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论文范例6篇

档案论文

档案论文范文1

【摘要题】档案鉴定

【关键词】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规律/鉴定标准

【正文】

档案鉴定理论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而且最受档案界关注的档案学特色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所涉及的一些概念——价值、利用、鉴定、精简、效益,本身就完全能反映出档案工作的目标。对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历史回顾,我们不难发现档案鉴定理论发展史中所呈现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这些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理解档案鉴定理论,并为探索新的理论模式奠定基础。

一、档案学两大特色理论——来源原则与鉴定理论的紧密结合

从20世纪初至今的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来源原则在档案鉴定领域的应用成为其一个显著的特点。

来源原则,即“按照文件的形成机构划分和管理档案”,它起源于1841年法国提出的“尊重全宗原则”,百余年来,历久弥新,其应用价值日益拓宽。它反映到档案价值领域就是依据档案形成者及其职能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注:晋平:档案价值鉴定的来源原则及其应用》,2000年第2期《档案学通讯》。)

从档案鉴定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来源原则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迈斯奈尔提出的鉴定体系中,第二条标准就是以来源原则为基础的。他认为不能把案卷作为零碎的材料孤立地分别单独评判,而应该以它们固有的行政关系为具体背景进行鉴定,即在鉴定时,应该考虑各行政单位在政府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其活动性质,以及这种活动与上下级行政单位活动的关系。此后,卡林斯基的职能鉴定论主张按照机关在政府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文件的价值和保管期限的做法,也是奠基于来源原则之上的。当然,此时的来源是文件的狭义来源,主要指文件的形成机关。但是,来源鉴定的标准使档案价值鉴定开始摆脱纯经验操作阶段,鉴定工作有了指导思想和鉴定标准。

来源原则也影响了谢伦伯格的理论。20世纪50年代,谢伦伯格在他的代表作《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提出“公共文件具有对产生文件的原机构的原始价值,以及对于其他机构和非政府使用者的从属价值”,因而在判定文件价值时必须知道文件是怎样产生的,如果对文件“产生于什么样的政府行政单位或特定的来源不明,它的作用和意义也可能就难以确定。”(注:(美)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黄坤坊等译,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P153。)这些论断体现了档案的来源特征对其价值鉴定的影响,也是谢伦伯格对档案鉴定理论的新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分析和职能鉴定论与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的“新宏观鉴定接收战略”更是充分体现了来源原则对传统鉴定理论和方法的改革,这可从库克的报告中窥见一斑。1991年,汉斯·布姆斯就指出,“档案人员需要对文件形成者职能进行有效分析,以便将利用需求与文件自身联系起来。”认为按照这种方法,就会出现一种“迅速转变”,即从复杂的社会价值、问题与趋势转变为由文件形成者职能显示出的文件来源,并进一步指明:“这就是为什么来源必须是档案鉴定永恒的基本原则的原因所在。”(注: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P153,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而特里·库克在1996年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报告中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档案理论与实践,提出“新来源观”和“新宏观鉴定”。由库克的报告看出,基于“档案价值取决于社会结构,通过社会职能体现出来的‘新来源观’”,欧美各国先后把鉴定的重点“从文件实体转向文件的形成过程”。

当然,来源鉴定的标准和方法比较客观,简捷实用,是研究判断档案价值的重要依据,却不是惟一标准,不应该排斥其他的鉴定标准和方法。档案价值鉴定是档案学理论与实践中一个颇为复杂的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坚持以档案来源特征为标准同时,还要结合其内容和形式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准确地甄别和判断档案的保存价值。

二、史学影响的色彩在消褪

在档案价值鉴定问题上,传统史学理论及思潮的影响及渗透逐渐减少,档案鉴定标准越来越社会化。

19世纪以来,流传于西欧的实证主义历史学研究思潮,严重影响了档案人员对文件开展鉴定的行为。如19世纪最有影响的德国历史学家冯·兰克,就宣称“历史是怎样发生的就怎样叙述,”认为“当事人的信函比史学家的记录更有价值。”当时的档案工作者认为:他们的职责只是“为国家和民族乃至社会文明保存史料,积累知识,因而认为鉴定档案是对历史的亵渎和冒犯,原则上反对一切鉴定和销毁档案的行为”(注:何嘉荪、傅荣校:《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出版,P247。),在档案鉴定问题上表现出极端的保守性和片面性。

希拉里·詹金逊最初也是坚决反对鉴定,其思想突出的特征是:档案“证据的神圣性不可侵犯”。对此,加拿大的库克批评他执著坚持的是一种“狭隘的证据性特点”。后来,由于机关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文件,鉴定工作不得不开展时,詹金逊做出了一些让步,提出“让行政官员成为选留和销毁其文件的惟一人……”,虽然他仍过分地强调档案的证据性,反对档案人员参加鉴定和挑选文件。

