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德育教育论文范例6篇

音乐德育教育论文

音乐德育教育论文范文1

音乐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能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音乐教育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任何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浓重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按照时代的要求去熏陶、塑造人的品德。使学生充分体验蕴藏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陶冶性情,体验到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音乐作品能对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并唤起学生追求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养成健康、向上、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能起到以美导学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以形感人、以情感人的功能,结合音乐来自现实和贴近生活的特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并富有时代色彩的音乐旋律,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渠道更通畅,导向功能发挥更实际。学生能通过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在音乐的影响和熏陶下,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内在的理性力量,从而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音乐教育能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的理论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来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音乐艺术因素有着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通过开展音乐教育,让大学生接受中外经典戏剧,乐器演奏以及交响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提升自身精神境界,促进当代大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真正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对切实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领域,而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进音乐教育的内容,可以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教育者要紧扣音乐来自现实和贴近生活的特点,通过音乐教育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富成效。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如果能够遵循音乐教育的发展规律,关注音乐的发展动向,在教学中将它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信念理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以及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良知、且品格高尚的一代新人。当《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悠扬歌声响起,就会将我们带入那牛羊满坡、绿草幽幽、溪流广阔的美好世界,使演唱者和听众的心灵与情感世界产生共鸣。世界各国的人都可以在施特劳斯美妙的圆舞曲声中翩翩起舞。又如,不管谁加入《欢乐颂》的合唱,都能进入一个神圣的境界。在音乐的熏陶下,我们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我们都会在那崇高而神圣的气氛中感受到天下一家的平等、博爱的精神。每当我们听到《毕业歌》这首慷慨激昂的励志歌曲,一定会激发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概而言之,音乐作品的教学就是对人的良知与美德的培养,就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德育,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当中,让大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和思想共鸣,从而获得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理想的效果。

音乐德育教育论文范文2

音乐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上的崇高追求。首先从状态上来看,音乐是一种道德的三维存在,这三维即是行为、观念和形态。一些音乐观念、审美意识、音乐行为、乐音运动形态、乐器形态等即是音乐行为、意识和形态上的三维存在。其次从历程上来看,音乐是一种道德的历史存在。音乐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旋律、节奏、和声、速度和力度、曲式结构、音色、调式调性等都包含着不同的意蕴,音乐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自身文化的发展过程。最后从内构上来看,音乐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这是和德性相对应的。音乐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而后再从理性回到感性的过程,美学家认为,感性和理性的相统一即是美,我们感受到的音乐之美就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结果。音乐的产生和人的多种需要构成了价值关系,人的需要推动了音乐的产生和发展,音乐的逐步完善又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音乐适合了人,人必然选择音乐。

二、音乐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音乐教育与品德教育是相通的,音乐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中进行品德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音乐教育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渗透品德教育要有艺术性

受教育期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叛逆思想比较重,教师如果不注意方法,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勤于思考、讲究方法,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和途径,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的教育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要委婉,要具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实现品德教育的效果。

(二)渗透品德教育的直接方式是谈话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有效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谈话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谈话运用的比较多,现在的钢琴课和声乐课中,教师都要指出学生完成作业中的不足,并要对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赞扬,指出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点睛之处,让其他学生也能更好的完成钢琴作品和声乐作品。施教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是波动的,和老师配合默契,情绪较高或素质底蕴扎实的学生,完成的作业相对来说比较好;而思想被动素质比较不稳定的学生对作业具有抵触情绪,那么完成作业就会差些,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去和这些被动情绪较大的学生进行交谈,给他们进行品德教育,从他们的内心开始,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找出他们不想学习的根源,最终让这些学生乐于接受批评,并心甘情愿的完成音乐作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点评和讲解作品时,学生就会乐于接受和理解,这样不知不觉中,既让学生学到了音乐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品德情操。

