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例6篇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1

关键词:课程思政;跨文化交际;国际汉语教师

一、《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推进,世界各国间的联系逐步加强,跨文化交际就是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的产物。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文①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密切相关,文化背景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形态等都存在差异,并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学生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异文化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尤其在与自身文化距离较大的人们交往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此过程中如果忽视对学生文化自信和自觉观念的培养,将会导致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文化挫折和文化休克,延长文化适应过程,并可能影响其对自身文化的立场和态度。因此,在多元文化的渗透中坚定自身文化立场、保持文化自觉、抵制文化霸权、讲好中国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要建构意识形态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通过文化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深度挖掘提炼语言和文化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的同时,通过培养其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国文化[4]。

二、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汉语教师

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密切相关,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国际汉语推广事业的发展,给汉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每年有大量汉语教师和志愿者被派往海外从事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工作,他们担起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也由“面向国内”转为“面向世界”。具备能进行有效而得体交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能力是汉语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5)(以下简称《标准》)明确规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祖晓梅(2015)认为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能力,其中前者是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包括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要求国际汉语教师掌握应对文化冲击的有效策略,对不同的文化有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标准》要求国际汉语教师首先应了解中华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具备文化阐释和传播的基本能力,能客观、准确地介绍中国[5]。国际汉语教师是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同时从职业特点来说,也存在大量接触外国文化和思想的事实。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我国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国际汉语教师应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我国文化和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的专业人才。国际汉语教师要为党和国家服务,既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具备时代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4]。

三、课程思政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路径探索

长期以来,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重点是教学和跨文化的技能。随着全球互通的增强,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目的愈加凸显。因此,在完成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之外,也要关注学生爱国情怀和价值观的培育,从跨文化交际教学向跨文化交际教育转变。在建设跨文化交际课程过程中,教学团队自觉将育人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有意识地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德、知、行”(即育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三元”目标。“知”主要包括汉英语语言知识、中西方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知识;“行”主要体现为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较高的人文综合素养与宽广的国际视野;“德”则包含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正确三观与健全人格、为国服务与爱岗敬业等内容(如图1所示)。根据“三元”目标,在教学中除了开展跨文化交际技能训练,同时也要重视中西方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使学生不仅了解西方文化,更能有意识地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图1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三元”教学目标

(一)传播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高尚道德情操不谋而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和多样的形式表现,有意义深远的育人功能[6]。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强国志向。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模块,教师团队拟定了两大思政主题。一是以知名政治家、外交家的典型跨文化交际案例或辉煌事迹鼓舞学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奉献。二是突显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内涵。比如,在学习“中外角色关系”过程中,以“中外家庭关系及观念”作为延伸案例,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享不同国家的家庭观念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关系,并与中国的家庭观念做比较。中国文化重视家庭关系,讲究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和为贵,学生通过分享自己与家庭成员的故事,更深刻地领会中国文化家和万事兴的积极意义。国际汉语教师既是语言的教授者,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汉语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中国文化,才能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文化。基于这一职业内涵的双重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拟定相应的中华文化探究主题,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探究,进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模拟实践活动。比如,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优美的汉语汉字文化、中国传统服饰等,结合小组报告或中华文化“文创IDEA”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民俗线上推广等活动,在新时代下重新审视中华文化独有的气质、内涵和神韵,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奉献的情感。

