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范例6篇

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范文1

关键词: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探索

回顾过去,放眼未来,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很令人担忧,重视和加强迫在眉睫。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仅凸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还凸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感,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学校充分整合了学校少先队组织教育的优势,逐步形成了“在学习中认知,在实践中体验,在快乐中成长”的教育形式,并在我校的德育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小学少先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是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的主力军,他们将要承担国家建设、管理、领导的任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滞后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社会氛围下,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关爱,学校德育教育得不到家长的大力配合;学校教育在考试指挥棒挥舞下,不得不实质性地进行着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德育教育重视形式不讲实效的活动屡见不鲜。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一举措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体现,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小学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小学阶段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开端。在幼儿阶段,孩童的理解力、接受力、辨识力均有限,小学阶段,未成年的理解力、接受力、辨识力开始逐渐发展、成长。在小学阶段,未成年人的思想体系尚未建立,思想的可塑性最强。另一方面,小学阶段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石,是初中、高中、大学阶段思想端正、积极上进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依托。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渗透于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并且与实践活动息息相关,一个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越高,他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各种良好状态的几率越高,譬如:在学习中积极向上,在生活中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独立自主,不过多依赖家长。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个人成长,更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信息向荣的基石。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知道,道德源于生活,离开生活和实践的道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应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更多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优秀的思想品质。

二、存在的问题

德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长期以来,在德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一种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教育观,其特点就是教师的绝对中心,道德教育的内容脱离青少年实际,脱离青少年主体,忽视道德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的和谐统一,忽视了德育过程中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因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对教师和家长的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出,认为班队会、晨会课不太重要,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可以不管。一味的看重成绩,淡化了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另外,部分小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沉溺虚拟世界,追求心理刺激。由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利益显性化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作为人生大课堂的社会出现了不少不正之风和道德观念扭曲的现象,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的辨识力、理解力、自制力均有限,这就使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有了可乘之机。部分小学生困于网络不能脱身,有的甚至出现精神或心理问题,成绩明显下降,上课注意力分散,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学习毫无兴趣。

三、对策建议

在少先队建设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少先队为依托,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关于少先队建设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形式,笔者有以下对策建议:

1.着力加强少先队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德育功效

从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学生加入少先队,并且引导少先队员成立兴趣小组或志愿者服务小组,引导少先队员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把书本上的助人为乐转化为实践中的互帮互助。

2.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只有学校教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需要出发,以自主发展为归宿,教育的实效性也就会不断增强。

3.理论联系实际,使教育从空中楼阁走向生活世界

学校德育必须面对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勇敢的面对真实生活,是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德育方法生活化应成为德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从政治化、抽象化、知识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我们更应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

4.举办主题宣讲会、交流会

少先队在组织活动时可以考虑以传统节日为依托,顺应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潮流,举办思想道德相关讲座、交流会等,宣传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思想道德素质高的同学,以此激励他们。

总之,加强中小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及其它各项工作的核心,健全机制,大胆创新,扎实工作,注重实效,努力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蒋莉.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的小学责任教育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赵小军.少先队辅导员体验式培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3]叶霜.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范文2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有效实施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实践教育改革将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出发,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提出改革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的方法,拟定有效实施的初步对策,是新时期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端正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各参与主体的实践教育理念

(一)强化高校组织领导者的实践教育理念

高校的各级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他们的实践教育理念如果存在偏差,就必然导致实践教育开展出现形式主义的情况。因此,要求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的组织领导人员认真学习实践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政策,要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实践教育的成功经验,深刻领会实践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提升到应有的位置,并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安排设置、师资及设备的配备和经费的专项配给等方面具体落实。

(二)创新高校教师的实践教育理念

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育实施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不断更新实践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这一方面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加强实践教育理论的学习,掌握扎实理论工具,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不断创新实践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开展实践专题交流和深入社会的学习考察,切实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明确实践教育实施主体角色,并以增强实践教育的实效性为目标,在实践教育方法上不断创新。