(三)渗透品德教育需注重德育的基本品质

音乐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首先要注重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品德教育从教师的基本品质开始,循序渐进,根据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将诚实、责任、自律、奉献、同情、尊重、坚韧等基本品质融入教学之中,这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能够起到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根据不同的音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教育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具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关心同学、尊重师长、具有善良的同情心等等。

(四)渗透品德教育的前提是拓展教师课程资源

从思想政治和德育的内容来看,品德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可联系性非常强,音乐教育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等都有所涉及,这就对音乐教师的知识视野要求较高。在分析一个音乐作品时,不仅要懂得音乐的旋律、内容,还要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等,甚至还要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政治意义。贝多芬的《命运》描写了作者与命运做斗争的坚强意志;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是鼓舞波兰人民的的斗志而创作的。如果教师的知识面比较广,在讲解音乐的同时就会顺其自然的讲解一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生平等,把德育自然而然的寓于其中,学生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也得到了品德教育。

(五)渗透品德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功能有目共睹,但是品德教育如何才能在音乐教育中更好的体现,怎样才能产生有效的德育效果是音乐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阅读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推荐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心里素质,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三、结语

音乐德育教育论文范文3

这四个层次反映了课程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层层递进原则。第一层次的教材统整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和学科逻辑,将课程作适当的统整以建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简洁清晰的课程内容。从音乐教育的学科特征来看,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传授音乐学科本体知识是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第二层次的“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统整”是第一层次“教材统整”的适当延伸,指出了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之间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第三层次“学习能力统整”揭示了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更高要求是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四层次“学科德育统整”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高层面,融合了“课程统整”前三个层面的思想,实际上也揭示了通过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来培养社会主义德才兼备学生的最终目标。

“德”与“艺”的问题涉及到了音乐的价值命题,而音乐教育的价值是音乐教育的最高层面问题,如同就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宏观层面和具体的各个学科的微观层面来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对音乐教育的价值这一命题的争论、判断与结果会导致音乐教育功能、目的与具体实施措施的不同。

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讨论,必须从音乐的审美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也就是说“美”作为讨论音乐教育价值的“入口”是所有音乐教育理论家的共识。简而言之,近现代世界音乐教育哲学宏观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六种较为主流的观点:1、形式论;2、表情论;3、所指论;4、语境论;5、实践论;6、功能论,形式论专注于讨论音乐本体结构的形式之美,表情论专注于讨论音乐自身所具有的情感之美,所指论指的是音乐外部的形象之美,语境论成长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实践论注重音乐学习的过程、课程与实践的互动与价值,功能论则注重音乐学习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近现代西方音乐教育固然有合理之处,自蔡元培提倡“美育代宗教”以来,西方音乐随着近现代中国美育教育的展开,极大地在中国普及了音乐知识,使得普通大众都有机会获得音乐教育的可能性。但同时也有必要提醒某些中国的音乐教育理论工作者,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下现状于不顾,一味地“唯西方音乐教育理论为上”,把近现代西方的音乐教育理论认为是符合中国教育现状唯一真理的错误观点。当然如果追根溯源西方音乐教育史的源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其实有过“德”与“艺”关系的阐述,这和中国传统的“德”与“艺”的阐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学科分类的急速加剧,“德”在音乐教育中的比重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西方音乐教育思想的理念,提炼中国音乐教育的精髓,重拾中国音乐教育的信心,建构中国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音乐德育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王光祈;萧友梅;音乐思想;音乐教育思想

1 王光祈的音乐教育思想

1.1 时代背景及当时我国音乐教育的状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时期,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强.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清政府逐渐被降服、中国逐渐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19世纪末20 世纪初,新式学堂开始出现,西方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理念随之进入中国。新式学堂的建立,为近代音乐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以“学堂乐歌”为标志的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从此拉开序幕。

