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产业规划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乡产业规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乡产业规划

城乡产业规划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城乡规划设计;发展要点

城市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在近几年追求高效率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各个城市都呈现出“短平快”的发展格局,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发展问题,其中对人们生活与环境影响较大的则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生态建设”成为社会发展主题。基于此,各个城市需要重新把握城乡规划设计要点,充分践行生态发展观,为提升城市的综合价值奠定稳固根基。

1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化建设滞后的主要表现

现代化城乡体系的不断建设完善,对城乡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即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力度。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主要的评估要素。而在近年来的城乡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向,因此大部分城市都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且在推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应用根基,因此体现出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的缓滞性。城乡规划设计中缺乏生态化建设的具体表现为如下。第一,城乡规划中对城乡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各个城市都存在农田资源被占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导致出现严重的农田耕地破坏问题;第二,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忽视对城市环境的有效保护。在城乡规划设计项目中,对城乡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生态要素评估可以发现,大部分城乡规划设计方案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很容易出现城乡污染问题,也无法做到对城乡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充分协调;第三,城乡规划建设缺乏智慧方案。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理念中,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主要分支,而在生态化城乡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将能够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水准。而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大部分设计人员都不能做到对大数据等技术的合理应用,导致无法为实际城乡建设提供生态要素评估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使大部分城乡区域发展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生态文明视域下城乡规划设计的多维度策略

2.1做好上位规划设计,留足城市绿化空间

城乡规划设计发展,需要设计人员充分重视上位规划设计,在上层设计方案中充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后期的城乡发展提供权威指引。基于此,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应在城市上层设计阶段不断融入绿化发展理念,提高绿化、水系等生态要素的面积占比,从丰富景观多样性出发构造生态城乡格局。由此,城乡规划发展人员应在开发指标中纳入绿化面积占比这一指标,可以通过打造景观绿化廊道或城市公园等,为居民提供可亲近的景观空间。其次,针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洪涝问题,城乡规划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布局城市水系,将其与景观空间相融合,丰富景观空间功能。同时,要充分践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布置多种景观形式,如草地、湿地等,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而在构造城市生态景观时,则应注重使用自然要素,避免出现过度的景观维护需求。

2.2把握城乡区域功能,全面增加生态要素

城乡规划设计的要点之一为功能分区设计,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功能分区设计需要全面增加生态要素。设计人员需要关注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生物生产功能以及文化支持功能。首先在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方面,设计人员要重视文化生态建设,并对整个社会生态进行合理规划。在城乡发展格局中,主要包括居民生态和产业生态两部分。设计人员需要积极进行上述功能区的生态要素规划设计。(1)居民区生态规划设计。对居民区进行生态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同时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城乡发展规划时,可以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为居民提供绿色节能的人居环境。其次,设计人员还要充分结合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城乡区位因素,对生态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要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净化水系等方式做好居住区的绿化工作。此外,对城乡居民区进行生态文明设计,还要关注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在对社会生态进行设计时,规划人员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管理机制,为生态城乡的稳定可持续规划奠定基础。而在文化生态建设方面,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则要关注城乡文化的内在价值,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乡区域名片,体现城乡发展过程中对艺术美感的追求。(2)产业区生态规划设计。城乡发展产业区关系到城乡发展能否获得稳定的经济助力,因而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将产业区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应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设计,要求产业负责人重视对资源的合理应用,通过合理分配、回收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还要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产业,并从文旅融合角度,推出高标准的生态旅游项目,同时要注重将生态产业分支拓展到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最终实现对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打造城乡生态型经济模型。

2.3明确生态发展目标,推广生态保护措施

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基于生态文明理念,设计人员需要在每一个环节推广生态保护措施。对于当前出现的生态问题要及时予以修复,并从留存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细节。尤其在当前的旧城改造以及拆迁工作中,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应重视土壤修复与生态系统建设,保障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而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规划人员则要在设计阶段就积极融入生态理念,从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出发,完善方案细节,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用具与生态能源,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城乡发展生态效益。

3结束语

城乡的合理规划设计是保障国家获得发展力量的重要前提,对城乡进行规划设计,规划人员需要把握设计层次,从城市整体发展框架设计到宏观城市设计再到城市区域设计,都要充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具体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秉持生态发展优先理念,对城乡进行全方位的生态化设计,形成明确的城乡发展定位,拓宽城乡发展空间,优化城乡发展总体格局。

参考文献:

[1]许稻香,朱丽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20.

[2]何伟.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中国地名,2020(1):44.

城乡产业规划范文2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0前言

围绕国家和党的“十八大”战略和农村发展总体规划,我国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具体的应用和规划上仍存在现实问题,农村在现代化建设上的水平相对于城镇落后很多。因此,必须加快乡村现代化进程,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当前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以往产生了质的区别,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与现实中发展阶段并没有相互匹配,当前发展仍是不平衡且不充分的,而这表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上,乡村发展的滞后使得局面不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大力振兴乡村的各个方面,目的就是提升农村的生产效率和产量,在农业产品的供给质量上进行把控,同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和均衡发展。在当前新的发展阶段中,振兴乡村和城镇化道路需要协同并重,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平衡将会对未来现代化建设的走向起到决定性影响。

1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现状

深入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的原则,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持“五个留住”工作要求、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等要求,围绕编制好用、管用、实用的村庄规划开展本次村庄规划。

