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论文范例6篇

体育社会学论文

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1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清晰,培养规格对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不明确,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赵立(2005年)认为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规格、专业概念、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实践、教育资源、学生就业等是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中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杨小永等(2009年)针对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中存在专业培养目标单一、层次趋高、类型模糊、核心课程相同等同质化问题,建议社会体育专业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二是对区域性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邱亚君(2004年)、林向阳(2003年)、王树宏(2005年)、王晓林(2005年)、王燕(2007年)、常智(2006年)等一批学者分别对浙江省、福建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现状和办学水平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提高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改革的措施与途径。三是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点探索。陈章玉(2006年)通过对68所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应根据社会经济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实现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汪元榜(2006年)根据社会体育人才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认为要通过加强专业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场地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手段强化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其他研究。刘善云等人(2006年)在分析20个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方案改革要以实现综合素质为基础,专业素质为主干的通识教育。李显国等人(2003年)通过对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高等院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课程体系模式。吕树庭等学者(1996年)通过研究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群众体育无论在组织管理、运作方式、活动空间,还是在活动内容、参与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更恰当的概念以反映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的需要,由此确立社会体育在我国应用前景和学科定位。我国许多理论工作者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思路与建议,为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需要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不断深入研究,推动我国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国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活动能力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一般没有统一的规定,而是由高校根据社会经济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本校的学科优势进行规划和调整。例如日本体育大学在其大学课程概要中明确指出:“以培养学校体育指导员为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使命也在发生变化,调整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在各行各业都能出色工作且具有实力的毕业生是我们当前的教育目标”。事实上日本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分布变化也与他们的培养目标是相适应的。统计数据表明,日本国立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人数比例由1980年的60%到1987年40.3%,下降了33%,而到企业和其它行业就业人数比例同期上升33%。[4]美国高校的体育与健身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各种健身俱乐部的经理和公共娱乐部门的管理人员。英国著名曼彻斯特大学娱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是艺术、文娱、运动休闲中心、旅游部门从事计划、管理、营销、咨询等工作。课程设置重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要求与素质培养相结合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配合和组织,包括开设的课程数量、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促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例如日本体育院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大幅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促使学生专业学习特长与将来就业方向相适应。美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课程门类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推动社会体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融合,不仅可以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动力。英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把休闲、娱乐、旅游等内容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确保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以社会发展为改革内容,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设长期以来,日本的体育一直是以学校体育、企业体育为重点,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高龄化和青少年体质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改革,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将来从事体育指导的管理相适应。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公认体育指导员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由过去8种领域的体育指导员变为3大类14种资格。[5]第一类为教练员工作人员;第二类为从事医学调整师工作人员;第三类为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人员。新制度明确了体育指导员等级,建立了新的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规定了各类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资格认定与活动地点,适应社会各类群体对体育活动辅导的需求,推动了体育指导员在组织大众体育、终身体育活动过程中发挥其人性化、社会化、社区化、生活化作用。德国的体育指导员分为志愿体育指导员、有偿体育指导员和职业体育指导员三大类,这三类体育指导员分别在不同类型的体育俱乐部工作,分别承担培养青少年、增进大众健康、援助学校体育工作等社会任务。

加快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2

1.1文献资料法以“农村大学生”、“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全民健身”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和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搜索或查询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情况,及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动态反映,同时,查阅当地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及高等院校体育主管部门等关于农村大学生或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为本论文的顺利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2问卷调查法在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对象,编制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并请关专家和学者对这两套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判定,反馈结果为具有很这几年来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在问卷的发放上选取郑州师范学院的体育科学系、教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文学院、外语学院等6个学院的农村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率回收率100%。

1.3访谈法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拟定访谈大纲,对农村大学生、基层领导干部及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村民等进行访谈,为本研究的顺利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和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和SPSS17.0软件进行问题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意愿分析从图1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意愿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乡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其中有21.32%的大学生非常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有36.7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有28.95%的大学生对参与此实践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2.96%的大学生表示讨厌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这足以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大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参与乡村社会实践活动的。通过对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大学生的访谈,不难发现,这些大学生多数认为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多为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均要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利用假期实践活动刚好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但这也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对于那些讨厌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多为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之人。所以,各高校要多引导学生假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2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内容的分析从图2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有63.77%的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比赛或节庆民俗活动,有24.35%的大学生参与了挂职锻炼。由图3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职责及作用的分析得知,有31.21%的大学生担任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有17.41%的大学生负责了活动的宣传策划工作,10.20%的大学生担任的节庆体育活动的主要领导,10.75%的大学生负责着活动的其他工作及任务,还有30.43%的学生处于旁观的地位。结合图2、图3的分析可以获知,农村现代大学生在乡村节庆体育活动中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大部分学生愿意在乡村节庆实践活动中,承担职责,发挥大学生的专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乡村体育活动的发展。