1.2 王光祈的个人经历及与音乐教育相关的社会活动和学术专著

1892年8月15日,王光祈出生于四川温江,他在童年时就喜欢吹奏笛箫,对音乐很有浓厚的兴趣,读中学时又对川剧很着迷,这些都为他后来从事音乐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08年,王光祈进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堂读书,1912年毕业于成都府中(即现在的石室中学)。1914年,他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学习法律,并以以优异成绩(第二名)毕业。在北京求学期间,他积极从事社会活动。1920年4月,王光祈赴德国法兰克福学习政治经济学,1922年起,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小提琴。一年以后,他决定放弃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转到柏林一所音乐学校,开始学习钢琴、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927年,在王光祈考入柏林大学以前的四年中,他已在国内发表了《德国人之音乐生活》(通讯十篇)、《东西乐制之研究》、《欧洲音乐进化论》等众多篇音乐方面的著述。王光祈进入柏林大学以后,以音乐学作为主课,学习了七个学期,课程包含音乐理论、钢琴、音响学、乐器学等。1933年10 月,王光祈受聘于波恩大学东方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课。1934年,他以论文《论中国古典歌剧》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1月12日,病逝于德国波恩。

王光祈在德国的十多年里,陆续写了18本音乐专著、论文40余篇。王光祈很重视大众音乐教育,他在论文《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中,阐述了德国音乐能够普及的原因及音乐教育的一些基本常识,还介绍了国民学校音乐教育等内容。他在介绍德国国民学校的音乐状况时,还将其与中国的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现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比较。他在 1927 年写的《德国音乐教育》这篇文章中,将德国音乐分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私家音乐教育、大学音乐教育及社会音乐教育四大方面,分别并加以论述,这成为了我们了解当时德国音乐的教育的第一手资料。王光祈还特地为国内的小学编写了一部《小学歌唱新教材》,为我国初级音乐教育的实施做出了探索和尝试。[1]

1.3 王光祈的音乐思想及音乐教育思想

王光祈是我国乃至整个亚洲,最早采用德国柏林学派比较音乐学的方法进行比研究的人,他系统学习并接受了柏林比较音乐学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在《东西乐制之研究》(1926)、《东方民族之音乐》(1929)和《中国音乐史》(1934)等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比较音乐学成果。尤其是在比较音乐史学方面,王光祈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该学科的学术地位,更取得了西方学者难以企及的成就。

在音乐教育方面,王光祈肯定美育的重要作用。他在《东西乐制之研究》中谈到音乐的美感: “音乐之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态度闲雅,神思清爽,去野入文,怡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习音乐乃是涵养德性之妙法,胜于读一百本‘修身教科书’。”[2]王光祈把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结构与审美者的人生价值联系起来,倡导美育中音乐的意义。王光祈还以德国为例: “现在德国虽遭战败,内则经济困难,外则强邻压迫,然德国人士仍无不兴趣浓厚,向上进取,无时或息,决不似中国人之稍遇挫折,便生意索然,这便是德国国民学校注重兴趣教育的结果。”[3]

可惜的是,由于王光祈英年早逝,出国学习之后就没有回到国内,所以他对当时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影响甚微。

2 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

2.1 萧友梅的个人经历及与音乐教育相关的社会活动和学术专著

萧友梅1884年出生,五岁随父移居澳门,进入“灌根草堂”读书,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和算数,还学习英语和日语。当时,萧友梅的邻居是一位葡萄牙牧师,他时常弹奏风琴,萧友梅对风琴的声音充满了兴趣,成为萧友梅最初的音乐启蒙。1899年,萧友梅15岁时进入广州第一所新式学堂――时敏学堂读书。1902年,萧友梅自费日本留学,学习钢琴、声乐。1913年,29岁的萧友梅进入莱比锡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科学习,与此同时,他还在莱比锡国立大学哲学系听课。1916年,萧友梅向莱比锡大学哲学系提交《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即《中国古代乐器考》),通过答辩之后,萧友梅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由于一战爆发,中德交通阻断,无法回国,萧友梅到柏林大学哲学系进修,并在柏林施特恩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配器、指挥等课程。

