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家庭教育范例

城乡家庭教育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1

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早已有之,“根据目前可考资料,国内最早从事家庭教育活动在3600年前的夏末商初,国外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古埃及”[1],但目前学术界对家庭教育基本内涵仍未形成统一认识,代表观点有三种: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2];《教育大辞典》给出的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3];还有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影响”[4]。可见家庭教育的概念从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父母对子女单方向的教育,后者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参考以上定义,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为: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主要指家长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学者同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相比较,认为大学生家庭教育具有目的更多样、内容更丰富、途径跨时空、方法重互动等特征[5]。基于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教师的不足、现代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家庭教育向大学阶段延伸成为必然。在调查基础上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描述,有利于拓展家庭教育的研究领域,使之向大学阶段拓展,又可以促进家庭教育更好开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选择S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从该校大学生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选择该校理由如下:第一,从专业上考虑。S大学为省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面向全国招生,涵盖11大学科门类;第二,从区域性考虑。江西地处华东南腹地,东南临近浙闽粤沿海发达地区,西北和湘鄂皖相接;第三,从代表性考虑。S大学在全国高校综合排名处在65位左右,比较能代表全国地方综合性院校的水平。基于以上因素,S大学在校生具有生源地、专业类别等方面分布的“典型性”,因此选择了S大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抽样调查。

(二)调查工具与方法。使用课题组自编《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先把要研究的总体按某些性质分类,然后在各类中分别抽取样本”[6],在抽样过程中划分了性别、年级和专业门类几个层次。问卷人口学资料部分包括性别、年级、专业门类和家乡所在地等共10道客观题;调查的主体部分包括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家人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家人交流的内容。家庭教育内容①部分采用五级计分法,每道题目的选择项为“非常多、比较多、不多不少、比较少和非常少”,分别计分为5、4、3、2、1。涉及有生活琐事、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情感、性教育、理财能力等13个方面内容。

二、研究过程

(一)样本基本情况。表1显示,女生样本略多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占大多数,达样本总数的68.7%;所在年级的分布,研究生样本较少,只有40人,其它年级相差不大;专业上,理工科的学生较多;生源上,农村和地方城市样本比较多,大城市样本较少,只占样本总数的6.9%;父母文化水平总的来看不高,大多为中小学文化水平。父亲接受高等教育的占18.4%,母亲接受高等教育的有13%。父亲的文化水平总体上高于母亲。

(二)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照,从教育责任、教育能力和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要求大学生作答。结果如表2所示,认为教育大学生的责任“完全在学校”和“学校比较大”共有160人,占样本总数61.5%。选择“家长比较大”的只有2人,“完全在家长”项目频数为零。在问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时,选择“学校大”的有208人,占81.7%;选择“家庭大”只有6人,占2.3%;选择“差不多”的为48人,占18.3%。询问大学生“家庭教育所发挥的功能”时,选择“是学校教育的辅助”的为157人,占59.9%;选“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的有89人,占34.0%;选择“比学校教育重要”的只有16人,占6.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责任、教育能力和教育作用主要还在学校方面。

(三)时间特征描述。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特征用联系频率、回家时间间隔和家长是否经常来校探访三个因素来描述。结果如表3所示,每周一次的占59.2%;考察大学生的回家情况,76.3%的大学生每学期回家一次;另外,89.3%的家长不经常来校看望大学生②。

(四)沟通媒介和途径。表4显示,多数大学生使用移动电话和家人沟通,传统的书信和固定电话方式所占比例不大,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开始出现在大学生家庭教育中。另外,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占到了样本总数的91.6%。

(五)家庭教育内容。

1.家庭教育内容得分。图1中横坐标为家庭教育内容,使用的项目名称是问卷中相应题目的抽象表达;纵坐标为各项目的得分均值。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均值比较高的前三个项目为生活琐事、健康安全和就业择业,得分低的几个项目为性教育、专业知识、理财能力和风险挑战。可见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有偏颇,有的方面多,有的方面少。

2.性别维度的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条件下,通过对两组分为两组独立样本,采用Mann-WhitneyU方法③,对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13个方面进行推断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在思想情感、人际关系、性教育、性格个性、生活意义方面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它方面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生源地维度的比较。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是通过分析多组独立样本数据,推断样本来自的多个总体的中位数或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7]。表6是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将样本分成独立三组,进行推断比较家乡所在地因素对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生活琐事、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性教育、性格个性、就业择业、风险挑战、理财能力城乡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其它方面城乡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独生子女维度的比较。根据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将样本分为两组,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内容进行推断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在思想情感、健康安全和性格个性三个方面独生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分页标题#e#