1.1生态协调发展状况

吾东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五里街镇西北部天马山下,距县城和镇政府所在地6km,东邻桃城镇洋上村,南界高垅村,西连德化县岭头村,北隔吾边村相连,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种植业为主,其以韭菜等为经济作物,已形成蔬菜生产基地。建设30亩(1亩≈666.67m2)韭菜文化园,观光步道,融入生态振兴农耕文化、科普知识、寓教于乐,做大做强生态种植产业。城市与乡村统筹开展治理的决心进一步增强,使得农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思考进一步深化。除此之外,生活垃圾的堆放处理,生活中污水的集中处置,以及着重力度开展厕所治理和农村家庭厕所改造,使农村用上家庭卫生间的家庭数量逐渐增加。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2020年,我国上下针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乡村共有3156个,占全国所有乡村合计的比重在33%,将自来水引进乡村的比率达到83.2%。2020年,生活垃圾清运总量24206.2万吨。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发展迅猛且环境更加适合宜居,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1.2社会协调发展状况

吾东村村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道路结构:对外交通有G355为穿过村域东北至西南方向高速路;村庄干路自西向东穿过村庄道路宽度为4~8m,已经基本硬化;村庄支路包含建筑间的道路以及机耕道,道路宽度在2~8m,部分道路未硬化。五里街镇位于中心经济聚集区,要依托泉三高速永春互通口和莆永高速永春东互通口,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永春县总体规划将五里街镇定位为综合型职能城镇,位于县域综合发展中心,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步伐,提升集聚与辐射能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区域认同感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从宏观层面来看,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到2020年年底,我国乡村内的道路建设长度增加113882.8km,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一时间,我国把重心放在了提升城市综合能力上,更加用心建设适应环境变化,具有良好的弹性的城市,改善人们当前的居住环境。但现在的突出问题是乡村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城市的界限逐渐向外围扩大,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逐渐下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落后于城市拓展的速度。

2村庄发展目标与定位

永春五里街,是永春县目前保留相对完整具有闽南骑楼风格特色的传统老街。长五华里的街区,被誉为“闽南商贸重镇”也是是泉州海丝源头之一。吾东村的发展目标将结合五里古街打造产业和旅游联动模式,促进村庄产业功能拓展与业态延伸,完善乡村的配套服务设施,依托吾东村现有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第三产业的附加价值,带动农业观光与体验产业发展,延长传统产业链,吸引客流,促进村庄产业经济提升,带动村庄复兴。严守吾东村耕地警戒线,生态环境破坏绝不触碰,保障耕地保有量和生态空间推进村庄建设。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住环境明显优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日益完善。近期村庄建设集中发展农业产品,提高质量产量,中期建设多元化产品衍生,打造吾东韭品牌,远期建设以产业和乡村环境形成乡村产业观光。东吾村的定位是发展农业,吾东村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其中以韭菜种植最为突出,目前全村种植韭菜1000多亩(1亩≈666.67m2),年亩产3万多斤,总产值超过3000万元,韭菜种植已经发展成吾东村主导农业产业之一。其次是以芦柑种植,现状已经形成天马生态种植园。形成一轴、两心、多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以天马产业园为核心,同时引入韭菜科研基地、结合香樟林打造香检中心,形成以现代生产技术与农业相融合的产业模式,作为农业科研学习,创新发展示范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人民群众可以进入园区摘果、收菜、捕鱼,体验自摘自食的农村生活,尽享田园乐趣。建设食用菌展示、观光、生产车间,打造精品设施农业,促进农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3路径选择

根据东吾村的发展战略,提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路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结构差异是导致城乡出现二元结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两者之间的交易率上升一个新的阶段,那么城市是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就会缩小。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建立有意义的现代化体系,促进三个产业的高度融合,使得乡村发展逐渐兴旺。

3.1建设基础设施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耦合性进一步提升,国家还要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的舒适度,让乡村居民能够有机会平等的享受公共服务,同时保持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我国当前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发展的过程中还处于没有完全平衡的半过程阶段。因此,要利用好现有的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安排,其中,建立适合人们生活的居住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推动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点关注的环节之一。

3.2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成,关键是要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要达到规模化经营,将生产与管理两手抓,在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一方面,完善的市场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优化农产品经营产业链供给端,实现农村农产品收益的增值;另一方面,从精神需求入手,发扬农村文化,深度挖掘农村生态价值和娱乐价值,建立休闲游、养生游等项目,对接城镇居民的精神需求,提高服务力。以此优化城镇与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农村生产力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需要为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机遇,利用农村发展的多功能性,即生态价值、养生价值、文化价值等,整合农村资源、弘扬乡村文化,实现农村收益增值,产业升级。

3.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过大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供给,建设多条交通网络,使得覆盖面更为广泛,通讯设备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水电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城乡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有效发挥城镇带动作用和扩散效应。要建立完善的城乡交通网络,加快城乡之间的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建设,完善交通配套设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大大缩短城镇与周边村庄的时空距离,将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城乡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为空间的实现奠定基础和发展。

3.4因地制宜、统筹城乡空间

考虑到村庄的现实特点,需要继续完善相关的体系规划,在精神层面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定位,将功能进行整合和聚集,以此更好地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的美好生活城乡发展理念,统一编制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在现实的规划中,将三个产业全部纳入规划范围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满足公共服务要求,资源的合理配置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的现实发展等因素,对区域内的乡镇进行合适的功能定位。对城乡发展空间格局进行合理规划,优化当前空间结构,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和辖区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多种举措共同实施,结合社会全体力量,加快旧城区项目改造的进程和新项目的建设工作,提高环境清洁力度,增加市政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3.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乡建设的机制当中,对城乡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实现绿色转型,推动绿色生态发展,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创建更加宜居的生存空间。从根本上对城乡生态环境进行统筹规划,重新分布产业格局,对目前城乡环境割裂的治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的突破,通过改良技术和生产加工模式,在农作物中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加强城乡公共空间的卫生管理工作。

