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普查的目的范例6篇

流动人口普查的目的

流动人口普查的目的范文1

11月1日,中国“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社会动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启动。总预算超过80亿元,分三个阶段展开:11月1-10日为入户调查阶段,600万普查员通过上门的方式对4亿户家庭进行调查;从12月起进入数据的汇总和资料的开发利用阶段;结果则于明年4月公布。

人口普查前世今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也是唯一有长期不间断人口资料记录的国家。当时,人口统计的主要用作征兵、征发劳役和赋税的一种依据。

192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户口调查统计报告规则》进行人口调查,但以失败告终。此后在1937年、1938年、1941年和1946年又多次提出了人口普查的计划,由于抗战、政权更替等原因都搁置了。

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在1953、1964、1982、1990年、2000年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1953年7月1日零时开始的第一次人口普查项目,是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全面的、比较科学的调查方法获得完整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清了全国人口的底数为58796万人。这次调查是用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盘来完成数据汇总的。

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政府在1964年7月1日零时开始了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项目在原有的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关系6项上增加了“本人成分”(特有的、反映时代特色的项目)、“文化程度”和“职业”3项,人口统计为70499万人。

结束“”10年后,1982年7月1日零时开始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受到联合国关注,并派专家参与调查。这次人口普查首次使用联合国赠送的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普查项目得也增加到了19项,统计出的全国人口为101541万人,误差率小于1‰。联合国根据普查出的有效数据还确认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减少了中国的会费。

1990年7月1日零时,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开始,目的是检验“七五”计划执行情况,制定“八五”计划。普查项目有21个,总人口是113274万人。与前三次普查设立普查登记站的办法相比,“四普”改为主要由普查员入户点查询问、当场填报。

2000年11月1日零时,中国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3亿多户家庭、12亿多人口,普查项目增加到49个,工作人员达600万人,被喻为“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

于11月1日启动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普查员入户持三类表格:短表、长表和外籍人员登记表、死亡登记表。其中,短表需填写18项,长表需填写35项。首次根据实际居住地而不是户口所在地进行人口统计,以分析中国的城市化程度,掌握此前未统计的超生子女,反映不断发展的人口结构变化。

人口结构老龄化变革

分析指出,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刘易斯拐点的提前到来。由于中国正面临人“口红利”的淡化,人口指标成为此次普查最受关注的指标之一。与此同时,住房指标也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要求,利用这次人口普查获取用于了解住房空置情况的相关信息。

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除了要转变生产方式就是要实现财富的更公平转移。预计明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时,全国人口普查的基本资料应该已经可以给有关方面所掌握,中国人口的生活状况、财富分配比例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定有关政策的前提。

而对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生活在北京市东铁匠营街道蒲安里第一社区的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员赵文英有着直观的认识。他表示,现在社区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外来人口也在增多,户口登记在这个社区的很多年轻人则已经搬走。以往凭借户口本就能找到人,现在人和户口越来越对不上了。这个社区人口变动的特点正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两项巨大变革:老龄化和人口迁徙。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9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有14533万外出农民工。这意味着,每年有相当于俄罗斯全国人口的农民工在中国境内作为重要的劳动要素进行流动。

另一方面,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制定了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仅仅10年后,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就开始低于更替水平,至今仍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来自教育部的数据就显示,仅在2004年,全国有大约4.10万所中小学被关闭停办,因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与中小学关闭停办相对应,中国的养老院似乎已越来越多。

新生人口增速下降可能意味着学校、教师资源的重新搭配,可能意味着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再次改革,老年人口的增速提升则意味着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养老金、医疗、康乐服务以及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但资源如何在时间和地域上配置都有赖于普查所提供的人口结构信息。

按照设计,人口普查获取的各类信息最终还会使每个参与普查的人受益。比如,分小区域分年龄的人口数可以显示在一个地区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学,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顾,政府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规划学校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可以告诉我们哪一类人群就业有困难,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

流动人口“双重登记”

中国政府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流动人口,庞大的流动人口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也是社会不安定的最大潜在来源。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报告,中国约有1.4亿外出务工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工作时间不定,居住地也是临时性的。有媒体报道称,目前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极为庞大,在中国城市的工厂和建筑工地工作的农民工实际已经达2.11亿人。这个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以往的人口普查都是按照他们的户籍所在地进行统计的,在工作所在地并不获得正式登记。

虽然年度调查会更新城乡人口数,但地方官员往往修改流动人口数,从而提升人均收入等数据。今年的人口普查将对流动人口的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实行双重登记,不但确保“不重不漏”,后期还能直接解释人口流动的结构性信息。可流动人口往往不愿合作,害怕被遣返或丢掉工作,雇主也保持沉默,担心被征税或违反劳动法。

除了2亿多的流动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表示,中国人户分离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表示,一般城市人户分离大概占到了30%到40%,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占到了50%以上。

60岁的李凤英(音)负责收集所住楼住户的信息,她反映,“这可真不是个轻省活……过去楼里多数都是常住人口,大家彼此很熟。现在住了好多外地人。人们的思维也跟过去很不一样。他们不愿意公开隐私。”“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地区如高档社区,名人、外地人、境外人口多,入户难度更大”。

专家称,这或许说明10年之后,隐私意识在普查和被普查方都在增强。与2000年的“五普”相比,经过10年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社会流动和分层显然已经在中国大众利益多元化格局以及社会心理上造成了剧烈变动。

