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范例6篇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范文1

论文摘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着手,以引导社会全面进步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阅述生态文明对高等林业教育的街框定,提出高等林业教育的政策选择和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林业作出战略性结构调整,教育科技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要求高等林业教育在思想观念、学科专业、招生就业及财政支付等方面,全面适应中国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1、生态文明是林业建设的科学取向

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高级文明形态,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追求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物圈的协同进化。它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小康社会是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个目标,可以理解为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之一,正是依据当代人的生存状况、适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提出来的。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人们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优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创建经济发达、优美舒适的美好家园,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人了生态的内涵。

温家宝总理指出:“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今人们开始在呼唤保护环境,建立“绿色家园”,人们力求改造社会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全新的生活生产方式,实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列在一起,共同支撑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文明大厦。生态文明在今天已成为林业建设的科学取向。

2、生态文明对高等林业教育的新框定

传统的高等林业教育与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相适应,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要求,需要构建新型的高等林业教育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林业成为区域性开发治理,特别是山区和沙区的综合开发治理中的重要环节。决不能从单个行业的角度,或者仅局限于“林”分层次地探索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发挥。而是必须提高到景观和流域的层次上来合理组织林业与农业、牧业、水产、水利、旅游的优化配置和复合经营,追求经济、生态、社会的最大综合效益,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发挥主要作用。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是:国家林业局基于生态建设的需要,确立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区治理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69 %,由于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承载力显著下降,水、旱、沙灾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在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严重区、风沙源地治理区以及沿海、平原农田耕作区,分别进行大规模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防护林建设,减缓温室效应,治理大气污染,遏制荒漠化蔓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赋予新世纪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完整而高质量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和建立,迫切需要一大批懂得森林经营管理、具有牢固生态和环境意识的高级林业专门人才去引导和完成。高等林业教育在林学学科体系建设中,以应用生物技术来充实提高的林木育种,以区域综合治理开发、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环境整治,以及持续森林经营相配合的森林资源综合利用,这三个方向可能成为新时期的主要学科发展方向。林业高等教育的覆盖面可以继续向环境科学及环境保护倾斜,扩展有关自然环境监测、区域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和森林游憩等方面的培养方向,培育新兴学科。在学科专业建设中,还应考虑农业、水利、环保、城建等行业的发展趋势,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着眼于提高学科的整体实力,扩展专业覆盖面。为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培养高级人才。

3、离等林业教育的政策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决定了高等林业教育必须根植于国家制度之中,这样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提供可能性,才能使生态文明的理论变为现实,才能使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更加美好。

面对当前林业建设所存在的困境,国家应给予高等林业教育必要的政策倾斜。

第一,高等林业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林业院校不可能完全进人市场。因为高等林业教育所服务的产业,其产品维护的生态环境,则不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必须有计划地加以平衡和保护。因此,国家应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在国家财力允许的限度内,尽力保证和增加对高等林业教育的投人,尤其是对重点学科专业、重点实验室、实习基地以及师资、教材方面的投人。一是,我国加人WTO后,应按其规则要求,实施“绿箱”政策,将农林产品贸易补贴的经费,用于发展农林业教育和科技。在林业项目建设中,划拨不少于1%经费用于高等农林教育和人员培训。

第二,由于高等林业教育的特殊性,加之林业高校毕业生工作条件的艰苦性,“招生难和分配难”等问题一直是困扰高等林业院校的突出问题。深化高等林业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47-0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既是发展的目标和文明的形式,也是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更是发展的资源和基础。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经济生态化发展战略,从源头预防到全过程控制,改变原来对自然界无限索取的生产与生存方式,向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发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向恢复自然生态和扩充环境容量的方向转变,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到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重要一章,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县域经济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又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所辖12省(区),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 077个,县域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是西部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交通区位、发展基础、历史文化等差别,与此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地位。