2.3影响农村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思想与认识对其实际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图4的分析可知,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怕别人说闲话”、“害怕与人交往”、“自命清高”等思想或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其中“脱离家乡生活太久”的思想占据调查人数的38.16%,其次是“害怕与人交往”的认识,占21.25%,再者就是“怕别人说闲话”占16.11%及“社会经验少”占15.32%。再通过图5阻碍农村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活动能力的调查中发现,“社会交往能力”占据30.11%,位居第一位;“社会实践能力”占29.56%,位居第二位;再者是“组织活动能力”占25.32%,位居第三位;最后是“专业知识能力”占15..01%。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及“专业知识能力”均是阻碍农村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因素。在通过对农村大学生和乡村干部或农民的调查中发现,其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其在学校所担任的学生职务也有很大关系,其中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者节庆体育活动者最多,因为这些大学生在高校所学专业知识在乡村体育活动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担任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或参与篮球比赛等;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比较丰富,所以在乡村体育活动比较活跃;其次是在高校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多次担任和组织学生工作的实践,所以在家乡体育活动中也便很自然融洽的加入其中。因此,各高校要多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实践机会,丰富和提高大学生体育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各乡村体育负责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学生在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工作,为乡村体育活动的丰富和顺利开展积极努力。

3结论与建议

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研究生;研究方法;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2-0127-04

科学方法的进步必然带来体育科学的突破,正确地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将更能有效地提高科研质量,更有效地解决体育科学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1]。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包括了几十门已经成熟和接近成熟的学科,和数十门在发育成长的新兴学科[2]。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几乎都是应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等定性分析方法,少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且总体水平不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问卷调查和数量统计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问卷调查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应用更多[3]。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量与日俱增的21世纪,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过去5年中全国招收了近千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硕士研究生和近百名博士研究生[2]。截至2006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有8个,占总数的32.0%,硕士学位授予点有65个,占总数的27.3%。因此,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探讨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促进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创新,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本研究随机抽取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15所高等院校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157篇为研究对象,其中硕士论文114篇,博士论文43篇,对论文中具体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新时期研究生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研究方法运用的情况,归纳和总结其特征。

1 研究方法总体运用状况

体育科学中的具体研究方法是指针对某一领域运用的手段和技术。根据其运用的范围又可分为基本研究方法与特殊研究方法,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研究方法有用于收集资料与实事的方法(例如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和分析资料与实事的方法(例如理论分析、统计分析、系统分析等)[4]。根据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频数统计(表1),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频数最高的前5种相同,依次为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学法、逻辑法和系统法。其他还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等。

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统计可知,文献法被运用频数最多,排在研究方法的首位,在114篇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频数为109次,95.6%的论文运用了这一方法,所有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运用了文献法,这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性质是分不开的。文献资料法是通过查阅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期刊、图书、图片等资料,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来源进行鉴别、分析整理,运用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逻辑推理,阐明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弄清事实的真相,把握事物的相互关系,概括出某种规律性的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基本思路。文献资料法所具有的这些性质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相吻合的,所以在各类研究方法中运用频数也是最高的。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往往为了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系统严密的调查,一般可通过座谈、询问、填表、观察统计等方法。在114篇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调查法的频数为95篇,占硕士学位论文总数的83.3%。从表2可见,问卷调查法是学位论文最常用的调查法,有59.6%的硕士学位论文和72.1%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运用了这一方法,说明问卷调查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有42.2%的硕士学位论文和55.8%的博士学位论文运用了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个别访谈、座谈、函询等,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直接与调查对象的访问谈话来收集其课题所需要的研究材料,并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有36.0%的硕士学位论文和50%以上的博士论文运用专家调查法。在专家调查法中,大部分研究生运用了特尔菲法,专家相互隔离和匿名填答问卷,使专家能充分独立地发表意见,在体育发展战略和体育管理决策的学位论文中较多运用这一方法。同时,部分研究生论文还运用了实地考察、个案分析等调查法。近年来,个案研究受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的重视,通过某种行为或事物单一案例的深入调查,可以探索行为或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在研究优秀体育教师、奥运冠军等个体成长过程,可以体现这一方法的价值。可见,调查法受到研究生的青睐,他们可以根据具体研究课题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调查方法,以保证学位论文的有效完成。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常用到数理统计方法,尤其在调查问卷法中,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调查中发现有67.4%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6.1%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特别是推断统计的运用,有效提高了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的科学性。逻辑法也是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而言,逻辑思维能力是研究工作者科学素养的标志之一,研究生运用逻辑法进行科学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研究对象,有41.7%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3.5%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了这一方法。调查中发现,研究生主要运用了比较与类比法、抽象与概括法、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等具体的逻辑方法。特别是分类法在学位论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把一些杂乱的技术资料加以整理成各自的系统,从而发现之间的联系,以探索其内部的规律性。