诚然,詹金逊关于档案的证据价值和必须维护档案证据价值的思想是可贵的。但是,他却走到了极端。詹金逊过分地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却忽略了事物的另一方面,即被他当做选留和销毁文件惟一人的行政官员,并不能确保文件证据的神圣不可侵犯,他们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过多或过少销毁文件,“甚至为历史研究和提供活动证据而刻意编制文件”。由于在理论上的片面性,他无法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法。詹金逊的鉴定思想把本来合理的东西绝对化、片面化,这就把科学转化为谬误。

谢伦伯格以其卓越的双重价值鉴定理论否定了詹金逊的档案鉴定思想,为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把关注焦点放到史学研究需要的思想,他的后继者甚至越行越远,提倡决定档案根本性质的应当是从属价值,提出了“利用决定论”,强调“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的实际利用和预期利用”是档案鉴定的“最重要标准”。当时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的重要鉴定思想家米耶·菲斯拜甚至主张“编史工作的最新趋势是判断文件价值的首要标准”(注: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

幸亏这种观点并没有在档案界达成共识。比如,杰拉尔德·汉姆就认为这种观点最终的结果是“档案馆藏只限于满足狭隘的研究需要,无法广泛地反映人类生活方方面面”,他进一步指出,“利用决定论”实际上破坏了文件在其形成者业务活动中形成的自然联系,完全忽视了形成者的延续机构记忆的需要。按照汉姆的观点,显然可以认为传统的史学研究远不能代表广泛的社会需求,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斯·布姆斯的“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的产生,就显得再自然不过了。

事实上,在最后一个古典档案学者——希拉里·詹金逊的理论影响日趋式微后,档案鉴定理论研究基本上脱离史学思潮的影响,不再受历史学家思想观点的挤压。而在电子文件出现之后,技术鉴定的难度与受关注程度超过了对内容的审视,电子文件鉴定的这双重支点的建立,完全宣告历史主义色彩的淡化,现实需要以及技术性属性越来越成为鉴定理论研究的重点了。

三、职能鉴定论以一种新的面目回归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波兰档案学家卡林斯基接受并发展了迈斯奈尔鉴定理论这已孕含的职能鉴定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鉴定理论和标准,其理论核心是“职能鉴定论”,即档案文件的价值取决于产生机关的职能及其在政府机关体系中的等级地位。按照这一理论,高级机关和职能重要的机关形成的文件价值大于低级机关或职能不重要的机关形成的文件。“职能鉴定论”使鉴定工作由过去被动销毁档案转到了主动按档案价值决定留存上来,这是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突出的意义。

“职能鉴定论”在谢伦伯格的双重价值鉴定理论中得到进一步应用,谢伦伯格把职能鉴定论的主要思想当做鉴定档案证据价值的主要标准,因而也被欧美国家普遍接受。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件数量的惊人增长、文件类型的日益复杂,以及社会对档案利用范围的扩大,给鉴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许多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对鉴定的新理论、新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由此,档案鉴定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时期,世界各国的档案研究人员逐步坚信档案应当反映其产生的社会,因而,档案理论的思想基础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从一个国家的理论发展到一种全社会的理论。这就促使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社会分析和职能鉴定论”在此背景下得以全面发展和论证。

“社会分析和职能鉴定论”最初源于德国档案学家汉斯·布姆斯的“以文件形成者职能体现社会价值”思想。布姆斯认为,社会应确定其自身价值,档案文件必须如实地反映这些价值。社会价值最好不是直接通过对社会动力和公共舆论的研究来确定,而应间接地通过了解那些为实现社会需求和愿望的重要文件形成者的职能来判断。按照这种方法,对文件的评判标准从复杂的社会价值、问题或趋势转变为由文件形成者职能显示出的文件来源。当然,这是一种广义的来源,其分析的重点将是文件形成者的职能、计划,所参与进行的活动及活动中的有机联系和业务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哪些职能活动,哪些工作更重要,从而将在其中产生的,或与之相关的文件都保存下来,而不再逐份审阅文件本身。这是对卡林斯基“职能鉴定论”的发展。

布姆斯的观点与加拿大国家档案馆1989年后实行的“新宏观鉴定接收战略”相吻合。加拿大的鉴定方法首先关注的是机构活动的有机联系,其次是分析和鉴定政府职能、计划、活动和业务的重要性。因此,鉴定的着眼点不是集中在文件或单份文件上,而是集中在生成文件的政府职能、任务和活动上。这一做法为鉴定大批量的文件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尤其此时大量出现的电子文件。

