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技术服务范例6篇

生态修复技术服务

生态修复技术服务范文1

对机械的维修,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然而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T艺在工程机械的普遍应用,使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技术含量龟的增加,给维修提出了新要求,并针对机械使用的特点,要在配置E、措施卜全匾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建立一种高效陕速反映在机制,使之有足够信心和能力做好这项工作。

2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

维修工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各自的技术劳动,解决了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不同类别和专业人员共同进行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拿出最佳方案,以最经济的方式予以解决。

3 现念的发展

3.1传统的事后维修思想

20世纪初期,工程机械维修一般都是在发生故障以后才进行的,即事后维修。它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地利用了零部件或系统部件的寿命,但事后维修是非计划性维修。浪费r较多的剩余修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3.2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

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设备的磨损机理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机件工作——产生磨损——发生故障——影响使用并危及安全。为使每个机件都达到使用可靠和安全,维修工作就必须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从而形成九奠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这种维修思想包含了主动预防的思想内容,其实质是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性措施,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改变了事后维修缺乏计划性的被动局面。但这种维修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维修工作以直接经验作为指导,只能提出一般性的维修原则,缺乏针对性;二是只着重解决维修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忽视了维修的整体内涵,缺乏对维修管理的研究。

3.3未来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近二三十年来,在预防为主维修思想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广泛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诊断手段,逐步形成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这种维修思想是以对维修对象的系统监控为手段,用大量的原位检测代替离位检测,将单一的定时定程维修改变以可靠性数据分析为依据的维修。它使维修I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主客观更加一致。增强了科学性,减少了盲动性。

4 当今维修业的现状

在国外,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维修业发展。设有专职的维修管理机构。维修企业形式多样,维修市场已趋于成熟,民间维修团体也有40多年历史,经常举办维修设备展览和维修理论、维修工艺大型学术会议,有力地促进r维修业的发展。70年代初,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研究和应用才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建立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推广应用维修新设备、新T艺,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国工程机械维修业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

4.1工程机械维修业的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归口部门。目前,工程机械维修业受到国家部委和丁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几个部门的管理,权力分散、责任不清,难以在政策上上协调统一,使我国的维修业人管理陷入“真空地带”。

4.2缺乏保护维修业正常发展的法律法规,致使维修业发展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5 维修业的发展方向

5.1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光电机械—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E的应用将日益广泛。目前,状态临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已有r较大的发展。实践表明,工程机械性能越先进,结构就越复杂,其维修活动就越f6濑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事后维修、预防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思想,各有长短,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柳市髭地规定某个维修单位或某种机型只能采用某一种维修方式,即不符合实际,又难以奏效。当前,发达国家的工程机减维修主要是。以状态监测为基础,可靠性维修为中心。以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视情维修。今后。随着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的工程机械将装备机电—体化的在线自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仪器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将成为t程机陂维修管理的主导思想。

5.2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

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将成为21世纪工程机械维修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瑞士,工程机械维修服务网已遍布全国,各地区均有配件中心仓库,业务人员仅用两三分种就可以掌握维修站点和某种配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运用网络技术。还可以超越国家、地区和时空界限。将丁程机械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生产厂、维修厂、配件站和使用单位联系起来。实现远程、快速、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生产厂以此作为售后服务的主要手段,通过与工程机械配套的数据采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维修服务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从施工现场获得信息,按最佳效率时就有权取的措施完成售后服务。

5.3发展改善性修理和复合修复工艺

传统的恢复性修理,只能使有故障的机械通过维修后其使用性能接近原机的性能,没有包含技术进步的因素。而改善性修理是采用新装置、新材料和新技术修理旧机,使修复后的旧机大显神通到或接近新机的性能。今后,随着电液技术、cAD技术和材料丁程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的新型工程机械的更新周期将进一步缩短,恢复性修理将更多地被改善性修理所取代。另外。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复工艺来修复零件或设备的复合修理方法。如:焊接+胶粘、多种表面修复技术等。它们能综合各法之长、弥补各法之短,具有最佳的经济效益,将成为修理工艺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高志等编.计算机辅助机构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2000

生态修复技术服务范文2

关键词:远程诊断;专家系统;3G

1、 序论

随着现代电子控制技术渗透到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汽车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汽车电子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的整体性能大幅提升,却客观上造成了能够跟踪和掌握汽车领域高新维修技术的技师和专家的缺乏,而且随着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趋势还将日益明显。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因特网的远程诊断倍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开放式软硬件体系结构也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成为系统开发的必然趋势,今后的诊断设备只有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互联网技术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就为汽车维修行业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提供了快捷和自由的途径,也使建立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讯和信息处理的汽车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成为可能。

2、 远程诊断可行性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已经发展到了利用专业汽车诊断工具进行综合性检测诊断的阶段。但是维修工人技术老化,不全面等问题,经常无法快速、经济地利用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解决故障。维修企业自身诊断资源有限,尤其是对于高档进口轿车,缺乏汽车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由于地域和方式的限制,无法快速、迅捷地满足高速公路上汽车应急诊断维修的需要,而汽车远程故障诊断技术恰恰可以成为传统诊断技术的补充。

远程诊断系统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应用前景的远程故障诊断体系结构,它可以增加用于远程诊断的服务器组资源,可以与该技术领域力量较强的大型维修企业、科研院所或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家建立的故障分析诊断中心互联,同时可以与相关专家建立一种协作关系,共同为系统提供远程故障诊断服务。

