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范例6篇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快乐学习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也一样,只有当学习有积极性时,他们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接受新知识。可是当前教学中,有些教师不研究学生心理,不顾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强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小学生又怎能喜欢数学呢?因此,我们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策略。那么我们数学教师究竟该如何做呢?

一、快乐导入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小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能高高兴兴地投入到学习中,那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不可能大半节课集中注意力来听讲,所以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心,在较短的时间内,营造快乐的氛围。比如,在学习数学中的“奇数和偶数”章节时,我并没有从理论上讲解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而是从筷子导入,让学生思考:一个人吃饭用几根筷子?学生回答2根。我又问,如果2个人,3个人,4个人呢?学生回答4根、6根和8根。我继续问,能不能拿三根或五根?学生回答不行,因为筷子是成双成对使用的。我接着引导,这2、4、6、8分别是几对呢?它们是2的几倍呢?学生很快回答出来。最后我告诉学生,偶数都是2的倍数,偶数都是能被2整除的。这样学生明白了偶数,奇数自然也就好理解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导入时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如可以通过寓言故事、儿歌等。学生对于数学课上讲的故事很好奇,带有数学问题的故事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总之,新课的导入,就如一台好戏的开始,又如一首好听音乐的前奏,它不仅起到渲染课堂气氛的作用,更起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二、实物教学法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小学生的思维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利用实物则有利于建立起具体形象的数的概念。生动有趣的实物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也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比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让学生计算5-1=( ),小学生琢磨了很久也算不出,当教师拿起5支铅笔,然后放下1支,让学生看,他就能很快地说出等于4。这种实物演示就能让学生通过实物,理解数学计算。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动常有赖于无意注意,他们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而实物教学法就是采用直观、生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图形”时,教师可以准备用不同颜色的纸张裁剪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等,课上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剪一剪,撕一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这些形状的特点,学习效果比从理论讲解要好得多。

课堂摆设实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实物运用一定要恰当,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不能让学生过分注意这个实物,因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物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是认识这个实物。运用实物时不要过早展示,也不能太粗略,让实物与知识讲解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目的。

三、联系生活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任何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数学自然也不例外。

小学数学知识相对简单,与生活实际联系得也很紧密,教学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中的生活。比如,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让学生活动起来,模拟生活中买东西的场景,用纸张自制钱币,学会使用人民币,在买卖中进行计算,做到给对钱,找对钱,在这样的模拟场景中练习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切身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四、动手操作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突出强调了“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动手中学习都能感到学习的乐趣。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实际活动中形象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更深化。

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能吸引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保持儿童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在教学生“认识钟表和时间”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纸质的钟表,上课时,我说几点几分,就让学生在钟表上摆出相应的时间来。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知识。其实,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已经对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有了准确的认知,他们在动手的体验里追求到了“真理”,学起来自然快而好。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肯定是情绪高昂的,心里充满着自豪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法的探究中,我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找到了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把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直观易懂的趣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2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教育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2193

国内刊号:41-1035/G4

邮发代号:36-30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3

广泛交流深入研讨提升认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

日本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启示

“问题解决”教学实录与评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幅农耕图的启示——对“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

注重课堂细节提高教学实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剖析

也谈“算法多样化”的优化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探

由“点”及“面”,把握有效课堂

透过学生表现评课堂——“轴对称图形”课堂观察讨论纪要

让学生在动态学习过程中丰富体验——特级教师丁杭缨“圆的认识”教学片断赏析

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么上——“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磨砺与思考

一课四磨步步为妙——一次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磨课纪实

新课堂新声音新行动——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二届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综述

“点图与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圆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厘米”教学实录与评析

“间隔排列的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坛新秀

践行生命课堂的感悟

研读教材要注重四个“走向”

要把每位学生看成发展的人——谈生本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提高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思索

让数学课堂练习更具有效性

改善课堂交流提升课堂品质

课堂中不容忽视的细节——给学生一个整理思维的机会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漫谈

真实思维与有效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每个学生在有效学习中获得具体进步——江苏省2010年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综述