加拿大学者T·库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研究也与此档案鉴定的战略转移不谋而合。他一直主张档案鉴定方法应“置于一种以文件前后关系为基础,以来源为中心的框架之中,而不是置于以内容为基础的历史文献框架之中。”尤其是电子文件出现后,档案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库克指出:“作为档案鉴定的核心——鉴定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文件的过程需要改变,这是因为文件的传统概念和物质形态不复存在,需要鉴定的文件数量过大,而这种鉴定往往必须在一份文件产生之前在计算机系统设计阶段完成。鉴定将因此侧重职能、业务和风险分析,而非文件及其潜在价值。”(注: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

由于这一时期的档案鉴定理论,又以机关的职能为支点开展研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卡林斯基的“职能鉴定论”,因而,为区别前者,一般把这一时期的职能鉴定研究,加一个“新”字为其前缀,称之为“新职能鉴定理论”。

四、鉴定标准日趋实用化——鉴定的实用主义功能目标反映越来越明显

虽然档案鉴定理论体系在把握主体需求和客体属性这对价值关系方面日趋成熟和全面,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文件、档案鉴定动机更趋“实用化”,鉴定理论体系开始突破主体需求和客体属性这两方面依据的限制,呈现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趋势。

审视整个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历史,这种“实用化”的趋势可以从两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鉴定标准向更利于实际程序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愈是早的鉴定体系,其标准愈是抽象,鉴定人员难以把握。迈斯奈尔的鉴定标准虽然使档案鉴定工作开始摆脱纯经验操作阶段,但是标准过于粗糙,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一种鉴定理念。卡林斯基的职能鉴定标准继承和发展了迈斯奈尔的鉴定思想,而且更具操作性,但是没有具体的文件处置一览表,更谈不上文件保管年份的细分,因此具体操作时鉴定者还是难以掌握。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种情形在很多国家得到了改变,这主要是因为文件数量急剧增长,鉴定行为需要当机立断,而不是在模棱两可的标准下犹豫不决、举棋不定。这些国家就通过反复的验证,制定出指导文件鉴定的文件处置一览表,把文件的保管年份进一步细致化,以便于鉴定人员在具体操作时掌握。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他们机械式的鉴定标准,大大改变了以往鉴定工作滞后的局面。

第二,鉴定成为档案优化的主要措施。

档案优化是指馆藏量与信息量的最佳比例关系,也即在最低限度馆藏量的情况下,保存最大限度的必要信息量。

档案优化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都面临现代文件膨胀的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不断增多的管理机构在其名目繁多的活动中对各种记录载体、记录手段和复制技术的应用,使现代文件的数量日益膨胀。尽管各国采取了若干文件“节育”措施,但不断增高的“文山”仍然使各国的档案人员不堪重负。

然而,各国档案人员都意识到,在大量产生的文件中真正作为档案永久保存的数量却很小,许多国家档案馆为此在探索如何有效地控制进馆数量并确保馆藏质量的问题。档案优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于是,档案鉴定与档案优化直接联系起来了,无论是比例鉴定法、选样保管法,还是通过文件管理加快对半现行文件的处置、或者限制进馆机关等,这些措施事实上都是鉴定本身。从结果看,通过加快对档案的鉴定和处置,基本达到了档案优化的目的。

五、效益标准日显作用

档案管理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有很多方面的费用支出,如保存空间、装具、人力等,这些因素会影响着档案的鉴定,即档案鉴定人员在判定档案价值时必须考虑保管费用因素。所谓保管费用,是指对以后保管档案过程中所需各种费用的估计,它包括库房费用、处理费用、保护费用和参考费用。其中,库房费用是指建筑库房所需的费用;处理费用是指每立方英尺档案对其进行处理和编目所需的工时,它是档案鉴定中的一个永恒的和决定性的因素;保护费用是指文件在保护或修复过程中所需设备和材料的费用。由此,档案人员必须权衡经费来源与所保存档案未来的用途。

效益标准渐渐得到重视,成为鉴定中奉行的一条原则。早在1946年美国档案学者波尔就提出把保存的费用作为档案鉴定的要素之一,但这种讲究实用的观点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甚至遭到了一些档案人员的批评,这一标准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广泛倡导。

谢伦伯格在对档案价值作较全面的阐述时,还强调鉴定时应考虑档案保管费用、技术条件、场地限制等。他认为,任何一份档案都可能在某个时期、某个场合发生作用。但不可能把他们全部保存,社会用于保管的能力毕竟有限,这样就必须考虑到经费问题。布里奇福特在《档案与手稿:鉴定和登记》中更明确地提出了这条标准。他强调,档案鉴定应充分考虑存储、保存、处置文件费用等因素。美国的弗兰克·博尔斯和朱莉娅·扬提出的鉴定模式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模块,其中一个模块便是保管费用。博尔斯和朱莉娅在1985年第二期《美国档案工作者》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保管费用是档案鉴定标准之一。不仅仅是美国,从目前看来,效益标准已经作为一种非文件价值关系因素的鉴定标准,而被各种鉴定体系广泛采用,我国许多论著中也采用了这一标准。

