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例6篇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优化设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将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教学改革是牵动教学全局的根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又多为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根据我国“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优化设计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设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优化”的思路开展工作,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大调整,具有“学做交替、内强外联、一主两辅、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特征,形成了“贯彻一条主线、采取两个结合、构建三个体系、实施四个循环、形成五大模块”的基本思路,其内涵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两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内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对外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以专业技术应用为主,兼顾技术管理和相关技术应用为辅,拓宽学生就业口径;重在改革、重在实践、重在创新,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贯彻一条主线”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来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二个结合”是采取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相结合(产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构建三个体系”指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四个循环”即实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工程能力综合训练四个教学循环,四个循环的具体内容体现“以目标为中心,在评价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在实施中学”的教育理念;“形成五大模块”是基本素质模块、通用技术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一、专业技术模块二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专业要求,我院优化设计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曾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6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为全国8个指导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之一,2003年2月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

考虑各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专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第一线,将理论教学体系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子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以水机电多学科交叉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或课程所组成,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2所示。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养成体系

素质养成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就业能力。素质养成体系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等选修课程,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经多年实践,试点方案形成了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中心的素质养成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素质养成体系融合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四)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重组,对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专业课程内容以掌握概念和强化应用为主。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不追求内容的深广度。对于实际工作中极少用到或与专业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大幅度增加适应我国专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和工程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课程及内容。

在进行课程整合和课时优化的同时,再进行每门课程内容模块化优化设计和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使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及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便于课程衔接、减少课时、增加选修课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优化

为了保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院对各试点专业拟定了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细则,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教学过程的四个循环,建立了一系列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如成立了各专业的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改革领导小组、专业改革协调小组和教学质量监督小组;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要求20%~30%和30%~40%的课时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考试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等;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学生学习网络交流平台;开放实验中心及完善其管理监督制度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优化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学生能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教师配备结构优化

在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大力引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使人员配备在职称、学历和年龄等方面更趋合理。要求多数教师不仅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如动力工程教研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以下7人,其中硕士8人,50%以上的教师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素质。除此之外,在该专业产学研合作的15个水电行业的单位中聘用了19位理论课教师和实践环节指导教师。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院已有2001~2006六届毕业生走向了工作岗位。从毕业生反馈调查结果分析,试点专业的毕业生在一次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可持续学习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这充分表明经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作者简介: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2

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构建

基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建设思路应是通过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什么”以及“怎样培养人”三个方面展开的,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具体来讲应是:一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二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即培养人什么;三基于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实践教学情境等,即怎样培养人。笔者从人才方案构建的基本要素出发,结合近年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从目标与规格、体系与标准、方法与资源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科学路径。

(一)调研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重点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三个层面的调研:一是行业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对专业对应行业的政策法规、发展现状、未来专门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与分析,从而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以确定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二是对用人单位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实地考察 、座谈 、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及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层次与类型的人才;三是岗位层面具体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明确某专业、高职层次职业教育所面向的主要工作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详细准确地把握这些岗位的人才规格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调研结果,科学总结,严谨论证,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求,最终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要求。

(二)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与标准

在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者对课程建设在具体设置的课程模块以及结构的组合的原则与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如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双证课程在工作任务分析的逻辑起点以及将工作过程转化到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原则都存在些许差异,但是课程构建的路径基本趋于一致――采取研讨式任务分析法(头脑风暴)或是现场工作观察记录法等方式对岗位对应的工作领域及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每项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即职业能力分析。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轴心进行整合或者分化,序化课程结构,并依据职业能力分析提出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三)基于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资源

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从课程视角转向教学视角,基于职校学生认知规律,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高职生“往往对符号是排斥的,他们更善于用直观的、具象的事物来传递知识,传授技能,通过有形的实践获得职业能力的建构,这就需要行动来践行,在实践中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因此多数研究者提出建立“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理念。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总结:(1)教学目标上强调强调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要求:“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四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2)教学设计上强调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阐述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统一到项目中来。(3)教学组织上强调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与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4)教学评价上强调依据学生完成工作项目、任务的质量及学习态度,采取多方评价。(5)教学资源上除了双师型教师要求之外,重点强调职业情境的创设,实现“实训室的建设按照生产的要求和职业实践的过程来设计,让学习者尽可能地在真实程度高的情境中学习”。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

