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编制说明范例6篇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范文1

关键词:财务预算 预算编制 控制 业务部门

财务预算编制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早司空见惯了,但是财务预算编制结果由于编制方法和编制人员水平不同往往千差万别,尤其是建立了全面预算体系的企业,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编制财务预算的各个方面,将会影响预算的完成和考核,也将对使得整个预算体系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掌握编制预算的一些重点,不要忽视一些细节将使得我们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更加科学、完整。也将使得我们预算执行更加符合实际。我将本人在日常编制预算中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一、财务预算编制要以合同数据为依据

通常,会计预算编制首先以上年数据为基础,对上年数据不能确定的就以耗费数量和单价计算得出费用总额,这两种方法都失效的费用,只能采用职业判断,也就是拍脑袋了。而这些常用方式,往往无法满足需要,因为如果按上年数据做编制依据,未来业务往往会随着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物价上涨以及国内原料价格与国际不断趋同,都使得预算编制失准。如果按照数量单价计算,同样会因为无法准确判定实际业务量,也没法得到准确数据。最终靠职业判断来的数据更是缺乏可靠性。

在多年的工作实际中,发现合同数据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内容,任何业务发生无一例外的都要依靠合同,合同得签订往往早于业务发生,一般企业往往在上年年末,下年年初就基本将全年合同量的大部分业务签订完成,这正好给财务预算编制提供了及时的数据支持。其次,合同中签订的价款,往往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与实际业务量尽管有出入,但出入不大,跟用同比数据相比更是准确性大大提高,可以说是为财务预算编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第三,按照合同得业务性质分类,会发现,它跟我们的成本费用要素习性相似度很高,稍加调整就可以完全匹配,比如一个企业各种劳务费的合同的总计,完全可以作为全年会计劳务费预算指标来使用。最为重要的是,企业财务预算应该以合同数据为起点,并且以合同数据为终点。预算编制完成后,另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对标和预算分析报告,完成情况的分类汇总完全可以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填报并分析,那些提前履行完的合同,费用的结余自然成为预算调整的节点,而合同履约完成率甚至可以近似的看做预算指标完成率,年末只需要根据合同结余金额就能确定哪些费用还将发生哪些费用不再发生了,而且,未履约完的合同剩余工作量的确定也将变得更加简单和贴近实际,这给财务预算分析带来的便利可谓事半功倍。所以,企业编制财务预算应该把合同内容作为重中之重。

二、财务预算编制要以业务部门为基础

企业预算的编制工作包括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损益预算、现金预算等等。这些内容涉及到企业的业务、资金、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它们环环相扣,密不可分,构成了整个预算体系。尽管各类预算最终都会归结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个业务归口部门,这些内容并不是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控制的。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应该主要是为各部门确定预算编制的格式和为各业务部门提供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汇总分析。如果企业仅仅是以财务人员为主来编制预算,那无异与闭门造车。这样预算编制毫无意义,根本无法为企业财务决策和预算执行提供真实有用的数据。所以,企业编制财务预算应该把业务部门的意见作为编制根本。

三、财务预算编制要确定科学的预算指标

财务预算指标虽然不外乎材料费、维修费、人员费用、折旧费等相对通用的指标。但是每个企业在确定自己的财务预算指标的时候,一定要更加科学可用,首先指标的确定要和会计费用要素基本匹配,这样能更好的管理预算指标完成情况。其次指标的确定要合并近似的业务类型,也就是说不能完全和会计费用要素一致,一个二级费用科目下的三级明细都有二十多个,如果完全照搬显然是不利于统计和管理的,那么合并相似业务后,指标更加简洁,一个是利于企业领导查阅,企业领导并非都精通财务,二是太过细致的预算指标也没有更多的指导意义。那么对于一个大中型企业来说,财务预算指标在20-25个之间比较合适。太少则不能全面反映问题,太多不利于决策者采纳沟通。第三就是财务预算指标和合同内容的相对统一,这样在分析数据出来后,能更加直观和直接的找到问题所在,也就是找到相对应的合同,这样有利于迅速的解决问题。所以,企业编制财务预算时预算指标的设置要科学。

四、财务预算编制最终一定要取得决策者的支持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范文2

目前有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未执行预算管理,上报任务也只是财务部门的一项统计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工作实践中不能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纠正偏差。不少企业的投资失控,不但得不到利润,而且有的连投资也难以收回,最后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要实现预算管理的有效监控与考评,促使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有序进行,最终达到提高经营绩效之目的,预算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达到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可控性,必须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定期编制财务预算,组织预算说明会、预算协调会,当预算确认后,分层次下达各项经济指标,落实到各个部门执行。只有进行有效的监管,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对此个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预算所使用的方法

企业预算的编制可采用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或者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相结合的方法。

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成本因素的未来变动情况,通过调整有关原有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而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例如,笔者所在企业以外贸进出口业务为主,成本费用水平都由出口规模决定,影响因素基本没有变化,只需要在预算期根据基期数据比较来制定新的预算方案,因此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均采用增量预算方法。而对于面辅料采购、应收应付账款的核算,因不受已有费用项目和开支水平的限制,且能调动各方降低费用的积极性,为了有利于企业发展,则采用零基预算方法。

二、预算的流程

为了更加详尽地阐述预算的执行过程,笔者以公历1月1日~12月31日为期间,将企业预算管理做如下假设:

(一)制定年度计划

在企业内部按业务范围将各部门划分为不同的预算编制单位,如销售部为销售预算的编制单位,采购部为采购成本预算的编制单位,财务部为费用预算的编制单位等。由各部经理在9月下旬制定计划,上报董事会。

(二)目标下达

年度计划确定后,企业领导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预测的经济形势,在10月中旬提出下一年度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包括营业额、毛利率、利润、费用额、现金流量等。

(三)预算说明会

由财务部门作为主导单位,于10月下旬召开预算编制说明会,向各部门说明预算编制依据和审核原则,并向各部门下发收入、成本、费用等历史实绩数据、各种预算表格、各科目的编制说明等。

(四)预算编制

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公司提出的财务预算目标,分科目、分项目、分月份编制详细的预算。并于11月中旬上报企业财务部门。

(五)预算协调会

由财务部门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并于11月下旬召开预算协调会。旨在调整解决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部门存在的疑虑及不合理的问题。

(六)预算确认

12月中旬,经财务部与各预算执行部门预算目标共同确认后,由财务部编制“预算损益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并正式编制年度财务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批准。

(七)下达执行

12月下旬,财务部根据公司董事会批准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下达至各预算部门执行。财务部据此作为次年度实际与预算目标的分析基础。

三、预算的执行与监控

及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是确保预算执行是否偏离预算目标的有效监控手段。而全面预算的执行又需要全员的积极参与,广泛交流意见,跟踪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实施必要的监控手段,从而总结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而为企业评价奖励制度提供公平有效的数据依据。

