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毕业论文范例6篇

历史学毕业论文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 高师;历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90?04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师历史专业为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步确立了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修订了新的培养方案,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但新的课程体系内存在有多对矛盾,尤其是多元化培养目标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逐步实现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选择的多样化。我们通过对全国20所高师历史专业进行调查,发现尽管高师各院校培养目标各异,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教学人才,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二是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高层次的史学理论研究人才;三是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如: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培养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历史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以及胜任新闻出版、党政机关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员。”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教育理论,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培养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能够胜任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宣传和服务工作,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型、科研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或复合型人才。”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培养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中学历史学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是首要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可从事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比较后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有30%以上的学校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高等或中等学校的历史教学和管理人员;有10%的学校培养目标有点模糊,定位在与历史学有关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有50%以上的学校基本定位在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这说明各高师历史专业都关注到了基础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都考虑到了“宽口径、多出路”的问题,反映在培养方案上就是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二)毕业生就业多元化

近三年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凸显,考研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流向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如某高师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83人,中学教师53人,考取研究生13人,非教育部门4人,待就业1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91人,中学教师42人,考取研究生20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26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73人,中学教师29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9人,待就业27人,高校教师0人。①[1]

周口师范学院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50人,中学教师37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46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9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11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48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19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7人,高校教师0人。

虽然高师历史专业列出的就业方向多达十几项,如南阳师范学院提出了13个就业方向,但通过调查发现,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历史教师、考取研究生、非教育部门等几个方面。中小学教师占50%左右,其中约有2/3的毕业生在农村初中担任历史教师;研究生考取率约占20%~30%,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考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高师历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下降

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学生就业,本应有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可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高师历史专业却只有一套培养方案。这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一套培养方案要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结果造成学生专业素质短板,能力不足,培养质量下降。

1. 在校本科生专业思想不牢,好高骛远

“招生难、就业难”一直是高师历史专业难以突破的瓶颈。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高师历史专业招生计划一再压缩,许多学生都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总觉得低人一等,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上基本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上课老师讲、课堂学生记、课后学生背、期末统一考,看似严密有序,互相衔接,实际是程式化教学,使原本精彩、生动、丰富的历史学科,变得呆板、乏味、枯燥,加剧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使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基本的动力,兴趣越来越淡薄。为了增加就业,学校鼓励考研,许多同学好高骛远,专业思想不牢固。毕业生不愿意从教,跳不了槽不得已而俯就之,当了教师又不安心,见异思迁。

2. 中学就业的学生素质短板,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当今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减少了主观评论,更重客观叙述,为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教材采用专题式编排体例,学术性更强,专业色彩更浓,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2]

目前担负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高师课程体系僵化、课程内容陈旧,与基础教育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在课程体系上,中国历史注重朝代的更替,世界历史注重国别和地区,这样的体系既不能阐明世界各国历史的共性,也不能反映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在课程内容上,虽然开设了以两大通史为主的基础课,但近年来学时被大大压缩,老师只讲授历史发展的线索,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零散而不系统。在课程设置上,窄而泛,专业课程多,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程少,学生综合素质差,毕业后到中学用不上,形成了“学了无用,用的没学”的脱节现象。[3]

3. 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史学理论欠缺,探究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等院校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反映在历史专业上,存在着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许多院校只开设了史学概论、史学史课程,一些基础理论课程根本没开,造成学生理论学习方面的不足。课程因人而设,随意性强,既脱离学术前沿,又缺乏理论深度。这就造成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普遍感到史学理论知识欠缺,只好从“头”补课。一些提高学生能力、研究兴趣的课程也没有开设,分阶段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设想没有很好贯彻,学生探究能力差,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造成学生专业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矛盾,课程体系与教师专业研究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与学分制实施方面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矛盾。[4]

二、推行分类培养,改革课程体系

高师历史专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优化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尽可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效益化。

(一)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是“养贤育才之所”,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但一所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由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决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存在着明显的培养目标趋同、培养规格不具体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培养模式照抄精英模式,造成学生素质下降,学了无用,用的没学,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5]