高职专业建设处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必须持续改进,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的循环过程,才能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因此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通过上述路径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更需要厘清变革的影响因素,科学有据地实行动态优化,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适时有效。

(一)动态优化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层面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方式。如:(1)基于市场层面 “每年根据市场调研和合作企业的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2)基于学生层面,“依据学生的培养过程,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动态的信息采集,涵括了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3)基于组织实施的过程控制,通过“制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调整。笔者试图以学校为主体,将人才培养优化的驱动因素可以划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其中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行业和岗位发生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行业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岗位,(2)由于行业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产生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对职业素质的新要求。学校内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到多维度,多层面,为了更好地厘清学校内部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可以从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来说就是师资、生源、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实训环境等等,而这些正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实施对象以及实施条件。相对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来讲,内部因素如何组合与运行以及运行的结果才是促使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主要作用力。

(二)动态优化的方式

正是由于外部的变化和内部运行的问题,才需要适时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动态优化的方式使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更适应岗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近年高职教育的发展经验以及对本市相关教育专家访谈与兄弟院校调研,笔者获悉,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每实施1年后需要进行微调,实施3-5年后需要重新依据专业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路径实施全面的调整。而优化改革的方式则是学院进行顶层设计,专业部系主导具体实施,多个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具体优化方案则应结合内外部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手段来实施。

1.全面调研,整体调整

一般来说,针对外部变化可能会涉及较大变动,多在三年即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轮后进行全面调研、整体调整。针对上述外部因素的两方面原因,势必要建立与行业企业的联动机制,收集行业与岗位的相关信息。根据诸多示范高职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委员会议收集身处一线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关于行业与岗位变化发展的相关信息;第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岗位发展的相关文件、新闻等信息――了解行业、岗位的最新动态,包含反映职业素养的最新资讯等等;第三,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访谈――设置问卷与访谈提纲,细致了解初入职者岗位工作与课堂教学内容对接的情况及可持续发展情况等。并在三年之后根据信息做好相关行业、用人单位以及岗位调研的准备,切实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调整。基于以上三个角度,本研究设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各专业的行业岗位发展信息网络互动平台,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咨询问题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和毕业生,都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过程中来,通过网络及时反映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搜寻到最新的关于行业与岗位相关资讯,方便专业了解到第一手的资料,而这个平台即相当于专业发展信息资源库一样,随时搜集最新的信息。互动平台除了向专业建设者开放,也可以向本专业的学生开放部分权限,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以及岗位发展的最新信息。

在学院授课的行业兼职教师以及学院的毕业生是人才培养方案有着直接联系的重要角色,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两个资源,势必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尤其是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了解到许多具有较远建校历史的高职示范院校都很好地利用了优秀毕业生这一资源,这些毕业生后来成为行业专家,同样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做出了贡献。

2.发现问题,内部微调

对于内部的因素,多是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一年后,发现实施过程中问题,进行相应地微调。一年后根据生源、师资、课堂教学及督导、座谈等收集的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这种微调基本上不会对本专业该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模式、专业建设的思路进行全方位的调整,而主要是教学进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及学习情境的设置或实训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进行内部微调的前提则是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机制,这取决于部系与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笔者认为应当建立“迅速反馈,及时改进”的质量反馈与反应系统。一方面对学生评教、调查座谈、问卷、督导听课等渠道获得的教学信息及时反馈于专业部系,另一方面快速反应,即专业实行自我调控的质量诊断与预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时给出诊断,提出建议,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在现行的学院组织机构结构的状态下,职能处室与部系,职能处室之间要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反馈,而部系也需要有专人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进行研讨,及时解决问题,此外还应对问题进行反思,形成人才培养年度总结报告,并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更好地建设与实施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3

