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范例6篇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古希腊;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古希腊和古华夏分别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两个源头,因此古希腊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态和价值体系。从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体育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

二、分析比较

1.古希腊体育的竞争性与中国古代体育的等级性

地理环境是不同民族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古希腊与中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两个民族不同的文明和民族性格,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希腊是一个面积非常狭小的岛国,海运交通便利,商业较为发达。商业贸易的发达使国民的生产关系向契约形式转化,致使森严的等级制度失去了繁衍的依托,从而为民主、宽松的政治制度奠定了诞生的基础。古希腊体育中的赛跑,其特征就是参赛者不论地位高下、年龄长幼,一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同等的条件下跑完相等的距离,最后以成绩显示谁之优劣。

与古希腊所不同,古代中国的四周是高山、沙漠和当时条件下无法跨越的大海,形成一个封闭的状态,而内部的回旋余地又相当的广阔,是发展农业文明的理想条件。农业文明为宗法等级制度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等级制的延续和加强致使任何不遵循等级差别的文化因素不得产生,否则就是对等级制的冲击,也是对专制统治的不稳定因素。

2.古希腊体育的健美性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养生性

在同海上风浪搏斗的过程中,勇敢的希腊海员们充分感到自身力量的重要性。于是肌肉发达、身体健美的形象便成为古希腊人崇拜的偶像。与古希腊体育繁荣相对应的是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哲学与科学。古希腊的哲学家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动物和人体的结构,这就使得古希腊体育有着特殊的发展轨迹和审美价值。在古希腊的体育雕塑中,雕塑家们对运动员形体美的把握,已经能够科学地运用数学上的“黄金分割”和解剖学原理,体现了古希腊科学的发展水平。

与古希腊所不同,中国古代体育的形成与定型借助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当时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人必须与大自然保持协同才能维系生命,维持健康。因此,在中国古代体育中,养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养生体育建立在宏观观察和直觉经验的基础理论之上,与建立在以分解、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实验科学基础之上的古希腊体育大相径庭。

3.古希腊体育的身体教育与中国古代体育的道德教育

古希腊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的民族。古希腊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古希腊宗教特有的神人同形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职责相结合,陶冶了古希腊人独有的人格意识。他们把“自我”视为一种客观化的认识对象,从多方面去论证“人”,他们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体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古希腊体育中尊重人的个性,追求多样化与矛盾性的文化特征,可以激发民族的扩张力、创造热情和冒险精神,有利于体育教育中对人的个性培养和发挥,然而却缺乏中国式的谦恭待人、稳健温和,易导致物欲主义、享乐主义和个性的过分扩张。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给中国古代体育打上了深深的“道德教育”烙印。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其主旨精神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与古希腊文化的出发点是根本对立的。古希腊文化强调从个人出发,个人与集体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而在中国古代,由于传统伦理价值观的作用,单一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求善与道德的一个特征就是自己的行为不能给他人带来否定作用。而古希腊则不同,它是通过竞赛,以其双方形成的胜负结果来肯定胜利者,否定失败者。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不同的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孕育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品格,从而形成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个性。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性,促进了以身心和一、动静结合为特征的东方传统体育形式的发展,然而却削弱了体育的竞技性;

古希腊民族崇尚人的个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公平竞争,对现代竞技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易导致个性主义的膨胀。

参考文献:

[1]颜绍泸.世界体育史研究中的误区:东方体育.体育文史,1990(3).

[2]谢凌宇.略谈中西方传统体育的个性特征.体育与科学,1990(5).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 学生因素 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 人才培养

人,存在于世间,总有千差万别。具体到高校教育,对此差别即学生个体本身存在的差异,自不能无视,因为这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百年树人的大计。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的培育,一方面要重视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在整体教育格局中重视学生因素。大学本科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时期,也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它前接中学时期的基础教育,后启大学后的专业从事。所以必须重视学生因素在本科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又是对社会的尊重和历史的负责。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于其间的人,一代一代也有不同。生活在当下科技飞速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生,与其前大不相同,这在思想、意识、见解、习惯、理想、追求方面都有所显现。而这些不同,则自然、不自然地体现于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明白了这些差异及影响,面对本科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对象――学生,在培育过程中就不能不重视他们的地位。当然,重视学生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一老话题。时代在演进,时时展现出新内容。与时俱进,是高校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这就要求高校在发展中重视学生地位,重新审视学生在高校教育中的位置,这是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必要,与高校自身的定位、培养学生的目标等息息相关。

金陵科技W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其设人文学院有古典文献(古籍修复)和文献保护专业,是响应国家政策,受江苏省文化厅与教育厅的委托,与南京图书馆合作办学、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一个专业,也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本科专业[1],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愿意献身祖国的传统文化事业,通过系统的古籍保护基础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古籍保护知识,掌握从事古籍修复与文献保护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古籍修复、古籍保护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在践行此目标的过程中,所要注重的要素很多,而学生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院古籍修复专业的大学生属本科大学生,有着当下大学生存有的共性,面对如此的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对象,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必须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此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渐以生成、确定的时期。经过高考后的学生进入大学,面临一个对人生、对世界、对存在再行思考、重新自我定位的问题。在紧张激烈的高考之后,他们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有向往也有迷茫,有努力也需辨明方向。所以此时,学校院系的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解决迷茫、辨析方向,指明道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此种迷惑或许在后面的大学生活、学习中都有存在,所以此种指导,当一直保持、持续,伴随着学生的成长。

