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范例6篇

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1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核心标志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根据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我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是: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市场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的一体化。

城乡规划一体化

曾经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包括京沪津渝四大直辖市在内的全国666个城市,其规划的倾向性问题有四个:

第一,指导规划的理念需要更新。首先确立,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讲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理所当然地就是城乡规划的理念,这也是城乡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因此,城乡规划应摒弃六种不正确的理念:图纸抄袭,千城一面;见缝插针,蚕食绿地;主干道宽扩,微循环闭塞;贪大求洋,失掉风格;只管单体,忽视配套;经济至上,影响协调。

第二,规划上的城与乡需要连接。在一些城市规划中,重城轻乡的问题明显,特别是一些地方根本就没有乡村规划。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必须补齐乡村规划这个短板,变城市的单项规划为城乡融合的配套规划,使城镇突显集约和功能特色,使l村引入现代的生产生活元素,并且能够保留乡愁。

第三,城市规划需要去功能。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规划,突出的问题是城市功能多而全,城与城之间功能雷同,发展优势淡化,自我风格和特色消失。比如:都想把城市打造成文化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等等。规划中列出一系列所谓的中心,既不科学,也办不到。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衰败,不是城市汽车产业一枝独大的过错,而是因为美国的汽车工业技术没有创新,落后于德国、日本。与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命运相反,德国的汽车城斯图加特的经济和社会就发展得很好。

第四,规划与管理需要无缝对接。规划一经人大批准,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不要轻易变动。如果必须变,要经法律程序。不能再搞张书记来了栽一行树,李市长上任又砍树修一条路。一个城市,路、水、气、电、网等工程设施,一定要统筹规划、相互照应,应从规划和管理两个手段结合上解决“拉链马路”的问题,避免一条路各部门都去挖。“拉链马路”的问题,看似是个小问题,但是,它给城市管理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后果不可小觑。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对城市执政者统筹能力的有效检验。城市管理应向城市服务转变,拆迁要依法,不能靠暴力;解决小商小贩问题功夫应下到疏解源头,不可单一靠现场整治;城市的外立面应降低商业浓度,创造城为人建而不是为商建的环境,还居民一个舒适和宁静。

这些问题,不能说明我们能力不行,因为我们用3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50年甚至是70年所走过的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成就巨大,经验颇多,值得认真总结。

产业发展一体化

在“十三五”以及未来的“十四五”期间,主基调都应该是稳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要统筹城乡之间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所谓稳固一产,核心是稳固现有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供应的产量和质量。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在GDP中的比重还会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农业GDP占整个GDP的比重,已经从2010年的9.5%下降到2015年的9.0%。同我国农业条件相似的印度,2013年的同类指标为14.9%。不论农业GDP怎么下降,国民的吃饭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

所谓调整二产,核心是在压缩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产能的同时,进行制造业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以高科技为标志的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将制造大国改造成为智造强国和创新大国。

所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要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补齐城乡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短板。

国际社会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的相关性高于与工业化的相关性。美国1870年至1970年的一百年,城市化与工业的相关系数为0.605,城市化与服务业的相关系数为0.970;日本1920年至1979年近60年间,城市化与工业的相关系数为0.861,城市化与服务业的相关系数为0.929。这样的分析说明,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必须有服务业的相关跟进和匹配。只有得到服务业的支撑,城市化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产业规划中,一定要坚持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做到经济效益服从于生态效益,服务于社会效益。因为经济效益算的是财富账,生态效益算的是人类健康和生命账,社会效益算的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的幸福账。这样的情况一摆开,孰重孰轻就一目了然了。

基础设施一体化

目前在城与乡的差距上,不但软环境表现得明显,在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网络、通讯、环卫等硬件设施上,差距更为突出。

基础设施一体化,有两个着力点。一个是从现在开始,所有能涉及到农村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应城乡联动,进行“一盘棋”布局;另一个是尽可能地填平补齐多年累积的农村基础设施欠账,打通城市到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十三五”期间,重点是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无电村都通上电,提高手机信号覆盖能力和网速;疏通道路,省道到乡,县道到村,硬化路面到田头。通过硬件的改善,创造城乡无差别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乡村居民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

公共服务一体化

与城市相比较,乡村的教育、医疗、保健、养老、职业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水平,至少有20年的差距。如何逐年缩小差距,以致最终实现城乡同质等量的公共服务,出路就在于城乡统筹、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

中央政府在物质的配置上,应该首先转变“保城市”的观念,把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社区服务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特别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做出倾斜性安排。只有健康,才有小康。全民小康的难点在农村,重点是贫困落后地区,有权威部门介绍,在全国建账立卡的1000多万贫困户中,有42%是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如果能做到有病得医,扶贫攻坚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增强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实质是个增加投入问题。应十分注意利用市场手段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扩大社会公共服务的企业投资许可范围,集全社会的力量兴办服务产业。应培育和大力发展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对于一些政府服务未及的公共服务项目,交由社会组织来办。同时,应支持鼓励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并且引导向农村延伸。政府在尽可能增加公共服务投入的同时,也应继续简化办事手续,改善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

