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观点范例6篇

生态平衡的观点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1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从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看,西医和中医是相通的。中医学以阴阳平衡学说为理论基础,凝聚着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医学实践结晶,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学与西方现代科技同步,随着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逐渐形成,代表现代医学理论的主体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源自1956年同志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虽然在学科建设、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中药研究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在结合医学理论的发展方面仍未能形成大的突破,其关键的问题就是两个医学体系间没有找到明确的结合点和交叉点。

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

1•1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中医学是一门诞生于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上的学科,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2]。中医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黄帝内经》的出现为标志,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总结了前人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融会了当时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等进行归纳、推理、演绎,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它较系统的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学说、五行生克学说、脏腑及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尤其是阴阳平衡学说。它以大处着手,将复杂无比的对象简单化,运用整体性和动态原则认识和处理事物[3]。它促进了中医学从原始的经验医学向着具有系统理论的高深医学发展,使中医学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轨道发展,并得到了完整系统的表达,使得它充满着睿智的哲学思想而延续至今[4]。东汉时期,张仲景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理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张仲景运用阴阳平衡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和运用规律,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后医家百家争鸣,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但均没有超出这两部巨著确立的以阴阳平衡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理论范畴。

1•2中医理论的特点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阴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阴阳平衡学说代表着事物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中医范畴内代表着人体的某一个体或机体内部某一个脏器、某一组织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正常生理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五行学说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机体内部各层次间的平衡关系,以五行应五脏,指出了机体内部各脏器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各组织系统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关系。脏腑、气血津液学说提出了疾病结构单元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一种横向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衡”医学[5]。

1•3中医理论的优势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

1•4中医理论的不足但中医学理论成型于两千年前,过于依赖于思维方法,对人体结构认识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常用取类比象、类比类推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一些基本概念不够具体,如脏腑、气血津液、八纲等概念较笼统不够细致。相对现代西医学存在着对人体结构单元和生理病理认识不够的问题,常常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较粗放的不足,有着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的现象。

2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

2•1西医理论的形成现代西医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它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把人体分解为许多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它借助现代科学的进步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运用显微镜、影像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使人们对微观结构生理病理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如建立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理论,组织病理学理论,病原微生物理论,免疫学理论,分子生物学理论等,进而指导人们的临床医学实践,分化出临床医学的各门学科,促进着现代医学向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

2•2西医理论的特点西医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完善的,它以客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西医学把结构单元作为其理论基础,把结构单元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把西医学简单地理解为“元”医学。

2•3西医理论的优势西医最大的优点是以结构单元为基础,以实验的方法为手段对疾病进行客观的结构、生理、病理分析、研究和验证,形成了较为客观具体和科学形象的现代医学体系。

2•4西医理论的不足由于现代医学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并向着无限纵深的微观方向发展,相对中医不注意宏观的把握,有着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例如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很多治疗手段,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结合中医治疗常常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这种西医的缺陷单纯靠西医理论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7]。钱学森早在八十年代就说过:“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8]因此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单纯的西医理论和方法是不全面的,融入中医思维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1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起始于建国初期同志的倡议,提倡广泛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西医基本理论、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医学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中西医的融合沟通并形成新的医学的目的。它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伟大成就之一。中国当代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对于中西医结合经过50年的沧桑历程,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也有许多不尽认同的地方[9]。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路径仍不是很明确。

3•2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和成就①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治疗上采取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除使用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呱等治疗外,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如肺热津伤给予消渴丸,肾阴亏损者给予六味地黄丸等。②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种疾病进行中西医两种诊断、两种治疗。例如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针刺进行麻醉,术后给予针灸或中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除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可以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方剂,如肝阳上亢者给予天麻钩藤饮等进行治疗。③运用现代药理学知识对中药药物组分进行研究开发新药和开发新的剂型例如: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银杏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④用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中医理论,例如有些研究者提出“脾虚本质”、“肾虚本质”的研究,试探性的找一些指标如腺苷酸环化酶等作为判断指标,试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医证的本质进行研究,明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原理。

3•3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是理论创新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主要体现在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方法进行诊治。虽然在临床上的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以上的几种结合皆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几乎为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2]。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同志提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倡议,实质是要求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理论,以丰富世界医学。因此创新医学理论,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的靠中医现代化,或用现代科技来研究、解释中医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中医理论的特点是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学理论。因此我们把两套医学理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会产生新的新的医学理论模式。陈可冀院士认为找出两者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是非常重要的[9],而把中医理论的思想性融入西医理论,把西医理论的技术性融入中医理论正是它们取长补短的关键,可以作为它们的结合点与交叉点。