(三)端正大学生的实践教育理念

大学生实践教育理念的形成与确立,是确保实践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对实践教育认识上的偏差,首先要通过大力宣传,使学生对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正如总书记在90周年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深入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只有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运用典型示范的作用,通过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的宣传,感召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实践教育活动,自觉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二、明确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目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与理论教学既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内容承前启后,层次分明的,衔接课内与课外,融合学习与应用,体现课堂教学与认知社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最终必须要通过实践性环节才能真正实现,所以,可以认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与实践教育目标具有同一性。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目标就是预期通过道德实践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和结果,可以划分为政治目标、思想目标和道德目标。

在政治目标方面,要求通过深入学习,熟悉掌握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思想目标方面,要求确立正确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的健康的心理。

三、拓宽和丰富大学生实践教育途径和形式

目前还需要继续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总结的实施途径和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种:

(一)校园文明创建类实践教育

校园文明创建型实践教育是立足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基础性文明修身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可或缺的实践教育内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且还是道德建设的受益者,进而自觉自愿的参与文明修身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熏陶其思想感情,充实其精神生活,提高其道德境界。

(二)学生社团活动类实践教育

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社团活动,通过建立多层次能够满足学生各异需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形式各样,内容丰富的社团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就目前各校社团发展情况来看,还需加大对社团的扶持力度,建立一种有固定挂靠单位和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开展社团内部活动和校级活动的运作模式,建设和管理双管齐下,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并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锻炼创新意识,增强团队精神,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大大提升,从而缩短自身素质和社会需要的差距,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很好的铺垫。

(三)自愿服务类实践教育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在社会服务的亲身体验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适应社会的劳动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奉献意识,提升思想境界。目前,虽然各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十分普遍,但仍存在活动目标不明确,组织不得力,参与范围不够广泛的问题。如果能将志愿服务从组织上进行细分,组建支队,如可成立以环保为主题活动的环保支队,以帮扶留守儿童为主题活动的扶贫助学支队,以服务社区为主题活动的社区服务支队等,这样,既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同时更能扩大志愿服务队伍,明确服务目标,从而实现预期的思想道德实践教育目标。

(四)职业生涯规划类实践教育

目前,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得出毕业生最被看重的五项素质是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问题解决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由此可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着手点,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的对接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必然要求。这就需要高校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构建实践性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时期。

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合理完成职业生涯流程设计。首先,帮助学生在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提升实践意识;其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通过参与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再次,指导学生职业定位,督促学生加强专业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最后,通过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进行就业专项指导,提高求职技能,完成角色转变,顺利适应社会。

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范文3

道德实践教育对高职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1.从宏观方面看,道德实践教育是高职大学生肩负历史新使命的需要当代高职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此,我们应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新时期道德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正面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观念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们借助于网络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滑坡的现象,一些学生对社会、国家的发展持悲观的态度。道德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从实践中深刻领会国情、民情,全面了解社会及国际形势发展,深刻感悟中国发展壮大对自身的作用,主动肩负起历史新使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最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从微观层面看,道德实践教育是高职大学生成人成材的需要第一,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增强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道德实践教育反对空谈,主张躬行;反对责人恕己,主张以身作则。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唤醒高职大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羞耻感,敏锐地洞察社会上的善恶力量,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确立起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言行一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树立职业道德的风范。第二,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正确的道德选择能力,明辨是非,识别善恶,感受好坏。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增强高职大学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侵蚀的意识和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义和利”“名和利”“奉献与索取”“奋斗与幸福”等一系列道德关系,在精神上筑起一道道德的堤防,自觉抵制和排斥各种非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第三,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增强高职大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修身”的目的是践行,付诸实践,在实际行动中检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正确与否。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恰当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强化道德行为的实施。

当前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道德实践教育的认识不到位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单纯社会实践、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对道德实践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可以通过灌输———接受模式得到加强。以至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进行单纯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知识传授,使学生理论成熟,进而达到政治成熟、行为成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和感悟,缺少“知行结合”的锻炼,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由于负责授课的教师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教师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两者不能有效地结合,影响了大学生“行”的锻炼;即使有少数的实践活动,也会由于活动目标不明确,没有系统的计划而使活动流于形式,达不到切实的效果,打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道德实践教育的机构组织不到位目前,在校内设立专门负责道德实践教育的机构或组织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多,而担此重任的一般是分属各系的学生会及部分社团联合会,组织机构分散,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通常是各搞一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活动的成功率。同时,这些机构缺乏专门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思政课教师,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活动的德育色彩。