此次人口普查的另一大里程碑在于增加了对城市外国常住人口、就业人口的统计。按照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计,2009年,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共检查出入境人员3.48亿人次,其澳台居民2.09亿人次,外国人4372.7万人次,但这些人来内地后如何分布始终是个谜。此次调查虽然安排8个问题问答,但这些信息的登记将由此解开这一迷团。

破解超生瞒报难题

随着全球化的人口迁移增加,漏报已成为全球人口普查共同的难题。就上两轮人口普查而言,各国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漏报率在1%-2.19%之间,非洲、拉美一些国家的漏报率则大都在3%以上。

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发现,普查的重报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净漏报率则高达1.81%,按当时发表公报使用的手工快速汇总总人口124336万计算,漏报人口大约有2247 万。

在中国导致人口漏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超生瞒报。按照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超计划生育人口可以上户口,但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又叫“超生罚款”)。于是一些居民因害怕被罚而不愿意提供真实的信息,甚至对普查十分不配合。

此次人口普查,中国政府将确保这部分人纳入统计从而准确的计算中国的出生率和性别比,作为决定明年是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指标。为此,公安部门、人口普查机构和各级计划生育部门亦专门发文,明确规定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及时的登记落户,对于如实填报信息的超计划生育人口,社会抚养费可以按低标准缴纳,只收取标准罚款28万元的30%(一般是罚款的70%),如果困难家庭实在交不起,通过申请还可以分批缴。

流动人口普查的目的范文2

在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公安厅副厅长同志对我省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讲得非常到位,很有针对性、指导性.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全面启动.为此,我代表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省各级公安部门长期以来对人口普查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户口整顿对人口普查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全局意识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查准查实人口的基础性工作.全省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公安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户口整顿工作,充分认识户口整顿对人口普查的重要作用,增强全局意识,切实担负起应尽职责,按照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度的要求,积极开展好户口整顿工作.

第一,要充分认识在人口普查中,户口整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成功的人口普查.根据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在普查登记前,进行一次认真的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以往的经验和普查的科学规律都表明,户口整顿是掌握户籍人口数据、摸清流动人口状况、进而把握总体人口数据最重要的基础,因而,户口整顿的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人口普查的质量.户口整顿人口普查已成为我国组织人口普查的一个固定模式,也是我国人口普查工作的特色和优势.

第二,要充分认识在人口普查中,户口整顿是准确进行人口普查登记的重要保证.《人口普查条例》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明确规定,必须在人口普查登记前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户口整顿,目的是为普查登记提供翔实的户籍资料.具体就是将各村(居)委会的常住户口(包括外出人口、空挂户口)的情况,外来人口情况,应落户未落户的人口(包括出生未落户口的小孩)和应注销未注销户口情况,以及在本辖区居住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等情况,做一次较为彻底的清理,查明底数,为普查登记打好基础.可以说户口整顿工作对人口普查前期的摸底工作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第三,要充分认识在人口普查中,户口整顿是准确锁定普查对象,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根据这次普查方案的登记原则测算,我省人口普查对象登记量接近1亿,跨普查小区人户分离人口近4000万,工作量将是五普的1.5倍.另外,这次普查首次把常住在大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据国家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员普查试点显示,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员进行登记,其工作量相当于普通调查对象的3倍.显然,六普工作量大大增加,要在10天的登记时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没有一个完整、翔实的户口管理资料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完成的.也就是说,通过户口整顿,有效处理好无户口问题、重户口问题、应销未销户口问题、应落未落户口问题、户口登记项目差错问题、人户分离问题以及境外人员登记问题,将极大减少普查工作量,提高登记效率.

二、深入了解人口普查的重点难点,努力提高户口整顿质量

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李克强副总理在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这次人口普查的四大工作任务是:查准人口总量、查清人口结构、查实人口迁移流动状况、搞好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这四项任务是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的重要职责,是必须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现在距普查登记只有4个月的时间,我们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从省到乡镇、街道以及村、居委会各级普查网络,组建50万名较高素质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队伍,动员全省近7800万名群众来配合、支持、参与普查登记,高质量地完成经费物资筹措、普查试点、人口资料整理、户口整顿、绘制小区地图、摸底等各项准备工作,任务异常繁重.

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面临着新的形势,要高质量地完成普查任务,有许多复杂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条件需要改善,有许多环境需要营造.从各地前期普查试点来看,我们深切感受到:一是锁定普查对象,做到准确登记、不重不漏难.人口普查坚持的是按地域登记的原则,只有在普查时点将活动的人锁定于某个确定的地点,才能准确对其进行登记,才能做到不重不漏.但是,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流动的,当前城乡之间、城际之间、乡际之间,人口迁移流动不仅数量十分庞大,而且频率非常高,人口居住地不稳定,人户分离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因素非常容易造成人口普查登记遗漏或重复.二是群众配合程度下降,做到数据准确、情况真实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社会上商业调查、市场调查日益频繁,随着社会公众的安全观、隐私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各种调查厌烦情绪较大,拒访、回避等不配合调查的现象有所增加.另外,人口普查的一些内容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人口计生政策的实施及相关处罚政策的规定,一些普查对象担心一旦如实申报,这些信 息可能会成为相关主管部门的惩罚依据,因此不愿意向普查员提供真实情况,这直接影响普查登记的质量.三是人为干扰时有发生,做到科学组织、独立调查难.现在各地的人均意识普遍增强,人均gdp增长情况和人口出生率等计划生育指标已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重要依据,入学率、文盲率、节能减排等指标也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使得在实施普查中如何确保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难度增大.此外,为了逃避劳动部门、工商及税务部门的监督管理,部分民营或私企单位也有可能出现故意少报外来人口或拒绝调查等现象,这些都可能对普查登记数据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四是所需两员规模庞大,做好人员选调和培训难.这次人口普查全省需要选调5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前后工作近50天.如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选调足够数量、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两员难度很大.在前期试点中,我们有的地市反映招不到人,有的在业务培训后出现畏难情绪,不辞而别.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保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工作补贴落实到位,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本次普查的最大难点.