4“元衡论的”的观点

4•1阴阳平衡观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主线中医理论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平衡观为衡量标准的,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平衡观,其一是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整体平衡观,其二是把人体大致划分为脏腑、气血津液等的结构平衡观,其三是根据五行学说,各脏腑间有着相互生克、相互关联的层次平衡观。有较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逻辑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

4•2单元结构的研究是西医理论的基础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西医的理论基础是对解剖结构的正确认识,如果把一个人体看作个体单元,把人体分解成若干个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体的构成层次为组织、器官、系统等几个层次,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它以现代西方科学使用的“还原论”的方法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唯物论。

4•3“元衡论”可以作为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点“元衡论”的观点是我们根据中西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优势互补后得出的思路[10]。单元结构是指正常人体的基本构造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等,是西医理论的基础;阴阳平衡观主要指阴阳学说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机体内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联系为特点的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状态。由于中医理论常以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概念表述机体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现代西医理论相比较笼统不具体,较粗放而不精确。如果我们把阴阳平衡观、五行生克论融入人体的结构单元进行临床分析,用具体的结构单元代替抽象的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中医概念,把具体的结构单元作为阴阳间、五行间平衡与生克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就可以对人体的分析有一个具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元衡论”。“元衡论”包含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其一为整体单元平衡,指人体是一个整体,其健康状态取决于人体与周围环境、饮食劳顿、神经精神、组装器官的动态平衡状态;其二为层次单元平衡,指人体由组织器官共同构成多个系统,系统与系统、器官与系统、器官与器官间通过神经体液联系构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功能单元,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其三是结构单元平衡,指某一个具体的器官或组织为一个具体的结构单元,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其自身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如果有一个平衡体系出现异常,通过其内部的联系可以影响其他层次的平衡状态,导致机体的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三个方面的人体平衡观,它把中西医两套理论中各自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作为分析疾病的三个层次的线索,以平衡观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依据,按这个思路进行探讨疾病病理、生理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更全面、清晰。

4•4“元衡论”的临床意义“元衡论”以现代医学的结构单元的平衡为基本点,把中医阴阳学说的理念贯穿于分析疾病的过程,用中西医的现有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元衡论”的思路,这样就可以按照既注重解剖结构单元又注重平衡观的立体思路对疾病进行系统的生理、病理分析与研究并指导治疗,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具体内容,完善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为西医理论增添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思想,弥补了中医学思想性有余技术性不足和现代医学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从而使对疾病的诊治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具体性,又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平衡就是生理状态,失衡即为病理状态。人体的平衡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对称性平衡,而是人体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协调吻合而产生的平衡,不是消极的静态平衡,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动态平衡[11]。中医学的平衡观存在于人体的方方面面,现代生物学的人体内环境的体液平衡,现代微生物学的微生态平衡[12]也从现代医学的两个角度阐明了解剖结构单元之间和结构单元内部存在动态平衡,说明了“元衡论”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笔者曾以“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的病因进行分析,得出痤疮的发病是由于相关的三个层次平衡失调即皮脂腺内部微生物失调是结果、激素代谢障碍是根本、消化系统障碍是诱因,三个层次的平衡环环相扣,构成了痤疮发病的基础,我们通过给予相关环节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0],为“元衡论”的观点可以运用于人体疾病生理病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2

关键词:平衡;非平衡;系统演化;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B50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023-02

自贝塔朗菲于1968年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确立了这门科学学术地位并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以来,系统思想也已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潮,成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的科学,日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在宇宙间,从基本粒子到银河外星系,从人类社会到人的思维,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系统无所不在。人们对非平衡问题的研究源远流长,从利用牛顿三大定律分析系统演化时,我们就认识到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原因同时也是分析系统演化的基本方法和工具。而后普利高津和哈肯提出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平衡、非平衡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法,对复杂系统在非平衡条件下演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平衡只是非平衡现象的一个特例,非平衡不是“转瞬即逝的现象”,而是系统演化更基本的现象。通过研究系统的演化、研究在非平衡条件下系统的性质,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事物,了解系统的实质。