(二)聚焦真实案例,增强职业责任感

在实际教学中,汉语教师要面对中国文化与异文化的碰撞与冲突,通过汉语教师尤其是在海外任教的汉语教师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发动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以实际的视角代入式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民族中心主义”时,涉及“偏见”“定势”以及“刻板印象”,可利用在海外任教的汉语教师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刻板印象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原因,要消除这些刻板印象并不容易。这种情况下,加强群际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海外汉语教师就承担着一部分这样的重任。他们给这些外国人提供了一个客观认识中国的视角,毕竟大多数海外民众能接触到的中国人有限,而汉语教师就构建了他们认知里的中国人形象。通过这样的案例可以告诉学生,在面对外国人对中国表现出的刻板印象、偏见歧视时,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本着相互学习和探讨的精神,帮助他们用全面、客观、发展地眼光看待中国。在这个层面上进一步明确对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的认知和定位,增强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结合全球热点,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具有规约性,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通过开放的课堂,引进全球热点问题,观察和分析不同文化下人们的行为模式,将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以及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全球热点或重大新闻事件,如2019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8年意大利著名品牌D&G辱华事件,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美国教育家乔治·库罗斯曾提出过“课堂教师”“学校教师”和“全球教师”的概念,其中“全球教师”应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他们将世界上过去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人类文明和精华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用世界的目光思考和行动。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应该要成为“全球教师”,要有世界的眼光,要有国际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解、尊重、欣赏、学习所在国的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国际汉语教学的任务。以全球抗疫为例,中美两国政府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时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结合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念”这一概念,引导学生对两种做法进行分析。进而进一步明确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坚定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是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府和人民的党,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体现。在以抗疫为代表的全球热点问题下,引导学生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家国情怀,进一步完成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坚定文化自信的心态。

四、结语

课程思政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者。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提炼语言和文化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文化,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传播中,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国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4]。

参考文献:

[1]石仁春.泰语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与实践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6):144-146.

[2]刘晓华.微生物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1(7):92-94.

[3]徐欣.新时代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探索[J].校园英语,2020(50):62-63.

[4]马燕红.把“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N].甘肃日报,2021-04-13(6).

[5]马晓娜.中华文化的域外传播能力探析——以国际汉语教师为视角[J].汉字文化,2021(5):148-152.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2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文化宽容 文化归因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02-02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反映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便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则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想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种文化宽容的态度。因此,本文意在从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文化宽容角度入手,结合其研究现状、内涵、产生原因于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其影响及应用,从而更好地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汉语也在逐步走向世界。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已在5大洲124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所孔子课堂,全球有超过100多个国家的3000多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而在中国,截止到2015年,1000多所高校里有811所接收留学生共达40多万人。在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交际障碍,缓解或消除这些交际障碍,便需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融入文化教学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界的共识。对外汉语教学已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教学,而是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文化因素,将知识转化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应包含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

(二)研究现状

追溯“宽容”一词的出现,其最早并未被用于语言教学领域,而是多用于政治和宗教领域。只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人民文化交流的需要,“文化宽容”一词才应运而生。然而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还为之甚少。

邹威华、汪兴富在《论外语教学中培养文化宽容的实证性研究》中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文化宽容的现状及可接受性。

马岚、秦仁武、邹威华在《论汉英文化负迁移与文化宽容》中从跨文化交际入手,介绍文化宽容及其内涵,分析文化负迁移的表现,探讨克服文化负迁移与培养文化宽容的方法以及提供第二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综上所述,文化宽容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资料很少,因此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师文化宽容的研究非常重要。

二、教师文化宽容的内涵

所谓“文化宽容”指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够理解对方文化的态度。而“教师的文化宽容”特指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因文化差异与学生或当地人产生交际障碍时,所能够采取的尊重所在国家或地区文化,理解当地文化习俗,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和文化圈子,顺利完成汉语和文化教学的一种宽容的态度。教师的文化宽容能够有效缓解课堂上学生因民族差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导致的文化理解上的冲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语言文化。

三、教师的文化宽容的归因分析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而某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对另一个文化群体过于一般化、过于简单化的文化取向就是文化定势。由于文化定莸挠跋欤外国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障碍,从而大大降低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克服交际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具备文化宽容的态度。