(一)整体预算下达后,财务部将预算按责任部门进行分解,将预算下达到各责任部门,业务部负责销售预算的落实,生产技术部根据订单情况组织面辅料采集及安排加工厂生产,并上报业务部审核,根据人民币汇率浮动机制,现阶段换汇成本一般掌握在5~7元/美元范围内,超过上限或者低于下限都需上报总经理审批,方可执行。

(二)各责任部门必须在每月经营例会上将财务指标完成情况上报给财务部,由财务部对照预算及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共同拿出整改方案。对变化幅度超过10%的预算指标,要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通过研究论证后方可对预算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预算的监控应重点关注业务部前期合同签订的可执行性、后期销售回款的及时性、生产技术部安排生产的可操作性、财务部对费用预测及资金流安排的合理性等关键环节,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发现差异、及时纠偏,并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

四、预算的考核评估

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监督预算的执行、落实,不但能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还为激励员工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机制保障。

(一)成立考评委员会

建立考评奖惩机制,由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会同财务部、人事部负责人,成立考评委员会。按月下达考评指标,并由各责任部门逐级分解执行,财务部按月汇总,从而做出考评报告。考评委员会根据考评报告的结果,确定奖惩。

(二)具体考评办法

考评委员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以企业长远发展为前提,以保证员工合法利益为基础,以年度为考核目标,实行逐月奖励的办法,具体如下:

1.对业务部下达销售额、销售费用和销售回款率指标,以责任人为单位,以年销售额实现500万美元为起点,每增加100万美元,工资从实现销售目标月起上涨500元/月,并以年末实现业务利润的10%奖励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以年末实现业务利润的5%奖励业务部经理。对成绩突出的个人,同样以年末实现业务利润的3%给予奖励。

2.对非业务部的其他行政部门下达各项费用指标,并直接考核到部门经理。并以年销售额实现500万美元为起点,每增加100万美元,工资从实现销售目标月起上涨100元/月。部门其他员工实行4级分配管理,实行工资上涨0元~100元不等的奖励机制。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范文3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财务控制体系 优化对策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主要采取“三全”(即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模式编制并实施的形式,确保能够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的功能,从而整合和优化企业的各种资源,最终实现企业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重要工具,是企业实现内部管理控制的主要依据。

全面预算是根据企业的年度目标所编制的收支计划,主要体现在经营、资本、财务等方面,是对企业未来为实现经营活动目标所采取行动计划和相应措施的量化说明。一般来说,全面预算是从销售开始预测,在延伸到生产、成本、资金的环节,并对所有步骤发生收入与费用予以量化,据此编制出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预测企业在未来的财务及经营状况。

全面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特种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及财务预算。特种决策主要是指经营决策与投资决策,特种决策不是经常性发生的决策,而是取决于企业特定时期的经营目标,因此,特种决策预算是一次性的,额度较大。日常业务预算主要是指为确保企业正常运营所做的量化预测,通常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直接人工与直接材料耗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等等,日常业务预算具有经常发生、额度稳定的特点。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编制决算的根本保证,实际工作中,也会将财务预算称为“总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预测编制,可以说,财务预算是将特种决策预算和日常业务预算的总括预算。

值得一提的是,全面预算管理是当下企业管理的重要模式,具有信息系统化、目标战略化,资源整合化、人本管理化的特点,通过业务、资金及信息等资源的整合与分配,对责任的划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规划层层分解,企业的各个分散的部门,通过预算与控制、执行与反馈、协调与评价等一系列程序实现了完整统一的指标管理体系。在全面预算管理下实施财务控制,将企业目标的实现通过量化说明来表现,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根据数据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最为关键的是减少传统企业资源的浪费,更好的统筹企业的人、财、物,使企业有序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全面预算管理视阈下开展财务控制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提升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较为全面系统的管理,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的对象囊括了企业人、财、物等环节,根据企业的实情确定不同层次的责任预算体系,从而实现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系统规范,最终实现全员管理;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的编制、调控及评价等方面实现对企业经营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预测,最终实现全过程管理。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及决策水平。财务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采取的常见手段,通过财务控制来实现对企业各部门的管理控制。而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就是将企业发散的决策转化为一致的数量说明。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视阈下开展财务控制,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可减少企业资源的浪费,提升运营效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可以较大的优化企业财务控制制度,不仅仅实现企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同时也为决策层监督执行层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推动企业财务科学化管理进步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进入科学化管理的标志,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取决于预算的控制,一方面,必须要认识到准确、合理的预算并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只有将预算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另一方面,要认识到预算准确性差的问题,不能经常出现改动预算目标的情况,因为预算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定要加强预算准确性和预算控制力度。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说,必须要建立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财务内控制度,形成以财务控制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全面预算管理下的财务控制体系,不但可以促进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发展趋向于科学化、正规化和程序化,而且可以保证企业未来若干年的持续发展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营。

(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变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战略管理,本身就是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互联网技术媒介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将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控制相结合,从而促进了网络财务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到,财务环境不断呈现出开放式、网络化的特征,传统的财务控制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全面预算管理下的财务控制体系,不但能够满足企业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实现企业现代信息化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

三、全面预算管理视阈下财务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

(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控制系统

首先,为确保预算的权威性,提高全面预算的功能作用,企业必须明确预算组织机构及其重要地位。预算组织机构的人员构成应该包括企业负责营运的高管、各层级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预算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有两点,一是要能够设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企业年度预算目标;二是研究和决定年度预算指标、重大费用的追加以及决定年度中重要事项变化所引起的预算指标的变化。其次,规范财务控制系统的操作程序及方法,确保财务预算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要确保预算编制所依据的数据的合法性,确保各个预算项目的合理、真实、有效。如企业的预算编制应划分为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的编制。年度预算的编制集预算组织机构的全部人员,根据企业营运管理的年度经营目标,确定编制年度预算的原则及进度。月度预算的编制是指企业各相关部门要在月末时向预算会计报送下月预算,预算会计对产量、利润等方面与全年预算及企业的控制指标相对比,对利润及费用控制进行模拟,并将结果上报至营运部门,由营运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等。

(二)全面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思想认识

首先,为了确保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下实现最优的财务控制,必须对参与预算编制的人员给予动员及培训,统一人员思想,能够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下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企业财务管控的必要,只有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功能,才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其次,要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法制教育,要让每个人认识到实施财务的监督与管理必须是要依法实行,要自觉遵守我国及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要求。如国家出台新的会计法规或对现行法规体系予以调整的时候,企业务必要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宣传,从而避免出现违法行为。最后,是要提高对人员培训的资金扶持力度,企业的发展还是以人为本,要不断拓宽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的途径,不断增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制定财务控制体系的监督与评价制度

首先,我们要明确财务控制是动态的管理过程,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全面预算管理下的财务控制体系是贯穿于企业各个部门、各个项目之中,参与到企业经营运行的全过程,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面临客观环境变化的时候,企业应及时对财务控制系统予以调整。可以说,要对全面预算管理下的财务控制体系进行必要的监督,以更好地服务企业的管理。其次,企业应当具备对财务控制系统评价的标准,通过建立评价标准体系来判断财务控制系统的运行是否适应当下企业的需要,是否存在弊端,是否浪费企业资源等,这样不断地优化企业财务控制系统,使其满足企业需要。要注意的是财务控制系统的评价标准体系要具备合理性、科学性、完整性及易操作性。