(二)此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从奠定基础到开始术业专攻的时期。大学时期的学习,不同于此前中学的基础教育,而是按着学生高考时的专业选择、接受学科、专业教育,开始建构新的知识框架和能力培养,基本决定了学生掌握何种的专业知识和此后从业的领域。这些知识的接收和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本人的心性、志向、才情、兴趣紧密相连,所以其间对学生性情、志趣的了解自不可少,且需加以指导,引导他们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标。

(三)此时的学生正处于离开家庭、渐少父母照顾,开始独自、独立生活的时期。大学时期的生活,大多数学生是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不同于中学时在家与父母的朝夕相处,因而此时期的学生,开始独自生活,思乡、念家成为新生入学之初的情绪,而后即会凝结为一种乡愁,萦绕在个人心间。这就需要师友同学互相关心,相互照应,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而且要在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全方位构创出一种合作、友爱、和谐、共进的氛围环境,慰藉离乡人的心灵,迎接生活的一缕阳光,增加人生的一种温暖。

(四)此时的学生正处于是情感由个人开始向二人转变的时期。此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从中学年少的青春懵懂到大学时的渐渐明白男女感情,因此此时也是学生从一人到二人开始交友转变的过程,这个问题不可回避。在此过程中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喜乐或忧伤,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渡过关口,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成才上。

以上是现代大学生在校时普遍存在的特性,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对象既存有这种共性,又具有独特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就业发展方向的个性。综合看来,经过高考的学生,进入大学专业学习之后,由于不同的理想、追求,不同的心性、情趣和爱好,差异的成长、生活及情感经历,在适应新生活、开始新学习时都难免有些困惑和迷茫,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和适当的心理疏导。这种关爱既体现在学习、生活上,又体现在思想、情感上。与此同时,还要让其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籍修复、保护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目标、确定理想,为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打造其自身的心性需求和志趣目标。

基于以上对应用型本科修复人才特征的分析与认识,学校院系所进行的管理理念、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实习安排等方面都需顾及到学生因素,要切实做到以育人为本。2006年国务院总理和大学校长、教育专家座谈时强调,高等教育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以学生为本,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3],这是我们培养应用型修复人才过程中重视学生因素的行为准则,必须遵循。

(一)转变管理理念。要转变管理方式为贴心式的服务,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志向,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动态,引导学生、自我成才,帮助解决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供服务,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服务,为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服务,为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提供服务”[4]。积极打造一支服务队,在全面培养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突破。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以及为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5]。在培养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的模式中,要充分了解、尊重学生的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一片树叶,学校里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每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的形成,与其生长环境、学习经历、志趣爱好、理想追求、思想认识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可一刀切,更不能淡化、漠视学生个体存在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要根据应用型古籍修复事业发展的方向、“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多向选择,分流培养’的原则,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6],为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及时了解当下社会,熟识产业、行业、市场发展的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案,加强特色化建设,加大校企合作与政产学研合作的力度,造就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

(三)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无论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进行通识、专业教学,都应考虑到学生特性。当前的时代,已经迥异于以前,现在学生主动性强、思想新潮、行动力好、接触的信息量大,所以要充分了解当下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并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此外,还要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改变实践教学过于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工学结合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C合掌握、应用能力,建立结构科学、目的明确、管理规范的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7],也是培养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教育教学方式的显著特点。

(四)建设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此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吸纳一些能了解学生心理、掌握学生工作特点的人员,接纳与学生年纪差别不是太大的青年教师,加大师生间的融合、弥合代沟的影响,和学生打成一片。应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及时解决问题,要在选择辅导员、班主任时有所考量。另一方面要配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授学科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加大培育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学生因素,不断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实践实习方式的改进,提倡开展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强调做中学、做中研、做中创[8],努力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工作能力,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提供人力保障。

(五)改革课程体系。“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的核心性特征,要以社会需要、职业需要为核心,积极探索以能力为主线、实践体系为主、理论为其服务的新模式”。“要注重依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学科布局。在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快速发展转型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学校专业的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及时做出响应”[9]。因此,课程体系的调整与设置直接关系到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技能应用能力的筑就。而古籍修复专业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社会对文献修复人才的需求及当前高校学生自身对知识结构与素质修养的要求等三个方面,共同影响修复专业的课程建设[10]。所以,在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培育中一方面应重视学生因素,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目的、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全面的发展调整课程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并将此体现在新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出服务行业的职业能力,更要突出强调学科理论应用的重要性。

(六)加强课外实践实习,打造就业创业机制。“应用型人才就是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人才”[11]。这是当下对应用型人才特征概括,也是对培养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这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提升。因此,学校院系要想学生之所想、念学生之所念,根据学生不同的意愿、需求和发展,加强实验室建设、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打造出适应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的机制,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更好地践行国家万人创业的大政方针。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没有学生也就没有学校、也就没有教师,因此,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必需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群体随之具有不同于以前的特质,所以在培养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因素也是必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是中共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学生群体的特点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发展的时期,因而与之相应的大学管理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建置、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等,都要适合学生的特点,合乎时代的演变。因为这是关系到学校兴衰、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

[1]郑利锋.论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2(1):146-147。

[2][10]葛怀东.新时期古籍修复专业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J].新世纪图书馆,2007(6):69-70+90+2.

[3]王荣林.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168-169.