4实现机制

4.1构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尊重自然规律和各地区发展差异的前提下,对现有的城乡发展规划体系进行完善,摸索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打破旧的体制障碍,积极进入到市场中去,同时,在金融服务方面,产业地区划分等创新现有的制度,为城乡产业的融合提供高质量的保证。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在产业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引导体系,加快城乡之间产业融合的现状,推动力放在政府手中,相关部门需要重视乡村的发展潜力,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格局,扩大农业补贴范围。同时,加快农产品生态化、规模化经营,建立农业技术创新应用体系。

4.2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机制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公共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和公共医疗等体系的建立,基础社会保障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增加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物资和人员供给,基本上有以下方面:首先,建立城市和乡村之间在教育上的资源平衡,将一些优秀的资源向农村流入,建立起城区带动机制,整体上全面推进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进程,均衡发展;其次,完善城乡基层治理制度,打破因循守旧的基层管理模式,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有效地运用到基层治理中。

4. 3 建立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机制

构建城市和乡村相互统一的规划机制,尤其是完善体系的建立。各级政府进行联合动作,以前的规划体制是城乡分开规划,城乡空间管理体系的关联度不高。但在当前,城市和乡村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的局面下,关系日益密切,原来旧的规划体制已经不再合适。要把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强化城乡共同研究,着力实施一体化发展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提升城乡空间的协调性、关联性和完整性。合理统一规划城乡交通要道布局,紧密联系城乡,促进一二三产业高效融合。

5 结 语

城乡产业规划范文3

(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城镇用地粗放低效,“摊大饼”式的城镇扩张方式,使得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远高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速度高于农村人口减少速度。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雾霾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在东部地区,部分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平衡。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不注重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三)不健全的城镇化进程中机制体制,也阻碍了城镇化发展

目前实行的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各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着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中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

转型时期,把握好人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不仅要以城镇居民为本,更要以农村居民为本,要把统筹城乡发展、缩短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一)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就必须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首要任务

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切实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数以亿计人口城镇化的深刻社会变革,就必须把以人为核心摆在首位,强调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历史上世界城市化浪潮衍生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也为我们城镇化建成敲响了警钟;我国过去几十年倾向以物为主的城镇化实践,只讲土地城镇化,不重人口城镇化,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城乡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使各式各样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的圈地造城运动愈演愈烈,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时刻提醒我们要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

(二)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多元并行为主要路径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均、城乡差距明显等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无法简单遵循一种模式进行,必须选择多元并行的发展模式。首先,布局应多元化。按照国家“两横三纵”宏观战略布局,要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东北等有条件的地方,依靠国家规划引导和市场的力量,逐步发展形成若干的城市群,使其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各地区位优势、现实大势和未来趋势出发,因地制宜,上下衔接,抓紧编制各地区域性城镇化规划。其次,推进模式应多元化。实现数以亿计人口的城镇化,发达国家单一型、集中式的大城市发展老路肯定走不通,必须按照以人为核心的要求,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的新路,必须推进建立开发区、新区、新城、旧城改造、乡镇产业化等多种模式的结合。再次,主体应多元化。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培育和壮大城镇化发展的市场化、多元化主体。

(三)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否则,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城镇化的本质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各地产业发展均面临着依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产业更替、产业挖掘、产业优化、产业培育和产业升级等单一策略和组合策略的选择。从另一方面讲,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让进城农民稳定、充分就业,才能正真的使农民市民化,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适当保护弱质产业,积极调整衰退产业,形成工业、农业、服务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不同的城镇产业带动类型。

(四)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生态集约为基本原则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和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集聚,必然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中期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巨大城镇化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集约、智能的城镇化发展新路,不可能再走过渡依赖资源开发和投资拉动的发展老路,要求我们要注重生态保护,注重资源集约,同时要彰显城镇自身的人文历史,突出城镇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协调环境,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打造新型宜居城镇。

(五)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城乡一体为根本方向

城乡产业规划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建设;困境;策略

城镇化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举足轻重,2014年江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南通地处苏中,作为长三角具备独特区位优势的城市,滨江临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南通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概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1]。与传统城镇化相比较而言,新型城镇化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二,新型城镇化是优化布局、产城融合、集约节约高效的城镇化。第三,新型城镇化必须注重“四化”协调发展。第四,新型城镇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第五,新型城镇化是绿色、生态、宜居的城镇化。

二、南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南通现辖“4区3市2县”: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如皋市、海门市、启东市,海安县、如东县。依据《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南通的现状[2]。

(一)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近年来,南通市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逐年明显提高。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0.5万人,城镇人口达到482.4万人,城镇化率66.03%,比2016年64.37%上升了1.66%。2016年江苏省城镇化率68.76%,中国城镇化率为57.35%,相比之下,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优势,但在江苏省总体水平相对不高,低于省2.7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7年年末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11元,比上年增长9.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756元、20472元,分别增长8.9%、9.2%。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17元,增长7.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6510元、14637元,分别增长5.1%、8.9%。2017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8.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1.5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南通城乡人民生活质量都明显提高。