“认识周长”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千克”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分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分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统计——平均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假设与调整”教学实录与评析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老朋友更贴心

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当务之急

征稿启事

实施数学课堂练习的几种常见范式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如何搭建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前置性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浅谈

在反思中顿悟

纪念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征文启事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让数学课呈现“理性”之美——“量角与画角”磨课思考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成长的智慧——“鸡兔同笼”教学实录与评析

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知识——“认识角”教学片断与评析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实录与评析

“24时计时法”教学实碌与评析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4

(盘县火铺镇沙淤小学 贵州盘县 561600)

【摘要】教师要善于创造富有探究的氛围,而富有探究的氛围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着共生关系。如果教师教学能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那么数学课堂将会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们将因此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也将因此而生动。

http://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能力;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对学生以后学习更抽象数学知识的奠基时期。在这个时期,要使学生充分享有学习的主动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个体主动认知的过程。然而,如何教好小学数学教学呢?从学习数学成功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而数学课堂则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主阵地。

1.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1.1利用电教化手段可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发生了兴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元的认识"导入课题时,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百宝箱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宝贝?先出示第一样宝贝:五朵小花。每朵花上都有一个汉字,这五个汉字分别是"圆"、"壹"、"贰"、"伍"、"拾"。五个汉字先后依次呈现,让学生读一读这几个字,为后面认识人民币做铺垫。再出示第二样宝贝:成扇形排列的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六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问学生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喜欢用来买什么?通过设计一个百宝箱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

1.2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有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而且还具备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仅凭教师枯燥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轻松地解决。并且对重点和难点还可以重复再现,将反映好的解题思路的计算过程投影出来,能再次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样既生动具体,又节省时间,效率还高,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如:在讲解"有一筐苹果,甲取出一半又1个,乙取出余下的一半又1个,丙取出再余下的一半又1个,这时筐中只剩下1个苹果。问筐中原来共有多少个苹果?"此题如果从正面解题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于是,教师可以做出课件,让学生直接去看,丙取之前共有多少个苹果?(4个)乙取之前有多少个苹果?(10个)甲取之前有多少个苹果呢?(22个)这即为筐中原来总的苹果数。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解决了数学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2.提供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可探究的学习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可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广阔背景中更好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并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变为学生自己探究的创新过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以下的可探究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我拿着一捆36本课外书,从容地走进课堂。同学们在猜想:这节课老师让我们看课外书了。于是我指着这捆课外书说:"这36本课外书,我要分给你们三个小组,要求让第一组分得这捆书的三分之一,第二小组分得这捆书的六分之二,第三小组分得这捆书的九分之三,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样分法合理不合理,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结果分完没有?"这样问题的创设,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探究活动立即在课堂上显现,有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画线段图,有的一会儿测量,有的一会儿皱眉思索,兴趣盎然,学生会心地笑了,一样多。这时,学生又产生困惑,为什么会一样多呢?最后经过引导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3.动手操作积极验证探究成果

学生一旦在自己的活动中无意识发现了新的知识,就触及了他的精神需要,他就会有一种需要探究和满足的欲望,此时教师创设一种宽松的、开放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辨论、取长补短,尽情地分享发现后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揭示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后,传统的教法往往到此止步。运用大量的练习里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但是有的学生出现了怀疑,是不是求所有的长方形周长都可以这样算呢?他们产生了要验证的欲望,看一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时老师就让学生用不同长度的小棒随便摆长方形,得出了很多种摆法,再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大胆验证,学生确信不仅前面课上出现过的长方形周长可以按公式计算,而且自己随便摆的一个长方形,周长也可以这样计算,更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理解,也使学生确信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使学生真正参与了规律形成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不仅品尝到思维结果,还欣赏到思维过程的无限风光。