人口普查工作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户口整顿的重点所在,户口整顿工作要针对人口普查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切实找准工作重点,努力提高户口整顿质量.为此,我强调几点要求:

第一,积极协调配合,合力推动户口整顿工作深入开展.按照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职责分工,户口整顿由省公安厅牵头负责组织实施,这是一项政府行为,需要政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在户口整顿的工作部署、社会力量动员、经费落实、相关政策出台等方面都离不开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同时,也需要人口和计生、民政、住房建设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全省各级普查机构要积极参与户口整顿,虚心向公安部门的同志学习,主动搞好协作配合,发扬以往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工作中建立的良好传统,共同对户口整顿工作做出具体规划安排.户口整顿期间,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密切关注工作进度,加强问题分析积累,对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共同研究,密切合作,妥善解决,同心协力打好户口整顿这一仗.

第二,突出重点难点,着力服务好人口普查需要.这次户口整顿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户口整顿,全面掌握本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员的情况和数据资料,清理解决户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户口登记项目更加齐全、准确,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确保人口资料准确翔实,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工作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存在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要注重人户分离、迁入、迁出的户口登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户分离情况十分严重.现在,部分人员有多套房屋,造成户口登记困难,还有死亡不注销、出生不登记,迁入、迁出也不及时登记等各种情况.这些情况都将给普查登记造成困难.二是要注重漏项、错项、重项的问题.户口管理中存在的漏项、错项、重项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关键是不能够准确的反映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三是要注重流动人口的登记.当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外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要通过当地乡、镇和村委会领导、家庭留守人员把情况说清、讲明,使外来、外出打工人员一个不漏,如实进行登记.

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关注和加强重点地区整顿效果.从各地普查试点看,人口居住和户口登记情况复杂,主要是城镇地区.要集中力量抓好城市改造区域、城郊结合部、棚户区、城中村、城市高档社区以及工矿区、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普遍地区的户口整顿工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重点摸清外来人口和出生不报、死亡不销、婚姻不迁移等人口状况,农村大量外出人口要依靠广大基层干部摸清底数.

第四,营造普查氛围,争取群众的理解和配合.人口普查要经历户口整顿、摸底、入户登记三次上门,上门次数多了,群众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各级普查机构和公安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介绍户口整顿工作,按照人普宣传方案的要求,最近一阶段重点宣传户口整顿工作,全力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对户口整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深入学校、农村、工厂、单位、社区开展宣传活动,把群众发动起来,动员起来,使群众认识到户口整顿的目的是为了搞好人口普查,为了加强社会管理,为了人民生活安定的需要.此外,对一些群众配合程度差、普查员进门难、社会治安问题较多的重点地区,也需要公安部门结合户口整顿,重点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给予必要的协助与配合,保证普查登记工作顺利进行.

三、认真做好户口整顿成果的运用,不断强化人口变动信息共享

开展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目的是为切实解决当前户口登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人口普查提供翔实的户籍资料,确保人口普查登记质量.各级普查机构要与公安部门及时沟通情况,共享户口整顿成果,落实好户口整顿资料的整理、归档,维护人口信息全面准确.

一是要全面掌握人口信息.户口整顿工作结束后,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认真梳理本地区户籍人口、户口待定人口、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以及人户分离等基本信息资料,健全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户籍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统计台帐,为人口普查登记提供准确依据.

二是要认真分析数据质量.人口普查工作有一个国际和社会承认的标准,它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的检验、公众的评判、领导的认同.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讲,人口数据的相关性非常强,来不得半点虚假.前期的人口普查专项试点和综合试点的结果显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偏低,流入人口小于流出人口,说明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流动人口存在漏报,影响了人口普查试点数据质量.理论上讲,户口整顿后,我们能拿出一个基本的数据,来解释我省的出生率、死亡率及乃至人口流入、流出情况.因此,为使这个数据有足够的说服力,我们还要非常认真地抓好数据的核对,运用工作,既要与本地历史数据进行审核对比,还要与部门数据进行核对.出生人口要与计生部门数据核对,死亡人口要与民政、殡葬部门数据核对,以防止漏登、漏统.

