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内涵范例6篇

城乡一体化内涵

城乡一体化内涵范文1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6―0037―05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中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在代表大会上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标志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时代的到来。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到“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清晰地表明了城乡一体化成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城乡一体化在国内卫生、文化、教育、交通等研究领域早已成为热点问题。体育研究领域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刚刚起步,尽管少数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这些研究多是零散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并没有形成相对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概念内涵、制约因素、理论前提以及发展建议等几个方面对城乡体育一体化进行讨论分析,以期丰富与深化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城乡体育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贡献绵薄之力。

1 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内涵的多角度分析

1.1 理解“城乡一体化”是理解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前提

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实质是体育的城乡一体化,因此,理解“城乡一体化”是理解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前提。恩格斯最早分析了城市和乡村由分离、对立走向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道格拉斯认为在城乡关系演变过程中,城乡联系的良性循环是乡村内在推力通过一系列“流”与城市的外在辐射扩散力相交合形成的。在我国,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骆子程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的;有分工、有协作、多层次、开放型的社会经济统一体。”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再次提到议事日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统筹,首要的就是城乡统筹,即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总起来讲,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发展新思维,有利于城市与农村打破分割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1.2 城乡体育一体化主要是指群众体育的一体化

一般认为,我国体育包括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三个部分,并且这种划分不仅为体育新闻媒介所广泛传播,而且在许多体育理论专家、学者中也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定论或范式。本文所指的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主要涉及群众体育领域,竞技体育之所以不被列入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是由于我国竞技体育的运行模式主要以政府行政干预为主,竞技体育的开展多是以城市为举办地,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为参与对象,以获得奖牌及优异成绩为目标的活动,仍然呈现出“举国体制”的特色,因而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不存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把学校体育排除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领域是因为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归教育部门管辖的体育组成部分,《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想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学校体育可以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走向城乡均衡发展。因此,我们所说的城乡体育一体化主要是指群众体育的城乡一体化。

1.3 城乡体育一体化是针对两个“二元结构”的一体化

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是理解城乡一体化思维的逻辑起点,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两种类型是由存在着的城乡体育二元结构的两种形态决定的。总体来看,我国目前存在着传统的城乡体育二元结构以及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城乡体育二元结构的新形态。传统的城乡体育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城市与农村两个地域,包括体育场馆设施、体育资金投入、体育政策制度、体育指导员分布等体育资源的演进性差距,从而使得农村居民的体育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新形态的城乡体育二元结构是指城市里社会群体的“二元”,这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大量来自农村的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从而与城市居民共同形成了城市群体的二元机构。与城乡体育二元结构的两种类型相比,城乡体育一体化也应该有两种类型,即城乡之间的城乡体育一体化以及城市群体的城乡体育一体化。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众多农民工的体育状况直接制约着我国体育的整体发展,因而只从城市与农村两个区域维度研究城乡体育一体化是不够的,还应该研究城市内部社会群体的城乡体育一体化。

1.4 城乡体育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而是公平性发展

平均化发展是一种呆板的、单一的、狭隘的发展模式,形式上的平均最终会导致实际上的不平均。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农村人都成为城市人,农村都变成城市,农民都成为农业工人,而是经济社会的城乡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不是单纯的“农村城市化”。同样,“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也不是“城乡体育一样化”或者“农村体育城市化”,因为我国地区差异、环境差异以及社会群体差异存在着的客观事实,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永远不可能一样化、平均化发展。全面的平均化其实也就是另一种不平等,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更是一种和谐发展,而全面平均化发展则是一种制约性发展。其实,城乡体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体育的发展有了最广阔的不竭之源,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中,“一体化”既是手段又是目标,一体化作为手段强调的是城乡体育的双向沟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互助,一体化作为目标强调的是缩小城乡体育的差距,实现城乡体育的公平。因而,城乡体育一体化的表述是手段性表述与目标性表述的统一,即“用城乡体育一体化的手段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的目标”。具体来看,城乡体育一体化应当包括体育组织管理、体育政策制度、体育资金投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硬件与软件维度的城乡体育的公平性发展。2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制约因素的多维度分析

2.1 硬件维度:困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城乡体育硬件资源的非均衡发展一直是困扰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资金投入、体育指导员的配备等几个方面。体育场地设施是城乡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根本保障,虽然城乡体育场馆设施总量不足,但是有调查显示:“群众体育设施城市仍然明显好于农村,市民中有52.9%是在公共体育场地上运动的,而农村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奇缺,只有14.6%的农民在公共体育场地上运动;在公共体育场地运动的市民比例是农民的3.6倍。”体育经费投入是城乡体育开展的动力因素之一,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对城市体育经费的投入都远远高于农村,浙江省2005年省和市级群众经费是2.5亿元,而农村体育经费仅仅只有7 860万元。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对公众进行体育教育、技能培训的主要力量,但目前来看,城乡差别仍然很大,有调查显示:“就分布区域而言,我国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90%以上在城镇,广大的农村只占了10%以下。而且东西部的农村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明显高于西部。”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作为一个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他们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遭受到如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组织和地域空间等多维的社会排斥,有调查表明农民工所在单位很少建有体育场地设施,同时城市里公共体育场地上也很少有他们的身影。