摘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按照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制定原则和基本要求以及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工程教育;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化工生产过程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化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从事一线生产操作与管理的“现场工程师”。2011年河北省率先在省内四所国家示范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工程教育本科,我校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共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在其中。我校充分利用国家示范性建设取得的成果,探索工程教育本科的办学模式,在高职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层次和素质,除了在生源质量上进行调整,还需大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培养21世纪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院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实训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教育部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基础上[2],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研究,为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全面贯彻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3],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4],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化工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以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抓手,整体优化化工专业工程教育本科培养方案,以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培养面向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具有较高素质、理论知识扎实、应用能力突出、在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技术管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

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2.1坚持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在对炼化、煤化工、有机化工等企业进行广泛的专业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要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化工专业面向的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密切与产业、行业的联系。根据产业、行业对化工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培养方案,使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包括石油加工、煤化工、有机化工等,拓宽学科基础的范围,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2.2坚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

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化工行业、企业实际,充分发挥化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聘请化工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与学校共同进行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要求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分析,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制定质量标准,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共同指导校外顶岗实习。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实施特色品牌专业建设[5]。

2.3坚持职业性、“双证书”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比例要达到50%左右,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制度,是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嵌入课堂教学内容,将“双证书”制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高级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

2.4坚持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基于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的特点,对员工的素质及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从而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转变。坚持品行重于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重视继续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重视身心素质,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有良好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强化工程教育本科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德才兼备的化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

2.5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

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的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和多样化人才观念,增加选修课程,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充分培养自己的志趣、挖掘潜力和发挥特长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设计安排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环节。改革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修读模式,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主要基础课教学中,稳步实施分层次教学和学生自选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倡研究式、启发式、探索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

3.1整体过程的设计

1)写出人才培养方案行动领域(工作领域)设计过程,编写主要从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表。根据化工行业、企业专家研讨或访谈结果,确定本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工作领域,从工作领域找出本专业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再找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需具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根据从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从而形成本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3)学习情境开发必须选择完成工作的载体(任务、项目、案例、产品、设备等),根据选定的载体开发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应包含围绕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的设计。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进行开发,且需注意的问题有:1)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能够向学生传授哪些职业技能和知识;2)课程体系的实现基于什么载体进行,即所开设的课程以什么作为主线进行衔接贯通;3)课程体系在整体上按照什么顺序衔接,是否按照工作过程的六步法进行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相一致。

3.2学生素质的培养设计

学生素质结构应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哪些教学环节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手段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对于化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例如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意识、责任关怀理念等,必须重点描述如何完成培养。

4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和要求

4.1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是保证学生真正成为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工程师”的关键。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应遵循“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必须依据这一理念对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载体及实施进行构建。

4.2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1)在课程内容顺序安排上应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应体现出工作任务的由易到难。在课程单元选择设计上应当考虑到难度适中,能够让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在广度上应基本涉及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在学习时间安排应符合企业实际、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规律、符合学校情况。

2)在课程体系中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纳入到正常教学活动中,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有相对应的课程,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一致。

3)第八学期必须安排学生进行半年的综合能力训练,例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4)对学生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在毕业时应取得的最低总学分约为200学分,其中课内培养计划课程约19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课程10学分。

5)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本专业将必需的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毕业设计等标定为学位课程,学分控制在80学分左右,作为该专业学生取得学位的基本要求。学位课采用学分绩点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

5结束语

目前工程教育本科办学仍处于摸索阶段,研究探索在高职院校设立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新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加以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5.

[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Z].教高函〔2013〕15号.

[3].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EB/OL].

[4]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及管理办法[Z].承油专教[2014]2号.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4

关键词: 新时期 档案专业 教学改革

任何一项事业的人才储备都对其本领域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档案事业亦是如此。随着百姓对档案工作的不断了解,社会大众利用档案的意识不断增强,档案自身价值和独特作用的突出体现,档案专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现有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越发受到各级档案部门的重视。为更好地适应这一新形势,档案专业培训机构作为向档案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摇篮,必然要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工夫。为此,党和国家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我国档案学专业教育要适应时展,必须坚决走改革和发展之路,以社会发展及档案工作的自身变革为契机,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档案人才的需求为牵引,深化档案学专业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专业人才。

