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范例6篇

应用技术

应用技术范文1

一、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具体化应用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演变,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助推力之一,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计算机注重的是信息的处理效率以及系统的运行速度等,较比传统的机型,新型的计算机在成本等方面也得到了有效降低,计算机的研发人员在研发时,不断强化技能,让研发技术更加具有专业化的特点。从计算机的发展现状看,除了之前的传统型应用之外,计算机技术在生产自动化以及现代化教学等方面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教学大概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才开始应用,近几年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各科的教学都希望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同现代化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打造一堂气氛更为活跃,内容更为精彩的综合性课程。现如今,很多教学机构已经开始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利用软件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化创新。

除此之外,第三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软件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并成为新世纪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新兴行业之一,这一切正是缘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技术仍然需要发展、需要创新,软件行业的发展仍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学习对方的先进理念与先进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兴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改变了社会的传统姿态,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网络文明形态,为人们的生活与发展提供更大的便利。

但是,计算机技术在某些领域仍然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实际操作中缺乏专业意识,观念保守,未形成一种先进的操作理念。一些专业的计算机操作者扔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国的计算机人才无论在专业技能还是综合素质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本身就需要专业知识作为基础,需要多方力量的引导与扶持,但是我国目前的发展状态,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人才补给等方面,仍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需要专业人士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争取通过相关政策的支持改变现有的发展状态,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创造优质的环境。

二、计算机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现有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计算机技术仍然存在问题,很多阻碍因素不断产生,这些都为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带去了困惑。从结构化发展与空间拓展化发展两方面入手,计算机技术存在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结构化发展的角度来讲:结构化一直都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因为结构化对于计算机技术来讲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但是计算机技术要想实现结构化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要想实现结构化发展,应当考虑计算机自身的升级以及发展等问题,依照智能化发展的特点,实现自我能力的增长与提高。之后,计算机技术在发展时需要有人工进行辅助,对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索,以技术本身作为基础,发展适合技术生存的辅助行业。最后,要将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与研究而成的辅助行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兼容发展,从而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

从空间拓展化的角度来讲: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空间拓展化发展是一种有效地实践措施,为结构化发展提供即时补充。首先,针对计算机技术在发展时暴露出来的复杂特点,需要一一解决,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因此,要将计算机技术充分的融合到社会经济发展中,让技术能够充分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其次,计算机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集成性,这一点会大幅度的减少成本制作费用,抓住此特点能够有效的增大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范围。最后,实现计算机技术的人性化发展的新目标,这一点对于智能化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也是计算机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人性化发展能够进一步让计算机技术发挥出替代作用,减少人工的直接活动,避免人们花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在一些难解的问题上,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真正的便捷,保证工作的稳定、准确性,从而真正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目标。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这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还有利于社会信息文化的传播,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使得当前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向着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下面我们就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三、计算机技术应用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

在设计行业和制造行业当中,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技术应用到其中,不仅有效的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还进一步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而所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制造设计主要是指服务于产品中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元素分析等各个环节当中,从而降低机械类、工程类等产品设计的难度,增强产品结构设计的质量,使其产品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市场竞争能力。

2、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

而所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管理教学则是指一种在计算机教育领域中实际意义的新型教育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再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使得人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直观的讲述,这样不但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还让人们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进而提高知识教学的质量。其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对人们进行教学知识的传授,可以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不断的练习和复习,进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可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格化教学,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

而计算机管理教学的使用,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仪的管理,并且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处理,实现现代化教育的规范、高效管理,使得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3、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其安全可靠运行不仅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与供应,更是全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电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电力安全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国家电力信息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工具不断涌现,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电力建设在也越来越讲求高速度、高质量。但是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安全性是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部分。安全性既包括网络设施本身的安全,也包括信息的安全;既要防止外界有害信息的侵入和散布,又要保证自身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本文提出几个简单的解决对策以避免常见安全问题。具体有:(1)建立安全防护系统。(2)网络防病毒。(3)合理地使用防火墙。(4)物理隔离装置的应用。力争实现电力系统在广泛应用信息网络的同时加强信息安全性问题的防范从而将安全运行纳入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对社会可靠供电的保障。目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许多电力系统的网络应用系统只是安装了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而未对网络安全进行统筹规划,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运用综合防护措施设置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允许访问数据库的IP地址或用户。分离数据库服务和应用服务,使其位于不同的服务器上,加大攻击者攻破整个系统的难度。在边界防火墙上禁止数据库服务的端口,防止边界外的用户攻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关系到电力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结合电力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电力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安全现状,并给出了防护措施。其中,大部分防护措施已在电力信息系统中得到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

应用技术范文2

英文名称: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主管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兰州石化公司;兰州化学工业公司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0045

国内刊号:62-1138/TQ

邮发代号:54-10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应用技术范文3

关键词:CWDM 低成本城域网接入传输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6-30972-01

CWDM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WANG Zhe

(Guangdong Gongcheng Construction Inspecting Ltd. Huizhou Branch)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metro access transmission solution to the CWDM technology,analysis,cited the actual building program introduced CWDM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Key words:CWDMMetro Access Transmission low-cost solution