5.家长文化水平之间的比较。表8是分别以父、母亲文化水平为分组变量,采用KruskalWallisTest方法进行的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表中给出了卡方值、自由度和显著性值。左半部父亲文化水平与家庭教育内容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专业知识、思想情感、性格个性、风险挑战和理财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值小于0.05),说明在这些方面因为父亲文化水平不同而使家庭教育内容存在明显差异。表8右半部的结果显示,在专业知识、健康安全、性教育、性格个性、就业择业、劳动精神、风险挑战和理财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这些方面因为母亲文化水平的不同而使家庭教育内容有显著差异。而在生活琐事、思想情感、人际关系、生活意义和社会责任方面,受父母文化水平的影响都不明显。调查发现:第一,父亲和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家庭教育内容的影响,有相同的方面,比如专业知识;也有不同方面,比如:性教育只在母亲文化水平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第二,家庭教育内容只是某些方面受家长文化水平显著影响大。

三、结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不足。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学校方面,并且学校的教育能力强于家庭,家庭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在培养大学生方面只能发挥辅助功能。可见大学生没能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所能发挥的特殊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而言,和家人联系更密切,受家长影响更大。因此,若想完善大学生素质,家庭教育不可缺失。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2

关键词:家长;中学生;家庭教育;思想品德素质

1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1.1家庭结构类型

在新的“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出台之前,核心家庭是最主要的家庭模式。在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中,独生子女备受宠爱。家长包办代劳一切,使家长们对孩子过分呵护而忽视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正是孩子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的过分溺爱使他们养成了贪图享受、意志薄弱等不良的品质,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现象的出现更加令人感到忧心。在农村中,许多父母要外出打工,因为自己没有时间照料孩子,就把孩子留在亲戚家,或由祖辈监护,这样孩子就成为了“留守”儿童。中学阶段正是孩子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孩子的中学阶段如果缺失了家庭教育成为“留守”儿童,那么这样的孩子大多会性格孤僻冷漠缺乏爱心,心理过度敏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更不利于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

1.2家庭经济社会地位

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家庭经济地位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当一个孩子一出生他的发展起点就被决定了,如果他想突破这个起点,他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超越所有的局限,这是非常不易的一件事情。但是也有很多的研究者认为,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不能直接作用于中学生的成长发展,更不能直接作用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它是通过家庭中父母的教育风格、家庭的危险因素以及家庭互动中的教育影响的学习环境为媒介,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及社会性发展。

1.3家长的自身素质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子女思想品德的因素之一。首先,文化素养较高者,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能够占有一定的优势。第二,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他们在教育的孩子时候,大多采用民主的方式,运用心平气和的态度与孩子交谈。但是相对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则采用专制和放任的教育方式,他们没有能力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指导帮助,只是表现出单纯的焦虑和急躁。最后,自身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不仅仅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给予孩子以表扬、鼓励,还培养了孩子自强自立和负责任的良好品质,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自觉地热爱和享受学习,这对于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2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影响

2.1家庭教育观念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影响

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家长的教育观也在发生着变化。主要包括重智轻德,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以及忽略子女成长中的心理变化等等。在当今这样一个看重分数、成绩、文凭、学历作为第一敲门砖的社会中,父母只注重孩子成绩的高低,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不管。他们认为只有分数才是衡量“好孩子”和“坏孩子”唯一的标准。在这种家庭德育误区中,最终将会导致中学生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2.2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大体总结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所谓民主型,是指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可以提出建议,并让孩子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来做出决定,最终不管结果如何,家长都会给予赞扬。所谓专制型,是指孩子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父母不管孩子有任何想法,都必须去按照父母的看法去办。这种“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确实让孩子会吃不消,压制了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特别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所谓放任型,是指家长对孩子采取“放养”的教育方式,他们任由孩子自由发展,无为而治。这种教育方式也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3言传身教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影响

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举止言谈、行为方式等等都会对孩子心灵成长,品德培养以及习惯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教育不当的事例。例如:家长带孩子去排队购物,或者是做其他一些活动娱乐,由于排队的人过多或环境比较混乱,很容易造成你挤我我碰你的情况。这时候有的家长就会互不相让在言语声中极力地指责对方,甚至发生激烈争吵,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当着孩子的面动起手来,这会对孩子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还有的家长在家里会对孩子进行各种良好的品德教育,可是如果带孩子出门时自己就会违背自己所说的。所以,家长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就会对孩子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3构建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措施

3.1强化父亲的角色作用

现如今,大多数的孩子都成长在一个缺失男性教育的社会环境中,在初高中的校园里,就存在着许多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现象,反而女生要比男生的性格要坚强勇敢些。这是由于,在基础教育中,男性教师大大少于女性教师;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来的大多是母亲,父亲很少来给孩子开家长会,这说明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而这无疑是最大的原因。许多中学生仅仅停留在“母系氏族”的阶段,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扮演是不同,母亲在许多方面不能代替父亲的作用。初中孩子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阶段,叛逆心理严重,常常会做出很多不可思议违背大人意愿的事情来,在这个年龄的孩子是很难管教的,而母亲的本性又是疼爱孩子的,对孩子的表现显得手足无措,或者为了孩子筋疲力尽失去耐心,由于女性的容易急躁的感性心理,对孩子做出过激的行为。因此,当孩子的青春期遇上母亲的更年期时,父亲更是责无旁贷,万不可“隔岸观火”。强化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作用,对于优化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2营造健康舒适的家庭氛围

