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论文范例6篇

生命教育论文

生命教育论文范文1

生命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关于其学科地位的讨论也开始了。生命教育学科地位的探索实质就是生命教育应该以何种方式开展,以何种方式与现有教育体系相融合的问题。现有研究中关于生命教育学科地位的讨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张将生命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另一种则偏重于讨论生命教育与心理、思想政治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主张生命教育应该与现有的学科相融合。

(一)生命教育作为独立学科的探索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包括教育目标、内容、课程设计的建构及师资的配备。王健认为如何在幼儿阶段开展生命教育在我国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尚没有答案。[11]基础教育阶段生命教育的开展已经有明确的实施标准,可以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已经初步得到解决。钱淼华在对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研究较为散乱,至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良好解决。[12]总体上看,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探索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研究者多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出发来思考其作为独立学科的价值,缺乏对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实际实施途径和保障机制的探索。

(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探索相对于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者更多地主张将生命教育与现有课程相融合。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随之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7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中期规划和要求,要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课,配备心理健康教师。201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中。生命教育如何依托现有成熟的心理和思想政治学科开展,既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又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课程负担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卢琰对高校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探讨,指出三者教育总是相互交叉渗透,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在育人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使学生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互相尊重。他认为应该将三者的内容进行整合,培养全面型的教师。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标准

2010年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标志着生命教育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生命教育要实现规范化的发展必须依托科学的标准展开课程设计和评价。我国生命教育实施标准的制定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较为成熟,而在幼儿和高等教育阶段相对滞后。

(一)基础教育地区标准林立,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随着生命教育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发展,生命教育逐渐得到政府支持,许多地区开始制定生命教育的标准。2004年辽宁省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2005年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2005年山东省《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其中将“生命教育”作为地方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领域。2006年北京大学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年度立项报告》,决定自2007年起全面关注青少年生命教育并列入科研计划,中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白皮书立项,并重点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总之,基础教育阶段生命教育标准的制定处于方兴未艾,各地区发展百花齐放的状态,而全国尚缺乏统一的指导标准。

(二)幼儿和高等教育尚无明确标准相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生命教育标准研究的发展和实施,幼儿和高等教育阶段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幼儿阶段的生命教育研究文献中尚未看到对开展标准的讨论。高等教育研究中唯一提出的明确标准来自云南省教育厅的“三生教育”。“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云南省的“三生教育”从对幼儿到高等教育各级学校制定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意见,也成为各地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参照标准。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生命教育作为一项应时代要求而出现的新兴教育内容,其实施途径必须考虑到接受教育的主体特征、生命教育自身内涵特点和开展生命教育的整体环境来综合考虑。目前,我国生命教育实施途径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

(一)生命教育实施的显性途径开展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和专项教育是生命教育实施的主要显性途径。“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1]学校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的教材来进行生命教育的讲授,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提升生命价值、完善生命意义的目的。有研究者指出,应该根据生命教育功能的不同,开展的途径应有所不同。生命教育可以分为发展和干预功能,发展功能是生命教育的主导,解决的是生命教育的基础性问题。生命教育的预防功能是一种被动防范和化解功能,它指向某一具体时期或阶段的学生群体,帮助他们预测和防范可能面临的影响生命和人生困扰问题。预防功能是生命教育的常态,解决的是生命教育中的规避性问题。在实现生命教育的发展功能时,更多的是依托现有课程开展,而在实现干预功能时,则建议以专题的形式开展。

(二)生命教育实施的隐性途径结合各个学科的内容进行生命教育内容的渗透和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隐性途径。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纷纷探索了生命教育在语文、生物、数学、物理、美术、地理、英语、体育、历史、音乐等学科中渗透开展的方式。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者则认为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促进生命教育实施的良好措施。徐超认为应该“重塑生命教育教育价值理念、校园文化中渲染生命教育、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潘明芸等研究者指出校园文化是开展生命教育最佳的隐性方式,校园文化是以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来传递的。刘宪亮等认为应通过开展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趣味性等形式多样的社团及课外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四、小结

生命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语文;审美鉴赏;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63-02

理论界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功能的探讨在最近十年几乎从未间断。从工具性的探讨到人文性的追问,大学语文的“语文”学科性在探索中不断明晰。本文从本世纪以来教育学界所提出的“生命教育”理念入手,阐述大学语文在当下应有的生命教育功能。

