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例6篇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1

1.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基于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层次视角

2.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及其超越

3.中国与新加坡当代大学德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4.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有效衔接研究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

7.论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之建构

8.中美大学德育比较

9.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10.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11.    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

12.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13.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

14.当代中国大学德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及实施路径研究

15.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

16.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

17.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8.    构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效机制

19.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大学德育

20.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德育

21.古典儒家“大学之道”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 优先出版

2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的大学德育文化取向研究

2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德育改革发展

24.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探究

25.儒家思想对韩国大学德育的影响启示  

26.孔子教育思想与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回归

27.大学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28.浅谈大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9.浅谈大学德育

30.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

31.大学德育中对红色资源开发的运用探索

32.生命叙事:让大学德育回归人的情感真实的路径

33.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性分析

34.道德关怀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35.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37.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38.自媒体视野下大学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39.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40.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41.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42.“志功”思想与大学德育

43.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44.大学德育的诗情意

45.张伯苓大学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46.从博雅教育维度审视大学德育:目标、方法及途径

47.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德育意蕴解读

48.从教育“三个面向”谈大学德育的发展方向

49.古代书院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当今大学德育建设的启示

50.基于德育生态现状的大学德育困境思考

51.责任教育:一个大学德育主题的再阐释

52.信息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

53.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

54.古之《大学》对今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55.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

56.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57.大学德育教学改革初探

58.古典文学和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59.大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60.《大学》中的道德教育

61.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4篇

62.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63.大学生德育自我鉴定

64《大学德育自评》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65.大学德育分真有那么重要吗!!

66.大学德育概念

67.浅谈大学德育

68.大学生毕业德育总结2015

69.大学德育工作计划

70.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71.2016年大学德育上半年个人总结范文

72.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73.大学生德育教育

74.大学德育有效才是硬道理

75.新编大学德育

76.大学德育总结

77.大学德育文坛

78.浅谈当代大学德育教育

79.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大学德育研究_购买大学德育研究相关商品

81.大学德育环境及建设

82.树立现代大学德育理念

83.班主任德育的时代境遇与突破路径

84.大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85.大学德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86.2014年英语六级作文预测

87.大学德育教程

88.从一个案例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89.大学德育学

90.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91.大学德育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92.《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93.大学德育价值和德育目标

94.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

95.e时代的大学德育

96.大学德育:如何走向首要位置

97.《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

98.大学德育个人工作总结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2

目前对德育教师的研究主要有德育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的论述、特种教育理念下德育教师应具备素质和能力的论述、德育教师培养机制的论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德育专业化的论述),其中对德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的研究最多,对德育教师的培养论述较少,而对德育教师其他方面研究几乎没有。

1.对德育教师的界定

德育教师,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校里(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或者是对品德课进行教授的教师。在其具体所指的对象上,有的学者认为应是以专门或主要从事德育工作为其职业特征的教育工作者,如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以及学校其他专职德育教师(政教处、德育处或团委专职教师等),而不包括各科教师、班主任等学校其他工作人员。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德育教师指的是德育课程的科任老师、班主任和学校里专管德育工作的校长[1]。虽然学者们在德育教师的具体指向上有差异,但都认为狭义的德育教师应是学校里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是与其他科任教师等区分开来的。但应注意的是,中小学的德育教师应包括班主任,大学里应包括辅导员,他们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成员。

2.德育教师资格的论述

少数研究者对德育教师的资格进行了论述,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的做人准则[2];言行一致的育人原则[3];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之所以称为“论述”,是因为其算不上是研究。所谓德育教师的资格,应该是指德育教师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品德方面教师的前提条件,它隐含的条件一方面指德育教师要具有比学生更高的品德;另一方面,德育教师具有学校或社会赋予他们对学生的品德加以影响的权利,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对祖国的青少年在品德上系统地施加影响。目前研究者对德育教师资格的研究,仅是零散地列举一些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比学生要求更严格的品德或行为,而且这些品德列举得不全面,也不可能全部都列举出来,没有对德育教师的资格进行系统地分析,所以不具有说服力。