我国最早注意这一标准的是陈兆@①、和宝荣两位教授,他们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必须研究保存效益的观点,认为只有“当档案发挥作用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因保存档案所付出的代价时,才具有保存价值”(注:陈兆@①、和宝荣:《档案管理学基础》1996年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75。);冯惠玲和何嘉荪教授也持同样的观点。冯惠玲教授认为:“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的档案保存能力都是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必然直接制约档案保存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在鉴定工作中应摒弃不计成本、多多益善的观点,要考虑一下每份档案是否值得保存,值得保存多久。”(注:邓绍兴、陈智为主编《档案管理学》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P31。)何嘉荪教授在他主编的《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虽然认为“目前在我国尚无精确计算档案管理费用的先例和成熟的计算方法,更没有得到一致公认的计算档案作用效益的公式,所以一时还无法运用定量方法对比分析保管档案的效益和低价。”但强调“保存档案必须在经济上是合算的”,并指出,“在鉴定档案价值时,提出保管代价问题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适当考虑这个因素是必要的,可以不致盲目保存许多价值并不太大的档案文件。”(注:何嘉荪:《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199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P53、P85。)

世界各国档案工作者都在考虑档案发挥作用所带来的效益与保存价值所付出的代价问题的对比关系,尽可能将能够发挥作用带来的效益大于其保存代价。这说明讲究实用化的鉴定体系已被广泛接纳,人们在鉴定文件、档案价值时,已不再局限于从主体需求和客体属性两方面寻求依据了。

档案论文范文2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以高校档案馆(室)藏为对象,以满足高校和社会利用档案的需求为目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挑选、编辑和评价,以多种形式提供档案为高校和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主动有效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档案利用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向高层次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后,档案编研工作因其提供的档案内容系统丰富、使用范围广泛、服务方式主动、查阅时间节省而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档案部门的推崇,被认为是深化档案利用工作的一种新举措。档案事业的迅猛发展,给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高校具有了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资源、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条件,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广泛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充分挖掘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是档案工作上台阶出成绩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现状

档案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和高校自身以及社会对档案利用的日益频繁,使各高校在编研方面都下了一定的功夫,也取得了一些系统的、有效的编研成果,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档案工作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制约着档案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1、选题狭窄陈旧,形式单一。有些高校还停留在最基本的编写参考资料上,诸如基础数字汇编、大事记等等,没有新的突破。

2、重视“编”而忽视“研”。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大多只是把档案中已有的一些统计数据、现成材料照搬摘录,忽视了在汇编的基础上加以研究这一面。因此,编研成果往往质量不高,过于简单化。

3、编研成果没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校档案的信息编研资料大多只是用来应付各类检查、评估之用,或作内部参考,真正能走上社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多。

二、影响编研工作的一些因素

1、社会因素。由于社会上还存在着对档案工作不了解、不重视的现象,谈起档案工作,人们总要将其与古老的房子、破旧的书刊、默默无闻的工作者相联系。档案人员地位低下,待遇差,愿入档案这行的人员较少。社会上的偏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档案工作者积极性的发挥。

2、领导因素。相当一部分高校领导对档案工作还存在另眼看待的态度,或是配置的档案室工作人员不足,甚至配置的就是闲杂人员,要不就是资金投入少,还可以随意抽调档案工作人员做其它事务,没有真正把档案工作摆到相应的高度。档案人员也较难争取到再学习、深造的机会,等等。

3、历史因素。各高校的规模有大有小,办学历史有长有短,因此各校室藏数量也是“贫富不均”,且室藏结构不合理,文书、教学类档案居多,科技档案少,档案包含信息范围较窄,大多局限于高校内容。

4、档案馆(室)自身因素。高校档案室大多只有1-2名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只能算“半”个。因人员不到位,档案员常身兼数职,平时只能忙于档案的收集、整理等日常管理工作,没有过多精力进行编研,且学历层次不高,是档案专业班科出身的更少,由此造成编研材料过于简略。这也势必造成领导及校内各部门对档案的作用发挥、档案员的地位产生误解,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档案员的积极性,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档案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档案编研工作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未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三、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原则、特点

1、高校档案编研工作须坚持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提供档案的资料信息服务,促进本校工作的发展进步,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目的。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必须对各种信息,包括档案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档案信息快捷、准确,充分利用档案资料,就能为工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档案编研工作针对性强,就能为管理者、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良好的服务,使决策更准确,更符合学校实际。

(2)真实性原则。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一定要以档案资料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可以造假、虚构、拔高、篡改,不可随意地添加编者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想倾向。只有真实的档案资料和档案编研材料,才有实际的价值。

(3)适用性原则。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更应讲究适用性原则。档案编研成果一定要有实际的效用,针对性要强,要符合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以满足学校领导、群众对档案资料的需求,进而满足社会对学校档案资料的需求。适用,才能发挥作用;适用,才能产生价值。