营造健康舒适的家庭氛围对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最近,哈佛大学的入学委员发表了一篇《让下一代喘息还是累垮》的研究报告,这篇报告给我的感触颇多,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营造健康舒适的家庭环境对其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由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他们的学习环境改变了,学习负担加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面对的人际交往范围也扩大了,所以在此期间,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孩子,尽量为孩子去创造健康舒适的家庭环境。当孩子在家的时候,不管是在假期,还是周末,父母都应该降低家庭里的紧张度,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采用温和的方法化解家庭矛盾。总之,父母们要在有限的家庭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为孩子营造健康舒适的家庭氛围,这对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3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其中占最大比重的当属进城打工的务工人员,许多打工者一年才能回家一次,他们只能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这样的孩子就被人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这样的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健康的家庭教育,非常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近年来,国家和社会都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来改善这一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方式来解决此问题,首先,政府可以组织和培训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去农村关爱照顾留守儿童,政府可以规定一定的服务年限并给予这些大学生优惠政策和福利,当他们服务期届满之后对其选择再就业有一定优惠支持,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的问题,还解决了一大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次,政府要不断建立健全城市公立学校的义务教育对打工者的孩子的吸收接纳政策,使进城打工的父母可以带上孩子就近上学,使打工子弟的孩子可以接受城市的学校教育,并且不受地域歧视,不被区别对待。最后,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解决“三农”问题更加被国家提上日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市关系,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壮大农村的新产业,推动展业的融合发展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如今,越来越多的项目建设在农村展开,所以新农村的建设可以使广大村民就近工作,再不用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而这就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之策。

4结束语

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民族品德素质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位于最基础的地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德育体系。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源于家庭,最终的成长和成熟也需要家庭的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只有家庭和学校、社会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三者的基本功能,才能使中学生的品德素质迈入健康发展的正轨,才能完成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崇高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3

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探讨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中,家庭教育不容忽视。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家庭的每一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在农村和城市学校教育资源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也会相差悬殊,因此农村家庭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值得我们重视。在这里,仅结合我在农村中学对潜能生的家庭情况的调查,谈谈农村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一、家长文化程度不高

在我们这个地区,有的农民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素养较低。虽然希望子女学习好,但是就知识对孩子将来就业的影响认识不够。受思维所限,目光短浅,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有的学生在小学成绩不够理想,就对自己的孩子的未来失去信心;有的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不理想,也听之任之,对孩子不抱有希望;还有的认为孩子的能力是注定的,不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有过多的投入,影响孩子的认知。虽然家长的文化程度不是影响孩子学习的直接因素,但是家长的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不和谐,家长与孩子缺少沟通

有的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吵闹、打架,甚至有的拿孩子撒气;还有的在家里玩麻将,缺人手的时候,还让孩子帮忙;有的家长离婚后,双方父母都忽略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关心很不够。这些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心理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影响,影响他们的认知,使得孩子无心向学。

三、家庭和学校教育不一致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部分家长不能够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学生出现问题需要与家长沟通,但是还有些家长不能到校。有的只是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学校,收效甚微。就是连开家长会的时候,还有好多家长推脱不能到校。甚至还有些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推卸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完全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致使有的学生经常违反纪律,抄袭作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家长发现了这些问题后直接推给了老师,更有甚者对孩子撒手不管。最后老师对孩子的学为力。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4

关键词:家庭教育;思想品德;心理认知;影响

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由于受自身认知特点的影响,其主要形成的因素取决于环境和教育两个方面。儿童在出生以后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在入学之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完全来自家庭的影响,来自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适当的家庭教育在孩子还处于小学阶段时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他们的思想品德必定会向反方向发展。

一、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学生在扮演“学生的角色”之前,一直是家庭的最小成员并且以自我为活动中心,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认为自我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事物都应该服从于他们的要求。但是在进入学校以后,学生要学着生活在不一样的环境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状态,他们的认知方式大都是以外界的输入为主,是一维的。同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很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做出一系列行为的模仿对象,简言之就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行为易受外界的干扰。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尤其在孩子的品行方面。家长可以没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但是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拥有高层次道德品质的家长可以把孩子塑造成道德高尚的人,因为一个人的道德比智力的发展更重要。社会上一直流行一段话,有一句是“没有品德的高智商者对于社会而言是一个危险品”,这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我国在几千年前就有家庭教育的记载,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是母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留下的佳话,还有孔子教育儿子的事迹在史书上也是随处可见,可见一个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一定拥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家庭教育。