3.对德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研究

第一, 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般素质的研究。德育教师的素质是研究者们研究的重点。在这一点上研究者的研究侧重方面不同,有的研究者侧重于论述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4],主要包括:德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业又敬业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各方协作共同进行德育的精神[5]。在工作态度上,研究者也是试图列举出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态度,但其实重要的工作态度远不止这些,并且其中逻辑上也有重叠的地方。

另一些研究者侧重于对德育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研究[6][7][8]。总结起来,德育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这些素质:思想政治素质[9][10]、信仰[11]、科学文化素质[12][13]、教育专业素质、德育专业素质、特定的身心素质、人文素质[14]、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素质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指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哲学思维能力,要能够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回答现实问题。科学文化素质指德育教师应具备文学艺术知识, 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和科技知识,以及具备一定水平的书画、摄影、音乐、舞蹈文化素养及中西文化底蕴[15]等。教育专业素质指:德育教师要具备教育学、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组织教学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备课的艺术技巧;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技巧。身心素质包括德育教师的认知水平、情绪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和能力(效率)[16][17]等。

对于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研究者列举得比较全面,包括了从知识到心理再到能力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对德育教师的要求比普通任课教师的要求高,可以说是要求德育教师是一个“完人”,即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要具备,不仅是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还有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不仅要会运用一般的教学知识,还需要掌握德育教育方面的技能,如德育心理学等,因为德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比其他学科教育更加复杂。

但研究者在论述德育教师应该的素质和能力时,许多素质和能力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具备的,研究者没有指出哪些是德育应该专门具备的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只有指出这些专门的知识和能力,才更有利于德育教师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成长,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新时代特征和新理念下德育教师应具备能力的研究。有一部分研究者研究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般素质,还有一部分研究者结合现今教育特别是德育的先进理念以及时代特征,指出了在这些背景下德育教育应该具备的专门素质[18]。研究者们提到的先进教育理念主要有:创新教育、素质教育[19]、生命教育和生活化德育等。

研究者指出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的政治观念、创新的道德品质、创新的教学方法等[20];在生命教育中,德育教师应该全面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具备生命教育常识,并且走进青少年的心灵世界,理解生命之谜,体味生命之真,德育课程应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21]。在生活化德育的理念下,德育教师要是将道德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德育教学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教学的方式要根据客观情况而确定,德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为了人的成长和发展;德育教师要找到师生心灵共通的契机[22],科学地阐释道德规范并引导学生了解道德规范的客观现实性等。

对于师范学校以及教育学院,对于德育教师专业化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学者们也提出了建议。有学者认为,应该加大大学教育学院参与德育师资培育的力度,加大思想政治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德育专业训练的力度,提供心理、社会、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关课程,为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培养教师在影响学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作出价值选择并将道德选择固着化。

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主要是指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背景,研究者认为信息时代对德育教师的权威提出了挑战,要求德育教师在角色上要有一个重新的定位,为此,德育教师应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获取和传递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等。

研究者结合特定的教育理念、德育内容和时代背景来详细地论述在这种特定的内容下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就更加具体和深入,对实践更加具有指导意义,使德育教师可以对照自己是否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然后加以提升和改进。

4.对德育教师培养的研究

第一,行为主体的努力。德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不是先天具备,研究者基于以上这些能力和素质,指出要培养德育教师的这些能力和素质,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共同作出努力。学校方面:切实加强德育教师培训[23]、推行以学校为基地的德育教师继续教育[24]、构建发展性的师范教育模式。德育教师个人方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5] 、坚持跟踪德育学科的发展、虚心接纳别人特别是学生的知识、加强文化知识包括美学知识的学习、恒心以向善等[26]。

第二,德育教师专业化。在上个世纪教师专业化概念提出后不久,有学者就提出了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即德育教育是一个专业,有其特定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同时德育教师也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观点。还一种观点认为,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7],即每个教师都要具备德育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提法既有积极之处,也有消极之处。因为“没有无(道德)教育的教学”,每门学科都会包涵有它的道德教育作用。但也随着社会发展与学科分化,也出现了德育这门学科,有了专门的德育工作者。有的学者认为,其积极之处在于:提德育专业化,说明德育工作有值得专门关注和研究的必要,是对德育特殊性的认可。消极方面则是:人们往往会将德育的责任全部加给“专门的”德育教师,从而忽视“非专门的”德育教师应有的德育责任[28]。

