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

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范文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互联网端各类的应用巨头都陆续加入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中来,而以人人网、开心网等典型的互联网SNS厂商的加入则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移动SNS市场的快速发展。基于此,现有市场普遍认为互联网SNS厂商的加入带给了移动互联端SNS运营商很大的市场威胁,甚至会逐渐将移动互联网SNS厂商逐步赶出市场。

易观分析: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潜在巨大的市场机遇,使得原有互联端较为成熟的各类应用巨头都加入到移动互联网端的市场竞争中来。互联端人人网以及开心网等较为成熟的SNS运营厂商也加入到移动SNS市场的竞争中来,特别是以今年的发展来看,互联网端SNS厂商平台迁移所带来的客户成为了移动SNS市场发展主要的客户来源。现在的移动SNS市场格局中,从运营经验、企业资本、应用体系、用户规模等多方面角度来看,天下网、PingCo等移动SNS厂商均处于劣势,但是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结合对市场长期的研究和分析认为:移动SNS市场由用户层面产生了明显的区隔,互联网SNS厂商很难平滑转移其优势至移动互联网端,纯移动SNS厂商仍存有较大发展空间,主要原因基于

以下几点原因:

移动SNS用户与互联网SNS用户重合度不高,互联网SNS厂商很难平滑嫁接其品牌优势。根据易观国际的移动SNS用户调查,移动SNS用户中50.29%的用户没有互联网SNS账号。这种用户的低重合使得互联网SNS厂商在移动互联网端的品牌号召力有限,很难达成对全网用户的影响力。另外,缺少PC使用时间的典型移动互联网与有充足互联网使用时间的用户相比,其在PC端操作时间较低的均值,使得其与互联网用户在一个SNS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而介于这种原有,典型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更倾向于寻求一个典型移动互联网用户聚集的移动SNS平台,这就使得互联网SNS品牌厂商在移动端很难平滑嫁接其品牌优势。

互联网SNS厂商很难平衡原有用户与移动SNS用户的操作体验需求,这将使得典型移动互联网用户更趋于选择纯移动端运营的SNS厂商。典型移动互联网用户对手机端的操作体验需求与互联网用户对于手机端的操作体验需求存在较大差别。互联网SNS厂商在移动端的应用需要照顾客户在原有PC平台上的应用体验习惯,这就使得其将丧失对典型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号召力,而这一部分用户就更趋向于选择更加专注于移动端运营的SNS厂商。

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范文2

(一)市场规模

1.移动互联网流量成倍增长

2011年,全球每月移动互联网流量约为600PB,2014年这一数字上升至3200PB。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的最大驱动力。2014年,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流量为2011年流量的7倍有余,2012-2014年,智能手机上网流量都保持每年2倍及以上的速度增长。

移动个人电脑、路由器和平板电脑的流量增长速度较智能手机增速较缓,但2014年的月移动互联网流量也超过了1000PB大关。

2011-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图

2.移动设备拥有率达到较高水平

截至2015年1月,全球接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总数超过70亿台,几乎平均全球人手一台。作为最主要的移动终端设备,智能手机仍然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达12.86亿部,同比增长28.0%。平板电脑增速较前两年显著下降,但仍然保持增长,全球出货量为2.34亿台,同比增长7.2%。近三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3%和27.0%,增长幅度有所放缓。

2013年-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季度出货量

3.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快速上升

2007-2014年全球移动蜂窝用户数和移动宽带用户数

二、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一)产业规模

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继续蓬勃发展,总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134.8亿元,同比增长115.5%,为2011年市场规模的7倍多。一方面,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移动互联网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所衍生出的互联网金融、交通旅行、在线教育的应用服务愈发完善,并加速推广向图2011-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图市场,成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011-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图

2.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

2009-2014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发展情况比较

3.手机上网用户首次超过PC端用户

2007-2014年我国移动网民规模及其占比

4.移动应用不断丰富

移动应用垂直分类活跃度(2014年12月31日)

(二)产业结构

1.从设备看,国有品牌市场份额大幅增加

一是随着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发布,苹果再次提升中国市场的产品份额,安卓阵营仍然面临强大的冲击。