一、平衡与非平衡

跷跷板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儿童玩具,两个体重相似的小朋友坐在跷跷板两端,通过细微的调整座位与支点间的距离达到暂时的平衡,或者用脚尖轻触地面破坏暂时达到的平衡状态,使跷跷板上下来回摇摆。很简单常见的生活现象,力学的研究从平衡与非平衡的分析入手,几乎所有复杂的非平衡的问题都是采用各种办法将运动分解,将力也分解,然后找出部分平衡关系,使非平衡问题变简单,利用分析平衡问题来解决非平衡问题成为处理非平衡问题的通用方法。在这里人们通过对力的平衡状态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后来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平衡一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和主要方面,在绝对的、永恒的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当的、暂时的静止和平衡,利用“相对的静止和平衡”来把握“绝对的运动和非平衡”,人们总是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寻找“平衡点”,发现“不变量”,通过“平衡点”或“不变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控制系统的演化与发展。这里的“平衡点”或“不变量”主要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相对缓慢的阶段,是指那些相对变化较慢的状态变量。绝对的平衡条件下所有状态变量在任何时间间隔内都不变化,这种情况是与事实相违背的,因此不存在绝对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平衡只是非平衡现象的一个特例,非平衡和运动一样都是绝对的。

平衡是系统发展相对稳定的阶段,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是认识的开始,深入了解系统在非平衡条件下的演化才能了解系统的本质和规律。非平衡情况下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利于了解系统的全面情况,对系统在平衡条件下的稳定、静止都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的姜璐教授指出,系统的平衡态是系统非平衡演化过程中的极限情况,是演化过程无限缓慢时的近似情况。人们只有了解非平衡演化过程中的整体,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平衡态的情况,也只有在这时人们获得的关于这门学科的知识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复杂系统在不同层次上的平衡与非平衡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在一个层次上系统是平衡的,在另一个层次上系统又是非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由食物链连接的各个不同的生物种群在通常情况下是平衡的,从宏观上来看每个种群中生物的数目是不变的、种群分布及其他性质也是不变的;微观层次上,从生物体来看每个生物体都处在不平衡的状态,个体不断由小到大发展直到死亡,各种疾病、突发事件也经常改变着每个个体的发展,如图1所示。这里种群的平衡正是有大量个体的不平衡性造成的。

平衡是人们认识系统的出发点,研究非平衡现象以平衡为基础。研究非平衡状态要借助于平衡态,要从简单的已知的平衡状态去分析理解复杂的未知的非平衡状态,平衡态是一种特殊的非平衡状态,是在系统整个非平衡演化过程中的某个相互作用平衡时的特殊状态。平衡与非平衡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侧面,它们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二、非平衡自组织演化

普利高津和哈肯分别提出了以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为代表的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对研究系统演化问题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69年普利高津正式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指在开放和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在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和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而形成和维持的宏观有序结构。经过不懈地努力找到了可以表达耗散结构建立的数学条件、分析方法和模型,就是著名的“布鲁塞尔器”,并且以此来分析一般的耗散结构建立的失稳条件,怎样使体系出现失稳,然后向耗散结构过度。普利高津将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加以限定,它只是广义热力学定律的一个特例,提出了对于开发系统中系统的总熵变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从而解决了热力学和生物进化论、克劳修斯和达尔文之间的矛盾。狭义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整个宇宙将自发的由有序变为无序,最后达到平衡也就是死亡;而生物进化论认为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人,进化越来越有序。普利高津在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时提出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新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思维方式将局部非平衡转化为整体的平衡,将整个系统看做平衡系统,而普利高津将一个系统从整体上看做是非平衡的,把一个非平衡态的问题转化为许多个局域平衡的问题来研究。

20世纪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之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建立了研究自组织系统有序演化的系统理论——协同学。协同学是研究协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学科。协同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用演化方程来研究协同系统的各种非平衡定态和非平衡相变。哈肯指出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关键在于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形成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表现出新的有序状态。

三、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是自组织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个基本的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系统状态是远离平衡态,即指系统的开发和流动;另一方面是说,系统结构为非平衡有序结构,即指对称性破缺的结构。