(二)城镇空间布局有所优化,综合交通和城镇面貌显著变化

南通规划形成“一主三副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主”:南通中心城区及其辐射影响下的海门城区和如皋长江镇为中心的地区。“三副”:“掘港—长沙”城镇组群、“汇龙—吕四”城镇组群、“如皋—海安”城镇组群。“多点”:市域范围内的多个重点镇。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中心城市—二级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包括:1座中心城市(南通中心城区)、5座二级中心城市(海门、启东、如皋、如东、海安的各城区)、15座重点镇、50座一般镇。老城区改造有序推进,新城区凸显现代化面貌,海门、启东等县(市)城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不断彰显。南通综合交通整体格局不断优化,规划形成“三纵两横一核四中心”综合运输体系整体格局,布局形态和功能逐渐清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运输格局[3]。

(三)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2017年末全市拥有普通中高等学校25所,普通初高中202所,小学325所,特殊教育学校7所,各级各类幼儿园486所。2017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9个,文化站9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城乡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80%。2017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18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540个,行政村覆盖率100%。2017年末全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人数153.5万人,拥有各类养老机构243家。就业持续增加。全年新增就业人数8.6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63万人。2017年全年提供就业岗位34.6万个。

(四)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生态环境建设有所改善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南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产业比重:第一产业逐渐下降,二三产业逐步上升。2017年年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734.65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为4.9:47.1:48,较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1:55.9:33.1相比,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完善。2017年末从业人员达456万人,结构比为9.58:46.65:33.7。2016年末从业人员达458万人,结构比为:20.96:46.51:32.53。可见,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从业人员比重也在同步调整,其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呈上升趋势,说明南通地区农业人口城镇化步伐在加快。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南通城乡环境也在逐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三、南通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虽然南通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4]。

(一)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不够高,多年来人口呈现负增长

依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8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60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15万人。意味着未来的2-3年内将有100多万的农业人口在城镇落户,由此带来的各方面压力巨大。2017年末南通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3.1%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要低3个百分点。相对于长三角的许多城市而言,南通城镇化水平相对偏低。2017年南通市人口自然增长率-2.69‰。2016年末南通市常住人口730.2万人,其中,城镇化率64.4%,人口自然增长率-0.3‰。同期2016年末一江之隔的苏州市常住人口1064.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03.88万人,城镇化率75.5%,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4.85‰。由此可见,城镇化率南通比苏州低了11.1%,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了5.15%,南通人口近年来持续呈现负增长的态势,城镇化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二)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城镇结构体系和空间布局需要优化

南通各县市区的城镇化水平也有一定差异,截止2016年底,崇川区和开发区均达到100%,港闸区92.89%,通州区59.4%和各县市水平相当,如东县城镇化水平56.07%最低。南通中心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逐步加剧,主城区崇川区房价相对较高,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南通市辖各县市和小镇的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较弱,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南通城乡建设个性不够鲜明,城乡自然环境等保护力度不不大,城镇结构体系有待调整优化。

(三)城乡差距大,城乡公共服务能力欠缺

城乡居民收入角度看,南通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逐年都在上升,但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一直未得到明显改善,2017年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09,从收入的绝对数差来看,相差22284元,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尚待加强。随着南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业人口城镇化,但是城镇的承载吸收能力弱,公共服务功能力需要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医疗、卫生和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各县市区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与苏南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四)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乡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虽然南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总体仍然不尽合理。2016年末南通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768.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2:46.84:47.74,从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96:46.51:32.53。同期苏州的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14208.4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3:47.03:51.54,从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0:59.61:36.99,很明显与苏州相比,生产总值绝对数相差8038.45亿元,总体经济实力远落后于苏州,南通的第一产业比例过大,第三产业比例相对较小。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生态环境建设面临巨大压力。

四、南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目前,南通正在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努力在统筹江海岸线、产业、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打造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结合南通实际,必须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必须把握新趋势,探索新路径[5]。

(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逐步淡化户籍因素。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应对南通持续的人口负增长,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发展的研究,制定好人口发展规划,落实好各项人口政策。各级政府主要承担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成本,进一步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政府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职工平等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着力推进按常住人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服务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加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为城乡社会和谐进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缩小城乡差距。

(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形态,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依照“一主三副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城镇化建设要求南通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统筹优化城市发展空间,超前做好土地空间预留,重点加强对陆海土地、江海港口等要素保障。按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的定位,对南通综合交通体系进行战略布局。过江通道、高铁、机场、城市轨道和港口等之间的布局。要超前考虑几条规划建设的过江通道的空间预留问题。加强对南通市域内高铁线路特别是成熟度比较高的北沿江高铁的研究,科学处理好高铁、机场、城市轨道的空间布局关系。考虑如何健全港口的集疏运体系,将相关成果落实到城市规划编制中,让南通真正成为一个港口强市。

(三)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互动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二级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坚持城市功能、产业升级与吸纳就业联动推进,科学确定城镇产业定位,推进产城互动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就业支撑。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推进南通市域中心“退二进三”,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服务业改革开放,破除服务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四)强化可持续发展,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实施“蓝天、清水、绿地”工程,强化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建设美好城乡。严格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加强濠河、长江、沿海等重点水域治理,集中整治入江入海河道,加强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协同推进市、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整治,加快推进城乡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重点工业行业水污染控制。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加强城镇绿地、绿廊建设,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村庄绿化格局。实施城市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整治环境薄弱区域,解决脏乱差和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规范管理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的市容市貌问题,提升城市和农村环境治理水平。总之,在新型化城镇化建设中,南通要进一步把握发展战略机遇和时代要求,为城市区域地位提升、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对外拓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为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切实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N].新华日报,2014-05-26(A04).

[2]《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J].城市规划通讯,2014(12):8-9.