对于德育专业化主要是指哪部分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上,学者们的意见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德育专业化应该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德育素养的专业化[29][30]。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过程,学校教育的每一项教学与日常活动都具有德育意义。而有的学者指的德育专业化则主要是指专门的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但有的学者认为专门德育教师和非专门德育教师的德育专业化都非常重要[31]。首先应该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逐步使所有教师都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其次,对专门的德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应当有更高要求,这部分教师应经过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

对于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有学者认为,是由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特点决定的。首先,德育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异常广泛:心理、社会、道德、法律、政治、经济、哲学与文化等,对如此丰富内容领域的知识掌握,没有充分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难以胜任的。其次,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不仅要教会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解决基本的道德认识问题,而且要关注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与行为、信仰与人格,使学生得以健康的成长。而认知、情感、行为、信仰、人格等的发展过程和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德育教师对这些过程和条件的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具有挑战性的,这也需要德育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第三,道德认知和行为的脱节,德育实效低下等,反映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迟希新教授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为德育专业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师的知识通常可分为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的条件性知识就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因为德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具有影响学生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技能,发展心理学为之指明了一条道路。因为发展心理学不仅揭示了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形成的心理机制,它不仅研究知识学习和接收过程,而且研究个体社会化过程以及个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因此,掌握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对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德育教师的质量,有的学者提出,应当在制度上建立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的德育专业标准,不达到起码标准者,就不能进入教师行业。

德育教师研究中现存的问题

第一,对德育教师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不丰富。目前对德育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德育教师具备的素质、德育教师培养和专业化方面的研究,对德育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定位以及在学校这个组织中德育教师的地位和专业处境、德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德育教师工作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对德育教师可研究的方面很多,每一方面都非常具有价值,而目前对德育教师的研究面窄,还有许多需要开拓的研究领域。

第二,目前的研究泛泛而谈的多,深入研究的很少。就对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研究来说,研究者往往停留于列举一些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对其进行分类描述,而对于这些能力素质之间的联系以及为什么要具备这些能力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没有对德育教师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作深入的分析,有的学者提到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难测量等特殊性,但也只是点到而止。另外,对于德育教师每一个能力和素质与德育的有效性、德育教师的工作效果之间究竟有多少相关关系,学者们也没有结果德育教学与工作对其进行分析。

第三,更多地在论述“应然”的理想状态的德育教师,缺乏对现在德育教师工作状况的分析。从文献中可以发现,研究者分析如今德育教师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的文章很少,只是简单地分析了如今德育课中存在的问题,而现实中许多德育教师的定位只是学校的辅助人员,其工作定位也在于保障不出问题或进行清洁卫生检查等低层次工作内容上,研究者对于学校中现实的德育教师的工作情况缺少分析,而是一味地强调德育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也只是空谈,也许德育教师具备这些能力后会发现在学校里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不仅要有对“应然”的分析,而且还要有对“实然”的解剖,才能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第四,高谈阔论的多,关注学生和德育教师自身的研究少。在谈论德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素质时,研究者往往从国家、社会和学校管理层的角度出发,要求教师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其中许多研究者都高谈阔论地谈德育教师要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掌握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等等,很少关注学生眼中德育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即什么样的德育教师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德育教师,才能在德育教育中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应关注德育教师本身在德育课和德育工作中的困难和困惑,从德育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出发,才有助于德育教师工作的改进和专业能力的成长,也才有利于德育效果的取得。

关于我国德育教师研究的设想

明确对“德育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对德育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二,其一,通过对德育教师的研究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者,德育教师本身的素质以及工作状态等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因此,德育研究的目的是改进德育教师的工作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其二,通过对德育教师的研究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德育教师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和满足。德育教师作为“人”,有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德育的研究要以人为本,关注德育教师自我提升和发展的需要,帮助德育老师成长。要实现这两个目的,对德育教师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德育教师工作状态的研究。德育教师的工作状态包括其工作的内容、对象、工作定位等等。在学校中,德育教师的日常工作都在做些什么,德育教师对自己工作的定位在哪里,对德育教师的工作研究需要走进学校,对德育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记录和分析,聆听德育教师的想法,研究者不能以行政人员的角色要求德育教师做什么。对德育教师工作的分析将会找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症结所在。