2.2 软件维度:制约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核性因素

漫长封建社会中的农村传统文化,由于受自然经济的生产特点、聚居方式的制约以及儒家文化的影响,虽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但根基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政策制度,但由于农村存在的封建传统文化、农民功利思维的价值取向等导致了农民体育价值观念的落后,在软件维度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造成了阻抑。2010年我们到江苏农村考察,依然发现许多农民从心理上不接受体育运动,在他们看来体育运动是“玩闹”、“不务正业”,是“赶时髦”、“出风头”;在苏北一些经济落后农村中,许多农民在空闲时宁愿打牌、搓麻将、闲聊天,一些老年人甚至喜好蹲墙角、晒太阳、看热闹。有典型调查对比发现,“即便是在发达地区,57.1%的市民一年中有过体育消费,而农民只有28.6%,市民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明显高于农民。”农民工虽然大多数时间身处城市,但是思想的内核因素依然制约着大多数人的体育参与。一项对珠三角农民工的调杏显示:“在农民工最希望企业给他们提供的文化服务中,选择电视的占30.3%,图书报纸占20.9%,电脑占17.1%,卡拉OK占13.4%,看电影占11.7%,而选择羽毛球、篮球等体育活动的只占了lO%。”调查结果反映了农民工对于体育价值和功能认识还很不充分,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2.3 政府维度:服务职能没有积极发挥

我国体育政府的主线即国家体育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到地(市)、县各级体育局,人员编制只到县级,没有延伸到乡镇,基层乡镇是以文体站的设置进行体育的管理。从目前来看,政府层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发展。首先,地方政府(特别是一把手)的体育政绩衡量观念改观不大,政府关注度更高的还是竞技体育的发展,由于群众体育工作对象多、涉及范围大,工作业绩显效过程慢,很难受到领导重视。其次,政府存在着对城市与农村体育管理的分割机制,没有从功能区划上、空间布局上统筹规划城乡体育系统,而是分开规划、区别对待,把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作为两个分离的子系统。城乡体育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划分不明也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阻力,主要体现在省(市)体育局不能有效发挥积极作用,造成中央政府越过省级直接对基层城乡体育进行统筹,这种直接的统筹和管理措施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乡镇体育政府由于缺乏资金、缺少编制,发展农村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容易形成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基层阻力。再次,城乡体育一体化的推进不仅仅是体育局一个部门的事情,涉及规划、建设、卫生、环保、宣传、财政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共进,然而,由于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不力,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诸如体育场地规划不合理、体育场馆设施边建边拆或者只拆不建等问题。

2.4 社会维度:广泛参与仍然形成不足

经过新公共服务改革运动,国外地方与基层政府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转换的原因主要是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偏离问题日益突出。从学理上讲,政府功能转换的方向是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发展。地方与基层政府既不“掌舵”,也不“划桨”,而是服务。政府只是公共政策的参与者,并与其他治理主体共同引导着社会前进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原国家体委提出了“体育社会化”的方针,其主要涵义是:“尽可能调动全社会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与潜力,包括参与体育活动,参与兴办各项体育事业,参与、占有与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体育”。城乡体育一体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体育资源,政府无力全部承担,其余社会化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在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体育社会化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及时反映、更好满足城乡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然而,目前来看,社会组织参与群众体育的积极性并不高,“占有几乎全部公共体育资源和权益的政府部门,独家经营,管办合一,政事不分,身兼资源的所有者、服务产品的生产提供者和经营者、服务活动的管理者等多种角色。”政府的“行政垄断”,造成了社会资金、组织、人才等资源难以融入体育事业发展的行列;形成的体育市场缺乏规范与秩序,难以发展壮大。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体育一体化更好的发展。

3 现实的乌托邦――城乡体育一体化全面实现基础

3.1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实现的物质基础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是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前提条件,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在很大程度对体育的发展具有支配作用。当前,我国仍然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城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一些地区的农村中甚至还存在着绝对贫困的现象,农民的吃穿住等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满足。马斯洛认为:“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吃、穿、住等生理的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农民为了基本的生产生活已经耗去了很多的生物能量,在农闲或生产间歇之余再让他们蓬勃地开展体育运动不符合实际。农民工到城市就是为了打工赚钱,他们本来就勤俭节约,因而很难再拿出钱去消费体育,整日劳作的疲惫状况也很难让他们再消耗体力参加体育活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等方面,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只有农村经济提升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福利保障增加

了,体育场地设施改善了,健身氛围繁荣了,农民才能从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时间和精力,同市民一样,在闲暇时段享用体育公共服务,快乐进行体育活动,从而不用像以往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而经济基础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3.2 城乡群体的社会整合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实现的社会基础

整合是指个人同地方的、地区的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的联系的纽带被减弱,同时与庞大的城市及工业网络组织的联系加强了,这种关系的变化为弹性社会中的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当前我国社会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呈现分化加剧的局丽,传统的弱势群体主要是一些孤、寡、疾、残人员,如今农民、城市下岗工人以及农民工构成了弱势群体的主体。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认为,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主要是来自社会本身的人口增长和生产发展所造成的社会分工,因为分工破坏了以强烈的集体意识为特征的道德规范,使不同职业的人们在生活经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同质性降低,从而削弱了传统社会的机构团结的纽带集体意识。国家体育制度对城乡体育提供的空间不一样,并且缺乏规范体育利益博弈的制度安排,造成了体育资源不断地向强势群体的积聚。同时,与强势群体相比,弱势群体在权利方面、发展机遇方面、物质生活条件方面的劣势带来了他们参与体育的障碍。目前,国家采取的诸如下岗工人再就业措施、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以及实行的城乡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等,都是在加大城乡不同群体的社会整合力度。换句话说,只有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完成,进入社会整合阶段后,城乡体育一体化才可能完全实现。