[3]江泽林.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内涵和基本特征——基于西咸新区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导刊,2014(12):4-9.

[4]祁金祥,王娟.南通市农村民间金融现状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3(35):86-87+96.

城乡产业规划范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信阳市;城镇规划建设

引言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区内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生态资源优势、水资源优势,以及良好的发展基础、发展优势以及发展机遇。然而,在我国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信阳市城镇化发展仍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信阳市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政策为引导,从城乡规划学科角度出发,提出信阳市城镇规划建设的策略。

1“新型城镇化”政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信阳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水平低。2011年,信阳市城镇化水平36.25%,比全省40.6%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低了近4.35个百分点。2015年,信阳市城镇化水平41.1%,比全省46.85%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低了5.7个百分点。2016年,信阳市城镇化水平44.4%,比全省50.16%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低了近6个百分点。因此,信阳市的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水平低的特征。

2.2城镇职能趋同。2016年,信阳市10个县区的产业增加值均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占比靠前的非农行业类型雷同,且各县区前四大行业之和占非农行业总产值比重相近。各城镇之间在功能、产业类型与经济结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导致区域内部激烈的低水平竞争,延缓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进化升级。

2.3经济基础薄弱。信阳市经济总量较小,城镇发展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所占主导地位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不够突出。第一产业相关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发展均各自为营,未形成规模,也未形成品牌效应,导致城镇发展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和财政支持,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发展相对滞后。

2.4城镇辐射能力较弱。城镇发展局限于行政区划,而较少从区域、市域整体的角度出发,各乡镇之间在规模、等级、结构上不协调,仍处于自然、无序的发展状态,未能形成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不能形成集聚效应,不具备较强的辐射能力,更难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力。

2.5城乡发展不均衡。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影响,虽然目前我市的社会面貌和生产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加大,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资源配置制度、市场体系、工业化模式等方面的不同。

2.6城镇发展特色不明显。信阳市域内的城镇结构、功能雷同,经济结构相似,并且仍以自由膨胀的趋势式发展。各小城镇在产业、地域、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未体现出来,发展缺乏特色,也导致城镇发展缺乏的相应的吸引力。

3对信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本文从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产业支撑、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关政策的完善、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几个方面考虑,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信阳城镇规划建设策略。

3.1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市建设。3.1.1构建经济产业带。构筑以信阳市主城区为中心,以潢川、固始县城为次中心,以国道为轴线的信阳市中心城区、固始、潢川三个区域中心城市为框架的豫南城镇经济带,以国道为轴线的信阳市中心城区至鸡公山、信阳市中心城区至明港二、三产业走廊着力发展大别山红色旅游经济带、淮河农业特色产业带。3.1.2形成城镇片区、城镇环。在整个区域内形成“一核+三心+四片区”的发展构架,其中“一核”即以信阳市既有城区“浉河区+平桥区”为核心,“三心”即将潢川县、光山县和商城县3个中心地发展成为依托信阳核心城区的次级中心地,四个子片区分别为:Q1子片区为平桥区+浉河区+罗山县,Q2子片区为息县+淮滨县+潢川县,Q3子片区为固始县+商城县,Q4子片区为光山县+新县。依托“潢川县+光山县”有利的区位条件,将周边的息县、淮滨县、固始县、商城县、新县围绕“潢川县+光山县”形成城镇环(如图1)。

3.2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加快工业化进程,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集聚区,着力发展主导产业。紧盯省里重点扶持发展的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和四大先导产业,立足信阳的产业基础,围绕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增强产业发展对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

3.3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在调整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发展新兴服务业。以信阳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红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为依托,构建我市文化产业新格局,形成一批极具信阳特色的强势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革命纪念意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景观资源、传统习俗等,充分体现城镇特色。

3.4强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保障。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镇总规等对城镇发展所起到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依法加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严格执行法定的原则和程序。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对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综合调控。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城镇居住、就业、养老、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政策,为城镇公平、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5打造生态文明城市。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从注重环境友好安全、资源集约节约、城市的紧凑型开发和城镇环境品质的提升着手,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如以现代技术为依托,倡导低碳发展理念,鼓励新能源、新材料利用,积极打造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街区和绿色城镇;保护基本农田、河湖水系、绿地系统,保证生态用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局部高密度开发、土地的混合利用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方面。

4总结

城乡产业规划范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产业互动;和谐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业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域空间集聚,城镇地域拓展或更新的历史过程[1],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2014年3月16日,为了解决城镇化带来的“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从产生背景、指导思想、特征优势等方面阐释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镇化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使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兼顾城乡,促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2.城乡一体

城乡一体是指城乡在政策规划、经济发展、文化事业以及居民待遇上的一体化,是城乡统筹格局的必然结果。城乡一体格局形成后,政策措施不偏不倚,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趋同,社会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3.产业互动

新型城镇化特征中的产业互动是指农村第一产业与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互动。由于政府专项政策的出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支持力度近一步加强,第一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器械的普及使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4.节约集约

节约集约是指在控制资源投入的前提下,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充分利用投入资源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方式。其中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导致乱占耕地、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产生,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资源能够更好地保护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促进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5.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城乡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新型城镇化必不可少的特征。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引发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等“城市病”,影响了城市的宜居程度,保障生态宜居的环境将提高城镇化质量。

6.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居住成本高、居住环境差的问题非常普遍,再加上生活习惯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农民工融入城镇生活困难。和谐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理念,能够促进乡村与城镇互惠互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使农村人口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城市居民拥有相对优质的环境。

