受尊重感;

3.更加注重对学校环境的塑造;

4.更加关注每个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个体成长;

5.更加注重解决教师在生活和事业中的实际困难;

6.更加注重对教师进步的积极保护和及时激励;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联性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中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成功的企业文化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1.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3.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4.简约明了,令人心悦诚服。

5.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6.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

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成来看,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许多一致性。一是包括的内容一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提升广大教师的价值观、设立最高目标、订立行动准则、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弘扬优良的道德风尚等;二是工作的对象一致。都是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就学校而言,既包括普通教师,也包括各级教学管理者;三是工作的形式一致。都需要通过宣教、培训和娱乐、联谊、谈心等方式进行;四是目标一致。学校思想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需要统一全体教师的意志、规范教师行为、凝聚教师力量,为最终教育目标的达成服务。

上述这些关联性决定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三、如何利用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来服务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1.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与其发生联系的各种纽带统称为“利益相关者”,认为凡是处在这个纽带中的各种人、机构都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大家都能从企业的活动中受益,企业才可能得到健康、持久的发展。

就学校而言,其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了上级领导部门、各政府职能机构、家长、学生,更包括了教师、后勤人员,乃至教师的家属。只有在充分尊重和考虑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的前提下,才可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在这里,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停留在大会小会上的口号,也不是再是简单的表决心、立壮志,而是扎实听取和采纳广泛意见,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从环境创建而言,首先要为教师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领导尤其需要经常定期的安排检查可能出现的工作安全隐患,真实关心教师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其次需要建立适当的弹性措施,为遇有实际家庭困难的教师解决“家务”难题。再次,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添置能够减轻教师压力、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的设备。然后,应多方面为教师考虑,尽全力维护教师的尊严。最后,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创新,积极帮助教师完成人生价值的实现。

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放心大胆去进行教学研发和学生工作。

2.设立良好的“传帮带”榜样

企业中常常会树立各种先进人物,以表彰在各个方面为企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这些人又会在未来成为新员工的管理者和帮助者。他们的言行举止在各个方面都为新员工做出表率。这些人在企业中起到的是正面维护企业队伍稳定的中坚力量。因此,企业会有意识的去建立一些“非正式”组织,通过各种关系纽带把员工放置入一定的群体中,再通过相关的管理方式把这些组织归到统一的管理体制内,以达到制度无法达到的效果。

学校也需要这样的“师傅”来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尤其是针对年轻教师。由于他们正处在一个思想较易波动、充满热情却又容易受到打击、有着良好愿望却又不太脚踏实地的时期。如果有一帮骨干教师与其形成结对帮扶对象,经常在工作、生活上教授经验,思想上予以引导,就能很快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领导也应该起到最大的表率,经常参与到教师们的讨论和培养当中。这些非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关系下所起到的影响力往往是很惊人的。

3.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谈到沟通机制,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个形式上的东西,认为一般的沟通都是简单的命令传达模式,而不是交互的。事实上,拥有良好文化体制的企业往往有一套十分健全的沟通机制。这些优良的机制体现在:一是突出双向或者多向沟通;二是鼓励主动沟通而不是被动沟通;三是确保沟通道路畅通;四是沟通形式多样。

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很多传统的管理者认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单纯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教师往往处在“被教育”的地位。这是一种有害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忽略了教师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这种教育的结果往往是很不如人意的。

正确的沟通机制应该是多渠道、多形式、多方向的。首先是渠道多,不应该只有简单的会议沟通和简单的“意见箱”,而更应该包括电子邮件、口头交流。甚至是微博、QQ等;其次是形式多,除了开会,前面提到的“传帮带”组织、教师座谈、联谊活动等等都是沟通的重要形式;三是多方向,即不仅仅是校长对教师,也可以是教师对校长(如校长开放日),学生对校长,也可以是校长对师生等等。

4.设立良好的制度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的大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往往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邀请专业的人才,并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其效果。