(三)高职院校道德实践教育的总体规划不到位道德实践教育是一种融知识教育与活动感知于一体的综合性道德教育,需要制定严谨的实施细则和具体的操作方案。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了道德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宏观的掌握,缺乏目标、计划、操作步骤的准确定位,使道德实践教育陷入不明确的困境。在组织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时,教师或学生往往会受到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开支等问题的困扰,有的活动涉及的面太广。从时间上看,短则课堂一节课的讨论,长则数月,整个活动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活动效果,组织者也会因此被迫放弃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还会造成组织者单纯地为组织活动而组织活动,使学生在参加活动时缺失“知”的提升。

(四)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单一、途径狭窄高职院校的管理严厉,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少。目前,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有三个主打活动:一是献爱心活动,二是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进博物馆参观学习。献爱心活动由于没找到新的形式而逐渐淡化,只有少数的同学还在坚持“献爱心”。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很难保证其质量,而博物馆的参观学多也流于形式,很难对高职大学生产生影响。

(五)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的功能发挥不到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样是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可在进行奖学金评定或入党问题的考察时,主要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综合评定时所进行的德育测评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每个人都喜欢在付出劳动之后得到他人的赞许或表扬,尤其是介于成熟与不成熟阶段的高职大学生。他们作为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渴望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不断地得到鼓励与肯定,以获得更多的自信心。人作为道德的存在,最鲜明、最生动的意义就在于他进行了道德实践,拥有了自己的道德生活。单纯的成绩评价机制导致学生本身也不重视道德实践活动的参与,对一些涉及思政课的专题讲座更是能逃则逃,大大影响了活动的预期效果。

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提高高职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当代德育理念的调整体现为更加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更加关注个人基础性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加关注人是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的。对高职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本质上是对人的主观世界不断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依照人的认识规律进行。高职大学生作为接受道德实践教育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处于变化之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欲望与追求,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思维习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还不太稳定。因此,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转变传统灌输的教育理念,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关注和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增强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升华道德境界。

(二)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实践教育方案

1.设立专门负责道德实践教育的机构,并配备专业教师。高职院校在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细化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的职能,成立以社团为载体,专门负责道德实践教育的机构,并吸收思政课教师加入,实现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避免两者的脱节。在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给予全面的指导、监督与检查。对于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加以改正;对于好的作风与行为,也要加以表扬。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写一些体验或心得,既使学生对自己在实践中的表现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又能教育其他同学。

2.道德实践教育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进行。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高校在组织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时,首先要制定工作计划,包括进行此次活动的内容、经费预算、日程安排、对象的选定、预期达到的教育目的等。教师要提出行为要求,指导学生实践,这也是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受教育者实际出发原则的体现。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一定要正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这样既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积极性。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还要处理好学生课堂学习和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关系,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不能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不能占用教学的时间而分散学生学习的精力。

3.完善对道德实践教育的评价体系。制度是活动成功的动力和保障。90后高职大学生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特点是趋向功利化,而没有回报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会影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在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成绩和表现纳入德育期末总评成绩中,并在发展党员和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进行综合考察,形成具体可行的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三)拓宽和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1.丰富第一课堂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第一,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单一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充分发挥道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道德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如,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印象深刻地吸收知识。第二,充分发挥一切课堂教学的道德实践教育功能,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德育渗透。例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学生专业实训课做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如实地填写各项收入、支出,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2.拓展第二课堂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道德实践活动要根据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特点和兴趣爱好,创新内容与形式,寓道德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因此,在校园的第二课堂中要特别注重社团在90后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开展学习型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学习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旋律。道德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学习适合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使学生诚实、自强、有责任心和尊重他人。在学习型活动中,要坚持有利于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造精神的原则。如,社团开展读书、辩论会及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活动的开展需要群体之间的道德协作。同时,在协作的过程中学会关心他人、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能够用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来督促自己,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第二,自立自理性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当前一部分大学生自立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日常教育,料理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的劳动是非常必要的,如打扫卫生、布置教室、美化学校环境等。这种自我服务性、自立自理性劳动,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主人翁意识、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继而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勇于担当重任的品德。自立自理性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自律,学会帮助他人,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三,社会公益性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这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活动。如:宣传环保手拉手活动、为希望工程募捐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活动等。这类活动能教育学生自觉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义务。在助人为乐中体验快乐,在奉献中培养无私的精神,实现道德内化与外化的转变。