(一)文化移情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文化宽容首先来自教师的文化移情。所谓移情即设身处地领会别人思想或感情,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分析问题。而教师的文化移情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汉语与文化教学过程中,面对文化冲突,不以自身经验和文化准则作为衡量其他文化的标准,而是自觉转换文化立场,主动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从而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汉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动机,进而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文秋基指出:“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来源于换位思考能力的提高。”即对待文化冲突时,我们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结构多元文化,尤其教师更要摆脱文化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正确地理解文化差异,自觉学习并接受异文化,在尊重对方文化基础上求同存异地进行文化吸收与传播。

(二)文化空白点

在跨文化交际中,词语的意义可分为两类:语言概念意义(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意义(文化含义)。语言意义指直接反映客观世界的客观意义;文化含义指附加在语言意义上的主观意义,表示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价值所传递信息的文化特征。正是语言里有些词语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应词,才出现了在文化上的空白点。结合语言意义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1)语言意义对应,文化含义此小彼大。例如:一个老年人问一个素昧相识的年轻的中国小伙子:“What’s your name,son?”译成“儿子,你叫什么名字?”中国年轻人一定会生气,他会以为老人是在占他便宜。其实,在这里“son”是“孩子”,是年长者对非血缘关系的青年男子和男孩子的非正式称呼。

(2)语言意义对应,文化含义不同。例如:汉语“成家”指结婚;英语的“to start a family”指生第一个孩子。

(3)语言意义对应,文化含义此有彼无。例如:汉语“松树”与英语“pine tree”对应,但是“松树”在中国文化中有“长寿”这一文化含义:“松鹤延年”。这在其他文化中是没有的。

(4)语言意义对应,文化含义此无彼有。例如:英语文化中“tea break”和“coffee break”汉英双语词典将其译为“茶饮”“工作小憩”,不理解这种文化的中国人就不明白,休息就是休息,为什么非要用喝茶或咖啡作为休息的借口?

因为现有汉语和其他语言之间并不能建立准确无误的概念搭桥,所以文化宽容不失为教师在教学中缓解跨文化交际冲突所采取的有力措施。

(三)文化附加义

所谓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在基本意义之上同时又蕴含着民族的文化信息。在教师进入跨文化交际中时,可能会受母语文化思维定势和负迁移的影响,忽略文化差异的存在,习惯性地把母语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及文化含义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从而造成文化冲突。例如:有这样一个案例,朱娅蒂是东南亚某国民学校的汉语老师,对课文中出现的汉语成语“自食其言”进行教学时,用英语“to eat one’s words”向学生解释“自食其言”在中国指“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其实“to eat one’s words”是指“承认自己说错了话,并表示道歉”。由于文化附加义并不是明显地暴露于词汇表层含义中,如果不做充分的准备,一个初到异国他乡的汉语教一般很难甚至根本不知道某些词在其他国家所具有的文化附加义,而一旦忽略这种文化附加义,就有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文化附加义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采取文化宽容的一个重要归因。

四、教师的文化宽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及“度”的把握

(一)教师文化宽容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师在尊重和理解双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知识。文化宽容能促进教师与学生沟通,在达到教育目的的同时,吸纳各国文化特征,有利于教师总结各国学生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思维习惯,一方面促进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国家学生可以游刃有余建立文化间的桥梁,减少交际障碍的产生,提高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语言教学上,促进教师对学生母语的了解,减少学生在汉语学习中过度的母语负迁移,同时也方便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改善教学法上因材施教。

(二)教师文化宽容“度”的把握

一方面,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文化宽容度不够,对异己文化反应冷漠,不能敏感地察觉和捕捉交际客体的情感并做出适当的共鸣,则无法从心里打破交际障碍,更不可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氛围去学习汉语以及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过度放纵宽容会过分肯定异族文化,导致自己失去本土文化立场,削弱主体在交际中的作用,进而削弱实际交际效果,造成心理障碍。同时学生对于没有纠错的学习内容会以为是正确的汉语文化习惯,从而导致学生对汉语语言文化产生误读,降低学习兴趣,阻碍跨文化交际目的的实现。

因此,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采取的文化宽容策略,既不可完全否定异己文化,又不可完全放弃本族文化,而是要在理解与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目的与文化,根据跨文化交际需要,因材施教,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

五、结语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影响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特别是文化差异。而教师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进行跨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实际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在长期的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影响,甚至产生冲突。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要采取文化宽容的态度,避开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尊重不同文化,求同存异的对待文化冲突,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进行文化教学,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2.

