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总结范例6篇

绘画总结

绘画总结范文1

这一学期是由我来带改变绘画素养课,开始我对这个课程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后来经过自己搜集资料并整理美术课程的相关知识加以整合,才形成了现在的改变绘画课程。

改变绘画,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以绘画为载体,以开发学生思维为目的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彻底解放学生大脑,提高综合素质。通过系统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等思维能力!

本学期的改变绘画课程仍然采用绘画和手工结合的授课方式,多种材料综合运用。比如《放大镜》这节绘画课,旨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世界,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去发现平时没有关注的细节,并按照自己的想象放大,创造更多的细节。手工课《面具》则是让学生们体验在立体材料上作画的可能,感受画笔在不同角度上的笔触的不同,让学生们了解在不同材料质地上绘画的感受。线描课《未来森林》除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更多还是训练学生们对于线条的感受、表现能力,毕竟线条是最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一学期的改变绘画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一是,经验不足,在课程的整体设置上存在衔接不顺的情况;二是材料运用仍然略少,还可以再拓展其他材料,发现身边可以资源,多尝试不同材料的可用性;三是,学生人数过多造成课堂管理压力过大,建议缩减班额,可以让学生学习更有效;四是,多种材料的运用造成卫生状况的压力,学生材料在桌面、地面、墙面不小心沾染,很难清理。

虽然多少有些不足之处,但是学生的成绩是显著的,在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独特创意的作品,形式也很新颖,许多作品贴合实际生活,更好的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新意。

绘画总结范文2

关键词: 《抽象绘画》 美术课程 学生意见

《抽象绘画》作为理解二十世纪的艺术的一把钥匙,对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通融性,并且由于其低技术性的特性,很容易上手,学生的兴致也很高。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就利用高二年级美术选修课的机会,自主开发了《抽象绘画》课程。作为全国首家在基础教育阶段系统开设《抽象绘画》课程的学校,我们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获取学生学习《抽象绘画》课程的反馈意见,对于反思教学、完善课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了解方式

我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获取学生的意见。2009年,在高二上学期期末布置抽象绘画课程文字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结方式,用300字以上的篇幅,从以下五个角度选取一个方向重点论述:

(一)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二)画抽象画的感受;

(三)对教师上课的意见和建议;

(四)关于《抽象绘画》课程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五)对下学期美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

收到学生的《抽象绘画》学习小结共计860份。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有重点的从其中一个角度谈自己的感受。统计数据如下:

“其他”有45人,即5.2%的学生按照顺序每个方面都用一两句话作了概述。令人意外的是,约有40名学生用1000字以上篇幅详细叙述了自己这一学期以来学习抽象绘画的心得体会,从学生认真的态度也能够看出他们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

二、情况分析

以下将学生的学期总结用提纲的方式提取出来,以便更直接地反映他们对待《抽象绘画》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一)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在学生们交来的学结中,有30%左右的人谈了他们所理解的抽象绘画,有的用很理性的语言在叙说,有的用诗一般的语言抒情了一番,有的则用很直白的语言陈述……这些都无碍于表达他们理解的抽象绘画,其中约有50%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给抽象绘画下定义,多数能够在自己的定义中将抽象绘画的基本特征讲清楚,并表示可以慢慢欣赏抽象绘画了。有10%左右的学生仍然觉得抽象绘画很难懂,过于含糊、缥缈,甚至觉得是自己缺乏艺术细胞所致。

(二)画抽象画的感受

在写抽象绘画创作感受的这些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回忆了自己绘制某幅成功作品的过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并总结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有的同学则觉得画抽象绘画和解理科题有点像,就是利用点、线、面、色、形等元素在不违背形式美法则前提下的游戏,再加上课堂气氛很自由,所以有点享受这个过程,抽象绘画课程是他们比较期待的一门课。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则觉得抽象绘画很难,在画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构图、色彩上的问题,要么对称了,要么出现画面平均了,画面中的元素大小、疏密关系不明显等“失败”也时有出现。我觉得对于自己画面有沮丧感的学生来说,如果真的清楚地知道其画面效果欠佳的原因,那么《抽象绘画》课程的目的也达到了,至少能够说明他们对绘画中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和形式美法则有着一定的了解,以此眼光欣赏、观察周围的绘画和设计艺术,也会成为一个不错的鉴赏者。