1 前言

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稀疏波分复用系统,是通过利用光复用器将不同光纤中的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用至单根光纤进行传输,在链路的接收端,利用光解复用器将单根光纤中的混合信号分解为不同波长的信号并分送到不同的尾纤,连接到相应的接收设备。

由于CWDM的信道间隔为20nm,相对于DWDM从0.2nm到1.2nm的信道间隔稀疏的多,因此对应于DWDM,CWDM称为稀疏波分复用技术。目前,CMDM已成为一种面向城域网接入层的低成本WDM传输技术。

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导致IP网络融合的速度日益加快。城域网建设已成为网络建设的又一热点。对于城域网接入传输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压力的增大,使得电信运营商对网络的成本(包括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更加敏感。针对市场的这种需求,使用低成本CWDM产品的城域网接入传输解决方案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 CWDM系统优势

2.1CWDM系统的技术优势

2.2.1 器件成本低

由于CWDM系统的特点,CWDM无需像DWDM系统那样,需要完善的激光器制冷、波长锁定和精确镀膜等复杂技术,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2.2.2节能功耗低

光传输系统的运营成本更多的取决于系统的维护和系统消耗的功率。在此方面,由于CWDM由于无需致冷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所以每波长只需要消耗约0.5W左右的功率。相对于DWDM系统激光器,由于集成了Peltier致冷器,采用的温度检测及控制电路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每波长需要消耗4W左右的功率。CWDM系统的功耗要比DWDM系统的功耗要低得多。

2.2..3产品体积小,集成度高

CWDM激光器物理尺寸上远小于DFB激光器。由于CWDM采用的是无致冷元件的激光器,它一般是由激光片和密封在带有玻璃窗口的金属容器中的监控光电二极管构成,结构简单,因此其激光发射机体积是结构复杂的DWDM激光发射机的尺寸的五分之一。而且由于在CWDM系统中无需使用光放大器,因此有可能设计成结构紧凑的台式或是盒式设备,非常方便安装、维护及灵活应用。

2.2.4系统搭建难度不高

CWDM技术充分利用了城域网波长间隔宽、传输距离短等系统性能要求低的特点,只需采用多通道激光收发器、粗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从而,无须采用较为复杂的控制技术。而器件成本和系统要求的降低,使得CWDM系统搭建起来也更加容易。

2.2.5透明传输 CWDM技术相对于传统的TDM方式具有良好的速率和协议透明性。CWDM技术在一根光纤上提供了不同速率的、对协议透明的传输通道,如以太网、ATM、POS、SDH等,并且CWDM技术拥有本身良好的透明性和分插复用功能,可以做到任一使用者可以直接在某一个波长上下,而不用对原始信号的格式进行任何形式的转换。

2.2.6更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CWDM具有非常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利用CWDM技术的特性,可以方便的做到在极短的时间内为用户开通业务,而且可以随着业务容量的增加,随时通过插入新的OTU板进行容量的平滑扩展。

3 CWDM成本优势

CWDM的技术优势决定了他的成本优势,同时CWDM的成本优势是这项技术的最大亮点。目前在成本方面和CWDM具有可比性的主要有两种方案:一、进行光缆建设增加纤芯资源;二、采用DWDM技术。

3.1与敷设光缆比较 敷设光纤增加纤芯资源这种方案从长远角度来讲,其实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其有着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等不容忽视的缺点。而另一方面,大客户接入大多情况都希望能快速开通,敷设光缆的时间是肯定不能接受的。因此,无论是从工程的合理性、难易度、工程周期来讲还是从成本来说, CWDM无疑都是最好选择。

3.2与DWDM技术比较 CWDM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CWDM设备本身比较波分复用同类产品DWDM具有更加明显的价格优势,单波平均价格是DWDM单波平均价格的1/5~1/7。在同等满足城域网接入传输应用层面的系统技术要求的情况下,由于器件成本和系统要求的降低,使得CWDM系统的造价比DWDM系统大幅下降。

4 CWDM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CWDM的安全性:

(1)CWDM的独立性很强,不同波长的光波之间几乎不存在相互干扰。

(2)由于多波长利用单光纤传输,业务信号不易被截获。

(3)CWDM的可靠性,主要以业务的保护来实现,目前的保护主要分为两种,即点对点的保护和成环的保护,

5 CWDM的发展方向

针对CWDM技术现阶段的特点,CWDM在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展业务应用以及完善安全可靠性方面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1)光收发模块和复用解复用器件的价格仍然偏高是目前制约CWDM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制造工艺的日趋进步,通过业界的不断努力,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将是CWDM技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2)在现有光接口技术的基础上加快开发10G速率等级的光通道技术,从而提高CWDM系统的容量和可升级性。

(3)由于城域网接入层面对多业务接口的需求,要求CWDM将能够提供FE、GE、SDH、ESCON、FC等多种业务接口。因此支持各种业务接口、扩展各种业务应用将是CWDM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4)CWDM的另外一个发展方向是能与MSTP或者其他高端路由交换设备结合,作为MSTP设备或者其他高端路由器扩展线路侧容量的手段。

(5)CWDM的另外一个发展方向提供多层次的光层和业务层保护功能,进一步提高网络管理技术和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CWDM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6 实际案例分析

目前,市场上可以提供CWDM产品的厂商还比较有限,主要有思科、北电、上海贝尔、烽火网络、中兴等。各种产品的应用方案也是方便灵活、各有特色。下面通过烽火网络、中兴CWDM设备的应用为例,对CWDM系统的实现进行介绍。

