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方案范例6篇

金融知识方案

金融知识方案范文1

为普及农村金融知识,促进咸宁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更好地帮助和扶持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根据团省委农村青年诚信创业金融宣传服务活动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团市委决定联合咸宁市农村商业合作社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助青年就业创业”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宣传金融知识,促进青年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建立农村青年自主参与和享受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稳步推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二、职责分工

团市委: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共同负责“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配合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负责做好与“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配套开展的青年创业项目及典型经验推介工作;负责创业青年的调查摸底和小额贷款金融知识培训班的学员组织工作;负责组织志愿者组成宣传队进行宣传工作。

咸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团市委共同负责“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协助团市委做好“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为培训推荐师资,并印制相关培训资料,为培训提供必要帮助;利用基层网点设立业务咨询台、金融知识宣传栏,开通农村金融服务热线,印制、编发小额贷款资料,宣传普及小额信贷金融知识;负责咸宁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审批、发放等工作。

三、实施步骤

本次活动的开展时间为2011年 月至 月,以“送金融知识下乡,助青年就业创业”为活动主题,以大力开展宣传、咨询服务,强化金融知识培训工作,加强组织和阵地建设为活动主要内容,在农村大型集市节日重点开展。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启动阶段(2011年 月 日至2011年 月 日)

    在认真调查研究、充分交流沟通、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加强对“送金融知识下乡,助青年就业创业”活动目标、内容、步骤的宣传力度,为活动开展造势,提高活动在群众中的知晓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 月 日至2011年 月 日)

1、大力开展宣传、咨询服务。一是利用农村集市加强宣传,通过在集市设立宣传点、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印发金融知识宣传手册或宣传单、流动宣传车等形式集中宣传。二是利用固定阵地进行宣传,通过在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基层网点设立咨询台、金融知识宣传栏,在基层网点设立农村金融学堂,编发小额贷款资料,宣传普及小额信贷金融知识等方式,为农村青年及时答疑解惑,长期提供咨询宣传服务。三是组织青年志愿者成立志愿宣传队,利用节假日或农闲季节,通过走访入户进行宣传。四是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手段进行宣传,也可以借助村广播站等传统方式进行全方位、持续性的宣传。

2、强化金融知识培训,确立基地。一是深入发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专家和信贷业务骨干,培训各类宣传的志愿者等宣讲队伍,储备师资力量,成立以农村金融专家和信贷业务骨干为主,各类志愿者为辅组成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讲师团队。二是加快扩大此次活动开展的辐射面,定时督导各“送金融知识下乡,助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组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发掘好的经验作法,将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尽快见到成效,动员更多的青年参与到项目中来,营造鼓励、支持青年自强不息、自主创业的社会氛围。三是避免虎头蛇尾式的工作作风,建立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选取1-2个乡镇作为活动的示范基地,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及时上报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及长期工作规划。

    3、各级团组织以表彰会、先进人物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及典型经验推介工作,宣传相关金融知识,传授利用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创业就业成功经验,激发广大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热情。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月 日至2011年 月 日)     对咸宁市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查找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评选优秀单位和个人,树立先进典型,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宣讲质量,深化活动内涵。

四、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团市委、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充分认识“送金融知识下乡,助青年就业创业”活动的重大意义,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做好政策制定、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督促相关工作组各司其职、及时沟通,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

金融知识方案范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上升与推进,社会市场经济对于金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由于传统的金融专业教学比较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没有实践经历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难懂枯燥,教学效果难免有些不尽人意,因此,在日常的金融专业教学中,急切地需要一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案例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关键词:

金融专业教学;案例教学;应用

案例教学早在19世纪就已经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朗代尔首次创造,并在随后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发展。案例教学是指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实际运用到教学案例中,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金融专业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金融专业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将理论知识以填鸭式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这样的方式只能使学生增长理论知识,但是当他们碰到实际的理论问题时,他们并不能将这种理论知识成熟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对待一些金融实际问题无从下手,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日常的金融专业教育中,有必要将案例教学应用到课堂之中,将案例教学与金融专业教学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吸收,更有助于学生从案例中寻找解决方法,更快、更好地融入金融生活,解决金融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方法及运用

