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范例6篇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范文1

到今天,微信用户已经超越5亿,势头加速度不减。这两年肯定是微信发展最关键的机会窗口期。微信可谓生逢其时,幸运连连。如果早几年,处于垄断巅峰时期的运行商很可能痛下黑手,窒息于襁褓之中。好在微信崛起之际,恰逢新一届政府换了全新思路,大力倡导信息消费,频频给各行各业的垄断者开出罚单。运行商风声鹤唳,不能再逆势而动。这个机会窗口期不遭遇运营商垄断力量狙击,微信就可以顺利突破临界点,走出国门,势不可挡地走向全球!

 

怀抱这种乐观的判断,我们来看看未来3~5年,微信这个产品的基本定位和预测。

第一个定位,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是即时网络时代的第二个杀手级应用!第一个当然是微博。微博是即时网络时代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但是,微博被微信超越是顺理成章的。博客的用户是具备良好写作能力的群体,中国的主流目标用户大概是1~3亿级别;微博就是所有能够发短信的更大范围的群体,主流目标用户大概是3~5亿级别;而微信更上一层楼,所有会说话,或者说会用电话的人都可以成为微信的用户,主流目标用户就直接上10亿级别。

 

所谓杀手级应用,定义很多。但是,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那就是很多人会因为某个应用而做某事。比如当年很多因为文字处理或者上网而买电脑,所以文字处理和上网就是电脑的杀手级应用。后来很多人为了看新闻、玩微博而上网,所以门户和微博就是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微信而使用手机,所以微信是智能手机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第二个定位,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第一基础应用和基础平台。微信以网络时代的多元化沟通作为核心,不会仅仅甘心于单一的热门应用。微信目前已经综合了短信、即时通信、邮件、LBS、SNS和微博等全部或者部分的功能。甚至,微信真正的野心,超越了互联网应用,而直插传统电信业务的心脏,包揽语音和视频的沟通、交流等基本通讯功能。微信的崛起必然是以传统电信业务的全面衰退为背景的。3~5年之内,当微信活跃用户达到10亿级别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微信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基础应用和第一基础平台。那时候智能手机首先是微信的终端,而不再是运行商业务的终端!

 

第三个定位,微信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个世界级产品。目前成气候的互联网主流应用,包括邮件、即时通讯、门户、搜索、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几乎都是美国为发源地。微信虽然原创地不是中国,但是崛起在中国。目前微信海外用户已经顺利突破1亿,前景开阔。微信成为中国互联网走向世界的第一个主流应用,也是中国互联网全球崛起的标志。

 

第四个定位,微信很可能成为中国互联网全球化的基础平台。目前看来,微信成为中国互联网走出去的排头兵的势头已经形成。随着3~5年之后,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平台,那么,很多中国互联网应用可能将通过微信平台这个渠道走向全球,走进全球各国互联网用户的面前。这个渠道意义就非同一般。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纸媒;对策与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迅速,新媒体的发展崛起速度也越来越非常快,媒体受众也比较倾向于新媒体,能够从新媒体中得到需求的满足,这些现状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这都不断挑战着新媒体和纸媒并存的格局。与此同时,纸媒的弊端也日渐明显,报纸等的媒体作用越来越弱,报纸信息的传播速度较慢,而且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媒体受众对阅读报纸的需求急剧下降,对于纸媒来说,现阶段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既有生存危机,又有发展机遇,所以要抓住机遇,不能简单地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平移,应该对受众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纸媒认清自己的优势,创造更强的生命力。

一、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及其弊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崛起,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以纸媒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媒体已经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剧烈打击,在新媒体时代,纸媒的衰退已经成为共识。从实践角度上来分析,纸媒传播信息速度较慢,纸媒的传播速度远不如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互联网阅读、移动终端阅读都可以让用户第一时间得到新闻,然而纸媒在排版制作发行过程中就会导致纸媒的传播信息能力滞后,时效性比较差;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传播效果较差,互动性差。现如今,微博、微信的崛起能够使用户快速获取新闻信息,并且可以一键收藏和分享信息,从而可以实现传播信息新闻的效果,然而纸媒环境下,用户并不能够及时的有效的进行信息共享,其传播效果很差,资源共享的功能比较薄弱。所以说,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二、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对策和发展方向