(1)烽火网络的CWDM设备在河南许昌通信公司的应用

现许昌局有2个100M业务需传送到鄢陵新局和老局,在许昌局和鄢陵新局采用CDWM C15004设备,C15004可在一对光纤上复用4波。鄢陵老局是中间节点,有业务上传和下载,同时有业务通过老局继续向后传送,因此老局采用了烽火网络C15009。它最多可实现4个业务上下,同时还可作为一个中继点将业务继续向前传送。许昌局2个100M业务通过C15004复用到一根光纤上传输,等业务到达鄢陵老局通过C15009将需要的业务业务解复用,下传到老局机房网络设备上;同时将另一个业务继续向新局传送,等到达新局C15004上,再将此业务解复用传送到网络设备上。

F-engine C15004和C15009设备可提供多种业务接口包括:100M、1000M、STM-1、STM-4接口,可满足各种业务接入的需求。随着网络业务的不断增加,C15004和C15009上空闲的接口可作为预留业务接口,可连接新增的业务,也可作为备份端口。C15009它不仅能够在一根光纤中提供4或8个双向传输通道,以解决光纤不足的问题,更大的特点在于数据业务在传输过程中可灵活上载和下载,使光城域网的组网更加灵活,可以构建多种网络结构。

河南许昌电信采用此设备,还解决了其对下属县级新、老电信局的业务在一条线路上进行直接管理,使网络维护更加方便。

(2)中兴CWDM设备在中原油田宽带信息网络工程的应用

该工程网络拓扑为环形,采用ZXMPM600设备组网,共有5个节点,分别为:中心站、徐镇站、文留站、濮城站、卫城站。采用原有架空G.652单模光缆,环路全长150公里;实现四个宽带节点到中心站核心交换机之间的千兆以太网路由连接。

中原油田宽带信息网络结构

该工程利用CWDM设备组成“物理环网+逻辑双星型”结构,CWDM分插复用设备和终端复用设备结合使用,通过物理上的光纤环实现一个具有保护功能的逻辑上的双星型结构。通过这种逻辑双星型结构,每个汇聚层路由器到核心路由器之间都有1条冗余路径,从而提高网络可靠性,便于网络节点扩展和节省光纤资源。

7 总结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作为信息传递载体的数据业务,其发展必然将成为各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建设成本最高,建设周期最长的城域网接入传输解决方案无疑将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

CWDM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解决方案,由于其成本低、实现容易、应用灵活等诸多优势,成为各运营商不错的选择。随着各运营商数据业务市场的扩大、ICT应用日益普及和CWDM技术的发展,定位于低成本城域网传输解决方案的CWDM技术会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应用技术范文4

【关键词】 xPON FTTX 组网 融合

一、xPON简介

1.1 xPON基本概念

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单纤、双向光接入网络,主要由OLT光线路终端、ODN无源分光器、ONU光网络单元三部分组成。OLT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网络的互联接口,并实现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

为了分离同一根光纤上多个用户的来去方向的信号,PON采用WDM技术,下行采用1490nm波长,上行采用1310nm波长实现单纤双向数据传输。CATV信号采用1550nm波长。

PON下行数据流采用广播技术,每个ONU都会接收到所有数据,ONU有选择的进行接收;上行数据流采用TDMA技术,OLT给每个ONU分配一定的授权时间窗口,ONU在OLT分配的时间窗口内发送数据,占用上行带宽,实现上行带宽的动态分配。

1.2 xPON的关键技术

PON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测距技术。由于各ONU距OLT的光纤路径的不同和各ONU元器件的不一致性造成OLT与各ONU间的环路时延不同,而且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和器件老化等原因,环路延时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二是快速突发同步技术。PON上行为多点对一点的TDMA通信方式,且光发射采用突发模式。PON系统的测距机制保证不同ONU发送的信元在OLT端互不碰撞,但精度有限,且不同ONU发送的时隙之间也有相位突变。三是实现光功率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调整。每个ONU与OLT间的路径损耗是不同的,OLT的光接收机必须能够适应从一个突发到另一个突发信号的不同光接收功率,即接收机需要有个很大的动态范围,并设定门限,以最快的速度来判断。

二、xPON实现FTTx的解决方案

2.1 FTTB(光纤入大楼)

OLT局端设备应选择机房环境好、光纤资源丰富、位置较为中心的局点,以便覆盖周边用户;分光器ODN选择在周边业务需求较多的某一机房或管道井中;光纤应尽量采用环引接入;在楼宇机房建设ONU、互联网设备和IAD,通过综合布线到各个语音和数据点。由于影响整楼所有用户,建议通过UPS提供电源,并具有电源集中监控系统。

FTTB与传统方案相比,优势在于可以有效节省主干光纤资源,延续和利用已有的综合布线资源,且由于IAD和ONU的端口从2-32线不等,可以进行堆叠,可以按照装机灵活配置容量,前期配置较少,可使投资发挥最大效益。