1920年,萧友梅回国,开国内专业音乐教育之先河,1920年至 1927 年间,先后担任北大音乐研究会(后更名为北人附设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大学)和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主要负责人。1927 年,北京军阀政府停办这些音乐教育机构,萧友梅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 年后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蔡元培任校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1940年5月,应教育部之聘,萧友梅担任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1940年12月31日,萧友梅因结核菌侵入肾脏引起肾脏大出血,抢救无效,逝于沪上。

2.2 萧友梅的音乐思想及音乐教育思想

萧友梅在《音乐的势力》《最近一千年来西乐发展之显著事实与我国旧乐不振之原因》以及《旧乐沿革》等文章中表达了他认为中国音乐落后这一观点。首先,他认为中国的记谱方式落后,就是有极好的音乐,也很容易失传了。[4]其次,他认为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没有人研究改良乐器”[4]了,还认为中国的乐器无法像西洋乐器那样,演奏半音及和声。萧友梅认为“中国音乐的根本缺陷是没有和声,没有转调”,所以无法发出“千变万化的音响”。除了西洋的乐器、乐谱、乐理之外,萧友梅还认为中国的音乐教育非常落后。“西洋音学的进步全凭讲究音乐教育”,①而中国音乐落后,也正是由于自唐宋以来,“一直到民国还没有人出来认真提倡音乐教育”。

然而,萧友梅也并非是一个全盘西化的人,如在音乐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上,萧友梅除安排中国古代音乐史课外,还安排学生选修民族乐器。在各个专业音乐院校专业的科、组设置上,萧友梅规定必须设立专门的国乐组、科。另外,他还聘请民乐演奏家如刘天华、朱英等,在他创办的各个音乐系科、院校中任教。但是,也有因其有国乐落后的观点的影响,使他在专业音乐教育上,以传授西方音乐理论为主,导致后来音乐学院中的许多学生都不知道板眼和工尺谱为何物。同时,由于完全采用西方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在专业音乐教育中被淡化。

其实五线谱也只是记录音乐的一种方式。用五线谱把音乐记录下来,固然有利于音乐的保存,但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五线谱是图形记录,所以只能记录出音乐的大致轮廓,无法精确记录出音乐本身。同时,我们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对于传递音乐中的无法用图形表现的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19世纪末的欧洲,浪漫乐派已经逐渐衰落弱,在东欧,一些音乐家如斯美塔那、格里格等,强调向民间音乐学习,逐渐形成民族乐派;在西欧,德彪西、拉威尔等音乐家从非欧音乐中吸收养分,形成了印象派音乐。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不仅代表先进文化的欧洲作曲家们在自觉地冲破欧洲文化中心,比较音乐学更是从理论上开始了对欧洲中心论的冲击。萧友梅虽然是在西方受的音乐教育,可是他并没有把当时正在兴起的比较音乐学等前沿、先进的音乐思想带回来,而是受到了当时流行在欧洲的已经开始没落的“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论”的影响,把西洋音乐中的观念当作准绳来衡量中国的音乐,给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在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中,美育一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早在1920年他就提出:“音乐同唱歌于美育很有关系。”[5]1939年3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提交的《改革现行中学音乐课程案》中他还特别强调,普通音乐教育乃是以美育为基本原则,要求中学音乐教育应利用音乐的感化功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美化学校生活;二是陶冶学生德性。

3 王光祈和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对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3.1 关于美育

最早提出美育理论的人是席勒,在《美育书简》中,他将古代希腊社会与近代欧洲社会进行了对比,认为在古希腊社会中,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个人与社会之间也十分谐调。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不仅使社会和个人产生严重的分裂,也使个人本身在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客观和主观等方面产生严重的人性分裂。要使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只有在审美状态中的人才能摆脱任何限制,使失落的人性得以复归。