(一)坚持报网互动,树立权威形象

对于纸媒的一切弊端,我们可以通过实现报网互动来避免,互联网信息更新较快、信息量巨大、用户较多的优点刚好可以与纸媒的缺点进行弥补,再加上纸媒具有的权威性特点,报网互动可以带来更大的发展前景。报纸可以和门户网站进行合作,通过电子邮箱、留言板块等的方式向社会征集信息来源,并使得报纸利用互联网的留言、论坛及讨论组等功能,与用户进行紧密的沟通和互动,避免纸媒带来的传播信息的滞后性和互动性差的劣势;对于报纸的采编和制作也可以结合互联网,通过微博、微信来进行灵活,不能够只限于纸质,要紧跟世界潮流,关注用户的习惯需求,聚集大量的忠实用户,从而实现经营模式的互动,实现报网互动的有利局面,增加新的经济来源;由于网络新闻杂乱多的特点,其重复性比较严重,而且网络新闻没有主次之分,新闻比较粗糙,不具有权威性,纸媒经过排版、制作、出版的过程,其权威性比较高,我们要坚决树立其权威形象,以优制胜,纸媒要坚持精品的意识,加强深度报道,进一步在用户中树立权威形象。

(二)对纸媒市场进行细分,抓住不同用户的版面视觉感

在纸媒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对纸媒市场进行细分,我们可以根据读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知识了解程度、对媒体信息的兴许爱好等,将报纸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比如对于老年人的报纸,在字号上要大一点,便于老年人阅读;对于青少年的版面内容要使得纸媒的排版制作与摄影部相结合,将精彩的文字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在纸媒的视觉版面上,M行生动活泼的制定;对于城市中的时尚人群,要打造更加精致的报纸杂志。而且要利用纸媒的优势所在,纸质版的阅读可以给用户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各纸媒之间进行细分市场的划分之后也要进行整合发展,多家媒体进行合作,要分别瞄准一个类型的读者群,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合作过程中也要齐心协力减少印刷过程中的成本,增强纸媒的细分发展前景。

(三)追求纸媒的年轻化,大力发展纸媒电子版

年轻读者作为媒体阅读的主力军,纸媒的落没主要是因为年轻读者大量流失,这无疑是釜底抽薪,切断了纸媒的发展,因此,纸媒要想保持一定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年轻化,要研究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使用客户移动端的年轻读者作为纸媒电子版的巨大的新生力量来促进其发展崛起。要用各种宣传手段来吸引更多的纸媒青睐者,不仅仅要利用新媒体的客户终端进行纸媒的宣传,还要推出纸媒电子版,利用用户在与纸媒的互动过程中进行分享宣传,亲身体验的纸媒创作更加能够使用户分享信息,在新媒体发展较快的同时,各种新潮文字、时尚元素、拼图软件也在不断兴起,将摄影部分的选用照片工作与用户进行互动,并要求用户来进行图片剪裁设计,进行网上的简单排版,充分发挥用户的能动性,尽全力宣传纸媒电子版的发展。关注纸媒的年轻化,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增强其阅读主力军,才会延续其生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的纸媒虽然受到了冲击,但要认清纸媒的现状和弊端,通过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报网互动的形态,根据媒体传播的自身特点来进行报网的优势互补,努力推动纸媒的进一步发展,并从纸媒的年轻化作为突破点,大力发展纸媒电子版,获得更多的年轻的纸媒阅读者,增强其阅读主力军。纸媒要认清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挥自身的优势,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造自己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勇军.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高校信息化建设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7:68-70.

[2]叶大伟,徐玫,吴丽芳.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探析[J].学园,2013,26:37-38.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范文3

体验:注重创意的产品最具爆发力

有人说,用户在前30秒的体验决定了他是否会继续使用这款应用。因此,要想留住用户,就需要着力提升用户体验,争取让应用在30秒之内就赢得用户的青睐。对于移动平台而言,用户不仅仅是市场,更是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提升用户体验不仅能够吸引、留住用户,更可以赢得市场。

其实,注重创意的产品才最具爆发力。好的产品本身对用户就有着无限的诱惑,作为平台的应用,一定要有创意。因为只有有创意的产品才能激起用户的好奇心,让用户有继续玩下去的欲望和兴趣。当然,除了赢得用户之外,有创意的产品还能得到投资商的信赖,为平台赢得资本的支持。