2.2 FTTF(光纤入楼层)

这种方式适合楼宇规模较大,用户需求多样,部分或全部完成楼宇综合布线的局点。

OLT局端设备应选择机房环境好、光纤资源丰富、位置较为中心的局点,以便覆盖周边用户;分光器ODN放置在本楼内,楼内可采用一级分光或二级分光覆盖每层,楼内垂直光缆建议使用8D或12D光缆;在每层竖井安装ONU和IAD,通过楼层综合布线到每个语音和数据点。

FTTF与FTTB相比,光纤更靠近用户,业务开展更加灵活。

2.3 FTTO(光纤入办公室)

这种方式适合楼宇规模较大,多家运营商同时进入,用户需求不确定的局点。

OLT局端设备选择机房的条件同上;分光器ODN放置在本楼内,楼内可采用1:16或者1:32分光器;在有用户需求时直接将皮线光缆接入用户办公室,在用户公司通过ONU解决语音和数据,对于语音数量要求大的公司,还可以下挂IAD。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若有语音用户或PRA接入,可以用不带监控功能的UPS,这时如果电源故障一般均是电源插座松动等原因造成,电池后备时间在5分钟左右即可,但UPS要求有可闻告警;若为互联网用户,则可不上UPS。

三、结束语

用发展的眼光看接入网,光纤替代铜质缆线是必然趋势,任何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都是循序渐进的。目前电信运营商均提出提出“光进铜退”的战略,但也不能一夜之间光纤就彻底替代铜质缆线,所有业务都通过光纤接入是不现实的。所以现阶段运营商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FTTX,将光纤节点下移使之更靠近终端用户,先以FTTN+DSL(光纤到节点+各种DSL技术,包括ADSL+、VDSL2等)方案为主,逐步实现“光进铜退”,从而获得最优性价比的高带宽网络,同时在FTTX浪潮中抢占先机,为后续网络的持续发展和平滑演进到FTTH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张鹏 阎阔 编著,《FTTx PON技术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

[2]郎为民 郭东生 编著, 《EPON/GPON从原理到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

应用技术范文5

2.弹道跟踪转镜成像研究孙帅,宋玉贵,SUNShuai,SONGYu-gui

3.视标投影仪照明系统研究刘海峰,LIUHai-feng

4.DXF文件在激光打标系统的应用研究张国庆,ZHANGGuo-qing

5.激光平行光幕光能分布均匀性测量研究刘新刚,李仰军,高健,LIUXin-gang,LIYang-jun,GAOJian

6.一种新型红外信号处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何锡君,陈华础,陈晓东,HEXi-jun,CHENHua-chu,CHENXiao-dong

7.外壳设计参数对光电开关辐射强度影响的计算翁建华,WENGJian-hua

8.基于FPGA的CMOS传感器高速视频采集系统侯宏录,王蓉,杜鹃,HOUHong-lu,WANGRong,DUJuan

9.平面变间距光栅的夫琅禾费衍射场分析黄早珊,金雪梅,李小龙,欧阳敏,吕晓旭,HUANGZao-Shan,JINXue-mei,LIXiao-long,OUYang-min,LVXiao-xu

10.太阳能采集用1000mm口径菲涅耳透镜设计余随淅,吴晗平,熊衍建,吕照顺,周伟,YUSui-xi,WUHan-ping,XIONGYan-jian,LVZhao-shun,ZHOUWei

11.基于光纤的温度传感器雷飞鹏,宁提纲,周倩,毕重颖,曹毅,王惠,LEIFei-peng,NINGTi-gang,ZHOUQian,BIChong-ying,CAOYi,WANGHui

12.螺纹型激光晶体热透镜效应研究赵振宇,聂劲松,ZHAOZhen-yu,NIEJin-song

13.激光二极管与单模保偏光纤的耦合研究刘娟,LIUJuan

14.基于comsol软件的光子晶体通信器件模拟臧克宽,孙晓红,李大海,刘国斌,ZANGKe-kuan,SUNXiao-hong,LiDa-hai,LIUGuo-bin

15.基于蓝宝石光纤的黑体腔瞬态高温传感器设计李伟,郝晓剑,周汉昌,LIWei,HAOXiao-jian,ZHOUHan-chang

16.瑞利后向散射信号硬件解调电路设计刘静,乔学光,尉婷,高宏,冯宏飞,LIUJing,QIAOXue-guang,WEITing,GAOHong,FENGHong-fei

17.嵌入式SQLite在温湿度巡检仪中的应用廖一鹏,LIAOYi-Peng

18.烟幕干扰效能评估系统设计光电技术应用 谭伟,何友金,毛剑英,TANWei,HEYou-jin,MAOJian-ying

19.色散金属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文明,王新林,罗虎,朱诗佳,易陈林,WENMing,WANGXin-lin,LUOHu,ZHUShi-jia,YIChen-lin

20.激光侦察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初探高俊光,韩新文,赵威,车进喜,杨宝庆,GAOJun-guang,HANXin-wen,ZHAOwei,CHEJin-xi,YANGBao-qing

21.成像制导武器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丛龙洋,屈玉宝,许宏,杨帆,蔡军,CONGLong-yang,QUYu-bao,XUHong,YANGFan,CAIJun

22.非线性跟踪微分器稳态性能分析及仿真研究杨光达,周游,YANGGuang-da,ZHOUYou

1.戈壁地区天空背景光谱研究谭碧涛,李艳娜,刘玮峰,尹飞,景春元,TANBi-tao,LIYan-na,LIUWei-feng,YINFei,JINGChun-yuan