(4)精确性原则。高校档案编研工作,要有精品意识,绝不能粗制滥造。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档案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存优”的深入分析研究,确保档案编研工作的精确、恰当、科学。

2、高校档案编研的特点

(1)编研成果的时效性。信息时代讲究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档案编研成果能够高效率为之服务。高校档案馆(室)作为基层档案部门,处于教育、科技文化活动第一线,直接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从选题、编纂到出版等都有时间性强的特点。它要求选题上不要贪大求全,题目要小些,进度要快些,效果要大些。

(2)编研成果的针对性。针对当前学校的各项中心工作,结合本校实际而进行档案资料编纂,这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又一重要特点。如编纂《学校组织机构沿革暨教职工名录汇编》,它包括学校组织机构演变、机构负责人姓名及各时期全体教职员工名单。这些经过加工的集中的优质档案信息,针对学校机构精简、人员分流、减员增效等项改革,提供了历史的、比较系统的档案材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配合了学校的中心工作,因而很受欢迎。

(3)编研成果的知识性。所谓知识,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创造的全部知识,其中最主要的是指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高校肩负着人类社会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为社会所有行业输送知识人才,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从自身档案信息出发,就自然使所编研的档案信息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4)编研信息的集散性。编研工作是高校档案馆(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以自身收藏的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档案利用者需求为目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分散的原始素材按照一定的选题和形式进行整理、选择、考证,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相对集中的档案资料,为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编研工作

1、主动宣传,争取领导的进一步重视。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档案室才能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校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依靠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档案信息编研,领导的决策至关重要。怎样才能使领导对档案工作进一步重视呢?这需要:(1)加强宣传。有些领导不是不重视档案工作,而是对档案工作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因此,档案人员就应主动进行宣传,使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2)干出实绩。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应干出成绩来,让事实促使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做好编研工作,为领导的各项决策提供相关的材料、数据,让档案工作的地位在领导心目中日益提高,这样,档案室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才能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

2、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使档案员不再是档案仓库保管员,档案工作已由简单的经验管理向复杂的科学管理发展,简单的手工操作管理已发展为复杂的电子计算机管理。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档案人员如仅满足于现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就很难适应档案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最终被时代所淘汰。档案员可以通过各项档案业务培训、自学、函授教育、高校协作活动等等途径加强学习。平时还要注意在工作中找寻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学习,通过不断的进取,成为新一代的档案工作者。

档案论文范文3

文书档案工作又有高度的政治性,又是一项由许多具体环节组成的事务性的工作。文档、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责任感。首先,要理解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文书、档案工作。其次,对文书、档案工作在机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做无名英雄。文书、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是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这种服务体现在每一件公文的办理中,具体说,党政机关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力针、政策,将要制定、和利用一些公文,而从公文的起草到印刷、发送出机关,都离不开文书、档案工作。上级机关下达的指示、命令,下级反映情况、汇报工作的公文,也都要经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手来具体办理。可以说,党和国家的各顶事业的成就,中间都包含着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一份辛勤劳动。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应当感到光荣和自豪,并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文书、档案工作。

二、遵守纪律,严守秘密

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处理、管理的公文,许多是涉及党和国家以及单位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重要秘密,或重大的机密科研成果。如果我们不严加防范,失去警惕,就有可能使党和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遭到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文书档案工作人员接触和掌握了大量重要的核心机密,因此,文书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而且应该具有高度自觉的保密观念和良好的保密习惯;不该说的,绝对不说,守口如瓶,不该看的,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绝对不记录。不在私人通信上或公共场所、家属子女面前谈论机密信息,与亲戚朋友的交往要适度,要谈吐有止;遵宁纪律,同时也要严格按照工作的职责行事,不以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文书档案工作人员是机关中经常在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人员,同领导同志接触机会比较多,了解的机密也比较多,因此,他们在为机关、为领导同志服务的同时,又有假借领导同志名义谋取私利的机会和可能,也有失密、泄密的可能。因此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纪律,清正廉洁,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以自己的言行确保一切秘密的安全。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条例,确保国家秘密。

三、精明干练、主动负责

文书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要严格按照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的意图办事,同时还要处理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因此,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头脑灵活,思路敏捷,办事利落、迅速而有条理,大事小事,案前百事,能分清轻重缓急,大事不误,小事不漏。文书档案工作的服务性和事务性,决定了文书、档案工作人员要有勤奋工作,主动负责的工作态度。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应当腿勤、手勤、脑勤。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单位,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同时兼任秘书工作,工作任务里,因此更需要勤奋并且要有积极主动的负责精神。