(一)教师为主导———讲解案例式教学。

在传统金融专业教学中,由于金融专业知识理论的专业术语较多,它的基本理论是金融学学家们基于市场经济的运行的规律与原理将其从中提炼出来的,如果不通过实际案例去学习实践,金融教学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并加以运用,在这样的环境下,金融专业教学就需要教师将案例教学引入到课堂当中去,将金融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生动鲜明的案例中去,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

(二)学生为主导———讨论案例式教学。

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应用中,讨论案例式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是将讨论小组的模式引入到金融教学中,由教师提供一个讨论案例,将其交予学生,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将讨论结果交予教师,共同分享讨论的心得。

(三)小组为主导———辩论案例式教学。

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有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较为广泛,这就是辩论案例式教学模式。辩论式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案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教师的控场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当注意案例的综合性和可辩论性,在选出案例之后,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两组,并注重两组辩题的平衡性,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这种辩论案例式教学趣味性较强,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作出大量充分的准备,教师需要找出合适的具备金融教学目标的辩题,并且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学习兴趣去了解它,比如在讲解金融知识时,就可以将发展较快的电商式购物与传统的商场购物作对比,给出其优劣式的比较等话题。而学生也需要较长的前期准备时间,一堂好的辩论式案例金融教学需要学生有丰富的金融理论知识与广阔的知识视野。

二、金融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传统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与学生不能“一刀切”,认定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有效的,一节有效的课堂,应当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案例教学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实践的应用,就会使知识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无法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如果只一昧地注重案例教学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就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把握不够,不利于知识的梳理与总结,知识就会过于零乱与分散,无法将知识系统地学习下来。因此,在学习金融学中,要将传统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全面发展。

(二)案例教学的实效性与适时性。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案例教学选择的实效性与适时性,好的教学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从真实的生活案例中真正明白和理解金融知识,从而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案例时,教师应当注意与我国的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际相结合,不能一昧地去运用教科书中提到的案例。由于金融学大多数的案例来自于西方国家,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当注意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否则会产生脱离实际情况的现象。

(三)注重仪器设备辅助案例教学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讲师口述与板书,就可以传达给学生,但是这样的授课方式较为枯燥无趣,不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案例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点,但是案例教学由于其信息量较大,涉及到的方式较为复杂,传统的板书与口述已经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一些仪器设备已经与课堂教学连接的越来越密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一些科学器材,用形象化的方式向学生们更直观地展示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

三、金融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学习信心。

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课能力与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一些理论知识由于需要极大的理解能力与知识储备积累,一些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吸收与运用,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极易丧失对金融知识学习的信心,更不易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思维逻辑模式,通过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金融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更有助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起到了激励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知识认知。

在金融教学中,传统单一的课堂教授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在日常实践生活中对于金融知识的运用,应当转变教学思维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对知识的学习认知能力。

(三)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案例教学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只是单方向的教师向学生授课的模式,这就导致了在测验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认定水平不尽相同,从而使学生学习进程信息反馈不及时,进程较慢的情况出现。而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担任了课堂上主体角色,老师指导和辅助学生进行金融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总体水平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因材施教,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总结:

在金融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锻炼学习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增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刘念 刘一沙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金融知识方案范文3

关键词: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08-02

伴随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在经济运行与金融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各院校财会专业本科的培养中也越来越重视金融衍生工具相关课程的教学。由于培养体系、既有教学惯例等制约,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分析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财会专业本科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不明确。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是财会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知识拓展性课程,注重学生对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课程定位于基础知识的梳理与掌握,不以高难度的定价理论为重点,不以市场投资技术为特色。在实践中存在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定位过于强调理论性,甚至将其视同于金融专业金融工程课程的现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的课程定位,使得课程成为了一门以理论定价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一方面加大了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难度,特别是部分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的数学要求明显高出其常用数学范围,会形成较大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以理论定价为核心的理论课程可能会使得学生既无法与其他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又未形成对衍生工具市场较直观全面的认识。