一、教育的生命转向与大学语文使命的必然

“生命教育”概念最早由美国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1979年在悉尼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其理论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和践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探索,并将2001年确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观念作为教育的重点理念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而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则是从21世纪初期发轫。生命教育的实践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教育语境中有着不同侧重,有的侧重于以普及生命知识为重点,强调对生命的珍惜,预防吸毒和自杀等戕害生命的行为;有的侧重于更大意域中的“生命”含义。因此,生命教育理论既有浓厚的宗教学和伦理学意味,也有深厚的哲学和人类文化学意味。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生命教育实践,在其理论上,都强调教育要以人的本真生命为起点。叶澜教授说:“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1]李政涛教授则这样强调:“判断一种教育活动是否合理,基础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没有使每个身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活力,有没有使生命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教育得到增殖、提升和扩展。”[2]当生命成为教育的原点,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无视每一个教育对象的鲜活生命。大学语文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更应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已经自不待言。在培养基本的人文情怀、崇高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大学语文义不容辞。然而,人文性的培养又是以生命存在为基础的,我们所期求的人文精神其实是在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中,通过精神生命的实现以及社会生命的建构而达成的,因此,当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更多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是否应该给予教学对象以更多的生命教育,通过这样的生命教育,让教育对象懂得,生命之真――生命的合规律性,生命之善――生命的合目的性以及生命之美――生命在知、情、意的完美统一中所实现的人格升华、价值呈现和生命超越。因此,作为一门人文性浓厚的课程,大学语文也应该将生命教育的使命提上日程。人文性和生命关怀,在其根本上,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功能来说,并不存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的矛盾。“生命化的教育把知识归结为创造性的智慧,把智慧归结为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3]因此,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确立是在当下教育语境中对其人文教育使命的拓展。

二、语文的课程属性与生命教育的可能

大学语文何谓?早在199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高教司就把大学语文界定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一直都在学习语文,大学语文与此前三个学段的语文存在怎样的区别?大学语文教学界就此进行过充分论争和探讨。其中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比较折中或者说比较综合的理解:在工具层面,大学语文应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人文素养层面,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经典作品,深入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起到情感陶冶的作用;在文化层面,大学语文承载着继承和传播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任务。然而这样的阐释对于大学语文而言其实大而无当,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语文其实都承担着这样的使命。我们认为,大学语文首先得回到“语文”上。大学语文在其课程本质上,不是政治教育,不是人文概论,也不是思想史。大学语文应该是通过经典文章的赏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小学的语文,应该回归并深入到“文章”中。如果我们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化功能,那么,“以文化人”的思想就应该是我们的借鉴。从字源学上看,最早的“文”在甲骨文中像一个正立的“人”,其胸部有纹饰。因此,“文”的最初意义大约是指人类对自身的装饰和美化。“文”中包含着秩序、节奏、规律之意,因而又引申为礼节仪文。当然,无论是“文字”之文,“文学”之文,还是“文化”之文,它们都同时具备形式创造的意味,正是因为这种包含着一定秩序、节奏、规律的形式能指,引领人们进入更为丰富的意义所指。所以,“文”的情感性、形式性和审美性就应该成为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标准。《大学语文》的教育体现为高度的融合,是多样中的统一,是在大学之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教育。因此,大学语文从课程属性上具备了通过优美文章进行生命教育的可能性。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完美结晶和思想的审美化和艺术化,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欣赏,其实也就是与这些作者跨越了时空的生命对话,通过情感的激荡、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深化,学生理解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形成了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追求生命超越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同意孔庆东先生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学语文,首先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4]