(三)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大多谈得很真诚,觉得应该多欣赏一些抽象绘画大师的作品,以增加对于抽象绘画的理解并提高绘画的水平。另外一些同学则觉得,教师对作业的点评可以使自己思考平日绘画时不太注意的问题,心中的疑惑也可以得到部分的解决,收获很大,应该多一些。还可以增加一些学生间的互评,以及师生互动性强一些的点评活动,使之收获更大。有40%左右的学生觉得应该留有更多的绘画创作时间,以便使绘画能够更加充分,画面更加完善。也有同学提出,虽然教师在每一次新材料和新内容教学的第一课都有技法的讲解和演示活动,但是在绘画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应该增加技法的教授。

“加强对绘画材料的管理与监督”是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这也是平日上课中教师除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之外讲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对于恶意破坏教室环境,浪费绘画材料等公共财产的问题感到愤慨并建议给予重罚,做到“罚一儆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许是在其他文化课学习中难以发觉的现象,这其实是学生真实素质的表现,体现了抽象绘画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

(四)关于《抽象绘画》课程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总结中谈到印象最深刻的教学内容时意见很集中,有三节课被学生提的次数最多:书法的文字联想、音乐的情感联想、打散重构。文字联想让学生发现了中国文字的无穷魅力;音乐联想将音乐的节奏、旋律与画面的结构、元素、色调联系起来,增强了对艺术共同性的理解与思考;打散重构则是在打散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不曾发现的美感,需要用新的思维看待世界。也有一些学生提出、调整课程内容的前后顺序,原因是后期的水彩、水墨、油画在清洗的时候天气已经比较寒冷,冻手,不太方便。还有几个学生觉得应该先学习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再学画抽象画。针对这一部分而提出问题和建议的学生相对于其他部分人数比较少,约占总人数的10%,言语相对谨慎,可能由于涉及课程和抽象绘画的认知规律,比较专业的原因。

(五)对下学期美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下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学生也很有热情,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我校的特色专业――陶艺课,由于他们都看过一些图文资料,所以对陶艺室的情况比较了解,也比较向往。素描课,也是他们提到次数较多的课程,可能受到“素描是一切绘画基础”这一类说法的影响吧,对此,美术界已多有反思与争论,不再赘述。

三、反思与小结

(一)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重点的转移

纵观学生《抽象绘画》的学习小结,有三个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三个部分人数相加有593人,占总数的69%,有着相当的代表性。最多的一部分有260人,占总数30.2%的学生选择了谈论“对抽象绘画的理解”,说明学生对于探究“抽象绘画”这一概念还是有着相当的兴趣,这与高中生经过多年的文化学习,心智发展已较为成熟,具备了“高度发展的概括化的观察力、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1]”是相一。的,他们对于理性思考具有较强烈的兴趣。选择谈“画抽象画感受”的同学有193人,占19.1%的比例,这部分同学在小结中回顾了绘画时的感受,客观、理性地分析了自己作品的优劣得失,充分运用了《抽象绘画》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和术语,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

《抽象绘画》是西方理性精神和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特别重视分析、元素组合的逻辑关系,这与学生文化课学习有着内在的相似之处,也是他们愿意参与探讨形式美法则的原因之一。之前的教学由于担心理论枯燥,而减少了此方面的教学内容,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以《抽象绘画》的理论作为绘画实践的支撑点,可尝试以流派、风格代表画家的主要艺术观点为切入口,深入到作品的分析及绘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中。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同学们参与到自评、互评及经典作品的解读之中,运用美术术语和形式美法则,更加理性地看待抽象绘画,深入绘画本体语言的解读之中。