[2]刘徇.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课程与教学研究,2007(5).

[4]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5]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中山大学学报,1996(6).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文化渗透压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16-01

一 文化渗透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将世界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这个“地球村”,唯有积极地投入全球化浪潮中。当今比较通用且流行的外语是英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英语教师是使国际交往顺利实现的关键群体,英语教师需增强文化思维的观念,在教学中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新课标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并对“文化”一词有明确的概念定位。文化主要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对文化概念进行定位,着重对上述文化内容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适应课改要求,近几年的英语高考试题明显涉及文化背景知识,试题更紧跟时代潮流,包含了当今国际社会的各种新问题和新内容,同时,对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高考命题趋势可见,学习英语不仅是纯语言的学习,还必须与学习文化同步进行。

二 高中英语文化渗透教育的策略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的能力,教师须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适时持续地进行文化教学。

1.结合文化背景教词汇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灵活运用英语,词汇的作用不可小觑。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并不是所有的英语词汇均能与汉语词汇形成对应关系。有些甚至是南辕北辙,于是使用时难免犯中文式英语错误。有些英语与汉语中的词汇看似相对应,但它们在指称的范围、表达的程度和隐含的褒贬等方面会有着明显的差异,如“peasant”与汉语词汇“农民”相对应,但其所体现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美国传统词典》对peasant的解释是:“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是贬义词。相反在汉语中,“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何时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深受国家重视,是褒义。再如where这个英语词汇译成汉语是哪里,此哪里和汉语中的哪里表达的含义虽有相同的含义,但中文的哪里在不同意境下表达的含义是大相径庭,有时是表谦逊的一种态度。因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词汇时,须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并与相应的汉语词汇进行对比教学,若条件允许,还可适当扩充相关背景知识,穿插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能使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与习俗。

2.在口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地道的英语口语无不体现英美文化,让学生多接触和运用地道的英语口语,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美文化,增强他们对英美文化的感知和接受能力。高中生接触地道的英语口语主渠道是老师及其他学习用具,这就对英语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不但要尽量说英文,而且要尽可能地使用地道的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现在的英语教材也在向这方面努力,每个Module中都有设置专门练习地道口语的Everyday English 栏目,此栏目与前面的听力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听写当中掌握地道的英语口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指导学生模仿,灵活有效地运用英语。

3.结合文化背景进行阅读教学

现代英语教材非常注重英语文化的渗透,每个单元均设有文化角专栏,专门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阅读主课文也包含了丰富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及社会习俗等文化内容,有部分文章则是专门讲述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深入挖掘,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教导学生钻研教材,利用已有条件尽可能多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4

论文关键词:普通词语;中华意蕴;传统文化 

中华汉语言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传至今的珍贵财富,汉语言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我国传统哲学、价值观、审美观等。历史上人口的不断迁移,致使汉语言文化不断扩散,得到推广,发挥着其交际文化的重要作用。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古代汉族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汉字有其独特的属性结构,古代称之为六书,即发挥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特点。由此可见,汉字已经不仅仅是单独意义上的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生动图形,体现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思维及民族心理等。 

