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德育总结范例6篇

音乐德育总结

音乐德育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审美;爱国;民俗文化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学科之一。所以,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立足于音乐教学,有效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在一起,以期能够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论述,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为什么要借助音乐教学渗透德育

音乐作为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其学科价值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唱,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乐理,更重要的是要展现每首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以及基本的音乐素养,目的就是确保学生在高效的音乐课堂中德育水平也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实现“教与育”的价值,才能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为什么要借助音乐教学来渗透德育呢?(1)学科价值的体现。音乐本身就是一门以极具有感染力的学科,也是学生普遍喜欢的一门课程,所以,将该课程与德育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提高德育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2)课改的要求。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科的教学都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要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德育作为学生健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也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

1.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审美性是音乐课程特性的主要特点,也是音乐学科价值的主要体现,更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陶冶情操,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所以,在德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要鼓励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中所包含的美,逐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例如,在教学《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为了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德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想象力,跟旋律来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来体验乐曲充满活力的、抒情优美的情绪。同时,鼓励学生根据歌词“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来找到自己绘画的主题,进而使学生用画来表现音乐中的情境,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中的美,以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歌曲的内涵,要鼓励学生在鉴赏中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田野》时,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纯朴的情感,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歌曲MV,引导学生跟随着轻快的旋律去用心感受歌曲中所包含的对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听完歌曲后的第一感受,进而渗透爱国教育,促使学生德育水平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

3.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带有民俗特点的文化开始被人们淡忘,或者是被一些新的形式所替代,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民俗文化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甚至是一无所知,一脸厌烦。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有意识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唱大戏》时,为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角色,比如武生、花旦、花衫、青衣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每个形象的特点,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中国戏曲有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逐步促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德育的重要性,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而在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音乐德育总结范文2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德育;德育因素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活泼、演唱风格多样、音乐形象鲜明,深受学生的喜爱。把德育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认真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音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应当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挖掘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是对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教育;《白杨和小河》是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教育;这些是从歌曲内容上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智力,德育教育也应渗透在其中。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给学生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事迹、趣闻,关于作品的珍闻等,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教师以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良好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有献身教育事业的伟大理想,以为人师表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课堂上,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形象、歌唱充满激情、琴声优美动听、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所有这些,都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使学生不仅通过间接的教材内容,更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得到直接的德育教育。

音乐德育总结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音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应当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挖掘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国旗国旗真美丽》、《我爱雪莲花》等歌曲中有明显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洗手绢》、《种瓜》是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摘草莓》是对学生进行拥军拥属、尊敬长辈的教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是对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教育;《白杨和小河》是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教育;《天地之间的歌》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这些是从歌曲内容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在歌唱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中所选用的歌曲总离不了爱国主义歌曲、革命传统歌曲、民族风格的歌曲等等,这些作品包含大量的爱祖国、爱家乡,继承光荣传统、树立远大理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教唱这类题材的歌曲,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教育是塑造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能给小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科学实践证明,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当悦耳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传人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并兴奋神经系统,焕发人的精神,而随着感情的变化,能使人产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质,产生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促使人身心和谐、情绪振奋、心情愉悦,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随着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中学生身心都得到愉悦和锻炼。另外,练习歌唱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仅能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音乐德育总结范文4

[关键词]音乐;德育;审美能力;道德观;价值观;爱国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形式与内容的不断完善,德育教育越来越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和比重。当前,德育在我国的各级教育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独的教学科目,而是一种理念和精神,这种理念和精神也正在不断地渗透入到我们日常教学的各个层面与环节。音乐,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最为重要、最为直接的美学教育科目与方式,与德育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音乐教育的审美培养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与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是保持一致的。音乐教育用一种抽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美的感受能力,接受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而这些都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表现能力,以及更强的判断能力,从而能够将这种间接的、抽象的能力转化为个人的学习能力、个人素质及个人品质,从而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完善。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与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及实践活动中如何更好的理解、掌握音乐与德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能够行之有效的将其付诸于实施。