非平衡的含义是开放和流动,我们可以将“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表述为开放和流动是有序之源。“开放与流动”与耗散直接相关,耗散意指自由度较少的高品质能量向自由度较大的低品质能量转化,对于非平衡相变,外界给予系统的是高品质(低熵)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系统排出到外界的却是低品质(高熵)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系统的熵减少而走向有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发展、变化之中,在这之中每一个个别系统都是有生有灭的。系统的产生,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系统的发展,就是有序程度的提高;系统的消亡,就是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如图2所示)。自然界的各种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哈肯认为,“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不断地相互探索新的位置、新的运动过程或新的反应过程,系统的很多部分都参与了这种过程。在不断地输入能量,或许还有新加入的物质的影响下,一种或几种共同的,也就是集体的运动或反应过程压倒了其他过程,通常我们认为系统这样所达到的新状态具有较高级的有序性。”开放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开放系统思维方式从有机观点出发,强调系统与环境的有机联系,从系统与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开放思维角度,去认识系统的稳定性和进化,从生命机体到一切物理世界。

非平衡导致的有序主要得益于非平衡的重要性质,对称性破缺就是非平衡显示的重要特征,也是一切事物演化发展的基本前提。非平衡就是对称性破缺,对称性破缺就是非平衡;平衡就是一种对称,对称也是一种平衡。系统要走向有序,就必须打破平衡,使对称性发生破缺,有序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所谓对称性破缺,是指一定变换下所表现的可变性,或对称性的降低。由于时间的不可逆以及空间的对称性破缺,世界才能产生有序性。没有对称性破缺,就不会产生宇宙。著名科学家图灵认为在非平衡或远离非平衡时,所有的生态都是对称的,对称性破缺是进化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将世界看成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物质世界中的任何系统都处于演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系统的结构,还是系统的功能,以至系统本身,都是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阶段上的具体表现。而在这里,非平衡是系统演化更基本的现象,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原因,非平衡是分析系统演化的基本方法和工具。通过对非平衡和系统演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自组织理论的推动下,我们对非平衡条件下系统演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其他学科也进行了非平衡方面的研究,如非平衡经济学、非平衡生态学等。

参考文献:

[1]姜璐,王德胜,于秀彬.从平衡到非平衡[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5).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3

衡水湖:2000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被批准为部级自然保护区。随着环湖国际马拉松赛在2012年和2013年的两次成功举办,更是大大提高了衡水湖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给衡水湖旅游区带来了更多的游客,衡水湖旅游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独特生态系统的湿地休闲旅游的发展诸多问题也凸现出来。

一、衡水湖湿地旅游的现状

衡水湖湿地位于华北平原河北衡水市境内,区内自然景观独特,发育成为湖泊湿地、淡水沼泽湿地、盐沼、沼泽化草甸等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栖息地之一;衡水湖湿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衡水湖的旅游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旅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由于旅游开发及城市的扩张建设,衡水湖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尤其是水体和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生态污染导致了湖区各种动植物数量和质量不同程度的减少。这样既破坏了衡水湖的自然环境也对旅游经济资源环境带来了负面

影响。

(二)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资源不完善

生态旅游是种旅游形式,要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要搞好生态旅游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保障设施。目前衡水湖的基础设置虽然有了一定的建设,但是还是无法满足现有需要,例如:湖区内没有观鸟活动平台;景点内宣传栏数量不够多不够醒目;可供游客观赏游览点景点不多。景区及周边的旅饭店的数量和规模上水平较低,不能形成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产业链。

(三)没有合理的旅游规划

衡水湖湿地属于温带气候,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同时还是一些珍稀鸟类的栖息地。观光旅游工具、设施、卫生等方面的不合理规范,给湖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定的污染。同时人才的匮乏也是一方面,目前业务、营销、法律法规方面的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导致了衡水湖的整体规划措施跟不上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衡水湖湿地旅游的保护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置建设,加强开发与管理意识

衡水湖的旅游起步较晚,为了保障衡水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完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湖区旅游项目文化建设,服务设施的建设,美化环境。既要做到文化遗产生物资源的保护,又要防止盲目开发破坏自然环境。找到开发旅游、防止污染、治理污染的一个平衡点。在生态教育内容上,可以在湖区及周边建立宣传栏,通过图片及图书向游客宣传生态旅游知识,使游客欣赏大自然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自觉维护湖区的生态平衡。

(二)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湖区居民主要以渔业生存,为了保护环境要实行取缔网箱养殖等措施,湖区居民生活将受到影响;湖区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开发意识不强,还是以初级产品为主。要加大生态旅游市场的培育,利用多渠道的宣传,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同时,还可以和衡水市周边的旅游市场相结合,例如武强年画,衡水三绝、宝云塔的观光、深州的桃花欣赏和采摘、邓庄的农产品采摘等。打造成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