一、档案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档案学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在档案高等教育专业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教学的发展。

1.课程设置。目前高校档案教育的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态势,有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课程比较重,有的历史学、秘书学、文书学或管理学的课程比较重,但在几大课程模块的构建中,专业主干课程内容的确定仍是基本相同的。职业涉及的技术学科没有能够在课程设置中得到应有的体现,这种课程模式导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单薄,与档案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有着很大差距。在高校档案教学的课程设置方面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档案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性较强,以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课程明显偏多,以职业教育操作技能方面的课程相对欠缺。

2.教育模式。迄今为止,高校教学模式大多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往往是“粉笔加黑板”,坐而论道,述而不作,不注重教与学的双向性,不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运用不够充分,不少教师只是把原来板书纲目搬上演示文稿,教学方法仍以理论性教学方法为主,缺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不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部分学生由于忙于考研或找工作,实习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大部分档案专业的毕业生不经过岗前培训而无法直接上岗,学校的有些课程又让学生感到在实践中“无所适从”。这与目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档案教育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二、强化思想意识和领导队伍

要想发展档案事业就必须抓好继续教育,而开展继续教育就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领导者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档案人员必须从保管型向智能型转变,像过去一样的机械式管理已经不适应档案事业的发展了。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档案管理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相关知识。例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编辑技术、信息科学知识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应用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既要社会化又要现代化。

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性、针对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热爱档案工作、深刻理解和认识档案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任务、地位和作用,才能奉献精力,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具有学习的无限动力。因此,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必须从思想道德意识抓起,使档案专业人员摒弃“档案管理就是借借还还、看摊守业的简单劳动”的旧观念,使提高本职工作能力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三、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高校档案专业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重中之重。教师要积极利用有限的条件,以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克服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考试背书本”的不良现象,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讲授档案检索时,可启发学生对图书馆的检索进行分析比较;讲授会计档案时,引导学生研究国际上的反倾销诉讼,借助案例,让学生领悟会计档案的重要作用和整理工作。

2.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档案保护技术、缩微复制技术等实验室,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档案的立卷、编目、著录、标引、鉴定、保护、缩微、复制、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档案管理、保护的环节。联系地方档案馆,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条件,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学习方法,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四、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用人制度的变革,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势必会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考虑颇多。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熟练的操作人员,还是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学者,可能是始终困扰中国高教界的一个问题。同样,也着实困扰档案学专业,从而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

1.理论研究型人才。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将此种类型的人才作为直接的培养目标其实并不可取,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对理论研究型人才的评判过于狭窄,好像只要能出理论研究成果就是研究型人才,因此会将其作为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其实不然,所谓理论研究型人才,必须是实际工作能力很强的人才。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用于指导新的、更普遍、更创新的实践,再产生新的理论,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事实上,我们无法将研究型人才作为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直接培养目标,它只能是经过培养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操作型人才(只不过有的是真正从事一线操作的工作人员,有的是指导一线工作者从事专业工作的指导人员),再由大量的操作型人才经过实践磨炼后,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研究型人才。

2.实际操作型人才。也许对于从事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同志来讲,将培养实际操作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似乎太低估自己,因为此类人才应当完全由中等教育和档案专业职业教学承担。但是,为了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学生的择业需要,无奈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管是开设新型实用型科目,还是在引导学生方面,或是在学校临毕业前在教学以外所做的努力,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对上面一点能够达成共识,那么这种所谓的心理压力就完全可以摒弃。因为作为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首要的、理所当然的就是能够胜任档案工作,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将自己曾接受过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成为本单位业务工作中的骨干,然后才能谈得上朝行政管理或是理论研究的方向发展。

五、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档案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科学设置该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力争使各门课程做到按需按岗设置,贴紧市场需求,同时关注该专业最新技术发展,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授,从而满足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综合性的要求。档案专业的改革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这是由新形势、新任务决定的。我们要以市场对人才的未来需求确定办学方向,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切入,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特点,确定专业特色。在专业能力开发上,在考虑搭建宽口径专业平台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定向培养,专业设置上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相统一,并以此实现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矛盾平衡,做到适时、合理地调整、设置教育专业结构。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粮食加工技术 本科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涂向辉(1970-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辽宁 沈阳 110034)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本科层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途径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ZXY11035,课题主持人:曲洪山)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42-02