一、教育与德育

在任何层级的正规教育中,教育一词的概念包括三种相互关联的道德准则:一是教育必须含括导人向善的道德目的;二是教育的内容必须是有价值的,能够使人获益;三是教育的方式必须符合道德标准,是道德范畴容许的方式。因此,如果说教学一词的概念属于教育方法方式的范畴,课程便属于教育内容,而德育则属于教育目的的范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教育自古便带有鲜明的德育目的性与属性特征,但是从近代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的德育目的性与以往相比较来说有所削弱,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中,德育的属性相对不再特别突出。但是总体来说,德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中的最重要与最终极的目的之一。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官方教育机构更是明确地将德育列为各项教育目的之首。因此,从教育的概念与含义层面上来说,德育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更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内化的哲学命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德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属性与功能也得到了不断的强化,而作为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方针与理念中最为重要的音乐教育,无疑要在其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二、德育与音乐

音乐是与人类相伴时间最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最为紧密的艺术门类。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人类活动的记录,便有了音乐的记载。而音乐的多功能性也一直与音乐的发展历史相伴相长。在人类文明史中,东西方都对于音乐的教育功能有着清晰的记载和极高的评价。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将音乐称为灵魂的舞蹈,而在我国的古典音乐艺术理念与审美标准中,音乐的德育属性与功能则表现的更加突出和鲜明。儒家的音乐理念一直是我国古典音乐的重要标准,儒家十分强调音乐对人的教育,或者说教化的属性和作用,也就是强调音乐的德育功能,认为音乐是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的真正目的在于对人们人格的塑造以及对于道德水准的提升。而这一点与现代教育的理念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因此,我国的这一音乐艺术理念也在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更加带有时代的特征,同时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发展潮流,也有待于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具体而言,音乐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有助于培养个人审美能力

音乐对于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包括审美观念的建立、审美结构的完善、审美标准的提高,而从教育的整体性而言,美育与德育从来都是一个互相统一,有机关联的整体。可以说,美育既是完整德育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品德完善与塑造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当前在我国已经盛行多时,并仍在蓬勃发展的“学琴热”。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因此,学习钢琴,小提琴,以及各种乐器的学生数量在这十几年来近乎呈几何级数增长,近几年来更是有着愈演愈烈之势。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略显功利主义的一面,但从整体的发展情况和方向来看,这种理念和方式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通过学习乐器,不仅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门乐器演奏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音乐,思维能力也更强,对于音乐,乃至其他的艺术的审美判断以及鉴赏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虽然在大多数的专业演奏技术学习过程之中,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刻意的,或者是专指转向的有意而为之的设置一些专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的,也正是由于这种方式才使得学生的这种审美能力的产生飞跃并最终能够作用和实现与自身的德育教育之中,并能够起到相当作用的。

2.音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从某种意义而言,音乐本身并没有鲜明的善恶概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的高尚或者低劣。但实质上,作为音乐表现的基本单位和方式,绝大多数音乐作品却都有其自身的思想性与意识指向。因为,无论如何或是高深的,或是浅显的,或是宏大的,或是短小的音乐,都是出自人手,都源于人的思想,精神,或者某一状态下的情感宣泄与冲动,就像标题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现象一样。而在音乐历史的记载之中,没有任何一位作曲者或者演奏者会在自身的音乐中传达自身思想、精神与情感世界中“恶”的,也就是道德缺陷或者低下的一面,即使这为作者本人的道德是有瑕疵,或根据世俗的标准是不完美的,但音乐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强大的功能,能够自然地使人朝着正确的,积极的,阳光的一面去展现自己的思想、精神、气质,当然也包括自身的道德标准。

就像伟大的浪漫主义歌剧作家瓦格纳一样,据史料记载,瓦格纳在个人的生活习惯上有着不够为人所称道的一面,如他习惯于用借来的钱来满足自己奢华的生活,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他的歌剧中传达出一种近乎宗教式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倾向,而世人在聆听和感受他的那些伟大的歌剧作品时,根本不会想到,或者考虑到作曲家个人生活习惯上的瑕疵,而是深深地被他的作品而感动,同时也会自然接受其中的道德标准,甚至去实践这种道德标准。在我们当前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更是如此,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内容,和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是各种器乐标题音乐及各种类型的歌曲,而这种音乐的思想性与指向性更加明确,换言之也就是在道德标准和属性的传达上更加清晰和具体,因此,也就会对学生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之中,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享受的同时,更加直接的受到音乐作品中的道德观念的影响,从而起到构建自身正确道德观念的作用和效果。