三、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现状

1.城镇常住人口增多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江西省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如图1所示,2008年~2016年间,江西省城市常住人口由1595万人增加至2438万人,增长率达52.9%。

2.城区面积扩大

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入促进了江西省城区建设,2008年~2016年间,江西省城区面积由1603平方公里扩大至2369平方公里,增长率达47.8%。

四、江西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人口城镇化总体水平低

十余年来,江西省人口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表1的对比显示,2008年~2016年间,江西省人口城镇化率一直比全国平均人口城镇化率低4~5个百分点,且长期低于中部地区,截至2016年,江西省才以0.2个百分点的优势超越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率平均值,但远低于东部地区平均值,且仍比全国平均值低3.6个百分点,江西省人口城镇化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

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截至2016年,江西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有35.7%,这说明江西省城镇常住人口仍有大量无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人虽然在名义上是城市常住人口,却很难享受到城市医疗、就业、教育等社会保障;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文化风俗、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外来务工人员难以融入城市、享受公平待遇,容易使非户籍人口心理落差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较低的问题将影响城镇化发展质量,阻碍新型城镇化中和谐发展这一重要特征的实现。

3.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2009年~2016年间,江西省城区面积增长率平均值为5.06%,常住人口增长率平均值为3.71%,这说明江西省土地城镇化进程快过人口城镇化进程,反映出江西省在城镇化建设中可能存在过于重视城市扩张、忽视人口安置的问题。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将会引发建设用地浪费、乡村耕地被占等问题,导致“城中村”的产生,严重影响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4.产业互动程度低

2014年~2016年间,江西省第二产业产值从8247.9亿元增长至8829.5亿元,增长率为7.09%,第三产业产值5782.9亿元增长至7764.9亿元,增长率为34.2%,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由于第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反哺作用较弱的原因,江西省第一产业进步速度缓慢,且仍存在生产方式粗放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信息传达缓慢等问题。产业间互动较弱的缺陷将严重影响江西省第一产业现代化进程。

5.区域发展不平衡

江西省城镇化总体而言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由于社会基础、经济实力以及战略方针的不同,各区市经济、人口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就人口城镇化而言,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基础设施完善的南昌市对农村人口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其他区市的人口吸引力却相对有限。图3显示,截至2015年,江西省人口城镇化率为51.62%,南昌市、新余市、萍乡市、景德镇市人口城镇化率均高与60%,远超全省平均水平,而位列最后五名的上饶市、吉安市、赣州市、抚州市、宜春市人口城镇化率均低于50%,与排名靠前的区市差距巨大,全省各区市城镇化率标准差达8.91个百分点,极差达26.74个百分点。各区市人口城镇化率的差异说明了江西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五、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为近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江西省政府应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提升城市设计和建筑水平,明确城镇布局,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的城镇[2],从而提高城镇吸纳人口、服务工业的能力,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各类产业在城市聚集,推进形成城乡一体、统筹兼顾的发展格局,保障新型城镇化质量。为促进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间和谐发展,江西省政府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有差别的户籍管理政策,在不同地区设置符合当地现状的入户条件,同时加快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制定统一的基本社会保障配套政策[3],促成人与人和谐发展的格局。第一产业的现代化离不开第二、第三产业的反哺,为促进产业互动,江西省政府应引导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合作,为其提供先进的育种、灌溉技术以及农业机械,促进第一产业机械化、现代化。与此同时,江西省政府还应借助第三产业推出农业“期货+保险”的服务,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保障第一产业生产,使三大产业友好互动,共同发展。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能够改善土地城镇化过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江西省政府应贯彻因地制宜的理念,从宏观层面科学规划本地区城市布局,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互补作用,合理规划城镇规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4],发掘各设区市特色产业,推进各设区市共同进步,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江西省政府还应加快建设以南昌为核心,以九江市、景德镇市及鹰潭市、上饶市的部分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同时做大做强以沪昆线和京九线为主轴,在沪昆线西段逐步形成以新余、宜春、萍乡等城市为主的赣西城市群;做大做强沪昆线东段以抚州市、鹰潭市、上饶市等城市为主的赣中、赣东城市群和京九线南段以吉安、赣州等城市为主的赣南城市群[5]。以先进带动后进,加快落后地区发展速度,促使各地区形成有机整体,共享发展成果,提高江西新型城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序威.论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和规律性[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2):26~41.

[2]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江西省城镇化发展历程、成效、问题及其对策[J].价格月刊,2013,(1):3~12.

[3]奚昕.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8,(1):74~80.

[4]赵永平.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效应:理论、实证与对策[D].东南大学,2015.

城乡产业规划范文7

新型城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路径,每个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不同的道路。张家界市属湖南省老、少、边、穷地区,域内工业基础薄弱,但拥有“绝版”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有基础且优势明显。因此,张家界市将旅游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大方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紧紧依靠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生态、低碳、节约、包容”的旅游型城镇化之路。

(一)旅游型城镇化是实现旅游型城市“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中国梦”具体到张家界就是“旅游胜地梦”和“全面小康梦”。“旅游胜地梦”和“全面小康梦”就是要将张家界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张家界市通过旅游业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扩大了城市规模,提升了城市品位,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整体形象,从而实现了全市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大繁荣。

