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范例6篇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范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引言】: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如果将互联网比作是一场比赛,那么移动互联网就是下半场,而且规则与上半场并不相同。适应新的规则,方可占得先机,生存下来;因循守旧,不适应新规则,就会被淘汰。

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在网活跃智能终端数量达到8.99亿,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6.20亿。全球专业市场调研机构预测, 中国广告商2016年将向移动广告投入221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超过欧洲、东南亚成为推动全球移动广告产业增长的推动者。随着中国网络环境、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移动社会生活形态的影响将继续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1、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互联网与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激情碰撞,一个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就此诞生。移动互联网第一次把互联网放到人们的手中,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信息社会许给人类最大的承诺――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从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正如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用餐、出行、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查找位置、分享感受、协同工作……数以亿计的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在上面停留数十分钟乃至十多个小时,他们在上面生活、工作、交易、交友……这些崭新的人类行为,如同魔术师的手杖,变幻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推动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企业级用户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

曾几何时,移动互联网还仅仅被人们视作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传统互联网和电信业巨头采取的种种战略转型举措早已深刻说明,移动互联网不单是一种时髦应用,更是一股席卷ICT领域的破坏式的创新浪潮。移动互联网时代摧毁沾沾自喜的领先者、淘汰麻木不仁的守旧者的速度,比当年互联网兴起时对落后者的淘汰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2、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分析

目前,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传统的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研究的深入,一些运动子网络,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得到信息,所以,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进行研究是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研究高新移动互联网络技术是现在的主要任务。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2.1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

在对移动互联网中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时,需要分析路由协议的网络扩展需求,以实现络路由技术和理论的改进。同时,为了保证动态变化网络在有基础支撑网的环境条件下,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显得至关重要。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不仅包括对主机的研究,还包括对限定子网络的研究,但是,能够实现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的前提是这些主置相对比较稳定。高速变化的拓扑关系会对网络流量分布和路由策略实施带来影响。同时,移动网络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也会对路由协议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仅要对子网络的动态拓扑路由进行管理,还应该对移动网络主机运动进行处理。

2.2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

由于新型移动互联网具有动态分布、大规模变化和拓扑频率高等特点,因而需要结合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对移动网络的系统结构、运动模型和分配策略等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描述时,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一定要保证将网络拓扑动态复杂高速变化的特点体现出来,使得其能够与移动网络运动主体拓扑复杂性相符合。第二,要充分考虑网络动态变化特点,对网络动态变化的路由协议具有较好的启发式。第三,在拓扑描述方式上新的理论应对传统网络前缀有一定的兼容性。

结论

总而言之,在分析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现状的技术上,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未来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旨在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有互联网络的理与协议只能满足固定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而无法满足新型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提出应研究新的互联网路由理论与协议,以满足现代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要存活并成功,必须贴近用户,有解决用户某一个重要需求的关键亮点,而且做得精致。如果能抓对移动互联网的特质,不断开发出好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清晰的核心价值,企业就有机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更新保障互联网安全发展[J]. 杨波. 中国新通信. 2015(21)

[2]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与对策思考[J]. 杜跃进,李挺. 信息通信技术. 2013(04)

[3]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热点之研究论述[J]. 贾浩. 电脑迷. 2016(09)

[4]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问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J]. 李立. 中国新通信. 2015(11)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范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终端 智能

1 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分类

移动互联网终端是指可以与移动互联网进行连接,且能够搭载相关应用服务的一种设备。按照需求与市场定位的不同,移动互联网终端包括功能型终端与智能型终端,其中前者主要是为了实现几种特定功能,系统要求不如智能型终端高,包括无线POS、物联网终端等;后者至少具备开放性应用编程接口,确保诸多第三方应用可以和操作系统及硬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

1.1 功能型终端

功能型终端的功能相对简单,运行要求比较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便于运行,一般是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因此,成本、功耗、体积等方面得以有效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目前而言,常见于远程信息录入、工业控制等领域。

1.2 智能型终端

智能型终端比如苹果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在硬件、软件等各个方面均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求,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是通过精简指令集,一方面保证性能,另一方面降低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具体而言,智能型终端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种:

1.2.1 智能手机

这些年来,智能手机从单一的通信功能,发展至目前可以支持大量第三方应用,CPU从100HZ到现阶段的八核,摄像头从30万像素到1400万像素,这些数据见证了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并且在游戏体验、语音、视频、屏幕、配置、触摸屏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提升。

1.2.2 平板电脑

在以前,平板电脑大概是作为书籍的替代品出现,逐渐演变发展成高主频CPU、高性能、便于携带的移动设备,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阅读、工作、展示等功能,比如IPAD等。