3.音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音乐,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在表面看来貌似没有直接的关联,因为音乐长期以来都是一种公认的抽象性的艺术。而正是这种抽象性使得其很多本身便具有的具体的功能和作用没有被充分和完全地认识到和承认。对于音乐与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建立之间的关联,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也正是由于这种抽象性使得这种关联实质上更加紧密,更具有内化属性。首先,从抽象性的角度来说,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其他很多艺术形式相比具有更强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其具备了一种专属于自身的反映世界,表达思想,表达情感,表达精神的方式,同时,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方式,更是一种完整的体系,也就是这种体系能够足够完整,足够精确,足够丰富的表现一种思想,精神与人生态度。

换言之,也就是音乐中能够包含和表现出完整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只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出现而已。在学习和实践音乐的过程中,只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如欧洲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实践,对于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树立是可行的。另外,从具体的角度来讲,歌剧及艺术歌曲,此类的音乐与文学结合的音乐表现形式,则具有更强,更具体的实用功能。因为,尤其是在古典音乐尤其是我国古典音乐及传统戏曲曲艺之中,文化传承的作用、价值和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已经超过了其音乐的属,而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与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其人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来体现,此类的古典音乐作品在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建立方面有着更加直接和具体的作用和价值。

4.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正如有句名言所说,音乐是无国界的,但是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是有国界的。每个音乐家,及其所创作的作品,也必然会带有其所属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思想与气质。就像我国的很多作曲家一样,虽然现在全世界都在运用欧洲古典音乐的音乐理论和手法在创作音乐,但无论是创作手法多么纯熟,其创作的作品也必然会带有自身的民族特色与气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音乐作品,尤其是我国的古典的、传统的、民族的、民间的音乐作品,都是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民族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一

方面,虽然音乐的方式是抽象的,但取得的效果却是具体的,因为通过了解自身的民族音乐,可以从另一个抽象的角度更加了解自身的民族,能够从最细腻,最微观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认知自己所属的民族,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从而培养出学生的爱国情操与热情。结语音乐与德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艺术审美理念之中,历来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在当前全新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潮流之下,音乐势必要在我国总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我们除了要不断汲取营养于历史,更要着眼与未来,因时而动,因时而变,不断增强和提高音乐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这样才能使其真正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03).

[2]刘再生.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111-112.

[3]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04).

[4]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G].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154-156.

音乐德育总结范文5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音乐被认为较其他教学科目有着特殊的优势。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性地了解特定民族或特定社会群体的音乐文化,为深入了解、理解这些民族或群体,建立多元文化意识铺垫一定的基础。30多年以来,许多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各种试验项目、理论研究和主题讨论持续进行;许多供教学使用的世界音乐资料出版;学校音乐教材中加入了非欧洲地区以及非古典音乐文化内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音乐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德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分为以下几个有阶段性特征的时期:

起步阶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70年代的德国在文化意识上已经较以往开放许多,人们对非欧洲音乐文化的态度越来越宽容。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世界音乐”概念甚至出现在音乐教科书中。③作曲家施托克豪森曾在“音乐与教育”期刊发表文章,展示他的“世界音乐观”。施托克豪森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地保护、保持各种各样的音乐形态和风格。他不愿看见这些音乐文化消失或是成为永远的未知。④施托克豪森认为自己的“世界音乐观”既是音乐创作意义上的,又是有教育性的。他的音乐观的确对音乐教育界产生了影响。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施托克豪森的影响下,将拯救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己任。他们希望所谓“陌生”的音乐对年轻一代不再是陌生的,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刚刚建立起来的对外来文化一丝“崇敬”在大量外来劳工涌入德国时走向了反面。随着外国人的到来,德国人常年“舒适”的社会生活被打破。当德国人意识到,与外国人共处将成为永远,他们对外来文化的好奇、接受便在瞬间转变为敌视。作为社会缩影的中小学,往常的学校生活和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外国学生人数的激增迫使学校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调整。一方面,学校课程必须照顾到移民学生在新环境中的困难;另一方面,课程变化又引起德国人与外来人的矛盾。 面对这种局面,学校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帮助外来学生融入主流社会;2.引导本国学生消除种族歧视,以宽容和积极的心态接受外来民族人群、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时,帮助本国和外国学生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多元文化教育(interkulurelle Erziehung)便应运而生。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音乐被认为有着独特的优势。从音乐入手,了解他民族的文化比任何说教式的教育来得更为有利。虽然从内容上来看,多元文化音乐与世界音乐并非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基于特殊的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1970―1979年期间有大量有关非欧洲音乐的文章出现在“音乐与教育” 期刊中⑤;学校音乐课中也逐渐纳入非欧洲音乐的内容。与此同时,当时出版的一些音乐教科书中已经针对德国社会的新群族土耳其人和西班牙人,选编了一些土耳其和西班牙儿童音乐,如:Musik-Primarstufe B(Breckoff 1975)和Dudelsack (Fuchs/ Gundlach 1976)。可以说,这些教科书的出版为后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做了积极的准备。⑥