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范文4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国家意识教育;知行统一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自从上世纪60年代独立后,新加坡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其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火箭般”的提升,被世界各国誉为“礼仪之邦”。究其发展速度、经济成就、文明程度,人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探寻其成功的秘密,但新加坡对国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建设却成为人们探寻的聚焦点。1959年刚刚实现自治的新加坡,为实现国家发展、经济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富裕,新加坡政府大力培育国家、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在其人才培养中,重智力与技术、轻道德的倾向比较严重,同时,在其社会中不断滋长蔑视东方价值观,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倾向日益凸显与盛行。

这两种倾向,为新加坡的发展带来一喜一忧的结果。喜的是20世纪80后,新加坡经济发展程度成为亚洲较高的国家;忧的是因轻道德,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使得其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飞速下滑,并引发道德危机。这种道德危机给新加坡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一苦涩而沉痛的历史教训,使得新加坡政府深刻认识到对其公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把其国民培养成“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植,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新加坡人。对此,新加坡在全社会创造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重塑新加坡人的价值观,重振新加坡人的精神信念,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并取得较大的成功。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曾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①从这一方面,我们能从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特点中探寻和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一、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1.注重国家意识教育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取得经济社会巨大发展成就之时,新加坡也不断对其历史教训深刻反思,并认识到:对新加坡人国家意识的培养,是建设好国家的关键。其前总理李光耀明确地要求,要把“国家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对国民正面“反复灌输相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新加坡始终正面积极地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各个环节,采取形式多样、方式多变的“反复灌输”国家意识,逐步提升新加坡其国民的政治思想素质。正如吴作栋曾谈到的“把我们的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并在学校、工作场所和家庭中教导,使它成为我们的生活指南”。其前副总理拉贾拉南说“国家意识在国家受到威胁时候才能考验出来,在国家处于逆境,陷入危机时,那些有条件能远走高飞,但却决定留下来与其同胞共浮沉、共生死的人,才是真正的新加坡人。”

2.坚守传统道德教育与赋予其新内涵的统一

作为一个多种族、多元化的新加坡,东方文化和思想道德有着深厚的积淀,已是其社会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成为其激励社会发展、国民素质提升的一种重要力量。在面对社会道德危机时,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其国情的基础上,大力倡导东方文化中的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道德伦理教育与熏陶。如1982年,前总理李光耀在华人农历春节献词中,曾号召新加坡人发扬儒家伦理中传统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八德”,并作为政府一直坚持贯彻执行的治国之纲。

在宣传传统儒家伦理的进程中,新加坡在其国情基石上,为较好地适应其经济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八德”等儒家思想中某些“过时”的观念、结合国家实际、经济发展成果、社会文明程度对其内容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升级,创造性地赋予其新内涵。如,“忠”剔除了对君主愚忠的历史外壳,抽离出了忠于国家的实质容。“孝”则抛弃了“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封建外衣,突出了孝敬父母的基本家庭伦理的内涵等等。将坚守传统道德教育与赋予其新内涵的统一起来,这有助于新加坡人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传统与现代新内涵的融会贯通,重塑与壮大新加坡人。

3.践履社会实践,注重知行统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一直积极践履社会实践,注重知行统一。在这一指导下,新加坡每年坚持变换形式的开展多达20多个涵盖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如孝顺月活动、礼貌月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其国民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与环境。将社会实践与知行相结合,寓知于行,寓行于社,知行统一。“此外,新加坡中小学还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升旗仪式、文体活动、尊老敬贤活动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使学生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身体力行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知行统一。”②