3.3 体制上的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实现的制度基础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实行与之相适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这种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协调性日益明显。当然,体育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并非宣告它已步入“寿终正寝”,而是要在国家发展大环境下在改革中坚持,在发展中完善。现在看来,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引领着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城乡一体化必然会成为发展趋势,而适应这种趋势,则需要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反过来说,如果体育管理体制不进行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改革,那么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如同“空架子”,只能是“空喊口号”。从机构设置上,体育管理部门应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从“划桨者”向“掌舵者”转变,从而形成宏观指导、政策支持、过程监管的服务功能。从权利划分上,体育政府应逐步放权让利,转变职能。管理学认为,管理体制是由管理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既然群众体育以事业为主体同时兼有部分产业性质,那么在管理方面就要有所不同。属于事业部分主要由政府通过宏观政策进行调控,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属于产业部分的则进入市场,采取社会管理型,由社会向人们提供有偿服务。各级政府还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建立。同时废除不公正的制度和政策,建立城乡体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这样才能使城乡居民真正的共同享受公共体育资源。

4 从现实走向可能――努力形成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4.1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合理布局公共体育资源

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经费投入、体育指导员配备等公共体育资源是体育发展的基本载体,要形成体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布局这些资源。首先应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与规划局、建设局、土地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协同布局公共体育资源,这是整体的布局原则;其次按照公共体育资源的不同类型进行布局,体育场馆设施的布局应在遵循一定原则基础上加大对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建设力度,同时积极与公司企业协商,共建适应于农民工体育的场馆设施。体育经费投入要调整体育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比重,通过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均衡不同区域、不同层级政府间财政能力,促使区域间公众享有大体相同的公共体育资源和服务,特别是加大对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社区村等农村区域体育财政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广泛参与群众体育。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进一步完善体育指导员登记和注册制度,实行体育指导员定人、定职和定岗分类管理,建立体育指导员定期再培训和考核机制,逐步引导体育指导员立足社区、行政村以及企业单位,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加大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体质监测力度。

4.2 明确不同层级体育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政府在城乡体育一体化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掌舵者”的功能,要使这种功能充分发挥,首先应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划分,强化省、市政府的统筹城乡体育发展的职能,城乡体育一体化在空间意义上具有国家层面、省、市、县以及小城镇、行政村多个层面,如果国家越过省级政府直接对城乡体育进行统筹发展,由于起点较高,可能发展的效果欠佳,而县级政府层面由于所处层面较低,财权小而事务重,特别是不能很好地解决区域差异性问题,因而也不能很好地统筹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发展,所以还需要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充分调动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减轻中央政府与县级政府的管理压力。其次还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群众体育社会化大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战略,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在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大背景下,应该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要求,实现推进依法行政,向城乡居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满足城乡居民的体育建设需求,从而逐步实现城乡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4.3 健全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保障及行政问责制度

体育政策制度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航灯”的关键作用。当前各地政府应该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制度与政策,并努力延伸到各县、乡镇,甚至是各行政村;同时,制定监督、评估体系,并纳入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指标体系,严格考核,坚决兑现,维护政策制度的严肃性。国内一项研究认为缺乏可靠稳定的制度保障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的立法建议,因此可以借鉴这一建议,研究并制定《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条例》等,这样就可以确立城市与农村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法律地位。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政策的执行需要一定的监督。因而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城乡体育政策制度的制定实施的过程,向普通群众提供表达自己需求的平台,并接受广泛监督,从而使政策制度的落实、执行更透明、更阳光,更有利于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4.4 帮扶城乡社会群体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受到空前的重视,以篮球场和乒乓球台为标志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也在各地纷纷兴建。但是,与如火如荼的硬件建设相比,农民的体育热情却不如一些人的预料,一时还没有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表现。”体育大发展离不开体育文化这一软件因素的繁荣发展,而体育文化的发展要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便有什么样的体育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体育文化。因而要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需要改善与繁荣城乡体育文化,需要广泛宣传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扫除那些不利于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封建迷信与陈腐习俗,从而帮助不同社会群体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具体措施可以采取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城乡政府工作人员的体育公共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城乡体育健身指导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宣传引导作用;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网站、宣传车、墙报、宣传册、体育表演活动等城乡社会群体喜闻乐见的媒介进行体育文化宣传;积极组织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体育锻炼的现场观摩活动,组织小城镇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感受的宣传活动。

城乡一体化内涵范文2

1.1特色林业是提升涵江城区居民幸福指数的需要城市建设中发展特色林业不但可以提供优美的人居环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这些都与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城市林业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林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湿度、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噪音、削弱城市的热岛效应。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可以释放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精神压力,产生愉悦感。同时,良好的城市林业绿化建设,也为人们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为城市增添景观。综上所述,城市林业绿化具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市饮用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重功效,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1.2特色林业是涵江城市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环境资本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本。近年来,涵江区主动融入全市“跨越发展、领先跨越”建设大局,围绕“一核四翼、宜居宜游”的城市发展思路,大手笔规划,成片制开发,组团式建设,创新式管理,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涵江形象。聘请了国内外顶极机构描绘城市建设总蓝图,树立了“全区一城”理念,明确了将水乡特色和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发展的建设思路,确保城市建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因此,以创建部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型滨水景观城区,将水乡绿色文化和现代元素有机结合,重塑水乡名城的独特风貌。通过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涵江的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吸引外资,从而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居于有利位置。

2特色林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近年来,涵江区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以积极创建部级园林城市为契机,积极融入港城建设,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江南水乡新城,大力推进“城在水间,绿在城中,山水相依,水城相融”的海峡西岸新兴城市建设。

