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与生命教育研究

大学教育与生命教育研究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命案频发的根源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生生命教育的认识不足是根本原因

心理健康关乎学生的生命。从1994年8月31日以来,国家和教育部先后下发了10多个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最近一次是2011年3月14日。看起来很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很不够的,具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只发文件,从不检查,以至于一些院校把国家、教育部的文件当成了一张废纸。二是没有把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而是任由各个学校自己决定,使我国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三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原《思想道德修养》课本里有一章内容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并后这章内容被取消了。表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严重偏颇是重要原因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9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反观中国高等教育,更多地表现出功利性教育,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根本价值。高校领导最重视的是学校的课程建设、产学研合作、就业问题等等,认为学校课时紧张,不能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必修课,学生多命案自然防不胜防。相当多的高校领导根本认识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学生的生命,没有把大学生这个人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把大学生这个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把学校看成是人力加工厂,按物的生产原则来管理学校,这都是非人性的。这种教育,必然导致受教育者人格的残缺。由于教育各级管理部门对大学生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领导更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课时保证、资金支持,很多具体问题得不到解决,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是直接原因

所谓严重缺陷,就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学生。不能及时发现,谈何及时干预。其实,每个学生在自杀之前,都有种种表现,身边的学生往往是听到看到了,但都没有重视,没有报告给有关部门,结果酿成大祸。例如,2011年3月30日,湖南师大大三学生张某某自杀前给女友小丁发短信说:“我生不如死,永别了,如果有来生我们再见。”据同学透露,高中时张某某有过抑郁症,大学时也有过抑郁情绪,事发前,曾半夜爬起来哭泣。如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得到这些信息立即启动干预机制,很可能避免自杀案件发生。我国大学教师与学生接触不多,很多时候靠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不能调动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中来,要做好工作是不可能的。

二、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有针对性地科学编写大学生生命教育教材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令人担忧,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比较多。2013年10月,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2013级3874名新生用UPI调查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得出的基本情况。是70%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有30%的大学新生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对大学新生人格健康UPI调查表中部分重要问题的选择情况。反映出新生中可能有37人想轻生,有141人悲观失望,这就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决不能置之不理,要进行追踪辅导。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比较多,但直接进行生命教育的教材很少。教育部应组织在基层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编写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受学生欢迎的好教材,其中包括怎样处理大学生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要宽以待人,与人为善,要珍惜、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等等问题,这些内容在大学生人生观教材里也应该体现,使大学生普遍接受生命教育。

(二)教育部应明确规定大学生生命教育课为必修课并进行检查

面对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自杀等极端事件频发的客观现状,教育部总是软弱无力,一拖再拖。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教育部应果断地、明确地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必修课而非任由学校自己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有“天壤之别”,必修课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要学习的,而且学校有选修课人数的限制。那些心理有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往往不参加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去听讲座等,因为他们自卑、敏感,生怕别人说自己精神有问题。为此,教育部应排除任何干扰,严格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必修课,教育主管部门在适当的时候必须进行检查、评估,以评促建,有力监督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从不检查。

(三)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培养“工具”的

现代文明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应该是提高人性,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些弊端,把学生看成经济工具或产品,把学校作为人力加工厂。因此,必须转变高等教育对人性的偏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规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研究。在德国与欧洲享有盛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己。”高校教育“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的生命和健康为本,不能光说不做。高校领导和教学主管部门,决不应以各种说词排斥学生的生命教育。要牢固树立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第一要务的教育安全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使大学生增强挫折承受够能力,这是有效避免大学生极端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突出生命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不过现在的教材没有把这些内容与人的生命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人际关系时,没有涉及生命问题。但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大学生命案频发不断,往往就是因为一点点小事没有处理好而导致杀人与自杀。复旦研究生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室四名同学的案,等等,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深层原因是这些学生的人格不健康。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要杜绝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教育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与他人和平相处,善待他人、尊重生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心中有爱的正确人生观。教材的编写者应突出这样的内容,教材的讲授这应发掘这些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并选择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心理咨询教师与大学生联手对心理危机学生进行预防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表明,很多院校都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但都是以校方为主。这样的预防与干预体系存在严重问题,表现在几乎每次出现的大学生极端案件,校放都没有在事发之前干预,原因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在大学生将要杀人或自杀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校方及时进行干预?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发动广大学生参与到预防干预的体系中来。只有把广大学生发动起来,才能有效避免大学生极端事件的发生。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仅靠学校方面、靠几个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要普及高校班级学生心理委员制度并对心理委员加强管理与培训,建立宿舍学生信息员队伍,教育所有学生发现异常问题必须及时报告,特别是对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进行明确的责、权、利管理及建立奖惩制度,因为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对学生的生命负责是高校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相信,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全校教师和全体学生精诚合作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一定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与进步。

作者:刘云涵 耿奥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