原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师范院校应该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师范性,二是坚持面向社会,三是坚持师范性和综合性有机结合,三个坚持的核心是“师范性”。我们认为高师历史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注重自身的办学条件、水平和能力,科学定位,办出特色。部属“985”院校和进入“211”的师范院校承担着基础性、原创性和培养历史学理论人才的任务,应该定位在学术性、科研型院校。一些拥有硕士、博士点的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应该定位为教学研究型院校,争取办出地域特色,形成地方高水平教学研究中心。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性师范院校应该根据师资队伍现状、教学条件,凸显“师范性、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主要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即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6]

(二)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

1.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培养模式主要有:“4年一贯制”模式、“2+2”模式、“3+1”模式、“主辅修”模式等,几种培养模式各有优劣。

(1)“4年一贯制”模式。学生在入学到毕业的4年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在整个4年的时间里接受教师专业化的熏陶,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目前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多采用此种模式。

(2)“2+2”模式。即前2年按大文科方向组织教学,为学生打下宽广的学科基础。第3年进行职业分流培养,学习专业课。第4年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由于小学教学内容的浅显性和初中开设的《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淡化了学科分类,趋向了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该模式主要适合培养复合型的小学、初中历史教师。

(3)“3+1”模式。学生经过3年的学科专业学习后,在第4年根据志愿,进行职业分流培养,集中1年时间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优点是专业基础扎实,但第4年基本上开不了什么课,有名无实。加之目前教育实多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能力不足。[7]

2. 创新“2.5+1.5”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采用“2.5+1.5”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高师尤其是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就业方向、特长选修不同的模块,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1)“2.5+1.5”中学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学习师范技能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教育调查和改革的毕业论文。

(2)“2.5+1.5”历史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里,学习史学理论、中国史专题、世界史专题、科研能力训练等课程,撰写历史学毕业论文。

(3)“2.5+1.5”公共史学人才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学、考古学、管理学、社交与礼仪、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毕业论文。

“2.5+1.5”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可以集中2.5年的时间学习公共文化课和历史学科专业课,有利于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精深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1.5年的时间里实行分类培养,学习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史学理论和方法、公共史学课程,然后通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最后反思和总结,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完善课程结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我国高师历史专业现有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分天下”模式、“四分五裂”模式、“平台+模块”模式等,几种课程模式也各有优劣。我们认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就业的几个流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比较适合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实际。这种新的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实践教学为平台课程,下设不同的模块,能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

配合“2.5+1.5”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经过2.5年的平台学习,在修完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课的前提下,后1.5年时间,课程可以设置成三大方向系列,一是教学系列,二是研究系列,三是公共史学系列。

1. 中学历史教师课程模块

开设一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在原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教师口语》、毕业论文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中学班主任》《写作与演讲》《书法》《中学历史教材分析》《历史地图画法》《历史教学模式探讨》《中学历史教师技能》《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等课程。通过开展以“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加强“三字”训练。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举行“三字”书法比赛、普通话朗读大赛、课堂模拟教学大赛等,培养视野宽广、基础知识宽、基本功水平过硬、竞争力强、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中学历史教师。

2. 历史研究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马列原著选读、历史心理学、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西方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史学论文写作方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公共史学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调查研究与方法、逻辑学、社交与礼仪、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社会学概论、文物鉴赏、博物馆学通论、世界宗教、法学概论、社会学、文秘写作、市场经济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有利于体现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类培养,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整合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精炼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高师课程体系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计划的更新,也不是简单的课程模式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有科学确立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模式,做好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使课程体系改革收到应有的成效。

注释:

① 本统计为学生一次性就业统计,不包括后续就业。

参考文献:

[1] 杨卫东.近十年来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流向调查与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2):102.

[2] 王国民.研究性学习与高师历史教学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2-133.

[3]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历史教学,2000(11):25.

[4] 杨卫东.新课改背景下改革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8(10):78-79.