要素市场一体化

一个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资本收益大于劳动收入;另一个是市场的不公平竞争。要素市场一体化,能创造公平市场环境。

要素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遵循平等交换法则,消除不利于要素在城乡之间全区域流动的政策性阻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包括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其趋利性、聚集性无法改变。但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有所作为,利用行政手段、经济补贴和激励办法,尽可能地矫正要素的亲城远乡、嫌贫爱富。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农民对城市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统购统销和低价调拨农产品,基本保障了国民的吃饭问题;二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民向城市贡献了1.2万亿元的原始积累;三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对城市廉价征地的贡献,这个数字可能大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贡献。

当务之急是按照中央规定确保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彻底打破固守多年的城乡分治的土地市场管控体系,真正做到同地同权、同质同价,依法保障农民所拥有的财产收益。

同时,应抓紧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等产权流转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公平、公正、规范运行。

社会管理一体化

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难点是社会管理制度的改革。应消除多年形成的城乡分治思维惯性的影响,在“凡国民皆平等”的原则指导下,对已经形成的城乡分治政策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是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取消与户籍制度挂钩的派生性政策。取消农民工的称谓,对进城农民由身份管理转向就业管理。矫正附加在就业上的歧视条件,编内与编外一视同仁,改革劳动派遣制度,减少证明手续,统筹农村进城人员子女教育,改善养老保险的接续和转移,为进城人员创造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用优质的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应按照中央全会精神,逐步将政策规定上升到法律法规和规章层次,将城乡一体化引上依法发展的轨道上来。

结语

我们所追求的城乡一体化,是建立在优良的城镇化基础之上的一体化。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需要研究,新问题需要解决;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向应该看清楚,并且需要审时度势,准确把握,理性处理。

城镇化的进程可能放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l布的数据计算,1978年至2015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7.7亿人,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600万人,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6.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说明,城市化在30%-60%的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黄金时段,60%以上将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未来的20年或更长时间,中国的城镇化将进入缓慢发展阶段,以至于最终城镇化率指标失去意义。其实,城镇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世界上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并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如果出现两极分化严重,贫困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住房紧张,贫民窟围城,教育和医疗保障能力低下等情况,是有问题的城镇化。前车之鉴,中国应当戒之。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凤凰镇

中图分类号:F291(25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146-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更显著地发生在城市。如果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和发动,那么其收益的主体是城市;如果说城市已经融入了现代化的潮流,那么农村则出现了边缘化的倾向。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农村、农业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成效。

我国国情决定了通过城市经济的张力或者单纯从农村内部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是行不通的。在目前情况下,城乡一体化无疑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之间可持续发展最理想的方式。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研究在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区域之内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模式,分析其经验的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可以作为学界对目前城乡关系研究的补充,为符合特定的地区变迁提供借鉴。只有正确预见与处理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城乡发展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统筹发展的实现,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概述

1.1城乡一体化的涵义

对城乡一体化至今没有权威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解释。在党和国家的文件和报告中,还没有直接使用“城乡一体化”这一提法,在相关问题上多采用“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等提法。

陈光庭[1]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给出这样的概念基于以下依据:城乡一体化发生于生产力水平或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时期,其发展进程是由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到大城市的郊区化最后迈向城乡一体化,是后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思想方法;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互动发展过程,因而在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当校正“城市偏向”,实施城乡平等发展战略,避免出现城市问题突出而乡村衰落萧条的两难困境;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社会现代化的系统演化过程,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城乡一体化要消灭的是城乡对立而不是城乡差别。恩格斯曾经提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两个标志是工农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城乡之间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一方面,部分城乡差别只能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被逐步消灭,而另一部分城乡差别可能是难以被消灭的,旧的差别消灭了,新的差别又会产生。

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城乡一样化,也不意味着变乡为城或变城为乡”,它是针对我国城乡之间的户籍、劳动用工、社会福利、住房政策、教育政策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不同政策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分割格局而提出来的,其原意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隔离,创建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运行的融合机制。也就是说,我国城乡一体化概念是界定在制度、体制范畴中的,而不是界定在地理空间范畴上的城乡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工农业用地混杂化。

1.2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模式之一:城镇化

有学者从小城镇出发,研究小城镇在解决农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主要观点是:城市的产生来自于农村集镇的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不能抛开农业和农村;发展小城镇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通过人口、经济要素的集中促进小城镇功能转变、规模扩大,缩小小城镇与城市的差别,而小城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又缩小村与镇的差别,最终缩小城乡差别。