2.镜反射式弹丸追踪摄影技术研究宋玉贵,孙帅,SONGYu-gui,SUNShuai

3.分离变量法的瞬态高温实验研究贾晓雯,姜三平,郝晓剑,周汉昌,JIAXiao-wen,JIANGSan-ping,HAOXiao-jian,ZHOUHan-chang

4.美国天基光电侦察系统的发展分析朱秀丽,崔福洪,ZHUXiu-li,CUIFu-hong

5.国外反狙击手光电探测技术与装备石岚,王宏,SHILan,WANGHong

6.高超音速飞行器红外探测预警分析王忆锋,陈树勤,WANGYi-feng,CHENShu-qin

7.海面激光大气衰减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高文静,罗振莹,王垒,GAOWen-jing,LUOZhen-ying,WANGLei

8.基于LabVIEW的激光光斑照度分布检测方法刘姜伟,焦洋,时家明,韩春林,林志丹,LIUJiang-wei,JIAOYang,SHIJia-ming,HANChun-lin,LINZhi-dan

9.海面岛礁背景下舰船红外自动识别技术研究何友金,毛剑英,谭伟,HEYou-jin,MAOJian-ying,TANWei

10.基于片光源照明成像的水中群气泡特性测量张建伟,杨坤涛,王江安,宗思光,马治国,ZHANGJian-wei,YANGKun-tao,WANGJiang-an,ZONGSi-guang,MAZhi-guo

11.高品质因数的微波光子滤波器分析安丽婧,裴丽,祁春慧,高嵩,李卓轩,ANLi-jing,PEILi,QIChun-hui,GAOSong,LIZhuo-xuan

12.室温工作的全固态Tm:YAP激光器张晓娟,王立新,蔡军,许宏,ZHANGXiao-juan,WANGLi-xin,CAIJun,XUHong

13.降低迟滞误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究王宏亮,宋娟,李明,冯德全,樊伟,邬华春,WANGHong-liang,SONGJuan,LIMing,FENGDe-quan,FANWei,WUHua-chun

14.器件的非理想化对光纤陀螺精度的影响李冰,唐尊伟,娄淑琴,尹国路,LIBing,TANGZun-wei,LOUShu-qin,YINGuo-lu

15.单轴太阳能跟踪系统设计张永兴,ZANGYong-xing

16.基于联合傅里叶变换相关器的光电实验研究刘秋武,LIUQiu-wu

17.铸币图像配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马千里,王俊,MAQian-li,WANGJun

18.基于图像分析的光学伪装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徐英,姚树良,XUYing,YaoShu-liang

19.基于动态图像处理技术的动目标检测与跟踪高波,包国彬,GAOBo,BAOGuo-bin

20.地球观测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研究杨凯,胡波,YANGKai,HUBo

21.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背景分类方法蔡云骧,薛士强,周志勇,毕道鹍,CAIYun-xiang,XUEShi-qiang,ZHOUZhi-yong,BIDao-kun

1.白天全天空背景亮度特性研究谭碧涛,李艳娜,尹飞,刘玮峰,景春元,TANBi-tao,LIYan-na,YINFei,LIUWei-feng,JINGChun-yuan

2.基于高光谱的目标探测方法分析赵志勇,吕绪良,刘凯龙,卢辉,ZHAOZhi-yong,LVXu-liang,LIUKai-long,LUHui

3.红外抑制新方法探讨杨辉,谢卫,张拴勤,潘家亮,YANGHui,XIEWei,ZHANGShuan-qin,PANJia-liang

4.基于激光光幕的连发弹丸测速系统赵宇,赵冬娥,ZHAOYu,ZHAODong-e

5.HMR3000电子罗盘在车载设备上的使用李书华,邵勇,LIShu-hua,SHAOYong

6.天然橡胶布和钢板热特性差异的理论分析曹益晨,何超,CAOYi-chen,HEChao

7.光电技术应用 水下气泡幕激光后向探测中的背景噪声抑制雷选华,马治国,王江安,LEIXuan-hua,MAZhi-guo,WANGJiang-an

8.基于目标自动识别技术的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何鹄,沈乐,崔光哲,HEhu,SHENLe,CUIGuang-zhe

9.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光纤耦合技术王侠,欧阳竑,李苏,WANGXia,OUYANGHong,LISu

10.一种钛合金基片封装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张权,丁克勤,李德桥,ZHANGQuan,DINGKe-qin,LIDe-qiao

11.LD在开关电源驱动下的结温与输出特性研究陈大勇,张立航,CHENDa-yong,ZHANGLi-hang

12.用蒙特卡罗方法和MATLAB计算冷屏内壁表面辐射光线在探测器芯片上的分布状态王忆锋,毛京湘,范乃华,WANGYi-feng,MAOJing-xiang,FANNai-hua

13.A/D转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李袖榕,李卓轩,LIXiu-rong,LIZhuo-xuan