中国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是首先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然后再来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先农业支持工业化建设,再工业反哺农业;先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再加快城市化步伐。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在遵循这一发展轨迹而获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大量污染事件警示我们,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径行不通,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往往是1倍的产出、需要成百上千倍的投入来治理。如何化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避免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找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是实现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这就需要西部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通过资源的最小消耗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从而实现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协调统一,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三、县域经济发展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建设文明的物质基础,需要在建立生态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而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与东部地区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都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工农差距、贫富差距以及三农问题等诸方面,而县域经济又是这诸多矛盾的交汇点。根据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揭晓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单中,西部地区仅有6个县入围,且位次基本都居于中后部。

西部地区县域辽阔,煤炭、石油、有色金属、水电等资源丰富,农林牧特色产品优势显著,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县域经济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县域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

四、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范文3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分析,剖析泰州市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难点与不足,厘定泰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提出确立一个战略、提升两个质量、实现三个转变、坚持四个注重的建设路径,旨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生态文明;主要成效;矛盾问题;有效路径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1.国际背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走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先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新加坡1992年就制订了绿色计划,2002 年又提出了到2012 年的新绿色计划;美国1996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美国计划;欧盟1998年确定了建立绿色欧洲的发展战略;日本1999年提出“环境立国”的新国策。以森林覆盖率为例,发达国家普遍在20 %-60 %之间,如日本为66.8 %,美国为23 %-29 %,德国为30.7 %,法国为27.3 %,芬兰为65.8 %,均远远高于我国水平,这些现代化国家都把走向生态文明看作是提高二十一世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2.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以GDP增长为导向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得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付出了高昂的生态成本和经济成本。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把“生态更文明”列入全省奋斗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志,提出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999年,泰州市提出创建生态市的设想并迅速实践于建设层面。2012年,泰州市生态文明大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三步走’(即2015年创成国家生态市;2017年建成生态名城;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回应了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将“生态更文明”列入全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制约难题

总体来说,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环境容量小的现实市情,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现实阶段,发展在省内前有标杆、后有追兵的现实态势,决定了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

1.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的制约

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矛盾。总体看,泰州虽已进入后工业阶段,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产业结构偏重,2013年泰州三次产业结构为6.8:52.4:40.8,对环境污染小的第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重工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总产值比重接近75%;二是能源结构偏重,全市能耗中煤炭和石油分别占一次能源比重的49.6%和46.5%;三是危险废物排放量偏重,化工企业还有450多家,危险废物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的88.5%,成为主要环境风险行业。

资源能源不足及利用效率不高的矛盾。一方面,泰州人均耕地只有0.88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除水资源外,几乎无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另一方面,泰州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强度还将不断增加。而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提高不快、能源循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不但加重了资金缺乏、要素紧张等方面的困难,也加大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化转型的难度。

2.生态规划与制度设计的滞后

生态规划未成体系。如果说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建设用地当作“图”,环境当作“底”来设计,那么“生态规划”就是对“建设用地与生存环境”的“图底”关系进行了彻底颠覆。其要义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泰州在生态建设方面先后制定了一些规划,但尚未形成体系,距离生态总体规划的标准要求相差甚远。

建设特色尚未显现。当今世界生态名城建设的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而非全面铺开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教育公众、彰显特色,并逐渐扩展到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比如,日本一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泰州的生态建设,也不宜面面俱到、大而全,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投入中探索一条有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

法律规制有待完善。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多着眼于末端治理,在一些特定领域,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规建设仍是薄弱环节,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要求。此外,在社会综合决策中,环境保护部门尚未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决策和管理的重要部门,在宏观经济决策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作用地位仍待提高。

3.环保质量和诉求矛盾的增多

目前,泰州正处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压期和社会环境诉求的高涨期。过去未得到及时或得当处理的环境问题积累下来,各种导致“邻避效应”的设施较易引起居民的排斥,环境资源禀赋相对缺乏、环境承载力弱、环保压力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等问题。截止2014年上半年,主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仅有56%,接近一半的河道是劣五类水质,环境空气质量达到2级以上天数比率仅为58%。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近期发生的引江河备用水源异味、靖江市突发饮用水供水中断事件、新通扬运河水质异常等事件都充分表明,环境保护的历史欠账与公众诉求之间的矛盾亟需解决。