二是国产品牌在安卓阵营中话语权显著增强。2014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降至第五位,落后于小米、苹果、华为和联想,且全年市场份额落后于小米。

三是2014年度三星表现一落千丈。主打Galaxy系列和Note系列旗舰机的三星,2014年中国市场份额跌落6.6个百分点。由于三星在韩国经济中的重要分量,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智能手机的激烈竞争甚至被韩国银行经济统计部门认为,直接拉低了三星对中国手机出口,从而降低了韩国的出口和GDP。

2013-2014中国市场移动智能手机品牌结构

2.从用户看,新生代用户力量持续崛起

用户不断年轻化,80后已经成为中流砥柱,90后和95后作为新生力量迅速崛起。2014年,90后已经占据了移动用户总数逾70%,是当前移动互联网的绝对主力,80后和85后用户占移动互联网用户的24.4%。

(三)主要特点

无线WIFI仍然是最主要的联网方式。

2014年12月移动设备联网方式占比

三、创新进展

(一)产品创新

1.可穿戴设备应用即将进入爆发期

可穿戴设备开始得到消费者认可,但囿于缺乏杀手级产品引燃市场,当前市场仍然处于爆发前夜。201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达到2200万台,比2013年翻了两倍多。2015年AppleWatch智能手表的发布有望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明星级产品,加快释放市场需求。

2014年部分典型智能可穿戴产品发布一览表

2.智能家居产品体系逐渐形成实用环境

在“硅谷战争4.0”中,微软、英特尔等老牌芯片巨头让位于新的互联网巨头,包括谷歌、三星和苹果等。2014年1月,谷歌以32亿美元高价收购Nest,后者在智能家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三星依靠制造业的垂直优势,试图渗透智能家居市场,首先攻占技术含量最高的市场,然后携高端产品的技术优势,由高到低“垂直渗透”,逐级占领市场。

3.智能汽车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的重要支撑点

2014年以来,汽车向智能汽车时代演进步伐加速,智能汽车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力的又一重要领域。由ICT企业和传统汽车企业主导,智能汽车正在形成从上游的操作系统、芯片、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到中下游的软硬件集成、整车集成和运营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体系,整车企业和ICT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表现尤为积极。奔驰、奥迪、福特、通用、沃尔沃、丰田、特斯拉等国际汽车企业和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国内汽车企业分别推出车载系统等新产品和新车型,谷歌、苹果、IBM、英特尔、AT&T等国际信息技术企业,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奇虎360、中国移动等国内信息技术企业以及运营商纷纷研发导航、语音识别、娱乐等应用程序以及无人驾驶、车载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企业加速跨界进军智能汽车领域。

四、应用推广

2014年,旅游/交通业、移动电商、社交网络、即时通信、游戏和效率工具六个行业创造近2300亿美元价值,成为移动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主营业务领域,其产生的价值占移动互联网总价值的89%。

十亿美元公司的垂直领域分布

(一)打车应用:引爆交通出行的O2O价值

交通/旅行领域一直是应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移动互联网投资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作为O2O代表的移动打车应用,是用户量大、使用频率高的重量级应用。

(二)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银行改革的新生力量

2014年,支付宝和余额宝获得了长足发展,奠定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坚实力量。。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频发,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可以期盼,互联网金融可能成为未来倒逼传统银行改革的力量。

(三)工业互联网:引领产业互联的新趋势

2014年3月底,在美国商务部的支持下,由AT&T、思科、通用电气(GE)、IBM、英特尔等发起成立的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力图通过设备与IT技术的融合,将高性能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结合,大幅提高现有产业的效率并创造新产业,进一步推进美国“再工业化”国家战略。与德国工业4.0和我国的两化融合战略一齐,将产业互联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四)在线教育:慕课(MOOC)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美国三大慕课平台Udacity、Coursera和edX相继成立,成为全球慕课的引领者。