在我国最早提出美育思想的是蔡元培,在他看来,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王光祈和萧友梅的美育思想与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都更加认同美育的重要性,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人的审美素养,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学校美育虽然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总体上看,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

为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改变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等现象,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美育的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3.2 关于对待中国音乐的态度

王光祈和萧友梅对待中国音乐,持完全不同的态度。王光祈是中国乃至东亚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先行者。比较音乐学是20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以欧洲以外各民族或种族的音乐文化为对象,通过跨民族对比研究的方法,来揭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门音乐理论分支学科。王光祈系统接收了柏林学派比较音乐学的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在《东西乐制之研究》(1926)、《东方民族之音乐》(1929)和《中国音乐史》(1934)等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比较音乐学成果,尤其是在比较音乐史学方面,王光祈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该学科应有的学术地位,更取得了西方学者难以企及的成就。王光祈站在比较音乐学的角度,认同和肯定中国音乐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比较音乐学”这个名称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民族音乐学”这个名称所替代,如今,民族音乐学者们站在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平等的立场,掀起了全面考查研究各民族(包括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潮,欧洲音乐早已不再被认为是独霸全球最“先进”的音乐了。

萧友梅则“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以西洋音乐为参照体系来衡量中国音乐,认为中国音乐落后。他所主持的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基本上也是以德奥为中心的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为摹本,教学内容也是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主。当时建立的教学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对我们当今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音乐教育都有很深的影响。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学习西方乐器的人数大大高于中国乐器的人数;对西方音乐作品(特别是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以来的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对西方音乐理论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超出了对中国音乐的理论研究;音乐创作、美学评价等方面也均以西方音乐为准绳……

21世纪的今天,中共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它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以及在当今经济与技术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重新审视民族的、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等。在这样一个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向的背景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认识和肯定我们自己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价值和意义。从音乐教育角度,积极保护、传承、发展我们传统的、民族的音乐文化,也唯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世界舞台上失去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

注释:①“什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教育机关。什么是音乐学?中国音乐教育不发达的原因”,原载于1920年5月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音乐杂志》,现载于《萧友梅音乐文集》第146页。

参考文献:

[1] 王光祈音乐论文选[M].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筹备处,1984.

[2] 王光祈.东西乐制之研究[A].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王光祈文集(第三卷)[C].成都:巴蜀书社,2009:103.

[3] 王光祈.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序言)[A].王光祈文集(音乐卷・下)[C].成都:巴蜀书社,2009:9.

[4] 郭燕红.萧友梅旧乐沿革评述[A].萧友梅纪念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230-231

音乐德育教育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高师 音乐教育 职业道德素质

高师音乐教育担负着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任务,高校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行为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近年来,在高师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着重音乐技能而轻职业道德,甚至是为了达到功利的目的而无视职业道德的不良现象。同时,由于音乐艺术所要求的技艺性和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不当理解,无形中又加剧了这一不良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音乐教师的整体形象势必受到损害,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势必受到阻碍。

一、高师音乐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1.遵守职业道德是音乐教育本质的要求。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是讲求审美性的,虽然从音乐教育哲学层面来说,音乐教育的本质还存在很多争议,但音乐教育对审美性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早在古代,我国儒学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音乐艺术的“尽善尽美”,孔子作为提倡“仁”“和”的大教育家,他所指的“善”与“美”绝不只是局限在音乐自身的纯粹审美层面,更包含了育人的求善和求美。美育者,应用美学的理论进行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所以美育者,必是智育与德育相辅相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德为智生,智为德用。可见,“美育”是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育、育人的教育。

目前,虽然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但音乐教育早已成为了育人的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音乐教育都应该发挥它的育人功能。高师音乐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一个较高阶段,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为人师表。在课堂上要利用言语引导,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领悟音乐的美感,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来尽心完成本堂课要达到的目标;而在课堂外,高师音乐教师更要以身作则,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那么,音乐教育者更不能因为自己对名利或金钱的追逐而玷污了“美”的心灵。那些有失音乐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是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玷污,更是对自身人格的侮辱。