(二)绘画时间与材料管理的问题

关于绘画时间不够是学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一节课45分钟,需要完成课程导入、新课教授、绘画创作、作业点评交流、课堂总结、作业收集、清洗画具、收拾桌面,时间确实紧张,有时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下一节的文化课。时间是下一轮教学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可以联系教务处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周一次课改为双周两节课连上,或是调整教学内容,简化一些新课讲授的内容,安排专题欣赏与作业点评课,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由于采取“集资购买材料,共同使用”的方式,材料的浪费和教室环境的混乱是一些学生意见较为强烈的集中点。教室环境的问题,除了与教师的课堂管理不到位有关系,还与课堂时间紧张有关系,导致无法留有足够的时间整理桌面,清洗颜料。特别是在油画的教学时段更是如此,教室卫生环境恶劣,导致几乎每一个班的学生进教室都在埋怨上一个班素质差,以此往复,相互责怪。为此,下一轮教学的开始阶段,需大力加强绘画材料的爱护和教室环境的保护教育、宣传工作。至于部分学生提出“罚一儆百”的处罚措施,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美术教师实在是无能为力,所以仅靠苍白的言语说教对于部分学生起不到任何作用。如何利用德育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三)努力满足学生的美术学习期望

有170人,即占总人数19.7%的同学选择了谈论“对下学期美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在此部分,从自身出发,他们提出希望开设的美术课程,从中看出这些同学对于美术有着自己的思考,显示其中一部分同学曾有过“美术梦”。由于现实的文化学习压力,这在以前的教学中从来没有意识到,需要研究在以后的实践中如何满足这部分同学的需求和愿望。另外,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的即时指导也要进一步加强,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创作时遇到的问题。

总之,通过学生的学习小结,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对于《抽象绘画》课程的想法态度,知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使教师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从而进一步反馈到教学中,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由于小结是实名的,在意见和建议的表达上学生可能采取了比较克制和保守的策略,但是总的来说和我在教学中感受到的基本一致,以后还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听取学生的意见,保持师生沟通的畅通。

绘画总结范文3

全国高等教育实行学科调整这其中也包括美术教育,例如中国画与油画和版画等传统绘画专业,被一起合并为绘画造型专业。学生进校一年内先进行公共基础课教学,一年后再进行专业细分。这种教学调整结果等于剥夺了中国传统绘画基础教育,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位置,我国的传统绘画基础教育内容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基础教育内容,使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高等教育中传统绘画教学措施

1.越是中国传统越占有中国市场

当漫步在苏州园林、凤凰古城与丽江街头等古香古色的建筑时,中国韵味让我们心灵舒畅,中国特色的纪念品到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新的宣传口号,一个遗留下来的文化能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艺术品市场的升温,收藏市场与传统绘画市场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如职业画家以及鉴赏家和工艺美术师等。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特殊性,汇聚了丰富的世界文化。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与西方绘画相比,其情趣和审美特征完全不同,它时而摹形状物以美感人,时而清幽淡雅超脱高逸,寄托了审美意趣,强调精、神具备的注精以一之、还强调气韵生动,不但深得国人喜爱连外国人也趋之如鹜,传统绘画有着西方艺术替代不了的广泛群众基础和独特的审美。高等院校培养的重点是职业技术能力,在人才的培养上要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根据的社会需求不断审查人才的培养计划,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对于有着广阔前景日渐升温的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例如中国画、年画、版画和漆画等,要慎重的分析科学的规划,依据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进行合理规划。

2.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在以前民间画工多数是师徒关系,绘画图式与绘画口诀代代传授,想运用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重点是理解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点,中国绘画重视程式和遵循作画的秩序,需要多临摹优秀的国画作品;重视画分十三科并采取分科教学的方法,因此不能求全。强调师徒相传并且师傅要多做示范,要条理清晰地剖析技法。以上师徒式的教育方法与西方分班式的教学模式区别很大,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教育大众化观念被人们熟知,加上西方教育体制的引进,中国传统的师徒式教育体制显得不合时宜和落后。目前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的教学方式融合,美术院校的中国画专业,也是先学素描、色彩的训练方式,造成创作效率低下。高等院校以训练学生手绘为主必须提高效率,因此科学地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导师制,一个导师带十几个学生手把手传授共同创作,可能是走捷径的好办法。中国绘画的教学对导师的要求非常高,导师不仅在理论上能条理清楚技法上还要能动笔示范,在修养学问上也要给学生做表率。另外,除了导师制,职业技能的考核也至关重要,通过工艺美术师的职业资格的认定和专家同行的认可,是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走向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3.尊重艺术发展规律