(二)旅游型城镇化是解决旅游型城市城镇化建设问题的内在需要近年来,张家界市抓住机遇,以旅游业为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张家界不仅城镇化率低、质量不高,而且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城市承载力弱;二是产业功能体系单一,旅游业虽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但未与其他产业产生良性互动,无法形成泛旅游产业集群,从而导致传统旅游要素发展不平衡,无法满足大旅游发展需要,也使得旅游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三是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城市规划与旅游业互动性不强,导致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区分不明确。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些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开始凸显,等等。化解上述问题最佳的途径就是走旅游型城镇化道路。旅游型城镇化坚持以旅游业为主导,强调旅游业与城镇建设的互动性,既可引导城镇向特色化、生态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化解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提升城镇质量与品位,也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泛旅游产业,化解旅游产品单一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壮大旅游经济,彰显旅游特色。

(三)旅游型城镇化是实施旅游型城市战略发展的本质要求为加快发展旅游业,推进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资本大市跨越,打造世界旅游精品,张家界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8月提出了“1656”行动计划,计划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其本质要求就是要以旅游业为主导,强化旅游产业与城镇化的互动性,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城镇,提质升级城市建设,走旅游型城镇化道路。

二、旅游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分析

推进旅游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坚持实事求的精神,立足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色,走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型城镇化道路。

(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城镇化产业基础旅游城市要推动旅游型城镇化建设,要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来做足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1.着力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要依托本地旅游资源,突出当地人文特色,围绕完善旅游要素,坚持以旅游产业和休闲养生产业为核心,以餐饮、酒店、交通、旅游商品和旅游地产等为配套产业,以观光休闲农业、文博会展、休闲商业、文化产业、休闲养生林产业等为延伸产业,着力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努力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旅游产业新业态。2.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城镇化建设要以工业发展为前提,才会有强大的动力。旅游型城镇化建设要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着力培育旅游食品、民族工艺品、清洁能源和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能耗低、污染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要求,打造新型工业体系;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思路,明确园区定位,以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为标准,大力推进园区工业招商引资,加强入园企业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园区。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旅游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一大瓶颈。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旅游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改善民生为宗旨,重视农民利益,统筹城乡发展,将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逐步统筹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定不移地走城乡协调、互促、共进的道路。1.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教育、户籍、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相关制度改革,破除城乡公共资源共享的制度壁垒;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逐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战略,有效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健全社会综合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环境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围绕“生态城市”和“美好乡村”建设,切实抓好城镇提质升级工程,依照“立足全局、整体谋划”的原则,加强城乡供水、供气、供电、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功能,逐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是蓝图,推进旅游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立足于规划,服从于规划,通过规划引导调控作用的充分发挥,逐步完善城镇体系。1.坚持科学、高端、适当超前规划通过引进高端设计人才和企业,坚持从整体出发,将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准确定位,依据国际化都市标准,科学、高端、适当超前做好规划;依托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做足山水文章,突出文化特色,大力打造景城相融的“生态城市”和桃花源式的“田园小镇”,倾力塑造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个性张扬的旅游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品牌。2.完善城镇体系按照旅游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根据城市的空间格局,把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休闲商城,完善中心城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风韵特色。积极稳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大力打造一批民俗风情浓、自然景观美、文化底蕴深的特色小镇群,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骨干,小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3.突出小城镇建设应在成功打造特色小镇的基础上,依据整体规划,围绕一些乡镇文化、景观特色和产业基础,按照差异性、互补性和唯一性原则,结合整体旅游发展要求,在把准一些乡(镇)个性、灵魂和理念的基础上,对这些乡(镇)进行定位、建设和发展,逐步打造一批既富有民俗风情,又具有提供优质旅游服务能力的特色小城镇群,以满足旅游市场发展需要。