五、企业发展

(一)总体发展状况

2014年,全球十亿美金移动互联网公司达68家。这些企业的业务大多横跨游戏、即时通信、交通、社交、音乐、导航和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表明移动互联网巨头往往通过某一行业或某几个行业的显著优势,表现出向其他行业渗透与整合的显著倾向。从行业整合能力看,苹果、谷歌、三星、微软等老牌电子产品制造或互联网巨头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

(二)国外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微软:从被动转型到移动优先,多举措加快“移动+云”战略

2.谷歌:提升安卓生态圈活力,向广阔领域延伸影响力

3.苹果:进一步完善iOS生态体系,在智能设备领域广泛蓄力

4.Facebook:转战移动社交,继续保持社交优势

(三)国内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百度:打造开放智能平台,强化多元化移动应用体验

2014年,百度加快调整策略,通过并购和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方式,加快移动互联网创新步伐。百度通过在搜索、移动分发和LBS方面的积极投入,建立起百度在移动市场的领先地位。

2.阿里:广泛布局O2O市场,跨界收购完善生态体系

2014年9月,阿里巴巴梦寐以求地实现了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并创造了当前最高的IPO市值。通过加快电商平台移动化整合全面布局O2O,进一步强化自身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以及跨领域并购丰富移动生态体系,阿里突破了电子商务业务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中的绝对霸主地位,开拓了移动互联网新兴领域,逐渐实现综合能力提升。

3.腾讯:充分发挥移动社交平台,强化全生态开放式创新

2014年,腾讯继续巩固微信的优势,不断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体验。截至2015年1月,仅仅3年时间,微信的全球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用户群体规模最大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同时也成为腾讯公司构建移动生态体系的核心入口。

4.小米:打造硬件生态体系,互联网思维延伸至多元化终端

小米以突飞猛进的态势迅速完善着自己的安卓智能硬件生态圈,在已有的MIUI、米聊、多看读书、小米商城等应用软件基础上,形成更加丰富全面的应用。通过互联互通构建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体系。2014年小米发布了小米手机系列、红米手机系列、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小米随身wifi、小米路由器、小米平板、小米手环等10余种产品,形成了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的硬件产品体系,该体系的智能硬件产品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互动和融合。

六、产业投融资

(一)国外投融资情况

全球移动互联网投资细分领域(单位:亿美元)

(二)国内投融资情况

2014年,我国互联网领域总共发生的融资1878笔,融资总金额超过一千亿人民币。从投资数量上来看,移动互联网有232笔投资,仅次于电子商务,约占全部投资的1/7。此外,与移动互联网息息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也成为投资热点。

互联网各领域投资项目占比

2014年我国典型移动互联网并购案例表

七、2015年移动互联网发展展望

(一)总体发展展望

1.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四千亿美元

预计201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收入将达到4000亿美元(约2.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约1000亿美元。据Digi-Capital预测,到2017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年营收将达到7000亿美元(约4.3万亿元)。移动商务、移动广告、应用内购物、应用即服务模式等成为重要增长点。其中,移动电商收入将达到5160亿美元。个人移动应用规模为740亿美元,企业移动应用为530亿美元,移动广告则为420亿美元,而可穿戴设备其市场规模则为110亿美元。

2.中国移动互联网收入将近四千亿元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仍然十分蓬勃和活跃。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2014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对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微软、苹果等移动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布局也愈发重视和突出中国市场的地位。据预测,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速仍将保持近77%的高速增长,总市场规模达3776亿元,较2014年上升1600亿元。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预测图

(二)创新态势展望

1.消费互联网延伸发展,加速转型产业互联网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超于美国主流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量的总额,实现了我国以零售业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发展的逆袭。当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正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企业互联网。据麦肯锡预计,2013年到2025年间,互联网在中国GDP增长中的贡献可望达到7-22%。消费电子、汽车、化工、金融服务、房地产、医疗卫生这六大产业产值超过中国GDP的1/4,移动互联网将通过互联互通、数字化、智能化,对六大产业融合起到关键性引领作用。

2013-2025互联网应用对我国主要行业的贡献率变化

2.云计算成为最重要技术趋势,助力移动终端发力

云计算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重要技术趋势之一。2015年,巨头们仍将重视公共云和商业云的布局,移动云技术有望快速提升。