在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多样化的趋势下,系统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也有出现,为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还有部分研究生从课题实际出发,运用了软件工程法、预测法、生命周期法、行动研究法、社会测量法和教育人种志方法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方法,为学位论文的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持。

随着体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体现多样性,表现为3种、4种或5种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据统计,有97篇硕士学位论文运用3~5种方法,占被调查硕士论文总数的85.09%,最多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了7种研究方法,但也有12篇硕士学位论文只运用了2种研究方法;有36篇博士学位论文运用了4~6种研究方法,占被调查博士论文总数的83.72%,其中还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运用了7种研究方法,由于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性,因而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明显比硕士学位论文更多样。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多种方法的组合分

析,发现2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为主,3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合为主,四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结合为主,5种方法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为主。总之,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灵活运用,以期达到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运用的特征

(1)根据论文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研究方法的运用必须与研究课题的内容一致,才能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从157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分析,大部分论文能够从课题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研究课题的方法,例如学校体育、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等研究领域的论文主要以调查法为主,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调查、专家调查等具体调查法,收集了大量论文需要的实证资料;而体育史、体育社会学等领域的论文主要以逻辑分析法为主,通过比较与类比法、抽象与概括法、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等具体逻辑方法,探索内部的规律性;特别是近年来,部分研究生的跨专业、跨学科选题,在学位论文中运用了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观察法等方法。随着科学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科研方法、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使研究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问题,寻求多视角去解决问题。特别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大部分论文采用了4.6种的研究方法,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博士学位论文运用较单一的逻辑思辨研究方法对课题进行理论层面探讨的状况,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3~5种研究方法为主,也体现了方法运用的综合化和多样化趋势。总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从运用单一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到运用综合的方法描述或解释复杂现象,揭示变量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反映了在研究方法运用上的进步。

(2)以主体研究方法为基础,体现方法学的创新。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学法、逻辑法和系统法为主体,其中文献资料法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从论文选题、提出假说到验证假说都离不开一定的文献资料,通常贯穿于科研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而言,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过程,就是文献资料的搜集、使用和再创造的过程,研究生学位论文要在情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和创新。另外,调查法、数学法、逻辑法和系统法也是研究生选择的主要研究方法,成为学位论文完成的方法学基础。在当今科学研究不断交叉和综合的趋势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不断吸收跨学科的知识,把其他学科的前沿理论、先进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学位论文中,从方法学上体现学位论文的创新。还有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从课题的实际出发,运用了在以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较少使用的软件工程、预测、生命周期、社会测量、教育人种志、层次分析法、内容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路径分析等研究方法,体现了体育科学研究的新思维,使得学位论文显示出独特的个性。总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注重在方法学上的创新,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对于完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提高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由于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出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呈现出兼容与统合的趋势[5]。由于体育现象既涉及到广泛的社会领域,又涉及到人文的各个方面,因而体育现象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给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的使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当代体育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研究方法提出的更高要求,重视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定量研究,能较准确用数量来揭示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较精确地描述研究成果与规律。在统计中发现,大部分学位论文运用了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从简单的数据描述到复杂的统计分析,其中包括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推断I生统计方法的运用,有效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提高了学位论文的科学性。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基于不同的认识论,因而具有不同的假设和研究范式,它们之间虽有歧异却并不排斥和矛盾,事实上,定量研究回答的是“有多少”的问题,定性研究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对于体育社会科学具有不同的向度和贡献,两者相结合是提高学位论文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些研究生忽略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有时为了定量而定量,过分依赖统计分析结果,从而得出了相对肤浅的分析和解释。

(4)重视问卷调查方法,提高学位论文的实证价值。

问卷调查法是具有实证性质,采取定量手段、依据客观验证来认识和说明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方式,受到社会科学界学者的青睐,特别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们也比较普遍使用这一方法。根据统计可知,问卷调查方法是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的主要方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对硕士学位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的统计分析发现具有以下特征:运用问卷调查法的涉及学科有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体现问卷调查法运用的广泛性;在运用问卷调查法论文中,有73.5%的论文经过信度、效度检验,可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的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抽样方式而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概率抽样以分层抽样为主,样本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样本规模而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论文样本量一半在300个样本以上,其中主要集中在500。1000个样本之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对样本规模的要求;在问卷数据的统计方面,描述性统计运用最多,还运用了多种推断性统计,体现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总之,研究生已经认识到问卷调查法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具体运用问卷调查法时,必须深入了解其基本性质,遵循严谨的调查程序,从而有效地利用问卷调查法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提高学位论文的实证价值。