学校里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良好的制度保障应涵盖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制度应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对全体教师应该大张旗鼓、理直气壮的宣扬大道理、大方针,时刻以新形势对教育和教师的要求来严格要求教师;

其次,制度应该确保教师得到充分尊重。保护好教师、利用好教师、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维护教师的切身利益、让教师有尊严的工作,应该明确得到制度的保障;

再次,制度应该体现出学校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只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才能告知教师什么样的思想和行动是受到赞赏的,反之将会受到批驳和惩罚,并不断地以各种形式将这些规范和准则体现在管理的各个方面,才能师的思想和行动。

最后,制度应该明确奖惩形式。只有明确的奖惩措施,才能进一步的调整全体教师的步调,为最终制度的执行提供依据。

四、结论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2

第一步引人才。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近三年共招聘518名农村教师。统筹安排区域内城区教师到农村交流任教,并制定政策要求城区学校教师申报中高级职称必须具有1年农村学校工作经历,2020年区内教师交流540人,其中交流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154人,骨干教师130人。

第二步创条件。

推进“安身工程”建设,为无住房和离家较远的部分在编在岗教师提供周转宿舍,截止目前,中和镇、伍隍镇等6个镇建设教师周转宿舍约160余套,让农村教师真正能够安身、安心;确保农村教师补贴和绩效足额发放,2020年发放农村教师补贴1080万元、乡镇工作补贴1350万元;评优评先向农村教师倾斜,每年教师节拿出一定名额评出优秀村小教师,同时集中宣传乡村教师优秀事迹,提升乡村教师自豪感,激发乡村教师的奉献教育、扎根基层的内在动力。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高职学生;党建

一、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大局

我党肩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与奋斗,因此,每一代中国人的身上必须牢记我党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社会建设培养与输入人才的基地,不断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断为党吸纳新鲜血液是高职院校开展党建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二)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关系到中国特色的办学方向

在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要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因此要一如既往的开展党建工作,在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升。学生党员是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力军,是新时期党员的代表,因此,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的高低,代表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成效,也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

(三)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关系到学生的自身发展

学生的自身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和教学初衷,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对于学生人格的锤炼、能力的提升、党性素质的完善等诸多方面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因此,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并结合时代教育及学生素质来积极实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素质教育改革。

二、思政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思政课教师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一是思政教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党路线、方针、政策。二是时刻关注时政新闻,并具有自己的观点与主张。三是思政课教师要熟读经典著作,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与内涵。

(二)思政课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宣讲能力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讲的任务,这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阅读,不单单是个“传话”的过程,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具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能够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进行“有质有量”的宣讲,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执行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这要求教思政课师不仅仅深刻理解最新的党政方针、也充分了解周边的现状,同时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与生活中多看、多思、多想、多说、多辩。

(三)思政课教师要具有亲近感

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关心决定的。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想要得到学生充分信任与认同,就必须让学生感觉到亲近感。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关系,保持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三、思政课教师在党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成为了思政课教师在党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一)思政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

思政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主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教材的以及时事政治等向学生宣贯党的最新政策,让学生时刻树立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

(二)思政课教师是党员发展的指导者

思政课教师是党员发展工作的引领者,一是考察有入党意向的学生,指导其撰写入党申请书。二是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思政教育,定期开展党课,时刻关注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热情与思想动态。培养阶段。三是时刻关注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员知识的学习情况,定期组织谈话,开展系统思政教育。

(三)思政课教师是培养高职学生党员修养的引路人

政课教师是培养大学生党员修养的引路人,为了保证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时刻保持警惕心理,严格要求自身言行,思政课教师定期组织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进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更加深刻、系统的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加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修养。

四、总结

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大局,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的办学方向甚至是学生的自身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思政课教师长期从事思政教育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了如指掌”,因此,思政课教师就成为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党员发展的指导者、培养大学生党员修养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陈占安.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版),2010(7).