3.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过渡,智能硬件市场期待爆发

全球智能硬件的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丰富。预计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13亿部,手机式平板(屏幕为5.5-7英寸的智能手机)为3.2亿台,平板电脑总出货约为2.33亿台。2015年,随着Apple Watch的发布,有可能引发可穿戴设备的系统之争,也可能由于拳头级产品的出现而明确产品的发展方向。

4.企业办公BYOD趋势显现,引领企业级应用增长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移动办公)逐渐进入成熟期,移动商务有望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大增长点。

5.全球移动互联网价值提升,社会功能不断提升

中国移动互联网收入占据GDP的3.7%,预计2015年,移动互联网将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经济活动,提升社会价值。

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范文3

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网络、业务和终端的融合,并且面向大规模用户市场提供高效、稳定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复杂过程。用户规模变化、产业链整合、业务模式转型、技术演进发展、应用服务创新、新竞争者进入和成本压力风险等诸多因素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市场规模:2009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4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

研究发现,2008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艾瑞咨询预测,在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共同推动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等因素驱动下,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47.8亿。

电信运营商针对中高端用户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营销效果逐步显现,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消费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此外,手机搜索、手机游戏等移动互联网业务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表现。

用户规模: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19600万,同比增长66.7%

艾瑞咨询研究发现,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19600万,同比增长66.7%。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大幅下调手机上网资费和实施积极市场营销策略,增强了用户手机上网的意愿,提高了手机上网用户的活跃度和使用黏性;另一方面,手机应用服务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

艾瑞咨询预计,短期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结构还将以青年群体为主体,但用户群体的学历层次、年龄层次和消费能力等方面将呈现向上延伸的趋势。移动互联网带宽增加、上网资费下调、智能手机价格下降和应用服务多样化,都将促进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稳步增长。

商业模式:门户模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成功实践

研究发现,在商业化早期阶段,互联网受到了有限带宽资源、单一内容应用、终端渗透率较低等制约因素的影响。技术发展和竞争压力促使互联网企业不断探索和创新经营模式。经过市场实践和验证,门户模式是最佳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之一。雅虎、新浪、搜狐等互联网企业均凭借门户模式取得了卓越业绩,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先企业。

分析认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具有相似性,门户模式同样适用致力于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企业。目前移动互联网处于市场进入阶段,其三种商业模式都源自于门户模式的成功实践:一是电信运营商主导的“平台+服务”模式,定位于价值链控制力;二是终端厂商主导的“终端+应用”模式,定位于用户需求整体解决方案;三是信息服务提供商主导的“软件+门户”模式,定位于最佳产品服务。不同业务领域的企业,基于自身业务体系和竞争优势构建具有主导权的商业模式。网络融合的趋势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门户模式成为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选择。

竞争现状:竞合关系驱动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发展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移动互联网的价值链不断演变发展。过去,电信运营商占据了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价值链系统。进入2G时代,基于移动带宽提高和终端功能增强,移动增值业务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3G到来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正朝着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和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内容服务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芯片厂商等更多的新进入者,分割了原本电信运营商垄断的价值链系统。

面对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产生的巨大价值空间,诺基亚、苹果、微软、谷歌、腾讯等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和市场布局早已开始。这些非传统电信行业的竞争者对电信运营商的传统核心地位形成有力挑战。

分析认为,过去电信产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运电信营商对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绝对控制力。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趋势,迫使电信运营商必须为了应对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激烈竞争做好准备。经过在各自领域的快速成长,新的竞争者已经发展成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领先企业。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庞大的用户规模、高效的产品研发能力、重视用户体验并且了解用户需求增强了新竞争者的竞争实力。

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三大博弈力量形成了移动互联网三向竞合格局。电信运营商一方面应对包括网络、终端和业务在内的全领域竞争,另一方面在应用服务、渠道拓展等方面展开广泛的产业合作。