2.1公园绿地通过建设完善涵江人民公园、白塘湖公园、高新科技公园及涵西水上乐园等公园项目,实施了“园林绿化美化”工程,改造建设了电影院广场、湖滨绿地及红旗闸、城隍庙等街心绿地;完成了城区宫下河、汽车西站、白塘湖、萩芦溪两岸和境内重点河道两岸绿化;推进国欢寺周边休闲文化广场、西河公园绿地、鉴前路延伸段临河景观带滨河公园绿地、新涵大街街头绿化景观工程、新涵大街北伸两侧绿化工程。至目前为止,全区拥有各类公园8座,3个城区精品公园,城区现有园林绿地494.64hm2,美化了城区环境。

2.2绿色通道近年来,完成环城路、北环城路、滨海大道、涵港大道和南环路五条城市主干道绿化12.3km,完善荔涵大道涵江段绿化提升、涵江高速路口迎宾大道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实施福厦铁路涵江段、福泉高速公路涵江段“两高线”沿线道路两侧绿化带及挡墙披绿等建设。全市率先启动沈海高速公路涵江段绿化工程,被作为省级典型作经验交流。全区道路24条完成绿化73.22km,道路的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城市绿化骨架已经形成。

2.3单位绿化广泛开展争创“省绿化红旗单位”、“绿化达标单位”、“花园式单位”活动,完成涵江华侨职业中专、涵江私立实验中学、莆田六中等15处立体绿化,共种植名贵树近2万株。涵江区人民政府、国欢镇人民政府、英博啤酒厂等13个公共设施绿化。现有省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军营1个,绿色校园6个,绿色社区1个,城市公园1处。其中莆田高新园区创建省级绿色园区,完成5条道路绿化。其中莆田高新园区创建省级绿色园区,完成5条道路绿化,种植榕树、樟树、巨尾桉2.2万株,新建生态竹林2000m2,新增厂区绿化面积11000m2,完成河渠绿化2.5km,建设生态防护林3000m2。白塘湖公园作为城市公园,其主湖和内河流域总面积600多亩。在水上观光浏览区、白塘湖公园区、山水观赏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和生态园区共种植观赏性植物40多个品种2万多株。武警8713部队创建“绿色军营”,种植各类名贵树木和速生树种5000多株。

2.4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江口镇、白塘镇绿色乡镇建设;完成国欢镇都邠村、梧塘镇沁后村、秋芦镇梅洋村等19个绿色村庄建设,共种植各类苗木39.2万株;海星农民公园、石西农民公园、官庄农民公园、前面农民公园已初具规模,为人们劳作之余提供很好的休闲去处。先后有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园林式乡镇,8个村庄被评为省级园林式村庄,白沙镇坪盘村获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

2.5生物多样性工程建成瑞云山、夹漈山、尖山寨、望江山等省级森林公园4个,面积2984hm2;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830.9hm2;建立区级自然保护小区2个(不含黄龙林场),保护面积213.3hm2。

3存在的问题

3.1质量不高全区林业用地平均每亩蓄积量1.73m3,林分平均每亩蓄积量2.45m3。林相参差不齐,用材林各龄级结构不够合理,幼中龄多,近成熟林少,可伐资源少。林木树种单一,森林的防护和调节气候功能弱,景观美学价值不高。

3.2绿量不足城区现有的绿地、道路绿地还是以草坪、色块为主,尚未形成“绿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景观特色。如:涵江公园以白塘湖公园和人民公园为主,两公园绿地营造形式均为片林,树种构成、种植形式过于单一,缺少层次感。

3.3贯通性差涵江区现有的绿地分布并未形成有机的整体,特别是城区河流,主干公路沿线的绿廊未形成整体性,绿地斑块之间连接松散,从而使城区绿地之间,城区绿地与城郊山林、农田之间未形成一体。

3.4树种单一城市绿地建设功能单一现象严重,体现在线形绿地和点状绿地中。表现为行道树种类较单一,如涵江的大部分行道树种为盆架木、芒果树;绿化形式也比较单调,比如新涵大街的道路绿化,整条街道绿植太少,没有形成系统的景观,沿街没有引人注目的景观节点,防尘防污等功能不突出。点状绿地则更多考虑观赏、美化效果和部分游憩要求,存在着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季相缺乏等问题,如白塘湖公园,清一色都是桃花和木棉,都是落叶树种,观赏季节短暂,而且容易引发病虫害等。

4对策与建议

涵江区城市森林建设应坚持以绿化为基础,以美化为手段,以生态功能为主体,以增加森林面积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经济规律、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到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适地适树,通过实施路、海、河、山绿化工程,廊、带、片、网相结合,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实现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总目标。

4.1推进城乡绿化创建绿色家园绿色城市建设要注重建设片林,加大城市通道林带厚度,重点推进人民公园、西河公园、国欢寺和囊山休闲广场等四大公园建设。绿色村镇建设要侧重建设乡村绿色公园和“四旁”绿化,积极创建“绿色村镇”、“绿色开发区”、“绿色校园”、“绿色军营”。绿色通道建设要重点抓好沈海高速公路涵江段森林通道建设和新涵大街示范街绿化建设,以及324国道塔洋段,201、202省道,县道庄边至游洋、大洋至东张、梧塘至萩芦公路两侧绿化,打造“带、网、片”相连的“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景观。绿色屏障建设要着重抓好沿路、沿溪(库)、沿海、环城一重山林分补植修复,特别要把水环污染整治拆除的山上猪场进行土地平整,恢复森林植被,调整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森林景观效果。人工造林更新方面(含生物防火林带和矿山植被恢复生产),要注重抓好零星荒山造林,确保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及时更新,扩大有林地面积,提高绿化水平。