(四)实行财务风险管理的预警制度

实行财务风险管理预警制度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下财务控制体系正常运作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从而避免企业出现重大经济损失。首先,要建立财务风险管理预警责任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从而保证对财务风险预估工作的常态化,如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及传递过程的监控,避免由于数据遗失造成的损失。其次,提高企业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要让员工知道风险的危害,并能够有效预估风险的发生,减少由风险所引发的损失。

(五)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全面预算管理下财务控制体系是需要具体工作人员执行与落实,做好财务控制工作首先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要加强对财务人员在法律方面、经济方面、会计方面的学习,增强其知识储备,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职业操守及知识更新能力。要保证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与企业管理保持高度一致,从思想上能够认识到遵守企业财务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严峻,企业都要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具有系统性和战略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面预算管理下完善财务控制体系,可以提升企业财务管控的科学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助力于企业的长期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俊英.论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的财务控制优化措施[J].管理观察,2014(9).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范文4

关键词:高校;预算;精细化编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0-38 -05

高校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调整、预算执行与分析以及绩效考评等方面[1]。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管理的首要环节和根本,也是预算执行分析、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因此,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是开展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前提。为实现精细化预算管理的目标,成都体育学院与北京用友政务软件公司合作,在探索高校精细化预算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方案的提出

(一)高校预算编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均财政拨款的不断增加,国家对高校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如何管好用好资金,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新时期摆在财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目前,在高校预算编制与管理中存在两大现实问题:

一是校内预算与财政预算不一致,存在“两张皮”现象。受编报时间、审批程序、教学年度等因素影响,财务部门每年需要编制上报财政与校内两套预算。上报财政预算一般在上一年度完成,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按功能科目、经济科目反应,项目预算比较粗放、简约。而校内预算需在确定教学年度工作任务后编制,不但要求精准、明细,还需报学校教代会通过,编制时间上比上报财政预算滞后2-3个月。两套预算在时间上、内容上的不一致,削弱了财政预算的约束力。如何避免重复劳动,实现财政预算与执行一致的目标,是急需解决的第一个现实问题。

二是预算编制与教学管理脱节,绩效考核开展难度大。教育经费大幅度提高之后如何合理的使用,用最少的资金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要求财务部门必须立足于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使用好、管理好每一分钱,把钱用到刀刃上。但是,预算编制主要依赖财务人员完成,而处于教学工作最前沿、具体使用资金的各教学部门的专家、教授及其管理人员,一般不具备财会知识,而无法深入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来,要求他们按财政口径编制年度预算比较困难。为编预算而编预算,以匡算代替预算,预算执行中无法控制资金的使用结构和流向,绩效考核也因没有可靠的依据、科学的考核指标而难以开展。如何让教学专家轻松编制财务预算,使预算管理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是急需要解决的第二个现实问题。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为精细化预算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

高效的信息平台搭建是强化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技术性保障。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账务管理、出纳、报表管理、工资管理、预算执行分析以及外网查询等信息系统的成功上线,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精细化预算编制提供了基础条件。

1、规范了财务管理基础代码与基础数据。

2、开展了预算的指标控制与执行分析。

3、全面实现了财政直发工资、校内工资以及各种临时非工资性补贴的统一发放与信息,方便了统计、查询、统一计税和管理。

4、初步实现了核算性财务向服务型财务的转变,校内各部门通过校园网能够随时查询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职工个人可定期查询个人公务借款、每月工资明细及纳税情况。

5、通过预算科目(功能科目、经济科目)、会计科目的双线记录,能够自动生成财务报表。

6、通过预算执行分析模块不但能提取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展现,也能够提取第三方软件进行展现、分析,有利于辅助决策。

(三)精细化预算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在精细化预算管理方面,由于受时间、制度、资金、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仍停留在手工编制加匡预算的层面上,无法高效、及时地为教学、科研、训练活动提供精确的资金预算。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执行进度考核越来越严格,年终结余资金可结转额度与范围越来越小,年终突击花钱,导致财政年度与教学年度的矛盾日益激化。

1、缺乏统一的、规范的定员、定额标准。

2、专项项目预算申报缺乏标准的文本模板。

3、没有引入规范的审批流程管理,手工审核,环节控制随意性大。

4、手工预算和局部信息化应用并存,财务人员修改、审核、汇总、报批等工作量大。

5、项目支出编审没有按照部门申报、专家审核、层层审批、按学校发展方向以及重点学科建设等优先筛选机制建立项目资源库,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缺乏科学依据。

6、学年度与财政年度不一致,预算执行与学校工作开展在时间上不匹配,导致预算执行与学校利益、学校工作计划与资金预算、年终考核与绩效工资兑现、职工个人所得税筹划与均衡税负等一系列矛盾的涌现。

为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创新预算编制方式。在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构筑高校数字财务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精细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核算、年度决算和对外服务一体化,形成快速决策反应机制,使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各级领导,提高决策反映速度与准确率。

二、精细化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与规划

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及谢旭人部长2010年在《财政科学精细化管理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精细化预算管理平台以现有业务信息系统为起点,基于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和标准,建设一套既符合高校特点和管理要求、又能与现有财政业务系统对接的应用平台,推动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一)数据集中管理,在现有执行平台上实现精细化预算管理

目前平台的应用已经处于数据的集中模式,按照该集中模式的设计思想进行横向扩展,增加精细化预算管理的模块功能,与全面预算系统、账务系统、预算分析系统等其他子系统有机结合,并根据管理需要建立多维度的、比较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

(二)分经费类型、项目类别设置审核流程

由于学校机构设置、业务分工、管理层次等情况不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经费、不同类别的项目,其审核审批流程可能存在很大差异,预算的审核必须按照经费类型、项目类别而不是内设机构进行,才能满足管理需要。

(三)日常申报和年度申报相结合

项目预算在日常业务工作过程中进行申报,给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项目规划、审核流程、绩效评估指标的确定以及政府采购等等,带来了充足的时间保证。日常申报的项目一旦通过审核,可直接进入项目库管理,学校根据资金情况、年度工作计划等综合因素,将项目建设纳入当年或以后年度的部门预算中。

(四)满足对项目进行跨年度滚动管理的需要

在项目库中标识每个项目当前所处的业务状态、项目属性,对备选和延续性(跨年度)项目,滚动到下一年度,对已执行完的项目进行清理,满足对大量跨年度滚动管理的需求,以保证项目库运行效率。

(五)建立消息机制,实现审批流管理

预算申报管理采用先进工作流机制,全面支持业务流程定制。系统设计通过对业务环节、审核方案、用户权限等定制,实现个性化工作界面,适应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不同时期业务变化需要。

(六)进一步完善对外服务平台

以精细化预算数据为依据,从预算到执行的过程,详细记录和控制各项目收支情况,为财务公开提供比较具体的内容和形式,让预算收支、资金使用处于相对透明状态,主动接受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