未来趋势:移动互联网触发产业变革

基于产业发展的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艾瑞咨询展望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趋势一:以用户为中心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艾瑞咨询研究发现,电信行业经历IP化变革是互联网冲击和通信技术演进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立可管理的IP网络和形成对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控制力,是电信运营商长期以来实践的方向。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电信运营商实施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转型,决定了移动互联网成为电信运营商竞争的焦点。移动互联网正在经历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发展成为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服务的开放式网络。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电信运营商认识到不仅仅提供接入服务,更重要的是满足用户随需服务的诉求和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这种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核心的驱动力,改变了电信运营商重运营轻服务的旧有模式,重塑了电信运营商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

面对移动互联网潜在的巨大价值空间,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始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创新,是促进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与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相比,电信运营商具有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优势,包括定制终端、语音和数据服务、计费等集成服务,从而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开放式的发展理念和有效整合的一体化服务,决定了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方面的表现力。

趋势二:移动互联网用户意识形成

艾瑞咨询研究发现,随着移动带宽增加和终端功能增强,用户逐渐形成了通过无线接入方式和便携终端,获取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意识。这种不断增强的用户意识逐步影响和改变了用户习惯。在分隔的网络环境中,用户主动寻求信息,而在融合的网络环境中,信息主动寻找用户。这种变化增加了用户获取信息服务的控制和选择。

生产成本降低为智能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走向大众市场创造了条件。移动终端普及化促进了多终端用户数量的增长。在不同需求场景中,多终端用户会根据需求选择适用与有效的接入方式和终端。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业务整合,是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价值和服务的基础。精准把握用户体验,创新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业务,是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企业,创造移动互联网价值的重要驱动力。

趋势三: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趋势

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从文本格式、铃声图片、WAP上网、个性化定制服务到多媒体信息服务。早期以短信服务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服务扮演了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角色。目前移动宽带和智能手机成为服务内容的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手机搜索、手机即时通讯、手机SNS、位置服务LBS和手机游戏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经过终端融合发展的历程,手机终端发展趋向于更加贴近用户并且以满足个人需求为主。手机终端高度个人化的特征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必要性。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长期目标是面向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无缝的移动信息服务,促使移动互联网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核心。无论在办公室、家庭还是在生产流通,在不同的需求场景下,个人和企业用户都可以高效、便捷和低成本地获取信息服务。卫星导航、移动定位和机器识别等移动互联网特色服务具有巨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未来将形成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推动力量。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必将主导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方向。

趋势四:移动互联网走向开放、协作和分享

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范文4

关键词 中国移动 互联网金融 现状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加快了步伐,在移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就是如此。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主要就是对资金的通融,将资金从储蓄者转到融资者手中。互联网金融的定义要能限制在货币信用化流通的层面。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解决,就要注重和实际紧密的结合,只有在风险上得到了有效控制,才能真正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科学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和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分析

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来看,体现在多个层面,其中的开放化资源的特征表现的比较突出。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对社会资源的共享特征就能良好呈现,能够为用户提供无限的网络资源,从而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当中。[1]再有就是互联网金融的成本集约化的特征也比较突出。在传统金融的交易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就对交易的效率提高有着很大影响。而在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就能够在交易的成本上得以有效降低,对交易完成的成功率也能有效提高。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还体现在渠道的自主化层面。互联网金融能够在销售平台方面多样化的呈现,在销售渠道方面得到了有效拓展。还有就是在市场化的选择特征上表现的比较突出,在收益上的吸引力就显得比较大,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转型也有着很大的促进。再有就是用户行为的价值化特征比较突出,对客户的营销能够精准地实施,这样也能大大地节约营销成本。

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还体现在风险的扩大化以及营销网络化层面。在这些特征的呈现下,就表明了互联网金融应用的广泛性的原因所在。