绘画总结范文4

美术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美术课程包括建筑素描和建筑色彩等课程,课程的训练过程是艺术修养和技术技能提升的过程。“设计”一词的概念在各国的解释多样,包含:计划、草图、构想、预想、预设、配合、意图、企划等。美术课程设计化教学介于绘画与专业设计之间。设计化是在各种设计专业中,人们根据造型和色彩审美要求对制作形式的谋划;是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上,主动的观察对象,用理性、辩证的手法表现对象的表里构造因素。设计思维的训练是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表现造型的写生训练,在训练中发现其设计意义的形态符号,并运用这些形态符号来充实自己的设计意识和手段,经过一定时间的设计训练有助于建筑设计意识的培养。

1 建筑专业的设计化美术课程的训练

1.1 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与一般性写实绘画训练的区别

建筑学专业的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衔接绘画与设计的桥梁。从造型基础训练的角度出发,美术写生训练可分为一般性写实写生训练和设计训练。写实写生是为了获取造型能力的一般性规律的写生训练;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是以主观归纳性的艺术造型写生为主。一般性绘画的画面为一点透视,设计性绘画的画面的透视多为散点透视,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相近的地方。这种散点透视的画面的特点是:装饰性强;绘画手法丰富;构图灵活。20世纪初西方美术现代绘画主义的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的绘画作品,极富视觉冲击力、装饰性强,就是受东方美术的散点透视的启示,在手法上和色彩运用上大胆、自由、设计性强。

1.2 如何进行设计绘画的训练

首先进行写实性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设计化训练。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介于具象绘画和平面装饰绘画之间的训练写生,与一般性绘画写生训练有相同点;画面都为焦点透视,空间、质感、虚实、肌理等因素在画面中都有所体现,把绘制对象的明暗造型、色彩冷暖、空间远近等加以概括、总结、提炼,是以客观呈现的状态为画面表现的主要形式。

接下来进行平面性设计写生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如何将三维的立体的物象通过绘画语言表现为二维绘画,通过构图、造型、色彩的装饰化处理,绘制出来。通过平面性的设计训练,使学生暂时抛却焦点透视的对客观对象立体空间感和远近虚实关系进行描绘。

再有就是意向性设计写生训练,是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中比较高级的,也是设计意识较强的训练阶段,与解构性写生的最大区别是更具抽象性,意向性写生设计训练主观表现意识更强,是打破习惯性思维、强调探索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阶段,使学生的写生作品更富有意境性、表现性、情绪性。

1.3 建筑学专业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的方法

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应注重主观意向的表达,丰富造型、结构、色彩关系、抽象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具材料的应用选择,包括肌理的运用。对于学生应采取发现特色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绘画设计,给予个性的指导,开发学生的丰富的主观思维。

对于以往写生教学当中对学生是“掰开了揉碎、喂”的方法,约束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缺乏个性表现,作品过于规范,遇到问题依赖老师、依赖成品抄袭等解决,设计和创新意识淡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建筑设计写生教学和现实生活结合不紧密,设计意识培养不够。应该在写实美术写生基础上,更注重引导学生主观分析对象的绘画语言,使其画面更具创造性、目的性。

在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中,从写实性造型设计写生,到平面性造型设计写生,再到解构性和意向性造型设计写生这一限制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歌德在《自然与艺术》一书中写道:“在限制中才能显出高手,只有规律才能给人以自由”。限制与创意是可以转化的,归纳色彩写生训练正是这种规律认识可转化为表现的自由,最后,产生别具一格的、具有强烈装饰性和形式美相融的艺术品[1]。