(七)提供领导查询和决策支持平台

通过图形化、可视化、智能型的决策支持系统,按照领导使用的习惯和管理的特点、把不同的数据维度输出为图形、表格等展现形式,提供比较翔实的查询和决策支持内容,让决策者实时了解和掌握当前运行状况,根据规律预测未来的收支发展趋势。

(八)实现和财政部门预算自动转换和衔接,为办公自动化整合提供标准接口

对资金性质、资金来源、功能科目、经济科目等的具体预算细化,真实反映学校各部门的年度收支情况,对内自动生成为年初预算指标,对外提供本单位的预算数据。根据财政部门预算的数据接口格式要求,通过报表设计取数接口,直接输出为部门预算数据格式。对于办公自动化接口,提供预算的审批环节与办公自动化有机结合,在办公自动化中能够对审批的环节进行控制。

(九)项目文本设计灵活开放,满足非财务人员轻松编制财务预算

考虑校内各部门预算申报操作员均为非财务人员的特点,系统设计需要提供简单易用的方式与简洁的操作界面,以满足非财务专业人员轻松编制符合财务管理需要的年度预算。如对经济指标进行通俗化说明,提供直接填报方式或Excel填报导入方式,或者使用部门填报基本部分、财务人员完善专业部分,提供可行性论证文本上传功能,等等。

(十)保障软件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前瞻性,适合未来业务发展要求

软件的设计既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对功能和数据需要设计出可扩充、可定制化的内容。还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考虑多种解决方案,力求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系统产品化、产品标准化的目标,探索符合学校管理特点的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

三、做法与特点

经过需求调研、确认实施方案、反复沟通实现模式、技术开发、演示版测试、2012年度预算编制试用、系统修改完善等阶段,精细化预算管理信息平台已成雏形。

(一)全面、准确、规范开展系统初始化设置是关键

1、基础资料设置规范统一,并满足资料统计的需要

根据学校实际,在开始年度预算编制之前通过系统初始化分别对预算参数、审核流程、预算控制数、科目编码等基础资料进行设置。基础资料不论在那个模块设置,均供预算编制、全面预算、账务、工资核算、报表、查询分析等各个模块共享。

如启动年度预算填报、允许项目填报、定义附件最大尺寸、定义统计指标、设置各种编码等。通过勾选设置功能科目、经济科目、资金性质、资金来源、四项经费、支付方式、支出类型等定义统计指标,多维度反映,以满足生成不同的预算报表需要,如报学校财经委员会报表、上报主管部门预算表、下达校内部门预算表、预算增减分析表等等。具体选择哪些指标,除要考虑统计报表所需外,还应充分考虑预算控制、财务核算、分析考核需要。通过对收入项目编码、政府采购编码、专项项目编码等级次方案的设置,方便之后将学校收入项目、政府采购目录、专项项目名称等逐一初始化到系统中,以便编报预算时可通过系统自动选择,确保规范、统一,方便汇总与统计分析。

2、审核流程设置量身定制,充分体现学校管理个性化

根据学校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及管理需要设置预算审核流程,设置审核操作员及其职责权限。设置完成后,预算编制将严格按流程进行,系统将详细保存预算编制审批流,完整反映预算编制、整个审核流程及修改调整数据原因,将过去人工协调反复的全过程通过电子文本保存下来,方便事后有据可查、建立项目库等。预算审核流程分为三类:收入预算、基本支出(人员、公用)预算审核流程、项目预算申报审核流程、项目预算下达审核流程。审核人设置完成后,系统将自动过滤有审核权限的项目,始终保持简洁的操作界面。

3、预算控制数设置科学合理,定额管理与项目申报相结合

在部门填报预算数据之前,对部门可申报预算控制数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部门上报经费如超出控制数,将不能上报。系统提供的预算控制可设置方式比较灵活,不设置控制数,或只设置总额,或设置总额和各分项,或设置总额和部分分项,或按分项控制,完全根据当期管理需要而定。

成都体院试编2012年预算按以下情况进行控制的:

(1)在编人员经费:未设置控制数,由财务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根据国家和学校工资政策、社保政策统一编报、学校统一管理。

(2)部门外聘职工人员经费控制数=人事部门批准外聘职工人数×工资标准,外聘职工的社保经费由人事部门统一编制、统一缴纳,部门不再申报预算。

(3)各教学部门学生实习费控制数=当年毕业生人数×生均补助定额。

(4)部门运行(公用)经费控制数=部门人数×人均定额×系数+部门电话机个数×标准定额+公务用车补助定额+特殊任务定额。

教学部门人数按在校学生人数计算,并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生均培养成本系数;行政管理及教辅部门按在职职工人数计算,并兼顾不同部门办公成本系数,总之,部门公用经费必须确保部门正常工作运转。另外,如招生部门每年都必须要印刷招生简章、邮寄录取通知书,类似的固定开支则通过特殊任务定额给与单独补助,一并下达到部门运行经费控制数之中。

(5)专项项目经费,除上述经费以外的其他支出均按项目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部分常规的、有明确定额标准的项目设置了控制数,如学生奖助学金项目控制数=奖助学金等级标准定额×应评奖助学金学生人数;同样,学生勤工助学金、学生会活动费、运动员伙食补助经费等均按生均定额下达控制数。其他项目未设置控制数。

总之,预算控制数的设置,可避免需要与可能的矛盾。下达了控制数的,部门在控制数内按照学校规定开支范围编报明细支出内容;未下达控制数的,部门根据工作任务申报需求情况,学校审核立项、滚动管理。

4、经济科目说明设置通俗化,方便非财务人员填表需要

对经济科目的使用范围、填表时是否显示等进行个性化控制,最大限度的方便非财务人员填报财务预算表。

(1)科目说明:为满足非财务人员轻松编制符合财政管理需要的预算报表,按学校开支特点、管理需要对经济科目进行通俗化说明,对不允许开支的范围加以限制,方便非财务人员填表选科目时参考,充分体现使用单位管理特点及个性化需求。

(2)科目控制:由于按照国家公布目录设置的经济科目较多,即使有科目说明,考虑到非财务人员不熟悉经济科目等统计指标内涵,为方便操作,系统在科目设置上灵活机动,可以选择显示,也可以选择隐藏。因此,预算申报部门操作员填表时不论是否选择经济科目(功能科目、资金性质、资金来源),都可以正常上报数据。部门操作员无法正确填报部分,在财务初审环节由财务人员负责纠错或补充完整。

(3)科目筛选:为方便非财务人员填表,按使用部门进行筛选,根据其经费支出范围显示该部门需要的经济科目,隐藏不必要的科目,使操作界面更加简洁。

5、政府采购编码、收入编码等其他设置结合学校实际,方便操作与应用

根据实际需要先设置编码格式后再设置政府采购编码信息。即在省政府公布政府采购目录的基础上设置,并结合学校实际设置明细内容。要求申报部门对目录以内品目,不论金额大小,均按统一编码填报采购信息,即方便汇总上报财政预算,又便于学校集中采购,节约采购成本。