14.基于PC104的视频采集卡设计李富栋,丁超,LIFu-dong,DINGChao

15.用于面曝光快速成形系统的光照度测量系统研究谭东才,胥光申,罗声,金京,TANDong-cai,XUGuang-shen,LUOSheng,JINJing

16.基于CMOS图像识别的S08单片机嵌入式导航系统设计张宏卫,ZHANGHong-wei

17.基于广义B样条滤波器的图像边缘检测张静,林莹,娄朴根,ZHANGJing,LINYing,LOUPu-gen

18.基于小波域的红外图像序列噪声分析与去噪李计添,何永强,张伟,LIJi-tian,HEYong-qiang,ZHANGWei

19.基于点不变特征的亚像素级图像配准技术傅德友,赵秀影,梁心,商玉凤,董艳芹,FUDe-you,ZHAOXiu-ying,LIANGXin,SHANGYu-feng,DONGYan-qin

20.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余辉,苏震,刘荣,周磊,YUHui,SUZhen,LIURong,ZHOULei

21.扫描型红外探测系统指向精度的测量王佳轶,赵亮,孙宏宇,WANGJia-yi,ZHAOLiang,SUNHong-yu

22.基于HLA的Vega光电场景仿真技术研究李阔,尹庆林,胡波,LIKuo,YINQing-ling,HUBo

1.利用光纤光栅监控输电线覆冰薛能,曹月霞,杨彬彬,赵勋杰,XUENeng,CAOYue-xia,YANGBin-bin,ZHAOXun-jie

2.光电跟踪系统频率特性测试与数据分析舒小芳,吴卓昆,冯海青,SHUXiao-fang,WUZhuo-kun,FENGHai-qing

3.激光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李阳龙,王伟平,LIYang-long,WANGWei-Ping

4.基于CPLD和DSP的激光探测技术姚龙海,叶庆,邱琳,沈超,YAOLong-hai,YEQing,QIULin,SHENChao

5.半导体激光器在光孤子通信中的应用尹庆林,王玲,徐大伟,YINQing-lin,WANGLing,XUDa-wei

6.平行光管主反射镜的支撑优化吴卫,王炜,林利明,樊学武,余舜京,WUWei,WANGWei,LINLi-ming,FANXue-wu,YUShun-jing

7.回波信号积分法统计光束偏移误差韩磊,任戈,周磊,向春生,HANLei,RENGe,ZHOULei,XIANGChun-sheng

8.新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特点与技术分析刘群龙,吴晗平,张焱,胡大军,LIUQun-long,WUHan-ping,ZHANGYan,HUDa-jun

9.二维光子晶体的热辐射控制戴峭峰,DAIQiao-feng

10.复合电极型LCD平板背光源光电技术应用 王奇观,王素敏,李建平,WANGQi-guan,WANGSu-min,LIJian-pingHtTp://

11.光致变色介孔二氧化硅/磷钼酸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田甜,张学骜,王建方,吴文健,骆志刚,TIANTian,ZHANGXue-ao,WANGJian-fang,WUWen-jian,LUOZhi-gang

12.汽车前照灯自动变光技术刘孝恩,LIUXiao-en

13.慢速A/D转换中工频干扰的去除刘丽,司汉英,马洪蕊,LIULi,SIHan-ying,MAHong-rui

14.线性光耦HCNR201原理及其在轴承故障检测中的应用李培建,蔡海潮,LIPei-jian,CAIHai-chao

15.基于神经网络的硬币面额识别毛玺,郭光立,MAOxi,GUOGuang-li

16.噪声对哈达码变换解码算法的影响李芸,相里斌,周锦松,魏儒义,LIYun,XIANGLi-bin,ZHOUJin-song,WEIRu-yi

17.基于Hough变换的光学测量胶片成像质量评价方法王玉梅,WANGYu-mei

18.CCD噪声建模与仿真分析江宝坦,邱跃洪,文延,陈智,JIANGBao-tan,QIUYue-hong,WENYan,CHENZhi

19.光电模拟器的设计及在半实物仿真试验中的应用戴哲,田颖,石岩,DAIZhe,TIANYing,SHIYan

20.履带车辆行驶平顺性仿真及试验朱志豪,华顺刚,张丽娜,于帅,ZHUZhi-hao,HUAShun-gang,ZHANGLi-na,YUShuai

21.智能交通系统运动车辆的光流法检测李喜来,李艾华,白向峰,LIXi-lai,LIAi-hua,BAIXiang-feng

1.CCD相机偏置实时修正江宝坦,邱跃洪,李德胜,文延,姚大雷,JIANGBao-tan,QIUYue-hong,WENDe-sheng,WENYan,YAODa-lei

2.混合频率激光对CCD探测器损伤机理张强,汪岳峰,韩玉东,黄明冀,董伟,段欣涛,贾文武,殷智勇,ZHANGQiang,WANGYue-feng,HANYu-dong,HUANGMing-ji,DONGWei,DUANXin-tao,JIAWen-wu,YINZhi-yong