此种模式以小城镇的发展为主导,通过小城镇与上(城市)下(农村)差距的缩小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大城市(都市区)而言,这种模式也可表现为郊区城市化模式,即通过郊区城市化来缩小城(市区)乡(郊区)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该模式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背景下产生的,实施方向总体来看是自下而上,适应于经济水平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个体私营经济发达的地区。该模式的动力是农村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靠农村自身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2凤凰镇城镇化发展现状

凤凰镇位于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部,是临淄区西北工业走廊的核心发展区和临淄区规划建设的三大经济片区之一。凤凰镇历经多次合并与整合,2003年,原路山镇与召口乡合并成立了凤凰镇,2005年,凤凰镇与临淄经济开发区实现“镇区合一”,2010年11月,原梧台镇与凤凰镇合并。现辖75个行政村,面积104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特种钢铁、精细化工、仓储物流等产业是镇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凤凰镇是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百亿产业集群镇。2011年,淄博市委、市政府把凤凰镇列为全市中心镇建设试点,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排头兵和探路人。凤凰镇的发展模式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带来很多借鉴之处。

3凤凰镇模式带来的思考与借鉴意义

3.1树立“全域凤凰”理念,统筹镇村发展布局

科学系统的规划是顺利推进镇村统筹发展的方向、依据和基本保障。合镇以后,凤凰镇把编制符合镇域特点的镇村规划作为镇村统筹发展的首要任务,高点起步,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搭建起镇域统筹发展的全新框架。

3.1.1“三大区块”实现规划全覆盖树立“全域凤凰”理念,立足于经济、社会、生态和镇村空间发展的整体性,着眼于区域联动协调发展,根据淄博市中心镇改革发展试点镇发展要求,对全镇空间布局进行了重新研究,把全镇统一规划为西部临淄经济开发区、中部商贸行政居住区和东部高效农业区“三个片区”,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推进科学发展搭建优质平台。在制定总体规划的同时,编制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产业、土地、环境、交通、教育、卫生等专项规划,使规划覆盖到镇域每一寸土地。

3.1.2“三种模式”建设农村新社区在规划指导下,全镇75个行政村按照“一个中心社区、四个卫星社区”进行五个居住区布局。中心社区即中部核心居住区;四个卫星社区即金召社区、召口社区、梧台社区和张王社区。实践中,采取了镇里集中开发、村企共建、以村为主的三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到2015年,完成所有村庄的优化整合,基本形成规划科学、配套完善、环境和谐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

3.1.3“五大网络”撑起统筹主框架一是路网。2011年以来,按照镇域总体规划要求,累计投资9 000万元修建了镇村主、次干道826条,安装路灯2 200盏,总里程204公里,修建排水沟660条,全镇7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水泥路。

二是安全饮水网。投资1 600万元实施了镇村两级供水管网改造,现已形成总长146公里、覆盖75个行政村、7.8万人口的供水网络,并研究制定了《凤凰镇农村饮水补贴暂行办法》,向全镇农民免费提供定量“同源一网”优质饮用水。

三是电气网。投资4 000万元建成凤凰变电站,投资1 200万元改造提升了电网水平;依托几大企业集团热电厂,镇域农村新社区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暖。

四是信息网。全镇数字电视、互联网络入户率分别达到95.3%、75.3%;75个村全部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并配备了相应设备。

五是垃圾清运网。在镇村修建了234处垃圾池和垃圾中转站,专人负责垃圾的清运、处理,实现了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3.2突出“四大产业重点”,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凤凰镇把提升镇域综合实力作为突出重点,坚持二产带一产促三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全力以赴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钢铁业为支柱,集高新材料、港口货运、国际贸易、精细化工、建筑安装、纸制品、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一、二、三产比例调整为1∶77∶22,实现了产业的良性互动。

3.2.1以骨干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多年来,凤凰镇坚持把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作为突出重点,围绕培植壮大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资源型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子,先后投资建设了干熄焦、超细粉、乾能机械、蓄电池隔板、超细干粉灭火剂、净水剂等一批产业延伸型、综合利用型和生态环保型重点项目,逐步形成了集采、选、烧、炼、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条及相关项目的深度开发,推动南金兆、北金、金顺达三大企业集团和一批潜力大、发展快、效益好的规模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做深。现在的凤凰镇已成为全市经济重镇、全省百亿产业集群镇。

3.2.2以园区建设聚集生产要素紧紧抓住临淄经济开发区与凤凰镇“镇区合一”的有利契机,投资3.4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了园区承载能力,增强了园区发展后劲,推动园区成为吸引大项目、荟萃好企业、集聚优产业的优势发展平台。目前,累计落户项目达137个,现有全国500强企业1家,山东省百强企业3家,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64家。