热点。

(三)保证资金投入,严格控制污染

在现有旅游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可以通过扩大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还可以将有关项目纳入到社会发展计划当中,建立配套的资金。支持旅游项目的优先发展;还可以采取银行担保,银行贷款的旅游项目等。但是在发展旅游项目的同时也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履行环境评估程序和严格项目审批,禁止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防止项目的随意、盲目建设和产生建设性的破坏。

(四)引进人才,合理规划与开发

因为人才是旅游开发的保证和关键。面对大力发展衡水湖休闲生态旅游品牌战略的条件下,针对旅游管理人员、旅游从业人员以及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的现状,要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合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也要对游客进行生态游宣传,使游客与周边社区政府共同参与湖区的环境保护活动。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发展保护生态旅游的良好运作机制,达到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4

关键词: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思考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23-02

《化学基础》是化工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基础课程。而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及辩证、全面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从内因到外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以上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

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已接触溶解平衡,在单元之后有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可见,化学平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化学化工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溶解平衡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学习奠定基础,又为今后《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生产技术》等专业课的学习、化工生产中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的掌握:一是掌握三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二是各因素影响的具体结果,也就是移动的方向判断;三是各因素如何影响,即导致移动的本质内因。对移动的方向判断和导致移动的本质内因的理解、剖析进而加以掌握运用是本单元课的难点。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掌握起来具有一定难度,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依据直观性教学原则,通过“情景+过程”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辅助探究式教学,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不可视为可视,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有了更直观、更生动、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来设置情景,展示激疑-引思-观察-分析-推断-总结等一系列心智过程和分析探究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思路如下图:

一、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知识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以展开直观教学;且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想性。因此,教学程序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注重教学直观性;②讲授要有论证性;③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思想方法;④理论联系实际,学做一体。结合以上原则,将单元教学设计如下:

1. 明确目标。展示题目,呈现知识点、能力要素,指明学习方法。

2. 激起回忆。设置思考题,复习前课内容,运用知识迁移导入新课内容。

3. 引导学习。①创境设疑。动态演示平衡建立过程,体会动态特点,引出概念,推测可能影响因素;②观察感知。宏观实验模拟演示,反复观察现象;③实验探究。宏观现象分析,从平衡体系颜色变化得出结论;④归纳对比。对三个实验结论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总结移动原理;⑤实质分析。动画演示微观速率变化情况,微观本质内因剖析;⑥精讲总结。强调平衡及移动本质、导致平衡移动外因和内因等。

4. 理解巩固——学习化学平衡移动后,要联系实际,给出反馈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并由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以加深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做反馈练习的目的是检查本单元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制定弥补的措施,在辅导时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

二、教学思考与体会

复习导入环节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及化学平衡的特征,运用知识迁移来完成,并指导学生进行本单元的学习。这样,可以克服传统复习枯燥乏味的缺点,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将不可用肉眼观察到的平衡建立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充分建立起化学平衡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动态平衡的观念后,很自然地导出概念。

讲授新课时精心设疑,实验探究,适时地创设、提出相关问题,随时激发起学生对新问题的求知兴趣。例如,“哪些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变化,怎么变?”、“为什么当外界条件改变时上述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呢?这些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在创境设疑的情境和氛围中,展示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条件改变时,平衡变还是不变的问题,然后讨论如何变,为什么这样变?通过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使学生切身体会知识掌握和认识提高的过程,从直观到抽象,借助宏观实验现象,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且能使他们的认识过程遵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并能提高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互活动时时刻刻在进行着,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交互的过程,也是师生的创造性活动,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在师生交互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请学生回答问题或展开讨论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适当的思维点拨等应是基本的出发点。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比较集中,在难点突破方法上采取分散难点、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按逐步分化的原则向学生呈现学习资料,分三个层次掌握的办法:首先运用知识迁移,以旧促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影响的三因素;其次采用在教学前及早孕伏、提示说明、分层掌握的方法,通过直观演示(模拟实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由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从宏观让学生了解移动方向如何判断,突破移动方向判断的难点;在移动内因剖析时,选择了一个因素的一种情况(增加反应物浓度)重点精讲,采用对微观速率变化的动态模拟演示,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让学生充分理解导致平衡移动的本质内因。