[4][7][9]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5]林蕙青.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跨世纪人才[J].人才医学教育,1997(6):1-7.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3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大众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扬长避短,加以合理利用,有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旦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便可以使其获得更加自主和灵活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对当代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中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可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1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既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有时代特征。中国文化既包括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又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笔者比较推崇杜超老师的观点。杜超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一书中说:所谓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

1.2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精华

1.2.1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纵观中国历史,爱国主义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爱国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

1.2.2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现代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念《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要求公民奉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这些在当代社会大力弘扬的“诚实守信、自强不息、与人为善”等价值观念其实一直都蕴含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孔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说“俭节则吕,淫佚则亡”;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周易》中也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无不要求以和谐为主导思想。

1.2.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大量激励个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内容自强不息的思想,从中华民族产生之时就已产生,其最早的理论代表作当推《周易》。《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为曾经在黑暗中的中国人点亮一盏明灯。中国古人崇拜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体现了坚忍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孑L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李白有云:“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些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顽强奋斗乐观向上的诗句素材都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1.3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1.3.1崇古守旧崇古守旧表现在人的思想上温顺保守,容易满足,不思进取和革新。这是中国人比较显著人格特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缺陷所在。这种对上古社会的推崇,造成了中华民族心理上的循古、好古、崇古的习惯,厚古薄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阻碍着人们的创造活动,影响人们的创新进取精神。

1.3.2纲常礼教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三纲五常是最重要的道德原则,这条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在国家社稷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的价值、尊严、个性等等都是某种偶然性的东西,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是封建社会的伦理思想。这种封建的纲常礼教在两千多年来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沉重枷锁。

1.3.3重情轻理重情轻理是“天人合一”影响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中国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是融于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征服自然,因此,中国人不需要发展精确的思维去了解、认知自然,并令自然为己所用。所以,中国的“天人合一”则造就了中国重情轻理、缺乏科学理性的局面。中国人由于缺乏抽象的理论探索和严格的逻辑推理,因此,相应的也就缺乏科学的知识和理性的精神,更多的中国人看重的是对人生大智慧的领悟,却缺乏对细微事物的彻底了解,对许多事情不是通过客观的分析,这反映在人格特征上就是笼统无知和情绪化。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1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远大理想。我国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外来文化进入到中国,致使部分国人出现信仰危机,民族意识有所淡薄,因此,在现阶段更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以民族英雄为榜样,继承爱国主义传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富强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继承传统诚信观,诚信立人。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挖掘、践行、弘扬传统诚信道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启迪价值。要教育学生言行相符,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言行一致和责任义务教育是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建立艰苦奋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生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于人才的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量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和人物事迹,是教育当代大学生顽强奋斗、百折不挠、乐观向上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坚定信念、自强不息,还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在面对成功时能胜而不骄,能妥善解决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感情挫折、就业困难等问题。

2.2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2.2.1阻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崇古守旧”的传统文化思想压抑了人们创新精神的发展;“中庸之道”则要求人们看待问题不要走极端,执其中而求其平。大学生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容易变得没有个性特征,无创造精神。与现代创新教育所追求的培养创新精神、个性张扬、塑造独立人格的教育目标相左。

2.2.2不利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而儒家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伦理政治型文化,道德价值具有至上性,而且传统伦理反映的都是一种义务观念,而忽视了人的权利,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权利观念严重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重视做人、人际关系,是将人放在传统伦理规范中来考虑的。不是肯定个人价值,而是肯定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意义。这固然有利于培养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意识,但却忽视了人本身的权利,从而对培育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产生了消极影响。

2.2.3不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育“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指导下,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和息争,固然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但由于片面强调和谐而排斥竞争,“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助长了不求进取、反对冒尖、无所作为的保守心理,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匮乏”。无疑。“无欲无求”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育。

3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走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子把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走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子,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广泛实现。此外,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大,能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这就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度,使其作用能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

3.2用优秀的古典文学滋养大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坚强、大度和乐观可以说是它的根本,也是历代文人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古典诗词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趣,欣赏古代优秀文人的诗词文,其高风亮节的人格精神能够感染学生。同时,古典诗词文又可以使人以诗意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引导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因此,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而开设古典诗词文的教育内容,并使之深入学生心灵,成为其人格精神的一部分。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赫哲族 传统体育 文化基本特征

My Hezhen folk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ports

Zhao Delong Cui Xiaoliang Cui Xinghe et al.

Abstract:The documents and materials,study visits,field observation of the northeast China Hezhen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have been studied and verified.Found that minority sports Hezhen formation and mode of production,military,customs,culture,worship and cultural life is closely related;in perspective point of view outside to the inside of the dig out Hezhen possess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y diversity,blending sex and Han Photo of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Keywords:Hezhen Traditional spor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te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140-02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族群大、人口密集、文化背景相接近,这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间的不断撞击、交汇与媾合锻造出了极具民族风情的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使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个性,然而也因此远落后于现代文化的潮流。在经济、交通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改善的今天,赫哲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构建科学理论框架提供素材,并为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和保护提供新的思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赫哲族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及有关文化现象。

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地观察法和比较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 赫哲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

2.1.1 源于生产劳动。狩猎与农事是少数民族生产方式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因而也成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最主要的反映内容。以狩猎为起源的体育项目主要围绕着跑、跳、投、攀、射、骑等活动展开。赫哲族人民为了生存、生产和自身进步的需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独具地域特征和渔猎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赫哲族民间流行及传承至今的民间传统体育游艺项目多达数十种,其中除北方民族共有的溜冰、滑雪、拉杠、射箭等项目外,还有独具本民族特点的叉草球、摔跤,杜烈其,赛桦皮船,赛雪橇,打冰磨,挡木轮,拔大葱,玩嘎拉哈等传统体育项目。