二、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较大幅度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曾在新加坡出现的某些思想道德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生活领域也日益凸显。通过借鉴和汲取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有益方式方法,为“我”所用,不断提升我国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启示之一:卓有实效地开展占主导地位的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社会主义62年的发展进程中,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虽在认识上深入人心,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却大相径庭。外加封建思想残余、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依然存在,并对我们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造成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成就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不高的不匹配。对此,邓小平曾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道德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来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非常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 ③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须卓有实效的开展占主导地位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多样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倡导以国家利益为重,保障个人的正当、合法利益,保证我国社会稳定、有序、和谐发展。

启示之二:营造促进社会和谐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

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也是新加坡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这种氛围的营造使得新加坡人从社会所倡导的感性、具体、生动的社会环境中,给人们提供了参考体系,并传递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给其国民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暗示、引导和期待,增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自觉将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内化为自身意识,通过实践外化为其自身的良好行为与习惯。为此,我国应积极借鉴新加坡在这些方面好的经验,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社区、学校、家庭氛围,从人们的现实思想道德基础出发,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层次地对人们施加全面、综合的影响。借助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要以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有效地宣传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将对人们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日常生活,自觉成为人们的信念,养成人们良好的行为。

启示之三:区别对待教育对象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加坡在对其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也非常强调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要区别对待。同样,在我国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也要按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层次不同区别对待,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和连接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对共产党党员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④对各级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教育,带头践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引导、影响和带动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好的社会风气,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对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启示之四:重视道德践履,强化知行统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一直积极践履社会实践,寓知于行,寓行于社,注重知行统一。在我国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凸显重道德认识、轻道德践履,将认识与践履割裂、知行割开,致使其教育实效性低下。唯有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将社会发展需要思想道德知识、理论运用与实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意思,重视道德践履,再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达到教育手段与目的统一。

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我国要在借鉴新加坡有益成功的经验以及启示基础上,卓有实效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实现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有新突破、理论有新发展、实践有新创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8-379页。

②陈立思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7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6页 。

④.《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参考文献】

[1]陈立思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

[2]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宋明顺.新加坡青年的意识结构[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苏崇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

[6]刘自尊,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7).

[7]马勇.90年代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东南亚,1997(01).

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范文5

关键词:高职;德育课;教学实训;养成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202-03

职业实训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德育课程不可或缺的环节。思想道德教育要让学生知、更要让学生行的特性,决定了高职德育课在培育职业人的过程中除了必须重视共性化的社会实践训练外,更要重视与个性化的职业实践相结合,让职业实训成为培育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职业品行,经得起职场磨合,符合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抓手。

一、德育课职业实训“双环节”模式的涵义及其价值解读

所谓德育课职业实训“双环节”模式,是指以德育课程教学教育为主导,以两种职业实践训练,即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职业品质养成实践训练为两个互为应接的环节。

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旨在强化德育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训练中充分体验和认同本行业职业人所应具有的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而职业品质的养成训练则意味着将所传授的思想道德品质理论元素,通过创设的模拟性的职业情景,在认同感的驱动下,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之中,真正实现成于内而形于外,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因此,无论就理论研究、课堂讲授,还是实践育人,德育课职业实训“双环节”模式有着显著的价值多维性。

(一)有助于革新理论研究思路,厘清职业实践在高职德育课教学中的特殊意义

以往的德育教育理论研究,论及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总是要将理论与一般性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就打造普遍意义的社会人而言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以培养职业人为己任的高职院校的德育课程教学,就不能简单地等量齐观,基于培育对象是行业领域内的职业人,职业人既要具有社会公共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也要具有各行业领域里的特殊的职业思想和道德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德育理论研究仅仅注重理论教学与一般性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就远远不够了,还应当与职业实践紧密衔接,围绕职业人“行业德行”的培育展开。职业实践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在于,将德育理论的共性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的个性有机结合,增强职业人所应具有的职业思想和职业伦理道德品质理念传授在学生的职业实践体验和认同中的穿透力。