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对金融专业而言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而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教学缺乏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参照金融专业金融衍生工具的教学目标,甚至直接移植金融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而对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不足。过高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增加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负担,极易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形成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面临课程预设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困境。

2.课程衔接不够合理。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通常是学习过相关基础金融知识后的高级课程。在金融专业培养中,由于课程体系完整,在金融衍生工具内容上注意了与先修课程的衔接,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目前国内院校财会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多数作为选修课程或者在金融市场学等课程内设章节,通常前置课程设置较少。而培养体系中前置课程缺乏极易造成金融衍生工具课程衔接不合理。课程衔接不合理导致财会专业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存在困难,学习效果不良,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也难以通过课程学习真正掌握基本原理,形成对金融衍生工具策略的深刻认识。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足。由于定位和教学目标上的不明确,未能将财会专业与金融专业有效区分,直接导致在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材选用,特别教学内容设置上未能有效针对财会专业的需求。部分教学中出现选用金融工程教材作为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同金融专业的现象。其结果往往导致财会专业学生普遍感觉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学习吃力。甚至一些学生课程开始时兴趣浓郁,随着课程逐步推进学习越来越吃力,乃至出现抵触情绪。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诉求与金融专业存在较大不同,两个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财会专业的特点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财会专业教学不宜过度强调衍生工具定价方法,特别是涉及期权定价理论部分不宜难度过高。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原理和策略的构建方面,引导学生建立合理衍生工具运用思维方式。

4.教学方法有待革新。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教学由于教学目标、课程衔接和内容设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不少教师被迫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教师费时费力的讲解并不能有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特别是一些教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在教学内容中需要补充一些基础知识,而课时的限制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成了“满堂灌”。结果是教师辛苦、学生吃力而成效不佳。

二、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策略

1.明确专业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是引领课程教学与学生培养的纲领。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明确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在当前,金融衍生工具课程主要定位于财会专业的知识拓展课程。其培养目标是让财会专业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掌握基本概念与方法,理解基本的衍生工具策略。因此,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懂”而非“做”。通过课程教学与培养,使得财会专业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工具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掌握基本方法与策略。培养的重点是让财会专业学生懂得金融衍生工具,为其今后运用衍生工具解决财务问题打好基础。

2.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处理好课程衔接问题。作为财会专业其本身财务类专业课程较多,直接在培养方案中参照金融专业添加相关课程形成金融衍生工具教学知识体系的可行性不高。因此,要真正改进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教学中的衔接问题就必须对专业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整理出各课程涉及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知识的内容,对相关知识的衔接进行分析与安排。在各相关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适当强化相关知识的教学,为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打好基础。建议修订与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将金融衍生工具课程独立开设,并适当增加课时,以解决课程衔接问题。

3.强化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学的广度、深度和侧重点方面与金融专业有所区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现财会专业的需求。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定位于知识拓展课程,因此在教学广度上要有所调整。以拓展财会专业学生视野拓展知识领域为出发点,在讲解远期、期货、期权及互换等基础衍生工具的同时,适当拓展知识面,将可转换债券、雇员股权激励计划等隐含衍生工具特性的金融产品纳入教学范畴。一方面,可以结合实例引发学生对衍生工具应用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为财会专业学生拓展知识、理解企业财务策略提供基础。在教学广度控制方面,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实践性问题引导学生课外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在教学深度方面,财会专业学生的衍生工具教学不宜过多要求。教学深度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兴趣进行适当调整。可以结合财会专业资产价值衡量问题分析实物期权的应用问题。在教学侧重点方面,结合财会专业的特点以及我国衍生工具市场发展情况,可以将金融远期、互换、期货及期权的基本原理与策略作为重点。其中,期权是衍生工具教学的难点,结合专业需求,应侧重于期权基本原理,不宜将期权定价和组合期权的应用作为重点。