流动人口普查的目的范文3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是继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将反映近10年来全镇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民居住方面的变化情况;摸清全镇外来人口规模、分布与人口迁移流动情况,以及全镇就业失业人口情况、社会保障等涉及民计民生的重要内容,将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我镇人口、就业、教育等政策,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促进人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职责

开展全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政行为。这次普查是一次重要的大规模人口调查,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广泛的社会动员、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为加强对人口普查工作(以下简称人普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镇政府成立了镇人口普查领导小组。

三、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对象和内容

1、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2、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团山寺镇境内居住的自然人,包括普查时点居住在团山寺镇境内的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员。

3、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4、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的人口,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

5、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登记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等级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6、人口普查表分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两种形式。《普查表长表》抽取百分之十的户填报;《普查表短表》由其余的户填报。

7、2010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期间有死亡人口的户,同时填报《死亡人口调查表》。

8、依法服刑及劳教人员,由派出所进行普查,普查表移交镇人普办。

四、人口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1、建立镇、村(居)委会等各级人口普查机构(2010年6月24日至2010年7月4日)。

⑴建立镇人口普查机构(2010年6月24日前完成);

⑵建立镇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

⑶建立村(居)委会人口普查工作站(2010年7月4日前完成)。

2、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工作(2010年6月24日至8月30日)。

3、各级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址编码(2010年7月5日至8月30日)。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划分的普查区域进行。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划分坚持地域的原则,以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为基础划分普查区。每个普查区,按照一个普查员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划分成若干个普查小区。各普查小区在地域上不能交叉、重叠和遗漏,所有普查小区连接起来,要完整覆盖全镇所有地域。普查小区划分工作于2010年8月30日前完成。

4、全面户口整顿(2010年7月1至8月30日)。在镇人口普查机构统一领导下,由公安机关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户口整顿,并将有关资料提交镇人普办,供正式普查登记时参考。户口整顿工作于2010年 8月30日前完成。

5、选调和培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2010年7月1日至9月30日)。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调工作由各镇政府负责并组织实施(2010年7月1日至8月30日)。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培训工作由镇人普办组织实施(2010年8月1日至9月30日)。

6、开展人口普查摸底工作(201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人口普查正式登记开始以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要对普查小区内的人口居住情况进行摸底,明确普查登记的地域范围、绘制普查小区示意图、编制普查小区内各户户主姓名底册。摸底工作于2010年10月20日前完成。

7、建立人口普查出生死亡人口台账(2010年6月25日至10月30日)。

五、人口普查的宣传和社会动员

⒈积极参加人口普查登记,如实申报人口普查项目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各单位要大力宣传力度,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人口普查条例》,深入宣传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

⒉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要在人口普查登记前后,采取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广泛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和社会动员工作,使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贴近普查实际,贴近普查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

⒊各单位要充分调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大力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参与人口普查工作。

⒋镇人普办要协调全镇各中小学开展“小手牵大手,人普进我家,我是普查小宣传员”一堂课活动。要出动宣传车在镇城主要街道和各个乡镇进行人口普查的巡回、流动宣传。

六、普查登记和主要指标快速汇总

普查登记和主要指标快速汇总阶段(2010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主要内容为:

⒈普查员入户登记(2010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

⑴人口普查的正式登记工作,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到11月10日以前结束。

⑵人口普查登记的方法,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员应当按照普查表列出的项目逐户逐人询问清楚,逐项进行填写,做到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普查员调查完一户,应将填写的内容,向本户申报人当面宣读,进行核对,由申报人确认无误后签字认可。

⑶普查表登记时,各户申报人应当根据普查员的询问如实回答普查内容,不得谎报、瞒报、拒报普查项目。

⑷各单位干部职工,应当动员、支持群众如实申报人口普查项目,不得授意、指使、强迫群众不如实申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表和汇总内容;不得对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的群众打击报复;不得以各种形式和借口干扰人口普查工作。

⑸普查登记的个体资料不得作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依据。

⑹人口普查办和所有普查员,对各户申报的情况,必须保守秘密,不得向人口普查机构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或者泄露;严禁公开个人和家庭的登记资料。

(7)普查表只作为数据处理和综合汇总使用,人口普查机构要妥善保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查阅。

⒉复查及验收(2010年11月11日至11月25日)。

⑴普查登记结束后,普查指导员应当组织普查员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全面复查,在全面复查之前各普查区要对普查表进行自查、互查,如发现差错,经核实后,及时改正。

⑵复查工作完成后,镇人普办组织将进行事后质量抽查,抽查未达标的要认真反复核实。质量抽查工作于2010年11月25日前完成。

七、数据处理、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与后期工作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在2010年11月25日完成;积极安排专人参与市级普查瑶审核与编码工作以及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等后期工作。

八、奖惩及解释权

⒈对认真执行本方案,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在人口普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流动人口普查的目的范文4

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调查时间、统一调查项目、统一填写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登记。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共进行了第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第一、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这些普查为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实行科学决策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供重要依据。但在普查过程中,也暴露出普查方法制度的诸多弊端。

一是基层统计力量单薄,普查工作孤掌难鸣;二是普查工作频繁,经费负担不合理;三是普查员选调难,普查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四是普查时间安排不尽合理,普查工作难到位;五是普查的内容设计太过复杂,不同普查内容重复;六是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差,普查的数据质量难以保证;七是调查内容涉及隐私,调查对象自我保护意思增强;八是普查工作虎头蛇尾,普查结果滞后严重,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普查数据质量。

本文从基层统计角度出发,根据多年工作实际感受,对改进和完善普查方法制度进行探析。

一、整合周期性普查项目

现行周期性全国普查是10年有4次大型普查,每逢0年份进行人口普查,逢3和8年份进行经济普查,逢6年份进行农业普查,其间逢5年份进行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以及交叉进行的r&d清查、城乡划分调查,普查密度大,基层统计人员少,统计力量和工作任务不匹配,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为了更好地搞好周期性普查工作,减轻基层统计人员负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普查的数据质量,有必要对普查项目和普查周期进行整合。一是把农业纳入经济普查的范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由收集整理在三次产业划分中为第一产业,应该把农业纳入经济普查的范畴,通过一次经济普查,就可以查清全国经济总量和产业构成,及时满足各级政府、各行各业的需要。二是把r&d清查与经济普查结合在一起。农业纳入经济普查范围,r&d清查就不必要单独进行,在经济普查方案中,增加r&d普查内容就可以了。三是把城乡划分调查与人口普查结合在一起。把城乡划分工作作为人口普查前期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工作同时进行。四是调整周期性普查密度。经济普查5年一次过于频繁,还是以10年为一个周期为佳。理由是一方面经济普查不仅要查清经济总量,更重要的是要查清国民经济结构,相距10年更能反映我国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10年为一个周期可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二、优化普查内容指标