第二,对德育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研究。在学校里德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一种维护师道尊严与学生比较疏远的关系,还是经常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倾听学生的身心的一种关系。德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德育的实际效果,在德育课以及相关的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德育的全过程,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助于学生德育的培养。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要认识到班级的每一次活动都具有德育意义,精心设计每一次班级活动让最大多数的同学参与其中。

第三,德育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研究。如今,在学校里德育教师变成了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任职的职位,或者是有的教师不能教授其他学科所以才教授德育学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受重视,德育教师的地位不如科任教师。德育是比其他学科更复杂要求更高的学科,因此,更要求德育教师具有专业能力和素质。目前对德育教师专业化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说法不一,德育教师真正应需要具备什么必需的知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考量和研究,如果针对性地培养德育教师的这些知识和能力也需要专门的研究,另外,具备什么专业背景和条件教师才能进入德育教师的行列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芋君.论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

[2]薄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

[4]贺彩艳,温艳玲.论高校德育教师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J],2006(12).

[5]孙建英.新世纪对德育教师的新要求[J].教育导刊,2005(4).

[6]马金霞.试论高校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特点[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7]邵长兰,王通.高校德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外赋条件[J].职场管理,2003(4).

[8]周宏岩.论德育教师的人格修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9]陈鉴,赵泉英.论德育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实践艺术水平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10]李海江.德育教师德育修养的境界[J].中国科学教育,2005(12).

[11]金伟.浅论德育教师的教育信仰[J].理论月刊,2003(9).

[12]刘惠.德育教师人文情怀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13]张朝红,王斌.论知识经济时代德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

[14]赵勤.浅谈高校德育教师的特殊素质[J].科技咨询导报,2007(5).

[15]陈鉴,赵泉英.论德育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实践艺术水平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16]朱俊卿.中小学德育教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之审视[J].教育评价,2003(6).

[17]刘红秋.德育教师自身的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J].吉林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18]刘新生.浅析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5(7).

[19]李有库.素质教育中德育教师素质培养要义[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0]许义文.创新型德育教师创新素质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2).

[21]廖秀萍.德育教师应掌握的若干生命教育常识[J].天津教育,2007(1).

[22]王玖枝.发挥德育教师主体性实施生活化德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1).

[23]本刊评论员.德育课改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24]宋净尘.论德育教师的培养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5]宋净尘.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J].教师教育研究,2005(8).

[26]宋净尘.论德育教师的培养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7]蓝维.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7(4).

[28]檀传宝.德育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

[29]唐关胜.德育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部分[J].上海教育,2005(4).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为促使外国教育事业的顺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工作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等的研究。这些研究兴奋点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风骚,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骆风.上海市中小学生品德状况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4

一、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优势

文秘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秘书专业人才,对于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充分调动校企双方职业道德资源,帮助学生获得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并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体会职业道德情感、行为、意志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其主要的优势在于:

(一)为文秘专业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道德环境。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企业管理的规范环境、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聚焦,按照实际的生产项目、工艺、规范、操作要求等制造产品,经历从学生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换。对于文秘专业职业道德而言,相较于单一学校培养环境,虽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秘书职场环境,学生也可以在文秘专业校园文化活动中构建拟态职称环境,但职业道德作为从业者的道德要求,离开真实的职业环境,相关的职业道德诉求,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并切实对文秘专业学生产生触动,使其有更为真切的体验,无法得到有效的检验。

(二)为文秘专业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职业道德要求。单一的学校教学环境中,文秘专业职业道德课程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道德知识理论方面,强调通过相关的课程测试,让学生掌握秘书职业道德要求。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秘书职场环境中,其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更为明确,同时更有配套奖励与惩罚措施作为道德要求得以贯彻的保障。学生可以通过识记的方式掌握单一的学校职业道德知识理论,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对于文秘职业道德要求的认知,要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在实践中认识到职业道德的价值与意义。

(三)为文秘专业学生树立了优秀的职业道德榜样。道德教育中,典型榜样所发挥的作用,能够较好地让从业者认识到道德作用。学校教育中,文秘专业教师也会结合视频、文字等方式,以案例的形式,依据榜样教育理论,对文秘专业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榜样教育。但是,这种课堂教育中的榜样是否与实际工作的道德要求相符合,职业道德榜样又是如何克服道德困惑遵守道德规范的,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教育学习困惑。而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可以在行业岗位实践中,切实对照秘书岗位上优秀职业道德榜样,真实感受榜样的力量,并进而向榜样看齐,向典型学习,提升自我职业道德素养。