(二)有助于改进课堂授业,提升德育课程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影响力

高职生跨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就把所选定的行业领域里的优秀的职业人作为自己膜拜的楷模,他们不仅要了解职业人的社会公共思想和道德品质,更要洞察职业人个性化的职业思想和伦理品质素养。传统的德育理论讲授及其社会实践不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那么考察职业人的“职业德行”,认知认同职业思想和职业伦理道德理念就客观地落在职业实践身上了。职业实践可以凭借丰富鲜活的职业人“职业德行”的个案充实课堂德育理论教学内容,沉淀深厚的“德育教学职业化”的内涵底蕴;职业实践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百味横生的身临其境中感同身受地认知认同课堂上所讲授的思想和道德理念,抬升德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职业实践还能够引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认知认同状况,及时调整所授内容,变换教法,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拓展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透,成为德育课的“粉丝”。

(三)有助于改善实践育人机制,促进高职生向职业人提前跨越

目前,与普通本科高校雷同,高职德育课程的实践训练也主要是一般性的社会实践。一般性的社会实践育人机制培育的是大学生带有共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对于行业特性浓厚的职业思想和职业伦理道德修养实践的涉及不是很多。一些高职院校不太重视职业道德实践,即便个别高职院校比较注重职业道德实践,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但还是不够充分、全面、深入,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表现并没有与职业品质行为习惯养成结合起来。有调查表明,不少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对目前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高职生不能很快适应职业环境的问题颇有微词;有些高职生为了跨越适应期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有的甚至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因此,改善实践育人机制,促进高职生向职业人提前跨越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高职院校要重视德育教学与职业道德实践训练相结合,懂得德育课职业实训“双环节”模式在结合中的价值所在。德育课职业实训“双环节”模式是在德育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职业品质教育的规律与实际,以理论教学的实践训练实现理实结合,提升学生对职业思想和职业伦理道德理念的认知认同;以职业品质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强化学生的知行统一,达成知成于内形于外,由职业思想道德的他律变为职业思想道德的自律,实现高职生提前向合格的职业人跨越,缩短职场环境的适应期,使学生成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

二、理论教学的职业实践训练

作为德育课职业实践训练“双环节”模式的一环,理论教学的职业实践训练紧密围绕高职院校德育课教育理论的主旋律,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引导高职生走向职业领域,走进职业单位,走到职业人的群体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训活动,验证和认同德育教学的理论观点,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品质修养,并以此深化德育课教育教学效果。

根据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参照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职业品质的诉求以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条件,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寒暑假组织或引导学生开展适量的职业实践训练活动。

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范文6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活德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45-03

在今天,谋求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复归,实现生活与德育的有机契合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精神和改革态势。生活德育是一种实践性的德育,相对于知性德育而言,它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生活或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受教育主体自身对道德的主动践履和深刻感悟,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德育模式,实践性不仅是其本质特征也是其实施的根本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为“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是响应生活德育号召,回到生活世界的原点,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实现以往知性德育模式转型的积极探索。

一、回归原点:生活德育与“基础”课面向生活世界的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为知性德育。“无论对道德教育的理论还是对道德教育实践来说,20世纪都是一个主知主义的时代。”[1]传统德育建立在“主—客”对象性思维方式基础之上。在知性德育的理念中,道德与科学知识一样是一种外在于人、外在于生活的存在物。反映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将道德养成等同于知识学习,将德育的内容细化为许多具体的德目,德育成为一种纯粹知性活动,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道德教育的工具,被进行类似于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灌输与训练,教师成为单一的主体,师生之间也变成了一种对象性的主客关系,从而压抑和排斥了道德和德育对学生的真实生活的真正意义。可见,知性德育建立在对德育本质认识不全面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对象化的、无“人”的德育,其所遵循的“主—客”两分的科学认知逻辑,将道德修养者“物化”,忽视了道德教育“成人”的根本目的和道德养成的主体实践性,是对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异化,造成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全面剥离。在对知性德育或物化德育的反思中,重返生活世界,基于生活世界之“根”进行道德教育,成为摆脱当前德育困局的理论共识。在生活德育观看来,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而且应当以生活世界为基点,在生活中进行并最终回归到生活。这就是说,生活世界既是道德教育的始点,也是道德教育的终点。这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大向度。道德教育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始点,指的是德育应当以现实生活世界为出发点,而不能与现实生活脱节,因此它主要解决的是德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之弊端,但绝非以生活取代德育,这是践行生活德育的途径和出发点;道德教育必须以生活世界为终点,指的是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生活,在对现实生活的扬弃中真正建构属于人的生活世界。因此,它绝非指向已然存在的现实世界,而是对实然生活世界的批判性超越。这是生活德育的价值指向和超越性品质。可见,如果说前者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向度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向度。科学的生活德育观,应该是“实然”与“应然”两个层面的辩证结合[2]。“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即是摆脱传统知性德育,走向实践的生活德育模式尝试。它既是生活德育理念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运作,也是走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困境,顺利实现德育目的的必经之路。面向生活世界的实践教学将德育置于生活世界这一特定的场景之中,而生活世界是一个属人的世界,一个不断变化生成的世界,一个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世界,实践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变动的生活实践中养成道德品质,引导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在亲身践履中体验、激发和感悟道德,进而形成个体稳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主体参与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机会,而且可以通过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理解和认同,提高学生道德行为判断和化认知为行为的能力,改变大学生知行脱节的状况,增强理论教学的成效。