2.1.2 源于古代军事。赫哲族居于边陲地区,地处国防要冲,更由于历史上各统治阶级间的相互斗争和民族矛盾,致使赫哲族少数民族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投身于战斗。正是这样的历史条件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尚武精神,在长期的战斗中,赫哲族少数民族人民积累下丰富的持械或徒手格斗的经验,并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带有军事体育色彩的体育项目。

2.1.3 源于民俗。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不少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由民风民俗演变而成。作为渔猎民族,每个赫哲成年男子都应是优秀的猎手和渔夫。作为一名优秀的猎手和渔夫,则应熟练地掌握追踪野兽、滑雪、划船、射箭、叉鱼、扎刺(用长矛)、打绳结、结网等技能。这些技能的形成,除了生产劳动的实践外,通过体育项目与民间游戏加以培养训练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2.1.4 源于文化崇拜。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化崇拜可根据崇拜的对象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又分为天象崇拜(日月星辰)和自然物崇拜(土地、山川、河流等),而图腾崇拜则是在自然崇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氏族社会的信仰形式。赫哲族少数民族群众至今仍保留了一些图腾信仰习俗。如莫日根赛,这是一种从山顶向下滑雪的游戏。每个参赛者都必须从山顶向山下滑行三次,如果每次都成功,没有跌倒,便被称为“莫日根”;如果跌倒一次,称为“莫日根堪”(准英雄);如果跌倒两次,则称为“滑雪手”;如果三次都跌倒了,则意味着将灵魂丢在了跌倒处。失败者需再滑行三次,从最后一次跌倒处抓起一把雪,如果成功了,没跌倒,则意味着以找回了自己的灵魂。如果失败者拒绝再滑行三次以找回自己的灵魂,他便被认为是没有灵魂的懦夫。此外,“叉鱼赛”、“打绳结赛”、“跳冰”、“抛绳赛”、“划船赛”、“射箭赛”、“投标枪”、“跑独木桥、走塔头墩、撑杆跳高跳远”等都是与生产劳动技能有关的体育项目与民间游戏。

2.1.5 源于文化生活。还有一些项目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要而产生的,他们均带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对场地要求不高,易于组织开展。如叉草球,这是赫哲族较为独特的游戏。游戏前先用草捆好一个长约10厘米,直径为4~5厘米的草把。两队间距离为25~30米,双方力争叉住草把向对方前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叉草把”发展成“叉草球”,加以规范化,成为一项重要的赫哲族体育项目。

2.2 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2.3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性表层特征。

2.3.1 讴歌了民族历史。赫哲族传统体育以人类身体文化为表现形式,其动态变化亦步亦趋地反映着本民族从产生到发展这一完整历史过程。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带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例如:藏族的“顶杠游戏”最初就是对征服敌人后为自己的战士分封土地,用以决定土地多少的一种方法,传承至今成为深为赫哲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2.3.2 展现了民族经济生活。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造就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的不同,每个民族的体育项目都体现着各自生产方式的鲜明特色。如追鹿游戏这是对猎鹿活动的模仿,以训练追踪能力。此游戏在冬季举行,燃起一堆篝火作为“追鹿”游戏的起点和终点,根据协议,以距离起点5-7公里远的某处为折返点。这都与本民族的生产劳动方式有关。

2.3.3 凝聚了民族文化艺术。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有的,以身体文化为基征的表现形式将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曲折悲壮的民族史诗,亦或是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对生活美好愿望的歌曲凝于一身。传统体育活动常在节日聚会时进行,载歌载舞,纵情游戏,具有很强的文化娱乐性。追根溯源,其实音乐、舞蹈、戏剧、诗歌、杂技等文化艺术与体育竞技原本就出于一胞,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就是集民族文化之大成,所以今天的民族体育项目中有许多仍保留着原始艺术活动淳朴古拙的遗风。

2.3.4 强化并发展了民族。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板块,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都反映了这个内容,有的甚至直接来源于宗教活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祭祀的痕迹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健身娱乐特征的逐日增强。民族就是这样蕴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一方面因体育项目的不断继承而终得以保存和强化,另一方面则随体育项目的不断演变而得到修改和发展,使我们的文化本源不致因时代的变迁而终被摒弃于古代文明的废墟中。

2.3.5 传承了民族原始教育特征。“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但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教育是自然形成的,其手段主要依靠言传身教,大量进行身体模仿练习,反复进行各种蕴涵着体育萌芽的游戏。这在目前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均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正是在这些集民俗文化、身体活动、自然常识与劳动常识于一身的实践活动当中,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人民掌握了生产与生活技能,而本民族文化传统也就随之完成了传袭、教育的使命。现代少数民族教育虽不再以体育形式为主,但老一辈仍向青年一代传授富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将本民族精神与个性通过体育文化的形式一代代延续和传承下去。

2.4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摄性深层特征。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于整个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的文化底蕴必然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它的文化特征首先反映的也必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底蕴里孕育、培植与发展起来的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其深层特征可归纳如下:

2.4.1 重德崇礼的特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品德操守和行为规范有着严乎其严的要求。“重就诺,轻生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勇无礼则乱”、“练武先练心,百艺德为首”他们的体育项目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本民族英雄的纪念与崇拜,这种种迹象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就是在以身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对传统道德的遵守与看重。“重德”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沉而凝重的一面,而“崇礼”则是古代少数民族区别于原始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2.4.2 民族浪漫主义特征。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料中,有一个重文轻武的过程,因而导致了其内敛、压抑的民族个性。而赫哲族居于偏远山区,以渔猎或农耕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他们终日进行身体劳作,是以养成朴实、率真的审美观,其文化艺术也主要通过舞蹈、游戏以及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直观外露的形式来表现。可以说,能歌善舞是赫哲族的代表个性,而这种浪漫主义精神则渗透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成为其基本特征之一。民族浪漫主义特征更象是一枝奇丽的花朵,使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 结束语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以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为背景,并体现这一地区不同民族人民所共有的思想感情、智慧和意识行为的,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复合型文化形态。其特征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文化累积过程中的一个个独立认识,而应看作是以涵摄性深层特征为核心,通过文化交融性的选择性整合,最后由多元性表层向外一步步辐射、膨胀而成的有机体。作为文化交融性和深层特征的涵摄性,是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对华夏文化的继承基础上又独立发展起来的,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代表。通过对它的透视分析,可以为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提供文化战略,为构建整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理论框架提供重要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东北地区赫哲族体育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东北地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突破口,使我东北地区赫哲族群众的体质状况得到全面、稳步的提高。以此为切入点,还可将具有独特民族个性的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优秀项目推向国际舞台,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通过社会影响乃至于国际影响的扩大反作用于自身,使其主动与现代文化的发展潮流合拍,对东北地区赫哲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7~87

[2] 董锡玖.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57~86

[3] 盛琦、丁志明.中国体育风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55~219

[4] 全国民族院校体育教材编写组.全国民族院校体育教材[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1~4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审美教育 当代化 以人为本 意境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专业的核心与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是分析中国文学从先秦到近代在不同的特定历史阶段中发展、繁荣与演变情况,具体包括经典作家与作品、文学流派及其艺术表现规律、文学运动与思潮、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旨在培养、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鉴赏、解读等综合能力。这些教学内容和目的可以概括为两个维度:一、认知维度,即要求学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迁现象相关的各种具体的文学知识;二、审美教育的维度,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中净化和升华师生的精神和心灵,以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认知维度是审美教育实现的知识论前提,后者是前者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通过文学艺术来进行审美教育是最好的途径之一。高尔基曾说:“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它以同样的强度既作用于思想,又作用于感情。”

审美教育是美学在人们人生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审美功能的最终体现;在教育领域,审美教育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现实语境中如何发挥我国古典文学的审美教育价值和功能值得我们去关注、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理念要实现当代化

如何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涉到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研究教学的生命力。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的“当代化”问题,而今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因为古代文学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自身的价值与目的。如果教学与研究目的是为古代文学而古代文学,那么古代文学的教学就会失去当今学生和读者的热爱,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失去古代文学学科及课程的生命力。本课程目前的教学实践已经面临这一挑战。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人们一般所认为的教学教育手段的当代化,如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技术设备;更重要的是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之价值取向与目标要当代化,要能有效应答学生和读者在当下现实中所面临种种困惑和不安,塑造他们的心灵,净化他们的情感,吁求理想人生境界。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话,那么,古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思想,在本质上都具有当代性。但是古典文学的当代性价值如何实现这一命题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在当下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时代要求中充分借鉴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资源实现对古典文学的创造性诠释与“误读”。这就要求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充分理解时代要求,发掘古代文学资源,并能运用后者来阐释时代命题。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下的时代困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物质匮乏的问题,更多地表现为现代化工业社会中人之异化、生态环境等命题,这些命题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能够回应、介入这些具有时代典型特征的命题。在《诗经》中、在诸子百家散文中、在汉赋唐诗宋词中、在元曲明清小说中,在中国古代人们创造种种精美的意境中,充满着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智慧,集中体现着古代中国特有的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中国古代文学既有必要也有能力、有资源、有条件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面对日益严重的人之异化与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古代文学有足够的文学及相关文化资源储存,可以大有作为。

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其五》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诗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对当代人们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虽然该诗语言浅白通俗,但意境清新优美高远,颇具哲理性;诗人没有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同在。更重要的是这些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话语与意境塑造了一个“诗意地栖居在大地”的人之形象,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人之本真存在”的向往与践行。

孟浩然在《春晓》中描绘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具体内容与意境完全可以结合当代的时代精神创造性地进行生态阐释。这样类似而又独特的诗句、意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学生和读者就是在这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境界、审美中实现了生态教育,在对古典文学进行的审美享受中重塑、重建、重构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实现对时代现实生活中生态危机的回应与介入;同时也实现古代文学自身价值的当代化,实现了“古为今用”,展现古代文学的勃勃生命力。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之目的

文学始终是人的文学。文学应该、必然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的存在。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辅助方法或艺术效应,其本身就是实证和实现人的生存理想的重要途径。美育目的在于人本化,即美育既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同时也以人的生存为目的。当代审美教育观念充分肯定审美的人本主义取向,强调审美对于人的生存幸福和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是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个性发展、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作为审美教育的根本尺度。马克思认为审美教育是为了促进“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