普查内容设计一次比一次多,一次比一次复杂,各种普查还出现指标重复设计。如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只有21个项目,而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项目翻了一番多;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只有38个项目,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有74个项目;在第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都出现居民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人口流动及就业情况调查。保证普查数据质量要贯穿于普查工作全过程,普查方案、内容设计都要服从于普查质量的要求,在设计调查内容时应该进行全面调研、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的状况、调查员的能力、基层的财力负担,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实用。一是要简化普查项目指标,普查内容不可一昧追求大而全,追求与国际接轨,要按照普查的最终目的,以提高普查数据质量为中心,普查内容指标应该简单明了,能简则简,能免则免;二是不能让部门搭车调查,普查应该严格按照普查的目的意义,设置普查项目,不能因为某个部门的需要就随意增加普查指标,把普查表变成明细表;三是普查内容不要重复,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的内容设计应该根据各自的普查目的设置普查指标,不要有重复调查项目出现,避免调查资源的浪费。

三、科学安排普查登记时间

在开展普查工作中,普查时间进度安排有几种不合理,一是普查登记时间不合理,把普查登记时间放在岁末年初,也就是春节前,众所周知,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加上年末岁初,各项工作集在一起。二是普查进度安排不合理,如人口普查小区划分先于摸底工作进行,致使划分出来的小区人数差别很大,出现有的小区几十人,有的小区上千人、甚至更多,严重影响普查进度和质量;三是数据处理审核出结果时间拖得太长。所以,整合后的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的标准登记时间放在什么时候最为合适,应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传统习惯以及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各自特点来定。(1)针对经济普查,因涉及全年的经济指标,财务结算要有一定时间,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往往要到新年的第二季度才能出来,可以将经济普查按排在逢“5”年份,登记时间安排在5月份,而4月份作为普查摸底时间,普查登记内容为上一年度资料,对普查员的培训时间可以结合布置年报进行。(2)对于人口普查,维持在逢“0”年份进行,而登记标准时间恢复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标准时间,即7月1日零时,城乡划分调查、普查区划分在上一年进行,3月份完成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调工作,4月份完成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培训工作,普查小区划分与普查摸底工作同时进行,并进行小区图的绘制工作,在5-6月份完成。

四、建立合理普查经费分担制度

在普查经费筹措渠道、筹措方式上规定了“中央和地方负责”的原则,省、设区市只负责本级的工作经费,而占普查经费比重最大的普查员培训费用和工资没有明确的分担比例,全部要由县乡两级负担,这给县乡两级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普查工作经费有限,没有经济能力直接聘请普查员,在“两员”选调环节,基层的做法基本还是以行政手段、行政任务一级压一级的强制进行,大部分普查员只能由乡镇干部和村(居)委会干部担任,由于经济补贴有限,村(居)委会干部迫于是政府行为,勉强从事普查工作,责任心难以到位,加之外部环境复杂,上门登记难,普查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现行普查经费筹措方式必须改变,普查是国务院组织的大型国情国力调查,普查经费应由国家统一筹集,明确各级政府对普查经费的负担比例,而不是单单一句“中央和地方负责”。在筹措方式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国家和省级政府应当提高分担普查经费比例,承担较大比例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培训费用和工作补贴,以加强普查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普查员工作待遇,发挥普查员工作积级性;二是明确地方政府应当负担普查经费额度。国务院根据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劳动报酬水平不同、工作难易程度、物价水平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合理预算普查所需经费,确定各省(市、自治区)普查所需最低经费,各省政府再根据实际确定各县(市、区)普查所需最低费用,并明确设区市应承担“两员”培训费用、工作补贴比例,由普查领导小组与财政部门联合发文执行。

转贴于

五、强化奖劢和责任追究

各级政府应该把大型普查工作纳入政府工作年终绩效考评内容,建立奖劢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问责。一是及时落实工作机构、场所、人员、经费等前期准备,建立工作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合力推进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在经济普查中,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坚持实事求是,查清生产活动单位,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情况,敦促生产经营者如实填报普查表,严禁虚服、瞒报普查数据,坚决打击拒绝普查行为,严查篡改或授意虚、瞒报普查数据;三是在人口普查中,要严格执行普查方案,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政府为做好人口普查制定的各项配套措施,确实做好普查前的户口整顿工作,落实超生人口入户政策,彻底查清政策外出生人口。《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应该明确规定:对于在人口普查中不落实或落实相关政策不彻底,造成普查人口漏登的,坚决追究责任,普查后再有发现政策外出生人口,坚决给予地方党政领导“一票否决”;四是要遵守普查纪律。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要严格按照统计法要求,对于商业秘密和涉及个人信息,要严格保密,不得对外泄露,如有违反,坚决追究法律责任;五是落实奖劢制度,在普查中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认真贯彻落实普查政策,在普查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在年终绩效考评给予加分;六是扩大按常住人口分配参政议政比例,在分配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数时,应该按照普查时的常住人口进行分配,并进一步扩大比例,对于政协委员的分配,除按界别进行分配外,拿出一定比例按常本文由收集整理住人口进行分配。