4.建设投入与设施配套的不足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是农村生态建设的薄弱环节。“环境保护投入占GDP 比重达到3.5%”是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的一项硬性指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也明确要求公共财政每年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必须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支出增幅。而我市部分市(区)生态建设投入不足2%,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欠账比较多。目前全市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实际只有61%,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配套管网建设不同步,长期没有废水接入处理,成为“晒太阳工程”。由于配套管网铺设不到位,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目前只有70%左右。乡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转运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比较缓慢,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为脆弱。此外,随着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环境负荷越来越重,污染排放越来越集中,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我市大部分乡镇和工业园区未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部分已经建立环保机构的地区存在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职责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的情况,面对面广量大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基层专业环保队伍亟待建立完善。

5.责任义务与主体意识的淡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多方配合、相互协作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合作。没有全民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空中楼阁”。调研发现,当前我市生态建设更多涉及的只是政府和企业,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社会公众普遍缺乏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资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不够强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参与人数少,参与领域不广泛;另一方面,居民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形成,对短期的、小范围的、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环境卫生问题关注度高,对长远的、广泛意义的生态保护问题关注度低,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些状况,设法使每一位社会成员形成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养成深厚的生态文化教养,就很难将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每一位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自觉行为,从而影响我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三、有效路径

如何解决应对好泰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度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补上工业文明课”的同时又“走好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今后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1.确定一个“脱钩”战略

2013年泰州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三步走”目标,提出2020年要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是一个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或单纯的环境保护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脱钩”,实现所谓“减物质化”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要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福利。一般来说,衡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是否“脱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质使用效率意义上的脱钩或所谓相对的减物质化,另一种是物质消耗规模意义上的脱钩或所谓绝对的减物质化。严格意义上的生态示范区,不仅要求实现经济增长与单位物质消耗或单位污染排放的“脱钩”,还要求进一步实现从相对性脱钩向绝对性脱钩的提升,也就是物质消耗强度减少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要同步。这是一个极具艰巨性的目标,因为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总量以及污染排放总量的脱钩,需要单位物质消耗强度以及单位污染排放的减少速率在大小上应该相当于经济增长的速率。如果说,在传统经济增长时代,我们的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不必去计算这些问题,那么在推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就需要精细地把握这些目标与指标之间的关系。

2.提升两个“指标”质量

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不仅事关“康泰之州、富泰之州、祥泰之州”的城市形象和品位,也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幸福。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环境监督监测信息公开,通过“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来有效提升空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泰州水资源丰富,要打造生态名城本就离不开做水的文章,要尽快让城市的水“环起来、绿起来、游起来,充分彰显水城水乡的特色风采”。要全面加强水域、农田、湿地、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高标准建成中心城市北部生态区、原生态长江绿带和里下河湿地风光带。要突出污染减排,强化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能力建设;突出环评审批,严格环境准入;突出环境监管,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更大力度实施“清水工程”和“蓝天工程”,不断提高水体和大气质量。

3.实现三个“要素”转变

(1)生态文明理念的转变。一般来说,一个区域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规模取决于人均消费活动的多少、与此有关的人口规模、单位产出的物耗和排放即技术效率的高低这三个变量。技术效率改进只是“浅绿色”的进步,真正的“深绿色变革”应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总量得到控制。应当看到,当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还存在不少歧见。由于顶层设计不够完善,现有的解决方案还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资源环境问题,急需我们解放思想、转变理念,通过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浅绿色”向“深绿色”转变。

与此同时,还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尤其要侧重培育三个群体生态文明理念。一是决策者和规划师。要自上而下地将生态文明的意识和内涵渗透到具有决策、执行和评价权力的各级领导层和规划者,培育决策者和规划师的生态文明理论和素养;二是企业家与工程师。如果企业家和工程师没有生态文明意识,那么工业化就将从源头上输给传统发展模式;三是设计师与策划者。设计师和策划者在产品设计、营销策划的时候有生态文明的意识,可以更加本原地通过广告、服务等促进生态文明的生活化。

(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方式替代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的方式,加强产业规划指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项目发展,淘汰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采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带动农业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离开经济建设抓生态建设犹如“缘木求鱼”,而脱离生态建设搞经济建设则似“竭泽而渔”。生态建设要把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运用资源、环境、生态等红线进行调控和倒逼,用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增长方式替代由更多地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持的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力量增强能源资源节约能力。