1.2.3 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的性能高、便于携带、屏幕大,并且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工作需求,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将来,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将注重UI交互界面、性能方面的提升,以及续航能力及可携带性等有待突破。

1.2.4 可穿戴智能设备

可穿戴智能设备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移动终端,是能够直接穿在身上的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具备硬件设备、数据交互、云端交互等功能,比如谷歌眼镜、苹果手表、小米手环等。现阶段看来,其作用非常有限,然而未来一定会在移动互联网终端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2 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

2.1 硬件

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中有关硬件方面技术中,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关键在于芯片,芯片处理器逐渐向高速率的方向发展,能够支持更多的通信协议,并且符合4G制式需求。处理器方面主要是以ARM架构为主,伴随着处理频率、集成图形处理芯片、多接口等功能。所以,移动芯片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多芯片组、精良的制作工艺、更低的功耗等。

移动互联网终端屏幕技术具体包括显示屏技术和触摸屏技术,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参考颜色、材质、尺寸三个基本标准。显示屏技术是从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逐渐向LED灯管进行发展的,包括在能耗、寿命、反应灵敏度等方面都有所突破;驱动方面主要是TFT方式,能够实现独立精准控制;显示材质方面向S-IPS发展,无论是视角还是亮度与厚度,都符合现代人们对屏幕的需求。

触摸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透射式电容屏得以迅速应用。一般而言,触控屏的成本比较高,为了实现有效控制,技术层面主要是ON-CELL技术和IN-CELL技术,这是目前来说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除此之外,为了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终端显示屏还研发出软性屏幕、触感压力、电磁笔等相关技术,整体向着尺寸更大、屏幕更清晰,而且功耗更低,符合人性化输入特点等方面发展。

传感器是完成移动互联网终端各种功能的基础技术,包括加速度感应器、陀螺仪传感器、光影感应器、重力感应器等,使得移动终端设备增加多种感知途径。此外还有红外摄像、电池技术等,在此不作赘述。

2.2 软件

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软件是基于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与中间件进行结合,完成本地应用与web应用的一种方式。前者是以IOS+APP为主,后者依赖HTML5+APP。具体而言,操作系统包括三种模式,比如,系统闭源+封闭文件管理系统;系统闭源+开放文件管理系统;系统开源+开放文件管理系统。以上三种模式各有优劣,分别能够满足各种情况下的实际需求,其中要注意兼容性问题。

此外,在应用软件方面,一方面是以本地特色、深度集成为主要特征,比如电话薄、短信、彩信等;另外就是,运营商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替代产品,比如微信。还有就是移动互联网终端软件技术必须要处理好软硬件适配性问题,这是解决终端技术方案的重要基础。

2.3 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是利用输入/输出设备,完成人和计算机之间通信的一种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最初人机交互技术是从打孔纸带发展,之后是键盘、鼠标以及图形界面电脑。现阶段,人机交互规则更多情况下是机器学习人类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多点触屏技术使得机器根据人类的习惯完成指令迅速输入,哪怕是未经过严格训练的人也可以立即使用。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对人类语言进行识别,还有远端云技术可以让人通过语音,实现人机交互。体感识别技术可以把人身体作为机器能够识别的控制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机交互技术,在此不一一列举,比如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3 总结

总之,Google、Apple等公司不断地努力,使得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导我们逐渐习惯移动互联网。可以想象的是,在未来,必将会有更多的终端技术打破目前的移动终端发展格局,从而开启人们的智能生活。

参考文献

[1]廖军,王蓓蓓,高一维.移动互联网终端发展研究[J].移动通信,2012(Z1).

[2]李怡.试论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与融合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2(09).

[3]李小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变革[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06).

[4]刘建伟,邱修峰,刘建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云计算安全技术体系架构[J].中兴通讯技术,2012(03).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范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技术 应用业务发展

1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采用移动接入技术与互联网相连接的新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使用无线终端如手机通过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可以方便用户在移动网络资源状态下使用互联网,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当然不是手机和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而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各方面相互融合促进发展的产物。

移动互联网将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优势相互结合,伴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作为一种接入互联网的方式,移动互联网具有传统互联网所不具备的特点,概括起来这些特征主要有:一是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二是由于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往往会选择在零星的时间比如上下班途中、工作休息期间等,导致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传输呈现断续性和突发性;三是移动互联网深入用户的生活中,可以满足用户生活学习的各种不同需求;四是随着手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链接移动终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尽管如此,而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却有着彼此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接口协议还尚未标准化和统一化。[1]