3.2.3以资源基地建设增创发展新优势从2001年开始,南金兆集团与山东金岭铁矿、冶金部山东省地质勘查局一队联合组建了金鼎矿业公司,开发储量5 500万吨的朱台镇王旺庄铁矿;投资1.5亿元买断了泰安市东平县大牛地区矿产资源;在秘鲁、印尼、菲律宾等建立了境外矿产资源基地。北金集团在贵州、内蒙、山东临沂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矿产资源基地。金顺达集团在内蒙古收购了亚洲储量最大的硫铁矿——炭窑口硫铁矿。西召集团在尼日利亚建立了石材加工基地。

3.2.4以农业综合开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以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走生态、精准、特色、品牌农业之路。进一步做大做强康浪河、巧媳妇、兔巴哥、广尔、亿百合等10大农产品加工企业。东部高效农业区现已引进农业高科技项目52个,有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

3.3健全“四大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凤凰镇健全完善“四大保障机制”,探索建立起覆盖镇村的养老、医疗、救助、住房、教育、文体、就业、收入、保障、稳定等“十大民生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3.1健全就业保障机制一方面依托大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在安置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作用,大量吸纳农民就近就业。目前,南金兆、北金、金顺达、西召等企业所在的村,土地由集体统一进行规模化经营,村民全部实现本村企业就业。同时,企业还吸收本镇其他村及周边乡镇18 600余人就业,其中本镇人员占52%。另一方面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积极支持帮扶各村大力推进产业兴村,发展村办实业、规模化养殖和第三产业,为农民提供转移就业岗位,每年转移安置就业800人以上。

3.3.2健全收入保障机制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拓宽收入渠道。

一是依靠农业综合开发和特色种养业增加收入:目前农业综合开发惠及全镇26个行政村、2.92万人口,项目人均增收800元以上,特色种养增收600元。

二是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收入:依托大企业的规模带动,在充分吸纳就业、保障群众收入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群众收入水平。目前,该镇有10 800人从事服务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3.5%来源于非农产业。

三是探索“村企合一”发展模式增加收入:在工业基础较好的村,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参股成为股东,获得“三金”收入,即“利金(公司营利分红)+股金(土地经营保底收益)+佣金(在本地从事相关产业务工的工资收入)”,实现了农民增收多元化。

3.3.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五保集中供养率达100%,五保老人年补贴金达到4 200元/人;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5岁以上参保率达98%以上;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筹资100万元设立了凤凰镇贫困党员帮扶基金,为全镇所有60岁以上农村老党员进行了免费健康查体,从2007年7月1日开始,为全镇所有60岁以上农村老党员过“政治生日”;成立了凤凰镇困难职工救助基金会,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和参与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的良好局面。

3.3.4健全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把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作为普惠民生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先后投资750余万元建设了召口中学办公楼、路山中学学生公寓等;投资800余万元进行了校舍改造;每年投入140万元补贴乘车学生,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为户籍在凤凰镇的适龄入园幼儿,每人每年发放300元的“幼儿助学教育券”。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2008年投资170万元对镇卫生院进行了升级改造,投资160万元完成了18处规范化卫生室建设,改善了群众的就医就诊条件;镇财政每年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0万元,全镇村民参合率达100%。

加快发展农村文体事业:建成高标准农村文化大院15处,农村书屋34处、“红十字书屋”1处、“致公同心书屋”2处,综合文化站1处、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1处、新型农村体育健身工程10处,自办刊物《金凤凰》报,推动了党的政策、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优良道德、法制教育、卫生习惯“六进村”。

4结论

4.1推进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

科学规划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凤凰镇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思想,始终把抓好镇村规划放在首位,以规划节约资源,以规划统筹发展,以规划激发活力,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并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实现了基础配套、产业发展、居民生活、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极大地提升了镇域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4.2推进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

充裕的资金支持是确保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首要条件,没有健康的产业发展作为支撑,没有充裕的财力予以保障,统筹发展就无从谈起。凤凰镇作为依托钢铁产业发展起来的工业重镇,产业的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把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采取积极措施,千方百计帮助支持企业发展,为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4.3推进城镇化发展,必须把民生建设放在核心位置

城镇化的真正目的是把发展成果更直接、更全面、更持久的惠及群众,从总体上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离开了民生这个根本,统筹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多年来,凤凰镇坚持把新增财力的绝大部分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扎实解决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维护镇域和谐稳定等群众的切身关切,营造出一个政通人和、环境优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镇群众心情舒畅、充满激情的在这批热土上干事创业。