在资源利用上,要激励社会经济行为主体不断加强环保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尽量利用循环再生资源,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获得新的经济效益。由“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式过程替代“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项式直线过程,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3)监督参与形式的转变。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2014年2月,全市第一个市级环保民间组织---泰州市环保联合会正式成立,在宣传环保知识、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加强政府部门与社会群众的沟通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是少数社会精英所追求的理想。要解决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程序、有效渠道和各种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力。公众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才能产生合理保护自己生存环境质量的意愿;公众也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以及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才能切实对绿化用地、公园改建、环境治理等的建设和维护提出关键意见;公众更必须培育自主创建生态文明的能力,才能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兼顾的民心工程得到蓬勃发展。

4.坚持四个“领域”注重

(1)注重规划引领。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对生态建设极其重要。美国克里夫兰市的精明增长策略、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影子规划”以及我国杭州市的生态规划,都是以生态文明为目标进行的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只有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真正考量环保与发展的关系,为发展划出“留白空间”与“负面清单”,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各相关管理部门应共同研究城市的发展规划并落到一张“图”上,才能实现建设型、引导型、管制型等规划的“多规合一”。

生态规划还要求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相衔接。短期应集中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控制生态敏感地区范围,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中期要全面实施生态工程,以拓展绿色产业为重点,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绿色经济目标,初步形成优质资源、良好环境和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基本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长期来看,则要全面完成生态示范区的各项任务目标,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注重制度创新。从制度直接规范的领域看,要发挥市场机制。一是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二是着重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不仅要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纵向转移支付,更要逐步推动市(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形成“污染者付费、使用者补偿、保护者得益”的良好导向;三是创新办法,进一步拓宽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

从生态文明制度的表现形式看,要健全法规条例。一是必须强化生态立法和生态规划的引导功能,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生态保护,把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规划、生态发展纳入核心职能范围;二是依法行政,从严执法。加大对违法超标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不断健全执行机制、加大执行力度,切实做到法规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没有特权、执行法规没有例外;三是完善生态监管体制。对于那些对生态环境存在重大影响和破坏的行为主体进行严格的市场追偿制和法律问责制。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环节看,要完善考核机制。一是建立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二是将企业的生产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加入生态环境考察指标,加强企业生态目标责任考核,并制定有关惩罚和激励措施,加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注重治理优化。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快生态型政府建设。生态型政府建设首先意味着政府的公共治理理念与目标必须从“非生态”的导向向生态维护和促进导向转变,把资源有限性和生态保护作为政府政策选择、执行和评估时抉择的核心标准;其次意味着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政府要发挥管理和调控作用,努力拓展公共资源的供给,如不断完善城市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快速公交等;最后更意味着政府部门要率先垂范,做生态环保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创新生态治理的协调机制,形成生态治理的整合效应。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在市县(区)层面上,建立跨部门的组织协调机制来加强政策指导,及时解决基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重大问题。如不久前泰兴市的非法倾倒危废案,肇事者被判令民事赔偿1.6亿余元,就与江苏省高院、泰州市检察院的支持以及其他部门的协作密不可分。二是加强区域合作。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公共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只有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多元联动的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才能建设统一、协调的生态文明格局。

(4)注重发展融合。融入新型城市化。一方面,新型城市化强调城市发展要从空间蔓延、物质浪费转向空间紧凑、物质集约;另一方面,要将城乡生态一体化的统筹发展作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要求真正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将治理农村污染、节约和高效利用能源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来完成。

融入新型工业化。泰州处于东部生态盈余城市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的区域。因此,应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有创新意识的中小型企业率先加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的行列,占领价值链高端环节,率先实现发展转型。通过财政激励政策、市场培育措施,鼓励规模工业、鼓励产业发展从高碳经济、线性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鼓励一部分企业从事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生产,率先实现泰州地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融入新型现代化生活。融入现代化生活倡导可持续消费,鼓励生活模式从拥有转向共享,本质是在不增大环境负荷的条件下提高人民生活的福利水平,而非简单回到原始的生活状态。如果说高物质消耗--高生活享受是发达国家的基本状态,而低物质消耗--低生活享受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态的话,那么我们要打破的就是传统发展模式中以上两个状态的循环,我们要融入低物质消耗--高生活享受的现代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景源,等.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戴星翼,董骁“. 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诸大建.中国发展3.0——诸大建学术日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4][美]威廉·麦克唐纳.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范文4