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4

学校体育是健康教育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确立这一观念,并使之落实到具体的教育环境中去,应该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高校的体育教育从业者,笔者认为,我们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授课上,而应当让学生掌握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强度的社会,学生在学校里可能还不能对此有直观的感触,但学生终归是要步入社会,如果我们在学校阶段,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起科学的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即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最基础的贡献。有的学生会认为,身体健壮就是健康的表现。其实不然,我们的学生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我们更应给予学生心理方面更多的干预。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都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与培养。心理的健康发展,与身体的健康,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从业人员,我们应当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思想,把体育锻炼从单纯的身体训练上解放出来,对心理的健康也加以足够的重视,真正做到身心同步发展,共同健康。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或知名人士,来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日常的心理健康习惯传授给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2、从场地与器材教育上,使大学生乐于接受体育教育

现在的学生,接触各类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旧式的教育模式,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且,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往往都经历过高强度的应试教育训练,疏于体育锻炼,对身体锻炼的意识也比较淡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现在我们高校的体育场地与器材,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橡胶跑道和各类器材都有了极高的专业水平。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体育活动,使学生乐于接受体育教育,使学生在场地锻炼与器材操作过程中,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真正的兴趣,从运动中找到自信和满足感,才有可能把体育锻炼作为习惯坚持终身。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放在当下,仍然是适用的。我们目前在硬件设施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养,也急需提高。教师是与受教者直接接触的,合格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应当有怎样的理论准备?笔者个人认为,还是应当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把我们的学生放在首位。我们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着比较随意的现象,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无法尽大可能的照顾到全面。举个例子,我们的体育课堂上,经常会有球类的授课活动。我们的男学生大多会对篮球感兴趣,而女生则会对羽毛球感兴趣。这些学生大多会自发的主动进行锻炼,教师只需加以必要的指导,以防出现安全方面的伤害。并且,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教师应当与之一起练习,对其进行较为专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此外,还有一批学生,可能由于自身体质或性格的原因,不愿意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对于这批学生,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积极的引导他们,首先要使其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使其感受到体育运动锻炼的乐趣。对此类学生,应当建立起专门的体质监测档案,及时的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

3、教学形式上也应当做出相应的变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户外拓展培训的项目,让学生能够到户外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可以在周末组织爬山等户外活动,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融洽相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一举多得。在进行户外拓展培训的时候,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正确与科学的生活方式,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拓宽学生的视野,尽力的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得到提升与锻炼。我们的高校学生,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基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竞争心理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得到自信,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也是相当有帮助的。我们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当一刀切,而是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与心理特点。如果采用强灌硬输的方式,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极为重要。在另一方面,除了应有户外拓展等活动来传输给学生健康生活的方式与理念之外,我们还可以继续深耕课堂教育,对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加以革新与改进,以求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接受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很多职场的白领,还是会在下班之后选择健身场所进行锻炼,我们在校的学生,对于这个现象也必然是有所了解。作为教师,我们也对此做出关注。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瑜伽、普拉提、健身操等强度不是太大的锻炼项目,这样的项目也必然会受到女生的喜爱。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课程之后,相互探讨,比较一下锻炼前后整个人状态的变化。我们都知道,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的身心得以放松与延展,这对于个人的学习与生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4、总结

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人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剧增的兴盛的局面,但又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混沌”状态。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走出这一“矛盾”阶段,对进一步深人理解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内涵,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策。

1对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的解读

1. 1学科门类的交叉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各门学科通过加强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促进本学科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诸如:哲学与历史学与文化学与政治学*体育史学与奥林匹克学、教育学与教学论与课程论、学校体育学与竞技教育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社会学与管理学与行政学体育管理学等等。运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互补,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然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门学科与相邻学科内容“重叠”的现状,缺乏学科体系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如《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与《体育教育学》等学科课程,都包涵着体育过程、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设计等内容。甚至在性质不同、名称不详的体育社会学科中存在内容体系雷同的问题。如:《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内容都有相当比例的“重叠”。再如:《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学科名称既相似又有区别,但就所涉及的内容同样存在“重叠”现象。这一现状反映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多学科“融合”作用容易导致各门学科设置缺乏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构牲与主体性,“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学科之间的“混沌”与“模糊”状态,便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成熟。