2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中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形成并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移动通信的发展离不开许多技术的支持,比如定位技术、切换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和交互干扰抑制技术等。其中定位技术实现移动终端对准确位置的测量和计算;切换技术便于移动终端在不同位置之间、不同信号频率之间选择适当的通讯信号;智能天线技术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信号和自动调节等功能;交互干扰抑制技术可以消除邻近和共信道用户的交互干扰,确保接收到高质量信号[2]。

从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情形来看,推动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具体应用技术主要有Web2.0技术、SOA技术、SaaS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其中,Web2.0技术是新的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统称,将用户放在应用的核心,用户既是创造者也是消费者;HTML5.0技术提供了一些全新的应用途径,便于索引整理和促使改变手机屏幕尺寸;SOA技术通过独立接口联系各功能单元,促使各类服务可以统一进行交互和使用,便于新的分布式系统形成;SaaS技术是一种以互联网作为应用基础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云计算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和融合的产物,通过进行“云端”处理,可以减小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提高处理的速度和能力[1]。

3 移动互联网应用典型业务

3.1 娱乐类业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娱乐项目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娱乐类业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比如手机等接入移动互联网,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获得多种娱乐享受,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接收文字、图片、音乐和软件的下载,轻松浏览世界各地的信息和新闻,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选择感兴趣的图书内容,实现在线阅读;还可以使用手机游戏功能,在手机、手持游戏终端等设备上随时随地地进行线上游戏,尽情体验各类游戏的乐趣。[1,4]

3.2 商务类业务 由于商务人士支付能力强,对商务业务的需求大,所以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商机。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出的一些商务类业务有:将邮箱服务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确保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私人信件和电子邮件的收发和往来;移动办公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浏览和处理公司日常事务,摆脱了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移动电话会议是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一种新的会议模式,可以低成本的迅速召集许多人员参加会议,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点击率甚至超过了一些电视节目的广告,加之移动支付让消费者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的方便和快捷,移动电子商务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1,4]

3.3 社交类业务 在移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用户通过移动网络处理信息非常方便,也促进了沟通社交类业务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沟通业务,比如视频电话是一种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传输语音和图像的电话线通信方式,可以弥补语音电话缺乏视频信息的缺陷,在传输语音信息的同时还能向通话双方传输彼此的视频信息;移动即时消息集成了实时文本、语音、视频等多种功能,可以让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实时使用移动即时通信业务,可以大规模下发通知,发送和接收文件等。微博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客,用户可以使用手机随时随地上传自己的状态和观点,并可以查看关注好友的状态,方便了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1,4]

参考文献:

[1]沈晶歆.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J].电信科学, 2010(10).

[2]胡文昌.浅谈关于移动通信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08(12).

[3]郎为民,杨德鹏.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J].通信管理与技术, 2011(6).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范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 新闻网站 策略

国内地方新闻网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艰难前行,在PC时代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商业网站巨鳄和狼群的围攻下并没有形成优势,移动互联网对于地方新闻网站来说既是机遇,也存在许多挑战。

1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1.1 高便携性

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是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眼镜、手表等各类穿戴设备,人们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使用,拥有远超PC的便携性。这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具有比PC上网无可比拟的便利性。

1.2 感触性和定向性

移动终端具备重力感应、磁场感应、移动感应,温度、湿度感应等无所不及的感触功能,将来传感技术还将往触感更逼真、适用领域更广泛等方面发展,使得移动设备能够在屏幕触感、摄影摄像、运动、LBS位置定位等方面实现多维度的感触服务。比如,拍摄一张照片,可以保留当前的海拔高度、温度、湿度、地理位置等各方面信息,可以取得比原来传统拍照更精准的各类定向信息,使得智能移动终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指导用户下一步的行动,或者提供给用户更多更精准的增值服务。

1.3 人机交互便捷高效

PC时代的人机交互主要靠键盘、鼠标,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语音识别、用户体感识别、个性化的生物识别、全方位感知、用户为中心的感知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移动设备具备前所未有的高效便捷人机交互能力。

1.4 即时性和精确性

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捷特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碎片时间,及时掌握各类最新资讯,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上的问题。移动终端拥有极高的个性化程度,每一台设备都精确的指向了一个明确的个体。移动互联网能够针对不同的个体,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2 移动互联网热门技术及发展趋势

2.1 移动支付技术

移动支付是指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渠道的快速发展,技术越趋成熟,支付安全不断提高,老百姓日常消费掏出来的将更多是手机,而不是钱包。