一、汉语言的文字演变 

中华传统文化为汉语言所直接体现,汉语言的字、词、成语、语法等都是汉语言不断成熟发展的文化体现。若想了解汉词语中的中华意蕴,首先要清楚汉语言元素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据史料记载,仓颉发明了汉字,远古时期的华夏民族已经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相互表达与沟通,接着又融入了手势来帮助语言更好的发展,然而某些抽象事物是难以通过语言或手势来表达的,不久有人提出通过做记号来表述难以表达的事物,后来记号出现得越来越多,发生了混乱,最后想到用独特的图形来表述意思。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汉语言文字也在不断改进,早期的图形进化到了象形字,接着在秦王朝时期,小篆与隶书遍及全国,后来三国时期又出现了楷书,自此汉字就正式确立了其方块形态的模样,之后又历经多朝代的更替,中华民族又创造了行书、草书等多种版本形态的字体,书法也由这其中产生。 

二、语言的核心成份是词语 

语言需要依托文化而存在,语言与其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记载着民族的物质与精神历史。词语作为语言中的核心成份,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普通词语作为中华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发挥核心作用的同时,体现着中华多方面文化。丰富多彩的汉语言词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些词语只有结合文化背景辅以阐释,方可被更好地理解与认识,汉语言词语传递并表露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与文化情调。 

中华汉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及思维方式,这也是汉语言迥异与西方语言的重要特征及语用功能。其实在远古时期,人类各民族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只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民族的原始思维才发生了分化。中华汉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继承着原始思维当中的观物取象、格物致知的观念,进而形成侧重表象的形象思维,即所谓的具象思维。这种思维在看待事物时为一种形象的运动,会不自然地将事物之间进行衔接,进行融会贯通、追求浑然一体、万物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既不是脱离物体的纯粹抽象,也不是对物体外在的形象描述,而是一种蕴含情理的方式对待物体特征。最终表现在词语上则是一种重视功能、重视意会的性质特征。汉语词语在表述具体事物方面非常丰富、活跃,然而在说明抽象问题或关系时,缺少西方语言的精确性。 

词语和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词语是与社会同步发展变化的,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镜象。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汉语言词语也经历着历史的沧桑洗礼,日益积淀更加浓厚,并自不同角度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自汉语的文化意义入手分类,汉语包括文化词语与普通词语两类,文化词语反映着中国各时期的独特文化、是中国各时期文化的特产,并被保存下来,不断流传及发展。 

三、普通词语的传统意蕴 

我国汉语言词藻丰富绚烂,其中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发展历史,本文特以“明月”、“流水”这两个普通词语为例展开分析,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境。 

(一)“明月”。月亮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一个通人性的意象,可以让人怀念远方、牵动乡愁,载入情思,派遣孤独,预示哲理,启发思考等作用。月亮在国人心中具有母性的象征,人们望月心生牵挂之情,这也是和我国早期母系社会的传统遗留有关系。中国古人在长夜不眠之时,举头望月,自然地会生发思念他人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而惹情思、添愁绪。在古代,人们望月以托相思之情,让月亮化作邮差,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诗人李白吟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在李白心中发挥了心思相通、聊以慰藉的灵性作用。 

不仅如此,明月在古人眼中除了通达人意之外,甚至具有人的品性。苏东坡在《点绛唇》中指出“月可与人同坐晤谈: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我们熟知的《月下独酌》中也提及到明月的人性化特点,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古至今,明月的出现始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缤纷的意境,从而中秋节,举家团聚,共赏圆月就是在如此一个佳节中,欢聚一堂体验明月带给的美好亲情。明月作为国人钟爱的意象之一,滋养了无数世代人的敏感心灵,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情思。综上所述,在柔美的月色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乡情、亲情、爱情、友情等,至今表露着国人的各种情感。 

(二)“流水”。不管是潺潺的溪流,还是湍急的江河,其不停歇地奔涌前行,给国人一种时光迅速流逝,无法挽回的悲伤情感。流水在空间上以任意的形态展开,好似为匆匆流逝的时间富裕了形象,同时展现了跨越空间的隔阂。流水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着一种无情、一种逝去。古人诗歌中关于流水的描述,更多透露着分别后的情思或是受阻隔难以相见的哀叹。 