一、以生态文明为方向,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略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代表着世界发展的潮流。生态文明的典型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东营而言,走生态文明道路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国家“黄”“蓝”两个规划都明确提出生态优先的发展要求,为东营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以生态文明为发展方向也是东营抢抓机遇、实现赶超、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优势所在。东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已经具备向生态文明跨越的发展基础;多年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生动实践,特别是随着“黄”“蓝”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更为东营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条件。

我们按照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努力寻求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一是牢牢抓住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两个关键。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每年筛选实施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拉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形成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2011年总投资1600多亿、近300个过亿元的大项目落户东营。今年以来,全市又率先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600多亿元的107个大项目。二是充分发挥市属经济和县域经济两大主体的作用。市属经济重点打造三个增长极:将中心城区建成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全省乃至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打造成重要的现代生态化工基地和国际物流港。2011年,部级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8.7亿元,纳入了商务部重点调度范围。县域经济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壮大民营经济为重点,整合各类要素资源,优化产业布局,集中培育支柱产业,打造发展亮点。三是着力强化民营经济和利用外资两大推动力量。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服务力度,建立完善融资、信息、人才、政策等服务平台,加强对重点民营企业的扶持,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民营企业达到16家,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力军。长时间以来,利用外资是东营经济发展的“短板”,特别是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在此背景下东营市迎难而上,坚持以不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为目标,推动全市外贸进出口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服务外包和对外经济合作跃居山东省前列。

二、以生态产业为支撑,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东营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在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生态产业为支撑,走出了一条经济转型的成功之路。

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绿色高端种植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全面推进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北方鱼米之乡。目前全市海参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奶牛养殖规模达4万头。与泰国正大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先期投入20亿元,共同开发建设以“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为主体的世界一流农业产业园区,力争10年内实现建成100万头生猪产业链及100万亩现代农业项目的总体目标。二是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提升、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推动化工、纺织、造纸等传统产业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瞄准产业发展前沿,抢占技术制高点,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飞利浦裸眼3D电视、科隆动力锂电池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产品成功下线,以电子信息、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新材料为主的高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和增幅均居山东省前列。2011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东营命名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品国际示范城市”。三是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东营港和广利港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孙子文化旅游区等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加快组建产权交易中心、产业投资基金。四是加快发展蓝色产业。坚持海陆统筹、有序开发、一体发展的原则,努力提升海洋开发管理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市海洋化工产业高速发展,离子膜烧碱产能居全国首位。总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的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

三、以生态建设为核心,打造秀美宜居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范文5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城市 乌海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心,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

水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建设永续的水资源保障、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和先进的水科技文化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建立的,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是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独特城市风貌和聚居环境,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物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有机融合。它不但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应具有适宜的人工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乌海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美丽乌海的需要

作为一座沿黄工业城市,乌海市地下水资源总量极其匮乏。来自市水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当前,乌海市探明的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5394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1.2315亿立方米。目前,全市年总用水量为1.516551亿立方米,占到可开采量的123.15%。乌海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十二分之一,为我国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为完善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体系,必须紧随水利改革步伐,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目前,乌海正在由工矿服务型城市向“沙地绿洲、水上新城”的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转变,要把城市做靓、做美、做绿、做净,建设一个宜居的乌海、一个美丽的乌海,就必须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二)保障乌海城市水生态安全的需要

乌海市水生态安全主要受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高、地下水超采、黄河凌汛多发等几方面威胁。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是基于统筹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使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有利于提高城市防洪防汛安全;有利于优化城市水资源配置,统筹保障工业用水、居民用水、生态用水。大力推进乌海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能够保障乌海城市水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