1.2学科研究的引领性

作者查阅并粗略统计了2005—2008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以“体育社会科学”、“奥运”、“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心理”、“体育哲学”、“学校体育”、“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为题名的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文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属于宏观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少,尤其是缺乏高瞻远瞩的、整体性的、战略性的、规划性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体育学者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宏观研究是政府决策部门的事,学校只能进行微观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形成比较重视体育社会科学某一理论与实践的微观研究,最多只能上升到中观研究的空间,客观上反映出忽视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的倾向,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与突出,有待形成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内容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3研究质量的波动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数量剧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对个人还是群体的研究成果的估价,用的都是数量语言叫。就高校而言,申报体育类硕士点与博士点、重点学科、各级研究基地等都应有核心期刊代表作、学术专著与各级科研项目数量上的要求。就个人而言,国内各高校对体育教师个人学术成果也有数量上的要求。上述要求虽然反映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语言,“但这并未根本改变语言的数量特征”,更不能全面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客观上也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属于一般描述性、简单整合的研究“文体”占有相当比例。能够运用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文化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从深层次与不同视角分析与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十分匾乏。追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其结果只能是数量越多,质量越低,产生伪劣作品多的可能性就越大。

2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人才队伍

“研究质量是人才质量的标志和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单从数量上看,应该说是比较庞大的,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但也应看到“精英”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制度不完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不多,许多具有“知名”头衔的“高级”人才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在国内影响力不大;硕士点、博士点培养机制的问题间接导致优秀体育研究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等等。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函待提升的现实。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质量的提升,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

2. 2实践研究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问题,是关系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与研究价值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运动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活动。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了解情况,收集一些事实资料而已。所谓体育实践研究,就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图让别人填写调查表”等等。上述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局限。不可否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涵盖上述实践活动,但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内容、组织、方法与手段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上述研究体育的实践活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要着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还未受到重视,“距离”主体的人甚远,只是在体育书本或相邻学科的教科书中寻找体育实践的“答案”,造成很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深度与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 3智慧层次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必须依靠学者个体的哲学智慧的功底与科学思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研究过程的“优化”,更加精确地反映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比较注重体育经验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综合知识与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体育知识的“接受”与“整合”,因而在科学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出现了许多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体育十某某学”二“体育某某学”、“某某学十体育”二“某某体育学”,不断地重复进行己经确定了的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凸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缺乏“反思”,缺乏由体育“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理论或“思想”。以至出现许多“形而上学”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观点,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二体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对立的关系”等等,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缺少哲学智慧的引导,习惯用知识范畴下的“线性”思维方式去理解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容易受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干扰。

2. 4利益追求

所谓“利益追求”,反映到体育学术界,也就是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各种生存活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职称评聘、人事分配、成果评奖、晋升导师、学科建设、学位评审、项目申报、工作调动、年终评优等,无不与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有关。绝大多数的体育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对体育专家、学者和体育教师都有科研业绩要求,普遍实行数目量化管理。规定不同职称的论文篇数,发表“层次”,并将篇数“赋值”,发表篇数越多,论著字数越多,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越高,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不同,“赋值”不同,得分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学术界盛行的个人“利益”与本位“利益”的作用,助长了盲目追求数量与速度,轻视质量与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体育界学术腐败现象的滋生,与社会的整个学风和道德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个体在社会环境所处的地位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社会对体育学术成果价值评价导向的功利性超越了实用性、教育性与社会性,而这种实质性的转变所产生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追求功利的少数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学术个体与群体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为了个人利益、小群体利益、本位利益,不惜败坏体育学风与学术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体育学术环境。

2. 5学术环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期望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需要营造有利于学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优化体育学术环境对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努力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会积极的意义。然而,缺乏健康学风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体育学术“垄断”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各级体育课题申报中“行政”干扰所产生负作用的辐射,使得体育学术“行政化”的倾向占领上风。这种“行政化”的体育学术氛围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体育学术规范体制功能的逐渐削弱,不利于优良“文风”与“学风”的塑造,长期下去,便容易产生体育学术腐败的土壤。再如体育学术评价中的非理性化倾向,“由于公正、认真的学术评价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再如学术霸权现象,“就几个人搞学术统治,他们的研究左右着整个学术领域,使其他人没有发展空间”。这种学术“垄断”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极大,严重挫伤了广大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具体方略

3.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

3.1.1拓展体育社会科学实践领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与其它的实践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最终保证理论与社会互动的意义是实践”,通过设计、调查、模拟、体验、运动、测量、实验等实践活动形式,获得各种体育研究素材,并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体育社会学科的实践活动,促进各学科深人发展,避免学科之间和个体学科内容的过多交叉与重复,逐步完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独立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如:国际体育、奥运经济、区域体育经济、体育文学、老龄社会体育、农村体育发展等。通过体育学科系统理论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体育学科理论的“生成”与创新,保持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独立性的特质。

