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研究》(季刊)于1988年12月创刊。继承我国“朴学”的优良传统,熔古今中外于一炉的兼蓄方针,注重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以学术创新为生命,以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为学术进步的动力,尊崇学术自由,实行学术平等,在当时那个基础学科备受冷落的喧嚣的时代,维持着这样一份阳春白雪般的学术杂志,其艰难可想而知。但是,经过十六年春秋,刊物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越办越好,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仅成为国内古汉语研究者、大中学文言文老师喜爱的读物,而且走出国门,成为日本、韩国和欧美一些汉学家的必读刊物。
《古汉语研究》杂志不仅有编辑部一辈又一辈同仁的心血和汗水,更有古汉语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十几年来,由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知名学者组成的学术编辑委员会对刊物的稿件审理、对学术前沿动态的跟随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从2005年起,我们还增加了一部分近年来已成为古汉语学界中坚力量的中年学者组成新的编委阵容。正是编委们和编辑部同事们一致的努力,刊物才能以学术质量取胜。
简讯、冷门绝学专栏
甲骨文时间表达式“A向B”研究郭仕超喻遂生
论韵谱归纳法在古韵部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张民权田迪
从覃韵结构论*oN类韵母的历史音变王南冰宋兆祥
汉语形源助动词形成的句法机制丁海燕张定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的几个问题吴继刚毛远明
论俗赋在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价值许菊芳
秦汉简牍法律用语“完”再考辨——兼及“髡”、“耐”赵久湘
《甲骨文字形表》摹写失误举例陈婷珠李新城
辞书误解古代训诂语三例黄金贵唐莉莉
西周时期受事主语句考察顾丹霞唐丽娟
动词的时间范畴化演变:以动词“当”和“将”为例龙国富
元代八思巴字文献所反映的浊音清化宋洪民
“家贼”源流辨考——兼为辞书相关条目订补孙剑艺
宋代《礼部韵略》官方修订史考述杨春俏
从楚简“卒岁”的词义谈到战国楚历的岁首宋华强
动词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响储泽祥王寅
重纽三等(B)与复声母无关陈广忠
《王三》《广韵》小韵切语异同比较蔡梦麒夏能权
从《回回药方》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蒋冀骋
许惠《等韵学》反映的语音现象及其性质孙宜志
《庄子》二价双向“处置”类动词及其相关句式的考察殷国光华建光
从“连”的语法化试探汉语语义演变的机制邢志群
从古今异称看语法对汉字数量的制约关系俞允海
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曾昭聪
释“零丁”与“伶俜”——兼谈连绵词的产生方式之一王云路
《说文解字》徐铉注音质疑录蔡梦麒
副词“互相”、“相互”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唐贤清
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李崇兴石毓智
甲骨文考释与甲骨刻辞义位的归纳王晓鹏
以可洪《随函录》考汉语俗字若干例郑贤章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古汉语研究杂志社和古汉语研究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湖南长沙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410081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南长沙师范大学,邮编:4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