远程诊断系统接收到用户发出故障诊断请求后,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汽车维修领域的专家,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调动服务器所有技术资源,实现对故障的实时读取及诊断,并结合现场提供专业维修指导。远程故障诊断技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为用户提供专业维修服务。

远程诊断系统可以建立丰富的诊断数据库和诊断知识库,采用智能分析技术,对知识库中的案例进行汇总、统计。可以依据故障现象和故障代码等手段,自动形成多个维修诊断预案,并由多个专家协同会诊,确定最终的维修诊断方案,指导现场维修人员完成零部件更换等维修动作,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远程诊断系统可提供远程示教、技术培训等功能,对提高维修人员素质,改变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汽车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而国内由于受网络基础、经济技术等条件限制,起步比较晚。但是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汽车远程诊断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在汽车运用领域所占的地位必将日益提高。

3、 远程诊断的系统结构

图1 远程诊断系统结构图

远程诊断系统(Remote Diagnosis System)以互联网为应用平台,分为维修技术中心,服务器组和各地4S服务站等主要角色。

维修技术中心:

召集视频维修专家、汽车技术专家,利用网络通过视频、语音协商,指导现场汽车诊断维修,确保车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实时诊断、维修和技术服务。

服务器组:

包含注册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和案例服务器等具有特定功能的服务器组,用于管理、响应、存储远程诊断过程中产生的请求和案例。

各地4S服务站:

分布于全国各地,装有远程诊断终端系统,可以通过服务器组和维修技术中心进行音视频交互,并将车辆当前即时总线信息实时地反馈给维修技术中心的维修专家,进而接收维修专家的专业维修意见。

4、 远程诊断的功能模块

4.1 网络安全模块

本系统中采用动态域名解析技术,即在广域网内申请具有固定IP地址的注册服务器1台,其它客户端设备在启动时均登录到服务器,并将公网服务器动态分配的IP地址进行注册,之后通过服务器的中转,任意两台设备之间都可以进行数据交互,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图2 远程诊断系统网络模型

如上图所示,假定维修技术中心1与4S服务站2需要进行远程诊断服务,则首先都需要连接到具有独立公网IP的注册服务器上,进行登录注册及身份验证等安全信息核对操作。进而由注册服务器记录二者在这一时刻的动态IP地址,维护类似于路由器中路由表的客户端注册信息表,通过客户端注册时携带的注册信息建立二者间的映射关系。注册服务器与客户端间按照约定的的网络协议进行数据交互,在维修技术中心1与4S服务站2间建立起一条虚拟的通讯链路,使其双方能够进行完成数据交互,进而完成远程诊断功能的需要。

4.2 音视频采集模块

远程诊断系统通过高性能的音视频采集设备,提供高质量、低环境需求的针对车辆故障的服务系统。支持多种会议模式,通过视频、音频、文本、远程桌面等手段以及丰富的车辆故障维修资料、专家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实用的远程车辆故障处理平台,可广泛用于各服务站会议、客户服务、汇报工作、培训、联络等方面。

远程诊断系统采用了高性能的视频压缩技术标准H.264及G.726的音频编码标准,借助该技术实现了视频及音频的实时编码(CIF格式15帧PAL)并精确同步,实现了动态码率、可控帧率、帧模式选择、动态图像质量控制,采用软件及硬件相结合构成,画面、声音清晰流畅,保证了远程诊断系统的画面高清晰性。

H264标准是由JVT(Joint Video Team,视频联合工作组)组织提出的新一代数字视频编码标准,此标准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的大小如果为88GB,采用MPEG-2压缩标准压缩后变成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标准压缩后变为879MB,从88GB到879M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102∶1。H.264的低码率(Low Bit Rate)使其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

采用区域的图 像分割算法与图像的压缩算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对于不同的传输区域按信息的有用程度进行分级压缩。使得压缩后的图像具有高的压缩比的同时又能实现对感兴趣区域的无损恢复,既减少了无用信息的传输对图像传输速度的影响又为专家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细节。

4.3 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模块

远程诊断系统的实时采集分析模块采用高性能嵌入式单片机系统作为平台,采用6万色真彩TFT液晶触摸屏方式实现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交互,系统实时性极强。可以同时支持CAN、K等总线协议,能够对汽车总线上广播的车辆传感器等信息进行实时捕捉、无一遗漏,并以时间点为驱动,经加密、压缩处理后发送给远程诊断平台,能够实时、真实、准确的反映当前车辆的运行状态。并在远程诊断平台端辅以分析软件,以曲线形式将实时数据准确绘制,使得维修专家在异地可以直观的看到当前待检修车辆的动态数据变化,使专家如同在现场般做出最恰当的维修指导。

图3 远程诊断系统采集分析原理模型

4.4 专家系统模块

远程诊断系统将会建立一个完善的针对汽车故障诊断维修的分布式案例系统。可以将典型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过程以多媒体的方式存储为案例记录的形式,并通过互联网将这些存储在数据中心的典型的案例分享给终端,使终端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在线获取典型案例中的知识。由于有些故障和技术现象并非经常发生,因此案例将成为一种十分宝贵的技术资源。可以通过案例来完全复原故障发生时的整个诊断维修过程,使得任何终端用户都可以有机会学习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故障。