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进行探索的一个新的职业教育层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与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相比,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术应用性”特征。本科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即技术工程师。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本科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来实现。

一、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词典》中的解释是:“根据教育的不同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性质任务而制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及其实施方案。它包括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等内容。它体现了国家的要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应由以下几部分要素组成:修业年限、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环节、毕业与授予学位、教学计划等。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特色最为直接的体现,是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素质、能力”目标的综合反映。

二、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

1.协调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我国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坚持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处理好德育与智育、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以掌握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依托行业,校企互动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开放式办学是本科高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由之路。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积极依靠行业企业力量,聘请一线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评价等相关环节,从职业(群)、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知能结构的需求出发,构建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同时积极引进企业的标准与技术,企业的技术环境和培训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是成功构建本科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

3.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的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交叉职业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综合化趋势,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才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由培养狭窄的“单一岗位人才”向适应社会发展的“宽口径人才”转变。既要加强学科基础,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奠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要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综合性,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淡化专业方向,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时代特点,为打造宽口径人才创造条件。

4.优化知识结构,必选修课互补的原则。要坚持整体优化原则,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程设置中必修课、选修课要知识互补,尽量拓展选修课程门数,扩大学生选择和发挥个人特长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课程内容不仅要直接着眼于学科知识,更要着眼于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不求全、细,重在精、新,要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配合及衔接。

5.突出技术应用,实践、理论并重的原则。技术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是将技术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并有效地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生产与操作。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参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因此技术应用性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本科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以其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学生在生产真实情景中的体验,为学生将知识的掌握与领悟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并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

6.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人才培养计划要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要考虑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特长、能力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重视优秀学生的选拔和培养,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依据

1.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本科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基本特征是“技术应用性”,即要求培养的人才能够运用较深的技术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因此,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该目标为宗旨,突出培养特色,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2.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保证人才培养规格。本科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既包括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基本要求,又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即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体现“学术性”和“技术应用性”兼容的特点,并以突出“技术应用性”为人才培养特色。因此要求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人才培养规格。

3.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智能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由一系列课程及教学环节构成,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智能要求主要通过各种类型课程的学习来达到,因此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智能要求,在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正确确定相应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排序。

4.兼顾本科高职学生的职业长远发展需求。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人们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要为他们奠定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理论,实践教学方面也要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取向和学习相关技术的需求。

四、本科高职粮食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厘清本科高职与普通本科、专科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是正确构建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把握好两个基本点:首先,本科高职教育人才类型与层次定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同,但在知识结构上,对技术知识除要具有普通本科要求的相应的“学术性”外,本科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术知识“应用性”的培养;其次,本科高职教育与专科高职教育相比,本科高职人才从事的工作更为复杂,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也更宽泛。

为此,我们将本科高职粮油加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适应粮食行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粮食加工、油脂加工企业生产第一线,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掌握粮食加工、油脂加工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工艺设计能力、工艺调控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本科高职粮食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构建。本科高职粮油加工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工作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满足专业理论要求的基础上,开设针对性强和实用性强的课程,并引入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前沿技术;实践教学应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课程体系中应占有较大比例,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达到使学生掌握某一岗位(群)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能力,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特点。

本科高职粮油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分为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均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其中通识课程模块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等15门课程共653学时,学分为42学分,占总学分的24.1%。选修课程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8类素质教育课程,最低修学学分为10学分,占总学分的5.7%;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等9门课程共518学时,学分为25学分,占总学分的14.3%。选修课包括市场营销学、概率统计等10门课程,最低修学学分为9分,占总学分的5.1%;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必修课包括油脂制取与加工技术等技术专业课程12门共646学时,占理论课程总学时的22.5%,学分为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7%。选修课包括粮油技术标准、粮食机械与维修等23门课程,最低修学学分为13分,占总学分的7.4%;实践教学模块除军训外,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设计、实训)、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共计54个实训周,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7%,与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比例相当。