4.革新教学方法,强化案例教学。在明确专业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革新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积极参与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将抽象画的知识运用形象化的声音、图像媒体展示出来,从形式上将课堂丰富化。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的分析,一方面,激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实现专业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运用的结合。

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案例教学可以采用课堂案例教学与专题研讨两种形式进行。课堂案例教学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需求,有所选择和侧重。在具体案例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案例,如热销电子产品订购等案例。专题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设置一定的案例背景,提出研讨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展开专题研讨的教学方式。采用专题研讨式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路、讨论相关问题,一方面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研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根据专题研讨的具体实施情况可以分为课堂专题研讨与研究型作业展示两个基本类型。课堂专题研讨所选案例要达到“精、小和活”的要求。“精”是指选题要精确,贴合教学内容要求。“小”是选题小,能够让学生迅速掌握案例内容,就少数几个要点展开研讨。“活”是通过案例分析研讨达到知识活用的目的。无论采用何种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是研讨进度的控制者,通过教师对研讨进程的合理调控,避免研讨的偏差或者课堂教学偏离的发生。

三、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财会专业本科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事实上是由既有专业突破传统教学体系引入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时的偏差与不顺畅而引发的,是必须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在教学改革上要以自上而下推行。首先明确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为整体教学开展奠定基础。其次,从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层面确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的教学内容范畴,并处理好课程衔接问题。最后,通过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得教学内容适应财会专业需求,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实际。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推动方法变革,借助方法变革支撑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培养革新。

参考文献:

[1]潘成夫.金融工程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203-205.

金融知识方案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国际金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对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这就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国际金融专业性人才。《国际金融》课程是21世纪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实现国际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应区别于研究型或综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应用实践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衔接金融专业本科教学目标,根据“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实际特点,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突出国际金融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及灵活应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基于经济全球大背景,深入认识宏观经济的运行及变化,因此,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前提条件,需对其进行整合和优化。首先,适当增加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国际金融形势的瞬息万变决定着需要用鲜活和热点资讯来充实国际金融前沿理论及实践知识体系。例如,近期的全球金融动荡、人民币持续贬值、美国加息计划等,通过对热点话题中国际金融知识的讨论、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当然,作为专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工作者要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国际金融知识视野,以最大的敏感度捕捉该学科最前沿动态和资讯,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紧跟我国金融潮流形势,从而更新和完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其次,适当增加学生容易混淆国际金融知识点。例如,买人汇率与卖出汇率,本币升值与贬值,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等,在区分这些知识点的同时,掌握更为深层次的内涵。再次,适当删减一部分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及交叉学科重复内容。基于国际金融知识的实际应用考虑,可适当删减部分太过艰深的理论知识和一些衍生金融产品的计算,例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融资理论、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同时应舍去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投资等其它学科重复的内容。在上述《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具体措施中,要特别注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和使用最新的国际金融动态数据,重点纳入国际金融领域新成果、新思路、新问题及新趋势。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国际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改进和完善,通过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利器。传统灌输式教学适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讲、学生听,学到的都是死知识,无法学以致用,在应用实践教学中效果比较欠缺,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而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解决的演示和研究,学生需要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消化,这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捕捉理论知识后,还有一个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并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的应用,学生可总结和表述自己的方案和见解,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经验的交流和沟通,既可取长补短,还能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可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

在《国际金融》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案例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择取方法类似,以最新、热点和典型国际金融案例为主,并与对应的课程内容相联系。另外,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讨论、研究这些案例,还要参与其中,共同研讨,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热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也可从中总结相关知识及教学经验。

(二)实践教学的完善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的是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加是必不可缺的,可通过的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完善来实现这一目标。

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基本在校内完成,主要通过模拟实验室的建立来实现。结合目前国际金融应用层面所涉及知识内容,可建立由外汇交易、国际结算和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构成的国际金融综合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外汇交易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可实时接收与全球同步的外汇行情,通过模拟外汇实盘交易和外汇虚盘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查询结果,加强学生对外汇知识及外汇交易流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能力及操盘能力。而通过国际结算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学生可顺利掌握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国际贸易结算业务流程,并熟练处理各类业务面函和账务凭证,通过国际结算理论知识的模拟应用,提高自身的国际结算业务处理能力。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能模拟操作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还能模拟研发涉外信托理财产品和国际投资产品,并模拟实现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风险分析,是对国际金融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强化提升。