流水展现了离别之情或是断肠之苦,宋朝诗人姜夔在《过德清》一诗中唱吟,“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栏杆一点愁”。所描述的哀愁,好似流水似的绵延不绝,伴随着离去而渐远、延伸,同时又随着迟迟的不归而更加与日俱增。唐朝女诗人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中》:“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其中啼血的思念犹如流水一样永恒,因为其遥远渺茫的特点让人更加愁思不绝,肝肠寸断。 

国人面对狂澜的汪洋流水,时常感叹自身的渺小,同时心灵为壮阔景观而震颤,自然地产生一种具有悲剧倾向的敬畏情感。人们在怨恨流水无情之时,更多地表露了对自己所处环境被局限的无奈之感,是人们美好理想受到阻碍、挫折之后的沮丧情感流露。通过对流水的无情描述,更深层意义上是表达了自己的有情有意。 

除了明月、流水以外,山、树(木)、花等众多普通词语,均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情趣和意味,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成果,每个词语都体现着中华的自然或历史意蕴,汉语言文化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爱护与善用,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崇高的地位。 

四、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一)语言教学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学自1949年建国以来,一直在工具性和思想性或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摇摆不定,现在的课程标准虽已明确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具体到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言本身的人文性(含民族性)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容乐观。现在已有不少人论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问题,但多数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而从语言本体角度阐述语言的民族性的尚不多见,而从词义的角度论述语言和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尚属空白。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实际上一直是着眼于工具性,即止步于词典释义,普通词语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蕴一般很少涉及。从根本上说,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人文性的认识尚未真正把握。 

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就是词语的感情色彩,而我们的词典却一般不进行这一方面的解释,对普通话词语的民族独特意蕴的进行梳理和解释将开辟一条对外汉语教学的新的词语教学途径,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语言学研究意义 

语言学是20世纪以来的“显学”,欧美各国高度重视语言的研究,涌现了诸多语言学流派,其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大致经历了语形学(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阶段。当代语言学的热点是语用学,而语用学最为关注的是语境。语境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语言的民族意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语言美学”的学科形态逐渐显现、清晰,但应该说,语言美学尚处在发展完善中。人们在语言美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在套用美学的一般概念体系,研究方向多集中在语言的美学观念、语言的美学形态等等,尚不能做到对语言的每一个要素进行美学的分析研究。而从词义的角度进行美学研究尚属空白。 

词典是“工具书”,在词义的解释上一般只着眼于词语的工具性解释,这固然方便了语言教学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但也让词语丧失了鲜活的民族情趣,让语言的人文性丧失殆尽。应该运用词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语言美学的最新理论建设一种新的词义解释方法——在工具性解释的基础上兼顾民族文化意蕴的解释。 

(三)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意义 

自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以来,涌现了很多关于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论文、著作,但几乎所有的论述都是着眼于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信仰追求等思想教育层面,很少有人关注语言教育层面,尽管2008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题定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按照语言哲学的认识,语言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层面,因此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一个较为迫切的任务。 

语言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更多的把语言当做一种工具,虽然也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但实际上注重的是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语音、词汇、语法都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与情趣。语言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5

关键词:非指导性教学;国际汉语教育;教师角色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R.Rogers 1902-1987)创造性地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这套理论以“停止教授、开始出击”为口号,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有着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一、“非指导性”的含义

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在英语中是nondirective,前缀non-表示“非”,与表示完全否定的其他前缀不尽相同。directive的含义是指导、指示、详细说明、命令等,nondirective相对directive而言,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暗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非指导”是罗杰斯用来表示与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传统“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区别的新概念,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观念中的教师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威权形象:教师是耳提面命的长者,是发号施令的上司。罗杰斯对此强烈抨击,他竭力反对教师以“教导者”“训练者”的面孔出现,而力主用“Faci1itator”(辅导者、方便学习的人)称谓“教师”。罗杰斯形象地将教师扮演的角色比喻为“音叉”,意指应学生之呼声而共鸣。教师不再起到组织、训导、批示和评价的作用,只以平等的姿态,以学习活动咨询者、合作者,学生情感接受者、反应者的身份,作为普通一员融入学生之中。