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

80年代中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开始进入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教育机构对70年代“同化移民”政策进行了修正。除帮助德国学生认识外来民族文化以外,鼓励外来学生保持其本民族文化确认,也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任务。此时,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已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是越来越多地投入了教学实践。

由于70年代末土耳其学生的人数已近23万,几乎占了外来学生总数的一半,学习土耳其音乐文化成为当时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首要内容。在这段时期,不仅德国音乐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都对土耳其音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土耳其本土音乐工作者也利用各种机会在德国介绍自己的音乐文化。这些都为德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贵的材料。⑦

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德国不仅是中小学教师的职责,音乐学家和高等教育工作者从一开始就在其中起着引领作用。特殊音乐教育专家Irmgard Merkt教授从70年代起就投身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她不是坐在大学的研究所里,而是深入中小学课堂开展教学活动。Merkt把教学目的设立在:通过不同民族间的直接“对话”达到相互理解。她根据班级学生的民族属性选择教学音乐,以期帮助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了解对方的文化。Irmgard Merkt 在她1983年出版的《“德国―土耳其”音乐教育》一书中提出了Interkulturelle Musikerziehung, 即“文化互动性音乐教育” 的概念,并希望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够对多元文化教育在德国的开展起到示范作用。文化互动音乐教育直接针对外来学生与本国学生混合的班级,批判了以往“同化移民”的教育观点,把教育目的厘定为培养学生对陌生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文化互动性音乐教育主张从在校就读的外来学生的家乡文化背景中选取材料,而不是在学生不熟悉的异国文化中猎奇。Irmgard Merkt 还通过对500名学生的调查筛选出学生最为熟悉的歌曲,出版了“Die Welt dreht sich, Ein interkulturelles Liederbuch“ (《环绕地球歌曲集》)。

尽管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做出有益的尝试,但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又意识到两个很重要的问题:1.这样一种教育不但不足以消除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文化隔阂,甚至因为教学内容过于粗浅,而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2.外来学生有迫切学习德国文化的愿望和需要。80年代中期以后的多元文化教育改变了以往的思路,不再针对在德国生活的外民族群体,也不再为德国学生接受移民同伴而设立的教育策略,而是以不同民族相互间的宽容,以及民主、平等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方针。作为对音乐教学实践的指导,一些专家提出,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各民族间的相同性,在此基础上再纳入了解不同民族的相异性的教学内容。这就把教学步骤分为了从认知到文化、再到价值观,层层递进的环节,例如:一些用于教学的歌曲曲目不再以民族、地区分类,而是围绕某一主题,如“四季”、“天气”、“动物”等选编不同民族、地区的歌曲。与歌曲教学相当,有关乐器的知识教学,从比较不同乐器的特点入手⑧,而不是以西方乐器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学内容拓展到了解本民族和外民族创作、表]音乐打交道的方式,以及了解不同音乐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这样的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授,同时也是对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所应该持有的生活态度的培养。这样的音乐教育是从文化互动性音乐教育转向多民族文化的音乐教育。