综上所述,遵守职业道德是音乐教育本质的要求,是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应有的品质。作为高校音乐教师,音乐技能和知识素养固然重要,但如若没有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贯穿于教育实践中,就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音乐人才。

2.良好的师德是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音乐价值观的必要条件。高师音乐教育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所有考上高校音乐系或音乐学院的学生,都必须集中学习最重要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从人生的发展规律来讲,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所见的、所经历的,都会对其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论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在他们的头脑中通过理性思维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那么,这些青年学生极可能受不良风气和不良现象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10月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提出教师的师德理想是:“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教育损失降低到最小。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他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最大收获应该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后,依靠这种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引自己面对任何情况时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如果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是不当的或偏颇的价值观,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最大的“教育损失”。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教师所产生的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思潮、任何奖惩制度都替代不了的。可见,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大学阶段来说,学生思想上形成的价值观念会直接作用于他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进而也将会对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未来的音乐教育者来说,如果他们用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最终将会在音乐教育界形成一种不良循环。所以说,良好的师德对高师音乐教育来讲是极其重要的。

3.高尚的师德是高校学生获得高水平音乐技能的必要保障。大学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时期,学生音乐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日后的择业和教学质量。怀有一颗真诚的心热爱学生的教师,会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通过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也不可能离开感情。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

音乐教育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教育门类,高师音乐教师除了要加强理论学习外,还需要较强的操作性、技艺性学习。在声乐、器乐、舞蹈等一系列技巧性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记住一些规定性知识(如气息、指法、舞步等)外,还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肢体示范,循环往复地教授,并需要针对每个学生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因材施教。整个教授过程可以说是相当细微而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师德表现就显得尤为关键。一个充满责任心的老师,一个真正视教育为天职的老师,必会用尽一切教学手段来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做到”,而且要求他们在能驾驭的技巧范围内做到最好、精益求精。因此,如果没有将良好的师德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那么学生的技艺水平也是得不到保障的。

二、提升高师音乐教师职业道德的要点

前文所述,已经足以说明高师音乐教师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很广泛,我们无法精确地概括出教师职业道德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同时,由于教育劳动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于一般行业的职业道德,它相比其他一般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而由于高师音乐教育的性质和责任的特殊性,因此对高师音乐教师的师德要求也具有特殊性。笔者认为,对高师音乐教师的师德应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以育人为根本准则。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使人更加完善,趋于完美。所以,无论是教授乐理知识还是技能知识,都要本着育人的原则。这是师德表现最重要的一方面。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一方面要修身,即完善自我;另一方面要育人,即教育和培养学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并非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育人,即把学生培养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有利于社会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音乐教师在给学生传授技艺的同时,对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等都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校教师们首先坚定以育人为根本准则的信念,任何有损于学生身心的事情都不能做,不被有损于音乐教育的不良现象所干扰,时时关心学生的学习,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以高尚的精神指引行为,用积极的行为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转贴于

2.高尚的个人品德。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会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将他的个人魅力展现于学生面前,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取向。教师高尚的个人品德表现在生活上是吃苦耐劳,勇挑重担;表现在思想境界上就是助人为乐,关爱学生;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忠于职守,尽心尽力;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刻苦钻研,孜孜不倦,锐意进取。可见,教师在为学生树好榜样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

3.广博的文化知识。正如韩愈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音乐课虽说有自己的特征,但它与诸多文化之间的联系同样也是割不断的。音乐教师的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在音乐方面,而是要博大精深,能为音乐教育所用,力求在教授每一个知识点时,都能够扩展其涉及的知识面,并达到知识自我化。以声乐教师为例,除了应具备精湛的歌唱技艺,还应对文学、心理学、语言学、力学等有较充分的理解,面对抽象的声乐理论,力求在传授每一个技术点时,都能够通过形象具体的语言表述出来,把复杂抽象的歌唱艺术形象化、具体化。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学习积累,储备充分的知识和过硬的音乐技艺,集音乐理论与技巧示范于一身,这也是知识传授层面的一种道德。