(二)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的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比较艰辛的历程。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载体,移动互联网金融是比较新型的金融模式,其主要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作为支持的依据来进一步发展的。[2]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在当前已经逐渐地成熟化,在应用方面也逐渐地广泛化,这对移动互联网金融的体验性的增强就比较有利。从我国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能够看到,我国智能手机的市场投入量的数量在不断地上升,用户在对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间上也在持续的延长。从整体上来看正呈现出成熟发展的形势,这为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也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移动通信的业务规模在当前的发展数据显示,4G终端用户净增3164万户,净增市场份额达到18%,总量达到9010万户,市场份额达到15.2%;移动用户净增904万户,净增市场份额达到32%,总量约2.1亿户,市场份额达到15.9%;4G用户占比达到44%,比上年底提升14个百分点;4G用户每月户均流量达到889MB,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35%;手机上网收入同比增长42%,占移动服务收入比为47%;移动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3%,增幅行业领先。[3]从这些方面就能够看到,通信技术的升级进步带来了更多的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这些也是潜在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并且在移动用户的增加过程中,消费者的年轻化比较突出。

三、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和风险评估机制

(一)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分析

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安全性风险层面,主要就是网络的安全风险,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以技术作为重要的载体发展的,这一载体是智能移动终端,这就存在着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随着互联网金融用户额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互联网的安全性风险问题上也愈来愈突出,在这一安全风险层面主要体现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在出现了安全风险的问题时,在个人使用设备的信息上以及网络行为的信息方面的泄漏,都会对自身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就是移动网络攻击的风险问题,以及交易过程中的欺诈风险问题。

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方面的信用风险也是比较重要的风险内容。也就是在双方签订合同后一方没有履行合同带来的损失风险。[4]还有就是业务上的风险,在这一风险内容上就有着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的流动性风险就是资金不充足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市场风险则是市场利率以及国际汇率的因素造成的相应风险问题。

另外,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操作风险,是比较重要的安全风险。在这一风险类型上主要是受到自身操作失误所致,以及在技术更新中对原有操作造成的冲突出现的损失问题等。移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主要是以客户为导向提供的便捷服务,这就会对原有操作程序适用性方面提出质疑,加上网络攻击技术的进步,使得原有系统比较的脆弱等。

(二)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评估机制

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当中的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建立比较重要,这是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科学管理的重要方法,在对评估指标的选取过程中,要能注重相应的原则遵循。将科学性的原则得以充分重视,在进行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过程中,要能和实践以及理论进行紧密结合,在指标的描述过程中要能简明,并要和实际的情况相符合。在完备性的原则方面要得以重视,由于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类型比较广泛化,行业参与主体又比较多,所以具体的情况就相对比较复杂化,这就要能充分注重风险评估指标的完整性选择,不能遗漏,这样才能对风险的控制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四、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探究

对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要能从多方面加强中,先要对市场准入以及退出的法律层面加以完善化。能结合实际构建严格化的市场准入机制,对风险的大小不同的结合设置相应的准入门槛以及监管的标准等。以及在完善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方面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问题的解决要能充分重视,在风险预警系统的完善建立方面要能加强重视,以及在日常监测的工作上要能加强重视,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行事。

在对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操作过程中要科学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水平提高,在操作系统方面也会不断升级,这就要能够在操作的便捷性以及安全性两者上得以综合重视,在相关联行业的敏感度上也要能有效保持,避免由于自身的失误带来的安全问题。[5]同时在信用方面的措施也要能科学的实施,对金融交易的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也要加强,可通过采取签名技术以及电子认证的技术应用,减少坏账损失的问题发生。

注重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的解决。在金融活动当中对信息的传输加密的工作要能加强,对信息进行提取前要能获得授权人提供的信息密钥,防止信息的泄漏等问题。在系统的研发以及维护层面要不断加强,对系统的漏洞风险要加大防治的力度,从实际的方法实施来看,要在移动端进行安装保护装置,来对网络的攻击加以阻止。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风险控制,要注重对业务层的加强,以及在内控方面得以充分重视。在业务层面的加强就要能注重对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上,在市场以及流动性风险的量化评价加以重视,创新要科学化实施,通过风险对冲思想的应用,对不同移动金融产品实施组合发展,这样就能在风险上得以有效降低。[6]在内控方面的加强,就要能够将内控制度的建立科学化实施,注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考核等。并要能够从管理层面进行加强,在风险管理的工作上和市场的发展相接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

五、结语

在我国的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互联网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对金融风险的问题加强解决就比较关键,这是对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真正促进其在市场中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为厦门大学)

[作者简介:王雁(1987―),女,浙江杭州人,本科。]

参考文献

[1] 胡F.论私募新规下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J].时代金融,2016(21).