4.2强化科学造林要按照“全面规划、注重实效、先急后缓、分期实施”的要求和“山水园田统一规划,乔灌草、花果树一起上,带、网、片、点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四绿”工程建设。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科学配置造林树种和密度。在造林更新上,要大力提倡不炼山造林,维护地力和生物多样性。在重点生态区位,通过采取间伐、补植、套种等人工措施,加快调整树种组成,改善林分结构,促进形成树种多样、针阔混交、异龄复层的复合型林分。在城乡绿化上,要选择景观效果好、经济价值高的名贵和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以丰富森林景观,提高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对于城区内河流,规划在河两岸各栽植10m宽的护岸林,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另外,对城区内部分乔木较少的绿地进行改造,增加乔木数量。新建开发区内要配套植绿,新建项目要求具备一定的绿地面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同时,加强园林式乡镇(村庄)、花园式单位(住宅区)建设,积极引导居民进行庭院绿化,利用墙壁、屋顶等,开展立体绿化,增加绿量。

4.3大力培育和使用乡土树种在山区乡镇大力建设花圃、苗圃和组培基地,建立种苗基地,提供良种壮苗。推广乡土树种在道路绿化,公园美化,庭院绿化中的应用,在引进外来速生高效树种的同时,保证乡土树种的使用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增加树种品质,做好种苗培育,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和有关标准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城市森林建设的科技含量。

城乡一体化内涵范文3

关键词:城乡融合;城乡经济;水乡风貌;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93-2

0 引言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城乡接壤地区统筹发展的规划研究方法对于提高珠三角乡村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出。东莞水乡经济区作为东莞从分散、粗放、外延增长向统筹、集约、内涵发展转型的率先示范区,正是创新城乡融合、统筹发展规划研究、探索提升乡村城镇化质量的极佳实践地。研究立足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围绕城乡生态、风貌、经济、人文特点几方面内容,重点探索如何进一步促进东莞快速乡村城镇化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城镇化质量。

1 项目特征

区域特征。项目位于东莞市望牛墩镇杜屋村,地处珠三角东莞水乡经济区统筹发展的核心地区,望牛墩镇中心区边缘,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地带特征。

生态特征。项目三面环水、农田环绕,自然生态基底优越,水乡田园风貌浓郁,具有生态、景观的敏感性。

风貌特征。项目用地被穗莞深城际轨道、广深高速公路和中洪支线公路围合,是东莞水乡经济区重要展示窗口,风貌区位突出。

人文特征。项目所在的望牛墩镇是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乞巧节”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深入民心的民俗活动。

上述特征决定了该项目不应以量取胜,而是以品质、特色取胜。因此,本研究重点处理好功能定位、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三大问题。

2 研究内容

2.1 功能定位研究

项目是统筹水乡战略以来的首个具体地块精细化研究,具有多重示范意义。规划从水乡经济区、望牛墩镇和周边村庄三个层面的发展诉求进行综合判断,紧靠“生态”与 “人文”特色内涵,立足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共融的出发点,将项目发展定位为“以岭南水乡文化、传统七夕文化为主题,形成集特色居住、文化娱乐、休闲体验、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特色区域。”

功能上由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单一的居住功能+临街商业”优化调整为“居住、文化和休闲服务综合功能”,增加文化与商业休闲等混合用地,为文化、经济活动提供载体,带动周边村落的功能优化、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提升。

2.2 空间形态营造

营造“低而密”的整体空间形态。规划传承岭南水乡聚落“顺水布局”、“低而密”的空间肌理特点,整体以低矮的建筑为主,局部点缀高层建筑,但严格控制其比例、位置与形态,营造疏密有致、低矮舒缓的水乡空间特质。同时,结合生态敏感性特征,整体开发强度从原规划1.8容积率降低为1.4,并提出了开发强度的分级管控要求。

加强生态、游憩公共空间塑造。充分利用中部河涌和广深高速绿廊组成的“十”字型公共空间带,将项目周边生态要素串联成有机整体,并设置慢行道、休憩设施、滨水码头、自然驳岸等设施,塑造怡人的公共空间。

严控建筑形态要素,提升空间品质。建筑高度原则不得超过24米,局部点缀高层建筑。其中高层建筑不得临水布局,生态景观敏感性高的地块,高层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不超过20%。控制沿河涌、广深高速等重要景观界面的建筑高度和连续面宽,保证界面开敞通透。

2.3 风貌特色提升

传承水乡聚落空间肌理。沿河涌形成“梳式”空间布局,引导构建“河岸、水街、巷道、院落”的空间序列。

营造水乡建筑风貌特色。控制与引导建筑的风格、色彩和屋顶形式,建筑风格采取岭南新中式,与传统村落、水乡田园景观相协调,建筑色彩传承东莞水乡传统,整体以浅色为基调,点缀红色,低层和多层建筑八成以上采用坡屋顶形式,形成独特的东莞水乡建筑风貌。

塑造水乡滨水空间特色。引导滨水空间利用水乡传统的文塔、石桥、凉棚、埠头和榕树等元素,并注入七夕文化内涵,以牛郎织女跨银河、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设计景观,构筑尺度宜人的滨水公共空间。

3 问题分析与对策

3.1 探索可持续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提升乡村城镇化质量

以往重城轻乡,城乡结合部往往是环境质量低下,风貌混杂的地区,规划更多关注空间景观的协调,而忽视经济联动的内生动力。本研究一方面尝试发挥城乡各自优势,传承传统水乡的空间尺度与特色,并注入城市的功能内涵与生活品质,提升景观风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发展观光农业、休闲体验、文化娱乐、特色商业等轻柔产业,带动传统乡村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可持续的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具有水乡特色的发展道路。