用户:越挑剔可能越忠诚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仅靠创意而忽视推广的产品,并不能快速积聚人气,算不上成功。那么,平台该如何进行推广?从短期来看,广告可以迅速获得用户的关注;而从长远来看,在赢得用户青睐的同时,辅以产品留住用户,继而通过口碑培养用户的忠诚度。

而最有挑战的是,一款好的产品必须具备打动挑剔用户的能力。

随着人们需求的日渐多样,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产品都表现得非常挑剔。但不可否认的是,挑剔的用户也是能够带来口碑的用户,只要赢得了这部分用户的心,就能赢得他们的忠诚度。因此,平台可以深入研究挑剔用户的喜好和需求,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推广,根据他们的需求适当调整产品。

开发者:懂得运用天赋和耐心

对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言,要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顺风顺水,似乎并不是特别困难,它们只需要投入足够多的资金,就能够实现产品的曝光度等,但对于创业型公司而言,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非易事,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天赋,一是耐心。天赋就是创意加资源,找到用户群和立足点;而耐心就是等待用户的认可,积累用户信任。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范文4

现在,微信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这一点,任何人都可以轻松预测。但是,对于微信,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更大胆的层面上。

2011年国庆,我猛用了微信3天,头昏眼花。说真的,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产品。但是我知道,到今天,互联网发展的驱动力早已经远离我们个人的喜好和个人的直接经验。

当时,我在本子上简单写了一个预测:当微信用户突破1亿,说明微信的确是一个严肃的互联网应用;当微信用户突破两亿,微信将引发社会的关注,尤其是运营商的关注;当微信用户突破3亿,运营商将有史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的威胁,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互联网竞争的痛;当微信用户突破5亿,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主营业务必然崩溃,开始长期的、不可抑制的收入下滑;当微信用户突破10亿,未来手机将不再是运营商的终端,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微信终端!而当微信用户突破10亿,那么,20亿、30亿用户也将势不可挡。微信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个世界级产品,第一个可以与Google、Facebook、Twitter等竞争和超越的互联网应用。而当一个中国互联网公司可以掌握20亿、30亿用户,中国的软实力将真正可以与美国有资格竞争!

今天微信正在我预测的轨道上高歌猛进,势头超越了当初最乐观的估计。2013年,微信用户将在年初突破3亿,在年内突破4亿,并开始冲刺5亿。微信5亿用户,这是中国运营商的生死线!所以,这个阶段,是微信最生猛,也最危险的时刻。如果运营商在2013年无法有效狙击微信,那么,基本上它们现在就可以准备书写墓志铭了。

微信原来只是一个微聊类的小产品。但是,因为腾讯即时通信的巨大用户群,今天的微信已经是一个集成短信、即时通信、微博、语音通信、视频通信、SNS、LBS等各种移动时代的应用。也就是说,微信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集大成的互联网第一基础应用!未来网络时代,网民拥有微信,就可以几乎拥有一切了。

微信无疑是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有史以来最野心勃勃的产品!微信将颠覆的,会比它成就的更多。2013年,因微信而第一个牺牲的就是微博。2012年,微信已经硬生生切断新浪借助微博重新崛起的抛物线;2013年,微信还会将新浪带入更严峻的困境。所以新浪必将展开各种明里暗里的反击和攻击。之前因为3Q大战和3B大战而拉低的互联网业界竞争水平,将因为微信和微博的竞争而更加下探。

但即便如此,腾讯和新浪之间的战斗还不是微信2013年的重头戏!

2013年微信造就的最大悬念,就是引发中国互联网与运营商的第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的过程会如何惨烈?情节将如何跌宕起伏?战争结局的胜负将如何分出?这一切都将无比扣人心弦。未来手机究竟是运营商的终端还是微信的终端,这个严峻问题在2013年将提前摆在大家面前。这场竞争的手段之恶劣和凶险有可能超越我们现在脑细胞具备的功能。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范文5

