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范例6篇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范文1

关键词: 导学案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学校教育更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全面发展,教师对于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其中导学案在小学语言教学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导学案指的是教师集体探讨、个人备课、再次集体研究设计而成,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为满足素质教育需求,应用于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及优化发展中的一种学习方案[1]。因此,针对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探讨,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有助于教学“双主体性”实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有助于实现教学的“双主体性”。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学生处于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将导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后,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2]。导学案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展开针对性备课,是教师为学生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方案,因此需要在课前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并按照导学案指导,对课文进行一定的预习,以此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步骤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模式下,学生独立思考后,积极展开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在巩固、延伸、反思阶段内,同样也要求学生主动完成,课堂整体处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形式下,转变传统的被动局面。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担任着编写导学案、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答疑解惑等任务,符合教师主导地位的要求。

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而将导学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课堂时间与空间更多地分配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调动,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在应用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累知识,并主动提出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乐趣和成就感,不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快乐体验,进而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课程。如在设计《伯牙绝弦》课文导学案的过程中,可针对文章主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伯牙将钟子期视为知音”、“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能够称之为知音”等。通过在导学案中设计问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热烈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当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愈发得到重视,其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集体荣誉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将导学案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现这一目标。在班级中组织学习小组,为课堂学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主动学习探索过程,共同谈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密切的团队协作下,发挥出集体力量,并学会分工合作,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彼此之间就问题解决方案的确定展开说明,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良性竞争。最终,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逐渐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导学案,能够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难点重点、学生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学生自主测评、反思与延伸等多个环节,要求教师精准把握课堂节奏,按照导学案要求完成多个步骤教学内容[3]。教师不仅是主导者,而且是参与者,因此要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查阅更多资料,确保导学案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同时导学案要求将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的比例加大,教师讲解的语言必须简化、精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进行大量课堂讲解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教师知识积累、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必须全面提升,因此将导学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升的作用。

综上所述,导学案作为教学载体,具有创新性、高效性特点,将其合理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教学“双主体性”、调动学生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及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几个方面。教师应当在认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后,根据导学案使用原则,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将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赵桂英.导学互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初探[J].学周刊,2015,11(19):40.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范文2

六步教学模式由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的的一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途径。多年来它被广泛的应用于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学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一线的教师,尝试将六步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历史等学科教学中,例如张素坤、徐宗禹老师分别尝试将六步教学法应用于数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但罕有教师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六步教学模式虽然属于语文教学模式,但是汉语和英语同属语言,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

就工具性而言:语言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任务。①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②言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的技能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③言语交际技能,即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技能,它在强调言语准确性的同时,还要求言语的得体性; 就人文性而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传承、发展和创新着人类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语言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语言课程的学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综上所述六步教学模式具有可迁移性。

2 六步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的实施

2.1 定向

定向是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过程。主要采用两用方式,第一种方式为课上师生共同制定。第二种方式为学生自己制定。学生依据教师课前下发的导学案中明确提出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课上向同学展示。

阅读课,主要采用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的方法。教师在课前编写导学案,并在导学案中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写在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下方。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比较宏观、面向全体同学的,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具体学习目标。

2.2 自学

自学环节是六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新课程改革开始后,我市选用了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具有话题广泛、语言材料多样、词汇量大的特点。但我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掌握的词汇量小、语法薄弱,因此教材对我校学生来说存在着普遍偏难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例如在阅读课上,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旧单词、语法知识、句子结构会对他们的阅读理解造成多重障碍,教师忙于帮助他们扫清这些障碍,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只有学生课前开展有效的自学活动,做到扫清词汇障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才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训练阅读技能、培养阅读能力,挖掘课文中传达的更深层的信息。

由于阅读课课文篇章较长,词汇量较大,教师通常把自学活动安排在课前进行。自学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扫清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准备小组活动的材料。为了保证自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通过编写导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捋清学习思路,开展有效的自学。在学案编写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在布置任务时,明确给出完成任务的方法。