[2] 张磊.关于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4(02).

[3] 施春芳.构建有效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J].现代企业,2014(11).

[4] 何堤.关于完善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5(21).

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范文5

没有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的身影、也不设互联网巨头的席位。4月23日,早在移动互联网界打拼的各种创新企业共同召开了2009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他们希望借鉴日韩和欧美的经验,在机遇与挑战丛生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摸索出一条路来。

是元年,也是分水岭

毫无疑问,2009年是移动互联网元年。一开年就有移动互联网的利好消息: 运营商重组、3G发牌、手机资费下调,这些都成为移动互联网迅猛增长的催化剂。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4亿,而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已超过1.176亿,跟2007年同比增速是133%。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地增长中。据空中网CFO张福兴预计,移动互联网手机用户在2012年到2013年将达到10亿。

用户数意味着市场。如今,谁都看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各大玩家也已经重装登场。三大运营商在全国各地大肆宣传,三足鼎立,互不相让。并且,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热潮也全面开始兴起。

在UCweb董事长雷军看来,2009年是大浪淘沙之后重新排座次的一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分水岭。他认为,互联网在中国是从1994年开始的,但实际上1999年才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蓬勃的一年。在那一年,三大门户奠定了霸主地位。现在来看,几乎所有有影响或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1999年。腾讯创办在1998年年底,百度、阿里巴巴、携程都创办在1999年。 “2009年对我们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非常重要。不少人经过7年的长跑,好不容易跑到今天,气喘吁吁觉得这个行业好像还没有真正起来。我的观点是,过去7年都在摸索,我们所有人需要放下包袱,重新开始,今年才是刚刚开始的第一年。”

道阻且长

重新开始长跑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并没有那么快就到达幸福的终点。相比10年前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出生便存在四双巨人之手。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的主导地位已无可替代,手机终端厂商、操作系统厂商的力量也不可小觑。作为互联网的一个衍生部分,互联网巨头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也不可低估。移动运营商、操作系统厂商、手机终端厂商、互联网巨头这四种力量已经扼住移动互联网的命运之喉。

在这四种势力的夹击下,每个志在移动互联的新兴企业必须长袖善舞。雷军的建议是,“移动互联网的行业怎么发展,新兴的创业公司怎么走,可能首先要把这个格局理解清楚。”

机会不小,难度却很大。手机搜索、游戏、音乐、地图、GPS、门户等等各种各样的应用都可以在手机上大展拳脚。当然,这是移动互联网的美好前景。刚刚步入元年的移动互联网此时是问题从生。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瓶颈是应用。这是北极光创始合伙人邓锋的观点。他认为,难点在应用,投资机会也在应用。投资网络基础设施不太可能,投资终端、芯片机会也不多,而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应用则带来想象空间。并且,邓锋还透露,应用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几个(应用)捆绑在一起可能对很多不同的客户有很大的吸引力。”

商业模式的摸索更是长路漫漫。虽然一些内容、广告可以创造营收,但是这些都是蝇头小利,无法弥补企业的巨额投入。UCWeb在烧钱、易查搜索用其日本公司赚的钱补贴国内,其他公司也在不断融资,倚靠风投。长此下去,再有前景的市场也很可能萎靡不振。

当然,对于商业模式,各个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他们认为顺着市场的步伐,商业模式迟早会“水到渠成”。雷军认为,现在整个移动互联网都处于投入期,不要太着急盈利。移动互联网的前景是相当好的,要有这个信仰。