[5] 陈风光.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32.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课程实施 和田地区 历史教学

“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况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和田地区教育现状

(一) 和田地区中学教育基本情况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包括七县一市,共86个乡镇。

2009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和田地区有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为12.31万名,在校中学教师8539名,占新疆普通中学教师总数的7.86%,教师比例明显低于均数。

(二)和田地区中学教师学历水平远远低于自治区及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张泰琦的研究,和田地区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有1858人,占总数的24.96%,专科5349人,占总数的71.87%,高中毕业235人,占总数的3.16%。新疆初中教师本科学历为40.04%,远远高于和田。

(三)和田地区中学教师来源匮乏

和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经济欠发达,鲜有内地和北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充实;本地只有一个专科学院,毕业学生数量、专业有限。

二、和田地区中学历史教师访谈调研情况分析

2010年9――12月我们对和田地区和田县英阿瓦提乡中学、和田市浙江中学、和田市第四中学共10名历史教师作了深度访谈。

访谈1:阿老师,阿瓦提乡中学教师,女,维吾尔族,41岁,16年教龄,历史专业大专毕业。专职历史教师。

访谈2:艾老师,阿瓦提乡中学教师,男,维吾尔族,41岁,汉语大专毕业,非专职历史教师。

访谈3:迪老师, 阿瓦提乡中学教师,女,维吾尔族,27岁,历史专业大专毕业,专职历史教师。

访谈4:班老师, 和田县英阿瓦提乡中学,男,维吾尔族,29岁,政教专业大专毕业,非专职的历史教师。

访谈5:刘老师,和田市浙江中学教师,女,45岁,历史专业大专毕业,函授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专职历史教师。

访谈6:赵老师, 和田市第四中学支教教师,男,汉族,36岁,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

访谈7:张老师,和田市浙江中学教师,男汉族,51岁,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毕业,非专职的历史教师。

访谈8:刘老师, 和田市第四中学教师,男,汉族,44岁,中文函授本科毕业,中国近现代历史在职研究生,专职历史教师。

访谈9:马老师,和田市四中教师,女,维吾尔族,33岁,地理、历史专业大专毕业,历史自学本科学历,专职历史教师。

访谈10:阿老师,女,维吾尔族,36岁,地理专业大专毕业,非专职的历史教师。

调查问题主要从教师原始学历、专业、教授历史学科时间、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解、对新课改的看法(意见、建议)、历史课堂教学新方法的运用、教师培训及其效果、未来专业发展构想等方面展开。

(一)访谈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1.教师学历普遍偏低

接受访谈的10名历史教师,6名是大专学历,4名是本科学历,其中3名本科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学的方式获得,专科占60%,本科学历占40%,且本科学历的含金量不高。

2. 教师初始专业非历史专业居多

10名被访谈对象中,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不对口的占总数的50%。

(二)教师对历史课程的理解

教师普遍认同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认同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学习,有助于他们认识和理解现实,正确地面对现实社会的矛盾与复杂。

(三)教师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1.改革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改革的不足之处是:新教材跳跃性大,内容简单,问题变难,评价采用开卷形式,学生忽视基础知识。

(四)教师培训工作存在问题

1. 被访教师只有2名参加过三至四次培训。

2. 教师培训时间短,一般为20―40天,教师无法通过培训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

3. 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大,公共课目多。

结论

从访谈分析,和田地区新课程实施状况不容乐观:

教师专业水平较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传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效性不高。

三、对和田地区历史新课程教学改进的构想

美国著名教师教育专家、霍姆斯小组成员古德莱德认为“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

1.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2009年新一轮对口援疆,教育援疆成为各地援疆的重要内容,将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

2.加大实习支教有效性实践探索:国发[2003]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实施“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志愿者计划”……新疆教育厅2006年起在和田地区推行实习支教,支教学生带去了新课程改革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当地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送培下乡、送教下乡

2010年始,新疆教育科研所、新疆师范大学等组织送教下乡、送培下乡活动,这些优秀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和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4.增强历史学科培训的实效性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3