按事先设置的编码格式在系统初始化时设置本单位收入项目编码信息,供部门填报预算时通过编辑窗口自动选择。

对学校常用专项项目进行统一编码,供申报部门在编码表中挑选。没有设置编码的新项目,申报部门只录入项目名称,审核立项后由财务人员统一编码。另外,功能科目、资金性质、资金来源等基础资料,也需要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完成设置。

总之,利用系统功能,根据单位管理需要及个性化需求,通过上述看似繁琐的初始化设置,完成预算申报前的统计指标规范化、项目标准化设置,为下一步非财务人员轻松编制财务预算、预算数据汇总分析及预算报表生成、预算指标下达等做好充分准备。以后年度若遇政策变化或机构调整,只需对变动部分作简单调整。

(二)将业务工作分解为财务数据,非财务人员网上申报财务预算简便易行

部门操作员通过VPN登录财务服务器,进入预算填报界面,将完成本部门工作任务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预算通过“精细化预算”系统按先后顺序如流水账一样罗列出来,便完成了预算数据填报工作,所有统计指标、经济科目、政府采购品目等,一律在编辑状态通过弹出的对话框选择。

为确保上报财政预算之前完成校内预算申报及初审工作,在9月新学期开学后立即启动下一年度预算申报工作,时间较过去提前了好几个月。为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学校要求部门在申报预算之前,必须事先研究本部门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工作任务,并将要开展的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需购买的商品服务项目。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解、细化与量化,根据工作经验或通过市场调查计算出所需经费保障数据,政府采购项目、跨年支出项目,并落实具体开支时间,既将教学工作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又将教学年度预算按财政年度有效划分。在此基础上,操作员只需将事先细化的每一笔流水项目按先后顺序在表中填入数量、标准或单价、系数,系统将自动计算所需预算金额。如:

填报人员经费支出明细表,只必须填报职工人数和人员工资定额或补助标准,两者乘积自动生成该部门人员经费预算。

运行经费支出明细表的填报方法同人员经费表。办公业务费需量化到办公用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价及预计市场价格变动系数等。需召开小型会议的,则要明确会议名称、次数、参会及用餐或住宿人数、会议时间等,以便准确计算每次会议所需经费预算。按定额管理的办公电话费、车公里费,原则上在定额范围内填报,不得挤占其他办公业务费。无法准确计算具体数量的纸张笔墨等办公耗材,可根据历史情况本着节约原则按人均消耗数量申报预算。在控制数内,允许按规定比例填列机动经费。

填报项目(含基建项目)经费首先需要明确项目主信息,如项目代码及名称、项目负责人、实施年度、需求金额、项目排序,上传立项依据、可行报告或项目申报书等项目附件;然后再对项目支出进行细化,将项目的具体支出方向逐一罗列出来,如同填列运行经费支出明细表一样的填列项目经费支出明细表,完整反映本部门项目支出需求。属于政府采购目录及按学校规定必须由物资部门统一采购的品目,必须填列政府采购信息,并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填列具体的商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价等。为避免部门未做充分的市场调查而虚填或少填采购预算,学校规定经批准的采购预算指标统一下达给物资采购部门,预算不够的相应减少采购数量,因采购节约的资金全部收归学校。

收入项目表、基本支出明细表,可逐条填列、逐条上报;也可填好后全部选中、一起上报。项目支出表则需填完所有明细支出后按项目上报。为方便审核人了解情况,申报人员还可在备注栏填写说明文字。不论哪种性质的经费预算,如果填报过于模糊、笼统、应提供的附件资料不齐全的,说明部门研究工作不具体、工作计划不落实,审核人员可以退回要求重新申报,或者不予考虑纳入预算。

(三)人工协调电子化,完整保存整个审批流程及修改数据

部门填报完成上报后,系统自动将预算表格按事先设置好的流程依次提交给审核人员。审核人员通过VPN登录财务处服务器,根据管理权限审核通过或修改数据,在“审核批注”栏批注审批意见。审核工作一律在“审核”栏进行,部门申报信息始终保存在“部门申报”栏,其数据不会因为审核人员修改而发生变动。审批流程和环节根据学校实际和年度管理需要量身定制,系统完整保存整个审批流程、所有审批痕迹,预算透明化,预算处于哪个流程、谁修改过预算、修改理由和金额等可随时查询,方便管理部门与申报部门及时沟通和协调。

学校根据资金情况,对部门申报项目实行滚动项目库管理。项目支出范围不具体、应附未附可行性分析报告、重复建设、上一年度执行效率低下的项目,不予立项。经批准立项、年初预算暂无资金安排的项目,在预算执行中有新增资金来源时,学校将在项目库中根据排序追加预算;年初未纳入项目库管理的项目,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考虑追加。

(四)自动生成上报财政预算和学校预算表,避免了“两张皮”现象

统计报表根据学校管理需要自定义设置后,固化在“预算报表”模块。预算常年申报和网络化、无纸化管理的实现,引导部门提前研究下年度工作计划、提前开展预算申报工作,因此,在主管部门布置预算编制工作之前,学校已经完成部门申报与审核工作,等待提交教代会通过及财政批复。在“预算报表”模块,可按经费类型、部门、功能科目、经济科目、经费来源、经费性质等口径将审核通过的数据自动生成上报财政部门的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和政府采购表等。学校教代会审核通过、财政预算批复之后,只需按照批复要求进行调整后便可自动生成与财政批复预算基本一致的校内预算,避免了财政预算与学校预算“两张皮”的现象。同时,由于预算编制更加精、准、细,通过对支出明细及需求时间的明确,跨年支出容易合理分割,如将上一年12月底停止报账之后、当年12月底停止报账之前发生的支出,列入当年预算。如此建立良性循环,既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又能够确保运转,在资金安排与调度上更加切合学校工作实际,基本解决了学年度与财政年度的矛盾。

(五)初步实现预算、执行、核算、决算、服务的一体化管理,绩效考核有了可靠依据

通过“精细化预算”系统的“指标生成”功能,将终审通过的预算生成预算指标,进入“全面预算”控制系统。根据管理需要,可对部门申报预算进行分解或合并后将预算指标下达到资金使用部门。预算指标是否对经济科目进行控制、控制到哪一级经济科目,在这个环节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重新确定;如果不予修改,则完全按预算编制提供指标进行控制,实现预算申报与预算指标下达的完美结合。审核通过但未下达指标的项目预算,将进入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待资金落实、条件成熟后再启动实施。预算指标下达后,预算执行中若发生改变资金用途或开支范围、改变资金使用结构、或者超预算支出等情况,财务报账时将无法进行账务处理。同时,通过“预算执行分析”系统,财务部门可以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并实时对预算执行进度、资金使用流向等进行分析和监控。各部门登陆查询系统可实时查询到本部门预算收支余情况、经费支出使用流水情况及支出结构情况。由于支出内容填列详实,所需数量、标准明确,且系统还提供可了按轻重缓急排序、在备注栏补充说明表列数字的由来等功能,预算申报与教学工作结合紧密,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充分,方便财务人员了解其具体工作内容,考察、审核其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这样编制的预算,既避免了匡算的不确定性,又避免了预算与执行不一致的矛盾,为事后监督、绩效考核提供了可靠依据。总之,通过精细化预算信息平台建设,确保预算与执行一致,预算与会计核算一致,实现资金预算、账务处理、财务报表、预算执行分析等平台化,从而进一步加强财务监控,提高财务信息的收集、交流、分析、反应和决策速度。将财务管理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型走向财务型,财务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效果与思考