六、形成公民和社会组织自觉参加普查登记的机制

流动人口普查的目的范文5

1、2000年之前的妇女病检查情况。根据1988年国务院9号令《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1993年卫生部、全国妇联等《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劳动保障、妇联、卫生、工会等部门的积极组织实施下,我市在所有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女职工中开展了每两年一次的以防癌为重点,以防治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生殖道感染、恶性肿瘤和乳腺疾病)为内容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形成了妇女病查治宣传发动、技术服务、监督管理、原创:经费保障等环节密切配合的工作网络。按照卫生部的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市卫生局下发了文件和规定,由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根据管辖范围和职责要求开展妇女病检查工作,上世纪90年代我市职工妇女病普查率达到80%以上。

2、2000年之后的妇女病检查情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营企业大部分进行了改制,原有管理模式受到冲击,普查经费得不到落实,妇女病普查工作遇到了困难,2000年普查率一度降至30%,我市妇女病普查工作陷入低谷。2001年起江苏省人口计生委在全省推行以查治育龄妇女生殖道炎症,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为目标的“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程”,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生殖道感染目标疾病: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等。在防治工程推进过程中,我市计卫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已形成计生部门组织发动,卫生部门(医疗保健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的工作网络,技术服务项目为包含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内容的妇女病检查,技术收费标准实行限价低收费,妇女病检查工作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妇女病普查率也逐年上升,到2005年达到75.6%。

二、存在的问题

1、国家规定开展妇女病检查的对象逐步流失。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许多妇女已从“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不再成为法定的检查对象,另外转制后的部分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制约机制,单位女职工两年一次的妇女病检查保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2、普查经费得不到很好落实。妇女病查治经费法定上是由企业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物价部门在上世纪90年代核定的标准为每人次40元,但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经费由接受查治的育龄妇女自行承担,为了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目前卫生部门开展的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实行的是低偿和免费相结合的原则,每人收费限价为25元。按照妇女病普查项目要求,在开展技术服务的过程中,技术服务机构要承担缺口部分的额外补贴,而这部分经费无补偿来源渠道。

3、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淡薄。部分育龄妇女对防止生殖道感染的认识水平低,对生殖道和乳腺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故对普查需求不高,认为有病才治病,忽视预防保健。有的即使单位组织普查也不愿意参加,对查出的异常情况不重视,不愿自费治疗。

4、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近几年我市流动人口增加迅速,大多数外来妇女文化素质低,缺乏保健意识,加上经济条件差,无钱就医,更不会主动参加妇女病检查。通过努力,2004年市财政下拨专项经费50万元,各辖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经费投入的总人口基数计算,为全市流动人口提供孕环情检测、避孕节育手术、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避孕药具发放等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较好地保障了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权。如何对流入我市的已婚育龄妇女按照“同管理、同服务、同宣传、同享受”的原则,实行现居住地管理和服务,使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这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设想与建议

关注女性健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为此,农工党××市委曹玉屏同志提出了在我市开展“关爱女性健康,免费妇科体检”行动的建议,为将这一惠及广大妇女群众的实事做好,维护妇女权益和保障妇女健康,推动我市实现全面小康和两个率先,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和实施计划:

1、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途径、原创:多形式的宣传,提高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使她们乐于接受妇女病普查普治。各级保健机构和计生部门要形成合力,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各类媒体及举办知识讲座、专家义诊、保健咨询等宣传形式,积极承担宣传任务。

2、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方面互相配合、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实效。鉴于目前我市妇女妇科检查的现状,我们建议市政府牵头,组织劳动、人事、妇联、工会、卫生、计生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3、制定工作方案。承担工作职能的部门根据行业规定的检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可行、可操作的妇女病普查项目,妇女病普查项目的确定要以早期发现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以及防治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同时明确承担女职工妇科健康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人员的准入。

4、落实普查经费。妇女病普查目前已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范畴,政府公共财政应予以补助。2005年妇幼卫生年报统计显示:我市已婚育龄妇女为757252人,其中城区已婚育龄妇女为461374人(包括武进202076人),金坛、溧阳已婚育龄妇女为295878人。根据妇女病普查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早期发现危害妇女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为重点的要求,经过卫生部门测算,其成本费用至少为50元/人。按照农工党××市委曹玉屏同志提出的城市每年、农村每两年对已婚妇女进行一次免费妇科疾病包括乳腺疾病检查服务的建议,经初步测算,如果全部由政府承担的话,政府每年应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妇女病检查。

5、筹备试点推行。以上普查经费的测算由于受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统计的偏差肯定存在着不精确性。免费妇女病普查是一项大的实事工程,建议先在新北区试点推行。因为新北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城镇,有农村,且外资企业多,人员构成多样。新北区的试点模式可以在全市借鉴推广。

流动人口普查的目的范文6

召开城市、农村两个调查工作会议,围绕“提高数据质量,加强业务建设”的主题,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效能,完成好样本轮换等年度重点工作,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全面推进统计调查业务工作。

建立五项制度。即建立调查工作检查督查制度、调查项目审批制度、调查数据质量”一票否决”制度、调查经费专项检查制度,完善调查工作目标考核制,并逐项跟踪检查落实情况。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基层基础工作考核评比以及表彰机制,计划下半年对基层的调查员、辅助调查员、记账户等一线工作人员和基层队进行表彰。