三、重视家庭教育,提高思想觉悟

(1)提高家风意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尤其是孩子在进入学校以后,他们整体接受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对会减少。家风是我国多年的传统,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比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孔家家风就遵从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始终会遵循这样的原则,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生活在一个有道德的家庭环境中。我国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宗族的传统,宗族也会举办相应的弘扬家风的活动。学生已经具备了自我认知的意识,家长可以带着他参加这种宗族活动,让他了解家风内容,树立家风意识,弘扬家风传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其道德素养的提高。(2)家长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最成功、最有效的方式应该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了。一个家庭的状态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状态,如果一个学生的父母在家里整天以武力解决所有的事情,那么这个学生就会认为他跟同学之间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武力。父母在平时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讲求民主的家长遇到与孩子有关的问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会让孩子学会尊重。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特别溺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即使是独生子女,他们也不全是以自我为中心且不懂得分享的,这是因为在受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家庭的成员表现是不同的,孩子身在其中的感受决定了他们的道德行为方式。(3)实践道德感活动。学生进入学校以后会在课本上学到道德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但是学生会不会真的按课本上所讲的那样去实践,还需要教师和家长去督促他们真正进行自我实践。作为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具有道德感的活动。例如,城市里的流浪动物很多,政府会出台一些政策,让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收养这些流浪动物。这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爱心。同时,如果孩子收留了小动物,就会去照顾小动物,从而让他们在一件事情中学到许多道德层面的内容。

四、结束语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随着孩子进入学校,他们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在学校的时间更长,使得家庭原有的一些教育相对缺失,孩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性遗忘原有的家庭教育模式。因此,家庭教育在此阶段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汪国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

[2]初子墨.试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4(21).

[3]仓决.如何营造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环境[J].内蒙古教育,2012(22).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5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幼儿;卫生习惯;养成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部分幼儿养成了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这些习惯有些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有些则直接对他们现在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会对幼儿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工作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儿童的卫生习惯对儿童的长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家庭环境、家长素质以及家长教育观念与方法也是导致幼儿养成不良生活卫生习惯的原因。不良的家庭,幼儿园教育会对孩子的卫生习惯产生负面的影响。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的教育要求。[1]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是根据其自身学识和育儿经验编著的,其中所蕴含的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家庭教育》中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方法

1.1诱导法

陈鹤琴说:“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应当以‘循循善诱’为依归,不应当以力迫威胁为能事。虽引诱和威胁都使得小孩子服从,但小孩子心里的愉快与不愉快则不可以道里计了。以引诱或威胁的手段去对待小孩子,不仅小孩子心里有愉快或不愉快之分,就是做父母的自己也有喜怒之别。”“若诱导他,而他仍旧不听,再用强迫手段也不算迟,何苦贸贸然去强迫他呢?”[2]在一鸣不肯穿衣服时,他的母亲就是这样做的。她不以强迫的手段对待一鸣,而是同他一起唱歌、给他讲故事,如此,在孩子注意力被转移的时候,就将衣服穿好了。这样的方式,不仅一鸣感到愉快,不再为穿衣服而别扭,他的母亲也会觉得轻松。很多时候,一味的责骂并不能使幼儿得到很好的教育。如果一鸣的母亲在他不肯穿衣服时骂他甚至打他,只用高压手段去压制他,他就算勉勉强强把衣服穿好了,也仍会觉得穿衣服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一旦有可能,他仍然不愿意穿。

1.2以身作则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常常看见别人做什么就去模仿什么。虽然他模仿的结果和他所模仿的对象不完全相同,但也是有一些相像的。只是幼儿是非善恶的观念很薄弱,并不能分辨什么是可以模仿的,什么是不能模仿的。有一次,一鸣看见父亲吐痰,他学着也做出吐痰的样子。我们都知道随地吐痰是不卫生的,是不对的。然而小孩子并没有这样的观念,他看见他的父亲这样做了,他也就这样学。因此,父母以身作则对于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2《家庭教育》中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方法在现今家庭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2.1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表率

“身教胜于言传”,家长作为幼儿世界的重要他人,应该在孩子面前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严于律己,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和教导孩子。笔者在生活中观察到,有的幼儿家长在教导幼儿时常常言行不一致,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然而自己却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这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很不利的。笔者曾见到一位母亲在饭前提醒自己的孩子先去洗手,然而这个小女孩却说:“爸爸也没有洗!”她因为自己的父亲没有在饭前洗手,因而并不觉得这是不好的习惯,并且在母亲提醒她时以此为理由拒绝去洗手。由此可见父母以身作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很重要的。这位父亲在听见孩子的话以后,就说道:“吃饭前当然要洗手,爸爸只是不小心忘记了。谢谢妈妈的提醒。”然后他就去洗手了。小女孩听见了,就明白饭前应当洗手了,并且在下一次吃饭前,她生怕父亲又忘记了,还提醒了父亲一起去洗手。自此,她就养成了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了。除此之外,家庭中的其他成人,如爷爷奶奶也都应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做好表率。