3.1.2倡导体育社会科学实证研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并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所蕴含的无法得到解释的问题。现实中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同实践标准进行解释,很容易产生于体育事实本身相背离的或者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研究由于主观意识性较强,人为的因素较多,其研究结果大都缺乏说服力。因此,需要把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有关领域,通过脚踏实际的努力,获得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对描述体育事实的真实性与精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社会科学中各门学科在加强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要主动获得符合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信息与技术,探索与促进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1.3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交互、微缩与传真设备、录像与电视,建立具有文献复制、数据分析、体育技术、体育语言等功能的实验室。通过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把文字、声像、信息、数据处理成图形化、数据化,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精确的和比较全面的结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必须通过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师资队伍质量,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促进实践研究的深化,把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3. 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

3. 2. 1重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批判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应该重视对各门学科自身理论与知识体系的批判,因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价值取向并非都是具有中立性的,容易受到人为的、主观的、利益的与权力的制约,容易受到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教育、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影响及其控制作用的约束。开展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他批判”与“自批判”,一方面有利于分辩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真伪,阐明其本位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批判的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创新。

3. 2. 2定位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理论导向

体育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应以实践理论为导向,要用发展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分析体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论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科学指导作用的渗透,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形成语言层面的实践理论与指导现实过程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动态系统。确立以体育社会科学实践为视角的认识观,阐明体育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个人与社会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只有在充分发挥宏观研究的导向作用与微观研究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实践理论基础。

3.2.3挖掘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

开发与利用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进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资本扩张与智慧教育,为更有效地进行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指导性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系统的、超越的、能动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学科整合、体系构建、理论创新,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智慧进化与智慧更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以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为指导,站在宏观研究的角度,从微观人手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功能,正确认识体育社会科学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

3. 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

3. 3. 1坚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精神与民族精神。从学风建设上可以通过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约束,展现个体与群体行为示范,鼓励体育学术创新。

3. 3. 2形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个性特色

所谓个性特色就是和别人不相同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主体出发有个体研究、小群体研究、团队研究等多种形式,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研究,都应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特点。必须依靠自身的体育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研究的相对优势,敢于探索别人未涉足研究的领域,生产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学术精品,凸现体育精品的学术地位,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向高层次方向转变。

3. 3. 3打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精品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树立学术精品意识,通过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打造一批精品,占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形成学科优势。“学术创新,可以打造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又可以推动学术创新”。创新是学术精品的“灵魂”,要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潜心钻研,推陈出新,敢于超越,提出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只要把学术创新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就可以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奥林匹克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3. 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

3.4. 1制定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战略规划

体育社会科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就必须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各级体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机构要把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规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数量、培养层次、培养梯队、培养机制、培养评价等。

3. 4. 2优化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

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需要出发,重视培养中青年优秀研究人才。通过体育社会学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体育社会学研究基地建设、体育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学术梯队,通过培养体育重点学科带头人、体育学术带头人、后备体育学术带头人、体育学术骨于、青年体育学术优秀人员,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梯队结构。注重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档案建设。

3.4.3营造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环境

体育社会学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在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体育实践形成了体育社会学的雏形,而进入大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学科推广莫定了基础。机构化的学术组织和发行学术期刊是学科发展的结构平台。通过体育社会学学科溯源,探寻其发展特点,为新世纪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进人新世纪,随着国际间体育交流的加强和国内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人,体育现象扩大化和复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将出现更多涉及体育改革、体育发展、体育与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相互关系等问题,有待体育社会学做出深人研究和理论阐释。但从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看,从一开始,就忽视了对社会学基础理论的分析研究,以至于体育社会学的周界越来越模糊,所有不能明确学科性质的研究统统冠以“体育社会学”,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影响了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社会学学科建立与发展历程的概述,追根溯源,理清体育社会学的学科脉络,解析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新世纪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一、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溯源

(一)用学术的观点研究体育—酝酿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历史悠久,但将体育作为严肃的学术研究对象,从人文社会的角度来研究,却是近一个多世纪的事。美国社会学家jay coakley认为欧洲文化中的思维偏见是鲜见社会学家将注意力放在体育上的主要要原因,因为北美和欧洲社会的文化在传统上对玩耍和工作、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作了清晰的区分。由于注重关于工作的伦理道德,使人们把体育运动看作不重要的东西。另外,因为体育运动是身体活动而非智力活动,所以人们把它们看成是不值得受学术关注的低级文化形态。然而,随着体育的繁荣和发展使之凸显为社会文化中的核心之一,而体育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以及娱乐休闲运动的风行,体育、休闲和旅游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产值,使学者们不得不将学术眼光投向势头强劲的体育。