信息平台建设为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要实现从学校预算编制到决算的全程信息化、无纸化、一体化的理想模式,实现单位预算管理与财政管理的无缝连接,还有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

(一)全员参与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增强了财务部门与教学部门的有效沟通,精细化预算管理理念、民主理财观念在校内得到普遍推广。一方面,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推动精细化预算管理不断深入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精细化预算编制平台的应用,将促进学校管理上新台阶。因此,要使该项工作持续有效开展,让教授治学融入到学校财经工作之中,必须构建一支由财务专家、教育专家、工程技术专家组成的精细化工作团队,建立一套决策科学的高校财经决策体系,实现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目标。

(二)零基预算、钱随事走的观念深入人心,学年度与财政年度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但未得到根本解决。预算编制与指标下达在软件设置上若能打破财政年度的时间限制,做到既满足按学年度工作任务编制预算的需要,又满足按财政年度下达预算指标的可能,使两者有机结合,不因一方工作特殊性而牺牲另一方的工作需要。

(三)高校与软件公司充分沟通,财务软件标准化与个性化并存,适合高校特殊管理需要。但是,由于时间及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限制,精细化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第8、10条尚未全部完成:预算、决算与财政报表的接口,目前需通过手工完成衔接,未实现自动化;产品的标准化与适用范围问题,还需在实践中反复验证。

(四)财政预算与校内预算基本一致,却无法实现绝对的完全一致。校内预算始终是对财政预算的细化,甚至在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口径上存在交叉。其次,执行中追加的财政拨款仍占较大比重(20—40%),且一般在下半年到位,给学校年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到位率增加了难度。另外,由于学校工作的特殊性,在财政预算未批复之前,需通过资金调度解决工作经费与项目支出问题,待预算正式下达后归垫,在支出内容上无法实现学校预算与财政预算的绝对一一对应。

(五)精细化预算编制与管理有待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急需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规范的预算编制办法、科学的定额管理标准、完善的审批流程等,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操作,避免以预算编报通知或编报说明代替学校规章制度的现象,避免校内预算编制与审批的随意性。

(六)项目预算绩效考核指标、考核办法有待完善。需研究制定可操作的校内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办法,建立可量化、可操作的、以教育质量为中心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重大项目预算事前论证、预算控制、事后考评与问责问效有机结合,并与干部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发放挂钩,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制,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财办[2009]37号.

[2]李丹.论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3]孙思惟.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探析:福建农林大学财务处[J].会计之友,2011,(26):109-110.

作者简介:

刘俚伽,成都体育学院计划财务处;

曹富兰,成都体育学院计划财务处;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范文5

(一)高校预算管理意识还非常淡薄且资金管理十分散乱预算即对单位内部全方位的计划进行数量说明。所谓数据说明,主要包括资金与业务活动的计划说明。通常情况下,预算主要是通过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组织人员共同的参与执行与组织的、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管理系统。然而,我国许多的高校在教学经费方面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根据财政部门的拨款数额,再进行具体的计划性预算编制工作。而在支出管理方面,也是简单的根据开支标准进行,认为预算编制就是财务预算,且同业务部门没有直接联系。而许多高校在预算收入的编制过程中,却将科研收入定位为专用基金,没有将科研事业的收入纳入到预算当中。同时,许多高校没有将专用基金和事业基金纳入到预算中,在其他的收入增收之后,也没有对预算进行调整,也没有将其上报至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进行备案,而是直接的支出。此外,高校内相关部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往往是有秘书负责编制,经由部门领导进行审核之后,再将其提交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将资料汇总之后,再提交给领导进行审核。这样的形式缺乏全员参与和讨论环节。

(二)高校预算管理的执行监督力度十分薄弱受重视力度严重不足的影响,高校预算执行的难度也因此而变大,高校内部经常会进行一些科研项目经济建筑工程项目,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预算工作,而许多高校却没有建立相配套的监督控制指标,也没有对实施进度与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从而致使高校内部出现了许多经济违法行为,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营。同时,新制度在预算方案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高校内财务部门必须提出预算的建议方案,由相关领导审议通过之后才能上报给主管部门。然而,许多高校内部预算草案却未经领导集体讨论,预算的审议机构出现了明显的缺失。再加之“一上”预算编制时间通常是九月份或者是暑假,许多高校内财务部门都还没能及时对部门预算进行汇总,在慌忙之下便将上年数据直接报予主管部门,导致“二上”预算编制同“一上”预算编制之间出现较大差异。

(三)高校预算管理具有明显的随意性高校预算管理随意性主要表现在分解指标、编制内容以及职责界定方面。在分解指标时,表现出明显的粗略,编制内容也缺乏完整性。例如,部分项目的名称十分明确,但项目指标与项目内容都缺乏或不配套,同时许多执行人员的职责界定也非常模糊,具体的负责程度与负责内容都无法明确。不但如此,许多高校在编制收入预算时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测算收入,出现严重的超收、短收现象;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只求能够通过预算编制软件的审核,没有编制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详细的政府采购预算,导致政府采购任务无法完成。

二、新制度下高校预算管理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高校管理层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财务预算是一项多程序的工作任务,不仅需要进行编制以及执行,而且还离不开管理,但这些工序并不能够由财务部门单独承担,而是需要由相关部门积极的合作与配合,使财务预算能够发生其作用。因此,在高校编制部门预算时,针对部门预算工作的具体要求,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定期召开部门预算的工作会议,由财会人员与相关负责人员共同参加,在会议中部署高校预算工作,明确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而财务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预算管理所包含的重要性进行深刻的认识,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合作,制定出统一的编制方式、编制原则、收支的范围以及编制的具体程序,从而促使预算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二)不断完善高校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由于内部预算同部门预算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高校不断的完善自身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使内部预算同部门预算实现协调和统一。通过认真的编制,促使预算的收支项目能够更加的细化,并确保预算值同实际值之间的差额为最低,使预算管理能够符合高校的实际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年终决算还应该与部门预算相对应,以此方式准确的反映出高校预算整体的执行情况与财务情况,从中发现执行偏差,并及时的纠正和解决,从而确保高校预算管理能够真正的发挥其权威性。

(三)对高校预算管理进行明确的监督和控制高校预算管理要求各个岗位与部门都能够明确自身职责,根据不相容原则,分离各个岗位,使各个岗位之间进行相互的制约与监控。在预算部门内部,还应划分具体的岗位,防止出现一人多岗现象,同时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必须确定,主要承担着预算工作。对于预算工作负责人的审批权限,也应该进行明确的制度化管理,促使各环节都能做到规范有序。此外,针对许多在建工程项目以及其他重大经济项目,高校内部必须派遣专业人士进行定期的跟踪调查,避免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杜绝出现腐败情况。鉴于此,高校内部应建立预警系统,并选择预警指标,对各个预算环节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