3.2 努力寻求传承水乡文化特色和塑造景观风貌的可行路径

以往多以城市建设的方法改造乡村,导致乡村地区的特色、文化内涵日渐式微,本研究尝试从城乡风貌协调的角度,重点加强水乡特色与风貌的塑造:一是大幅度降低原控规确定的开发强度,适应水乡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低强度开发要求;二是加强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的管控与引导,注入水乡空间元素以及地方文化内涵,尤为注重滨水空间的塑造;三是将有关要求落实在规划条件中,确保文化特色和景观风貌成为开发建设的前提。

3.3 探索特色化和精细化的城乡规划管理机制

本次规划研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后、土地出让前编制,通过多情景方案模拟,对生态环境、整体空间形态、文化风貌特色、公共空间、建筑形态以及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进一步优化功能配比,降低开发强度,突出风貌特色,提炼形成特色化和精细化的规划管理要求,避免“千城一面”。

4 结论

综上所述,东莞水乡经济区下合片区项目规划研究的对策为:①对城乡接壤地区注入经济内生动力发展轻柔产业,以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②融入生态人文理念,以地域设计方法传承和塑造水乡特色城乡风貌;③探索城乡发展特色化、精细化的规划管理机制,通过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以及土地出让条件中得到落实,有效引导项目的建设实施。

城乡一体化内涵范文4

[关键词] 信息网络;内涵式城市化道路;政策引导;财政支持

农村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转化。农村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自然过程。在我国,随着农村经济中非农经济成分的日益增长和农村人口流动趋势的日益加剧,农村城市化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能够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职称论文。

1 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实现道路分为外延式与内涵式两种方式,外延式城市化道路是指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扩建或新建城市及其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工商企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扩大城市的人口和地域范围,减少农村的人口和地域范围,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内涵式城市化道路是指主要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先进的理念、制度、技术、教育和生活消费风尚融入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内涵式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素质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属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一般体现在人和物的自身效能的提高上,实现同样的资金投入可以发挥更好的效益,是一种可以持续的良性发展,无须不断增加资金的投入来支撑正常发展。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两相比较,内涵式城市化道路更具优越性,也是现实可行的。

2 信息网络服务在实现农村内涵式城市化中的作用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信息网络服务在实现农村内涵式城市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巨大作用。

(1)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农民可以选择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高科技含量的农业机械、种子、肥料和其他辅助性的农业生产资料,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最好的城市帮助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也是内涵式城市化最为实质的表现和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坚实基础。

(2)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使传统农民不进城而实现生活方式社会化。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向农村渗透现代城市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使村民在思想意识、消费习惯、休闲项目等方面城市化,从而破除一些封建迷信观念,扬弃固有的习俗,扩展他们的思维,引导农民的消费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同时,农村传统的、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村民的生活依赖于社会化的运行,从而活跃我国的消费市场,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细化农村经营中的社会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开阔农民的眼界,能够有效地促进“管理民主”。

(3)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使农村共享资源开发、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公共信息,使农村与城市处于同一信息、政策、科技、资源利用平台上,实现投入对等、信息对称、政策公平、科技适用,使农村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最经济的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提高和社会服务业发展,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之改变。

(4)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我国约64%的人口在农村,人均耕地少,单位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都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要使农民致富,就要减少传统农民的数量。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农民的低素质已经成为他们进行农村非农经营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并存。所以,政府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农民非农化的最好措施。

(5)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向合理化与高级化转化。信息网络服务可以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现代信息和现代管理思想渗透到农业生产中去,使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与城市工业生产要素质量水平日益接近,为新兴绿色农业产业的兴起创造条件,农业分工细化,多种专业化农业经营渐成规模,农产品深加工飞速发展,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农村经济布局,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农业产业化必然会成为现实。

总之,信息网络服务,是推动农村内涵式城市化的重要平台。

3 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农村信息网络服务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信息意识方面,农民对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政府信息、医疗信息等有较强烈的需求。调查发现,有78.6%的农民认为他们对与农业相关的信息有需求,希望能及时了解农产品信息、政府信息等动态信息。但对信息源、获得信息的手段等却不甚了解,农民满足需要的行为远未达到自觉水平,不能获得的信息最后就不了了之。二是在信息能力方面,由于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长期不足,加之农村人口密度相对城市来说要小得多,投入费用大,使用率低等原因,使得现在90%以上的农村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资源几乎为零。调查发现,很多农民除了偶尔在电视中看到计算机外,甚至从来没有机会见到真正的计算机,有的即使知道有计算机,但从未用过,就更不用说互联网了,也就谈不上使用这些工具来获取所需信息了。

针对农村信息网络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进行制度创新。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根源,也是农村信息网络服务落后的根源。要使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化,必须先从制度的改革开始。在宏观上,国家必须改革现存的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行政管理与公共品供给制度,保证农民能平等地拥有财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权利,在制度上保证农民享受同等的信息网络服务权利,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效益。  (2)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以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区域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土地利用、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总体规划,特别是在城乡交通、通信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应以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为原则,形成保证城乡生产活动联系低成本、城乡居民就业生活消费行为便利的交通通信网络。通过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供水、供电、技术咨询、科技培育、文化教育、市场信息、环保等公用服务的共享度的提高,改变乡村封闭落后状态,进而推动城乡产业和人口融合。

(3)增加对农村网络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网络平台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计划等部门的支持,把建设资金纳入基建投资计划和财政专项预算。除中央和地方基本建设和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网络延伸的建设外,其他农业项目中投资用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的建设内容也属于网络延伸的范畴。

(4)争取多方支持,搞好信息服务。各地要争取电信等部门的支持,对农业系统网络信道租用和农民上网费用给予优惠;各级农业部门网站栏目内容,要无偿向农村信息服务点开放。