二、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问题

依托工学结合模式培养文秘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不是简单地套用模式,而是应该将更适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改造为适应于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模式。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从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来看,当前应用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校企双方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在文秘等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校企双方对于人才培养的偏重点主要是人才的应用性职业技能的培养,较少涉及人才的职业道德。文秘专业在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中,这类倾向表现更为明显,一些企业侧重于秘书人才的写作能力培养,或者是人才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能力训练,而忽视了对人才职业道德的培育,不少单位认为因为有着较为完善的秘书岗位工作制度,通过制度约束,文秘专业人才在向秘书岗位职员转变过程中,其职业道德会有相应的保障;而文秘专业教师也认为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较为空泛,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检验,也就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二)教师自身的秘书职业道德教育素养不足。不论是哪一种内容的教育,教师都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对于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而言,从学校方面分析,大部分文秘专业教师由中文专业等相关专业毕业后,直接转变专业教师,期间教师自身缺乏对秘书工作从业经验,更谈不上对秘书工作专业道德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教学也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与实践脱节;从企业层面来看,工学结合模式引入的秘书岗位兼职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秘书工作经验,并对秘书职业道德有着深刻的体会与认知,但是,秘书岗位兼职教师不熟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将相关职业道德经验传授给学生。

(三)道德教育反馈评价机制与工学结合模式不符。文秘专业虽然采用的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具体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其教学的相关设计与完成,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反馈评价机制有所不同,不是由企业充当评价主体,而是由学校教师负责道德教育主要评价工作;不是采用过程模式评价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养成情况,而是采用结果模式,以相关职业道德知识理论测试,作为评价标准。由此可见,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反馈评价机制存在与工学结合模式不符的情况,并最终导致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出现空洞化,且情况日益严重。

三、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的措施

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培养文秘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应该充分利用工学结合模式带来的道德教育优势,以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基于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一)以秘书岗位职业道德规范重构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当前,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是按照文秘职业道德内容的内在逻辑,进行设置编排的,虽然在职业道德涉及的不同内容层面上,显得较为规范,但实质上与秘书职业道德操作规范之间,存在明显的割裂情况,不能完整反映秘书职业工作操作流程中所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因此,工学结合模式下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以秘书岗位工作流程中具体涉及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主线,重新建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以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不同的工作流程与步骤,成立对应的职业道德要求。

(二)应用文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详解文秘职业道德规范。举案说法,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双方应该基于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联合搜集、分析、整理文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具体而言,学校教师应该根据文秘工作流程与步骤,从理论上梳理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行业秘书作为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要提供与理论相对应的典型案例方式,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去。在案例的性质方面,既可以是正面的案例,也可以负面案例;在案例的形式方面,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视频的。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5

论文摘 要: 网络环境下,高校的德育建设面临新的问题——网络德育建设。高校网络德育建设应该坚持“三贴近”原则,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培养网络德育专业工作者队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加强网络管理,把握正确导向,使高校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网络环境下,信息消除了地域和国界,各种各样的言论和观点铺天盖地。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往往无所适从;面对网上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德育建设。

一般认为网络德育就是指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所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与现行德育相比,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和超时空性等特点。网络德育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索网络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高校网络德育应坚持“三贴近”原则

1.贴近实际。

网络德育在内容上应当是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网络德育的中心任务应当是立足实际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生活。因此,网络德育必须密切关注时事政治,紧跟时展的步伐,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的矛盾,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普遍关注。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了解研究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帮助大学生认清形势,澄清模糊认识,解除思想困惑。

2.贴近生活。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建设不是要求我们脱离生活实际,反而要求我们更加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调查实际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德育工作者应当善于从中挖掘生动事例和感人事迹,通过网络加大宣传,以此激励大学生乐观向上,奋发图强,使网络德育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3.贴近学生。

高校网络德育贴近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意愿,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他们成才。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境界、实现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时时处处体现“育人为本”的思想。网络德育的本质要求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在网络世界中,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得尤为充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贴近学生,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实现学生的切身利益,高校的所有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要始终着眼于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方法探索