2.实训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中,除了校内实验教学外,校外的实训也至关重要,结合金融相关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方向,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的通力合作,组织参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系统化具体业务操作学习,从而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度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国际金融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文章只是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作了分析,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还需结合《国际金融》课程特点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衔接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实际要求,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金融知识方案范文5

我们必须认识到,金融学学习的核心是对其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基本理论与方法,才能在现实中运用自如,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在金融学教学中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有关理论与方法,以及如何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金融学理论,更深刻地理解金融学理论。案例教学法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往往在案例的学习中是没有标准答案可言的,也不要求提供唯一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寻求最佳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首先要阅读案例资料,了解熟悉案例所述的事件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小组学习以及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有利于将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引入到具体的事件中,一方面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案例教学有三种方法:一是发展理论型,就是在该案例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案例中已存在的理论体系;二是问题评审型,就是在案例中已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去评价这些方案;三是分析决策型,就是在案例中只给出问题,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上,应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改变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状况。应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金融学科案例教学的优势

长期以来,金融学科的教学以基础概念与基本理论为主,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这样固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金融学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和结构。但同时也显现出了弊端,如使得学生上课感到乏味、学习效率降低、知识的掌握有明显的局限性、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欠缺等等。金融学科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将经济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引入课堂并引导学生学习案例,使学生对金融学的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后危机时代,讨论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根据目前我国消费信贷的状况,探讨我国如何更快更好的开展消费者信贷;讨论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的种类;在学习商业银行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学习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方法等等。通过课堂讨论,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在讨论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讲,将课堂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改变以前课堂上单纯的依赖教师讲授为主的状况。这样也促进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建立一种平等、和谐和开放的课堂环境。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教学为了提高效率以及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通常教师在课前就将案例内容给学生进行初步的阅读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对金融案例阅读、理解、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陈述,这就涉及到学生的口头发言、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整理数据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通过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对今后从事金融调查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3.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的案例教学教师通常会选取实际生活中典型的金融事件。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对现实问题加深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讲货币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以二战中的战俘营为例,当时在战俘营中香烟就被当做货币使用;讲解利率时,引入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Shiorb的形成方法并讲解目前世界各国的基准利率分别是哪些;讲解信用时,以目前我国的消费者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消费者贷款是如何操作的;讲解金融衍生品时,可以以中航油的套期保值为例,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风险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学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摈弃了传统的理论教学的教条主义和照本宣科。

三、金融学科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

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在每节课以前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本次课达到什么目的,使学生掌握哪些金融学的原理和实务操作等,教师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进行教学。

2.选择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案例。

教师在进行教学案例时,应选择具有实时性、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金融学科的案例应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中,教师要密切关注金融时事的情况,将最具有代表性的、最生动及时的案例引入课堂。这样才能最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金融知识并不只是书本上的条条款款,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确定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的主要内容。

将课堂案例讨论的主要任务确定下来,并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应结合课堂的教学任务展开,根据教学任务明确案例学习应讨论的重点内容。因为通常的案例具有综合性,可以从多方面展开,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就应根据课堂的教学目的,列出讨论的几个重点方向。避免课堂上泛泛的无重点的讨论。

4.将学生分组,并选出每个小组的leader。

在案例学习时,要避免课堂出现混乱的状况。所以,在案例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花名册将学生分组也可根据学生自愿进行分组,然后选出每个小组的leader。课堂上教师根据分组,将案例学习任务布置下去,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并限定一定的时间。然后,由每个小组的leader将该小组讨论结果进行陈述。