2.2 移动视频技术

视频网站之父――Youtube的移动流量占到接近50%。种种迹象表明,移动宽带化、离线回放和更好的视频压缩技术都将是移动发展的趋势。

2.3 高精确度移动定位技术

移动互联网能获取一个人的精确位置,并提供相关位置信息和服务。利用室内准确定位的应用现在使用Wi-Fi、图像、超声波信号和地磁等技术。准确室内定位技术与移动应用的结合将产生新一代非常个性化的服务和信息。

2.4 新的Wi-Fi及LTE技术

新的Wi-Fi及LTE技术,将提高无线传输的性能,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高速宽带无线网络,覆盖更多的网络盲点,使得用户可以真正的随时随地接入高速宽带。

2.5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热门互联网新技术发展迅猛,对移动互联网有很强大带动作用,随着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国内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渐步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时代。

2.6 高级移动用户体验设计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高级用户体验技术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各类实用性设备已经进入实验阶段或者应用阶段,随着更逼真的技术不断得到突破,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体验将有质的飞跃。

3 地方新闻网站的应对策略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地方新闻网站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主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在技术、内容、经营等方面根据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进行全面的调整,及早布局,把重心转移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否则,将错失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随着传统互联网的日渐萎缩,最终被互联网淘汰。

总体上,国内大多数地方新闻网站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所行动,比如着力打造新闻APP客户端,耕耘微信公众号及法人微博,但总体上同质化严重,还需要谋求更大的突破。根据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趋势,预计将产生更多的市场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地方新闻网站将如何把握,找准切入点。

3.1 移动社交

移动社交将成为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地方新闻网站普遍开设有地方论坛社区,该类社区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用户老化、业务模式跟不上移动互联网发展潮流等问题。广西新闻网早于2010年就开发出红豆WAP版手机网站,2015年4月升级成“手机广西网”,于2012年开发出论坛互动类客户端――掌上红豆。这些移动社交平台很好的满足了网站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及网络社交的需求,红豆社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目前广西新闻网移动平台的流量已经占到全网的约40%。

3.2 移动广告

借助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广告推送,而且移动广告无论是在外观、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可与APP、手机网站形成较为自然的融合。目前国内的今日头条、无界、澎湃等新闻客户端都在积极发展APP广告,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应。将来,各种跨屏广告,针对位置定位的LBS广告都将在细分市场中大展身手。

3.3 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先锋

2015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514亿,同比增长到87.2%,愿意付费的手游用户成倍增长。2015年,HTML5游戏的流量入口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截止2015年底,HTML5游戏用户规模达到1.75亿人,同比增长率达到112%。成熟的运营方式使得移动游戏市场在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拓展更易铺开。浙报集团在收购边锋游戏后,大力发展无线游戏、网页游戏,目前游戏业务已经成为浙报集团的重要业务支柱。

3.4 移动电子阅读

移动电子阅读正成为填补人们碎片时间的流行应用。各大报业集团及新闻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推出了各自的新闻客户端,如澎湃、上游、并读、无界、九派等,广西日报也在大力发展区内权威新闻客户端产品“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于2012年开发出广西第一个新闻客户端――掌上广西。这些新闻客户端未来将在个性化阅读、自媒体联动、提升用户体验、新闻客户端+身边服务等领域百花齐放,打造对用户更有价值的移动APP产品。

3.5 移动视频

移动视频作为网络视频的重要发展领域,将成为时尚人士的新宠。广西新闻网旗下的广西网络电视积极发展移动视频内容,通过平台的技术改造,已经实现在手机广西网、掌上广西、掌上红豆等多个移动平台提供视频服务,在丰富移动端内容的同时实现了网络视频的增值。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范文5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巨大优势;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伴随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极大推进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进一步融合,使得移动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2014年信息与通信技术》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世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0亿左右,预计2015年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消费规模将突破2万亿。在201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怀进鹏副部长也指出,我国的手机用户如今已经超过了12亿,其中有9亿用户开通了数据流量服务。而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支持移动互联网连接的移动终端数量将会达到250亿7500亿部。而预计到2018年,我国的智能手机数量也将是当前数量的2倍。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1移动互联网技术概念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整合的产物,继承了互联网互动、开放、分享以及移动通信的随时、随地、随身的优势,可以说是对两者优势进行整合的升级版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进入互联网,从而获得互联网提供的系列服务和信息。

2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伴随互联网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日益密切,在整个社会经济市场中,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所占市场份额比重逐年递增。从过去的语音、音乐、彩铃、彩信等业务逐渐发展到现在的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信息交流、移动端娱乐游戏等业务,而且这些业务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门业务依然保持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日益繁多,业务类型已经发展到上百种,热门业务诸如视频、音乐、语音聊天及游戏等,依然有着极快的发展势头。移动社交业务(如手机QQ、微信、微博、陌陌)和移动互联广告等流行业务的发展势头更是势不可挡。