历史特级教师XX,XX年毕业于广西师大历史系,XX年取得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现任柳州地区民族高中教务处副主任。先后被评为柳江县“科技拔尖人才”、柳州市“学科带头人”、柳州市“教学能手”称号、柳州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能手”、来宾市直“优秀共产党员”;聘请担任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培养对象导师。

所带的96届7班、XX届7班先后被柳州市教委授予“先进班集体”;团支部被共青团柳州市委授予“先进团支部”光荣称号。XX年和XX年这两个班分别有60多人参加高考,分别有28人上大专线,上本科线的有15人,创下柳江中学文科班高考最好的成绩。调到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后,0414班在XX年高考中本科上线人数达50人;0410班王馨同学以总分900分的好成绩勇夺广西文科状元。指导XX届文科班学生高考,历史成绩也非常突出。一是高分层人数多,800分以上有3人,上重点线有34人;二是本科历史上线人数达134人之多;三是平均分586分,名列全区前茅,被来宾市教育局授予“来宾市高考质量优秀奖”等荣誉称号。XX年被柳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柳州市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为柳州市高中新教师上岗培训班主讲教师,事迹材料《历史特级教师先进事迹材料》。XX年受聘担任象州县中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指导老师。有论文《把握方向,科学备战》登在《广西教育》20XX年第1-2期;论文《运用心理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登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XX年增刊;论文《试论形象语言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登载在《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重视历史考试的讲评》登在《广西教研》,XX年第4期。

多次受聘参加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历史学科的命题工作,受聘参加编写广西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指南丛书《历史》(编写《中国近代史》部分);多次受聘参加广西教育厅组织的广西中小学辅助教材的审定工作;受聘参加柳州教科所主编分层递进教学实施手册《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审稿工作;XX年受聘担任广西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比活动评委;XX年,受广西教育厅邀请赴广西崇左给全体高三教师作XX年高考备考报告。是柳州市、来宾市高三历史学科教研中心组的成员、来宾市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4

中小学二级教师,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作为一名教师,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能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从事人民的教育事业。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没有参与有偿家教、体罚学生、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违背师德规范的行为。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以身作则,并能用自己的品德言行来教育影响学生。

从事教学以来,他一直把历史教育当做一份事业来做。

历史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使得历史具有极其丰富性。这也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挑战性。黄洪老师,毕业于专业的历史学专业,虽然其是专业的历史学出身,但其深知自己知识储备的浅薄,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之余,不断的阅读,不断的汲取,使其历史知识的储备越来越丰富,并不断把所学到的知识,更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学术信息。在经开区举办的贯彻知识精神暨党史知识竞赛中,黄洪老师获得一等奖,并代表经开区去南昌参赛,并荣获三等奖。

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同时,不断专研教学。每节课都认真的备课,从来没有不备课上课的情况出现。课后积极的反思,不断反思上课的失与得,几年下来,光备课本,已经写下不少于二十本了。黄洪老师还积极的向前辈,老老师学习。拜历史老师陈老师为师,一有空就积极的听陈老师的课,积极的跟陈老师探讨教学。黄洪老师不仅仅听历史的课,其他科目,其他老师的课也是积极的去听,去学习,学习其他老师的长处。几年下来,听课本有厚厚的一摞。所以这几年下来,黄洪老师也有不错的教学成绩。他所教的班级的历史成绩,在本校里总是名列第一,在与南昌市的联考中也是名列前茅。而且连续三年带高三毕业班,其班上的学生已经有几十名本科生了。黄洪老师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那就是研-备—精—练—思。他独特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21世纪;彝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12-05

彝族研究历来是我国民族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新世纪十年,彝族研究又有新进展,在史学、宗教哲学、民俗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和发表了众多有价值的论著、论文,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研究方法。