审美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性,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性、人格的完善是其最高理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认为人按照其本质来说就是审美的,人的本质和审美本性在本体上具有统一性;主体(人)的审美状态时人的自由本质的充分体现:“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和“自由地对待产品”是人作为“自由自觉”的社会存在物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不能处于审美状态,不具备审美能力的人就是非人的存在。这样,美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而且更是“自然向人生成”的伟大历史成果;审美就不仅仅是一种额外的享受,而且是人的自由的类生活本身的特性,是人的自由生存的必要充分条件。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也莫能概外。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是如此充分如此优美精致地再现着古人的欢欣悲喜、忧伤困惑和豪迈豁达,如此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古人的种种情绪与情愫。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窥探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生活着,生存着: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感受古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在“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中体验古代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情怀;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领略古人对生命的眷恋,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感受古人的深沉与慷慨,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体会古人的建功立业的豪迈,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想象古人的家国情怀……,在这样的优美动人的意境中,读者、学生、当今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与古人进行着对话,在体验古人情绪和生命的同时感受自己的人生。

的确,审美教育不能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与实践,也不可能直接去创造美的环境,但能逐步改变人的心理结构,建构美的心灵。以此为基础与前提,审美教育无疑会对读者(学生)的行为实践和人生选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实现了以“以人为本”,以“以今人为本”;也就践行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让历史引领现在,让历史照亮未来。”

三.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审美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西方马克思批判理论家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及艺术审美内在的含有政治与革命的潜能,其实质是强调通过艺术及其审美改造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包括感觉、情感、判断、认知等等,从而最终改变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学艺术审美也势必内在的含有教育功能。但是必须要强调,虽然审美必然引发一定意义上的教育,但是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审美。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一点颇为关键,就是要处理、把握好审美与教育的关系。文学审美要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就必须遵循美的规律,必须首先给予学生(读者)以美的享受和乐趣。

审美愉悦和享受是文学艺术之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和充分条件。很多学者都曾论述过审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古罗马的贺拉斯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同时又对生活有帮助。在你教育人的时候……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有使他喜欢,才能符合众望”。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而简练地把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归结为“寓教于乐”。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雄辩的目标是说服,历史的目标是教导,诗歌的目标是用移情动魄的手段给人。”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指出艺术作为教育的有益手段不是简单生硬的说教,“诗人、小说家、演员,他们以迂回曲折的方式打动人心,特别是当心灵本身舒展着迎受这震动的时候,就更准确有力地打动人心深处”。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仅仅存在于它自身的审美层面:艺术作品直接的政治性越强,就越会弱化自身的一再力量,越会迷失根本的、超越的变革目标。”本杰明也曾说:“只有当一件文学作品以文学标准看是正确的时,才可以认为它的倾向在政治上正确的。”所以,文学艺术的教育潜能也仅仅存在与它自身的审美层面,即其文学性、审美感越强,其教育潜能才可能相应越强;反之亦然。

文学审美教育具有人文性、感受性、情感性、直观性、形象性、音乐性等特点。审美教育不是像德育那样以“概念”、“逻辑”进行“分析”、“推导”、“说理”、“说教”,而是通过诗人创造的种种美的形象、意境,潜移默化,渗透于人的感官和情感,在感觉、想象、体验中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心理和喜好,从而实现文学艺术审美的教育功能。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来说,其审美教育实践的基础在于师生要充分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性,即了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等),认知、体会其文学表现形态的华夏民族古典特色,包括传统的文学观点(言志说、虚静说、文以气为主、赋比兴、文已尽而意有余、神思说、缘情说、妙悟说),古汉字的象形特点和古汉语音韵独特表现(双声叠韵对仗押韵等)。在中国先人所创造的富有感情的富于声律辞采美的古典语言形态中,在美的享受和愉悦中,在中国古代文学最高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意境中充分实现其潜在的教育功能。

四.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特有的审美教育载体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最高范畴,是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学概念,深得儒、道、释三家学说的滋养,是古代先贤以华夏民族传统思维的独特方式,对文学艺术审美特质的理论把握。一般认为,“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方面,是艺术辩证法的充分体现。它的更为空灵与高妙的美学意蕴则是将有限的生命境遇与无限的宇宙图景相互交融。从汉朝的刘勰,到唐代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司空图,再到宋代严羽,清代王夫之、王士祯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丰富、深化了传统的“意境”论。直至近代,接受了西方文艺哲学而又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王国维完成了古典美学已经论的探讨,提出了理论化的意境论。中国古代诗人无不在创作、欣赏中鲜明地体现出对意境的审美追求,并在这种对意境的追求中显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诗人之思和诗化的感觉方式。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一般不提倡激烈感情的直接流露,而强调情感必须通过可以感知的对象(景)呈现出来,使情成体,化无形为有形,将作者情感渗透在、弥漫在、投射在景物上,使率直表露的情感变得含蓄蕴藉,并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召唤着读者,激发他们的直觉、想象、情感,读者可以把玩无极,回味无穷,即所谓“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一切景语皆成情语。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但“意”中必含有情,情是已经的基本要素,无情不能成意境。杜甫在其名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诗中写景与抒情结合完美,真正做到了情境交融的效果。写景状物,叙事绘人,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的天地和世界,自然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事、人等综合构成的“境”,和作者所要表达之“意”浑然一体,含蓄而又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于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前人曾云:“古人卫士,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举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春望》被后世认为是表达“国破家亡”悲愤忧伤之情的典型意境,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的经典之作。