完成导学案并不意味着完成自学过程。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是面向全体同学,因此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层次,为自己增加或删减学习的内容。 为了保证导学案完成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师生共同设计了学案完成情况记录表,要求学生每日填写。记录完成时间,评价完成情况,记录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总结收获。教师在课前对学案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对学案完成的情况进行等级评定,评出每日的优秀学案。同时教师要对学案的完成记录表进行查阅,通过此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记录表中提到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方法指导,对学习中学生采有的效的学习方法、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2.3 讨论

在讨论环节中,教师根据课型,课程内容的特点、设置话题、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每当新的阅读课开始阶段,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目的是检查预习效果。

讨论是六步教学模式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采用师生共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形式完成此环节的教学。为了保证此环节的顺利进行,在六步教学模式实施前,笔者对班级进行了分组,制定了小组评分规则、奖罚机制。

全班共分6组,每组5人。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差异等因素。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实际操作中注意把善于表达与(下转第140页)(上接第113页)沉默寡言的学生搭配、活泼好动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搭配,这样不仅有助于小组角色的分工,也可以使每一个小组中都有拥不同风格的学生,利用互补的优势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同时为了保证组间竞争的公平性,笔者以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对各小组的平均成绩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分组情况进行调整。

在讨论环节中,教师根据课型,课程内容的特点、设置话题、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每??新的阅读课开始阶段,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目的是检查预习效果。

2.4 答疑

答疑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实施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随时调控。主要有学生解答及教师解答两种方式。采用何种形式,由问题的性质决定。如果是集体性的问题,交由全班同学讨论解答。但如果是个人问题或是小组问题,教师可即时给予方法指导,由学生实践解决问题。

2.5 自测

自测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主要采用学生出题和教师出题检测两种形式。在阅读课中,通常采用教师出题的形式。为了检测学生对重点单词、短语的掌握情况,开展小组竞赛。

2.6 自结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73―01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改这条路上,导学案已被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所接纳和运用,笔者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探索,对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现与同仁分享。

一、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喜欢阅读,喜欢交际,对说话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想办法让自己设计的导学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教师在设计语文导学案时,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让导学案有一定趣味性。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学生的学业状况、兴趣爱好,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多点激发兴趣的内容,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点,让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枯燥乏味的导学案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知识,使学生乐于完成导学案,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导学案作为学生学习课文的路线图,在重难点的突破过程中,设疑是相当重要的。设疑应考虑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既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又要让中等生看到激励,还要让学困生看到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兴趣学习,并在最近发展区内自主探究,获取知识。鉴于此,教师要勤于学习,乐于钻研,倾力实践,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功夫,精心设计,抓住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积极参与,用最大的能力去学习。

二、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导学案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和平台。笔者曾经没有意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课堂中虽然有小组合作学习,但大多数的讨论是上课时即兴提出的,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当少,常常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但是在使用导学案后,确立了“教学生本”的理念,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不再全部是笔者的“天下”,讲台已经变成学生学习的舞台。学生通过导学案,在预习过程中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部分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人人参与,取长补短,这种学习方法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新知。实践证明:学案导学的方式确实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一课一得的效果,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的价值体系。

三、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为依托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范文4

【关键词】学案导学主体英语教学

媒介传播高度发达,教学方法多样,既要有上课的生动性,又要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是我们全体英语教师常常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探讨,总结形成了“学案导学法”,这是解决和发展当代教育教学取得高效的有效方法。下面笔者就英语中学案的使用、实施等环节进行阐述。

一、学案导学的内涵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针对英语教学,学案导学提出了三个基本理念: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英语;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英语;构建开放式的英语课程。在此理念下倡导多样的英语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正为“学案导学法”有力支撑。

二、学案导学的形式

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英语知识的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离开了生活实际,英语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形式上,学案应尽可能表现出“图文并茂”的学科特点,落实好英语语种的空间分布,注重图文信息的转换,突出知识的应用。同时,学案设计要结合本校学生、班级的实际。