今年1月30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最大杂志集团时代公司(Time Inc)宣布拟裁减6%岗位,约500人,试图扭转因印刷广告下滑而引起的利润颓势。去年前九个月营业利润暴跌38%至2.63亿美元,总收入同比下滑6.2%至24.7亿美元。这是继2008年Time公司裁员600人后又一次大规模裁员。纸媒冬天也许真的来了。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的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对传统纸媒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纸媒行业是否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消失的讨论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如果说前几年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给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危机,那么近两年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迅猛发展对纸媒的冲击则是致命的,TIME的又一次大规模裁员就是移动互联网对纸媒冲击的最好解释。面对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迅速崛起,纸媒如果不作出一个迅速彻底的改变,消亡似乎在所难免。

曾经听过一个报社集团的老总关于纸媒行业未来的演讲,他说纸媒现在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但是纸媒的危机不是第一次,在广播、电视这些新事物产生时,报纸一次次挺住了,证明报纸有着其独特的定位,所以将在这一次新媒体的挑战中继续存活下来。他举了现广播在面对电视冲击下衰败又重新崛起的一个过程。笔者对其观点持怀疑态度,因为广播的崛起得益于汽车的普及,开车时人无法看电视只能听广播,是由耳朵替代眼睛去“阅读”才有了广播的再次崛起。但新媒体和报纸、杂志都是需要用眼睛去看的,这就造成了其功能上的冲突,不同于电视和广播在视觉和听觉上的互补性。所以,用广播重新崛起的例子来乐观估计纸媒的未来显然不合适,而且现在越来越多新科技产品的出现都对纸媒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纸媒只有死路一条,相反纸媒在面临危机的同时也有着新的机会,就看纸媒能不能打破传统、积极迅速地寻求改变。纸媒要想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生存下去,唯有放弃“纸”抓住“质”。纸媒不要被传播媒介限制住,认为只有以纸面印刷为形式的媒体才能称为纸媒。当然在传统意义上应该是这么认为,但是现在纸媒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一定要放开对传播形式的限制,也就是放弃“纸”。笔者认为,在现在这么一个全媒体时代,纸媒应回归到媒体的本质,即专业化的文字采编报道,其传播介质可以是多样化的。网页、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各种好的传播形式都可以为纸媒运用。所以,转变观念给予纸媒以全新的定义,纸媒的未来还是很光明的。

同时,由于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纸媒的报道形式将不再局限于文字、图片,还可以配合相应的视频、音频,这是在传统的纸质介质上无法实现的。这样纸媒就可以打破电视媒体对视频采访的垄断,自己的报道形式可以更多样化、全面化,文字配合相应的视频将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说新媒体的发展在这一方面为纸媒带来了机遇,从此视频采访将不再是电视媒体的特权,纸媒有了更丰富化的报道形式。

有些人认为纸媒一定是以纸为载体的,不然就不能称为纸媒,如果脱离纸质载体,那等于向新媒体缴械投降,他们对新媒体这种新事物有着天然的抗拒,但是对新事物抗拒是没有用的。抗拒的结果只会是被新事物淘汰,对自己自觉的扬弃是为了获得伟大的新生,而在逃避中最后被对手淘汰那只有灭亡。柯达当年因为害怕自己发明的数码摄影对自己的胶卷业务产生影响而故意不发展数码相机,最后被其他积极发展数码摄影技术的对手彻底打败直至破产;无独有偶,触摸屏技术是诺基亚先发明的,但诺基亚自信于自己的键盘手机市场强大,结果苹果运用诺基亚发明的触摸屏技术把诺基亚赶下了神坛。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且传播速度飞快的时代,不要害怕技术变革,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永远站在科技的最前沿,以开阔的眼光去适应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这个时代永远不会落败的王者。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范文6

让我们和尼采挥手告别,他说“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他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在比特币和二维码的时代,没人拒绝时代,人们信奉的教义是“做风口上的猪”。

写这篇文章的心情有些复杂。掰着手指头数数,春节后两周时间,已经有六位媒体朋友辞职创业,无一例外地投身互联网行业。担任京城某家知名报纸体育部主编的A,辞职创业做一个专门针对跑步人群的APP;S挥手告别工作十几年的南方报系,创业做女性人物类访谈公号;财经记者L要去做互联网金融;Z拉到了一笔投资,要去四川搞互联网农业,他说“那是一个广阔的市场”;Y稍微不同,不是从0开始创业,她要加入一家巨无霸医药企业运营企业新媒体。音乐响起,你不能阻止人们去跳舞。