虽然体育社会学在20世纪20至60年代间正式建立,但其发端却可追溯到18和19世纪现代体育初现时一些学者对体育运动的学术探讨。如英国peter beckford的《野兔与猎狐的思考》(thoughts on hare and foxhunting)(1796 ) , pierce egan的《拳击》(boxiana )(1812)和montague shearman对足球、橄榄球和田径运动的历史与发展的探讨(1887和1889)。虽然当时这些研究并未得到学术承认—由专门机构进行,只在学校传授,但它们为20世纪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veblen在他的《有闲阶级论》(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1899)中写到了美国的大学运动。不久,max weber在他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讨论了英国清教徒对运动的反对。1906年,william graham sumner在他的《社会习俗》( folkway)的部分章节中讨论了大众体育。willard waller在《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中探讨了运动在美国高中里的多种功能。虽然这些学术探讨是从更广的角度来探讨体育的,但至少可以认为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体育的前奏。

(二)以社会学理论阐释体育—初建

社会研究是使体育社会学成为体育科学的原因之一,也是体育社会学者用来寻找有关运动及社会的理论和答案。而通过社会研究,精确地说出理论概论的测试,才使研究更具意义。而且体育社会学者也常用许多不同的理论来分析运动。1921年德国h·里赛(h·risse),师从德国法兰克福社会学派创始人theodor adomo—早期批判理论的提倡者,并在柏林出版了专著《体育运动社会学》。该书具体论述了古代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中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初次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体育运动进行研究。这本书成为体育社会学学科诞生的标志。但此后,由于德国纳粹独裁,许多社会学家被驱逐,因此里赛之后德国的体育社会学并无发展。事实上,直到1969年,德国bero rigauer的《运动与工作》(sport and arbeit《sport and work》)出版,才开始了用批判理论阐释运动的第二个阶段。

在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期间(1950一1960年),社会学也随之快速发展。在此期间,芝加哥大学的gergory p. stone发表的《美国人的运动:比赛和展示》(american sports: play and display ) (1955)可以认为是在德国里赛之后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体育的第二次开端。stone是符号互动论学者。接着,1961年,在英国,anthony giddens和eric dunning分别在伦敦经济学院和leisters大学成功答辩以运动相关主题的硕士论文。他们的论文建立在一些体育教育学者倡导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这些学者主要关注的是职业化和商业化的负面作用,而这也是后来对运动的商业化批判研究的开端。

而结构功能理论更是作为早期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学理论,在对体育现象的阐释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许多早期的体育社会学者都是结构功能学派,特别是在美国,1930一1960年期间,几乎没有人对此理论提出任何置疑。1969年,giinther liischen应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模型研究了不同层次运动群体的关系和结构问题;john loy提供了另一种帕森斯的模型来研究将运动队视为一个运动系统,依据帕森斯的同事robert bales的小群体理论,loy的模型关注了运动队的内部、外部、具体的和表现的结构,并重点研究了运动队领导角色。

(三)体育社会学成为大学学科—推广

不论在西方或东方国家,大学都被认为是重要的知识传承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虽然在大学的发展演变中,对于大学的发展定位有所不同,但大学的功能基本为传承知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只是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与大学的推广密切相关,只有在大学的学科体系中取得了一席之地,才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完全成熟和得到学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承认。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也不例外。

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和西方国家一些大学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运动是一种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相关。传统的以体操、田径和运动实践为重点的教师培养方式是不完善的,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体育。与此同时,美国一些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包括,theodor adorno, norbert alias,max horkheimer, charles h. page和gergory p. stone认识到体育是一个日益重要的社会实践,虽然尚未认真进行过体育社会学研究,但此方面研究会丰富今后社会学研究,并很可能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于是,在西方大学扩张期间,伴随着学科间的交叉、合并与竞争,社会学成为增长最快的学科之一,而体育社会学也随之在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和体育教育专业中开展起来。由于美国体育社会学的学者们积极开拓,这一新兴学科在美国迅速地发展起来。许多大学开设了该门课程,出版了大量的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专著、教材和期刊,研究成果丰富,涉及内容广泛。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早期,在世界范围内,一批体育社会学教材开始出版,如1964年,gerorge magnan。的《体育社会学》,loy和kenyon的《运动文化和社会》(1969年),接下来是dunning的《体育社会学:知识汇编》,德国也有两本体育社会学教材出版发行。1973年,美国的体育社会学家edwards出版了《体育社会学》,1978年,又有三本体育社会学教材分别由 jay coakley , eitzen和sage,以及dnyder和spreitzer编写出版,这些专业教材的出版和在大学教学使用,意味着体育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开始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

(四)机构化学术体系的建立—巩固

费孝通先生认为一种学科的建立与健全需要具备“五脏六腑”。所谓“五脏”,是说一个学科的建立至少要包括5个部分,即: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关、各大学的院系、图书资料中心和出版物。这5个部门建设起来后,这个学科就初具规模了。

在体育社会学学科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学术机构、学术团体的建立和学术期刊文章的发表大大加强了学科发展的速度和规模。1965年到1972年,第一代社会学家开始了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使社会学工作者的社会网扩大,注意力更加集中。第二代体育社会学家是第一代社会学家的学生。他们使社会网更加扩展,开始具有了社会团体的特点。这个特点标志着体育社会学从发展的网状阶段向集聚阶段过渡。