4.4推进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体制机制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手段。凤凰镇在实践中坚持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完善规章制度的过程并提炼上升为制度性、机制性规定,逐步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围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绿化、社会稳定、困难帮扶等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4.5推进城镇化发展,必须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决不能盲目地搞“一刀切”。凤凰镇坚持因村制宜、量力而行,从本镇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对基础条件不同的村不强求一律,而是采取不同模式和政策措施,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推进,既保证了整体工作的顺利实施,又最大程度的兼顾了不同群众的现实需要,取得了很好效果。

5讨论

当前,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城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方面发展还有不足, 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城镇在没有丰富自然资源、优越交通条件、先进科技支持的情况下, 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广大城镇发展的道路显得极为紧迫。凤凰镇发展模式提供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一个城镇的发展与建设新型城镇,不能拘泥于过去的发展模式,利用自身拥有的各种条件,同时结合新型科技, 与时俱进、 积极创新才能实现全面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R].2005.

[2]肖良武,张艳.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2):46-50.

[3]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4]成素英,张秀兰.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4:115-118.

[5]刘伯霞.甘肃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甘肃日报,2010-03-03.

[6]黄楚平.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N].学习时报,2010-5-11.

[7]王世杰,原东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8:117-119.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3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篇布局,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坐标体系”。将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和全国新型城镇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有机结合,加大规划编制力度,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建设发展。强化“多规合一”。牢固树立全域规划、片区发展的理念,控制数量、提升质量,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推动各地完成城镇总体规划修编、以重点中心镇为龙头带动的十大片区空间发展规划编制,以及涟水县高沟小城市、宁淮新兴产业科技园等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深入开展控制性详规、镇村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注重“融合发展”。加大“融”的力度,提高“合”的质量,针对各中心镇不同情况,在规划中做到产镇融合,指导涟水县高沟镇规划建设高沟新区・今世缘小镇和今世缘产业园;做到园镇融合,推动金湖县银涂镇与金湖县经济开发新区一体化编制各类规划及控制性详规;做到特色融合,在洪泽县岔河镇实施老街传统风貌和水路环境保护“人文规划”;做到片区融合,推进淮安区车桥镇与施河镇“串珠式”双城产居互补、融合发展。力推“规划落地”。省内首创市委常委挂钩重点中心镇制度,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和定期观摩推进制度,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规划实施、建设绩效等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的离任审计和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推动各地将重点中心镇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城镇建设发展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坚持产业支撑,突出量质并举,不断壮大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实力。将产业培育作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中之重,既加大量的积累力度,也寻求质的提升路径,初步形成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格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创新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将做强十个重点中心镇与打造百个美丽乡村、培养千名创业领军人和万名新型职业农民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城镇能级,加快建设区域性产业集聚平台,辐射带动片区乡镇和农村地区共同发展。创成洪泽县岔河镇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涟水县高沟镇省级食品及酿造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等一批新的发展平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一产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旋律,加快农业接二连三、跨界融合发展;二产以工业为第一方略,实施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行动;三产突出服务业转型,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业,着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4:47:29调整到2015年的19:50:31,总体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阶段。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县区立足产业发展规划、园区发展定位,按照“建链、强链、补链”的思路招商引资,以项目集聚带动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集聚。目前,十个重点中心镇共有企业641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0家、列统“三上企业”397家,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和大中小微企业梯次发展的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坚持功能配套,优化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将以人为本作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核心,抓住服务和管理这个重点,推进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建设中的群众获得感。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推动各地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商贸场所、文体设施、休闲广场,抓好路网、水网、电网以及通讯、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设施不断健全,为城镇规模扩大、人口集聚、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撑,十个重点中心镇建成区平均面积达3.79平方公里。在“功能配套”上做文章。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集中整治”的方式,按照“整治一批、完善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以建设特色鲜明商业街区、标准化农贸市场、二级标准综合性医院等功能配套项目为引导,做到整治与建设相结合,着力改善城镇面貌,完善城镇功能,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提高。在“管理服务”上求实效。有序赋予重点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盱眙县马坝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强镇扩权试点镇,优化机构设置,承接县级下放权限777项,初步形成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管理体制;抓好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实现了城管队伍、村庄环境管护全覆盖;洪泽县以岔河镇为中心创新农村环卫、农村交通设施、农村公共绿化设施、小型水利工程、农村公共活动场所“五位一体”管护模式,被列为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