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首先是出于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到80年代中期,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发现,这样的教育对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开阔音乐[界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春期之前的少年儿童对一切事物都是好奇和无成见的,特别是对旋律、音色和节奏等音乐要素⑨,所以,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响体验、多种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感受能力。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抽象思维上已有很大发展,了解不同音乐的文化特征,认识和思考社会问题应该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⑩。这时的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对许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有了丰富感性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深入认识不同音乐所产生的文化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对音乐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则不是空洞的教学,而是在感性基础上的理性提升。

80年代中期以后多元文化教育在德国的展开几乎可以用“浪潮”二字来形容。在这个时期,各大音乐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辅助教学的歌集、曲集等。音乐教师也更为自觉地发掘各种可能性,扩大教学内容。虽然寄希望于多元文化教育来调和民族间的矛盾有其幼稚之处,但能够在教师和学生中建立多元文化意识,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而后者在今天看来更为重要。

深入实践、反思阶段――90年代以来

从90年代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德国进入了更为深入的实践和探索阶段,并从多文化的音乐教育发展成为既多民族文化、又多社会层次的音乐教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对德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英文“Multicultural Education”比德文“Interkultuelle Musikerziehung”具有更宽泛的意义。Multicultrual 不仅指多民族,而且包含了同一民族、地区中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如:大众文化、精英文化、青年文化等。虽然至今“Interkultuelle Musikerzhiehung”这一概念仍被沿用,但已与Multicultnral Education“ 有了相同的内涵。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后,德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解更为全面,对其意义的认识更为深远。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本是针对社会结构的变化的一种“应激”教育,但由此而引发的对社会和对教育的思考却是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的。归纳起来,以下几点可以说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

1.广泛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形态,建立开放性的文化态度;

2.通过音乐认识、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3.关注大众传媒和网络技术对音乐文化的发展的影响;

4.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反思能力的个体。

90年代以来,德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加积极地编辑、出版适用于学校或校外音乐教育的资料。其中包括各民族歌曲集、舞蹈与游戏、诗集、传说与故事以及与其制作等。不同风格、类型的流行音乐也被选入课堂教学{11}。由于这些音乐与西方艺术音乐在其意义、形式方面等都有所不同,德国教育工作者也在教学法上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并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另一代表性人物Wolfgang Martin Stroh 教授在总结了以往以活动、情景模仿为主的教学基础上,设计了“音乐元素―文化意义―丰富感受和深化知识―练习― 思考”几个由浅而深的教学环节{12}:

1.以单纯的音乐元素为基础进入学习;

2.模仿该音乐(舞蹈)形成或表]的情景,而不是盲目地完成一段音乐;

3.根据补充的信息资料,思考音乐情景中各种角色的特点;

4.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拓展以上学习内容;

5.独立模仿作为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6.在此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并总结学习内容。

Stroh认为这种具普遍意义的、从体验到认知再到思考的过程适用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并且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践的深入,德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反思也在不断加强。在肯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义的同时,一些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一些质疑。有些观点认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成果与预期的目的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对这样一种教育的教学内容筛选和教学方法运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在Peter W. Schatt教授看来,以往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呈现的多是所谓“陌生”地区的民间歌舞大杂烩,而这种音乐教育根本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理解他民族文化。把音乐作为一种教育工具来使用,是对音乐功能的盲目夸大。人与人之间文化上的了解和沟通不一定通过音乐来进行,许多其他活动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甚至更为有效。事实上,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堂,音乐必然退居次位,以致很难称之为音乐课{13}。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例如,在以巴西文化为主题的音乐课上,狂欢节、足球、咖啡、香蕉和比基尼等许多介绍巴西人生活是教学的中心内容。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否应该由音乐课程单独承担?