三、审美化的教学与大学语文生命教育的现实路径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我们可以将其中丰富的生命意蕴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欣赏、审美愉悦中理解生命的真谛,懂得生命的意义,并最终形成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大学语文中的生命教育,首先体现在对生命之“真”的发现上。人的存在是以感性的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这样的自然生命同时也是一条被规定了长度的线段,这便是生命的有限性。人类对于这样的有限生命常含感伤之情。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慨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与无尽的江水相比,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正是这种有限性激发了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冲动,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一切创造都是人得以延伸自己生命的重要方式,也只有人能通过文化创造,来实现生命的“此在”(海德格尔)。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登幽州台歌》这类作品的赏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穿梭于历史的时空之间,在审美情感的投入中,体会诗人对生命的激情,充分感受其人生价值,这样的对话无疑能引起学生对生命的珍视,体会生命之美的真正内涵。同时人的有限性还体现在人的现实局限性上。生理缺陷、性格弱点、决策失误、判断失准等,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文学作品,尤其是悲剧风格浓厚的经典作品,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性的弱点,正视个体生命的缺陷。悲剧主人公命运的遭际往往都是因为他们是“有缺陷的好人”(亚里士多德),如哈姆雷特的延宕、麦克白的多疑。正是通过这些“有缺陷的好人”,悲剧羞辱性地暴露了我们力量的局限,强化了个体的生命意识。悲剧在这里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在怜悯和恐惧中,对自我生命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有了更深刻、更形象的体认。大学语文的生命教育,还体现在对生命之“善”的引导上。所谓生命之“善”也就是生命的目的性和价值诉求。“假如生命没有意义,那么正如存在主义者很快明白就明白的那样,它展示出一块迷人的空白板岩,在上面铭刻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奴颜婢膝地顺从上帝、自然或者社会惯例的价值观。”[5]每个生命个体都面临着这样的生命情结:每个人注定走向生命的终点,但是,生命的自由属性赋予了其选择这种“走向”的方式。“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是卫国将士的铮铮誓言,“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赴刑场。”是革命先烈的豪迈抉择,“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多情男儿对爱情的宣誓,而裴多菲则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人生价值。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最后姿态是生命价值的最后注脚,站着死还是趴着生,不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命价值观念的对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优秀作品的生命意蕴,启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反思,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情怀的感受,对叙事主人公遭遇的理解,学生或产生情感共鸣或形成强烈的同情以及批判意识,从而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做出判断,并构建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念。《前赤壁赋》教给人以豁达的生命态度,《爱尔克的灯光》让人懂得珍惜一己和他人生命,而《伤逝》在婚恋悲剧的讲述中,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命的体悟,《兰亭集序》则让学生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感受一种超然物外的生命精神。大学语文生命教育使命的实现最终统一于生命之“美”的澄明上。如果说,在对经典作品的鉴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实现对生命之“真”的发现和对生命之“善”的启迪,那么,生命之“美”的澄明则是大学语文实现生命教育使命具有整合性的途径。

文学作品价值最终是在审美中完成的,离开审美,文学作品或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历史、哲学、社会学教材。而审美的过程又是情感渗透的过程,是价值领悟的过程,审美,在其本质上是对自我的发现、自我价值的肯定。在审美这个“对象化”的过程中,主体在客体中所能发现的一切思想观念和精神价值,都作为一种生命能量潜藏于自身。这种能量一旦被作品“照亮”,主体就会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产生愉悦感。如果说《哈姆雷特》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爱情故事》表达了爱情的真谛和自由,那么,我们更应该这样表述:是读者(观众)在《哈姆雷特》、《爱情故事》中发现了自己生命的能量和激情,从而在主体意识的逐渐弥散中,感受到了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审美愉悦由此而来。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愉悦是持久而深刻的,因为审美中的知、情、意三者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暂时结束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状态,没有异化和分裂,生命充分享受着自由、和悦,享受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洽和兴奋。这样的状态,正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描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主体生命体会到了与造物同在的“在场”感,同时也肯定了自己的生命意义,这一刻,来自灵魂深处的激赏和深刻理解,构建了一个圆整、浑然而“自为”的生命,生命之本真刹那间炫目于前,生命之“美”悠然澄明。从这个角度上说,基于生命关怀的大学语文教育,对于构建学生健康和完整的人格,形成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说,只有实现了生命教育使命的大学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0.

[2]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35

[3]黄克剑.明日教育文库总序[A]//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4]孔庆东.语文教学改革与传统[A]//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抓住时代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生命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生命教育;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策略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考验,其中有些是非常具有危险性的。老师在课堂上要对这些给予重视和足够的认识,虽然有时不是太明显。有时规范和细则太多容易让生活变得无趣,人变得没有活力。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应健康地生活;在生活中要教导学生尊重客观规律,自由、快乐的生活;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积极地去生活;随时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有尊严的、有节奏地生活;深入挖掘青少年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学会在发展中生活,有创意的生活。