(四)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当前,高校预算管理还处于随意性阶段,加之许多的高校都是采取举债经营的模式,财务风险也越来越严重,所以高校预算管理还必须要重视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因此,各高校应该仔细研究资产负债表,对其中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密切关注,重视财务预警工作,并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在贷款之前,应仔细分析与论证项目的预期效益,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审批程序拟定自身还款计划。同时,在每一年份编制高校预算的时候,在支出预算科目中设置还本计划,按时归还贷款利息,从最大程度上将财务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三、结束语

财务预算编制说明范文6

一、部门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报表编制忽略基础信息 部门决算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基础,以政府收支科目为指标,所有的收支项目都要归集到相应的政府收支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目级科目中,披露内容侧重于财政一般预算收支。从恩施州近年来的部门决算编制中发现,许多单位只关心单位当年收支情况,对单位封面、人员编制、在职人员、机构、资产情况等基础信息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单位决算时没有与人事、编制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填列单位编制与单位性质时,大多不是从人事、编制部门获得,而是为迎合收支科目及其审核公式填列。

(1)封面信息。封面单位性质与机构人员情况表单位编制不对应,封面填行政,机构人员情况表填事业,或者封面填事业,机构人员情况表填行政;部门根据自身情况脱离单位性质,事业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可能执行事业也可能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部门标识随意填列很大,与部门不相符。

(2)机构人员情况表。政府部门将编制填在共产党机关人员,在职人员填在政府机关人员,或者将编制填在政府机关人员,在职人员填在共产党机关人员,或者将编制和在职人员全部填在共产党机关人员,象这种类型在人大、政协、群众团体、派和政法机关人员分类中上下错位填列极为普遍;人员编制与在职人员不对应;财政补助有在职人员,没有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有在职人员,没有编制;部分学校、乡镇单位不是参公单位,但是填列有参公人员;经费自理有在职人员,没有编制。

(3)资产情况表房屋三个其中项。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和其他分类;汽车中的四个其中项:轿车、载客汽车、专用汽车和其他分类;设备在四个价值区间的分类随意填列。

(二)指标口径缺发统一标准 部门决算虽然对所有指标进行了填报口径的规范,但是没有说明清楚,单位填列时随意性比较大。卫生医疗单位收入有填列事业收入的,也有有填列经营收入的;单位收支功能分类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选择上难度较大;基本支出明细反映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目支出明细反映行政运行、事业运行和机构运行等功能分类科目,造成单位基本支出明细与项目支出明细无法准确区分,人均费用过高或过低;经济分类目级科目在基本支出明细与项目支出明细之间混淆填列尤为严重。许多基层单位对单位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根本不能区分,编制的基本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预算经费用完了,就从项目支出预算经费弥补,查看单位部门预算,很多单位的项目支出编制在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其他,造成单位人均费用过高。

(三)单位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通过决算发现,许多单位财务混乱,没有专职会计人员,或者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

(1)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预算单位会计人员对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不能熟练掌握应用,无法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业务工作,给财务管理带来巨大的隐患,主要是单位账务处理不平。

(2)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由于部门预算编制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挪用,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

(3)会计账务核算脱离制度。有的预算单位对项目支出的核算不区分不同的专项资金,统一使用规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目核算,不利于专项资金的管理;而有的单位则只按专项项目归集各项费用,不按科目核算,不利于单位各项费用的整体控制管理。现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导致在编制决算时,预算单位必须将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后才能得出预算科目,收支科目运用方面,部分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科目年年都在变化。

(4)预算编制重视力度不够。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采取应付的态度,形成了在实际工作中遇事才跑财政的局面,导致预算推行难度大。因为忽视预算编制,因而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产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乱”现象,致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大打折扣。

(5)预算执行缺乏约束机制。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超标购买小汽车等高档消费,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修费居高不下;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随意扩大开支范围;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也是总结简单,效益考核基本是走过场,成本考核几乎是空白,从而使好多项目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6)财产物资重购置轻管理。资产管理,特别是实物资产的管理一直都不被行政事业单位所重视,有些单位更是放松了对自身财物保管的管理,甚至连最起码的实物台帐都没有建立,更谈不上定期的财产清查,盘点了。这样很容易造成单位有帐无物,有物无帐等帐实不符的情况。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经费来源多源化、多渠道,既有财政拨款,又有预算外资金,还有一部分经费由上级单位拨付。资产来源也存在多源化、多渠道现象,多数为本单位购建,有的是本级政府以前购置的,还有上级部门配备的,也有无偿捐赠的,部分非本单位购置的资产,无调拨单,无法入账或不入账,长期置游离于被监管之外。

(7)单位往来款项管理松懈。目前的决算报表对单位的应收、应付等往来性质的款项没有专门的报表反映,造成部门或单位利用往来款项核算收支,虚列支出;利用应付款隐藏收支,将应属于收支性质的款项直接在应付款科目中核算;利用应付款核算部门预算支出。

(四)表样设计脱离部门实际 主要包括:

(1)支出经济分类目级科目与行业会计制度科目不匹配。部门决算支出决算明细表的科目是按照收支经济分类目级科目设置,与单位财务会计科目严重不对应,为了总括反映单位全年支出,将找不到对应支出科目的支出全部加总反映到经济分类科目的其他,造成其他比重过大,写决算说明时,要说清楚“三个其他”的原因,面对上万个庞大的单位而言,都有其他,难以说清原因。

(2)基本数字表一般预算拨款开支人数与一般预算补助开支人数分开填列,导致单位在职、离退休人数错误填列,实际上许多单位由于单位性质没有分清、事业单位是否参公也是随意填列,所以造成该表填列随意性较大。

(3)机构人员情况表经费自理人数中的“其他”与预算外资金开支人数混淆填列。通过审表,发现有许多单位当年基本支出来源就是财政拨款和预算外资金,而且预算外资金也开支有工资福利支出,但是填表人员将应该填入预算外资金开支的人数而填入了其他。

(4)资产情况表设计过于粗糙,只考虑大型单位,致使小单位无法填报。资产情况表中对于单位固定资产的填报,只设计了房屋、汽车、大型设备和其他。对于全省来说,除省直、市州本级和区县本级等部分大型单位资产有房屋、车辆外,大部分小单位都是小型设备及办公设施,只能填列到其他,审核公式要求我们将其他说清楚,面对庞大的单位来说,根本无法说清楚。

(5)非税收入其他收费项目库反映不完善。部门决算软件非税收入明细表缴入省级行政性收费没有一一列明收费项目,基本上列的都是其他收费,这给填报人员造成的困难特别大,要决算工作人员将其他收费说清楚,还要找立项文件,收费文件及依据,面对庞大的工作量,还要找这庞大的其他收费政策依据,困难重重,也难以做到。