(5)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各地要依据农业部制定的《农村信息服务点认定暂行办法》和《农村信息员资格认证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

(6)培养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信息知识的系统培训,挑选一批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及信息能力,将其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信息人才,造就一批具有信息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能力的专业人才。再由这一批人来影响带动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民,让大部分的农民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7)社团式自助机制。社团式自助机制是以农民协会的会员自筹资金开展自助式的信息服务为主要特征,采取自我投资、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形式。以社团为主体的组织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按照专业化生产对科技、市场和日常生活等信息的需求将农户组织起来,形成的自发性的自助组织。它直接面对农户,减少了政府式服务所需的中间环节,服务效率提高,容易得到农民的信任,在组织机制上具有一定优势。另外,社团组织开展农村信息服务以自身需求作为驱动力,以实现协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对利用信息产生的收益分配相对公平,能够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

(8)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针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普遍存在的断层问题,在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时,一是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组织机构,成立县农业信息中心,在各乡镇设立信息服务站,在各村设立信息服务点,配备信息员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服务等工作。二是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分调动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合作形成集信息的收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农村形成积极利用各种信息的氛围。

总之,网络信息服务能够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是中国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实现农村内涵式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政府应加强投入、引导和管理,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杰.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N].光明日报,2005-11-08(6).

[2]彭国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及规划[J].求索,2006(6).

[3]许建红,黄国勤.加速信息化,建设新农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城乡一体化内涵范文5

【关键字】小城镇;乡土景观;特征规划

1 小城镇乡土景观特征、内涵

小城镇乡土景观主要指居民为生活对自然采取的认知过程以及适应空间、土地与格局的具体方式,是当地人民生活于大地中的真实展现。可以说乡土景观属于一类综合体,涵盖城镇、地理、建筑、环境、村落、生物、空间及生活方式等,是社会历史积淀与本土生活适应转变的形成,因而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小城镇生活中乡土景观是其社会传统的真实写照,是城镇居民经过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经验积淀与生存艺术的映射,不仅涵盖基础农业生产硬环境,还涉及内部居民聚落蕴含的各类情态人文软环境,由社会与艺术层面则展现了大地艺术与乡土景观。从特征层面来讲乡土景观具有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内涵等特征,与人们的生活、生存息息相关。其多样性则由创造者及所处地域决定,还可能随着创造者文化、民族、性别特征与地域自然差异产生较大变化。乡土景观是文化含义与社会体验的主要载体,因而充满了文化意义,同时还包含显著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其种类可包含无形与有形两类乡土景观。其中有形乡土景观包含河流水系、地形地貌、农田、植被、居民聚落、牧场、建筑、纪念物、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生产工具、农产品、地方服饰、食品等,而无形乡土景观则包含风水环境、交流方式、地方语言、场景、生活方式、民间文化艺术、风情民俗与礼仪文化等。

2 乡土景观科学价值及其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现实意义

作为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乡土景观,其属于一类复合多元化课题,是小城镇延续与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其蕴含着优势利用价值。倘若我们不充分重视,则以乡土景观为主的各类文化景观势必面临失传的危机。目前,乡土知识所存在的困境问题主要包括难以避免失传危机、体现了合理性与去理性的矛盾问题,在面对社区问题阶段虽具有较高价值,然而由于受到现代化、全球化、都市化的影响冲击其会产生巨大变化,在应对新问题阶段会呈现出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的不良状况。乡土景观不仅包含其表象价值,同时还涵盖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与教育价值等。乡土景观与当地土地与自然体现了适应性,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骤然与乡村环境相脱离的农民其情感价值体现尤为重要。同时乡土景观在小城镇塑造地方特色层面也体现了较大贡献,其经济价值由于内在的地方特色与淳朴性而在旅游、特色商品等层面独具魅力,体现了小城镇的优势效应。小城镇发展的显著特色之一便是生产力,内在效应通过其特色设计加速了资源的内部积累并提升了城镇自身发展综合能力,外在效应层面,则可有效提升其美誉度与知名度,进而提升小城镇吸引力与感召力,并吸引外部更多的投入资源,加速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因此我们可通过深入挖掘小城镇乡土特色与历史文化带动区域设施完善改造,复兴老镇区,开发旅游资源,体现乡土景观的核心经济价值。

3 小城镇乡土景观特征保护规划

3.1 合理丰富保护乡土景观特征规划内容

由可持续发展科学战略的发展保护趋势来讲,对生态环境保护将逐步发展演变为对多样性生物到多样性文化的保护、由保护自然环境逐步发展为保护历史环境,对名城的保护逐步发展为对城市的保护,该类特征保护内容将更加广泛,而乡土景观应逐步被纳入该类保护范畴之中,同时城镇建设规划体系应合理增加保护乡土景观的规划内容。实践发展建设中我们应在总体城镇规划中合理引入保护乡土景观的专项规划,或将风景名胜、园林绿化及古迹文物等特征规划有效合并。专项保护规划前期我们应进行乡土景观地域的研究调查,合理明确保护具体对象,并对其特色、价值、现状与历史、项目、措施、范畴、要求管理措施实施等进行细致规划。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可有效利用乡土景观各类显著特色、元素采用创新手段与技术延续其文脉,以系统整体景观观念、跨学科方式思维结构分析乡土景观系统次序,探寻文脉特征,管理与保护好景观特色风貌,探寻适应性设计规划策略,尤其是紧密相关于居民生活的住区环境良好规划设计有效途径,进而真正营造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环保、绿色的人居环境与文化生态。