1.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

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应该为德育设置专区,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各项内容都充分地体现其中。德育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又是网络德育的教育工具,因此,高校领导及思想工作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不断更新完善,使其功能充分发挥,收到理想的效果。

德育网站应该功能齐全,这就需要学校动用各种相关资源,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板块,努力把“两课”教育融入网络,发挥网络的开放性、传播性等优势,在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但是过于单调的思想政治宣传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要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就要探索网络德育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实施道德教育,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疏导讨论的方法,使网络德育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所喜爱的方式,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高校间的联系,学习比较成熟的德育网站的经验,比如像“清华红色网站”这样的专门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网站,还有像“北大在线”、“北大青年”这样的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的网站,它们的成功经验都可以为其他高校学习和交流。如果能够进一步突破技术限制,形成全国各高校互联互通的德育网络系统,则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能实现资源共享,那么将会更大地发挥网络德育的作用。

2.培养网络德育专业工作者队伍。

高校德育网站建设外在形式固然很重要,但是网络德育工作绝不是单纯性的技术性管理,而是集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专业人才队伍,使他们成为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专业的网络德育工作者必须成长为一名“专家”,才有可能胜任日益繁重、复杂、艰巨、高标准的德育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转贴于

高校应加强对网络德育专业工作者的培养。目前大学德育队伍经过学习和培训,大部分已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德育工作,但开发德育软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建设德育网站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还有一定困难。所以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培训要具有针对性,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当顺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到网络上。目前不少高校已开始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网站,但建设速度还比较缓慢,内容还比较简单,往往只是上传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教材、练习题,也有的高校上传了部分讲课录像。为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作用,应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挑选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老师讲授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要上传丰富的参考书、参考资料,以满足有网上阅读习惯的学生的需要;要定期开展网上答疑,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在线辅导。另外,还应该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增强思想理论课的文化含量。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网络德育不是单向的宣传教育,而且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一切工作都是无效的。所以我们还应该采取各项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德育网络,学生活动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使德育网站成为学生网上的精神家园。另外,还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使德育网络成为学生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的阵地,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5.加强网络管理,把握正确导向。

网络德育具有较强政治性和导向性,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慎重对待,防止出现政治错误和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网络德育工作者在网上开展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时,要加强对网上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管理:对于有益的信息,要积极推介,扩大影响;对于不同的声音,要进行甄别、分析,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有害的信息,要坚决予以删除,决不允许其流传、泛滥。

从学生角度来讲,由于网上行为具有隐蔽性、匿名性的特点,加之目前网络监控技术还不成熟,他们在其他网络上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现象,所以我们在网络德育教学中还应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使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依靠发挥自身内在的人格力量来抵制有害信息的腐蚀。另外,加强网络管理还需要建立网络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以保证网络德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领导、部门主管、网络信息员的岗位责任。

网络环境下呼唤的是开放的德育观念,为了适应网络条件下的社会,德育教育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高校网络德育教育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肖光荣.论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

[2]尚元东.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探索,2008,(6).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6

摘要:高职院校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既有利于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也有利整合学校内外的德育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无论从中央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看,还是从教育学、德育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看,德育工作实施大部制不仅可能而且必要;由宣传部统领德育工作,依据德育工作性质和内容将负有德育职责各部门进行重新整合后,下设办公室、组织处、日常行为教育处、社科教育处、素质拓展训练处等,并明确各部门的主要德育职责,有助于德育工作的优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大部制’模式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C13)

作者简介:梁瑞升,男,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政工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0-0077-04

目前,我国有少数高校启动大部制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3月启动行政管理大部制改革以来,制度框架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不断健全,各项工作运行平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开展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1]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进行大部制改革的比较少,但有在某一工作领域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先例,如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等实施的大部制学生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涉及面广,无论是其对象,还是其内容、途径等都呈现复杂多样性;再加之我国高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多数学校的内涵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当前负有德育职责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德育力量比较分散、整体德育效果欠佳。对于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的从德育方式途径入手,有的从德育环境入手,有的从德育模式入手等,但从德育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进行研究的较少。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就是根据中央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目标,为整合学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将负有德育职责的相关主要部门归口到一个大部门,从整体上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作顶层设计,并按照一定组织管理原则在大部门内部重新划分德育责任部门,构建符合德育工作规律的运行与协调机制,以便发挥德育工作的最大效益。这种工作机制,既有利于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也有利整合学校内外的德育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笔者从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组织架构设想等两个方面对其作初步探索。