2 在建筑学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培养设计意识

(1)用主观意识培养客观事物的思维。在建筑设计绘画的训练中,大家面对的静物只是个参考,是客观存在的,是为建筑设计造型作品提供的表现素材。经过素材的提炼、加工而成为设计造型作品的过程是设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将客观事物通过归纳总结、主观重现绘制的过程,这一工作的好坏,是最终成果成败的关键。建筑设计绘画的过程是计划、制作、使用所形成的循环过程。建筑设计专业通过一系列专业基础课有目的地不断渗透和强化来实施,建筑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头、眼、手、脑相结合进行锻炼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思维意识,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以画面有较高的可视性为前提,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思维方式,表现设计意识。比如对于一组静物造型,学生们可以画成二维的平面设计写生、可以画成三维的写实性设计写生、可以画成四维的抽象设计写生作品;用想要传达给观者的造型表情定位画面,表现出个性思维、个性意识。设计写生的训练是摒弃了客观描摹的写生方法,使每个学生笔下的对象都是各异的、生动的,造型是丰富的,是很好地培养分析设计意识的课程。

(3)培养学生用抽象的概括、观察、提炼、夸张、整合等手法进行造型设计。设计绘画写生训练通过归纳总结、绘制的过程,舍弃琐碎的绘画语言,突出主题,培养化繁为简的设计意识;在写生训练中,注意画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用设计思维把握构图、构色、构形,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如果写实写生是摄影的提升,那么设计绘画是写实绘画的提升,这一提升是意识上的提升,是将无意于画面的语言精简,将有力度的绘画语言强化,达到烘托主题、升华画面的目的。

3 通过设计绘画的训练培养设计意识在建筑设计当中的运用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功能,正常活动有70%都与视觉相关,人类的审美主要来源于视觉快感,画面效果好给人们的是感性的美,当我们面对丰富的造型和色彩的时候,总会找到情感的共鸣。作品的情感是感情与经验的结合。被人们誉为“冷抽象”代表蒙德里安所做的一些“色格子”设计及其形式受到现代许多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的青睐,用于其作品中;“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克里绘制的许多抽象的、充满想象的设计色彩作品,被运用到建筑设计和室内外装饰当中;法国的色彩大师朗克罗将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设计原理运用到建筑群设计的过程中,使形式单调的建筑群落由于色彩和造型的变化,赋予了设计的思维和灵性。意象性的造型设计写生训练是建筑造型设计的构形和构色的启示;设计的训练思维过程是对设计目标的艺术设计过程的完善。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抽象效果建筑充分表现了个人的主观和修养,让人看后过目不忘、惊叹不已。

绘画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绘画课程 培养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绘画教育处于不断发展探索阶段,诸多实验性的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正在探索、创新和完善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各种绘画技法与应用规律,还应注重让学生掌握相关绘画理论知识,启发学生自身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把握绘画学习中的规律性并逐渐将规律正确、独立地用于绘画创作中。这就要求教师授课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讲究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拓性,把握好教与学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关系。笔者以提高绘画教育教学效果为目的,在近几年的实验性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以下几点教学方式。

一、共性阶段的教学培养方式

此阶段为高校一年级夯实基础时期,是所有美术专业学生所要经历的共性阶段。要较扎实地完成这一阶段,需要在教学中强调以下两点:

(一)通过示范与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绘画专业技术、技法得到提高。具体实施是根据每位学生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指导,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对知识的吸收并转化为创新的能力不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的放矢的启发性教学,课堂示范这一教学方式与内容也应力求针对具体学生进行指导。

(二)优化原有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包括开设的课程及其所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优化各绘画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使学生通过有序课程的学习获取更多绘画专业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认知学习的规律,合理的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经过优化后的绘画课程设置具备以下三点内容:

1.符合绘画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在明确绘画课程教学总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规划课程阶段性培养目标。包括进一步完善课程的阶段性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体系,不断更新陈旧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等。根据为达到阶段性目标所需完成的详细教学重难点等内容在每个阶段罗列出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地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使教师与学生不断更新原有的绘画实践与美术理论认知,在深度与广度上发展自身专业素质。如增加绘画临摹课程课时量,通过直接向绘画大师学习,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宽阔且高的专业观察角度,提升学生的专业审美评判能力。