国际汉语教师向外国留学生讲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由于母语天然优势,容易逐渐演变为“一言堂”。与其他学科不同,实现无差别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本身即语言教学的目的所在,那些试图使学生熟练掌握某些艰深复杂的理论体系或枯燥繁冗的条文规则的做法实属本末倒置。教师应放开手脚,解除学生背负的心理包袱,让出更多的话语空间,使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讨论,切实从教师“讲”转变为学生“说”。

三、良好关系的建立

罗杰斯主张,教师要尽可能在情感领域同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因而,在处理师生关系中坚持真诚、尊重和理解三大原则尤为重要。真诚是指开诚布公,不加伪饰。尊重,是指教师将学生视为有价值的独立个体,宽容不足、赞许优点,维护人格尊严。理解,是指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1.真诚。汉语博大精深,在诸多问题上并没有定于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不可专横霸道、唯我独尊、垄断真理,不分青红皂白将学生提出的其他可选项一律斥为错误加以否定。甚至还有一些教师为保持“一贯正确”的“英明形象”不受损害,明知犯错也要固执己见、一错到底,或者巧言令色、强词夺理。这样做,不仅会适得其反地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准和育人品格产生怀疑;而且也会让对这些知识点本身就不甚了解的学生更加不明所以。教师即便达不到闻过则喜的程度,至少应该知错能改、有错必纠。

2.尊重。尽管同处一间教室,但由于先天(语言天赋)或后天(用功程度)等种种因素,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往往参差不齐。在每节课朗读生词和课文的环节中,有的学生一气呵成、顺畅通读;有的学生更是成竹在胸、倒背如流。而有的学生磨磨蹭蹭,一字一顿;有的结结巴巴,含混不清;有的索性“沉默是金”,三缄其口。这时,教师就需要接受每位学生的客观水平,认可他们哪怕是一星半点的努力,多加褒扬、鼓励。而不要打棒子、泼冷水,挫伤其积极性。同时,也要尊重学生提出的无论多么“幼稚可笑”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

3.理解。学生来自五洲四海,有着迥然相异的文化背景和个性特征。一般情况下,汉语教师对东亚文化圈(日本、韩国)的学生更为欣赏,他们尊师重道、循规蹈矩,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而在西方文化浸淫濡染中成长的欧美学生则不拘小节、风趣幽默,爱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在课堂上时常打断教师、岔开话题,偶尔还有些小动作。相较规行矩步的日韩学生,自由散漫的欧美学生难免使我们产生接受障碍。教师不一定认同,但应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魄,理解、包容这种文化差异。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人的价值得到体现,潜能得到发挥,学生愉快学习,充满自信,不断涌现新思想。以教授语言知识、传扬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国际汉语教师,应从中汲取宝贵养分,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建构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12).

[2]傅海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刍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3]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6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跨文化意识

0 引言

国际上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很多都是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注意相关的文化内涵,有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才可以保证知识性词汇和文化性词语的有效记忆和理解。