坚持统筹协调,强化整体联动,有效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合力。将统筹作为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统筹上下功夫,在协调上求实效,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系统性、持续性。统筹片区发展。针对十大片区涉及32个乡镇、130万人口的“大块头”实际情况,以产业为纽带、共赢为原则、县区为主体,加快推动由各自为战、分散发展向高效集聚、区域协调发展转变,着力打造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空间单元。淮阴区将徐溜镇片区、渔沟镇片区纳入“一城五片”城乡发展布局予以实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统筹镇村发展。以重点中心镇为依托,推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向农村辐射延伸,切实解决好新型城镇化“最后一公里”问题,饮水安全、环境整治、危房改造、渔民上岸等农村实事工程、民生项目加快实施,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创成金湖县银涂镇红湖村、洪泽县岔河镇滨河村等一批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涟水县红窑镇龙兴村、淮阴区渔沟镇杨庙村等一批全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统筹绿色发展。以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工业污染防控,严控新增污染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走绿色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城镇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全市94%的乡镇创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实现市级以上生态村全覆盖,十个重点中心镇中九个创成部级生态镇。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土地财产权;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6-0139-05

城乡一体化是20世纪80年末我国在实践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从而构建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城乡融合,以制度融合推动市场融合,通过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开放互动、产业发展关联密切、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城乡空间布局合理,使城市和农村居民在政治权利、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大体趋于相同。

一、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

体制是指维持国家、社会和区域运行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法律。组织体系是组织机构,制度是指保证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的规范。机制是指客观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组织、联系的方式和要素发挥作用的方式。经济运行机制是指经济在内在力量的推动下用一定的方式使经济主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实现效率和公平。体制决定机制,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机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把城市和乡村放在平等的地位,并充分考虑农业的弱质性和公益性,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破除旧有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形成平等、开放、融合、功能互补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体制创新为前提,促进机制的形成与功能的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创新重在城乡制度的统一,使农民在财政、户籍、土地、金融服务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发展机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是在制度统一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制度融合实现市场融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但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究其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

(一)我国二元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城乡二元结构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我国的二元结构形成于农业全面支持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1952年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为25.3%,工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只有6%,不但经济贫穷落后,而且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以及朝鲜战争和的压力,能否迅速发展经济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当时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达被当作国家富强的标志,由此国家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但是发展重工业需要巨大的资金,钱从哪里来?当时的苏联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成功实现工业化,给了我国强烈的示范效应。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复制了苏联模式,国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城乡二元体制,主要通过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农业集中生产、统购统销和户籍管理等形成了一系列城乡关系的制度与政策,这些制度构成了一个互相支撑、互为补充的完整的刚性制度体系,这就是我国计划经济体系的形成,这套经济体系确保了农业对工业、农村对城市长期而巨大的贡献。特别是195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户口,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城乡二元结构,进而演化为与户籍紧密相连的二元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教育、卫生等制度安排,催生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制度,造就了今天我国最大的结构失衡、最大的社会不公和最大的发展问题。

我国的二元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它是制度变迁的产物。由于我国的二元结构内生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制度,所以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这些制度和政策阻碍了我国“三农”的发展,导致城乡分离和分割的局面日益加深。其次,它是“双二元结构”。我国的二元结构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又包括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长期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表现为:(1)两种不同的户籍制度。户口在性质上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民被登记为农业户口,城镇居民被登记为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不能自由转换为非农业户口。(2)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前我国资源由行政配置而不是市场配置。比如,很长时间内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而农村中的教育和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3)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享受不同的社会待遇和发展机会。在一个国家内,这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农民仍然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城乡公共资源不能均衡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均等享受,城乡生产要素不能平等交换,我国城乡分割的程度和影响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要大得多。

(二)我国二元结构的深化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二元结构在制度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得以续存和强化。有学者把改革开放前因政府行政干预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称之为“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把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资源重新积聚所带来的城乡断裂称为“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特点和市场竞争加强,进一步加剧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加速了农村要素向城市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具体表现在:第一,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2014年,中国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90%,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却只有54%,而且还包括在城镇就业和生活却没有城市户口的2.6亿农民工,城乡融合速度远远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很大一部分人不能充分分享工业化带来的好处。第二,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趋势没有根本改变。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1978-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但此后,随着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农民收入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了1989年的绝对负增长,此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至今仍在3倍以上。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第三,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和工业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农业和农村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迅速向工业和城市集聚。一是土地要素。城市建设和工业项目从农村征用了大量土地,虽然征地补偿在逐年提高,但仍然大大低于土地市场价格,而且土地征用和转让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大都用到了城市和工业。二是劳动力要素。常年有2.6亿农民外出打工,其中1.6亿进城打工,近年来虽然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在逐年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但与城市职工工资和企业利润收益相比,农民工的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偏低,农民进城打工留给城里的“剩余价值”是巨大的。三是资金要素。农民和农业积累的资金转为存款大量流入城市和工业,而农业农村发展严重缺乏资金支持,农民普遍贷款难,贷款成本高。可以说,要素交换的不平等是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也是城乡利益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因此,单纯依靠工业化的自发力量不仅不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反而加剧二元结构的发展。事实上我国凸显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累积深化的结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四)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稳定物价、稳定社会、保障国家安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承担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社会效益高但比较经济效益低,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一是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和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是保障农产品供给、保护农民利益、平衡工农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途径。对待农产品价格上涨要有宽容度,不能单纯从城市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是各级财政对农业要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投入重点。增加对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良种培育、动物防疫体系、规模化养殖、农产品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等的投入;财政支持的重点不仅要继续支持提高农产品产量,还要支持农业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以改善农业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一个高成本的发展阶段,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积极性不高,要进一步从增加规模、提高标准、扩大范围等方面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提高粮食主产区的收入水平,增强种粮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保障粮食安全。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5