[2]逯-Z-杰.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现象的分析[J].科教导刊,2010(13).

[3]王艳秋.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J].教育探索,2013(8).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 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2014年2月24日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地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为高校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新形势下办好思政课,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除了课堂教学外,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否积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也会产生至关重要的、无形的引领作用。为此,我们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上与践行路径上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提出践行的路径。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路径分析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上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方面担负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重担,他们学习和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为先,并用以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大学生人心,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都能够积极地响应国家的要求与号召,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整体上都非常赞同新时期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在认识上,都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发展状况,关系着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实现的重要的文化软实力。

认同上虽然整体上能够达到上述要求,但是也存在着问题。从总体上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虽然基本不存在态度问题,但在思想认识上也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理论上的深刻领会。为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认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只有自己首先摆脱认同上的困惑,才能够在实践中去自觉培育与践行,同时在自己阵地课堂上才能够把它讲清楚,讲透彻,将其精神传达给学生。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不能简单化、单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重要的也是对思政课教师自己的要求。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与践行,都是深受教师的影响。这也是我们思政课教师在认同上要注意的另外一点,而且也要有一种功不在我的奉献精神。我们的功劳不是一时就能够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作用也是长远的,我们是在做影响学生命运前途的事业,要有一种正其谊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上的分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有正确的态度,而且要深入钻研,从理论上、学理上实现对它的认同。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要明了党中央提出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语境,善于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在学术与政治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和践行。要把学术思维与政治思维、宣传教育思维结合起来,综合地、辩证地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真正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正人者先正己。要想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首先自己要践行。为此,不仅要在认同上进行分析,还要在践行的路径上进行深入分析。

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及时关注时事政治,广泛收集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与路径,并能及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课堂,进行正面宣传与教育。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爱戴与喜欢,可以说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都能够爱岗敬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怎样能够真正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与实践的问题,特别是在践行路径上存着怎样践行的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生活,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而且在践行的过程中还要做到落细、落小、落实,这都是需要在践行的路径上进行大量的考察总结与探索。

虽然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探索之路永无止境,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创新与发展。在践行的路径上同样也面临着自身如何自觉培育与践行的问题,面临着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双重践行路径的问题,具有双重路径的探索。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战略上的指引

(一)理论路径指引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的系列讲话,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同上的困惑指明了走出的方向,指明了实现的根本路径,解决思想理论培育和践行的路径,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认识、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具体的实现路径。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又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育人工作,同样也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中华文化繁荣兴盛高度上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创造精品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精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只有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为学生真正喜爱,才是精品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同样也要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提升精神境界,达到内圣外王,行不言之教的作用。“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也要牢记,在教学中不断地创作才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的创作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真正的共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吸引力也是最大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关键是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地在课堂上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学生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给学生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也同样是根本。我们也要做到自觉坚守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不仅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还要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

在系列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今时代转型时期人们面临着思想困惑解决的路径,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怎样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思想文化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不仅要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在理论上为真正做到、做好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实践路径指引

系列讲话不仅为我们找到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路径,也为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实践路径。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实。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断在实践中增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做到师生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立和规范一些校园文化规章制度,完善教师、学生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校师生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师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利用校史、校训、大学育人的精神,开展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时时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陶冶与滋养作用。

同时也要利用各种时机、各种场合、各种途径在校园内外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与文化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又是最前沿的战士,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同时,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与育人的作用,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特点不同于一般专业课教师的工作,立德树人是其首要任务。为社会多培养一名思想上合格的接班人,是用其他考核标准无法衡量的。当然,我们也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但是,我们的理论研究与专业课的研究,特别是一些理工科的研究又是不相同的,我们的工作还要有一种功不在我的奉献精神,它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是长期的、深远的,不能够用一般的考核标准就能够完全衡量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学校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体系,在政策保障、经费投入、权益保护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步骤[J].思想教育研究,2016.3.