本单元教学中要做到: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掌握规律,善于比较、概括和归纳;注意结合工业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重视通过实训及演示实验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导学生用“发现和探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教学活动过程中,力求把教师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例如,通过对化学平衡建立过程的分析探讨和化学平衡移动概念的导入等,使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确立正确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演示实验的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导致移动内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5

一、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确立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平衡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蕴含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思想

马克思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抽象化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组成;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不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宏观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顺畅,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合理配置。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不仅研究了生产需求即投资需求,也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在社会再生产即社会总需求中不能忽视消费需求。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增长理论,蕴含结构优化的思想。在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积累的源泉来自于剩余价值,并且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追加的可变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马克思还论证了,在相同的价值总量下,两大部类中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者之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通过要素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

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凯恩斯抛弃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将经济系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包括总收入、总利润、总产出、总投资和总储蓄等,对其进行了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在政策上,凯恩斯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就必须抛弃放任自流的传统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分析宏观经济平衡的重心放在需求上,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凯恩斯认为,一国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在内容上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在数量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由于这三大规律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达不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必然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提高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

在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上,凯恩斯提出二者必然相等的观点。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创立了收入、储蓄和投资的简单模型。他认为收入=产出的价格=消费+投资,而储蓄=收入-消费。因此,储蓄=投资。这一模型的理论寓意在于为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提供了一种公式分析。但是,在现实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实现:(1) 国民收入必须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2) 储蓄能够全部转化为投资;(3) 无论是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能得到实物保证。显然,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凯恩斯的总量平衡模型存在不足。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范式和逻辑起点的分野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社会关系为线索,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微观基础的逻辑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论证了资本积累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客观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即发生经济危机进行强制平衡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商品经济,也适用于较为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有效需求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政府干预的理论框架。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分析和分配理论,始终没有构建好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而出现了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对立与割裂。这也成为国外反对和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强力武器。例如,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传统凯恩斯主义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出有效治理方案。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趁机进行了一场凯恩斯革命的逆转,凯恩斯主义由此进入低谷。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构造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均衡分析之外,马克思更多地强调动态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描述。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持总量不变的社会总产品生产,扩大再生产则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他还指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通过对c、v和m的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为经济增长理论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也可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更多的强调横截面的静态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的动态分析。

在内容构造上,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更为系统完整。以宏观平衡为例,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价值平衡,也包括实物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凯恩斯在《通论》中关于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宏观平衡理论,只是在价格形式上分析总量的平衡,而忽视了实物的平衡。在实际经济过程中,总供给是否等于总需求,不仅取决于等号两端用货币计算的价格总额是否相等,还取决于等号两端的商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否符合对方需要。如果在实物形式上不符合,单纯的价值平衡也难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凯恩斯的宏观平衡理论也缺乏结构平衡分析。如果投资结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违背合理化发展,即使投资在总量上等于储蓄,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真正平衡。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对于当前我国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运行要注重消费需求管理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既研究了生产需求也研究了消费需求,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现实生活来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商品(抑或劳务)价值总量的实现程度,关系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目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根据消费需求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就会造成积压,最终影响生产的发展。通过消费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能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则会引起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是努力方向,且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出口第三。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鼓励消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质文化消费的质量、品味和层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必须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消费需求领域,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在投资需求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在出口需求领域,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二)宏观经济平衡要重视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强调,生产生产着消费: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就必须重视供给侧管理。从实践来看,一国的生产供给能力,不仅可以用来衡量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可以作为平衡宏观经济运行的物质保障,反映出该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6

关键词:城市湿地;平衡理念;规划设计

1湿地与城市湿地

1.1湿地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控制土壤、降解环境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拉姆萨尔公约(Ramsar Conven-tion)将湿地定义为: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1.2城市湿地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湿地大量消失,城市每天制造着庞大数量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影响并威胁着湿地动植物。目前,我国湿地公园多偏向于某一层面建设,缺乏“平衡”思想的融合。面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现状,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湿地公园,需要将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形成平衡理论体系进行指导。

2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的平衡理念

2.1平衡理念

平衡,是指两物齐平如衡。用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上的“平衡理念”主要启发于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在参考了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炼出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包含如下3个方面:(1)景观感受层面:通过视觉效果所体现的自然与人的形态关系,即狭义景观设计。(2)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自然资源(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及保护。(3)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内涵。

2.2引入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平衡理念”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涉及的理论是多方面的,因此,湿地公园景观研究具有融合性、交叉性、边缘性、非中心性等特点。正是基于城市湿地研究的理论多样化,在生态和景观规划理论指导下,从多方面将“平衡理念”的核心因素(感官环境、生态因素、人文情怀)融合,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的平衡理念。