二、部门决算质量提高建议

(一)完善审核公式,规范填报口径,真实反映部门收支原貌

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各级决算编制部门通过座谈,开展经验交流,将决算中的审核公式及填报口径予以规范。

(1)重新定义部分审核公式。机构人员表独立编制机构应该大于或者等于1个以上;机构人员表单位人员编制、在职人数及独立核算机构在部门分类中应该对应;非教育单位开支助学金;基本数字表剔除党校后的学生人数与学生学员表对应相等;基本建设支出与项目支出明细的基本建设支出对应。

(2)允许部门超支单位真实反映单位支出。实行部门预算,在部门决算中不允许单位摆负结余,实际工作中,单位不可能将全年所有收支预计准确,部分单位突破部门预算,超支现象依然存在,单位根据决算口径,只好将超支部分转入往来,待以后有收入来源后再消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不能真实看出单位全年支出全貌,作为决算,我们是要了解一个单位全年收支的真实演变情况,看单位当年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而不是看单位怎样按照业务主管部门的决算口径要求来编制决算,作为业务主管部门不应该加以限制,单位不管是否执行部门预算,我们要通过报表能够看出,促使其改进,如果这样填报,发现不了问题,决策部门如何决策,所以,建议软件将需要填列的报表及其基本需要平衡的公式设置好,在填报口径上不要加太多限制因素,应该让单位填表时,是什么样就填什么样?是超支了就按超支了填?只有这样,让单位填列报表不受到限制,每年的决算报表才能反映单位的真实性,我们对着决算报表发现了,也才能督促单位改变错误,不能使其隐蔽起来,一错再错。

(3)规范运用政府收支科目。聘请专家讲解政府收支科目,重点规范收支科目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科目的选择运用,例如:基本支出只能反映行政运行、事业运行、农业(林业)事业机构和机构运行等科目。项目支出只能反映一般行政管理事务等其他项目支出。

(4)基本支出明细不允许反映其他资本性支出、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补贴、债务利息支出和其他支出,编制部门预算时,单位在基本支出明细只允许反映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项,其他项的支出全部编制到项目支出明细,杜绝单位将应该进入项目支出的进入基本支出。

(二)加大培训力度,强化部门协调,抓好决算编制基础信息

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改革从根本上对强化单位编制、人员、财务、公开监督起到好转,但是部门决算编制中没有与人事、编制部门和政务公开网进行衔接,单位独立编制机构、独立核算机构、人员编制自行填列混乱。表现在:单位性质与单位执行会计制度严重不对应,单位人员编制混乱、混岗现象特别严重,事业单位任职人员在行政岗位上工作比比皆是,有的单位人事部门批复的是行政编制,但是部门预算编制中实行事业单位收支功能分类科目,有些单位性质是行政单位,但是人员又有事业编制人员,还有自收自支人员,社会团体有的是行政单位、有的是事业单位,编制中关于单位性质、人员、编制及执行会计制度可以说在部门决算填列是五花八门,这种情况在单位中普遍存在,造成部门决算编制的困难,所以要做好与人事、编制部门的衔接工作,尽快规范。

(三)加强分析利用,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决算数据信息系统 部门决算信息是分析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和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编制决算绝不仅仅是数据的汇总,而是要利用决算数据去分析,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和完善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使各单位编报决算后,对决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重点是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实际履行政府职能情况、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措施,将此数据分析报告分别报送本部门、单位领导和财政部门决算参考。对于财政部门而言,更要对部门决算的应用给予或引起足够的重视。各业务部门对分管部门的决算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对部门、单位提交的决算分析报告进行认真审阅;同时,分管人员还需站在财政资金分配安排监管的角度对所联系分管部门的决算资料进行疏理、分析,揭示和发现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履行政府职能、资产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管理的政策措施建议。国库部门要根据各部门管理股总的决算分析报告,研究并拟定加强和完善财政财务管理,改进和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合理和优化分配安排财政资金的政策措施建议报部门及政府决策参考。

(四)开展经验交流,完善报表体系,尽快确定部门决算报表

具体为:

(1)将基本数字表一般预算拨款开支人数与一般预算补助开支人数合并成“一般预算拨款(补助)开支人数”。

(2)删除机构人员情况表“经费自理人数”下的三栏,直接与基本数字表中“经费自理人数”对应。将两表的“经费自理人数”修改为“非财政供养人数”。

(3)删除财政代列资金报表,允许财政部门编制部门决算经费差额表。目前,部门决算财政拨款指标与总决算核对是依靠部门决算和财政代列资金加总与总决算核对,这样核对极不方便,在部门决算中需要添加财政代列资金报表任务和地方财政性资金核对任务,而且取数需要频繁通过修改财政代列资金汇总单位报表类型,以达到核对目的,这样明显加大了决算工作量,作为地方,先在部门决算编制经费差额表与部门决算数据汇总与总决算核对好后,再将经费差额表数据照搬到代列资金报表,与其这样重复劳动,建议恢复经费差额表填报口径,允许财政部门填报。

(4)参照各行各业会计制度,规范行业会计科目设置,与部门决算资产负债表及收支经济分类目级科目做到对应。目前,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对应关系表对资产负债表与各行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确实赶到了对应作用,但是就行业会计制度支出明细科目与政府收支经济分类目级科目在对应关系上欠缺很大,部门决算单位大多使用用友、方正财务公司开发的软件,所以,财政部门必须强烈要求财务软件公司要与政府收支科目和各行业会计制度尽快接轨,做到财务软件上的会计科目与行业会计科目对应,这也是解决部门决算经济分类科目其他比重过大的根本原因所在。

(5)规范非税收入收费项目,全部加进部门决算软件。目前,部门决算对省级行政性收费没有列明收费项目,对部门决算填报真实性影响很大,财政国库部门应与发改、财政综合、财政非税部门清理省级出台的收费项目,按照立项文件依据和收费批准文件,一一将批准的收费项目全部加进部门决算软件,这样可以杜绝单位填列其他收费,提高非税收入明细填列的准确性。

(五)规范批复程序,查找存在问题,迅速建立决算批复机制

目前,部门决算批复主要是对预算单位核定部门收支、规范预算执行等方面进行批复。具体批复财政一般预算拨款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和预算外资金收支。建立决算批复机制,明确部门和单位是决算报表责任主体,规定预算单位应对本部门本单位决算数据的全面、真实、准确和完整性方面负责,并承担财政监督和审计责任,这就给预算单位强大的压力,避免了填报预算单位随意填报决算数据的问题。在建立部门决算批复机制时应采取措施:首先下发通知让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决算批复前的自查,通过自查发现问题,并形成决算自查报告;财政部门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各部门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并形成决算调查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疏理,情况严重的进行通报,督促部门和单位进行整改和落实阶段,并由部门和单位形成整改和落实报告。部门决算批复工作毕竟是新鲜事物,涉及到预算单位的自身利益,对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执行、财务管理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要严格制定和实施部门决算批复管理办法,明确责任、批复程序、规范批复格式,真正做到部门决算批复工作能够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