三、学案导学的运用

(一)基本教学模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案,明确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目标是学案的统领,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运用导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趣激学,引起学生的共鸣、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新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为了学生获得可发展的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为了学生体验英语学习过程,学会英语思维;为了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案导学”是教学时能使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二是目标定向自学。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充分设计收集和阅读资料,感知教学内容等重要性和独特性”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教材、英语图册、利用GE软件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英语能力。三是重点关注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同位商量,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形式、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地相互启发,消化个体疑点,教师迅速准确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学案导学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融合,实现高效率学习。

(二)点拨引导,总结提炼。首先对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点拨,让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也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进行讲解,教师适时点拨。二是引导,教师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一语道破天机,做到教与学的高效率。其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文化素质。

(三)完成目标,强化训练。一是目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答题信息,出示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二是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补充补偿练习,给学生针对性训练的机会;三是布置适量有梯度的作业。

(四)锁定目标,课堂归纳。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着力做到重点内容要概括归纳,主要内容要梳理成线,确保加深学生印象。要强化易疏忽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及时给予学生评价,高度赞扬学生的课堂表现,充分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四、学案导学的手段

一是导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就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游戏导入、或与之相关的特定的世界大事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课文中存在的游戏、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和培养兴趣的目的。通过教师导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二是导学法。过去教师常问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会了”吗?如今教师要问的是“会学了”吗?这是教育本身质的飞跃。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先进的媒体、软件等辅助学习,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检查、分析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等问题进行审查,并深入的剖析而加以校正,掌握其中的规则和内在关系。学法指导则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思维,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发挥和挖掘潜能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图文信息的转换,引导学生总结英语事物空间分布规律,力图通过潜移默化的读图、析图训练,内化英语知识结构,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初中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高效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课程教学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98-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需要,以案例为基础,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进而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选编案例、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总结反思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

一、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高专院校中,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型的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 但是,传统的学科化课程内容、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的“教”。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问题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也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

(二)讲授法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内容欠缺,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做”的机会。在真正的实践中,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缺乏融合,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得到较好的提高。

(三)讲授法弱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多是本门课程所应具备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能力,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难以培养。

基于以上问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则可弥补讲授法的不足,其特点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教师负责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呈现案例、组织讨论案例、总结反思案例;学生负责阅读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寻找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有了沟通和协调,使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有力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实施案例教学法一般会经过案例的选编、呈现、分析、讨论、总结五个阶段。以下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中的一章即“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来说明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案例的选编。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在选编案例时,主要选编幼儿园语言领域典型的并包含有问题发生的实践。本门课程所选编的案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名师设计并实施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其来源途径包括上海学前教育网、浙江学前教育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等学前教育类网站、幼儿园教材、幼教类期刊、幼教类书籍、幼儿园公开课现场录像等)。二是学生设计并实施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来源于学生参加各种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作品、学生见实习或课内外实践所设计的案例)。

就具体的案例选择而言,应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技能(具体包括:幼儿园文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实施)。教学内容中应综合考虑幼儿园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实践的融合。基于以上要素,在具体的案例选择上,选取了小班同课异构活动“拔萝卜”,活动设计中,两位幼儿园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设计出各有特色的教案。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三大教学环节:讲故事、理解故事、表演故事。另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已经学习过歌曲“拔萝卜”,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讲故事、理解故事、音乐游戏。

(二)案例的呈现。案例的呈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如:纸质材料的呈现、录音或录像的呈现、口头描述呈现、情景表演呈现、多媒体呈现等。在教学中,采用何种呈现方式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考虑案例本身的特点。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程,不仅掌握了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且基本了解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规范、基本步骤、原则等。因此,教师在讨论之前并不提前讲授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案例。另外,就其案例“拔萝卜”而言,包括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两部分。所以,在呈现方式上选择以纸质材料的方式呈现教案,以录像的方式呈现活动实施。