一、彝族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一直是彝族研究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了彝族族源、彝族通史、地方史、政治制度、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这一时期谋远《彝族史要》(2000),李朝真等《彝州考古》(2000),陈本明等《昭通彝族史探》(2001),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2002),田明才、张和平《支嘎阿鲁传》(2006),王继超《布默战史》(2007)等。特别是易谋远著的《彝族史要》,根据彝、汉文献以及调查资料,对彝族的族源、族称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此外,尤中都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对彝族的历史作了研究,《云南民族史》(2006)、《中华民族发展史》(2007)中对彝族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亦有独到的论述。

关于彝族的族源,一直是探讨较为热烈的问题,传统研究中多认为彝族是外来民族,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等三种观点,其中以北来说得到了学术界普遍认同,认为彝族源于氐羌,是从我国西北的氐羌系统中分化出来的。东来说认为彝族来自古代战国时期的楚国;南来说认为彝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不少的学者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土著说是一种重要的提法。土著说可分为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西南土著说依据汉、彝文献资料,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今天的彝族。例如:朱文旭在《焚为彝说》(1996)一文中认为:k为彝,是彝族支系相互融合的史迹;在他的《夜郎为彝说》(1997)一文中,他认为夜郎与彝族具有密切的关系。易谋远《论彝族起源的主源是以黄帝为始祖的早期蜀人》(1998)一文中则认为,彝族起源于黄帝和炎帝,以黄帝为始祖的早期蜀人是彝族多元起源中的主源。

进入21世纪后,主要有李相兴《彝族与古濮人关系论析》(2003),以史籍资料和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来论证彝族与古“濮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彝族自称中的“濮”、“泼”“拔”等,是古“濮人”之“濮”在彝族文化中的延续,古“濮”为形成现代彝族的主要源流之一。沙马拉毅《中国彝族及东南亚各国倮倮族之比较研究》(2003),通过对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各国倮倮的调查,与中国彝族在语言文字、社会生活、文学艺术、、服饰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比较,认为中国彝族与东南亚各国倮倮族的历史渊源,中国彝族与越南、老挝等国倮倮族,是一个有着共同习俗、文化、信仰的同一族群群体。而罗希吾戈在《试论彝族渊源》中持云南是彝族起源地的观点。

在彝族通史研究方面,徐铭《白彝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凉山彝族传统社会的基础》(2000),为我们了解彝族社会的政治、法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和借鉴。王明东《清代彝族地区土地买卖、典当和租佃分析》(2002),认为清代彝族地区多种社会经济形态并存,口头约定或者立写契约作为土地买卖、典当和租佃的依据,体现出政治上的不平等及经济上的剥削关系。罗勇《普安彝族“十二营”考》(2002),认为“营”是彝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张德元《凉山彝族家支制度论要》(2003),巫达《彝族社会中“尔普”形成的变迁》(2004),认为彝族社会中的这种变迁是族群互动下的一种文化变迁、形式,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彝、汉两族的互动关系。东曼《“一诺西南九驿通”――明清彝汉文史文献中的奢香功绩析》(2005),从彝文古籍和彝族学者的著述、明清大量汉文诗文作品中进行综合分析,多视角地体验奢香的历史功绩。郭金云等《凉山彝族“德古”的特征、现状与再造》(2005),认为德古是通晓习惯法的家支头人,在彝族历史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呈现了自身独有的特征。温春来《彝、汉文献所见之彝族认同问题》(2007),通过对相关彝、汉历史文献的分析,结合田野资料,从主位的角度考察了彝族的族类自称、族源、世系的自我认识,是否属同一群人的自我界定,族内婚意义上的联姻情况等,认为民族识别以前,在今天被划定为彝族的人群中,在较大范围内应当存在着族群意义上的认同。温春来《明初贵州水西君长国与中央的关系》(2007),通过对奢香故事的考证与解读,展现出明初水西地区进一步整合进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过程。