1 能够体现汉民族文化的独有词汇的教学重难点及技巧

能够体现汉民族文化的独有词汇主要包括:(1)反映汉民族特有文化的节日词汇,如中秋、寒食、春节、端午等指称民族传统节日的词语,蕴涵着浓厚的文化特色;(2)汉民族的历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所特有的人物词汇,如曹操、林黛玉等,这些词汇往往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如“曹操”可代指乱世奸雄,“林黛玉”则可代指多愁善感的女子;(3)指称汉民族传统食物的词汇,如饺子、豆腐、粽子、麻花等,而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的语言存在着这些词语的缺失现象;(4)反映汉民族独有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特点的某些特殊词汇,如臣为君纲、计划生育、小皇帝、下岗等;(5)某些成语典故,如叶公好龙、揠苗助长、画龙点睛等等。这些词一般单从字面上是无法探究其含义的。它们是汉文化所独有的,其内容从表层意义和形象构词到深层内涵的文化特征,都难以用其他语言进行对译。这类词在英语中,很多直接用汉语拼音拼写。因此要真正学好汉语,就必须尽可能的掌握这些词语以及这些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以“饺子”为例,其中最重要的文化信息有两种。其一,它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种特别典型的食物。其二是它代表人们对新年来临的企盼。饺子是“交子”的谐音,“交”是交替的意思,“子”则是指夜里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的时间,表示新的一年的到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实物教学的方法,展示饺子的图片,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饺子。对于饺子的隐含文化含义,则可以通过看PPT和视频,老师讲解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少纯文字教学带来的乏味,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此词背后的故事,一举而数得。

2 反映汉民族传统观念的词汇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技巧

这一类别的词汇主要包括:(1)颜色词汇。不同的民族对同一色彩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指称色彩的词语常常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稍不留意就容易导致语用错误。例如: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高贵的象征;西方国家则认为红色是暴力和色情的象征。(2)指称动植物名称的词汇。语言中有大量指称动植物的词汇,是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东西方相同的动植物词语往往具有不同的寓意。例如: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中国皇帝穿龙袍,自称是“真龙天子”,很多地方都建有龙王庙,民间在喜庆的节日里常常举办舞龙大会,划龙舟比赛。在中国,龙经常与水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一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最重要的是,龙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团结的象征。西方也存在有口喷火焰的龙,但它则被认为是童话故事里的一种邪恶的怪兽。

针对此类文化词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多使用语料。一些有趣的笑话、寓言故事或者是图文搭配的讲授,或者是关于此类文化词的视频都能够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这些方法寓教于乐,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风俗民情。

3 跨文化意识教学的技巧和优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里,教师授课只教授学生单词的个别含义或者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总结的单词的常用含义,致使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词汇进而不能理解整个语句的含义。一物多词让人头疼,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的学习与运用过程中更是占据主导位置,汉语对于外国人来说看上去简单实际运用却总是出现差错。很多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都以通过HSK考试为目标,他们在HSK考试后反映阅读理解是整套试题当中最难的部分,因为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时,做到结合部分词汇的含义来猜测上下文的含义及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变的尤为重要了。这样的答题方式既可以减轻学生由于生词量大背不下来的负担,又可以提升考试解题的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与,使汉语学习形象、灵活、轻松。跨文化意识教学的特点就是把人们日常的学习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再加上人的语言能力进而形成人的一般认知能力。

跨文化意识教学就是重视语言的象拟性,通过词语的隐喻意义加上对词语语义理解的解释对语言进行学习。跨文化意识教学强调“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跨文化意识教学提出,对于语言的创建、学习以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通过人类对事物乃至整个世界的认知加以理解。跨文化意识教学认为语法作为语言结构并不足以满足对于汉语的理解,语法跟语言的词汇部分及语义部分都密不可分。而语义又是由主观看法或是心理因素加上客观条件形成的。所以语言边界不明确对于主观客观没有公正的分析。且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之间的人们认知特点也有很大区别,对整体认知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对词语隐喻意义的介绍,通过反复多次的提及来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内部的基本意义。教师应尽力培养学生隐喻义及联想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对语言的更深一层掌握。

4 结束语

无论是学习哪一门语言对于词汇的掌握都是必经之路,各种考试更是强调词汇基础,国人的教育观点一直是以认识的单词多少判断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听、说、读、写、译归结来讲还是样样离不开词汇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很多外国人不能透彻理解汉语文化词的含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对于汉语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若莹.从中高级阶段学生词汇习得的偏误看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基本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