我们的教育由于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以人为主体的方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一种教育,其前提条件是重视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其目的是促成完整的、全面的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这就决定了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其实质就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充分的去展示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让人的内在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语文学科由于它尤其独特的特点,这就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十分专注于对语文的概括能力、知识储备的强调,这让语文课程成为了训练课程,让语文的教学成为了类似于技术的培训课程。学生学习语文时,其语文能力会得到不断向前的发展,它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内涵、使生命变得更加完美。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要将语言与精神统一起来,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和能力,其情感和对社会的认知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比较重要的。从生命教育的框架下去探索和思考语文教育能强化语文的内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很好的一次尝试。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充分的体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生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对生命就要倍加的重视和眷恋。有篇课文叫做《生命 生命》,它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当中的一片文章,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所作(杏林子的这篇文章曾经打动和鼓舞了很多的人,这篇文章是她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所写,她在十二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疾病所带来的疼痛一直持续到她61岁,也是她去世的那一年),这篇文章对生命有着独特的感悟,是对生命的颂扬之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其会慢慢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怎么去很好的修饰自己以及自身的发展问题,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生命的认识比较狭隘,大多数觉得生命只是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生命现象以及一些很空洞的生命道理这一角度,所以,学生是很希望去了解有关生命的话题及其内涵的,进行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通过了解作者文章中讲述的以及作者自身的故事,去很好的体验自我生命的存在。

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生命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对生命的认知和重视,也表现在对于生命的尊重上,既要重视和尊重自身的生命,也要敬畏和尊重别人的生命。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这篇文章中本文讲述了如下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最终保住了小钱的生命,构建起了一座生命桥,这个生命桥是连接海峡两岸的,这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通过相当的笔墨描写了海峡两岸在同一时间的两个相异的场面:第一个是在杭州的某个医院的病床上,小钱躺在那,生命岌岌可危,他只能在病床上静静地等待来自台湾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李博士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正在寻找和抽取相应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出了不断的努力,最终找到了适合的骨髓。所做的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挽救处于生命危险阶段的一个只有18岁的大陆同胞的生命。海峡两岸距离虽相隔较远,但却心心相息。

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们的真善美以及相互之间的美好情感;二是体会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是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当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鼎力相助。第三,让每个人都能重视生命,热爱生命并且珍惜生命。

三、欣赏生命,体验生命

生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不会一帆风顺,自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辛酸和困惑。它们与快乐、幸福既是矛盾的又是同一的,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好好的去欣赏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论文范文4

一、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联性

(一)语文教学与生命认知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生命特征,认识生命现象,熟悉生命法则,建立对生命的基本认知。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对小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广泛的对多元化生命存在的解读。比如,以自然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看》、《青海高原的一株柳》、《蒲公英》等,以动物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狼与鹿》、《天鹅的故事》、《金蝉脱壳》等,以人类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海伦·凯勒》、《永远的白衣战士》、《艾滋病小斗士》等。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命认知的重要资源,通过对不同生命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语文教学与生命情感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情感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同时,珍惜、尊重与热爱生命,逐步脱离自我中心主义,发展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的精神。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动语文课程的功能性转变,由单纯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以及人格养成。语文新课标更是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培养学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民族文化情感、审美情感在内的生命态度与价值观。小学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相吻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所获得的真善美、假丑恶等情感体验,将发展成为学生对生命的理性思辨,最终影响学生的心智、品性与道德,彰显学生的生命个性与追求。

(三)语文教学与生命践行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践行的教育。学生具备对生命的认知与情感还不够,还需要切实地去履行生命存在的职责与义务,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别人的生命尽一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践行生命教育的关系在于:语文课堂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感染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思想,树立学生行为规范的楷模,进而激励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大量的实验证明:榜样的力量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学习力以模仿性学习为主,且喜好模仿受到尊敬、欢迎、敬佩的对象。语文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对小学生行为的示范与激励,不仅能起到对小学生践行生命教育内涵的导向功能,其践行本身也是提升小学生生存技能与生命质量的根本途径。

二、生命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

小学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应以建构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为主。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以苏教版为例)的梳理,笔者针对小学生生命认知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并列举了相应的篇目。如下图所示:

教师在构建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时,可将其划分为“认识与珍惜生命”、“尊重与爱护生命”、“享受与超越生命”三个维度,整理相应的素材实施教学。合理的维度划分是生成教学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前提。