二、哲学宗教研究

王天玺、李国文《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2000),全面论述了彝族的宇宙观及哲学思想。(第一次全面系统介绍彝族哲学思想史的是伍雄武、普同金著的《彝族哲学思想史》(1998)。王子尧、山口八郎主编《中国彝史文献通考,第1卷:彝交》(2000)第一卷,阐述彝族先民对宇宙的生成、天地的起源、日月星辰的形成及各星座的命名等一系列现象的推测和看法。朱文旭著《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探讨了早期彝族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过渡的轨迹。孟慧英《彝族毕摩文化研究》(2003),比较完整地研究了彝族宗教神职人员的体系。唐楚臣《中华彝族虎傩》(2000)。

在这一时段的主要论著有:普同金《彝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死亡观》(2001),对彝族哲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傅光宇《阴阳五行在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与日本农业神祭祀祭中之异同》,认为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中的阴阳五行观念,既受汉文化的影响,又保持了其民族固有的文化成分,故显示出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不同的特点。(《思想点线》2001年第2期)。司亚勤、王路平《论古代彝族的宇宙观》(2002)一文,阐述了彝族先民对宇宙本原、人类起源及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认为彝族宇宙论是汉族宇宙论的“流”,而不是“源”,然而它却具有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比较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系统论认识方法的特点。蔡富莲《凉山彝族的招魂仪式及灵魂崇拜》(《宗教学研究》2003年1期),认为凉山彝族民间盛行灵魂崇拜,人们认为灵魂与生命休戚相关。白兴发《彝族禁忌的起源及演变试探》(2003),认为彝族禁忌是在彝族先民巫术观的支配下产生的,源于原始崇拜,近现代彝族传统禁祀逐渐松弛乃至消退。杨兆华《沦古代彝族的人学思想》(2005),从人类起源、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属性等方面对古代彝族哲学思想中关于人的问题的思考,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力图体现古代彝族人学思想的丰富性,期望能完整再现古代彝族的人学思想。余宏模《夜郎竹王传说与彝族竹灵崇拜》(2005)认为彝族的“竹灵崇拜”习俗与彝族古代社会的竹灵崇拜有关。李正文《凉山彝族祖灵祭文化内 流》(27卷)(1989-2000);毕节地区民委等《彝文金石图录》(1-3辑)(1989-2006);王子尧,山口八郎等《中国彝史文文献通考》(2000);王继超《彝文文献翻译与彝族文化研究》(2005);李列《民族想像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2006),对中国现代彝学确立轨迹进行全面清理;张学立《彝学论丛》(第一辑,2009)。

李平凡《“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与贵州彝学研究》(2002)、王菊《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2005),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彝学研究转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李列《现代学术史上的彝族主位研究》(2006),认为站在主位立场的彝族研究,其研究成果更加接近彝族现实,也可以透视汉族学者对彝族研究逼近的真实程度。遵循主位客位的理论视域,彝族的文化主位研究是推动彝族研究深入和拓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列《现代学术视野下的彝族研究》(2006),认为选择现代彝族研究的起点、转型、现代彝族研究与现代学术的渊源关系等问题,在较为广阔的现代学术背景下,透视彝族研究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决定它非同一般的学术价值。谷禾、谭庆莉《浅谈云南现代彝学研究中的多元路径与本土化问题》(2007),以云南彝学为例,在云南彝学发展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分析研究彝学研究的多元路径与本土化问题。禄玉萍《彝文古籍数字化刍议》(2008),认为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和加强彝文古籍整理、研究、保存等一系列相关工作,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

六、对新世纪彝族研究的思考

集中国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于一体的彝学,2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新中国成立60年来,彝学研究发展势头良好,为数众多的专家学者把彝学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进入新世纪,彝学研究又抒写出华美的篇章。通过对新世纪10年彝学研究情况的介绍,我们看到,彝学研究在这十年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彝学研究已架构起自己完整的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自觉,彝族研究的学术地位已经确立,并且在新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第二,彝学研究领域越加宽广,从最早的族源人种、地域分布、社会形态等问题,

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美术、音乐、伦理、天文、历法、哲学、科技、体育、教育等诸多领域,并且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第三,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人才梯队;同时在研究者中彝族主位学者积极加盟,充实了彝学研究的势力,极大地丰富了彝学研究的舞台。