(2)传统Pc业务逐渐移动化。除了最早的Pc业务(视频播放器、网页浏览器、E-mail等传统业务),购物(手机淘宝、京东商城)、理财(手机支付宝、各大银行手机客户端)、新闻(网易、搜狐、新浪)、社交(百度贴吧、YY)等业务也逐渐移动化,通过4G网络的网络速度,保证了服务的持续性。

(3)娱乐性业务仍然是主流业务。由于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主要使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而这些移动终端绝大多数持有在青少年手中。移动互联网企业为了迎合市场主流需求,加大了娱乐性APP的投入,因而诸如手机网络游戏等娱乐性业务的发展势头一直非常火热。2013年我国手游市场爆发,成为增长最为迅猛的领域,手游数量井喷,千万级的优秀产品涌现,吸引了大量厂商进驻。2014年我国手游市场逐渐趋于成熟,仅安卓游戏的总体收入就在100亿以上,整个市场规模则达到了178.5亿元。

3我国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移动互联网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全球移动互联网信息发展趋势,结合移动互联网当前发展现状,预测我国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向着多样化、多元化发展。随着移动智能终端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家庭,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各式各类的APP(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即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再加上移动互联网运营商们针对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给出了更多优惠,使得人们更愿意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来购物、购买电影票、购买车票等。可以说,人们对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依赖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甚至出现了“低头族”的代名词。伴随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智能终端的进一步普及和不断更新,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各项需求的与日俱增,4G网络技术的普及,必然推动其不断加速创新,从而向着多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最终促使移动互联网产业继续突飞猛进地发展。

(2)向着与物联网融合方向发展。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物联网是重要发展阶段,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与物之间相连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算是物联网的基础之_,它使得物联网的各种功能得到了拓展,使物联网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提高。主要体现在几点:物联网可以将用户移动终端当作一个重要节点来识别和采集相关信息;移动互联网的组网技术与无线网络接入方式为物联网提供了最为关键的技术支撑;移动互联网中的云计算使得物联网的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物联网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节能、传输、定位等技术。因此,在未来,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融合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3)向着金融化方向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网络更是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感。就拿移动电子商务来举例,为了满足人们网络炒股、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等相关商业交易的需求,移动互联网运营商们与国内相关金融部门加强了联合,手机、快捷支付、手机银行等多项联合业务被开创了出来,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双方实现了双赢。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相信移动互联网与金融部门的联合将会在未来涌现出更多新的公司、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各项业务,其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范文6

据悉,此次调研通过前期1000调查问卷抽取不同阶层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对移动社交网络如微信、陌陌、遇见等和CDN服务领域20位行业精英进行电话访谈,结合相关市场数据及媒体公开观点,研究了移动社交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发展问题、发展趋势,分析了CDN应用于移动社交网络的技术、市场及发展前景。

CDN加速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关注要点。85%的受访者认为,CND应用于移动社交网络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同时也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CDN能否成功应用,取决于该市场自身的发展情况。小部分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市场规模难以支撑CDN的大规模应用。

移动社交网络现况及隐患

就移动社交的传播形式看,80%的受访者认为,移动社交平台所传播的内容是否生动、有趣是决定该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受访者表示,视频作为移动化分享的传播形式与前三种形式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来源于其本身对于网络及硬件的高要求,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对此领域发展持乐观态度。

根据访谈,多位移动社交网络从业者已经认识到,社交平台在追求用户扩张的同时,用户体验的提高不容小觑。进一步突出服务差异化,提高访问相应速度,是提高用户体验的关键。

2012年,一些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经历了注册用户流失的情况。其中约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社交网站内容缺乏新意、服务同质化是造成用户流失重要原因;另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移动社交网络的访问响应速度慢,用户体验差是客户流失的另一原因。

在移动社交网络信息传输方面,终端用户访问迟缓、运营商复杂性带来的网络平台压力、网间结算成本高,是受访者谈到的关键几点问题。易观国际在前年了移动互联网的七大问题,包括网页页面载入速度过慢、网页没有针对智能手机设备进行优化、加载错误频繁、与网页进行互动十分困难、移动端网页内导航不易使用、无法在移动设备上轻松阅读网页内容、移动端网页功能没有达到用户期望值,涉及到移动互联网网络速度的相关问题占到半数以上。时过两年,网络速度慢的问题依旧困扰整个移动互联行业。由于手机终端的单页面操作性,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的忍耐度更低一些,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速度要求更加迫切。

CDN应用于移动社交网络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