1964年,国际体育社会学会的成立以及次年《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的出版,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国际学术地位的巩固。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ternational sociology of sports association(issa)]成立于1964年,原名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sport sociology),1994年改为现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辖属的国际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从社会学和相邻学科的角度描述体育,揭示体育的规律,从科学的高度保障人类社会中体育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任务是倡导和组织体育社会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国家间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和信息的交流;举办国际研究班和专题研讨会;与其他国际组织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合作。刚开始,国际体育社会学会的重心在欧洲,德国是成立学会的主要发起国家,而后美国体育社会学的蓬勃发展使国际体育社会学的重心向美国转移。

其出版物《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 irss )和《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年刊》(bulletin of issa)是协助和推进各洲、地区和国家体育社会学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是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的机关学术刊物。1965年创办季刊,编辑部现设在英国伦敦。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年刊(bulletin of issa)是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机关通讯刊物,1971年创刊,主要刊登主席和秘书长主持的学会工作计划和总结,以及每年扩大执委会会议的有关通报;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各国家和地区体育社会学学术组织,以及国际相邻学科学术组织的学术活动信息,各洲、国家和地区体育社会学发展成就和最新动态,国际上体育社会学最新著作介绍,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组织的其他信息。

体育社会学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和日本都在早期成立了体育社会学会,并出版了自己的学会期刊,为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搭建好平台。美国体育社会学的职业社团—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nasss )]自1980年成立以来一直举办年会,并于1984年创办了体育社会学杂志。国家体育社会学会和国家社会学会每年举行联席会议,并出版自己的季刊—《体育社会学的国际观点》。有了这些组织的保障和支持,美国体育社会学才能保持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国际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对新世纪中国体育杜会学学科发展的启示

(一)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体育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社会学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作为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是达成共识的。因为社会学为描绘和理解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行为和社会互动提供了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体育社会学萌芽阶段,就是通过一些社会学者运用社会学理论观察体育现象而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其后的发展中又运用各种社会学理论范式对体育社会现象进行深人研究和阐释,不断积累,形成体育社会学理论。

在中国,体育社会学是一门引进的年轻学科。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体育科学体系的重建,推动了体育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到80年代,体育社会学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被引进中国。在中国体育社会学刚刚学会走步的时候,由于强调不要在理论上纠缠不休,加强对实践问题研究,对体育社会学基础研究的复杂性认识也不足,忽视了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出现了学科建设速度缓慢的现象。结果形成了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历来就忽视社会学理论框架的软肋,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夸大功能主义的作用,造成当今体育社会学研究学科周界模糊,鱼龙混杂的现象,阻碍了体育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由于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大多是从体育教育专业或体育管理从业者转行而来,社会学理论较为薄弱。因此,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加强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学习与研讨,进一步明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科界限,提高研究方法的可信度和研究成果的水平。要从现象的描述转向理论的探讨,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指导政策的制定,促进体育的科学发展。

(二)社会学界应将体育收入研究视野

国外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是由社会学家奠基,进而引起教育学界的关注,最后经过体育界学者的全面介人和不断努力,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许多出名的体育社会学家都是社会学系教授,如jay coakley现任colorado(科罗拉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教授体育社会学、种族和民族关系、大众文化、老年和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其著作《体育社会学:问题和争议》(sport in society: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2001年)作为体育社会学教材在全美广泛使用。另一位著名学者eitzen也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但在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韧却是经由体育理论工作者的努力,在体育理论体系的框架内形成的。因此和母学科一一社会学界的联系较少。虽然在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初就提出“加强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学界人士参加研究,从母学科吸取营养”。但20多年过去了,国内社会学界将学术兴趣投向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寥寥无几。在国外体育社会学学科推广中,社会学系开设体育社会学是其中重要的举措。而在中国,虽然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里已经有60个社会学专业、社会学系和126个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系,在校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已有10000多人,全国省和地市以上的社会学研究所达到50多个。但开设体育社会学课程的社会学系和研究所却几乎没有。对比一下申办奥运成功后,我国经济学领域掀起的奥运经济的研究热潮,只能遗憾看到我国社会学界对体育发展的漠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将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进人社会发展的主流,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信我国社会学学者能够察觉到体育的发展势头,并将学术目光投向这一蓬勃发展,同时也是问题颇多的研究领域。我国体育社会学界,也应加强与社会学界的联系,比如在开体育社会学年会时,邀请1一2位社会学专家,请他们谈谈社会学家眼中的体育现象,或是请他们介绍一下社会学界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使体育社会学能够不断地汲取母体学科的营养。

(三)构建学术体系,出版学术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