专家系统模块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4 远程诊断系统专家系统结构图

5、 远程诊断的扩展模型

5.1 3G网络扩展模型

随着3G技术的日益发展,我国国内的3G网络也越发普及。在现有远程诊断系统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3G手机的音视频功能,为广大车主提供如在修配厂一样的专家服务。车主可以通过3G手机将车辆的故障情况拍摄并实时传递给远程诊断终端的专家会场中,由维修专家针对手机所摄录的故障现象给予快速维修建议,可以为广大车主的出行提供最可靠的服务保障。能够协助广大车主准确的描述故障现象,便于维修专家指定维修方案及调度维修资源,特别是对于在高速公路或郊外需要应急救援的车主,快速准确的定位汽车故障,能够使救援人员更加迅速的赶到故障现场为车主排除故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指导车主进行紧急处理自行排除故障。

应用模型如图所示:

图5 远程诊断系统3G应用模型

5.2 Web方式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Web方式以其平台无关性及方便访问的特性越来越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由于用户可以在全世界任意一台电脑主机上通过网址访问远程诊断系统所提供的丰富资源,其便捷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试想一下,在远程诊断系统日后的应用中,以Web方式构架整个远程诊断体系,并提供专业的维修视频下载,经典案例回顾,高发故障统计等等专业化服务,搭建专家车主交流平台,增强诊断专家与广大车主的交流,能够更加实际的贴近广大车主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跨地域的远程诊断服务平台。在方便广大车主使用的前提下,必将能够更加丰富远程诊断系统的应用领域,真正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开放的汽车远程诊断系统应用平台。

6、 总结

汽车远程诊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涉及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多方面的细节问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也仅描述和实现了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个实用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只有在汽修企业、科研院所、汽车生产厂的协同支持下,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可以确信,由于其准确性和高效性,这一新兴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随着我国的汽车工业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技术服务范文3

关键词:煤矿机械;维修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措施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due to mechanical equipment for all causes of the fault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often occurs, such serious impact on the coal enterprise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We can from the maintainability of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and maintainability of the number of index, time elements, assignment problem, improve the maintainability of the measures and so on are discussed, so to improve the maintainability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has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and meaning.

Keywords: coal mine machinery; Maintenance technology;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endenc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众所周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煤矿的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改善。实践证明,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故障在煤矿生产中经常发生,这样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的高效安全的生产和发展。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维修是煤矿机电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煤矿机电的规范中,维修性的含义就是指在一定的规定时间内,并且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使用机电设备,按规定程序和方法手段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时,使得机电设备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者能完成功能的能力的状态。我们可以从维修性的含义和作用以及维修性的数量指标、时间要素、分配问题、提高维修性的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探讨,这样对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有一个良好的维修性,这是机电设备所具有的固有属性,是通过设计、制造所赋予的,维修只能保持或恢复它的性能,而不能提高其能力。

2、煤矿机械维修现状

第一,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做好次要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自主维修,次要矛盾是煤矿机械制造厂家技术服务。

第二,对于煤矿机电的维修工作而言,没有一个统一的专门的管理部门,这不利于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运行和发展,在现阶段,煤矿机械维修业受到国家部委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几个部门的共同管理,这样造成了权力分散、使得责任不清,从而使得难以在政策上协调统一,使我国的煤矿机械维修业管理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局面。

第三,机械维修业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是一种性质较为单一,结构比较简单的企业,而且只是局限于集体行业、带有私营性质的企业。

第四,在机械维修业没有一个完整的、能够维护煤矿维修业的法律法规,这样就使得煤矿维修业在处理问题时,无据可依、无章可守的混乱局面。这极其不利于煤矿企业、特别是选煤企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维修性的措施

3.1维修可达性要好

可达性是指在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时,能够方便地接近所要维修的部位,顺畅地进

行修理作业的性质。良好的可达性,能使维修人员在心身愉快的状态下,舒适、方便地开展维修作业,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差错以及在部件更换时的干涉。

3.2简化煤矿机械结构

在保证产品功能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简化法设计,简单意味着可靠和维修方便。对在井下使用的煤矿机械,可通过产品的功能分析,简化其外形设计,注重其使用功能,淡化其美观功能,以方便维修作业和降低维修工作量。

3.3模件级更换

对井下出故障的部件,采用模件级更换,而不是零件级更换,这样既可在井下实施快速修理,又可将更换下来的部件带回到地面上的机修厂进行慢慢拆卸修理,修好后再放回到模件库,以备下次再用,这样节约了更换新件的资金和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绿色性。

4、我国煤矿机械维修的发展新趋势

4.1绿色维修技术

绿色维修是现代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新兴理论与技术,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和员工文化素质等因素,煤矿机电维修业存在一定量的污染物、污染源,潜在的危害因素较多,容易造成急性事故,近期危害和远期影响较大。所以,开展煤矿机械绿色维修的研究,对于设备维修作业的污染物防护和治理,确保维修人员的身心健康,减轻维修拆卸或更换所产生废旧零部件的修理再生利用等,都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4.2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

运用网络技术,可以超越国家、地区和时空,将煤矿机械的科研机构、生产厂、维修厂和使用单位协调起来,实现快速、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生产厂以此作为售后服务的主要手段,通过与煤矿机械配套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维修服务系统等,直接或间接地从煤矿获得信息,按最佳时效完成售后服务。