3.近场红外辐射模拟技术与工程应用吕明春,张延坤,王旭,LVMing-chun,ZHANGYan-kun,WANGXu

4.光纤F-P和FBG传感器通用解调系统的研究杨广学,李岩峰,康守强,YANGGuang-xue,LIYan-feng,KANGShou-qiang

5.FBG光纤传感器的同步探测技术赵溪林,程航,刘涛,郭奉凯,ZHAOXi-lin,CHENGHang,LIUTao,GUOFeng-kai

6.太阳能路灯系统的优化配置李永杰,LIYong-jie

7.近朗伯光型LED透镜的光学设计夏勋力,余彬海,麦镇强,XIAXun-li,YUBin-hai,MAIZhen-qiang

8.用蒙特卡罗方法和MATLAB计算冷屏效率王忆锋,范乃华,毛京湘,WANGYi-feng,FANNai-hua,MAOJing-xiang

9.用于高分辨率光谱仪的离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的设计王美钦,王忠厚,白加光,胡炳樑,魏儒义,WANGMei-qin,WANGZhong-hou,BAIJia-guang,HUBing-liang,WEIRu-yi

10.半导体微环谐振器及在光学滤波中的应用侯玉文,谢生,HOUYu-wen,XIESheng

11.一维全息光子晶体基本周期对光子禁带的影响程阳,CHENGYang

12.非晶硅太阳电池减反射膜的设计高华,岳洋洋,杨文华,解光军,GAOHua,YUEYang-yang,YANGWen-hua,XIEGuang-jun

13.太阳能板自动对准装置的设计夏江涛,XIAJiang-tao

14.一种多功能多通道监视控制器的设计何文德,杨凤年,何枫,HEWen-de,YANGFeng-nian,HEFeng

15.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设计与研究胡涛,司汉英,HUTao,SIHan-ying

16.基于DSP和FPGA的高光谱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张晔,邵涛,严萌,ZHANGYe,SHAOTao,YANMeng

17.逆向工程中散乱点云数据精简研究赵柳,马礼,杨银刚,纪丽婷,ZHAOLiu,MALi,YANGYin-gang,JILi-ting

18.一种基于伪序列码的数字水印技术卢峰,刘瀚,LUFeng,LIUHan

19.两种改进型中值滤波算法比较张勇,陈大建,孙志军,ZHANGYong,CHENDa-jian,SUNZhi-jun

20.高精度星敏感器随机振动分析吴卫,王炜,樊学武,余舜京,WUWei,WANGWei,FANXue-wu,YUShun-jing

21.应用Tcl语言实现非正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置处理刘东杰,LIUDong-jie

1.动态变形遮障设计与实现孟宪浩,吕绪良,MENGXian-hao,LVXu-liang

2.空间目标温度场理论计算李颖杰,吕相银,LIYing-Jie,LVXiang-Yin

3.基于二分法的RGB-LEDs配色研究徐示波,吕毅军,陈焕庭,高玉琳,,XUShi-bo,LVYi-jun,CHENHuan-ting,GAOYu-lin,CHENZhong

4.一种基于光学相关的目标识别方法胡显亮,张卫平,HUXian-liang,ZHANGWei-ping

5.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的温控系统设计何超,吴晗平,胡大军,张焱,HEChao,WUHan-ping,HUDa-jun,ZHANGYan

6.电磁波在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的衰减与反射吕丹,童创明,LVDan,TONGChuang-ming

7.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概述焦丰,刘鑫,张晓光,JIAOFeng,LIUXin,ZHANGXiao-guang

8.便携式光谱仪的CCD智能检测器设计蔡志坚,韦晓茹,居戬之,吴建宏,CAIZhi-jian,WEIXiao-ru,JUJian-zhi,WUJian-hong

应用技术范文6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

Abstrac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future building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om extensive management to carefully manage the inevitable result.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energy-sav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中图分类号:S21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当前建筑节能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也更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 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 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 2 ̄3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 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 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 30.1 瓦 /平方米, 执行节能标准后, 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6 瓦/平方米, 而相同气候条件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 11 瓦 /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 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 1800 万吨, 直接经济损失达 70 亿元。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处在关键时机。所以节能工程的推进利国利民。

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1、屋面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1) 保温隔热屋面。当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要求,房屋屋面保温隔热层符合以下要求:松散材料应确保均匀找坡正确,按要求分层敷设、压实保持,表面平整。应在保温层上保护层是完毕,适度达到要求后尽快的进行防水层施工,目的是为了保证屋顶的保温效果。所选板材应平整,粘贴牢靠,使得缝隙严密。

(2) 架空隔热屋面。在施工时应注意:①架空屋面的进风口应设在正压区,出风口设在负压区。②在铺设架空板之前,需保持屋面上的整洁干净等,目的是在隔热层中气流通畅。③铺设架空板是注意物品的平整、缝隙处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或是水泥砂浆填充,安装牢固。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毕后,还要注意检查架空层内气流的通畅情况以及架空层的完整性,如发现架空层有破损、断裂的情况要及时修复,有残留杂物药及时清除等,要注意施工完成后尽快的进行防水层施工目的是能够保证建筑物的保温效果。

2、地面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1) 地面节能保温施工。为了使基底满足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在房屋地面节能工程施工前,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保证工程质量。

(2) 保护层与防潮层施工。为了防止保温层受到外力的破坏和保温层材料吸潮后含水率增大,其保温层的表面保护层和防潮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其表面的抗冲击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地面防潮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避免湿空气与地面发生接触,控制室内空气湿度和地表面温度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②为了减少空气温度与地表温度的差值,地表采用带有微孔的面层材料室内地表面应当采用蓄热系数小的材料,