2.改变原有绘画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的状况,在注重绘画教学专业侧重点安排的同时注重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多样化。在原有绘画专业学科基础上增强学科建设,建立起一个层次多、类型丰富的课程设置。具体包括拓宽学生绘画创作的题材范围,增加创作的兴趣点,将细微常见且易于把握的生活题材发掘、提炼出来,作为训练创作主题,如在绘画专业课中,除原有的基础静物、人物、人体、风景写生等课程以外加入静物创作课程。课程设置的优化也使整个教学环境适合学生专业方向的深入发展。再如,对于与绘画技法紧密联系的美术理论知识的扩充,“‘重实践、轻理论、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美术专业存在的客观事实,简略单一的理论课程内容加上重复的实践课程使得学生思维僵化、没有开拓意识”①。所以,教师在绘画实践教学过程中适时更新相关绘画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任课教师应帮助学生将诸多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加以熟知,包括使学生了解绘画作品中每一步技法得以实现的本质原因,理解作品背后深刻精神内涵,甚至感悟相近年代画家作品中的互相影响力,知晓其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技法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获取过程相得益彰,在熟练掌握绘画技法的同时补充未知的理论知识,而一定高度的理论认知又支撑着整个绘画习作与创作。长期坚持美术理论与专业绘画技法并重,可以令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法更有效地相结合,并为提升整个课程教学水平服务。

3.转变教师主导型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教学中,大多以任课教师的审美为准则,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这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性,造成教学效率低下。而在学生自主型教学方式中,除了采用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示范法,还可通过绘画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启发、开拓学生自主思维。通过一系列学生自主型技法训练,使学生拥有系统学习与自习能力。即使教学后期,学生脱离教师的全程指导亦能独立运用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学术问题。

二、个性阶段的教学培养方式

本时期是共性阶段后的一个高级阶段。绘画专业学生进入创作环节,需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在各自创作中凸显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亦是创新性的一种体现。

(一)教师通过这一阶段的授课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出基础扎实而又富创造能力的学生。学生绘画作品创新力度的提升既依赖牢固的基础知识,又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学会跳出原有的纯理论的桎梏局限,有针对性地进行取舍。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绘画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突破性思维,随着绘画专业课程的深入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表达语言,即学会“有破有立”。

(二)鼓励学生多做相关绘画专业理论知识点的研究与总结,并定期举办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使实践始终建立在一定高度的理论基础之上,实践与理论始终相辅相成。

(三)专业中不同绘画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认知积累的良性循环,最终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拥有完整且个性化的审美能力、理论修养以及个人绘画语言的表达能力与创新力,是当今的教育模式的重点与趋势。

三、以科研成果带动教学实践

讲求教学共长。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与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对教师而言,应注重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不断更新,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科研成果质与量的提高,以求科研理论带动教学实践,及时将当下新的研究成果、观念、思维传达给学生,实现科学理论与实际教学实践的共同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绘画教学中科研理论对具体教学的指导与探索的导向作用。

总之,我们应继续丰富具体课堂实践内容,探析绘画教学课程中的各种创新性教学方式、方法并及时加以转化、提升为理论认知,实现教学共长。继续探索高校绘画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绘画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课堂传授进行推广应用,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美术人才而继续努力。

注释:

绘画总结范文6

关键词:儿童;绘画教育;弊端;方法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起了儿童教育,儿童绘画教育成为了家长们的选择之一。作为一种对儿童早期的智力及潜能的开发课程,绘画能很好的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以及创作力,让儿童在画的过程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与快乐。近年来,随着儿童美术教育投入的增加,绘画教育也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焦点。

一、儿童画的特点

儿童画是儿童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观察和认识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用涂鸦或绘画的方式来传达内心情感的绘画作品。儿童画代表的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儿童全方位的自我表现。对于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来说,绘画是他们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他们的绘画个性特征也较为明显:天真、大胆、温馨,甚至天马行空。每幅作品都表现出儿童本人的性格特点,透过儿童的作品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性格、思维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绘画教育中存在的几种弊端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绘画教育给儿童带来的好处,因此很多儿童在早期就被父母带入各种美术培训班,进行绘画教育。但是在绘画教育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教师过于注重模仿和强调练习技巧。

为了迎合家长的想法,让儿童有更快地成长,一些美术教师对在实际的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把临摹成人范画和单纯灌输技能技巧作为儿童绘画启蒙的教学方法。尽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模仿是天性,但是美术教师先入为主的教他们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导致儿童的作品中出现同样的房子、花朵等等,就会将儿童的自由想象的零星扼杀。这种教学方法,是会束缚和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接影响到儿童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二)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儿童绘画作品。