2.2严宽适度,为孩子明确行为准则

笔者曾在生活中见到这样的情景:做母亲的要为孩子洗澡,做父亲的却认为天气太冷不应当洗。二人甚至为此产生争执,而孩子则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听从谁。这就很不利于幼儿习惯的养成。因此,父母双方应当尽量保持教育一致,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产生争执,可以私下进行商议以达成一致,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并使之成为习惯。此外,家庭其他成人也应当与父母达成一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因而往往与父母在生活习惯、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中存在很大差异,时常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与父母产生异议。这就需要成人之间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现今大部分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因而能够花费在幼儿家庭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充足。一方面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都是一手包办,吃饭要家长喂,睡觉要家长哄。笔者所熟识的一个五岁幼儿,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仍然不会自己擦屁股,每次上厕所都要叫妈妈。与其母亲交流,问为什么不教孩子自己做,如果孩子在外面想上厕所怎么办。这位母亲说:“她不在外面上厕所”。这样的过度溺爱对孩子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极其不利的。同时,过度的爱护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会一团乱。另一方面,很多幼儿在父母没注意的情况下养成了不良卫生习惯。这时,就需要做父母的耐心引导,帮其改正。但事实上,一些家长常采用强制手段让幼儿改正,这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建议父母在发现幼儿已有的不良习惯时,应采取温和的手段耐心帮其改正。但如果几经纠正无果,就可以采取比较严厉的方式。

3结语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而从幼年时期就养成的卫生习惯则对人的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进而也会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应当注重家庭在幼儿时期对儿童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笔者希望本文对关注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家长、教育工作者能有所帮助,使更多的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平枝.学前卫生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141-142.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6

关键词:家庭教育方式;儿童;个性

1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个性形成

家庭教育在美国常被叫做家庭生活教育,也被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称为母亲膝前的教育。[1]纵览国内外家庭教育概念的演变过程,参考学者们对于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的讲述,结合实际家庭教育的经验,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情感交流沟通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间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社会活动。”[2]而按照现代教育的观念,家庭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每一个家庭都有对子女的独特的养育方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就已经提出了家庭养育方式的两个标准,即要求性和反应性。[3]要求性指的是家长是否已经对其子女的日常行为建立起与之相符合的标准,并要求孩子努力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对待子女的情感态度及对孩子明确需求的敏感程度,即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本文把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1.1专制型的教育方式

专制型教育的父母希望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安排,对于孩子从来都是实行高压的政策,不会考虑孩子的思想和感受,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缺乏民主和沟通,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很多“不允许”“不能”,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常常焦虑不安,做事胆小畏缩,渐渐丧失创造力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孩子也曾表达过不满甚至是反抗,结果都会被专制的家长强制打压,甚至是实行体罚来让孩子变得听话。例1:轩轩,10岁,小学四年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工作很辛苦,他们把梦想和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父母对他的期望越大,要求就越高,近乎苛刻地要求轩轩的成绩必须稳定在班级前三名,课后作业必须是优秀,否则就时常批评,“这题是白天上课讲的内容吧,那你为什么做错?”“你这么笨,长大能有什么出息?”等等,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而且在没有征求孩子意愿的情况下,在短短的假期里给轩轩报了五门课后兴趣班,这让轩轩很不快乐,跟同龄孩子相比,轩轩更内向胆怯、不爱说话,朋友很少。在如此强硬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委屈,他们常常得不到父母的认可,遇到事情,父母不问清缘由就怪罪惩罚,平日里也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人际关系通常会遇到困难;受到各种约束,行动不自由,和父母的关系紧张。因此,长期处在压抑状态下的孩子胆小怯懦,情绪不稳,在乎成败,怕失败而退缩,意志力低;本来很听话的孩子为了逃避责任而养成说谎话的毛病。显现在个人性格,有的孩子表现为听话、懦弱、孤独、缺乏自信,有些则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虽然在学校中有较好的表现,听话守纪律,但是长大后在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有很多缺陷,社会交往能力低。

1.2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来说是最为有利的一种方式。家长与孩子间在情感交流上很积极,会以自由平等的方式相处。家长在对其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时,也会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恰当的约束,例如家长会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同时提出规则、要求,对他们依然是关爱呵护,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关注,但是又不会包办一切,会鼓励孩子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也会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追求的同时及时指正他们的错误。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这样既给小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又营造出了亲子之间该有的亲密和谐,进而实现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自小在这种民主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我把控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更加开朗乐观、积极向上。例2:乐乐,9岁,小学三年级,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知识分子,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会经常沟通彼此的想法,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平等而和谐。尊重孩子的意愿,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鼓励乐乐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够在必要时候指正错误。相比于其他家庭,乐乐有更多的自主权去自我管理,比如家长在选择课外辅导班的时候会先征求乐乐的意愿,“你最想学什么课?”“这件衣服两个颜色都很好看,你想买哪一件呢?”“奶妈过生日你说送什么礼物呢?”在这种民主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乐乐,聪明快乐,有主见,乐于助人,学习能力强,无论是学习还是才艺方面都很拿手。成长在民主型教育下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充满尊重、平等、关怀和爱的氛围中长大,潜移默化中孩子与人交往时体现出尊重和爱,会去主动关心帮助他人。长在民主型教育下的孩子的主要特征:身心健全、人格完善、性格特征稳定、乐观向上、创造力强、有探索精神同时有很强的自制力,与人为善、社会能力强。