2.课程体系特色。第一,课程设置模块化。粮食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构成,四大模块中不同性质的课程相对独立,但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知识和能力紧密结合,有机统一,能力培养循序渐进,在必要知识的支撑下,完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能力训练过程。

第二,课程内容综合化。通识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按学科大类打通,淡化专业方向;在第一学期将经济类、管理类课程以选修课形式引入,在基础和人文教学中渗透工程意识、工程精神、工程文化教育;在第五至第七学期,进行专业课程内容整合,重视知识的“精、新”,通过大量的选修课程引入专业前沿技术,课程内容呈现出跨学科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实践课程必修化。在本科高职粮食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践学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共计570学时,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7%。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必修,突出了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注重以实践活动项目为主线,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学期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学生在实习期间,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并帮助他们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提交实习报告并进行答辩,同时企业还要为学生开实习证明。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增长专业知识、锻炼实践技能,而且通过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工作,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四,选修课程多样化。在学科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开设了23门选修课,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通过修读专业选修课确定自己未来工作领域的专业方向,并掌握该专业方向的知识前沿和技术前沿,为学生扩大专业视野、培养职业爱好和创新能力以及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基础。

第五,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化。毕业实习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实习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评价方面。毕业设计(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与毕业实习紧密结合,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真实课题为主,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确定选题项目,在相应岗位上进行实验探索,最后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

第六,职业资格证书强制化。按照国家目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要求,在第六、第七学期开设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课程。粮食加工技术专业属于国家特有工种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是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认证。本科高职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学生完成相应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课程的培训,将学术课程、技术课程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训和生产实际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并将此作为毕业生完成学业的一项必要条件和强制要求,大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动态优化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是各高职院校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体系,规范课程内容,提出关于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教师队伍的要求及组织教学活动等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它同时也是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平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没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而缺少适时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样无法培养出适合时代与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所以,合理构建与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仍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题。

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构建

基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建设思路应是通过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什么”以及“怎样培养人”三个方面展开的,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具体来讲应是:一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二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即培养人什么;三基于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实践教学情境等,即怎样培养人。笔者从人才方案构建的基本要素出发,结合近年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从目标与规格、体系与标准、方法与资源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科学路径。

(一)调研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重点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三个层面的调研:一是行业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对专业对应行业的政策法规、发展现状、未来专门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与分析,从而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以确定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二是对用人单位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实地考察 、座谈 、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及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层次与类型的人才;三是岗位层面具体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明确某专业、高职层次职业教育所面向的主要工作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详细准确地把握这些岗位的人才规格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调研结果,科学总结,严谨论证,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求,最终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要求。

(二)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与标准

在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者对课程建设在具体设置的课程模块以及结构的组合的原则与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如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双证课程在工作任务分析的逻辑起点以及将工作过程转化到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原则都存在些许差异,但是课程构建的路径基本趋于一致――采取研讨式任务分析法(头脑风暴)或是现场工作观察记录法等方式对岗位对应的工作领域及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每项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即职业能力分析。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轴心进行整合或者分化,序化课程结构,并依据职业能力分析提出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三)基于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资源

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从课程视角转向教学视角,基于职校学生认知规律,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高职生“往往对符号是排斥的,他们更善于用直观的、具象的事物来传递知识,传授技能,通过有形的实践获得职业能力的建构,这就需要行动来践行,在实践中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因此多数研究者提出建立“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理念。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总结:(1)教学目标上强调强调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要求:“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四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2)教学设计上强调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阐述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统一到项目中来。(3)教学组织上强调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与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4)教学评价上强调依据学生完成工作项目、任务的质量及学习态度,采取多方评价。(5)教学资源上除了双师型教师要求之外,重点强调职业情境的创设,实现“实训室的建设按照生产的要求和职业实践的过程来设计,让学习者尽可能地在真实程度高的情境中学习”。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

高职专业建设处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必须持续改进,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的循环过程,才能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因此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通过上述路径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更需要厘清变革的影响因素,科学有据地实行动态优化,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适时有效。