四种强势的力量增加了创新企业的生存难度、缺乏杀手级应用让企业步履缓慢、商业模式的未完成更增加了企业走向成功的风险。在此之下,移动互联网必定道阻且长。

市场的微光

如今,各个企业都通过各种渠道“圈”用户。2008年初,这些企业已经和山寨机芯片厂商达成合作协议。今后,几乎每一台山寨机上都捆绑着这些企业的软件。易查网CEO刘斌笑称,这是“农村包围城市”。内容、游戏、搜索只是一个渠道,最终的目的是用户。在中国,数量级的用户才是生产力。只有抓住了用户,才能抓住市场。

在困难重重面前,移动互联网也透出一些微光。据《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娱乐应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流,这是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的征兆。互联网的应用走的是从资讯到娱乐,再到电子商务的路子。而移动互联网将会从娱乐到资讯,再到电子商务。UCWeb CEO俞永福解释,这是由移动互联网的草根性决定的。互联网是从精英到草根,而移动互联网是从草根到精英。

移动互联网的这种娱乐性也正在彰显力量。以“游戏+社区”为主打3G泡泡,现在的用户数是300多万。另外,据《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08年底,手机音乐的活跃用户约600万,铃声下载的盈利模式早被SP驾轻就熟,手机电视、手机博客也正在获得更多手机网民的青睐,活跃用户达250万。

究竟何种应用才适合移动互联网?空中网副总裁李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3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是“游戏”,他认为游戏容易让企业马上增加用户体验并增加收入。“今年资费下降前,人均每天手机在线游戏时间是3.5小时,现在人均每天在线3.5小时。”

在2009移动互联网的大会上,当问到3G时代各个公司的应对策略时,被访的企业都不约而合同地说出“用户、体验、创新”这几个词语,也许这些创新型的企业已经探索到了正确的方向。

链 接

日韩的经验

日本的移动互联网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DeNA、Gree、MIXI这3家公司都是以“社区+游戏”的方式成功立足市场的。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也是从精英到草根,15岁~35岁的人占了绝大部分,这些人的上网体验都是从手机开始的。现在手机上网的用户是PC上网的3倍。

据DeNA首席运营官Isao Moriyasu介绍,刚开始也是NTT DoCoMo一家独大,手机资费比较贵,“费用死”这一说法也是那时出现的。后来KDDI为了争夺市场,主动降低资费,这才真正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日本3G普及后,用户可以轻松使用手机互联网。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最初,手机彩铃占很大一部分,但2004年,这个数字开始下滑。紧接着,手机游戏发展非常顺利,2007年达到8.4亿美元的规模。最近,电子书籍成长最快。Isao Moriyasu预计,手机内容市场将保持20%~30%增长率。

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范文6

“移动互联网就像‘酒驾’,豪车、美女、大雨、路滑、180迈的车速,很刺激,却也很危险。”在6月初的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如此形容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在他看来,手机屏幕太小,承载的内容和价值有限,让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化能力(即广告价值)受到挑战。

支持他作出这一判断的是十几年前PC互联网的那一场疯狂的泡沫。在1999-2000年期间,PC互联网非常繁荣,风投青睐,上市容易,但繁荣表象下是创业者根本赚不到钱的真实状况。

由李彦宏的说法来看,过去因PC互联网过热所导致的泡沫情景,与移动互联网的现状何其相似,大部分都是在没摸清商业模式的前提下就盲目发展。

不可否认,目前3G网络的全面铺开,智能手机热潮的不断升温,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有市场调研机构预计,今年国内智能终端用户有望突破1.5亿,智能手机广告也将成为主流广告媒体。目前,手机广告占整个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的比例只有0.5%-1%,可挖掘潜力巨大。

而众多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也对其发展寄予厚望,他们认为目前移动广告规模虽然较小,但增长速度却是网络广告的百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广告将会获得飞速发展。

但实际却不如创业者们想象的那般美好。目前移动广告主主要分为准备全力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互联网企业和大众点评等细分广告主,以及拿到风险投资,想专门做移动互联业务的公司这三类,而从目前这些企业在移动终端投放广告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由于移动互联网广告还存在展示形式单一、广告价值尚未得到广告主认可、广告效果的评估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在电视、PC互联网上做宣传的同时,搭载上移动终端,并不寻求盈利效果,权当尝试,且规模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