一、构建大部制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从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再到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都强调高校德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高职院校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就是为了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实现齐抓共管的一种德育工作组织模式,主要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按照一定的组织管理理论和德育工作规律,确立的一种结构严密、运行有序、资源节约和效率提升等德育工作机制。

(一)相关政策文献说明构建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具有现实可能性

《大纲》指出,高等学校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两课”的教学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是组织德育实施的主要职能部门;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和学校人事处是德育队伍的管理部门。学校的其他相关部门都要主动参与、密切配合,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大纲》还指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要完善科学的工作体系,发挥全体教职工、各种途径和环节的德育功能,协调一致,形成卓有实效的德育合力。[2]《16号文》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2]《意见》强调,要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高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3]以上三个文件从不同方面为高职院校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相关理论说明构建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非常必要

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德育心理学都强调德育工作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校长教师更应该管”。[4]就高职院校来说,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校内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网络时代学生接受外界的信息大大增加,德育工作大部制机制能够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一方面,可以确保学校内部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互相配合;还可以保持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德育影响的前后连贯和一致。

系统原理是管理学中一条重要原理。系统原理当中的整分合原则就是为了实现高效率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在这个原则中,整体是前提,分工是关键,综合是保证。因为没有整体目标的指导,分工就会盲目而混乱,使整体受到“五马分尸”之害;离开分工,整体目标就难以高效实现。如果只有分工,而无综合或协作,那么也就无法避免和解决分工带来的分工各环节的脱节及横向协作困难,不能形成”凝聚力”等众多问题。[5]我们把这一原理运用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构的整合中,就是按照高职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将负有德育职责的部门进行有效地重新组合,并归口到一个大部门。建立有效地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校内外德育工作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各种不同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各种德育活动,并使之互相补充、协调配合,最终发挥整体结构功能的实效,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6]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德育力量的分散、德育主体的不作为和德育工作真空现象等,切实增强学校整体的德育工作实效。

二、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组织架构设想

《意见》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意见》还指出“高校党委宣传部长由学校党委常委兼任”。有学者指出,“广义德育特别是大学德育实际上是意识形态教育,狭义德育侧重于意识形态某个方面(道德)的教育。”[7]这说明德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意见》为高职院校实施德育工作大部制提供了政策支撑,由于副院级架构的宣传部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无论是组织管理学的权利分配原则上讲,还是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讲,都是合理入情的。根据对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途径等分析,对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提出以下设想。

(一)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组织架构设想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与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以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由宣传部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既可以确保德育工作整体规划到位,又可以整合德育力量,还可以使德育工作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具体来说,就是将原来负有德育职责的部门,如学生工作处、团委、思政课部、公共课部、宣传部、就业指导中心、网络中心、保卫处、体育部等归口到宣传部。然后,再按照一定的德育规律和组织管理理论,设置二级机构,即将原宣传部、网络中心合并为办公室,将原学生工作处和公寓办合并为日常行为教育处,将原业余党校和团委合并为组织处、将原思政课部和公共课部合并为社科教育处,将原就业指导中心、体育部和保卫处合并为素质拓展训练处,组织架构设想如图1所示。

(二)宣传部各二级机构德育职责的划分设想

根据《大纲》、《16号文》和《意见》等文件的相关规定,结合现时代的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可以定位为:(1)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2)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3)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4)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这一目标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确保学校总体德育目标的现实,必须要分工明确,宣统部各二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见表1。

大部制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对其构建意义、依据和组织架构的初步探讨,只是这项复杂工程中的一部分。这一工作机制通过什么来运行,用什么样的方式运行,需要哪些保障措施等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陈鸿海.推进行政“大部制”改革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3(7):29-31.

[2]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政课文献选编(1949-2008)[G].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166-168.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N].光明日报,2015-1-20.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92.

[5]吴照云.管理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济管理出版社,2001:81-82.

[6]吴兴富.整合构建高职德育目标的原则[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