(一)动态优化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层面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方式。如:(1)基于市场层面 “每年根据市场调研和合作企业的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2)基于学生层面,“依据学生的培养过程,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动态的信息采集,涵括了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3)基于组织实施的过程控制,通过“制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调整。笔者试图以学校为主体,将人才培养优化的驱动因素可以划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其中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行业和岗位发生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行业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岗位,(2)由于行业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产生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对职业素质的新要求。学校内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到多维度,多层面,为了更好地厘清学校内部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可以从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来说就是师资、生源、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实训环境等等,而这些正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实施对象以及实施条件。相对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来讲,内部因素如何组合与运行以及运行的结果才是促使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主要作用力。

(二)动态优化的方式

正是由于外部的变化和内部运行的问题,才需要适时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动态优化的方式使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更适应岗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近年高职教育的发展经验以及对本市相关教育专家访谈与兄弟院校调研,笔者获悉,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每实施1年后需要进行微调,实施3-5年后需要重新依据专业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路径实施全面的调整。而优化改革的方式则是学院进行顶层设计,专业部系主导具体实施,多个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具体优化方案则应结合内外部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手段来实施。

1.全面调研,整体调整

一般来说,针对外部变化可能会涉及较大变动,多在三年即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轮后进行全面调研、整体调整。针对上述外部因素的两方面原因,势必要建立与行业企业的联动机制,收集行业与岗位的相关信息。根据诸多示范高职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委员会议收集身处一线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关于行业与岗位变化发展的相关信息;第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岗位发展的相关文件、新闻等信息――了解行业、岗位的最新动态,包含反映职业素养的最新资讯等等;第三,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访谈――设置问卷与访谈提纲,细致了解初入职者岗位工作与课堂教学内容对接的情况及可持续发展情况等。并在三年之后根据信息做好相关行业、用人单位以及岗位调研的准备,切实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调整。基于以上三个角度,本研究设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各专业的行业岗位发展信息网络互动平台,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咨询问题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和毕业生,都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过程中来,通过网络及时反映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搜寻到最新的关于行业与岗位相关资讯,方便专业了解到第一手的资料,而这个平台即相当于专业发展信息资源库一样,随时搜集最新的信息。互动平台除了向专业建设者开放,也可以向本专业的学生开放部分权限,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以及岗位发展的最新信息。

在学院授课的行业兼职教师以及学院的毕业生是人才培养方案有着直接联系的重要角色,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两个资源,势必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尤其是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了解到许多具有较远建校历史的高职示范院校都很好地利用了优秀毕业生这一资源,这些毕业生后来成为行业专家,同样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做出了贡献。

2.发现问题,内部微调

对于内部的因素,多是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一年后,发现实施过程中问题,进行相应地微调。一年后根据生源、师资、课堂教学及督导、座谈等收集的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这种微调基本上不会对本专业该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模式、专业建设的思路进行全方位的调整,而主要是教学进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及学习情境的设置或实训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进行内部微调的前提则是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机制,这取决于部系与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笔者认为应当建立“迅速反馈,及时改进”的质量反馈与反应系统。一方面对学生评教、调查座谈、问卷、督导听课等渠道获得的教学信息及时反馈于专业部系,另一方面快速反应,即专业实行自我调控的质量诊断与预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时给出诊断,提出建议,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在现行的学院组织机构结构的状态下,职能处室与部系,职能处室之间要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反馈,而部系也需要有专人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进行研讨,及时解决问题,此外还应对问题进行反思,形成人才培养年度总结报告,并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更好地建设与实施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

三、结语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绝对不是一个职能部门或是单一专业部系的任务,而是需要集学校整理的力量去设计、实施以及不断完善这个蓝图,通过科学的制度与合理的组织形成运行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也绝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有切实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共同发挥影响作用,人才培养方案需随之进行改革与优化。因此,每一年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微调不仅仅只依据内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要关注本年度行业与岗位中的重要变化。总之,随着高职人才培养构建与改革活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希望能够在未来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2000-1-17.

[2] 杨正俊.构建以行动为导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0(3).

[3]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其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5] 黄瑞.高职院校基于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