总之,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审美教育载体和抓手。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都认为文学审美教育具有突出的形象性、体验性、情感化、生动化等特征;而意境所具有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正契合了这一要求,使得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容易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潜移默化,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意境使得相应的文学审美教育在实践过程达到了较为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周宁,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朱立元.西方美学范畴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消费特征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在这一社会浪潮的背景下,其消费也显示出了很多新特征。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及时对其消费加以引导,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影响其顺利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取蒙古族大学生相对集中的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主要调查地点,设计发放蒙、汉大学生问卷各500份,共1000份,回收986份,得到有效问卷920份,回收率98.6%,有效回收率92%,具有统计意义。调查对象中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比例分别为:28%、26%、25%、21%。有效问卷中男生比例为42%,农村户口大学生比例为63%。调查内容涵盖了衣、食、住、行、文化、人情、恋爱、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情况。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生活费消费基本情况,消费结构图表中不包括大学生向学校缴纳的学费、课本费等费用,也不包括学生用于购买手机、电脑的费用。因为大部分问卷发放的对象是盛乐校区(位于郊区)的大学生,约占调查总人数的70%,所以调查的结果在蒙、汉大学生消费特征的整体代表性上可能有所偏差。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总体较为合理,但也存在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月均消费总额集中在500~1200元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72.6%。从数据可知,大学生的月均消费额总体在合理区间。当代大学生以“80末”、“90后”居多,在消费观念上抵制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冲击已经有较长时间,对于合理控制自身的消费有了一定的意识,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消费较为合理。但由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并不成熟,攀比消费等不合理消费普遍存在。大学生热衷于追逐购买当下流行的商品,如品牌服装,iphone手机、品牌电脑等。一些贫困大学生为了不被同学看不起,会集中部分生活费甚至借钱购买一些流行的品牌产品,这种攀比消费使得生活费用本就紧张的贫困大学生产生了畸形消费现象。

(二)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生产日益发达,大学生消费内容不断丰富,消费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等新兴消费方式使消费变得越来越便捷。大学生在良好的经济条件下,敢于和乐于消费,并把消费作为彰显自我个性的方式,消费结构不断拓展。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与以前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的大学生消费结构相比,生存资料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重大幅上升。具体表现为当代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逐步降低,消费不再仅限于饮食、服装和学习三方面,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大,如恋爱、通讯、娱乐、旅游等消费已占有一定比例。马洛斯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排列。按照马洛斯需求理论分析,改革开放前,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学生的消费主要用于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消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方面。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的消费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消费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大幅度向社交和尊重需求拓展,并有部分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消费。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断拓展,除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外,人情消费、文化消费等的比重逐年增大,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的消费也在扩大。

(三) 不同民族大学生消费行为趋同化

如表2所示,蒙、汉大学生除饮食、服装、旅游等方面消费比例有一定差别外,其他方面的消费比例基本一致,消费内容基本相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众消费品逐步走向统一化模式,大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商品及服务基本相同,这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趋同趋势提供了市场基础。信息传播的快捷和广泛化,使大学生受媒体广告的影响越来越大,消费方式及心理逐步趋同,这也加速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趋同化。

(四)家庭收入是影响大学生个人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伴随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各地区经济都有了较快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都获得了较大增长,为当代大学生宽裕的消费条件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由图2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基本与其家庭人均年收入成正比,家庭收入低的大学生消费水平较低,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多,大学生消费总额也呈上升趋势。统计显示,与农村户口的大学生相比,城镇户口大学生的家庭收入普遍较高,消费水平也较高。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往往可以得到家庭提供的充裕经济支持,加之家庭消费中养成的高消费习惯,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也较高。而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从家庭获得的生活费较少,只能节俭消费,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五)网上购物在大学生中逐步流行

与实体店相比,网店里的商品种类繁多、款式齐全、价格低廉,网上购物可以节省很多逛实体店花费的时间和交通费用,这些优点被具有敏锐观察力和超前接受能力的大学生所关注,网上购物这一新兴消费方式已经成为校园消费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方式主要是B2C和C2C。B2C是指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商务模式,企业直接通过网站把商品和服务售卖给消费者的方式;B2C的企业有当当网、亚马逊书店、京东商城和凡客诚品等。C2C是通过网络中间商,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方式。C2C主要有淘宝网、易趣网和拍拍网等。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蒙汉大学生有网购经历的比例分别为53%和55%。由此可以看出,蒙、汉大学生对网购的接受程度基本相同,网购在大学生中逐步流行。

二、蒙、汉大学生消费特征比较分析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与消费习俗具有较大影响力

蒙古族拥有灿烂的游牧文化传统,游牧文化也为蒙古族的消费特征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古代游牧民族的蒙古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蒙古族养成了热情好客的习俗,并且待客丰盛。这些民族习俗对当代蒙古族大学生的消费依然有一定影响。蒙古族大学生经常结伴去蒙餐馆聚餐,奶茶、马奶酒、牛羊肉、奶制品等传统民族特色食品是蒙古族大学生最喜爱的食品。在庆典、节日等特殊时间,蒙古族大学生会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店定制或购买民族服饰,尤其是女同学对于传统民族服饰的喜爱更加明显,穿戴民族服饰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民族特产店是蒙古族大学生喜爱出入的地方,购买民族特色的商品是蒙古族大学生日常消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与消费习俗对于当代蒙古族大学生依然展现着较大的影响力。

(二)蒙、汉大学生消费整体有趋同趋势,但由于受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具体消费项目上存在不同的消费特征