4.3 发展创新性修理工艺。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维修是一种恢复性维修,这样只能使得机电设备的故障通过维修后,使得机电设备的性能接近原来的设备性能,而不能达到完全的恢复,没有包括多少技术因素,所以,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对于创新性维修管理是一种以新装置和新材料,更重要的是新技术为前提的维修工艺,使得机电设备能够回复到原来的性能状态。

4.4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潮流下,维修业中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于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这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同时是在一定的适用范围,机械地规定在一些维修单位或者某种机型,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一种确定的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方式是不符合实际,又难以达到要求的。随着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在煤矿企业,特别是选煤厂中的广泛应用,这样使得煤矿机械将装备机电一体化的在线自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仪器设备结合起来,综合利用,极大的提高了煤矿的可靠性维修性能,这种可靠性维修的特点将会发展成为我国煤矿机械维修管理的中心思想和主导思想。

5、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械设备在整个煤矿的固有资产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特别是选煤机电的维修工作,做好对机电设备的故障分析和诊断维修工作,这是保障煤矿生产能够真正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使得煤矿的生产利用率大为提高,使得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这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样对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何 庆、许贤良,提高煤矿机械维修性的设计途径,煤炭工程,2000

【2】尚延廷、张清山,煤矿机械维修发展的趋势,煤矿机电,2008

【3】何 庆,煤矿机械绿色维修的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3

生态修复技术服务范文4

云计算 备份技术 VMWare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业务系统已经成为大型企业日常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系统所产生的数据也成为运营商的核心资产。在软硬件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的现在,电信运营商的IT系统呈现出集约化[1]、去IOE(IBM、Oracle、EMC)化[2]、云计算化的趋势。

对于电信运营商,大部分业务系统是由各省级单位独立建设,互不兼容。在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要求苛刻、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必需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业务的变化推动IT系统的集约化,运营商纷纷尝试将分省建设、管理的系统集中到全国几个大型中心。集约化后的IT中心带来了数据的高度集中,对系统备份和恢复的速度要求更加苛刻。

与集约化同时进行的是IT系统“去IOE”的进程。去IOE即在服务器设备上,使用标准化程度高的X86服务器逐渐取代高可靠性、生态系统相对IBM Power小型机乃至所有的小型机在核心系统的使用。去O即从小型业务系统开始,使用Scale out架构的开源数据库逐步消除Oracle数据库在运营商的垄断地位;去E即在数据存储领域使用更为廉价的存储方式代替昂贵的高端EMC存储。去IOE在节省成本、降低对原厂依赖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业务系统、数据库及业务数据可靠性的忧虑。

云计算化是使用虚拟化基础架构代替过去孤立的、烟囱式发展的传统IT架构。云计算是在由服务器、存储、网络交换机等硬件的基础上增加了虚拟化层和云层。其中,虚拟化层屏蔽了硬件的差异性和复杂度,为云层提供标准化、可灵活扩展和收缩、弹性的虚拟资源池;云层可以调配硬件资源池,为应用系统提供虚拟硬件。云计算化在增加灵活性的同时,也更来了更多的可能的故障点。

集约化、去IOE化、云计算化的IT系统带来成本节约、灵活度更高的同时,也为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可靠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保障IT系统安全,需要建立稳定、高效的备份系统,将应用系统和数据备份多份后,在异机甚至异地存储。备份系统可以保证在应用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回退到正常状态,是企业IT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 传统IT基础下的备份技术

2.1 传统备份对象

在传统IT基础架构下,备份的对象主要针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文件系统。

操作系统是应用系统的基础,其备份技术也是备份的难点。操作系统备份包括系统备份和系统恢复。系统备份由文件备份、系统数据一致性及系统环境等技术组成。操作系统备份时,系统文件、环境变量等参数会不断发生变化,有可能发生相关文件备份时间不同而导致系统故障的问题[3]。为了保证一致性,需要对备份过程中的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进行备份,在系统恢复时将备份过程的I/O操作重新写入操作系统,从而使系统状态与备份结束时间点的状态一致,降低了系统崩溃的风险。系统恢复在异机恢复方面有可能面临着设备驱动不一致,从而导致恢复后的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数据库备份不仅需要备份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还需要对重要的数据库组件如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进行备份[4]。数据库的备份可以分为静态备份和动态备份。静态备份是在系统没有事务需要处理时进行的备份作业,在备份期间不允许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等活动。静态备份可以很好地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但同时降低了数据库的可用性。动态备份可以在用户事务发生的同时进行,允许在备份期间对数据库进行存取、修改等操作,但这种方式无法保证副本数据的有效性,需要记录下备份期间对数据库的存取等活动日志。数据库恢复时,需要恢复副本和备份期间的日志才能恢复到正确的状态。

文件系统备份可以通过文件系统定位文件所在的页,然后备份所找到的文件。由于存储在磁盘中的文件的页并不一定是连续的,因此在恢复的过程中磁盘需要不断定位,从而导致磁盘负担较大[5]。在文件系统备份中,运营商的话单文件体积小但数量非常多,其备份是一大技术难题。

2.2 常见备份方式

在实现生产中,通常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备份:

(1)使用数据库自带备份工具备份。对于Linux下的Oracle数据库,可以编写Rman脚本备份数据,再通过Crontab配置定时复制命令,将数据库备份文件复制到磁盘阵列[6]。对于MySQL,可以使用自带的mysqldump工具,实现基于InnoDB的热备份[7]。