二、共生互动:“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

“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三个环节相辅相成,是以课堂实践为基础,以校园实践为重点,以社会实践为辅助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它全方位地渗透和贯穿于学生的动态生活过程之中,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旨在帮助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促使学生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内化为自身的德性并外化为自觉的德行。植根于生活世界,努力构建一套能够真正激发“双主体”积极性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师和学生全程互动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践履意识全方位地渗透和贯穿于教学的动态过程,无论是对于课程本身还是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言都意义重大。以生活德育为教育理念的“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三个特点:首先,就德育思维模式而言,实践教学以生活德育的生成性思维取代知性德育的主客二分思维,使德育过程成为道德教育对象自身的价值生成过程。生活是实践教学的根基,离开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实际环境,德育就会变为不着边际的、自说自话的德育,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德育。然而,现实的道德世界又是一个不断生成变化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世界。因此,实践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交往对话,注重学生主体的生活体验和道德感悟,在交往过程中,师生相互理解和接纳,平等交往与对话,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获得提升,达成道德教育的目的,因此它是一种活生生的德育,是一种处于行动中的、生成的德育。学生时时处在生活中,时时处在道德情景的体验中,在课堂、校园和社会生活的场景中养成美好的德行。这样,道德教育不再是教师机械灌输、学生被动识记的痛苦过程,而是道德主体积极参与、体验发现、沟通融合、自主建构的过程。生活德育观下的实践教学使奴化德育走向自主性德育;其次,就德育方式而言,实践教学以共生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取代教师单一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变为以知识为中介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由交往过程。正如雅斯贝尔斯所精辟指出的,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3]教育并不是教师使学生的观念和言行不断接近并最终同一于教师自我意志的压制过程,而是教师顾及到作为独立“他者”存在的学生的独立性和异质性,关注、理解、尊重、聆听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的过程。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应当建立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沟通、倾听之上,这是受教育主体积极地进行自我体验、自我理解、自我调适和自我建构的前提。因此,应当扭转传统德育模式下师生之间控制与被控制、权威与服从的畸形关系,在师生互动的具体教育场景中,由静态的、单向度的高高在上的师教生学关系转变为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追求互动对话式、体验式、开放式的德育方法。只有这样,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才能在师生间交往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使自己的德性得以不断提升;最后,就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而言,实践教学以“成人”教育取代知识教育,重点引导大学生利用道德和法律知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使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的生活,在精神上“成人”,走向理想的生活。长期以来,道德教育热衷于各种道德理想的空洞说教和道德知识的客观获得,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的前提基础和价值指向。当然,这并不是说生活德育不注重道德知识的获得。恰恰相反,实践教学非常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只是手段和途径不同。换言之,它虽然批判知性德育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但并不批判知性德育确定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这样的形式。生活德育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就是教育者将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融入受教育者的生活之中,在生活实践中对其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从而使其获得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动并最终促使其过上有道德的生活的过程。

综上,基于生活德育理念的实践教学既是对传统德育主客二分的“物化”德育思维模式的超越,也是对传统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说教式”、“灌输式”理论教学方法的扬弃,更是对知性德育“无人”德育目标的有力矫正。它的大力实施,必将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70.

[2]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