1.饮食消费。调查显示,蒙、汉大学生在校内食堂饮食方面消费大体一致;汉族大学生用于购买零食的费用比蒙古族大学生高;蒙古族大学生在校外饮食方面的消费高于汉族大学生,在蒙餐馆消费的比例较高。每月请客吃饭费用在200元以下的人数比例,蒙、汉大学生分别为84.5%,和83%;其中该费用在100~200元区间的人数比例,蒙古族大学生为37%,比汉族大学生26%高11%。蒙古族大学生平均每学期请客吃饭的次数为4次,比汉族大学生的3.8次略高。这说明蒙古族大学生用于请客吃饭的花费总体比汉族大学生高,请客吃饭的频率也略高。由于地理气候、历史传统等原因,蒙古族大都有饮酒的习俗,蒙古族大学生普遍喜欢饮酒且酒量比较大。在蒙古族大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以对方是否喜欢饮酒作为衡量友情的一条重要标准,并通过频繁的请客吃饭来维系和加深感情。

2.娱乐消费。在包括看电影、KTV等娱乐消费方面,月均消费在5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蒙、汉大学生分别为40.3%和30.8%,可看出蒙古族大学生娱乐消费较汉族大学生偏高。大学生正值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社会中不合理的人情消费行为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使其在日常消费中极力模仿长辈的人情消费行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成熟,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情消费变得十分普遍。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很多热情待客的传统习俗在蒙古族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活动中得到传承和演化,“人情消费”更加突出。

3.服装消费。服装消费在蒙古族大学生总消费中占有较高比例。蒙古族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都买有一套或几套传统民族服饰,而蒙古族传统民族服饰的价格都比较高;同时,蒙古族大学生对于当下流行的服装的追求热情也很高,这就造成了蒙古族大学生服装消费较高的现状。汉族大学生则主要追逐流行的服装款式,相对蒙古族大学生此项消费低一些,但在自身消费结构中仍占有较大比例。

4.学习消费。学习消费方面(包括参考书、文具、辅导班费用等),蒙、汉大学生上过课外辅导班的比例分别为56.9%和60.1%,消费金额的比例基本一致。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大学期间参加培训班考取技能证书及参加考研学习的热情比较高,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都有较深入的认识,但从整个生活费用的比重来看,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所占比重仍然较小。蒙、汉大学生在购买文具方面的消费大体一致。蒙古族大学生购买书籍的费用比汉族大学生高,这使得蒙古族大学生的整体学习消费比例较高。很多蒙古族大学生使用双语(蒙语和汉语)学习,在购买书籍时会同时购买两种语言的相关书籍参照学习,因而在购买书籍方面消费高。

5.恋爱消费。恋爱是大学生中很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受享乐主义题材电视、电影等的影响,在恋爱过程中追求高消费带来的浪漫和享受,无计划的大手笔消费大量存在。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因而在恋爱方面消费较高。恋爱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蒙古族大学生相比汉族大学生小2%,汉族大学生在恋爱中的受“面子”影响更大,恋爱中有很多不必要的高消费。

6.通讯消费。蒙、汉大学生手机通讯费情况基本相同。蒙、汉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分别为96.9%和98.7%,绝大部分同学都拥有手机。蒙、汉大学生平均每月的手机通讯费在5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3%和58.8%。与亲朋好友联系、恋爱通讯、网络流量套餐费是大学生手机通讯费的主要项目,通讯消费的无计划性导致当代大学生在手机通讯方面产生了高消费现象。

三、小结与讨论

从消费总额来看,蒙、汉大学生消费大部分都在合理的区间。蒙、汉大学生在消费的各个方面整体有趋同趋势,但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于当代蒙古族大学生的消费仍然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消费方面蒙古族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消费特征,蒙古族大学生对于本民族特色的商品情有独钟。蒙、汉大学生在消费方面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攀比消费严重,消费比例中用于恋爱、请客吃饭、娱乐、赠送礼物、手机通讯等方面的消费较高,用于学习方面的费用比例较小等问题。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加以引导。

(1)倡导良好的社会消费风气。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家庭的大力支持。大学生不再满足于中学时代较为单一的消费,开始追逐社会消费的流行时尚。媒体广告对大学生的消费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尚未真正成熟的大学生通常争相模仿广告塑造的形象进行消费。因此,端正人们的消费价值导向,应当加强广告宣传的管理工作,为大学生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消费风向标。国家应当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不法销售行为,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全社会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为大学生健康合理消费提供优良的大环境。(2)加强家庭理财教育。有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家庭状况及家庭教育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产生了首要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没有受到理财方面的教育,生活用品几乎都由家长购买,严重缺乏消费实践。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当积极锻炼孩子的理财能力,传授理财知识,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消费实践,学会有计划地消费。同时,家长在给大学生提供生活费的时候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因为担心孩子吃苦而给予过多的生活费。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对于家长提供的生活费往往给多少花多少,过多的生活费容易养成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3)学校应当积极实施教育引导工作。解决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可以增设理财方面的选修或必修课程,以取得学分的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消费及理财知识;举办理财方面的讲座,以较权威的教授讲解消费理财方面的知识,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兴趣;将理财教育纳入学生开学教育的内容中,让大学生在入学时就能够提醒自己科学合理理财,并获得相关的知识;此外,充分利用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贴近大学生的优势,更加全面的做好校园消费风尚的引导工作。针对传统文化对蒙古族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学校应当做好针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蒙古族大学生能够认真、全面地学习传统民族文化,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对消费产生的影响,做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消费特点。(4)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力量。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解决消费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大学生应当主动学习合理消费的相关知识,培养自身的理财能力,以健康的消费观指引自身消费。在日常消费中做到不攀比、不浪费、科学消费,做一个积极向上的新世纪合格大学生。

只有综合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风气,培养学生的理财消费能力,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参 考 文 献

[1]刘艳华、斯日古楞、斯琴图雅.论农村牧区蒙古族大学生心理现状.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