(三)推动乌海城市经济转型的选择

乌海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开采,已经进入资源枯竭、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城市发展乏力、经济亟待转型的关键阶段。乌海市可将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作为政府推动转型的重要抓手,从而实现调整结构、促进就业、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的综合发展目标。

三、乌海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浓厚

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黄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又是陕、甘、宁、新开发运行的大通道,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小的范围看,乌海北有农业发达的巴彦淖尔市,东有资源富集的鄂尔多斯市,西有沙漠旅游业丰富的阿拉善盟,在内蒙古西部“三市一盟”中处于中心位置。

(二)丰富的水资源

乌海市水资源丰富,生产生活用水充足,黄河从南向北穿越市区105公里,按照城市向黄河两岸靠拢的思路,总投资27.41亿元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该工程建成后,将是黄河内蒙古段唯一一座调节控制性工程,具有调节水量、防凌防汛、发电和生态保护等功能,完成蓄水后将在市区形成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对于乌海的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乌海成为横跨黄河两岸的滨水城市。

(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3年,乌海市被国家水利部正式批准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足乌海实际,制定和出台了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今后将要围绕“一河、两环、五带、多湖、大湿地”的总布局,抓好“水环”建设,全面启动环城、环山水系规划设计和建设,加快实施城市水系和绿化供水工程,着力打造“沙漠绿洲 水上新城”。乌海过去五十年是在“乌”字上做煤的文章,今后五十年是在“海”字上做水的文章。

四、乌海市加快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

(一)科学指导,完善规划,确保水生态文明城市科学化水平

在城市建设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始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定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城市水生态文明水平。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涉及城市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与节水用水、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整治等,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发挥、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要成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领导小组,指导、督促创建工作的开展,统筹协调全市各项创建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与职能作用,形成建设合力,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突出特色,建设水上新城

在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要依托“乌海湖”这一特色,以建设“沙漠绿洲 水上新城”的宜居城市为切入点,重视城市的景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使水系、园林与社区生活、文化融为一体,以水美城,和谐共处,建成集休闲度假、水上游乐、民俗风情、避暑疗养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生态文明环境。

(三)加强宣传,推动全民参与创建

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要加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宣传工作,紧紧抓住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公益性定位,高举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旗帜,宣传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成为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整合不同的媒体资源,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的优势,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要创新宣传模式,提高宣传策划水平,在主流媒体设置专栏,对创建工作过程中的阶段成效、重点、项目、大型活动进行全方位的重点报道,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范文6

首先,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跃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从人类社会的演进来看,人类文明大致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虽然已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但仍然受着自然的绝对支配,对自然怀有本能的敬畏。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有目的地进行农耕生产,但由于生产力低下,“靠天吃饭”,人类对自然是一种依赖关系,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比较和谐。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广泛开展大机器生产,肆意索取和利用自然资源,在大量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严重伤害,带来了很多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这些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让人类饱尝苦果,发展的持续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竭力反思和探寻文明转型,开始走向生态文明时期。这是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形态的文明,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可以说,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我们党在对人类历史大跨度的审视中,实现了对待自然的理性回归。

其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新的丰富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致力于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明确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矛盾,明确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可惜的是,在这之后党和国家的事业经历了诸多的曲折。走了一些弯路。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之后,党的十二大强调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这一总体布局,是我们党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抉择。

归结起来。这又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向。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不断探寻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一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在发展观的演进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也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转变和提升过程。一开始突出强调经济增长,强调物质积累;之后又提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强调量质并举,追求经济自身的协调发展;之后又强调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接着又提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这实际上是代际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个探索过程,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逻辑的必然。从经济出发,不断强调前后左右上下的协调发展,最后回归到以人为本。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这一历史和逻辑演进的脉络来看,经济、社会、人、自然彼此串联起来,并逐渐摆到同一个层面。由此我们看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已经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条新的红线,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向。

长期以来,省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200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部署,拉开了新世纪新阶段我省生态建设的序幕。党的十六大之后,省委又及时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紧接着从2004年开始实施两轮“811”环境保护行动,从2005年开始启动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省委又着手谋划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赵洪祝书记亲自主持课题研究,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为这次省委全会作了充分的准备。这次全会即将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最大的亮点就是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走生态立省之路。