李克强在他最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他承诺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他宣布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还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李克强以“创业总理”著称,他推崇诺贝尔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的思想,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这一波浪潮来势汹汹,我身边的朋友、我所处的行业正在暴风眼中。“互联网+”到底指什么?广义地讲,就是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尤其是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霞将互联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70—90年代是学术科研阶段,出现Internet概念和万维网;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10年前后是生活服务阶段,出现了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Google、亚马逊、阿里、Facebook、Twitter等;2010年至今进入生产服务阶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开始与工业加速融合,出现网络制造、云制造、智能制造,出现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穿戴、智能机器人等,消费互联网正式过渡到产业互联网。

如果画一张“互联网+”的帝国征战路线图我们会看到什么?如蒙古铁骑从东亚出发洪水般向南向北向西侵蚀整个亚洲大陆一样,这场攻城略地的战争打响于通讯领域,开始于人类发出第一封email来替代打电话;随后进入信息服务业;进入社交、零售、旅游、餐饮、文化娱乐领域;进入金融、物流、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接下来进入第二战场——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时代;最后是第三战场——农业,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谋生领域。与人类经济发展史是由农业、工业到服务业的演进脉络相反,互联网攻城略地走的是逆时针方向——颠覆服务业,然后是工业,农业。

眼下我们正处在什么阶段呢?正处于第二场战役的开端,即互联网与工业和产业的融合。号角吹响,雄兵布阵,勇者一马当先,冲杀绝尘——雷军牵手美的造智能家电,李彦宏和贾跃亭声称要造智能汽车,海尔联手微软、阿里布局智能家居,苹果推出智能穿戴设备Apple Watch……战斗已经打响,无人胆敢轻视。德国将这场战斗命名为“工业4.0”计划,奥巴马提出“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中国将此涵盖进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是天使还是魔鬼?一个新产业的崛起往往意味着一个旧产业的衰落,一个新公司的诞生往往意味着老公司的人才流失。

媒体人往往是最早被新事物、新变化的信息冲刷和洗礼进而求新求变的人群。2004年是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开始崛起的年代,我身边嗅觉敏锐的媒体同事开始进入门户、社区、论坛寻找机会,那是互联网开始改造信息传播、新闻出版的年代;2008年以后电商、团购崛起,互联网改造零售业蔚然成风,眼见身边的同事转行进入电商领域;微博的崛起,卷走了身边不少优秀的记者;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2011年后,移动互联网、社交工具、大数据异军突起,唐岩做陌陌,方三文造雪球,张锐做春雨医生,这一次媒体人转型遍地开花,互联网+社交、金融、教育、媒体、医疗、零售……最新的进展是,门户老兵陈彤进入小米,评论员李铁去做乡土社交,还有朋友进军互联网+农业。

托克维尔观察欧洲七百年历史后说,自从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和权力,科学的每一次发展,每一个新知识和新观念的产生,都蕴含了民众可以掌握的力量,比如火器的发明、印刷术、邮政以及美洲的发现。历史总是相似,今天洞悉风向的勇者带着新技术、欲望、想象力和勇气杀入各个传统领域。他们带去了对未来的重塑和可以预见的繁荣,降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一夜暴富的机会。他们常常是“确定的乐观主义者”,引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比如最近迪士尼动画《超能陆战队》中那个呆萌讨喜的健康私人顾问充气机器人大白。

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像魔鬼般使传统行业人才流失、士气低落、惶惶不可终日,传统新闻出版业、零售、教育、金融、家电、汽车制造等几乎所有行业都感到了冲击,人人都在思考互联网形势下该如何转型而避免被淘汰。它还蕴藏着社会风险,比如失业(传统行业从业者、实体店经营者),拉大贫富差距(硅谷、中关村的科技领袖与传统行业从业者之间),以及脱离企业这个缓冲带后个体创业者承担风险的脆弱性,还有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的担忧——所有资源和目光都流向了互联网而忽视了去创造真正改变人类生活的大事,比如探索宇宙的火箭、治疗癌症的药物。他说,“我们想要能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指Twitter)”。

如果从历史上找参照,眼下这个时代也许最像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既有马克思的贫富悬殊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又有蒸汽机、纺织机以及其他层出不穷的新玩意和滚滚而来的财富。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