4.加强课堂活动与探究活动的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艺术;策略

《课堂教学艺术》是师范类专业的重要课程,特别挑战学生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称得上艺术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娴熟、有成就感,学生喜听课、爱学习,教学效率高,达到了师生最大限度的双赢,它包含着教师卓越不凡的教学技艺,是教师永远追求的理想教学境界。本文通过观察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谈谈其教学艺术的策略。

一、简练、严谨而不失趣味性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教学内容得以传达的工具,不同的学科语言表达内容和表达风格不同。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很强,知识体系的表述非常简练、严密。比如四年级教材中对循环小数定义的表述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定义中“某一位起、依次、重复出现”几个词,少了一个都不正确。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也要严谨周密,既需要任课教师对知识点有着详细、透彻的理解,能够抓住学生认识中的盲区设计教学过程,又需要教师本人掌握数学学科简练而严谨的语言。如下面教学片段:教师:同学们,你们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生:角相等,边相等,边平行。教师:大家看,这个平行四边形上边的角和下边的角相等吗?上边的边和左边的边相等吗?平行吗?生:不相等,不平行。教师:那我们该怎么说呢?生:对角相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面对如此严谨的学科语言,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也需要有趣,否则课堂教学非常沉闷。比如,在五年级的一个班级,有一次教师在黑板上少写了一个6,学生此时哄然大笑,于是有了下面的一番对话:老师(借机)说:你们一笑,我就写错了。学生纠正:是你先写错我们才笑的。老师假装恍然大悟,笑着说:我以为,是你们笑我才写错的。这一段对话,发生在五年级的班级,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别人的能力,这位教师和学生之间长期的相处早已形成了默契,彼此互相理解,这种情况下的“将错还错”不仅不显得教师没水平,更感觉师生之间心有灵犀,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

二、幽默、温暖的人文情怀

教学是教师依托教材实施的教学活动,也是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人际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传达的数学知识是理性的,而教学对象——人是感性的,尤其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容易厌烦失去学习兴趣,而幽默、温暖的人文情怀是教学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剂。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五年级的练习课,题目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题目中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一条是2.4,一条是2.9,并给出了2.4这条边上的高是2.6。学生很快算出了2.6×2.4=6.24这个结果,但是问题来了:老师:还有一条边2.9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很快回答:备用。老师:备用?哦,我明白了,就是说如果这个轮胎爆了,那个备用,它是个备(用)胎,可是这个备胎要怎么用呢?能直接用吗?生:不能,要测出这条边上的一条高才能用。师:对了,底和高要一一对应。我们的结果已经算出来了,看来这个备胎真的没有用,如果要用,可以做验算用。××同学说的这个备用胎,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告诉我们这个备(用)胎不能直接用。这个案例对“备用胎”怎么用的探讨,是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的借题深入,不但让学生在探讨中认识了错误的用法,同时充满了幽默,让课堂教学不枯燥。有不少教师的教学,总是有不少行政性的指令或是争分夺秒的反复做题,这未免忽略了受教育对象的感性特征。但是,我们观察到六年级一个班级的数学课,师生一起完成一道运算题,正好运算的结果包含1和2这样的数字,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看,这些1多像一面面小红旗,2多像一只只小鸭子啊,你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学习他们的。老师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勾起了学生对一年级生活暖暖的回忆,感觉到自己现在长大了、成熟了,充满了成长的喜悦,也对低年级的趣味生活充满了欣赏与回味。同是这个班,在上完教学内容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了。老师说,下课了,用我们数学表达该怎么说,学生不约而同地说“886”。数字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到处被用,但是将数字用于数学课堂用语的表达,到还真是学以致用,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可谓这位教师的独创。