四、埋头苦干、严谨精细

埋头苦干和严谨精细,是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应有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也是职业的行为准则。文书档案工作是属于事务性、服务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都很具体、繁杂,每一桩,每一件,不干不行,干好义不容辞,要做好这一工作,就必须具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积极奉献的精神。文书、档案工作又是十分细致的工作,有许多相当细小、零碎的环节,稍一马虎,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纰漏和差错,只有具备严谨精细的工作精神,才能做到周到、圆满。

五、谦虚谨慎

档案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管理体制生命周期

一、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背景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档案本身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档案本身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其形式由原先可视记录识别型转变依赖机器识别的代码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不断发展,历经单机数据管理模式、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并且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其管理流程、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基于手工的档案管理流程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点相应调整。20世纪对档案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就是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档案看做是一个整体过程、档案整体运动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形态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档案生命周期理论为档案的阶段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档案运动阶段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为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

1.信息一体化管理

信息一体化管理,其实就是指企业的档案工作、情报工作、图书工作的一体化。在企业,这种综合性信息管理机构一般称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提供历史的信息和现时的信息,又要注重超前性、预测性信息的采集、筛选、提供。一方面可以利用档案史料中的信息编写反映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科技成果等编研成果,为展现企业的辉煌历史、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提供详实、可靠、生动的凭证;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网上采集与企业业务有关的信息,并进行筛选、汇编,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含量较高的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图、情、档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在原有图书机构、档案机构或情报机构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实体机构。这种管理模式便于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2.档案一体化管理

档案一体化是我国文件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使之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发挥各自以及总体的最大效能,确保从企业现行文件到档案管理的高效和优化。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一体化的目标

实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整个运动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科学管理。科学的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在文件从产生到最终转化为档案的过程中,既加强企业内部文件、档案工作的一体化,也注重各个不同文件职能机构的业务衔接,从而使文件到档案全过程都得到有效控制。

(2)档案一体化的原则

在实行信息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全程管理原则,电子文件环境中,文件、档案界限不再显而易见,文件和档案工作人员界限也日趋模糊,文件与档案工作实行全程管理,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提高效率;前端控制原则,前端控制原则是以文件生命周期为基础,将文件从形成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不同阶段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件形成是前端,处理、鉴定等是中端,永久保存或销毁是末端。前端控制是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整合;集成管理原则,集成管理是对管理要素的科学重组,是全程管理思想的延伸和深化。集成管理可以增加管理体系的功能度,因精密组合而减少疏漏,提高可靠性,增加相关作业密度,减少重复而降低功耗,提高管理效率。

(3)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流程管理的一体化和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指在文件最初生成阶段、对电子文件就是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应当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确保生成文件符合档案管理功能要求;流程管理的一体化指对档案运动流程实施统筹规划、全面控制和综合管理。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指对文件、档案信息进行合理协调,使文件、档案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4)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档案一体化管理不只是理论上设想的一种管理思路和模式,更多是实践中需要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它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简化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也改变了文件的生成方式和载体性质。其次,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文件运转的的方式和特点。这些都使得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有了实现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档案论文范文5

【关键词】档案;文化;文化价值

众所周知,档案是人类文化的记忆宝库,也是历史发展、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见证过去,更引领未来,档案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一、档案具有文化价值

档案是文化之母,文化之魂。在讨论档案的文化价值之前,有必要对“文化”和“档案”这两个概念进行分别探讨。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Culture”,意指膜拜、崇敬、礼仪的意思。“文化”一词在中国也早已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种错宗复杂的纹理,“化”的本义是指易改、生化、造成。“文”与“化”联在一起,意指与不可更改的自然相对,与粗犷、野蛮之风相悖的一种“以文教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古往今来,无数专家、学者也试图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概括,但事实证明,要给它一个严格而精确的定义并非易事,以至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不管人们如何定义,人类对文化的概括大至可分为两类: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也称为大文化,它着重于与大自然的本质相别,是人类卓尔不群于自然的高贵的创造。它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又称为小文化,它是指人类意识形态领域所创造的财富文明,包括思想、宗教、艺术、科学技术、道德情操等领域。它摒弃了大文化中物质文明成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成果和精神道德。并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推进,文化越来越趋向于精神和狭义。概括地说,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是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积淀,它的主体是人,由人的需求产生,并处在不断的创造、积累和传承的进程中。

(二)档案的内涵

档案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并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不仅共存于同一个空间,人们也在档案中延续时间的相继。从远古时代走来,档案从简单的记事演变成一门科学的研究。古往今来,人们对档案概念的把握从未停止。在我国古代,档案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商代称为“册”,周代叫做“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清代以后多用“档案”,今统一称作“档案”,它是指某种文书、文件或文书材料。而在《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档案被定义成“机关、个人、家族在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总和。”美国现代著名档案学者谢伦伯格也在其名著《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指出:“档案是经鉴定值得永久保存的供查考和研究之用,业已藏入或者选出准备藏入某一档案机构的任何公私机构的文件。”有趣的是,尽管人们对档案概念的阐述各有不同,但对档案本质的把握却缺乏纷争,即档案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和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三)档案的文化价值