(2)使用操作系统自带工具。Linux操作系统中常使用dump和restore命令来实现文件系统的全备、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备份方式[8],Windows Server下也自带了Windows Server Backup的备份和恢复工具。

(3)基于存储的硬件备份。存储设备是使用硬件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备份与恢复,速度较快。通过存储,还可以使用更高级的存储技术,如快照、镜像、重复数据删除等功能。同一厂商的存储产品往往具有远程镜像的功能,可以将本地备份数据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自动实现异地备份。然而不同存储厂商间的硬件备份技术使用不同的技术标准,互不兼容,从而导致不同品牌的存储不能实现硬件的远程镜像。运营商的核心数据经常需要保留三份以上的异地备份,就需要在三个地点都使用同一个厂商的存储设备,这也成为基于存储的硬件备份的一大阻碍。

(4)基于备份软件。备份软件集成了各种数据库、文件系统的备份等功能,又具备了镜像复制、快照、重复数据删除、数据校验、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备份等高级存储功能。备份软件从软件上屏蔽了硬件设备的差异,可以统一管理服务器硬盘、磁盘阵列、虚拟带库以及物理带库等存储设备。同时,备份软件也可以实现对不同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不同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MySQL)的备份。通过备份软件,系统管理员不需要对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存储设备和服务器各自编写自动备份脚本,可以在统一的界面上通过命令行或图形化界面集中管理备份设备、存储设备、备份策略。因此,备份软件也是核心IT系统中常用的备份方式。

(5)备份一体机。随着一体化设备的发展,备份软件厂商纷纷推出集成了备份服务器、存储、备份软件的备份一体机设备。这种备份一体机可以在用户快速部署,大大方便了异地数据备份。

2.3 备份软件

备份软件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备份服务器、备份、存储服务器、Web服务器组成。

备份服务器可以自动进行备份作业的调度,通过指挥备份和存储服务器共同完成备份、恢复任务[9]。备份服务器维护着Catalog数据库,在数据库里存储备份恢复作业的信息及物理设备相关的信息。备份一般是安装在需要备份的主机中,调用相关系统的接口。在备份作业发起时,数据由备份读取并传输到网络。对于不同的备份对象,往往需要安装对应的模块。例如,为了分别备份Oracle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就需要在对应的主机中分别安装支持Oracle数据库模块和SQL Server数据库模块的备份。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也需要安装相应的备份。存储服务器可以将关键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虚拟带库、物理带库,负责存储中备份数据的读取和写入。Web服务器为管理员提供Web管理界面。目前主流的备份软件不仅有商用的IBM TSM、CommVault、Symantec NetBackup、HP DP等产品,而且还有开源的备份软件Amanda[10]、Bacula等产品。

3 云计算对传统备份技术带来的挑战

云计算技术在IT基础建设的引入,可减少硬件资源浪费,提高系统部署的速度,但也为备份带来了新的需求。

(1)虚拟机备份。在存储中为虚拟机分配的空间,以虚拟机文件格式方式如.vmdk存储,虚拟机操作系统文件、用户数据放置在这个vmdk文件中。如果按照传统备份方式,要备份虚拟机中的系统和用户数据,就需要在每台虚拟机中安装备份。这种方式在占用大量的存储资源的同时,发起备份时也会占用大量的计算资源,从而影响虚拟机性能。

(2)空白数据的空间占用。在分配虚拟机时,精简模式下的虚拟硬盘根据所需数据量的大小占用存储空间。虚拟硬盘空间随虚拟机数据量增加而变大后,在虚拟机中删除的数据并不会减少虚拟硬盘的空间大小,这样就造成大量空白数据占用了存储空间。如果对虚拟机的备份只是简单复制虚拟硬盘文件,就会出现备份中的有效数据少的问题。

(3)数据冗余程度高。在虚拟机中,往往安装大量相同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这部分数据高度相同,如果直接通过安装在每台虚拟机中的备份来备份数据,则会造成大量的冗余,浪费存储空间。

(4)备份颗粒度过大。通过虚拟化平台自带的虚拟化接口可以备份和恢复整台虚拟机,但往往需要备份的数据只是虚拟机中的部分用户数据,而不是完整的虚拟机。虚拟机级的颗粒度会拖慢备份恢复速度,消耗大量的存储空间。此外,这种方式也无法感知应用,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基于上述情况,传统的备份方式已经不适应云计算时代的数据备份,亟需针对云计算的数据备份技术。

4 云计算环境的备份技术

4.1 基于云计算的备份技术

在云计算环境下,调用VMWare在数据存储方面的接口,可以有效地解决虚拟机的备份难题。

(1)无备份。VMWare开放了VADP(vStorage

APIs for Data Protection,用于数据保护的虚拟存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数据保护存储接口。备份软件调用VADP,即可与集成在vCenter中的vStorage for Data Protection模块通信,对每台虚拟机都实现不需要第三方备份的备份,从而减少备份对虚拟机计算资源的消耗。

(2)数据块修改跟踪。VMWare提供的VMKernel

级技术CBT(Change Block Tracking,数据块修改跟踪)可以判断在最后一次快照后是否有虚拟机数据块被修改,并标记被修改的数据。备份软件调用VADP接口,即可备份被修改的增量数据,而不需要对虚拟机文件做完全备份。