三、善于利用“出错”来教学

小学的孩子,除了年龄小,自控力差,经常大意出错,还由于特别爱表现自己而“眼高手低”。课堂的表现是,老师讲到某一个章节,他们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不专心听课,总想炫耀自己已经知道了,而实际的情况是细节问题没掌握,这个知识点的题型一变,就又不会了。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利用“出错”来教学。比如,“角的度量”这个章节,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了角的量法,也介绍了量的步骤,“量角器的顶点对准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一条边对准量角器上的零刻度”,但是学生基本上处于模仿的程度,只会量跟老师演示时方向一致的角,等到有不同方向的角,让他们来量的时候,又不记得量角的步骤,因无从模仿而量不出正确的度数。教师要把眼光放远,不要阻止或担心学生犯错,而是要让学生错下去,演示错误的过程,从而学习正确的方法,反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挑战与激励

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经常举行比赛或是用话语激励学生。如四年级一个班,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坐不住了,教师没有喊课堂调控语,而是微笑而含蓄地说:“我看到大家现在坐不住了,能坚持一会吗?每一个能坚持的学生都是一个小英雄,我给他点赞。”听到这些话,学生受到激励,端坐起来,专心听课。再如四年级的一个班,教师在黑板上介绍并演示通过两点画一条直线的教学情景:师:通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生:(怀疑,不太相信。)(有学生小生说可以画两条。)师:真的吗,有谁能画两条直线我给他奖励。听到教师这样说,学生一下子积极起来,看着那个说“能画两条直线”的学生,教师请他到黑板上演示,全班学生都提高了学习兴趣,认真关注。

五、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

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但是如何爱学生,每位教师的理解和爱的方式却有不同。如五年级的一个班,实习生要将他们带到微格教室上数学研讨课,但是由于微格教室坐不下那么多人,只能让一半的学生去微格教室上课,另一半学生要留在教室。该班数学老师说,让哪一部分学生去,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都不公平,不如把教室的桌椅重新摆放,让全部学生都去。结果真的可以,每排的桌椅多排一张,搬出教室后堆放的不用的桌椅,再将椅子换成体积小的凳子。选一部分学生来听课,本来是很平常的小事,但是从学生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们都很希望到微格教室上课,这位教师能细心地体察到学生的心理,维护了所有学生的自尊心,非常了不起。在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班有一位学生,稍胖一些,热的满头大汗,坐在后面听课的教师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但是这位老师注意了,示意坐在空调旁边的人调整一下空调的叶片。这位教师“一定要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听课”的做法,又能“关注到个别学生的冷热”的行为,真的如父母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将孩子的冷暖言行都能放到眼中,这样的老师爱学生,也被学生和家长爱。小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如何艺术地掌握和展现这个过程,需要的是超凡的教育机智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上述五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虽不能穷尽所有,但其内容涉及教师的语言表达、人文情怀、教学技巧、师德等众多方面,也为优秀的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134-135.

[2]李秀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案例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5):112-113.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6

张晓华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客观地受家庭环境、地域所处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地使用教材、巧选素材、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内容、使用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多年的教学使我真正懂得“课标是源、教材是流”,逐渐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的能力。但也留下了一些教学遗憾:一方面部分学生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一、用“发展”眼光去评价小学数学教育对象

1.教师要树立“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人的发展首当其冲是各种发展的核心,教学必需坚持“以人为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打破“只注重书本知识,只注重问题结果”,以“结果对错”做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唯一评价标准,以“得分高低”做为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评价尺度等从眼前出发,急功近利,有损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落后评价观,而应该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明天,对于他们能否自主地学习、发展有什么影响。

2.教师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长远的服务

“终身教育”是时代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所以做为教育者的教师要从“服务”的角度审视每一天的工作,不仅是一本书、一个单元、几道题等该掌握的知识,而是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的同时,是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自觉的学习”将来能够伴随他们的终身。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做好今天的服务,从这样的角度加强自我反思和评价。

3.实现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差异性”是人在素养方面的客观存在,它反映了人在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数学教学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实施有区别的分层教学;

在评价上,教师更要实施分层评价,使评价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际。我们必须摒弃那种追求高平均分、高优秀率的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符合自身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我们尤其要关爱“学困生”,理解他们的苦恼,帮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也能够在自身的进步中发展,不至于被排挤在数学、乃至整个学习之外。

二、针对个体进行有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