档案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而原始记录的前提是文字的产生。在国家和阶级产生后,国家就有了记录本国生产、生活经验的需求。随着文字的产生,这种需求变成可能,而这种可能即是档案。因此,从档案的缘起,我们可知,文字的产生是档案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而文字既成为一种记录社会生活的载体,且本身构成一种文化。档案与文化紧紧相连,档案用于记录的符号是文化价值体现的外在形式,而档案中蕴涵的知识信息则决定着档案文化价值的内容。

二、档案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

档案是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档案中蕴含着人类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加之“文化”的内涵十分宽泛,因此档案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有人把档案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人们对真善美的需求中,因此把档案的文化价值界定为真的价值,善的价值和美的价值。也有人认为档案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具有储存文化的价值;(2)档案是文化的积淀,具有传承文化的价值;(3)档案是一种媒介文化,具有传播文化的价值;(4)档案反映文化变迁,具有发展文化的价值。更有人把档案的文化价值具体细分为:民族文化价值、文化创造价值、学术文化价值、文化教育价值、文艺创作价值和文化鉴赏价值等六个方面。对于档案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人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自己独到的概括。但笔者认为,其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内容上来说:档案是文化沉淀的累积

档案的本质是社会生活真实的原始记录,它记载着人们真实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变迁,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实的历史进程。那里是一个民族的根,人类精神的魂。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足迹都可以在他们民族或国家的档案中得到追述,任何人类思想的灵魂都可以在本民族的档案中得到唤醒。面对现实,日本政府猖狂肆意,对我虎视眈眈。面对这样一个顽劣的民族,反观历史,档案是“未掺过水的史料”。我国的《使琉球录》、《使琉球杂录》、《中山传信录》、《琉球国志略》等各种档案中明确记载了我明清两代朝廷先后24次向琉球王国(现领域)派出册封使的详实历史,明确记录了属于中国版图的历史事实。铁证如山!面对历史,日本政府依然信口雌黄,为自己和国际社会所不耻。

档案是历史的凭证,也是历史的累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个人,其都在自己的历史文化中成长。没有档案积累的文化财富,现代文明也就缺乏了坚实的根基。我们在春秋的孔子中学会了道德仁爱,在战国的庄子那学会了顺其自然。在秦始皇那品尝暴政的恶果,也在韩非子那习得了秩序的井然。我们在四大发明里承载现代科技,也在西方文明中开启民主期待。古往今来,档案承载着文化的基础,播种着文化的源泉。

(二)从形式上来说:档案是文化传承的媒介

档案不仅是文化的累积和基础,也是文化流传的媒介和手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在不同的媒介更迭中传载着自身的贮藏和积淀,也真实反映着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变迁。在最早的甲骨档案中,人们了解了商周时代人们祭祀、农耕、军事、风雨、成年等许多的事迹,启迪着世人的智慧,也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原始之光。在金石档案中,人们见证了青铜时代的辉煌;在简牍档案中,人们认识了“汗青”的力量;也在缣帛档案中,人们了解了中国古代丝绸的绵长。而在同时代的国外,石刻档案还在流传着汉谟拉比大法典的故事,纸草档案也在诉说着古代埃及的荣光。

但无论中外,无论是甲骨档案、金石档案还是后来主流的纸质档案和新新发展的电子档案,它们都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史料和依据。

三、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

档案具有无比的文化价值,但档案的价值并不会自然发生作用,而是需要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才能产生。而作为主体的人即是档案价值产生的中介。离开这个中介,档案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而档案的利用正是需要人的参与。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作为贮藏文化宝库的档案部门,档案的利用率却不尽如人意。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最大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所谓社会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对档案的认识水平以及社会上对档案的普遍认识的程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的整体档案意识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二:(1)档案处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它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导致其不被社会各界所关注;(2)人们对档案的认识还处在停滞阶段,认为档案只是保存历史的材料,并不知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这些状况,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宣传,提升全民的社会档案意识。如:我们可以加大档案馆(室)的开放力度,鼓励和引导人们使用档案;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办展览、纪念活动等方式来吸引人们对档案的关注;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如档案网站、档案专业期刊等来进行宣传,全面提全民的社会档案意识,促进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

(二)加强管理,实现档案资源有效利用

加强管理,是实现档案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有效方法。加强档案资源的管理,就是要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管理档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着手:(1)加大档案收集的力度,扩大档案的来源,增加馆藏;(2)做好整理和鉴定工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重要的档案资源优先保存;(3)做好档案的编目和检索工作,提高档案的利用率;(4)创新档案文化价值,实现档案文化价值升值更新,比如可以探索一些档案使用的新途径,如,日前,正在展出和出售的文化创意产品,既让人们了解了档案的文化内涵,又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周琼凤.论档案的文化价值[M].云南档案局,2006.