强化统计执法力度。强调要加强对各项调查业务工作的执法检查,坚决查处一批违法案例,不达目的不罢休。

积极开展调查队系统”一套表”的课题研究。探索在新技术条件下统计调查数据生产方式和业务流程,推进调查业务的标准化管理,提高调查工作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

宁夏总队“新”字助推信息工作上台阶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提高政务信息质量,宁夏调查总队于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对信息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要有全局观念。政务信息是服务统计中心工作,服务领导需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媒介。要把握统计调查工作全局、重点和主旋律,突出特点、体现亮点,增强信息本身的可借鉴性。

要深度挖掘。要从零碎、肤浅、一般的原始素材中,寻找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与切入点,突出专业特色、地域特色,重点反映各单位各部门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加强信息化建设、统计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新做法、新成效。上报信息,特别是上报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要有首创性、措施性、经验性、成效性、创新性,突出一个”新”字,立意新颖,与众不同。

要主题突出,及时、准确。标题是政务信息的统帅,是政务信息主题的重要标识。对于标题的拟定,要突出宣传特点,起到“吸引编者关注,引起领导重视,提高采用率”的作用。同时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不凭主观臆断,更不为了追求采用率,而做“假大空”文章。

要关注政务信息被改编采用后的编辑要领,主动对照上报政务信息与采用政务信息的差异,针对本单位、本部门政务信息的薄弱环节,加强整改。

要严格审核把关,对于重大政务信息,本单位、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审定,注重加工整理,确保质量。

山东总队严管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近日,山东调查总队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强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与管理工作做出具体规定。

充分考虑基层调查对象的承受能力,严格控制新建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和对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调整。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必须报经审批。总队报国家统计局审批,市、县级调查队报总队审批。严格控制对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调整,确需调整的,必须报经审批。

建立市、县级调查队统计调查项目公示制度,定期公布“市、县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目录”。

加强对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监督、检查。将对地方统计调查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对重要地方统计调查项目进行评估。作为后续调查项目审批和改进的依据。未经审批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将予以废止,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对审批范围,审批材料、法定标识、报表制度的印制等做出更加严格具体的规定,对各级调查队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工作的细节问题作出具体说明。

北京局队两部门联合部署人普宣传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5月25日,北京市人普办、市委宣传部联合召开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人口普查宣传工作。

北京市人普办常务副主任顾充州剖析了人口普查面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严峻形势,以及北京搞好人口普查具备的有利条件,并通报了人口普查的进展情况,希望宣传部门、市属媒体,普查机构共同努力,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

市人普办副主任邢志宏对人口普查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应坚持统一领导、逐级落实,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实施原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领导。各区县委宣传部,普查机构及新闻单位要加强沟通,积极筹划,密切配合,围绕人口普查各阶段工作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达到家喻户晓,人人配合的目标。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傅华强调:要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宣传动员工作。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如何动员全社会理解、支持人口普查工作,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关系到人口普查的质量和成败,宣传部门和各媒体要按照宣传工作总体安排,积极配合普查机构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明确宣传重点,创新宣传形式,搞好典型报道。同时,做好境外媒体的宣传接待和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宣传机制。

四川局建立统计信息定向跟踪监管机制

统计信息的失准、失灵不但会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后果,也严重影响政府统计工作的公信力。四川省统计局通过建立统计信息定向跟踪信息化监管的长效机制,利用政府统计“有形之手”,实施适度的定向统计信息监管以解决纠正统计信息失准,失灵的难题。

由计算中心专人负责每天定时对有关网络、报刊等媒体检索,及时了解收集各网络、各大报刊媒体转载刊登的统计信息及其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收集社会公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

将收集的各种相关反馈信息分类甄别,汇编成“四川统计舆情”,定期报送主管局领导。对公众舆论反映特别强烈的热点信息、敏感信息及时汇编成文报送给主管局领导。

通过统计信息定向跟踪监管机制,对于个别报刊和网站误刊,错刊或故意歪曲刊登统计信息的,及时给予指正,以防止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于影响极大的误刊、错刊或故意歪曲刊登统计信息事件,将启动《四川省统计局建立统计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以降低由于媒体失实报道或炒作带来的影响四川统计工作和形象事件的发生率,并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影响。

天津局以典型引路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为了加强和推动天津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交流经验、树立典型,为实现“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工作目标提供坚实有力的统计基础保障,目前,天津市统计局正式编辑出版了《学习与借鉴――天津市统计”双基”

建设经验交流资料汇编》一书。该书全面展示了局内有关处室、区县统计局、街乡镇统计办等不同层面在强化统计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效,对全市的基层统计工作起到了示范引路和推动作用,得到了各级领导及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统计“双基”建设工作力度,专门组建的统计基础建设管理处,重点从三方面全力推动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是逐步健全基层统计机构,充实基层统计力量,为全市统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二是建立完善了市、区县、街镇乡和居村委会各级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并强化了对基层统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三是加大对部门统计工作协调和管理力度,建立了各专业部门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统计资料制度,有力地促进了部门统计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宣武局队“三心”做好劳动统计制度改革调研

近日,宣武局队为稳妥推进劳动统计制度改革,对辖区内三个行业12家单位的用工情况、工资结构情况进行了细致调研,并充分讨论了劳动统计制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为做好调研工作,局队分别在三方面做到精心、细心和用心。