关键词:统筹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经济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一、确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略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是要构建农村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依存的关系,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的过渡,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

(一)协调推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转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战略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对于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时,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两者具有双向互动的功效,因此,需要协调推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一是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着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统筹研究制定和实施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城镇化战略。二是加快产业发展转型。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有力支撑,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产业发展必须实体产业和服务业两手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改善服务业发展质量,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能力。

(二)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是十明确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问题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配置效率,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我认为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既要着眼于公平,使农村居民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公平地获取公共资源,享有公共服务,同沐公共财政的阳光;更要着眼于发展,提高城乡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城乡发展能力。

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应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和公共资源,统筹城乡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侧重,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三是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要提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能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强“造血”机能。

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是重点,同时城乡一体化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二、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一)统筹城乡发展。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要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低水平维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推动综合变革。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

(三)破除体制障碍。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也是一场城乡之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大变革。由于长期以来采取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和城乡不同的治理模式,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一系列的体制,缺少合理规范的融通促进机制。当前,应以户籍制度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人口之间的均等享有,让农民切实分享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壮举,没有样板可循。尽管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人口众多且呈现老年化趋势,城镇化的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刚刚起步等等。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从思想、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0-0051-03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首先是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这是关系全局和整体,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的一项现实的和历史的光辉任务。经济、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各项工作,都应当以此为指导方针,防止偏离和错失,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其终极目标,则是城乡一体化,避免扩大而逐步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差别、对立和冲突。

一、二元结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很多方面,反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突出表现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即所谓二元结构的矛盾。二元结构,说的是先进的工业与相对落后的农业、繁荣起来的城市与相对陈旧的农村、不断富裕的市民与相对贫困的农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显得对立并产生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和这样那样的冲突。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错综复杂,而其中最广泛、最深刻、最突出的就是二元结构的矛盾。

我国的二元结构是传统的计划体制的产物。准确地说,计划体制导致二元结构的进一步固定化、刚性化和僵硬化。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分割,是又一种“一国两制”,把农民排斥在市民之外,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蒙受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歧视。城里人和乡下人都是“世袭制”,一度采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动员、组织城市居民下放农村,把二元结构推向极致。

改革开放以来,先在体制外、后到体制内,二元结构的模式有所松动。但是,作为历史现象和计划体制的遗产,二元结构到今天依然是突出的。集中表现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除个别年份外,经常是城市居民的所得收入增长率高于农民。以收入差距在3倍左右为基础,人均储蓄和财产的差距更达10倍或更多,特别是投资则尤难测算。人们常用的基尼系数,城乡统测,早已超越0.4的警戒线,有人计算达0.6或更多。延伸到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物质生活外,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也更悬殊。如教育、卫生和文化,城乡大不一样,已经提到是否公平(公正和平等)的高度。

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关系,要求统筹协调,是一种惊醒,是一种转折,是一种开拓,有其现实性、针对性和紧迫性!

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三农”的互动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现阶段,有人归纳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正在大力推进,取得赫赫成果。这个“三化”,其实以二元结构为背景,两者之间是难以分割的。“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同样不是孤立或单边的,有赖于“三化”的进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正是要把两者联系和结合起来,使“三化”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利于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契机。

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应当是支持和发展农业的巨大动力,不是为工业化而工业化。工业办在城市,农村只办农业,这种分工是造成二元结构的原因,有其历史局限。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乡镇企(工)业异军突起,打破传统格局,是广大农民在承包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新。接着而来的一个口号,叫做“农村工业化”,引起不同评价。能否认为,要求乡乡村村都办工业,遍地开花,星罗棋布,不加臧否,这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哄而起,有其积极效应。但是经过实践检验,很多行业办在农村,过于分散,从长远看是不可取的。多年来,经过整顿和改组、改制、改造,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工业化与“三农”是两条路上跑的车;相反,工业化仍旧要依靠“三农”(特别是某些资源、市场和劳动力),同时要竭力为“三农”服务。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始终要牢记。工业要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先进生产资料(包括机电设备),要为广大农民提供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以改善其生活并为自己扩大市场,还不能忽视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业,如食品、纺织等办在农村,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并就地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如果说,过去是农业为工业输了血;那么,现在到了工业为农业“反哺”的时候了。这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千万不能置之度外。

