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网络道德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网络道德探究

[摘要]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教学改革主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从而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坚守道德底线,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网络道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全新时代,网络信息资源业已成为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物,但虚假新闻、误导性言论等网络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与惩治手段,网络上严重突破道德底线的现象屡见不鲜。党的报告中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党和国家对于网络空间的重视,对政府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指示,也对学校加强学生网络道德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意义和策略。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网络道德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息技术在为人们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不断地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例如,2020年全球肺炎疫情暴发,人们在了解世界疫情防控进展情况的同时,也不断被各种虚假新闻所误导,如“可能起源华南海鲜市场”被个别自媒体歪曲成“起源华南海鲜市场”,导致中国在国际舆论上出现了一时的被动。此外,利用网络盗取、贩卖他人信息资源,开展网络诈骗、色情直播等违法犯罪案件此起彼伏,不少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都经历过有关诈骗、传销、、色情、邪教等的非法组织的引诱。除了上述违法犯罪行为外,网络上还充斥着各种真伪难辨的信息资源,虽然不至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容易对学生在认识上或者行为上产生误导,影响学生对于人生道路或者事物的正确抉择。如近年来一些网络平台打着“公益”“互助”的幌子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不仅骗取了人们大量的钱财,也误导了社会群体特别是学生对公益活动的理解与认识。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培养,不仅关系到网络环境的净化,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学生只有坚定网络道德信念,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工作与生活,使网络资源为人所用而不至于害人害己。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主要策略

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具备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另一方面阅历又非常浅薄,思维和想法相对比较幼稚,因而在面对基本不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时,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或者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从而作出错误的甚至令其悔恨终生的选择。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信息技术原理和运用策略,更要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1.理论联系实践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网络版权意识。网络技术的运用,实际上主要是对网络系统中各种软件程序的具体运用。在我国,盗版问题长期困扰着计算机和网络行业,不仅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网络的健康发展,也导致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猖獗。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必须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版权意识,正确处理好金钱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绝不能为了节省开支而触犯法律法规。例如,第一册第一单元微项目2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探究软件的装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升华,将网络道德与软件的选择、运用紧密结合,从而让学生在学会软件使用方法的同时增强版权意识。如在讲述“调查人们经常使用哪些软件”时,教师可以根据软件的常见来源,告诉学生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Office等软件是电脑在出售时应当配置的基本软件程序,QQ聊天工具、360安全卫士等软件是网络上提供的免费软件,而另外还有很多软件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可以使用的。目前,网络上有一些网站会提供付费软件的破解程序,虽然可以让人们免费使用,但这种做法不符合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对网络软件市场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同时破解软件本身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风险和不稳定性。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正版软件与盗版软件之间的本质区别,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网络版权的重要性。

2.借助案例教学借助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业已成为诸多行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管理、服务、生产、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息技术对于人们来说有如双刃剑,用好了将会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够解决许多人们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但用得不好也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有必要指导学生正确地应用信息技术,让他们意识到错误应用所带来的危害,自觉主动地管好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例如,第三册第三单元“数字化生活”微项目教学要求是指导学生学会进行网上支付,并且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开家网店商铺做公益,使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进行线上支付和交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如网络诈骗犯罪、虚假交易、盗取公民信息等,告诫学生要正确地看待网络金融和经济行为,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听到的故事,与大家交流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如何防范诈骗,引导学生保护好个人信息以及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特别是在使用相对陌生或者非官方的软件时一定要“捂好自己的钱包和卡包”,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通过网络上不道德行为的反面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33.结合网络课堂结合网络课堂,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在学会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离不开网络道德的约束。当前,抄袭、剽窃等不道德的行为已经对创作创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也未能幸免,尤其是网站模板、网页模板抄袭已经成为网络平台的业内常态。因此,教师在进行网站设计等相关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引导,使他们明白抄袭他人的作品是错误的行为,且不利于自身的创新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抄袭与借鉴之间的区别,使学生学会在网页设计中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第三册第一单元“让PPT更有说服力”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利用软件自带模板进行PPT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先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多PPT模板的收集,提高学生对PPT的鉴赏能力和运用水平。这时,有的学生就会向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PPT模板是免费提供的,而有的PPT模板则需要收费?有没有办法不花钱就能够使用这些模板?”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回答:“你先比对一下,PPT的免费模板和收费模板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别?你为什么想用收费的模板而不是免费的?”学生会说:“收费的模板看起来更美观,功能设计也更多样,而免费模板就很普通。”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网络道德的融入和引导:“你说的对,但是你也要想一想,更好、更美的模板,是不是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制作?那么所收的费用实际上就是所付出劳动的对价,如果所有模板都变成免费的,或者大家都通过一些不好的手段去免费获取收费模板,那么以后谁还愿意去劳心费力地制作优质模板?收费实际上是鼓励创新,鼓励大家制作精品。如果你也能够制作出优秀的PPT作品,也可以放在网上收费,人们也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让你感受到自己作品被认可的程度。”通过这番对话,学生不仅明白了网络信息技术的价值,同时也形成了更强的版权意识和责任意识,而且能够感悟创新的价值与成就,从而形成更强的网络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更是为网络监管、清风正源提供了依据和抓手,然而网络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不在于事中监督和事后处置,而在于事前预防,也就是说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使学生构建正确的、积极的网络价值观和道德观,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服务生活、服务工作。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要充分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网络道德培养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网络使用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王玉成 单位:山东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