4.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音乐作为一门声响艺术,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展现出来,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演练的机会,并且尽量保证人人都有机会。对于音乐素养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大型比赛等较高层次的实践舞台;对于音乐素养水平稍差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班内表演等普通的实践表演。这样既能为他们提供演练的机会,又能兼顾到他们的心理需求,切忌只重视音乐素养水平高的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

5.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劳动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在对音乐课的讲授上,教师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果,再加上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尤其是对音乐技能课程来讲,它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绝不能因为学生的水平高低而偏袒或放弃。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都是平等的,而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最智慧的选择。

音乐德育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传统;乐教;美育思想;延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32-01

纵览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古代音乐教育传统以德育为先导,以音乐审美为内核的音乐美育的哲学思想传统。

一、先秦时期是以德育为先导,德美互补的音乐美育哲学

先秦时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有百家争鸣的开放教育理念,有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美育思想核心体系。礼乐教育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以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为教育目标,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的音乐艺术评价标准,反映出先秦古人对道德与审美的统一认识,在教育本质观上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美育哲学观,对后世的音乐教育思想和理论构建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儒家哲学的人性思想直接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归属,即十分注重培养社会伦理道德的理想人格教育。孔子的审美标准是达到“至善”才能“至美”,无善则不能尽美,儒家的音乐审美是伦理道德为先导的哲学观,音乐美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把伦理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情感,形成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的统一,虽然注重德育的先导性,但对于今天的素质美育思想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二、先秦音乐教育重理性的修身,重社会性的礼制要求

先秦音乐教育形成传统的“陶冶论”美育思想,讲求由外而内的教育哲学,“兴于诗”是教育哲学中的“求真”,“立于礼”是“求善”,“成于乐”则是“求美”,没有外在教育的“诗、礼”,难成内在人格修养的“善、美”。儒家的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哲学,体现出“仁爱”和“礼治”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表明儒家对音乐教育能缔造一个良好社会风尚功能的重视。另一方面,构成先秦文化的一支重要的道家学说,可以说与儒家学说构成了互补。道家讲求由内而外的教育哲学,崇尚自然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人性归于自然,也强调“天人合一”,但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有所不同,道家认为儒家的礼乐教化扭曲了自然的人性;反映在音乐教育的美育观上,道家更加注重音乐本身的审美内涵,讲究“天籁之音”、“大音希声”,实际上提出了与儒家伦理道德音乐美育的不同内涵;道家的人文审美内涵是与礼乐音乐审美相对的自然情感的音乐教育,同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却形成了互补的音乐教育美育思想。可见,“中和之美”是儒家基本的审美取向,对音乐的审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音乐美育的哲学观上重理性的修身,重社会性的礼制要求,相对轻视了音乐美育的感性陶冶作用。

三、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把伦理道德的审美内涵进一步推向纵深发展

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把伦理道德的审美内涵进一步推向纵深发展,统治阶级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使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渐趋走向僵化。两汉独尊儒学,倡导“天人合一”的人性哲学观,音乐教育承袭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魏晋以来,在文化思想领域援道入儒,儒道释互补,形成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主干,但作为主流的儒家哲学成为教育的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封建社会追求的理想教育目标,“修身”的教育之一美育,被发展为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内涵核心;音乐教育在科举仕途的教育价值追求的冲击下,在官学体系中逐渐式微。统观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演进,封建时代与先秦时期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音乐教育,即以伦理道德的内涵为价值取向的音乐美育,乐与礼的紧密结合,音乐教育以陶冶人性的情感为内核,“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乐教传统,在教育本质和目的上,表达了传统音乐美育的社会功能价值诉求。

四、近代清末学堂乐歌运动,开启了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