(3)文件级备份恢复。VMWare FLR(File Level Recovery,文件级恢复)提供了浏览和装载虚拟机备份数据的功能。通过备份软件,调用VADP的FLR功能,可以实现对虚拟机的文件级颗粒度管理,而不需要做虚拟机级别的备份。

(4)重复数据删除。传统的重复数据删除常使用固定数据块或者固定长度数据段等技术进行重删,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即使数据集发生了非常小的改动,都会导致整个固定长度数据段的更改,从而不被识别为冗余数据。对于虚拟机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常采用可变长度数据段。VMWare VDP(vSphere Data Protection,vSphere数据保护)技术能够分析数据集的二进制数据结构,确定数据段的边界,且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体积的文件,从而实现智能化的重复数据删除。

(5)vCenter集成。备份软件以vCenter插件的形式集成到vCenter的管理界面中,方便vCenter管理员管理虚拟机的备份,而不需要到专门的备份软件中处理。

(6)应用感知。对于虚拟机中安装的SQL Server、

Exchange、SharePoint、Active Direct等应用系统,可以通过在这些应用所在的虚拟机中安装VDP客户端,即可实现来宾级细粒度的管理,从而实现对虚拟机中的应用感知。

4.2 重复数据删除

对VMWare vSphere虚拟化环境,使用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对其中的30台虚拟机总共1053GB容量的虚拟硬盘进行全备份。在自动识别并剔除空白空间后,需要备份的数据只剩下虚拟硬盘数据的76.5%。而在使用重复数据删除进行消重后,实际写入存储空间的数据只有源数据的29.4%,因此实际重删比为70.6%。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大大减少虚拟机备份所需要消耗的存储空间,具体如图2所示。

初次全备份需要数小时的时间。在虚拟机进行数据读写操作,增加少量用户数据,此时再做全备份,备份时间可缩短到数分钟。这是由于调用了VMWare的CBT技术,使备份数据仅为修改的部分数据,从而加快了备份速度,减少了网络流量和备份数据量。

5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传统IT基础架构下的备份技术,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等3种主要备份对象,总结了利用自带工具、存储硬件、备份软件和备份一体机等常见备份方式,描述了备份软件的架构,并分析了传统备份方式在云计算时代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云计算环境下的备份技术,并指出了无备份、数据块修改跟踪、文件级备份恢复、重复数据删除、vCenter集成、应用感知等关键技术。在实际虚拟化环境中,证明了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块修改跟踪等技术的有效性,为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备份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鲍明曦,朱源,邓丽华. MSS全网集中建设助推集约化运营[J]. 通信企业管理, 2013(12): 75.

[2] 田熙清,陈泳,胡颖茂. IT支撑系统技术架构的去电信化思考[J]. 移动通信, 2014(5): 68-74.

[3] 张效斌. 备份系统在云中心的部署与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29): 6530-6532.

[4] 宫婷. 计算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技术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21): 155.

[5] 肖克辉. 文件系统备份中目录树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D]. 广州: 中山大学, 2005.

[6] 张云帆.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策略[J]. 计算机工程, 2009(15): 85-87.

[7] 邬文轩,胡晓勤. 一种基于MySQL Innodb数据引擎的增备方法[J]. 计算机安全, 2013(5): 30-33.

[8] 杨宁. 基于B/S模式的Linux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广州: 中山大学, 2008.

生态修复技术服务范文5

(1)对河道生态建设认识不足。近年来,各级水利部门在河道整治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虽然已得到足够重视,但在实际河道整治中缺乏相应的措施,主要还是以截污纳管、疏浚、护岸改建等为主,人们还未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的河道建设转向有丰富景观环境、地域文化特色的河道生态建设上来,对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未取得新进展。(2)对河道生态建设理解片面。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河道治理的新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集合了水利工程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上的科学治水理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岸边多种绿化,水中多种水生植物,河道里多养水生动物、微生物就可以达到水生态系统修复了,纯粹从景观美学的角度出发,没有全面考虑河道的基本情况及其功能定位。(3)对生态河道的管理措施不到位。通过仔细调研各设计单位设计的河道生态整治方案及河道景观设计方案,发现在所有方案中都提及整治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即要通过修复河道的水生态系统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但在具体实施上缺乏详细的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另外,在以往的河道整治中对垂钓考虑不足,市民随意垂钓,存在践踏绿化、随地丢垃圾现象;有的植物景观效果好,但是养护难度较大;有的水生植物容易疯长,增加了收割难度;有的浮水植物容易积聚漂浮垃圾,增加了河道保洁难度。

2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探索

2.1河道生态修复实例徐汇区西上澳塘,河道总长度1975m,北接蒲汇塘,南连漕河泾港,整体河道呈直线型,河道宽度13~17m,从河道水质监测指标来看,属于地表V类水,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两岸绿化单一,品相不佳。2008年在西上澳塘开展了河道生态修复课题研究,通过采取人工增氧、光电反应、生物膜、水生植物、底泥生物氧化等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考察它们对河道水体的治理效果。图1为西上澳塘生态修复工程示意图。

2.2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2.2.1人工增氧技术(1)技术简介。人工增氧是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通过一定的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体溶解氧,加速河道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设备(如水车增氧机、提升增氧机、微孔曝气等)和移动式充氧设备(如增氧曝气船),可以充空气,也可以进行纯氧曝气。(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布置了3处喷泉、2台提升增氧机和2台微孔曝气器等三种充氧设备。通过2008~2010年水质监测分析,溶解氧平均值基本维持在2mg/L以上,最高达10mg/L左右,为好氧微生物及以藻类为食的一些原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有助于好氧生物区系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增加了河道生物多样性。