城市化或城镇化,应当是建设农村、密切城乡关系的重要一着,不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这在不少同志的心目中,认知不尽相同。有人也曾认为,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看到“三农”问题不能仅靠“三农”来解决,而要以城市来改造农村、以市民来转化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解决“三农”。但这是一个方面,搞得不好,仅着力于此,容易放松对“三农”下功夫,造成城乡、工农差别的越来越扩大。好多地方的农民,特别是进城农民工感觉并反映,城市越来越优美、豪华和现代化了,相对而言,农村变化不大,并且城市建设的成果难为农民包括农民工所分享,于是,农民和农民工在心理上不平衡,在情绪上不平稳。看来,将城市化纳入视野,在把城市做大、做强、做美、做优的同时,必须同步地推进县域和乡村的建设,形成城乡互动互补和互惠互利,并处理好相互关系,注意到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努力达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尤其对因城市扩容而带来的农民失地即失业问题要慎重处理,免除其后顾之忧。这才符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是侧重一头,放掉一头。

市场化作为改革的取向和标准,应当充分估计其双重效应,不是为市场化而市场化。在二元结构的既定格局下,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其实际效应不尽相同。现在已经发觉,城市的市场化进程较快也较顺利,而农村的市场化进程则较滞后。对工业和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力度也有差异。本来,城乡市场是统一的、放开的、互动的,这在理念上和决策上已经明确,而实践上和行动上却不一样。何况,市场化的原旨是平等竞争,实际上由于基础不同、实力不等,竞争的结果往往是有利城市和工业,不利农村和农业,某种程度上成为前者优胜、后者劣汰。因此,市场有其失灵即有失公平之处,需要政府给以调控和纠正,要在深化改革中有所筹措,努力建立和健全城乡一元的联运机制,逐步淡化以至抹去二元结构的体制约束。这也是促进城乡协调的必要一着。

总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一定要同正确对待和积极解决“三农”问题

打成一片。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决不是什么老话和套话,而恰恰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值得深刻领会,认真实施。

三、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若干对策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不仅体现在协调,也体现在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上;不仅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也体现在“三农”问题上。而其终极目标,则在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克服二元结构的传统症结及其带来的种种矛盾。这是一项长远的使命,不可能期望在近中期臻达。但也正因如此,应当作为一个方向,即时启动,不断逼近。

走向城乡一体化,贯串于方方面面,大体上有若干对策设想:

一是点面布局一体化。城市与乡村都是空间,原来是开通的,相互渗透、交叉。但在传统体制上,行政体制分割,各行其是,无法协调。还其本质,就要处理好点(城)与面(乡)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有一种观点,即点、线(轴)、面结合,就是这个意思。城市是核心,不能离开周围地区即其集聚和辐射面。所谓城市圈,同样是开放的,不是把城市圈住,与广大的“面”相隔绝。

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包括陆、水、空交通和水、电、气供运,都要城乡联结,而不只是城市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流才能通畅无阻,汇集成网,达到互通往来,调济余缺。

三是产业结构一体化。核心是工业与农业以及服务业的一体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规模的产业化。特别是工与农,相互供销,共同发展。在一个行业和产品,形成产业链,也应当和能够城乡结合,各扬其长。当前存在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竞争过剩,导致产业结构的劣化,病灶之一是城乡各搞各的。

四是科教文卫一体化。特色在精神产品,长期来城乡差别也大,造成不同档次,使农村偏枯,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谓读书难、看病难,农村特别甚于城市,要花大力气纠正。

五是市场体系一体化。就商品市场而言,城乡已经放开,但是各有兴衰;而要素市场,差别尤甚。特别是资金融通和资本积聚以及技术、信息,城市有场,农村待萌。这对生产和生活的制约很大,如何统一和有序,亟待从长计议。

六是就业培训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形式一元,歧视仍多。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有结构性矛盾,所谓“民工荒”,与教育培训的偏颇有关。今后在就业上要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专业培训的城乡一体化为支撑。

七是社会保障一体化。过去只在城市推行,特别是低保和失业保险,取得良好效应。现在应逐步向农村延伸,包括医疗和养老保险,更是雪中送炭。只是未富先保,不得不是低水平以求广覆盖,有待继续加强和完善。

八是资源配置一体化。这是上述诸一体化不可缺少的杠杆。一段期间,财政和信贷都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失调,近年来有调整,还未达到比例恰当,要作进一步纠偏。

九是规划设计一体化。城市规划如火如荼,但是只规划城市,不及农村,县域规划也是这样,因此要使其扩容。城市设计不能盲目攀高,有待降温,体现节约;相反,乡村设计往往偏低,要在条件逐步改善后适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