[3] 刘东斌.试论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M].档案与建设,1999.

档案论文范文6

一、对当前基层档案工作面临的形式的分析

在基层档案工作中,各种陈列馆对档案的保护和开发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基层陈列馆在档案的开发利用中却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有一部分的陈列馆工作人员缺少能够适应当前形势必备的知识结构,陈列馆中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并不是专业的档案专业中毕业的人员。这就会使得当前的档案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难以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对基层档案工作进行创新性的开展,不利于陈列馆的继续发展。同时还有很多老一辈的工作人员,思想过于保守,没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时,虽然能够为这项工作提供很多宝贵的资料,却难以开拓创新。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技术以及融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因此而产生的电子文件也变得更多。这代表了人类在信息的记录、传达以及保存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自从纸张发明以及近代档案理论的建立以来,在档案领域中发生的中的变革,其影响深远。

档案资源共建和共享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当前阶段,各陈列馆在积极的收集与自己陈列馆主题相关的档案时,还需要注重将自己已收集的档案与其他各种档案部门进行资料共享。但是当前陈列馆很容易满足于传统的档案收集观念,并且当前很多陈列馆工作人员都拥有这种心理。

二、陈列馆档案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陈列馆对各种档案进行陈列展示,是将档案来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特别是“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因此来构建档案文化,让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例如杭州市城区河道陈列馆,通过对各种档案的利用和展示,对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亡的灵性和风采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在宣传水环境整治及弘扬水文化方面都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陈列馆加强对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构建自己独特的档案文化是为了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在基层的一种体现。陈列馆的档案工作因为其独特的特殊性,在开展档案工作时更有针对性。陈列馆工作人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的在工作中创新,将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的立足点与着眼点都放到促进当地群众的整体发展的根本利益上来,要尽可能的满足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对档案文化以及档案信息的需求。陈列馆工作人员需要发挥出档案文化的社会效用,积极的提供优质的档案文化服务。同时要积极的利用自己的工作来让更多的人爱档案、关心档案事业的发展,让档案事业能够在为和谐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三、开展民生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档案文化建设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涉及到了多个社会领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在内涵方面有了全新的发展,同时其构成要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仅有政治的、经济方面的变化,同时还有精神的、物质的等许多方面的改变。在民生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档案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创新机制是陈列馆民生档案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

陈列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保持“常展常新”的态势。陈列馆的建设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挖掘、保护档案文化遗产,对历史进行重现,对传统进行延续,对知识进行继承,对散落在民间的档案文化遗产进行集中。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积极的对档案工作的开展机制进行创新,在工作的开展中要做到“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而在工作开展之后还必须要做到“问绩于民”。将“以民为本”作为陈列馆档案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档案工作方面也积极的遵循相关的原则,让规范民生档案管理成为了中心的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陈列馆的建设必须要着眼于当地人民群众所关注的各种热点问题。对各种档案的陈列和展览如果不能够引起群众的关注,那么陈列馆也就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陈列馆的档案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的深入群众当真中开展各种档案的展览,为市民百姓展示陈列馆的档案收集和开发工作的成果,使市民百姓真正理解、支持并参与到陈列馆的建设以及档案管理工作中来。同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规定》来积极的构建出完善的民主决策体系,使得陈列馆的档案工作能够做的更好。

(三)必须要能够跟上时代步伐

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而信息化档案文化建设的成果也不容忽视,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完善。陈列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信息化考虑到位,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促进陈列馆的档案工作的开展。陈列馆的建设宣传十分重要,因此,需要积极的利用各种媒体来对陈列馆进行多方面的宣传,扩大陈列馆的知名度,为陈列馆的发展打下基础。

(四)加强对现行公开文件的利用,积极为群众宣传单与国家的最新政策方针

陈列馆需要对原始的档案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来形成新的文化成果。陈列馆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的开展现行公开文件的利用工作,有效的保证人民群众的权利,因此必须要做深、做细、做实。近年来,各地的档案部门都纷纷成立起了现行公开文件查阅中心,提供各种现行公开文件的查询服务,特别是与民生问题相关的档案工作部门更是应该开展这种服务,让民众能够对他们所关心的各种民生问题有一个详尽的了解。陈列馆则能利用这些中心获取各种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陈列展览的方式来让广大的基层群众对各种现行文件有一定的了解。陈列馆对历史文献、地域文化为主的档案十分关注,并能够将工作推到一个更加宽广的舞台之上。在现行公开文件查阅服务中能够提供很多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资料,这是对传统档案工作观念的一种更新,是对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的拓展,更是能更够搭建起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上一篇机构论文

下一篇测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