3.2 乡土景观特征科学保护与认定

小城镇保护乡土景观的首要前提在于我们应清晰明确哪些为特色、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景观,为此我们可基于时间特征、空间、文化、目的角色特征、稀缺性特征进行标准化判别,衡量乡土景观是否包含代表性、具有时间影响力、空间多样性特点、是否形成跨文化影响、对商业贸易、文化宗教、生活生产等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否具有不可代替性,倘若乡土景观满足上述特征越多其便越具有特色,因而体现的保护价值也就越大。认定保护实践中我们应组织专业人员构建调研团队,对区域城镇乡土景观系统性展开全面摸底调查,确保核查内容宽泛、多样,同时通过归类后我们可整理得出各城镇区域涵盖的不同及类似乡土景观,通过对其社会性、科学性与功能性分析进而合理确定需要完善实施保护的客观对象。而后对该类环境或特色主体景观、意识等我们应实施影像与文字登记,合理确定保护方式及未来建设发展方向。对于一些面临消失威胁的高价值性小城镇乡土景观我们应全力抢救保护,在新时期对其赋予新含义、激发其新功能,同时对一些民居传统的乡土性我们应进行特色认定,合理继承及发扬传统地方元素的工艺科技,更新现行较多农村、城镇毫无特色、大同小异的建筑景观风貌。对于劳动工具、风俗习惯、劳动场景我们可引入旅游项目或新型景观场景中实施全面延续、保护或改良,并适应性加入民俗风情演出、定期策划相关活动,令该类手艺、乡土场景、风俗等特色在小城镇旅游经济及大众参与共同促进下实现良好稳固的保留,同时也可有效提升乡土特色旅游的感召力与吸引力,形成双赢互补的良好发展局面。

3.3 对乡土生境实施科学保护

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建设,我们不仅应对小城镇乡土景观实施特色保护,同时还应对其乡土生境实施有效维护,合理繁衍、培育可持续发展生长的生态乡土环境,尤其应对频繁受到影响干扰的河流走廊及乡土物种进行全面保护。实践保护中我们应停止开展一切破坏河流堤岸的不良活动,全面考察现有河流,记录各类乡土物种、淤积状况、历史遗迹,硬化河岸状况。同时我们应对整体城乡地域实施生态规划,构建良好的基础设施,科学利用信息地理系统软件对生物、洪水、游憩、乡土文化及视觉安全格局展开综合分析,进而构建城镇乡土安全景观格局。另外依据不同河流状况我们可实施适应性抢救措施、扩大及保留湿地,采用乡土植物对堤岸进行防护加固,串联包含较多文化历史古迹的流域构建水道通廊,采用清洁交通运输方式开发理由,促进河流生物、水质、两岸景观的维护与重新修整,并很正创建区别于大城市的小城镇乡土特色景观。

4 结语

总之,乡土景观涵盖的综合价值在推进小城镇健康、持续发展阶段发挥着重大意义,是小城镇构成特色传统的主体因素,也是维护其环境多样性的组成核心部分,在对城镇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中则发挥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我们只有科学制定保护乡土景观的特征规划措施,才能真正创建特色化、人性化的小城镇并全面推进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内涵范文6

关键词:乡土植物;地域性;城市景观;应用

1 乡土植物和地域性景观的基本内涵

1.1 对乡土植物的基本认知

乡土植物基本上也是本土植物,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差别。本土植物是指起源于当地或产于当地。乡土植物是指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植物能够适应当地自热条件,本文的乡土植物主要指的是观赏性较高的植物。

1.2 对地域景观的基本认知

地域性从地理范围而言,指的是具体的地理位置,划分的依据是彼此之间有联系或者有相关的特性,比如,把我国划分为东、西、南、北4个区域。地域性景观指的是在某一个地理位置内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其相似性,特地区域的特地景观有着相同的自然因素和人文景观因素。

2 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大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这些新技术、新观念的应用,对城市化景观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建设中没有重视乡土植物对地域性景观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在内容上丰富了城市园林建设,但在形式上,地域性城市景观建设缺乏特色,因此,在地域性城市景观建设中,应加大对乡土植物引用的力度,增加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 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应用

3.1 扩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力度

乡土植物在地域性景观建设中被忽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不够,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没有从精神层面引导大家对乡土植物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致使大家缺乏保护乡土植物的意识和责任。政府应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研究力度,提高乡土植物的栽培技术,以实现有效利用乡土植物的目的。

3.2 把植物形象与城市形象相结合起来

乡土植物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发展形象,比如,亚热带代表植物是常绿阔叶林。地域性城市景观的营造,也需要乡土植物去代表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美国著名园林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的设计,较多运用古典元素,注重营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并赋予全新的意义。他在设计中把原始元素与新元素相结合,赋予城市景观新的涵义。这种设计在国外很多景观作品中都有体现,让城市既具现代化气息,又具有古典韵味。

3.3 植物文化与城市文化相结合

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都应体现出来。我国的园林设计自古以来就体现出了深邃的历史文化,视觉和感觉上都能让人感受到相关的文化气息。古代对乡土植物的应用尤为重视,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具文化内涵。现代地域性城市景观建设中,乡土植物的应用形式多样,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可以用诗歌图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提炼出装饰物图案,用多种形式去表现乡土植物,增强人们对乡土植物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官,真正体现出乡土植物在地域性景观中的价值和作用。

3.4 提高园林设计者的文化素养

很多景观设计者在设计时对乡土植物的习性和特性没有足够的了解,以致于在设计中,用错了乡土植物或者根本不应用乡土植物。园林景观设计者应加强对乡土植物的了解,应用乡土植物时遵从互惠互利共生的原则,注意四季变化及色彩的搭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提高园林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对整个园林景观设计市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