1.3放纵型的教育方式

放纵型的教育最让人感到无力。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有些家长愿望很好但是教子无方。自以为是地对孩子好,几乎是有求必应,甚至是一个孩子一群长辈宠着,因而出现了溺爱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家长相比其他类型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孩子投入更大的希望和更多的关爱,但是几乎不会跟孩子讲原则讲责任。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的孩子思想和行为都不够成熟,对于自己的各种欲望的把控能力也很差。例3:贝贝,7岁,小学一年级,是家里的独生女,长辈很是宠爱,父母年轻,家庭收入不高,但是对于贝贝的要求有求必应。因此养成了贝贝骄纵任性的毛病,平时说话习惯了大呼小叫,缺少礼貌,在学校也不能与同学们好好相处,有时还会欺负小朋友,但是看见这些父母也不阻止。放纵型教育下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地接受关怀和爱,却不会关爱和尊重他人,不能与人为善。父母的过度呵护和关爱,使得这类孩子格外骄纵,性格也很脆弱,不会自己解决问题,只知道寻求父母的保护;也因为父母长辈的溺爱,不懂得尊重理解他人,一味地索取并认为理所当然。这样的孩子性格特征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害怕失败没有进取心、不会与他人相处,骄傲任性,狭隘脆弱,脾气不好。

1.4忽视型的教育方式

忽视型的教育表现刚好与放纵型的相反,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过少的,甚至是不关心,对于孩子他们能提供的一般只是物质方面,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几乎为零,忽视了小孩对于父爱母爱的需要。忽视型教育奉行让孩子自由发展的观念,不会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和否定,不会支持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追求,但也不会批评指导,几乎漠不关心。例4:小阳,9岁,父母在外地工作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爷爷奶奶很少管教,长辈的教育近乎溺爱,所以小阳可以说是为所欲为,即使不爱读书不爱做作业也没人管,而忙于工作的父母鞭长莫及,难得回到家里面也不会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只关心是否吃饱穿暖。小阳上课开小差,作业完不成,无人检查作业。奉行忽视型教育方法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放任不理,这样的结果是孩子由于与父母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而产生了很强的孤独感,儿童极度缺乏责任感和安全感,人格扭曲。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他们同样缺少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忽视型教养方法下长大的儿童,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具体表现为:在学校时不能够友好地与同学老师相处,缺少对学习的兴趣,性格内向冷淡,缺少兴趣爱好,同样,这类儿童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低下。这几种养育方式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整体而言,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并且在这时应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孩子有所成长时,家长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对他们自身的事情要多同他们商量,在听取他们意见后,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适宜的解决方案,决不能仅仅依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处理。[4]家长教育子女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与身心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2思考与转变

2.1遵从规律,科学教育

当今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当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会教孩子一些小学生学习的东西,当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会教孩子一些初中课本里面的知识,导致孩子因没有接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知识的能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上学感觉到十分痛苦,即教育的发展没有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律,没有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没有认识到这种问题,一味地跟风,让小学生学习一些连初中生都觉得困难的知识,当孩子学不会的时候,家长就会觉得孩子的起跑线比别的孩子低太多,因此,又给孩子报了一些课程,如此的恶性循环,根本不能做到科学教育,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败。

2.2尊重孩子,赏识教育

当今父母总是看不到自家孩子好的地方,他们眼中的好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家孩子的缺点相比较。[5]当自家孩子犯错误时总是立即责骂,不会去寻找他们犯错的原因。比如当孩子对唱歌表现出兴趣时,一些家长就会觉得这是没有用的,是不务正业的,反对孩子的兴趣不顾孩子的意愿,转而让孩子投入到什么奥数、书法等的学习,孩子因为兴趣寡淡而成绩不好,又会招来埋怨和指责,其实让孩子去学那些家长认为的无用的东西对孩子的发展更有用。所以家长们不妨尝试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在适当的时刻约束一下,相信孩子的表现会给家长带来意外之喜。

2.3以身作则,民主教育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7

关键词:家庭环境;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作为其最早接受到的教育,是对学生各项重要品格与能力形成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教育。因为不同父母之间的巨大差异,不同父母在家庭中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也会有着很大的区别。小学阶段是培育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关键时期,只有充分明确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给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途径,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才能把握得住这个黄金时代,实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和塑造。

一、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

由于学生从小都是在家庭中获得成长,只是在成长到需要接受教育的年纪之后才到学校接受教育,所以,在学生接受系统性的教育之前,其他非理论性的日常生活知识都是在家中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事方式而学习到的。这充分证明了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模式对孩子的个人品德、习惯等培养的重要性,所以说家庭教育工作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时候如果家庭教育能发挥其原本的作用,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正确的行为规范,让小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在家庭教育当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通常是依靠家长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回到家中后,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做出正确的表率,充当良好的榜样。