2.2.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1)技术简介。复合生态滤床是一种特殊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污水生态治理技术。由于其建设和运行费用低,能耗少,维护方便,而且具有一定的景观作用等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复合生态滤床是由集水管、布水管、动力设备、生物填料、水生植物及复合微生物等共同组成。(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布置了复合生态滤床5套,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复合生态滤床对CODcr去除率10%~17%,SS去除率12.5%~30%。由于河道水位的影响及滤床上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周期,滤床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对氨氮、总磷去除效果不是很明显,详见表1。

2.2.3光电反应技术(1)技术简介。光电反应器是结合光催化强氧化微絮凝工艺,利用光催化反应处理污水的设备,由紫外灯、石英套管、变压器、钛网等组成。该反应器不用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少,运行费用低、处理量大的特点,能够杀灭细菌和藻类,改变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特性,使得有机污染物变得更加容易分解,且无二次污染。(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设置了光电反应装置5套,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光电反应器对CODcr去除率10%左右;在叶绿素a浓度较高时(但未超65ug/L),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达61.8%,对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除藻有较好的效果,详见表2。

2.2.4生物膜净化技术(1)技术简介。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繁殖。由于填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不需借助任何外加的机械设施便可在水中不断摆动和波动,多余的生物量会自然脱落更新表面。其使用合成纤维制成,可以抗污水和化学物的侵蚀,能防止由于微生物膜的生长而引起的填料断裂和粘结,可以保证微生物的繁殖力并提高其代谢率。水体与载体接触时,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被微生物吸附、分解氧化,使河道水体得到净化。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厂、河道、湖泊、生物反应器。(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布设生物膜2处各3组,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生物膜对氨氮、总磷有一定的去除率;CODcr去除率达17.8%,BOD5去除率达27.6%,详见表3。

2.2.5水生植物修复技术(1)技术简介。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不仅是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标志,也是一种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富集作用去除水中的营养盐。另外,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影响水体的pH值,当pH值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氨氮会以气体的形式从水中逸出,从而促进氮的去除。(2)技术效果。西上澳塘种植水生植物浮床6处共计800m2,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从监测数据平均值分析,对氨氮、总磷去除率达3.0%,对化学需氧量去除不明显,详见表4。

2.2.6底泥生物氧化技术(1)技术简介。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水体或流动、或受潮汐影响、或间歇性换水,而底泥是河道多年污染的积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进行迁移和转化影响水体,是河道黑臭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底泥生物氧化是将含有氨基酸、微量营养元素和生长因子等组成的底泥生物氧化配方,利用靶向给药技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河道底泥表面进行生物氧化,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原理,河道中形成强烈的硝化环境,底泥中形成强烈的反硝化环境,通过相互耦合,除去底泥和水体中的氨氮和耗氧有机物,同时在河道泥水界面形成一层棕色氧化层。底泥好氧层一方面分解底泥厌氧层渗出的有机质和其它污染物,一方面分解来自河道污染物、浮游动植物残体,提高河道自净能力。(2)技术效果。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从监测数据平均值分析,对氨氮去除率达35.1%、总磷去除率达36.9%,去除效果较好,而对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7%,效果不明显,详见表5。

2.2.7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1)技术简介。生物多样性是建立生态系统很重要的一项技术,通过人工调控受损水体环境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来摄取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来控制藻类的过量生长,提高水体透明度,完善和恢复生态平衡。(2)技术效果。依据2008~2010年西上澳塘水质监测数据,该河道水体中藻类和原生动物种类也均有所增加,从数量而言,从原先的103提升至108,初步说明经过生态修复,水体生多样性有所提升和改善。另外,河道中各种鱼类较多,垂钓者增多,这也说明西上澳塘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已有较大提高。

3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体会

(1)专项研究,探索河道生态修复模式。通过借鉴现有的水生态修复理论,2008年徐汇区河道管理部门会同专业单位开展了“感潮河网地区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课题研究,先后在西上澳塘、三友河进行试点,采取恢复重建河道生物多样性,设置人工湿地,利用水生植物浮岛、微生物挂膜等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组合应用,从而促进河道水体生态平衡系统的建立,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积累了一定河道水质修复经验,编制了“河道水生态治理管理手册”,为后续区域河道生态治理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探索建立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基本管理模式。(2)积极实践,提高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河道生态修复建设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还没有十分完善的理论,因此,河道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在需要整治的河道上因地制宜开展河道生态修复的研究与示范。如目前徐汇区正在开展的“徐汇区河道污染底泥清除技术运用课题研究”,采用改良的设备及新型吸泥脱水相结合的工艺在漕河泾港进行试验,探索在非断流情况下河道污染底泥清除的应用成效,探索科技成果在应用中的深化提高,寻求改善河道水质的新思路[5]。(3)因地制宜,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河流生态修复建设工程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河道的护岸和绿化现状,综合考虑植物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净化功能、养护成本和观赏价值等,在水生景观植物的选择上应突出水质净化功能。这样既可以与河道周边环境相协调,又可以有效降低投资和成本。同时,在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沿河居民亲水、享水、乐水的愿望,合理设置亲水平台、休闲椅、垂钓点,布置宣传警示标牌,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让河道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4)加大投入,引入河道生态修复新技术。做好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近几年在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中,徐汇区引入了喷泉装置、太阳能曝气、水生植物浮床等生态修复技术,达到了既改善河道水质,又美化河道景观的效果。今后,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建设,积极引入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新技术、新方法,在科研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为河道生态修复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4结语