很多成人会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他们会把自己的标准强加在儿童的画作上,要儿童的绘画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因此总会向绘画来说诉说孩子的画作不美观,比例失调,颜色运用不对等等。而在绘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会兼顾家长的情绪,对儿童进行规范。其实这些评价与做法都是忽略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忽视了儿童画自身的特点,没有充分考虑的孩子的兴趣,而是过于关注绘画的技巧了。最终导致孩子认为家长不了解自己,积极性降低的同时也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三)家长对孩子培养过程中功利思想。

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喜欢涂涂画画,就把孩子送到各种美术班进行培训,想要孩子在美术方面有所建树,因此非常在乎孩子绘画的结果,特别看重美术级别证书。因此过早过高的对孩子提出技术性的要求,为了让孩子进步快,让孩子反复的练习一张图画,就是为了让孩子能画到和老师的示范作品一样。这样做,儿童被动、机械的接受这种要求,时间一长,孩子会觉得绘画是一种负担,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继续进行绘画学习。

三、正确指导儿童绘画的方法

到底要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绘画教育,要使用什么用的方法,才能让儿童爱上绘画,并能在绘画中大胆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培养。 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认为:“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儿童美术教育就不能简单化的、按照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儿童成人的画法。儿童美术教育应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现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和创造热情。”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正确指导儿童的绘画。

(一)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绘画的兴趣。

游戏化的绘画形式使用是灵活多样的,角色扮演、猜谜语、讲故事、唱歌等形式均可用于绘画教育活动中,它可让儿童边画、边唱、边说、边做、边游戏,使原来简单重复的机械化练习变得生动、活泼,因此也深深吸引了儿童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如教儿童画切开的西关的时候,可以先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然后要小朋友画好多的西瓜给猪八戒吃。通过诙谐的故事,把小朋友画西瓜的兴趣调动起来人,然后在学生画完以后,老师可以模仿猪八戒的口吻去尝尝学生画的西瓜,并且与表扬。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法。

每个儿童都有好奇心理,一成不变的绘画形式和教学手段,很容易让他们产证厌恶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猪猪儿童的容易被新鲜事物打动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各种手法,从而有效的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目前教学法方法很多,可以利用教育,利用多媒体,或者情境教学,这些方法都比只用语言指导要好得多。比如在画《我的家》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小鸟的家、小狗的家等图片给儿童看,然后启发他们自己的家里有什么,让后用画笔画出来。有的小朋友会画爸爸、妈妈,有的小朋友会画房子,等等。老师可以让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画,画完以后,让小朋友以自己的话讲个故事给其它的小朋友。通过这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能让孩子们对绘画优更多的兴趣。

(三)利用多样化的绘画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为了使儿童在绘画活动中更好的表现和创造,教师应为儿童节不断寻求并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儿童绘画材料有很多中,铅笔、蜡笔、油画棒、卡纸等等,经常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教学。

绘画材料的每一种尝试都会给儿童带来不同的画法和意外的效果,它有利于儿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也能增强儿童画的艺术效果。有时,尽管有预想的效果和设计过程,但最终画面总是会出现一些原来预料不到的效果,这对儿童具有非常奇妙的刺激性,从而提高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及时鼓励,调动学习积极性。

儿童和成人不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差的,而且很在意大家对其作品的评价。因此,在儿童绘画完成之后,应该多给予鼓励,通过鼓励来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在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同时,也愿意接受大家的建议。如果家长和老师对他们一味的指出缺点,就会让儿童主观的认为自己很笨,久而久之,对绘画就失去了兴趣。在指导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找到儿童作品中的优秀之处给予欣赏肯定,加以鼓励是能带给孩子自信心,并把学习绘画由被动变为主动的。

四、结语

无论是绘画教师还是家长,在儿童绘画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正确教授儿童画的方法也还有许多。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儿童在绘画教育过程中能提高绘画水平,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儿童绘画教育应该摒弃更多的功利思想,切实从儿童的天性出发,让他们在感受绘画快乐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董艺黛.论儿童美术兴趣班教学[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上一篇语文总结

下一篇美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