第四,研究方法不断丰富,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和理论的有效结合,后现代文化理论、民族文化理论的发展转向,促成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推动了彝学学科的繁荣。

第五,众多国外学者加入到彝学研究队伍,使彝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对话的趋势明显加强,加快了彝学国际化的步伐,彝学研究正逐步走向世界。

在看到了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新世纪10年,彝学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单篇论文多,系列论文少,面虽散得宽,但重点项目研究不够,尚未形成研究合力,集体联合攻关项目不多,难以从中把握彝学研究的全貌。

第二,彝学研究中古代部分受关注的程度高,研究较为深入,而对近代、现代部分的研究略显不足。

第三,理论研究多,应用研究少,对一些事关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不够,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尚需加强。

第四,研究人员参差不齐,成果质量也良莠不齐。

第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出的成果中,大多以四川和云南的大、小凉山为研究对象,而以贵州为研究对象的较少,特别是毕节地区。实际上,毕节地区是贵州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是世居在这片土地上时间最长的民族之一。先秦时期彝族先民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过卢夷国,朱提国。彝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且用彝文记录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包括彝族与其他民族在这里生活的历史,留下了《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珍贵的彝文历史文献。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开始,汉文史志如《汉书》、《华阳国志》等对西南夷史不绝书,开始了对彝族的记录和研究,这其中的一大部分就是关注毕节地区的彝族的。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6

我原来不十分主张大学生,甚至包括硕士生阶段的学生,花太多的精力进行学术研究。我觉得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也不是为证明某一学术观点或取得某种学术成果,而是借此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所以,我曾主张,学生的学术研究,哪怕证明的问题毫无意义,比如证明"吃饱不饿"这样无需证明的命题,但只要在方法上严谨、在资料上充实,也就可以了。因为目的不过是一种研究方法及能力上的训练而已。真正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的研究,恐怕还在真正深入社会生活之后。

通读了这部出自新世纪大学毕业生之手的毕业论文集之后,我觉得我以往的观念可能要有所改变。大学生们的学术研究有其特殊的魅力,而并不仅在于学术研究能力上的训练。这或许是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殊历史性质赋予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灵感和激情,使得我们对他们的著述不能不给以特别的尊重。

因为,他们人虽单纯,但作为群体,他们碰撞并感受着时代的全部生活,同时又是以年轻人极为敏感的心灵在认真体会着历史的变迁,所以,他们所研究的命题极为广泛,又极其贴近生活现实。

因为,他们研究能力或许有限,但作为研究者他们极其真诚,他们不是出自某种利己的特别目的,而是出自内心的感受,他们不是为了屈服什么人的要求,而是直抒己见,所以人们可以说其著述不成熟,但是不能不尊重他们的坦诚。

因为,经济学本是沉闷而又古老的,但他们的毕业论文充满着激情,这种激情透现出他们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透现出他们对我们社会的强烈关注。所以,人们可以说他们缺少某些经验,但却不能不欣赏并呵护这种难能的激情。

依此可见,这本论文集未尝不能说是当今莘莘学子专业水平与学术思想的综合性展示。受其启发的应该不仅仅是他们的师弟师妹。

我们时代的确给予我们极大的恩赐,为我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又为我们提供着解决问题的历史根据。我们在感谢历史的恩赐的同时,还要感谢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时代的宽容,历史进步对理论要求的急切,使得社会对探索中的一切不成熟都给以了极大的原谅和理解,这更是难得的。我们感谢历史的这份宽容,但不能滥用。我们应对得起历史的这份恩赐,承担起我们的责任。

说实话,经济学用作经世济民之学,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事业,其中所含的种种问题,绝不是学者,包括学生,坐在书斋里皓首穷经便可找到答案的,而是要依靠实践的探索。也正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科学的实践,才需要今天的大学生们系统地接受训练。我们的目标极为宏大、神圣;我们脚下的路相当漫长、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