(二)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

小学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应突出情感取向,开展主题式情感教学。比如爱国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民族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生存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道德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等。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向学生重点阐述某种情感取向的思想内涵。以生存情感取向为例,比如《金蝉脱壳》一课,小学生能从课文中直观看到的仅仅是金蝉由卵变为幼虫的过程,教师应重点指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背后是金蝉为延续生命所付出的代价。这样,通过明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有利于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使情感教学不流于表面。

生命教育论文范文5

一、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在理论方面和实践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 语文教学失缺了人文关怀。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浓厚的工具性色彩使语文教学偏重于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过度地进行语言文字的技能练习,导致语文课只见筋骨不见血肉,枯燥乏味,感染力不强。

2. 语文教学远离了生活实际。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教学过多地存在“以考为纲、以本为学”的现象,生活中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无法与语文教材内容融合起来,生活中鲜活的语文问题情境也无法及时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时机,语文教学远远脱离了现实生活,忽略了对生命的关怀,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价值观教育缺失。

3. 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价值与情感体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灌输”仍然大量充斥着课堂。语文教学没有了激情,没有了灵性。学生个体的需要和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目前,教育界关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议颇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要积极回归语文教育的本体,引发人们对语文教学生命价值教育的再思考。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乐观豁达、胸怀宽广的积极人生态度;规划美好人生、追求高尚的生命境界与精神情操;正确理解生与死,感悟生命真谛、超越生命有限的界限,使生命充满意义,实现生命终极价值的更大化,实现人生的真、善、美。生命价值观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的高起点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多种形式的生命价值教育,将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提升人的生命意义和境界。

二、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现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豁达的人生观和自在的生活观,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喜悦与可贵,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建构个人生命的内涵,提升生命的品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生命价值。这与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尊重主体、和谐课堂、贴近实际作为生命价值教育的主线,多方面地挖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命观、较强的自我修养能力,为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实效性创造良好的条件。

1. 语文教学中要唤醒学生的个体生命意识。唤醒生命意识是生命价值教育的基础。生命意识是一种以生命为基点和最高目标,以尊重个体意愿为宗旨,处处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敬意的教育,不仅包括尊重他人生命,而且包括尊重自我生命。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知生命。《边城》中的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内心无比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因此,可以借翠翠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思考自己的人生。史铁生《我与地坛》中那颗在苦难中痛苦挣扎、寻找出路的斗争着的灵魂,让学生感知到生命的存在,体验到生命的顽强、尊严和伟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一碗阳春面》中的母子三人,面对厄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头碰头”,合力抗争,终于迎来命运的转机。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对生命孜孜不倦的追求,从而更好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珍爱生命,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

2. 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寻生命意义和价值。人为什么活着?人为谁而活着?这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个体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与命运抗争中的自我体会,更体现在此过程中对他人给予的爱、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做出的贡献。语文教学应该从文句、结构、文本和思想、民俗等方面多角度挖掘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首先,语文教学注重从文句中发掘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名句都显示了生命的蓬勃活力,包含着生机勃勃的生命价值观,生命价值观的学习和确立就在生命的成长中。其次,语文教学注重从篇章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价值,存在不同的层次。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之心,明白一个人只有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命运连同他人、社会、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才会真正找到生命价值的根本。再次,语文教学注重从文本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沁园春・长沙》是领袖人物青年时期激情澎湃的生命宣言,《跨越百年的美丽》是科学家矢志不渝的生命追求。语文教学应该从这些方面选取典型的文本,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意识,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最后,语文教学注重从时代背景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史铁生的坚定顽强给予我们许多深刻的有关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启示;《祝福》中的祥林嫂勤劳质朴,但在封建礼教等落后思想及各种势力的逼迫下,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以祥林嫂的参照,反省自身,学生就会懂得更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生命焕发出光彩;《孔乙己》更反映了腐朽的制度、人性的磨灭和生命的灾难。语文教学不仅要从正面让学生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要从反面引导学生顽强生活,正确地面对人生成长道路中的困难和挫折。