二、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

在小学生的日常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一部分的家长采取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打一巴掌给一颗枣的教育方式。例如在孩子出去玩耍太晚回家时,父母会孩子这样的行为表示很生气,孩子回到家中后,孩子父亲就一直批评孩子,而妈妈会在爸爸指责孩子之后,唱白脸来安抚孩子。这样错误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小学生自尊、个性的成长,家长自以为是地用错误的方式进行教育,甚至会揪住孩子错误不放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动手打骂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不仅不好,还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尤其是家长的打骂行为,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同时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可能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导致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不利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二)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当今的知识社会,受当前教育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将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视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目的,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往往忽视了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的培养。小学生年龄还小,很难区分好的和坏的行为习惯,父母需要仔细地引导和培养他们。小学是学生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在这一时期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他们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使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就很难再改变。家长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正确的行为习惯来做事,这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深远意义。此外,家长在进行行为和习惯教育时,在很多方法上也普遍存在失误,如认为打骂可以帮助孩子记住教训、不会再犯错误,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和孩子的情感沟通,这些行为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在家庭教育中培育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行为榜样

对于小学生来说,父母无疑是他们身边最重要的人,因为小学生几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在家庭中父母没有采用正确的行为习惯充当孩子的榜样,会使孩子树立错误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家长必须提高自己对这一方面的要求,在和孩子生活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证自己的行为都是正确的,可以让孩子进行学习保证其能够健康成长,使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家长在生活中一定要以身作则,在生活中当其他人遇到困难时,而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主动去帮忙。这样的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孩子的认知与行动,逐渐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采用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能让他们产生兴趣的或者能获得奖励的事情,一般来说他们都不愿意去做,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奖惩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小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例如,当孩子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家长就可以对他们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可以带他们出去玩或者增加零花钱,从而使小学生正确认识到认真学习之后一定会获得收获,提高他们对知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与此同时,小学生经常会做错事,因此,家长可以提前对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犯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整理,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家规,以此来约束小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当小学生犯错误时,家长就可以根据已经制定好地家规来对应的对学生进行惩罚。当然家长制定的惩罚措施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切记以教育为主,不能采取打骂等方式,例如家规规定学生每天只能看动画片一小时,避免小学生沉迷动画片而忽视了学习。倘若小学生在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并没有立刻关闭电视,回到书桌前进行学习,家长就可以根据家规取消小学生明天观看动画片的权利。

(三)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家庭教育中,多数家长由于工作忙而存在忽视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情况,经常是将孩子扔给保姆或者家中老人照顾。当孩子犯错时,只会一味地指责孩子,而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承担起原本应尽的责任。同时由于现在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家长越来越沉迷于手机,在家时经常会浏览朋友圈、打游戏、刷抖音,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正常交流,有时候孩子想要和父母聊聊天,父母也只会选择玩手机,而让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就去外边玩。这样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只会使孩子缺乏与家长沟通的兴趣,同时性格也会变得孤僻起来,甚至可能养成错误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因此家长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今天在学校都学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或者和孩子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一些有趣的事情,让孩子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变化,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学习中更加认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四、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成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教育场所,尤其是在小学生的思想品行尚未固定形成的关键阶段,家庭必须需要在这一阶段发挥其良好的教育功能,注意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引导,才能推动小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萍.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J].试题与研究,2021(11):183-184.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8

(一)研究视角

目前的研究视角以单一学科为主,多学科结合为辅。其中,肖薇薇的《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智世勇的《试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则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高志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补偿机制研究———基于湖南的调查和教育生态学视角》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补偿措施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其它研究均以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单一或相互结合的学科视角进行研究,如郭晓霞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张春玲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怀》、黄晓慧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

(二)研究路径

从已有的30篇文献来分析,研究路径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单一论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形成原因或应对措施。如:王海波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理中的问题成因》主要分析了家庭教育缺失的成因;周帮琴的《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则侧重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对策。第二种是除了分析原因、提出策略,还对当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论述,如:唐喜梅、卢清的《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主要内容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由于外出打工而不能对子女很好地履行教育职责,导致儿童严重欠缺家庭关爱和教育,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成因、消极影响、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研究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表现,专家学者们作了详细分析。依据监护主体的不同,莫艳清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缺失的表现模式分为四种:“单亲”家庭型,隔代抚养型,亲友代管型,自我管理型。其余学者的分类基本一致,且都认为无论哪种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欠缺,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埋下很大隐患。黄晓慧认为这些模式下的家庭教育有以下方面的表现:家庭教育时间严重不足,教育管理方式异变,教育过程重智轻德、重身轻心,教育上过分依赖学校。黄炳宣、阳崇波对六个乡镇的十二所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发现其中有三个村的留守儿童达到510人,占在校学生的80%,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没见过父母的留守儿童不在少数,且大多数孩子刚蹒跚学步时就和父母分隔两地,在生活上虽能温饱,但缺乏思想引导、监管。陈世海与占海玉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隔代教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专制的方式非常突出,老人运用斥责、体罚以及剥夺儿童权利的方式逼迫孩子服从,对孩子的学习不甚关心,有些老人连孩子的生日、班级都不清楚。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消极影响研究