精心挑选调研对象,充分体现行业特点。本次调研,宣武局队特别选择了具有本区特色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个行业门类,并在三个行业中进一步选择特点鲜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使其中既有规模大、人员多的,也有规模小、用工灵活的。

细心准备调研内容,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本次调研采取上门走访为主,召开座谈会为辅的形式。针对不同行业,专业科室人员设计了不同的调研通知,在调研之前便与单位沟通,告知需要提供的资料、原始表单,使得调研工作能够切实地了解到真实可信的情况和有理有据的观点。

用心撰写调研报告,真实反映用工情况。局队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对各行业各类型单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使得本次调研确切了解到许多企事业单位的用工及工资情况,取得良好成效。

(张慧玲)

牟台局队加强部门统计工作规范管理

2010年丰台局队重新修订的《丰台区部门统计报表制度》贯彻实施,加大了丰台区部门统计工作的规范管理力度。为规范部门统计工作,丰台局队自2008年开始,从完善本区部门统计制度着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将部门统计工作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

加强沟通,使部门统计制度更好满足需求。丰台局队两次向区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并对各部门反馈的修改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归纳和研究,将各部门相关报表中的最新指标及领导和社会公众关心的统计指标补充完善到新制度中,以满足社会各界了解丰台、认识丰台的需要。

有效整合,使部门统计制度更加科学规范。结合各部门单位内相关指标体系的变化及本区功能特点,借鉴市局和有关区县的制度,在新制度中删减了350个指标,增加了76个指标,统计范围涵盖了48个部门,使部门统计制度,体系更加全面完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依法统计,使部门统计管理更加严谨有序。加强对部门统计人员新《统计法》的宣传讲解,强化部门依法统计意识。

(代胜林)

延庆局队积极探索生态涵养发展区绩效评价建设

为落实2010年北京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将统计工作与体现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方面的特色相结合,延庆局队集思广益、挖掘潜能,坚持“三点”原则,开展生态涵养发展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以服务区域发展为立足点。通过分析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特点,探究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发展重心和方向,力求发挥绩效考核指标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符合生态建设理念为创新点,利用延庆县在打造“国际一流旅游休闲名区,国际一流低碳经济社会示范区以及国际一流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源优势,将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创造的生态价值融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践行绿色发展的生态建设理念。

以具备实际可操作性为着力点,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设与统计实际工作相结合,在指标科学性、数据可得性、分类明确性等方面进行实际论证,力争实现设计完成的指标体系与常规统计工作衔接顺畅,确保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推行上的可操作性。

(吴寅洁)

昌平局队严抓三环节确保中加调查优质完成

近期,昌平局队迅速启动中加经济统计项目调查工作,工作中注重严抓准备、培训,上报三个环节,力求调查工作高质完成。

严抓准备环节,力求周密细致。确定人员分工,研究工作流程,弄懂指标涵义,把握重点难点,制定实施方案i通过电话询问、主动上门访查等方式核实抽中的34家样本企业,通知企业准备参加培训,并增添礼品数量,提高企业填报积极性。

严抓培训环节,力求效果突出。培训会上,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向参训l的企业统计人员详细讲解调查方案、计算机程序使用、调查表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等内容,并着重强调了易错指标、相关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及内在联系等重点问题。针对企业提出的疑难问题,现场组织座谈讨论,耐心解疑释惑,提高培训效果。对缺训企业,采取一对一方式补训,确保培训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严抓上报环节,力求质量提高。在调查表的催报,回收、审核过程中全程把关,发现问题一方面及时与市局总队取得联系,寻求妥善处置问题的方法、途径另一方面加强与调查企业的沟通联系,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从源头上控制数据质量。

(郭丽丽)

顺义局队“五环节”紧扣体育产业调查

近日,顺义局队落实市局总队要求,组织开展体育产业专项调查。调查工作主要从争取领导支持、准备,协作、培训、指导五个重点环节入手,力求调查工作高质完成。

领导高度重视。市局总队召开全市体育产业调查会后,服务业科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与领导共同探讨此项调查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安排,确定培训时间、地点、授课人员以及科室责任。

准备工作充分到位。一是确认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二是逐一与企业电话联系,提前告知会议详细内容,遇到对体育产业涵义不理解,不愿配合调查的企业,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三是熟悉调查指标涵义,查阅、掌握相关信息资料,针对区域实际情况,精心准备培训课件。

科室之间相互协助。此项调查涉及商贸科11家宾馆饭店企业,两科室针对调查内容相互交流,借鉴经验。

培训布置细致周全。及时组织开展体育产业调查培训会,讲课同志对调查指标细致讲解,举例说明重点指标填报方法,反复强调审核关系,对企业提出的问题逐一耐心解答。

审核指导及时到位。针对不同企业实际情况采取电话指导和到企业现场指导方式,力求企业填报数据口径正确。

(孙嘉玉)

朝阳局队“三连手、三针对”应对人普难题

近年来,朝阳区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口总量也由五普时的200多万骤增到400万以上,给人口普查带来新的难题。面对困难,朝阳局队集思广益,迎难而上。各街乡普查办根据本地区特点,创新思路,因地制宜,破解难题。

“三连手”克“三个多”。麦子店街道外资企业多,涉外公寓多、外地人多。针对这些现象和普查工作的复杂性,人普办联手地区物业公司和派出所警务工作站,每个普查小组配一名物业员工和民警,共同组成社区普查小组联合办公,化解“三个多”难题,加强了入户普查的公信力和安全性,让受访群众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