3.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坚强的生命意志和品质。生命价值教育本质就是一种有关生命磨练的教育。语文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命磨练教育。首先,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人生的成长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人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挫折是一笔财富,是一笔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精神财富,它能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事实证明在逆境中经过挫折锤炼成长起来的人才,其生存力、竞争力更强。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一些挫折很有好处,也很有必要。其次,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开展逆境教育。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明失明著有《国语》,孙膑断足写了《兵法》……他们都是些具有良好的心理忍耐力、在挫折与厄运中自强不息的人,因而在逆境中获得了成功。“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通过逆境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后,语文教学要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经的阶段。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生与死的关系,科学对待人的生老病死。正如史铁生所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应该使学生透过对死亡的了解,看到生命的有限性,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4. 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目标。生命价值教育的直接目标是认识生死,珍爱生命,养成肯定自己、尊重他人的态度,提升面对困难、承受困难的能力,不断积淀生命营养,并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一方面,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内涵。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文章,让学生理解苏轼从无限时空看待人生苦难和世间是非、以一颗禅宗的“平常心”对待人生变故和不幸、顺乎自然的旷达,体味苏轼洞悉“庐山真面目”后的“超然”。在此基础上,更让学生明白:个体只有摆脱世俗功利的束缚,超越现实功名、金钱、物欲的诱惑,才能解放自己的心灵;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信仰,忘怀得失,才能体味人生的博大与深沉,达到真、善、美统一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坦然面对人生的苦难,实现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深入社会生活。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是生命的音符,在语文教学中,还要积极地让语文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实际,使语文教学具有更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丰富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拓宽生命的厚度,发掘生命的深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体验生命、感受生命的意义与伟大,健全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目标,推动生命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①向英著《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本质与内涵论析》,《求索》2010年第12期

②林永强著《生命教育――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中国高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21期

③黄加成、刘艳玲著《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摭谈》,《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生命教育论文范文6

一、红十字文化的生命救援与生命教育

在学校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关乎生命的爱心与救助活动,本质上是对青少年学子进行生动的生命教育。活动中,对于陷于贫病伤痛的学生,学校可以从经济援助和精神关怀两个方面予以帮助,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很多高校面对校园中偶发的重症患者,一般都会由班级或者社团进行呼吁和号召,组织全校性的捐款,这种做法对医愈病者身心大有裨益,也使参与者获得一次对生命的深度关注,值得肯定。但是,这种方式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应对措施,很难持续长久,因为学生主要还是消费者,难有充足的资金提供援助,而学校自身之宗旨是培养人才,无力专职运作捐助与慈善事业。更长远和理性的做法是引入援助的长效机制,让关爱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以设想在学校建立公益基金会,考虑由校友会代为组织和管理,培训专职人员进行爱心运作。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把校友会的建设、校庆活动的开展与基金会的运行结合起来,辟校友资源,集校友之力办好基金会。当然,为了让学校的生命关怀做得更加专业、更有成效,也可以考虑引入与专业公益组织合作的机制,红十字会就是理想选择之一。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入红十字会组织,借红十字会的人道影响力和号召力服务于高校的生命关怀之中。学生是高校生命教育的主体,高校生命教育实践只有内化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才能真正奏效。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自身对生命的理解与认知至关重要。学校可以把红十字会的生命救援作为经典案例,让学生通过对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研读与思考,理解生命的特征、价值与意义,懂得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呵护生命,如何驾驭生命,如何锻造生命的意志与精神。在对红十字救援行为的解读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脆弱。生命要面对各种难以预料的外力冲击与碰撞,在这一过程中,生命显得极其微弱与渺小。正因为如此,红十字会才挺身而出,救生命于危难。广大青年学子,正是青春烂漫时,应该珍惜生命的唯一与来之不易。同时,引导学生认知生活的艰难。红十字会是世界三大国际组织之一,与联合国、奥委会齐名,在世界各地有着庞大的体系,但红十字组织每天都处在极度的奔忙之中,这是因为有太多的生命体在经历着生活的痛苦与艰辛,需要红十字光芒的普照。应告诉学生,挫折和苦难常与生命相伴,生活中需要年轻人笑对人生,培养坚毅的个性和品格,做生活的强者,做自己生命与命运的主人。