Beate Forsbach在她对跨学科音乐教学的研究中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列为适应的内容之一。{14}在跨学科的课程中,相关学科可以融合,学生受到的教育是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在这样一种综合性的课堂上,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到培养。Forsbach 所提倡的跨学科音乐教学,是把音乐融入其他科目,如:历史、地理、语言类等课程。

不论是批评还是建议,都说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Dorothee Barth尖锐地提出,教育工作者对“文化”这一概念缺乏清楚的认识,是导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能走向聚焦的原因。她认为,“文化”首先是个体民族传统的积累,并由内而外呈现出来的特征。{15}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理解外民族文化。如果因为学习他民族文化而忽视了本民族文化,教育就不可能取得有效成果。针对有些教育工作者力图通过音乐教育帮助外来学生保持民族确认,Barth指出,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来保持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是徒劳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该建立在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基础上,即通过理解不同音乐文化对不同群体的意义,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方式。{16}

由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音响资料,而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够熟悉,难免会选择一些不恰当的资料。这对这一情况,Irmgard Merkt 的看法是:作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有鲜明的、传统的民族特色的音乐,而不应该是文化特征模糊的,经过改编和加工的所谓“世界音乐”。{17}综上所述,90年代以来德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趋于理性。归纳起来,以下几个问题是德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思考:

“文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什么音乐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

怎样使学生产生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关注?

怎样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依据又是什么?

怎样筛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

什么样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可以使多元文化教育聚焦并成功走向其根本目标?

结 语

从教育目的来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德国走过了从帮助移民学生融入德国社会、帮助德国学生认识陌生文化、帮助移民学生保留家乡文化确认,到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文化知识,对社会、政治和文化有理解和思考能力的个体的几个主要阶段;从课程内容来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从多元民族音乐教学逐渐走向多民族、多层次的音乐文化教育。音乐教育虽然不能最终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但通过接触各种音乐现象,可以发展学生感受能力,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在此需要补充和说明的是:以西方古典音乐为基础的教学仍在德国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占主要地位,外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占总体教学内容的比例并不大。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面临被同化的危险。学校教育可以对文化意识培养和文化传承起到促进作用。近年来中国教育工作者不断呼吁打破西方音乐体系为核心的音乐教育,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广泛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国家2001年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把“弘扬民族文化”和“理解文化多元”写入“课程基本理念”。在这个课程标准指导下,音乐课程中纳入了包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以及部分国外民间音乐内容。从近10年的教育实践来看,“繁荣”的表面之后,也存在内容杂乱和教学肤浅等问题。作为中小学课程的音乐科目,必须着[于终身教育,以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基本音乐能力为目的。实施教育不仅要靠热情,更要靠理性。德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走过的路程可以对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①Ingrid Gogolin/Maianne Krueger-Potratz,Einfuehrung in die Interkulturelle Paedagogik. Verlag Barbara Budrich,Opladen &Farminton Hills,2006,P27―P28.

②同上,第26页。

③④Wolfgang Martin Stroh,Musik der einen Welt im Unterricht. In:Werner Jank (Hg.):MusikDidaktik. Praxishandbuch für die Sekundarstufe I und II. Cornelsen,Berlin 2005. SeiteP185.

⑤Wolfgang Martin Stroh,″Musik der einen Welt im Unterrich″. In:Werner Jank (Hrsg.),Musik Didaktik,Cornelsen Verlag,Berlin,2005,P186.

⑥⑦⑧Irmgard Merkt?″Interkulturelle Musikerzhiehung″. In″Musik und Unterricht″Lugart Verlag,9/1993.

⑨⑩Irmgard Merkt,″Prinzipien des interkulturellen Musikunterrichts″In:Musik in der Schule 4/2001.

{11}Irmgard Merkt,“Auslaender-und Einwanderungspolitik″. In:Musik in der Schule,Schott Verlag,4/2001.

{12}Wolfang Martin Stroh,Kurzfassung meines Vorgehens im Unterricht(″erweiterter Schnittstellenansatz″). In:http//www.musik-for.uni-oldenburg.de/forschungsprojekte.htm

{13}P.W.Schatt?″Einfuehrung in die Musikpaedagogik″,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Darmstadt,2007. P10.

{14}Beate Forsbach,″Faecheruebergreifender Musikunterricht″,Wissner-Verlag,Augsburg 2008.

{15}Dorothee Barth,Zum Kulturbegriff in der Interkulturelle Musikpaedagogik. In:Niels Knolle (Hrsg.),Kultureller Wandel und Musikpaedagogik,Die Blaue Eule,Essen,2000,P44.

{16}Dorothee Barth,Ethnie, Bildung oder Bedeutung Zum Kulturbegriff in der interkulturellorientierten Musikpaedagogik. Wissner-Verlag,Augsburg 2008,P201-P205.