[2] .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5

群众路线既是我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党的生命线,离开了这条路线,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要变质,国家就要变颜色。当前,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县级党校作为宣传党的理论基层阵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县级党校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必须深思和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承担的重要责任

“党校姓党”,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重要工作,学习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特别是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既要承担自身责任,又要发挥优势作用,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鲜明特色,是党校理论教学的重要部分。党校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这是党校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上不可替代,在培养干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能力上不可替代,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上不可替代。为此,县级党校不仅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引进课堂,还要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说服群众,启发群众。这就要求县级党校必须大力开展群众路线的理论宣讲,宣讲党和人民在目标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思想理论上具有一体性,在利益归属上具有唯一性,在治国理政上具有统一性,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具有一贯性。从而将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统一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上来。

二、发挥县级党校自身优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县级党校和市以上党校相比它处于最基层,最容易“接地气”,造就了它本身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把发挥自身优势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结合起来。

(一)发挥单位队伍优势,实现三个结合。一是学校与学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理论观点作为指导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行动指南,其涵义就是世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在县级党校教学组织活动中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到学员中去,虚心向学员学习和请教,把学员分散的、不系统的各种认知和人生体验等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通过研究和提炼,转化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内容,在正常的教学组织活动中再去讲授和宣传。根据不同班次学员的具体情况与要求而选取课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一些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新技术及时介绍给他们,以科学、合理、实用的培训内容来吸引他们,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信心,达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专的目的。这样就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中央和上级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转化为能够正确指导人民群众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源泉。二是教师与学员相结合。党校教师作为理论的传播者、讲授者,本身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可以教育和引导学员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把理论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坚定的信仰和信念,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真正从思想上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定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为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学员与学员相结合。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多为副科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新录用工作人员、村干部等,他们都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行政管理的中坚和骨干,能否发挥带头作用,当好表率,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县级党校学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基层单位,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都不同,来党校学习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各自的单位,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增进各单位的相互了解。学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彼此交流,掌握正确的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带头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

(二)发挥理论宣传优势,夯实思想基础。党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群众观点准确论述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把群众观点作为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真理之一,被誉为活的灵魂。县级党校要充分发挥突出理论学习教育这一根本优势,全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让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心中,并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三)发挥干部培训优势,做到群众路线“三进”。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县级党校要着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活动。一是进教材。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有关内容编写成县级党校学员专门的培训教材,让教师和学员更好的系统把握党的群众路线基本理论,吸收和挖掘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并围绕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去实践调研,形成群众路线调研成果。二是进课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学单元,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等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便于学员融会贯通。同时,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 别是要紧密联系本县发展的实际,围绕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和教学,总结升华基层群众的创新举措和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群众路线理论。三是进头脑。既要让学员把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内化于心,又要选取践行群众路线的先进典型作为示范标杆,提高教学和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使学员思想上受到震撼,灵魂上得到洗礼。通过学习培训,课堂理解,结合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员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好。

三、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在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观念,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县级党校必须把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握这一点,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会取得最大成效。

(一)开辟新天地,使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县级党校在搞好校内教学的同时,教学阵地的工作触角要延伸到乡镇、县直单位、重点学校、企业、社区等,通过定期流动宣讲、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阵地功能,使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流动宣讲方便快捷,容易取得实效。利用教学间歇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到定点的乡镇、县直机关、重点学校等进行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活动,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占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阵地。外出流动宣讲还可以更充分地锻炼党校教师,便于让他们面对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交流经验,有利于课堂上有的放矢。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是新时期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方法。不同县市党校之间要保持信息畅通,交流合作无障碍,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如何引导学员把学习、思考和实践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县级党校必须积极探索开展“五式教学法”。一是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二是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中激发学员进行创新思维,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员学习。三是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可以最佳地发挥教师在理论和信息储备上的优势与学员在实际经验和开阔视野上的优势,彼此启发,优势互补。四是开放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让学员走出校门学习的教学方式,便于学员思维的自主发挥。五是情景模拟式教学。主要通过事件和事物发展与发展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学员激发自身潜在能力,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帮助学员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所教知识和技能。