城乡产业规划范文8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战略是突破城乡二元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次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旨在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以及土地利用等方方面面,本文仅就在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林地保护利用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林地保护利用的影响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林地的需求增加   土地是一切社会发展进步的载体。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尖锐,土地是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加之国家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大量的用地项目大规模地向林地转移,林地成为满足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需的重要的土地资源库。根据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征占用林地总面积及所占全部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总体上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将进入更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城乡居住环境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与工业的对接形成的加工业、自然资源的商业性开发建设等,各行各业对林地资源的需求都呈现出继续增长的势头,并且其需求范围越来越广,需求面积越来越大,林地保护利用面临新的压力。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乡工商业更加发达,人口密度增加,人口相对更加集中,客观上也就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根据包括森林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来确定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才能真正解决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问题,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实现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人与自然协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城市到农村,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生活质量的高低仅仅用经济收入的多少来衡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习、工作、生产、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森林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的功用越来越为人们所广泛认识,崇尚绿色、融入自然、打造宜居环境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人们主观上对居住环境的生态承载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补充林地在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基本诉求,越来越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各项建设时严格规定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并在实施配套绿化工程的同时,积极实施废弃地的植被恢复和复绿工程,实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绿化建设两手抓。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更多的公园、绿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色城市、森林城市,而农村也大力推进道路、村庄、坑塘、荒地绿化,以用材林围村、果树入院、闲置地建休闲绿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生态新村和绿色村镇。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和绿色屏障的建设,为城乡增绿添绿,形成了全新的互相连接的城乡一体化的绿化网络体系,既增加了绿地,提升了城乡绿化水平,使城乡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林地,是对林地资源的有益补充。例如:对废弃的堆场料场、工场矿山实施的植被恢复,对农村人口转移后废弃的山区村庄的复绿工程等都是对林地的积极有效的补充。   (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林产品的需求量增加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和生活环境逐渐改善,对林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随着城乡林业产业布局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渐趋合理,逐步形成种植、收购、加工、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更加畅通的产销渠道再加上更加便捷的融资服务和科技支撑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林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其加工能力、生产能力的提高。林业产业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另一方面也对增加原材料的供给提出了挑战,不能让原材料来源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要解决好这批企业原材料的供给,必须在维护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下,在生产企业周边的宜林地区,加大原料林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保证林业产业的可持续经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林地的保护和利用有促进作用。   二、林地保护利用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   林业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双重任务,保护和利用好林地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挥重要作用。   (一)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可以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的基本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如果不加限制地新增加建设用地规模,是我国有限的林地资源供应所远远不能满足的。因此我们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正是为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林地提供制度依据,我们提倡在保护林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加强对征、占、用林地的管理,逐步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置换补偿”的林地使用机制,有效地监管和遏制毁林开荒、蚕食林地和非法占用林地,正是为了切实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国家能源基地、国家级电网、油气干线管网、干线公(铁)路、港口、机场、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公共建设的必要用地和合理用地,满足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的基本需求。#p#分页标题#e#   (二)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对优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产业布局有前瞻性的引导作用   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即设立预审环节,建立林地征占用的勘验制度,积极参与工程规划选址、方案确定工作,坚持按照“工程建设必须尽量保护林地,尽量少伐移林木”的理念,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规划部门、建设单位积极协调,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优化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少因工程建设占用征收林地的面积,引导他们在规划选址选线这一源头就尽可能地避让生物量较大的林地,最大限度地控制森林、林木移伐数量,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林地利用的结构与方向,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优化林地资源效能配置,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切实保障城乡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使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对优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产业布局有前瞻性的引导作用。   三、正确把握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林地保护利用关系的措施和建议   (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兼顾,良性互动   如上所述,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林地保护利用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矛盾的统一。城乡一体化建设虽然要占用部分林地,增加了林地保护的压力,但也为加快建设生态防护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经济林、用材林等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良好的契机;林地保护利用虽然对建设项目乱占林地是一种限制和约束,却能够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的合理用地并对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有前瞻性的引导作用,因此应当把它们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虑,统筹兼顾,注意统一性和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时要以生态为重,充分考虑林地保护利用、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既要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当前需求,又要留足后人的生境空间,确保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样,在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时也要充分考虑满足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要求,科学分析和预测城乡一体化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综合分析林地可供给能力及资源动态变化趋势,制定林地保护利用的具体目标,建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林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林地保护利用优化体系,对林地资源的保护进行时序和空间上的精确安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更要注意与国土规划部门的上下联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互动,要加强协调和衔接,做到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使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林地保护利用都按照各自的要求得到发展,并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引导节约集约用地,维持林地占用与生态恢复新增林(绿)地的动态平衡   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节约集约使用林地,主要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林地;二是集约用地,每一宗城乡建设用地都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要确保林地占用与生态恢复新增林(绿)地的动态平衡,具体做法上,首先要在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建设用地的同时,引导建设项目节约使用林地,并适当配套绿化工程,扩大防护林地面积。其次要控制城乡建设使用林地规模,限制工矿开发占用林地,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林地,尤其矿山用地要实行生态优先、缴费使用、保障恢复、占补平衡政策,禁止私挖滥采、无序开发。总之通过行政、市场等手段引导建设项目节约使用林地,控制多占、浪费林地等行为,保持城乡建设使用林地与生态恢复新增林(绿)地的动态平衡。   (三)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生态补偿,积极补充林(绿)地   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兼顾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政策法规,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克服多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加强部门、地区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整合生态补偿资金和资源,拓宽资金渠道,逐步加大补偿力度,确保所有被征用占用的林地都得到补偿,确保补偿资金真正用在补充林地建设绿地上面。三是积极培育恢复、造林绿化、修复生态,多种途径增加林地资源;积极推进森林省、森林城市、森林社区、森林乡村建设,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四是加强宜林闲置地整治,对政府收回的闲置土地,原属于林地的,应当优先用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废弃工矿、废弃山区村庄及村中空闲地的整治,对其中坡度25度以上的,应按照宜林则林的原则,优先用于植树造林。   (四)建立城乡一体、绿(地)林(地)统筹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   1.建立城乡一体、绿林统筹的评价体系。由于近年来生态建设重要性的深入人心,全国各地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打造宜居环境蔚然成风,城市兴建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生态屏障林、滨江公园林、亲水平台林、园林林、风景林、广场绿地、小区绿地、单位绿地等,这些城市绿地在生态、减灾、景观、文化、休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林业部门在统计林地时,却没有把它们计算在内,这是不甚合理的。如果建立一个绿林统筹的指标,一方面可以更科学地对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多少林地,应该在新建基础设施、新建科技园区、新建小区时通过绿化美化和道旁植绿等方式至少补充多少林木,如果建立一个绿林统筹的指标,则可以更科学地估算需要补充的林地面积,多种途径补充林地,更好地实行占补平衡。#p#分页标题#e#   2.建立城乡一体、绿林统筹的管理机制。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来讲,我们要突破计划经济时代城乡二元对立的发展格局,“从生态立国、绿色发展”的战略出发,我们也应该突破过去由于部门分割带来的绿地和林地、绿化和林业的分割。因为城市绿地和乡村林地本来就是生态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二者都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城乡一体、绿林统筹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框架,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林地的多功能效益,有助于在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实现绿林相互融合、协调推进,从生态建设的全局出发构筑“城市绿景、平原绿网、山区绿屏”的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网络体系,有利于对城乡绿地、林地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各类要素合理配置、有机融合,建立城市与乡村之间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绿林体系,有利于加强城乡在生态上的联系,促进生态系统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