(三)案例的分析、讨论。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关键。个人或小组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分析案例,讨论环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分组上,学生人数以6人左右为一组,每组自选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用小黑板记录关键性发言。为避免讨论过于封闭,教师可预设开放式问题:你怎么看这两份案例的设计?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不断的提出问题及解决策略,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在讨论结束,由各组派出代表轮流发表该组的讨论结果,并对其他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议。

该环节在操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监督学生的讨论,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困惑通过插话、提问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四)案例的总结。案例的总结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肯定合理的讨论结果,同时,对学生分析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指正。对于讨论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另一方面,总结环节也要总结出案例所体现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通过案例小班同课异构活动(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的活动)“拔萝卜”,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总结出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文学作品的选择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的作品;活动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本班幼儿的经验又要考虑文学作品的特点及价值;活动过程的设计要根据活动目标出发,活动环节中主要环节的架构应逻辑清晰、层层深入;教学方法的选用应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整个活动设计既要体现出整合的语言观、活动的语言观,又要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等等。

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幼儿,他们是千变万化的,活动设计并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在充分考虑幼儿经验的前提下,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设计。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学前儿童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方法、技能及理论,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综合职业素养。此外,为巩固所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在仿真教室或幼儿园的幼儿园文学活动试教。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而言,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通过案例自己建构知识、锻炼技能。并且,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职业素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但是,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案例库建设。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中,案例的选编是基础,只有当教师选编出有价值的案例才能保证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工作非一个教师能完成,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它需要本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形成一个课程小组,大家共同讨论,再选编案例时,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要选择有价值的案例。另外,案例库应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价值的案例库。

(二)实现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融合。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主要采用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主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除了案例教学法还采用了“尝试实践法”、“观察分析法”、“说课、评课法”等。从效果来看,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尝试实践法,说课、评课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课外的实践进一步巩固、训练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技能。

(三)认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问题。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清楚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在案例的选编、呈现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为主体地位。在分析、讨论环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学生讨论,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想。总结环节应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只有当教师在教学中灵活的把握好自己的地位,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总的来看,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实践中,它更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生思维力、判断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并提升理论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2]梁周全.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20)

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范文6

1. 导学案教学的内涵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遵循新课标的指导方针,经过全体任课教师的集体研讨,制定出能够对学生进行素质化教育的学案,以学案作为学习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教学。然而由于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适当地加以引导,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地学习。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普遍问题,逐个解析,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教师在使用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导向案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预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不例外,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部分高中生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在预习中带着盲目性,这就使得预习达不到效果,对学习成果造成影响。因此,在使用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课上所要讲授的具体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好学案,明确好课上所要达成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然后把学案下发到学生手中,同时,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教学的学案之时,要把课堂中应当掌握的生词、短语以及句型句法等进行标注,使得学生在对所要进行的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在预习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

2.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学生拿到英语阅读教学的学案之后,学生要根据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以及所标注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自主的学习,尽可能地在上课之前解决好一部分重难点问题,改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应当提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针对这部分问题,进行小组内的讨论,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最终由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并且重点讲解一些关键知识点,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知识的理解。利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使得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到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得到强化,掌握好英语阅读知识学习的方法。

2.3课堂英语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导学案教学中的关键所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方面,要通过教学情境导入英语阅读课,使得教学进行有一个平缓的过渡,通过对教学情境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对问题进行深化,使得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氛围,并通过对阅读文章的细化处理,使得学生参与到对文章句式以及难句的分析中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文章的学习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水平。

2.4强化知识复习训练

在采用导学案教学方法对高中英语阅读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巩固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当教师在对英语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的解析之后,需要根据所讲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训练,使得学生尽快巩固好所讲的学习技巧与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与所讲文章类似的阅读文章当做知识复习训练的材料,使得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技巧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掌握好阅读的策略,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英语阅读学习的质量。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时,需要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的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讲解解决好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材料,使得学生能够尽快地巩固所学知识以及分析技巧,从而逐步实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