1.阻碍儿童身心的健全发展。李佳圣采用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对鄂东南2个县市的10所乡镇中心小学和10所乡镇中心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得出留守儿童具有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差、人生价值观扭曲等特点。并指出,变相的亲情补偿造成教育方式失误,面对留守儿童所需要的亲情反馈,父母往往通过钱、物等补偿方式,使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并误入歧途。费招娣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性格障碍、人格发展障碍以及行为怪诞等问题:性格上容易自卑、任性、悲观、暴躁、内心封闭;人格发展上易嫉妒憎恨他人、与人交往不真诚、不友好、欺骗老师和家长;在行为上容易违纪打架、谩骂他人、随地大小便、对长辈没礼貌。

2.不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当前研究一般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黄晓慧的分析是宏观角度的代表,她根据社会流动理论,认为当前社会的流动是机会均等的纯粹流动,而今后制约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学历(受教育年限),城市人受教育年限高于农村人,流动机会多,会逐渐居于社会统治地位;农村人由于学历跟不上,流动机会受限,处于城市边缘人的位置,居于社会底层,这样造成城乡两极分化更为严重,构成社会不稳定。秦艳艳、闫军印的分析是微观角度的代表,他们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说明夫妇与亲子构成了社会结构基本三角的基本社会关系,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亲子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促使社会基本三角稳固的保证,若家庭教育得不到落实,必定影响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减慢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系着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众多家庭的和谐发展,更关系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使教育无法通过家庭教育得到更好保持或延伸。农村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减弱甚至抵消了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延缓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应对措施研究

广大学者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深化现行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壁垒。姚忠旺建议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的城乡隔离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异地求学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柳浩翔提出国家应为留守儿童早日进城就学与父母团聚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和条件,补偿父母的家庭教育权和儿童受家庭教育权。在考试制度改革上,学者们均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取消因户籍原因造成的生源地限制,允许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就地参加各类升学考试,从制度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2.增加教育财政投入,调整资源分配。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吴支奎认为政府须强化中央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公平分配公共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他还建议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财政支持机制,如: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专项经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还要加大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按时发放农村教师工资,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和工资报酬制度,防止教师资源流失。

3.完善教育补偿制度,加强学校关怀。若父母没法给孩子提供所需的家庭教育时,学校应该寻求途径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张春玲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开展家庭咨询,举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指导委员会,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如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监护人联系制度),教师家长与心灵对话制度,配备心理咨询师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制度,整治校园周边网络环境。王一涛、冉云芳则建议学校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儿童健康的情感倾向,设立各类兴趣小组,开设书法、美术、体育、音乐、舞蹈等课程,让这些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在生机勃勃的校园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专家学者们还指出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有责任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针对此,周帮琴提议为学习能力差、监护人教育能力弱的留守儿童安排教师担任家长,关心留守儿童生活起居并辅导其学习。

4.转变父母家庭观念,强化教育意识。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父母重视家庭教育才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胡花平、康春英提出双方要权衡双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利弊得失,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留一方在家中照看孩子,避免“空巢”家庭,对孩子身心产生影响。沈优美也指必须扭转只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钱就是对孩子负责的错误观念,家长就算外出工作也要为孩子选好委托监护人,并与委托监护人和学校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5.整合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黄晓慧提出“成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还举出榜样例子: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刘坂村成立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上级妇联组织还帮助招募了大学生志愿者在寒暑假期间来“指导中心”辅导村里的留守儿童,不但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还让他们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和社会关爱。王一涛、冉云芳提出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及宣传栏扩大效应,印发图文并茂的家庭教育知识资料并派送到家,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竞赛、推选家教榜样等活动,还可以招募大学生村官、退休教师以及村里榜样父母作为教育干事,掌握村里留守儿童的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联系。

三、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已有研究为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弥补这些不足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走向。

1.多学科综合研究不足。从研究学科看,介入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学科还较少,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某一学科的范畴内进行,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不利于研究的全面深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性质的领域,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多学科融合研究,突出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分析的同时,把生态学、管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视角纳入研究,多角度多方位丰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研究成果。

2.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成果大同小异,文章之间的借鉴率高,经验总结多,创新建议少,研究质量得不到很大提升。未来的研究应尽快脱离研究的瓶颈状态,提高理论研究的精度,减少重复的定性研究,注重实证研究与定量分析,把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层次。

3.可行性策略研究不够。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解决方案,学界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建议,有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些效果不佳,实行难度大,也正因为如此,可行性的策略研究成为今后研究的重中之重。解决措施关键是适用与否,寻求一套适用的计划方案,需要考虑各地的风俗、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不能忽略当地客观情况而随便套用策略。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