二、红十字文化的临终关怀与高校生命教育

在高校生命教育中,“死亡”是无论如何也避不开的话题。实践证明,在系统的生命教育体系中,对“生死”两个端口的关注缺一不可。④红十字文化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不仅体现在对生命危难的救援,也体现在对生命终点的关注与抚慰。红十字文化不抗拒死亡,在每一次“救生”的同时,红十字会都面临着“慰亡”的重任。救伤葬亡是红十字会的天职,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红十字会不避艰险,在烽火中为生命寻求最后的栖息场所,善待死者,告慰生者。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临终关怀,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生命结束前后对其所施予的关照与抚慰。红十字的临终关怀包括战场上的救难葬亡,也包括和平时期的临终陪伴。红十字文化的临终关怀,对高校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近代中国,烽火连天。穿梭于纷飞战火中的红十字会,在救伤恤难的同时,其瘗亡善举同样值得表彰。辛亥革命爆发后,武汉是首义之地,战事异常激烈,战场“陈尸累累,白骨嶙嶙”⑤,中国红十字会驰赴武汉“葬亡”。据统计,当时仅武汉掩埋队所收葬改葬之尸即达到2200余具。红十字会让生命有始有终,给生命留下了最后的尊严,让人肃然起敬。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掩埋遗尸,以慰亡灵,红十字会义不容辞。据不完全统计,其在大屠杀前后的半年间共掩埋军民尸体22371具。⑥战争中,任何生命体之生死皆系于一线,而红十字会员不顾个人安危,于流弹飞矢之间“以生赴死”,义无反顾地去维护死难者最后的生命尊严,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评价。在当今的和平环境下,红十字会依然不改初衷,尊重“生”,也善待“死”。在现实生活中,红十字会临终关怀的内容更加丰富和人性化。为了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去,北京东城区红十字会推出临终关怀项目,为在临终关怀医院住院治疗的困难家庭老人组织专项募捐救助活动。苏州市红十字会老年康复医院在功能上集医疗、护理、保健、娱乐、康复和临终关怀于一体,凡有老人临终,能抽出身来的工作人员都要围在老人身边,握住老人的手,让老人在享受完最后的人间真情后含笑而去。红十字的临终关怀,启示生命教育要让学生客观、科学地看待死亡,正视生命的终点与最终归宿。生与死是生命的两端,都是生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生命都要历经死亡,为生命划上永久的休止符。这一点大家机会均等,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凡夫俗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死与生紧密相连,死是生的一部分,而“个体”死是“整体”生的前提。对于死,不必恐惧,因为死像生一样自然,顺理成章。死是生命体的一种生理状态,没有任何人为的附着物。死与生都是生命永难改变的规则与铁律,每一个人都行走于生死两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科学的生命态度是生则灿烂,死亦从容。在高校生命教育中,传达“不畏死”的理念并非误导青年人轻视生命,随意赴死,而是让学生真正懂得“何谓死,死为何”。近年来,在青年学子中频繁发生轻视和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笔者认为并非因为他们参透了生死,极度厌世,而正是因为根本不懂得“生”,更不懂“死”,对生命缺乏正确客观的了解和认知,他们因一些生活中的不如意即作出极端选择。现实不止一次证明,轻易选择生死的人,往往缺少对生死的正确了解,内心根本没有做好“死”的心理准备。“不畏死”并非轻言生死,死亡是神圣而庄严的生命过程,不容半点亵渎。虽然死亡是生命最终的归宿,人不得不死,但生命的死亡应与价值的存续相联系,生命不能恒久远,但精神可以永流传。临终关怀启示高校生命教育:在正视“死亡”的基础上,还应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最后告白”,让其有尊严地离去。红十字会通过“临终关怀”,或让生命安息,或使之得到最后的抚慰,体现出对亡者生命的尊重与体恤。之所以善待死者,是基于生命自身的考虑。任何生命在其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都会历经无数的幽谷险滩,都要与挫折、磨难、疾病、灾疫做搏斗,每一个生命走完自己的历程都值得颂扬、喝彩。从生命的社会价值来说,任何一个生命都或多或少地与周围的生命群体一起携手共进,创造生命的合力,推动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为家庭、家乡、民族与国家的进步与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贡献不分大小,都是生命力量的彰显。基于此,青岛一所高校的红十字青少年组织,在青岛市红十字会和学校团委的帮助和支持下,推出了“守望夕阳,临终关怀”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为暮年老人送温暖,让“朝阳”陪伴夕阳,让夕阳在落山前更加灿烂辉煌。笔者认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在参与实践和活动的同时,青年学子接受的是一次生动的生命教育。红十字文化的生命救援与临终关怀,鲜明表达了红十字文化的生命态度。学校生命教育,应该把这种态度引入并进行深度结合。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学校整体文化的精神积淀。应给予生命现实关照和终极关怀,并将之融入到具体的学校教育活动之中。

作者:杨红星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