从“绿色浙江”到生态省,再到生态立省,这是认识的新飞跃、实践的新突破、发展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三者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与时俱进。“绿色浙江”使生态环境保护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的视野,生态省建设又进一步在实践上使生态环保要求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得到全面体现和落实,而生态立省的提出,不仅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又确立了推动我省科学发展新的更高的目标取向。基础地位,是指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立省之基。更高的目标取向,是指生态文明代表着未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境界,是兴省之标。

省委专门召开全会作出决定,全面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这在全国是较早的,可以说是把握了先机,走在了前列,现在的关键是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学习贯彻落实好这次省委全会精神,我感到,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省委《决定》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五个方面的任务。在这当中,制度创新和加强领导是体制机制保障,主体内容还是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其中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生态经济发展是核心,生态文化培育是支撑。

说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是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生活品质提高的基本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说生态经济发展是核心,是因为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而进人生态文明阶段的经济发展,应当是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这“两个化”,是生态文明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任务。也只有实现这“两个化”,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和可持续。说生态文化培育是支撑。是因为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体现,起着精神引领和支撑作用,只有生态文化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蔚然成风,成为全社会的

共同追求。这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主要是围绕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做好治理、修复、保护的文章。通过污染减排、污染整治,控制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破坏。通过让自然山川、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抚平生态创伤,恢复自然生机。通过严格环境准入、加强生态屏障建设,从源头保护好绿水青山,保障生态安全。

在生态经济发展上,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把经济运行控制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力布局。要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优化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基本取向,大力培育选择新兴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尽快走上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轨道。

在生态文化培育上,综合起来,主要是努力培育形成三大文化,即:生态观念文化,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行为文化,包括生产方式、居住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生态制度文化,包括政策、法规、规章、标准等基本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

二、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关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工程和系统,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恩格斯早就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是社会的主体,但人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敬畏自然,就要确立大自然的神圣地位,引导人们始终对大自然报以感恩之心、崇敬之心、谨慎之心。当然,这种敬畏不是原始人类的本能敬畏,而是现代人类的理性敬畏。善待自然,就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把对自然界的影响控制在适当的边界范围之内,尽可能使人类活动对大自然产生正效应。保护自然,就是要积极主动地保护好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使大自然永续利用、良性循环。

二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这是现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切入点。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排斥合理的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发展的速度、力度、广度、深度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发展的模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永续保护和利用,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互为依赖、互为促进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容量支撑。转变发展方式是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环境保护又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从我省这些年的实践来看,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切入点和增长点。在下一步的实践中,我们既要克服唯自然论,也要克服唯生产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解决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的根本出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互动协调。

三是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也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世世代代延续发展的过程,作为理性的当代人,既要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又要把握分寸、留有余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联系实际工作,我们切不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既要实现眼前的发展,更要谋求长远的发展,既要努力争取立竿见影的政绩,更要多做打基础、增后劲的工作。把老祖宗交给我们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在代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核心要求。

三、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怎么抓,我考虑,着重要做好“三个结合”:

(一)坚持党政主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这些年我省强势推进生态省建设和两轮“811”行动的实践充分表明。党政主导是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宝,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也是生态的公益性和外部性决定的。党政主导,主要是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好规划。规划是引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方向标、任务书、项目库。下一步要抓紧编制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纲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十二五”环境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中充分体现这次省委全会的精神。二是抓好政策。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规规章和各类具体政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制订和出台新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约束、规范作用。三是抓好投入。要在继续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的同时,逐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化培育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四是抓好考核。在完善生态省建设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加快构建体现科学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用市场化的办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通过完善资源要素价格体系,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行业和领域倾斜。要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证券、绿色采购,倒逼和激励企业自觉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要畅通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把更多的社会资本引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二)坚持完善政策和创新制度相结合。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在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包括环境准入政策、总量控制政策、排污许可政策、排放达标政策、排污收费政策、限期治理政策以及相应的财政、金融、税费、价格、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这些政策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抓好落实。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加快制度和政策创新。一是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动市县党委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二是要制订出台支持生态经济发展、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的更为有力的政策,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调动广大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三是要进一步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制订出台激励各类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的有力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