生态修复技术服务范文6

【关键词】汽车;维修;管理;对策

前言

汽车的性能指标是确保汽车发挥正常使用效果的关键,汽车维修管理却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及使用寿命的基础。只有对汽车进行科学的维修管理,使其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才能为其安全、可靠行驶提供保障。但是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汽车维修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汽车维修工作真正为汽车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汽车维修管理。

1 汽车维修现状分析

由于受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限制,汽车维修行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对汽车维修管理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业标准有待完善。行业标准不完善,开业技术条件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从而阻碍了这些新型维修模式的发展。第二,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严重。目前的中国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从生产领域来说,整车生产企业认可的配件、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剩余产能生产的配件、仿制配件、假冒伪劣配件等一同流入市场。第三,维修行业和汽车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在对个体汽车检修业户管理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无组织状态,没有统一领导,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汽车管理部门对这些个体汽车检修业户的监管力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个体汽车维修厂设备不齐,技术落后,难以形成一定维修规模,无法保证当地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个体维修厂技术人员的水平较差,缺乏正规培训,而且设备陈旧,资金短缺,修理工艺停留在手工作业的水平上,根本无法保证汽车维修质量;小修厂收费标准极不统一,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个体维修小厂,检测设备不全或者根本没有检测设备。第四,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汽车维修全行业整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低、事故率高、维修成本高。第五,汽车维修方式改革中存在一些问题。未能摆脱原维修方式的周期结构制约现在,仍有不少维修企业不是以检测诊断为依据,参照机械运行记录,综合评定之后来确定修理方案,而是以简单的经验判断替代状态监测,仍然是按汽车运行时间分期进行项目检修,致使修理项目与汽车实际故障状况不相符。第六,汽车诊断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多种多样的维修技术极大地方便了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使得维修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提高。然而,现阶段有些汽车维修企业的故障诊断技术,检测手段和保养、修复技术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2 加强汽车维修管理的对策

(1)根据汽车维修管理现状不断完善汽车维修管理机制。加强横向联合,形成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合力。由于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涉及交通、工商、税务、城管等多个部门,常常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而使各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大大削弱。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横向部门的配合,营造齐抓共管的声势。形成汽车维修市场的动态长效管理机制,汽车维修市场是一个动态的市场,所以汽车维修行管部门要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的变化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及时调整管理的方式方法。

(2)横向联合促进自律。促进企业内的横向联合,走专业化生产道路汽车维修专业化代表汽修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维修行业发展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附属和补充,从矛盾的相互作用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汽车工业发展,做好市场调研,为维修行业发展进行统一、科学的规划,调节供求关系,引导企业横向联合,走网络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促使汽车维修从附属型走向独立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健康发展。积极开展行业优质服务活动,汽车维修协会应结合全行业实际,开展“用户信得过企业”“优秀企业”评选活动,开展此类活动,利用外部机制,激励企业改制、转制,优化行业结构,净化行业风气,加快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维修市场。促进汽车维修企业间的自律,环境问题是社会的一大问题,依据国外经验,排污严重的车辆占汽车总数的10%~15%,而这些汽车大多数是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维护造成的。因而车辆维护在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维修行业协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通过其自律作用,可以指导汽车维修企业认真承担汽车尾气治理任务,把住维修、质检质量关。

(3)重视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注重现代修车理念的培养,传统修车一直统治着我国修车行业,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汽车修理工,这种修车流程关键在于判断汽车故障点,这种凭经验修车在过去修车实践中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产车、进口车大量涌现,种类繁多,低、中、高档车应有尽有,汽车上的高科技产品的配置越来越多。这种局面对我国汽车修理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每位汽修人员必须面对这一切改变,墨守陈规、因循守旧者终将被淘汰出局。传统经验修车法将不再有昔日的辉煌,一个修理工今天修车遇到的问题,也许他以后永远不会再遇到,面对他的或许永远是新车,永远是新故障。在这种情况下,经验无处可寻,再也不能像传统修车那样,跟着感觉走,,感觉发动机坏了,就拆发动机,感觉变速箱有问题就拆变速箱。对于现代的轿车,这样凭感觉修车是非常有害的。改进汽车修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专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4)掌握新的维修技术。设备越是先进复杂,维修工作就越依附于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因而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重点之一就是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其另外一个研究重点是不解体保养技术和现场快速修复技术。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多年来,我国在开发、研制检测设备仪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多家科研机构针对现代机械设备中的电气系统、电子自动监控系统的性能参数的测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为建立以后的机械自诊断系统创造了基础。因而从长远来看,设备的自诊断系统将成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重点。在现有互联网上建立基于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设备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它可以让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实时了解到设备现场的运行状况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故障诊断中心和专家就可以准确、及时地对机械的状况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不解体保养技术及现场快速修复技术是施工现场保证机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因而一直是行业研究的重点。由于它们都是建立在新材料、新工艺的基础上的,因而建议行业在这些方面多做工作,以扩大不解体保养及现场快速修复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