教师工作思路范文6

金英小学教师个人数字化工作室是学校自主开发创建的平台。教师只要登录数字化校园平台,就可以进入自己的数字化工作室,了解自己近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情况,然后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无论是课前的备课,还是上课、课后的反思,都可以在工作室完成。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数字化平台会根据教师选择的工作内容,智能化地从各类资源库中推送大量符合教师需要的资源,提供给教师学习和参考。教师上传的学科资源,数字化平台可以自动形成按学科知识点归类的课堂教学资源库,提供给教师进行课堂整合教学。同时,数字化平台也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的资源自动形成学生学习资源库,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

教师在完成各项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数字化平台系统、全面、真实地记录下了教师的各方面资料,自动形成教师的个人发展档案袋。

博取众家之长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质量的高低。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地收集资料,一遍遍地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在课前,我们往往会在因特网中搜寻不同的教学思路,这些教学思路可以隐含于他人的教学设想中,隐含于他人的教学设计中,隐含于他人制作的课件资源中,隐含于他人的教学叙事、教学反思中。教师通过浏览这些蕴涵教学思路的网络资源,开阔自己的视野与思路,获得启发,提高自己的备课效率。但是,网络资源浩渺无边,要想搜索到称心的资源,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当教师在数字化工作室中撰写教学设计时,可以先点击学科课题,平台会自动从资源库中推送出该课题下其他教师已经撰写的该课教学设计及该课题下的其他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前任教师执教这个课题时所留下的。有些教学设计是前任教师取众家之长修改、重组后的比较优秀的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经教师自我推荐,会在最前页显示。有些教学设计经过教研组、备课组的评审成为优秀的教学设计,同样也会排序在前。这样,备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发现、学习他人之长。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这些教学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择优选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或者在他人的思路上修改、创新,形成更有价值的教学思路,这无疑是一种轻松而又高效的方法。

教师浏览这些资源后,也可以直接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被评价的教师在登录自己的数字化工作室时,会看到该评价,根据评价再次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类似的学习和同伴互助,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当然,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可以反映每个教师钻研、分析、把握教材的能力,也可以不断展现每一个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整合以教学相长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学科教学,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基于网络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了可能。这种整合应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学校资源库建设一直是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很多专家都提出学校自主建设资源库能力有限,应该是由区域组织完成各类资源库的建设。通过实践证明,学校借助数字化平台,可以建设有校本特色的各类资源库,而且绝不加重教师的负担。学校教师在浏览网页和网站时,往往会养成这样的收集习惯:当看到一张美丽的图片或者是一段生动的视频、Flas,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就把它们下载下来,然后通过教师个人数字化工作室分门别类地上传。这些资源在数字化平台中自动汇聚和整合形成课堂教学资源平台。教师在任何一个数字化教室,登录平台点击相应课题即可开始教学。由于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教师可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资源,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灵活、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这种整合已不同于以前的“单兵作战”,教师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避免了许多无用的重复劳动。这种整合是集合整个备课组(学习共同体)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完成该课题下教学资源的整理和开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和教学效果机动选择相应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

教师分门别类上传一系列资源的同时,数字化平台会要求教师勾选出适合学生使用的资源。学生可以在课上或者课后使用这些推荐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反馈进行查阅,适时进行答难解疑,并据此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使教学更灵活、更有效。

反思促专业发展

反思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分析的过程。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我们的数字化工作室可以随时记录教师点滴的教学心得,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在撰写教学反思之前,可以点击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甚至是教学录像,帮助自己细细回顾品味教学过程,也可以查看其他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建议和评价,更可以看看其他教师教学这节课的教学心得,从中获得启发,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