四、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施

1.引入案例。

在做好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可将案例介绍给学生引入课堂。在进行案例介绍时,教师需告知学生该案例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点、所应用的金融学原理。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可将选定的金融案例通过口述、PPT或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等形式完整的呈现给。教师在陈述完案例以后,应将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供学生讨论学习。

2.案例讨论环节。

这个环节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在教师给出讨论中心内容之后,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主导学习讨论的关键。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思考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营造案例讨论的教学气氛。在讨论中,教师应保持中立,使学生认识到案例教学的开放性,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没有标准答案,也应让学生改变“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习惯。在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进度和时间分配。根据该案例讨论问题的重要性来合理的分配时间,及时调整讨论的进度安排,教师要将其中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指示出来。对于发言时间过长或偏离中心的学生,教师应给与及时的提醒和纠正。对于发言时间过短或观点陈述过于简单的学生,教师应给与引导和启发,让他们思维开阔陈述更多的观点。同时,教师应适时提出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避免学生因理论知识的储备不足而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在进行案例学习时,对于其中某个问题可能会出现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同一个问题因站在不同的视角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因此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应及时提出最核心的知识点或观点以启发学生,防止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出现偏差。这些核心观点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不断调整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讨论情况的记录。将学生讨论的观点记录下来,这样在讨论结束时可以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汇总可以得出比较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还可以依这些记录为依据,作为每个小组发言的成绩评定。

3.概括总结。

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应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汇总并总结和评价。金融学科的许多案例并未所谓的唯一的标准答案,所以教师的总结也不是给出标准答案,应是让学生对这个案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教师的评价也并不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判断正误,而应该是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进行指导以及在陈述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指导。教师在总结中应注意,让学生认识到今后的案例学习中应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金融学科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做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衔接工作,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案例点评做为一个整体。案例教学通常是在相应部分的理论教学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案例教学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而传统的理论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应保证理论知识教学的课时量,并已充分的对该部分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讲解。如果教师在授课中单方面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案例教学,就会造成学生因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而使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务操作能力受到局限。因此教师应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才能使这两类教学方法优势互补。

2.案例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金融知识方案范文6

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展了金融工程学本科阶段的教学,但教学对象大都是财经类专业的本科生,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达到的效果与金融数学专业要求的培养目标还是有很大出入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分析方法方面。由于我国财经类专业的本科生几乎都是文科生,对大量数据有畏难情绪,对数学公式比较排斥,缺乏对公式推导和逻辑思维的兴趣与信心。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财经类专业开设的金融工程学只重视基本理论的定性分析,对该进行定量分析的内容往往一笔带过不做深入研究。结果就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养成了“定性思维”的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导致学生没能深刻理解金融工程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利于学生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分析技术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没有了定量分析的过程,就无法达到金融工程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要求,更无法使学生养成定量思维的好习惯,很难在千变万化的金融问题中游刃有余。

2)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多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配套的上机实验也仅仅是让学生到机房观看各金融工具的交易行情。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金融工程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教材上的定义、定价公式等理论知识上,无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定价方法和分析技术去探究各金融工具的报价结果,无法让学生接触到大量成功的金融工程案例,没有给学生更多品味揣摩的机会,也就无法让学生真正领会金融工程学中的“工程思维”,更无法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目标。

3)教材内容方面。目前我国金融工程学采用的教材普遍存在内容较为抽象、案例较少较旧的现象。例如,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设计以及风险管理等理论模型本身就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简化和抽象,其推导过程还要用到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等数学知识,数学本身的抽象性进一步加剧了模型的抽象性[3]。加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品种相对比较匮乏,教材中所提供的金融工程案例较少且较为陈旧,致使学生逐渐对抽象的理论失去了耐心,无法将抽象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更无法将理论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金融数学专业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根据上述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其学科特点,现针对金融数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以下教学改革的建议。

1)加强定量分析的培训。相较于其他专业,金融数学专业更注重于分析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定量分析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能成功应用其他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教师在介绍定量理论时,应先把基本理论介绍清楚,然后详细地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公式和定量分析方法,最后给出相关实例供学生演练,让学生自己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养成定量分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