3、墙体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1) 墙体施工。墙体节能工程在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前提应按照施工方案及设计要求施工,且处理后的基层要达到符合建筑施工方案自然系数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选用合理的防水、防潮等材料合理施工,目的是能够以提高保温材料的节能保温性能。

(2) 外墙热桥部位的施工。温度低的地区在外墙热桥部位的施工,对其采取保温节能隔断热桥措施进保护。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墙体缺陷,要注意及时处理解决,避免降低墙体的热工性能。

(3) 墙体饰面层的施工。其各个阶段的施工要符合设计要求,符合以下几个方面:①饰面层的表面没有空鼓和裂缝的问题,要保持干净、整洁,含水率系数达标。②运用科学的防水措施,确保外墙外饰面层没有渗漏现象。③注意墙面间的密封。

4、门窗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1) 外门窗框安装。要用密封胶材料密封窗框与墙体接触部位,打胶不能只涂抹在表面,要将密封胶挤压到缝隙内以保证密封和防水效果。

(2) 门窗玻璃安装。要主要以下几点:①要注意在玻璃安装前清除2mm厚的底油灰,然后弄平整。②玻璃安装后要注意其安装的牢固性。

(3) 门窗保温密封条施工。应保证:①贴密封条之前,应先将门窗缝隙处的污物、灰尘等清理干净;②贴密封条的位置,应做到完全密封接缝,避免门窗关的过松或过紧。 并且对于自粘性密封条,一定要黏结牢靠。③密封条的规格、品种的选择,应当与门窗的缝隙宽窄、类型等相匹配。

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验收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验收主要包括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大部分。

1、屋面节能工程验收

(1) 主控项目。包括:①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密度、强度和压缩强度等要严格符合相关施工要求。验收方法:验证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是否合格、是否有进场验收记录。①铺设基层应干燥、干净,材料的含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②铺抹找平层时,可在松散保温层上铺一层隔水物,导致强度降低,为了防止岩浆缺水;③防水层施工在平层在保温层施工完成后;④松散材料保温层应采取分层铺设的方式,并适当的压实;⑤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得铺设松散保温层。

(2) 一般项目。①屋面金属板保温夹芯板要注意表面整洁、连接处严密、铺装牢固。②在保温隔热层表面要保护层,有受潮的作用,但其要符合施工要求。③注意天窗的坡度相关技术,封闭严密。采取观察法验收。

2、地面节能工程验收

(1) 主控项目。①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要达到如下具体指标:建筑板下的保温浆料层要分层施工,缝隙之间严密性好,安装坚固。验收方法:采用观察法检测。②使地面基层平整性好,要达到保温层施工工艺的要求。验收方法:看设计是否达标。③使用在地面节能工程的隔热和保温建筑材料,要注意其厚度、密度、压缩强度及导热系数等达到有关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的要求。验收方法:检查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是否真实有效、其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指数。

(2) 一般项目。针对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地面的隔热层要达到相关施工要求。验收方法:检验照标准和设计标准。

3、墙体节能工程验收

(1) 主控项目。①墙体节能工程各层构造达到具体设计标准。验收方法:观察法。③冷热地区的墙体节能材料要达到施工要求。验收方法:阅读检查试验报告。②使用在墙体节能工程上的粘结材料和保温材料达到检测标准。验收方法:看复验报告。④采用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注意其材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要达到施工要求。检验方法:看施工记录和复验报告。

(2) 一般项目。①建筑物的伸缩缝、防震缝等的保温构造在外墙外保温时,要达到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对照法。②在修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墙体缺陷如孔洞。检验方法:检测复查报告。③墙体保温板拼缝应密封性好且要求严密平整,且拼缝方法要科学达标。验收方法:观察检查法。

4、门窗节能工程验收

(1) 主控项目。①安装中空玻璃时,要注意其密封性能和中空层的厚度达到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验收方法:了解相关的产品说明书。②建筑门窗采用的玻璃遮阳指数、传热指数、品种等达到设计的要求,前提是正确安装。验收方法:阅读技术性能报告和施工记录。③安装采用特种门时,节能要达到标准要求。验收方法:观察检查设计文件。④温度偏低的地区安装外门,要注意保温和采取密封等技能措施。验收方法:观察检查法。

(2) 一般项目。①外窗遮阳设施的角度和位置调节起来是便利的。验收方法:用尺量测量然后观察。②门窗扇和玻璃密封条要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应正确,注意牢固的密封,且其物理性能达到标准。验收方法:观察和打开密封条检查,阅读其产品合格证和技术性能报告。

四、结论

为了加快节能建设和使建筑节能有序发展, 应编制建筑节能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等。在新建住宅中, 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办法》《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 使建筑能耗满足规定的标准要求, 通过行政立法, 把推广建筑节能从一种号召转变为一种强制, 以全面启动全国建筑节能工作, 并加强落实和监督管理。对老的住宅可调整、完善和改造的, 也应采取相应措施逐步进行改造。只有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和提高效能的政策, 走“能源消耗最少, 环境污染最小”的发展道路, 才能形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 为今后城市建设更长远的循环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江亿.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 暖通空调, 2005 (5).

[2]陈伟民, 斯小芳. 建筑节能和外墙保温施工技术[J]. 管理观察, 2009(8)。

上一篇公路交通

下一篇采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