3“平衡理念”在湿地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是基于“平衡理念”研究基础之上作出的概念性规划,通过在开发策略、服务对象、意境营造、文化植入等方面融入“平衡理念”的思想,建立城市湿地公园营建多元化的理念。同时结合株洲枫溪城市湿地现有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托理论的研究指导其生态城市湿地景观规划,并以此论证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平衡理念”的指导意义。

3.1项目概况

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位于株洲市南端枫溪港的老港处,株洲枫溪区位优势良好,是株洲市最能体现大江风貌及山水城市特色的区域之一。东与芦淞区五里墩乡相接,西临湘江,北通市区商业中心,南紧临自然山体,枫溪港系湘江一级支流,既是上游大京水库的泄洪排水渠道,也是下游若干村组的灌溉用水来源。基地南北向长约1.5km,总面积约54hm2。基地现状为大面积农田,地势较为低洼,枫溪港老港蜿蜒穿越其中,地形平缓、水量充足。

3.2“平衡理念”的应用

本规划特别将“平衡理念”的感官环境、生态因素、人文情怀三因素与株洲枫溪城市湿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本着“生态宜居原则、功能拓展原则、人文和谐原则、区域统筹原则”的设计理念,利用基地良好的现状条件,结合低势低洼的场地特征,打造一座区别于传统设计模式的湿地公园。

3.2.1开发策略的平衡――保护与开发。根据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的性质、发展目标,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以下几点原则:(1)让自然做功,让生态系统做功,充分发挥阳光、雨水、风力、地球引力等自然要素的作用。(2)最少量的人为干预,让湿地系统按原有轨迹成长。(3)尊重场地固有行为准则,场地内现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食物链,场地内生长繁衍的物种也有其固有的生活习性。(4)共生共荣,公园及周边街区的建设应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前提,公园的建设应定位为有利于湿地更加健康成长的适度干扰,科学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保护,能带来场地周边城市土地价值和城市品位的持续提升。

枫溪城市湿地应用“圈层结构”将其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1)原生湿地为主;严格保护区;自然的繁衍生息环境,面积约10hm2。(2)人工湿地区(可参与),湿生物种基因库为主(人工湿地生存环境),湿地娱乐休闲。(3)湿地缓冲区域,半湿生物种基因库为主,种植高大乔木,缓冲周边地块。如此分区,体现出对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和对合理利用区的重点利用,将保护与开发有机融入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开发策略的“平衡”思想。

3.2.2服务对象的平衡――动植物与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对象是自然和人。通过对湿地动、植物的有效保护,从而在大众心理上做出对湿地的保护和表率。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通过对游人数量的限制达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平衡。同时重点在湿地野生动物体验区采用栈道和拟真动物演示的形式,从而把城市居民带入了大自然,提升了科普宣教力度,增强游人对湿地动植物的了解和保护意识,使动植物与人和谐相处。

3.2.3意境营造的平衡――动态与静态。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的内部游览线路,主要以人行和自行车陆路游览为主,同时结合水上乐园游玩。游览组织突出线路顺畅、移步换景的特点,凸显了动静结合,便于游人游览,并形成清晰而丰富的生态游览感受。动态游览以湿地体验项目为主,集中在公园的西南部,湿地野生动物集结于此,游人可以与其互动,感受它们的生活环境,趣味休闲的同时提高保护湿地,爱护动植物的意识;静态游览以湿地景观观赏为主,成片的水杉和舒适的草地,给人们提供了亲水,亲近自然的空间;动静的结合使得游客可全方位体验湿地的神韵与美妙。

3.2.4文化植入的平衡――传统与现代。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通过对当地文化的沉淀、提炼和升华,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如何通过合理规划使湿地公园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展示地,目前已成为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株洲枫溪港曾是个老渔港,形成渔村,在采石挖沙兴起后渐渐没落,在株洲枫溪城市湿地公园中融入渔村元素,唤起人们的记忆,更好地传承渔村文化,也为湿地公园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在文化商业街中,下沉餐厅的肌理由“鱼塘”的形状演变而来,在文化商业街的细节装饰以及湿地中的小品上,采用了鱼塘、渔网、斗立蓑衣等元素,将传统的渔村文化用现代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株洲枫溪湿地公园的立意与主题也更为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