音乐德育总结范文6

西周时期的音乐教育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将音乐作为治理天下的一种手段,正如《周礼?地官》所云:“以乐礼教和,而民不乖。”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的教育体系。和夏商两代一样,“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同时决定了西周音乐教育也离不开“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意思是教育机构设于官府之中,即通常所说的“政教合一”。 “官师不分”是“学在官府”的主要表现形式。所谓官师不分是指为师者必为官。 “大司乐”就是其中所载的周朝王家音乐机构的乐官之长。大司乐的下面是乐师,乐师分为大乐正、乐正和小乐正,其爵位分别为下大夫、上士和下士。其余还有大胥、小胥、大师、小师等也都有着自己的爵位。这些都体现了西周音乐教育的“官师合一”。“学在官府”还体现在学生的选择上。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受教育的权利上存在着阶级差别,奴隶被剥夺了入学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平民只能入乡学接受小学教育,而只有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子、卿大夫之嫡子才有机会入大学深造。这就造成了礼乐教育与庶人无缘,所谓“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着述文字”。《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其所属礼官中“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大司乐职掌大学的教法,治理王国的学政,并对国子施以教育。大司乐下面还有乐师、大胥、小胥等官员,他们不仅是音乐的管理者、演奏者,同时也是音乐教育者。全部加起来,周朝音乐机构的官员和乐师多至 1463 人。其上有音乐舞蹈总管、总教习、总指挥、总监督,中有音乐舞蹈的教育者、表演者及乐器、舞具的制造、修理、保管、发送者,下有各种职员及工役。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由此可以总结出周朝音乐机构的特点:人数众多、组织庞大、分工细致、管理严密。此中的大部分官员是从事教育的,其明确的分工,足以看出周朝音乐教育的水平之高。

周是一个重礼的朝代,干什么事都是与礼分不开的。礼与乐互为表里,其教育作用各有侧重:“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音乐教育在西周是一门主课,很受重视。“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袛、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此段话是《周礼》中的《春官宗伯?大司乐》对周代音乐教育内容的一个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具有重道德伦理的特点,《礼记?王制》云:“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 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 西周立国推行“德治”,乐教也以德重,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西周统治者明确要求乐为政治服务,因此等级分明的教育便是乐德的核心。“乐者,通伦理者也”。乐德之教还要对贵族子弟灌输“中和、袛、庸、孝、友的观念。”其中以“中和”之德的培养为重要。“中和”就是指王道的和谐,即协调统治阶级内部,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各种矛盾。乐德之教,就是要运用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从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都至于中和。西周的礼乐教育活动还注意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以年龄为依据设置学科课程,《礼记?内侧》云:“十有三年,学乐 ”《周礼?春官》记载,所教乐舞有《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简称“六乐”。这六乐也是周实施雅乐的重要内容。可见西周礼乐制度强调音乐审美意识的构建,颂扬的是英雄创业的伟绩、原始图腾等内容。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其统治,通过审美意识来达到这种目的。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比较完备的音乐教育体系。但从其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上看都存在着等级性和阶级性,都是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虽然如此,周代的乐教制度还是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并开了音乐教育系统化、体系化的先河。但是西周乐教毕竟是我国古代文明形成初期的教育形态,从整体上看尚处于较低级的水平。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奴隶制官学教育体系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终被私学和封建官学所代替,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又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

与西周相比,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教育在性质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西周时期官学的重心在宫廷,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音乐教育开始下移,这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一个转型期。但是,音乐的教化功能与政治的兴衰是相同的,音乐仍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音乐审美和教育中体现的平和,在外在上是音乐的协和,其内质也仍然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矛盾的调和。“礼崩乐坏”带来的文化下移,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尤其是儒家思想,对当时以及后世的音乐教育有都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推崇西周的礼乐思想,将礼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将音乐的学习视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孔子在教育中强调“有教无类”,在教育的选择上突破了等级的局限,是适应时展要求的,但是他仍然认为社会政体需要有一定的等级制度。他在音乐教育审美中主张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通过乐的中正平和的情感态度来成就一种人生境界。孔子还主张教育中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