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模式;倾向性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量创业者纷纷涌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创业浪潮中,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他们虽然资金短缺,但是不乏新思路,更喜欢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这就为移动互联网创业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主要聚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模式时的倾向性,并给出建议。

一、样本选择和情况说明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模式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客观准确把握大学生对创业模式选择的倾向性等问题,进而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和大学生创业者们提供参考和帮助。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的形式,调查时间是2016年3月至6月。在对象选择上,聚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代表:淮南师范学院。样本采用的是淮南师范学院某理工科学院大三大四学生,共计240人。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37份,有效问卷23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

二、大学生创业模式倾向性的调查分析

创业模式指的是创业者为保障自身的创业权益,而对各种创业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整合的创业行为,包括创业组织形式和创业方式的确定、创业行业选择等。大学生创业,可选择的模式很多,究竟当下流行或者倾向于何种创业模式,将是我们问卷调查的重点。在对24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中,我们首先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创业模式的兴趣度。显示如下:

那么移踊チ网与大学生关系是否密切呢?在“大学生眼中的互联网”这项调查中,认为移动互联网就是智能手机的占25%,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占35%,而40%的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一切可携带可穿戴的移动电子设备。在“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认识”调查中,87%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那么大学生在移动互联时代决定创业,有没有倾向性呢,调查显示,坚持实体店创业的有23%,选择网店创业的占35%,更多的人愿意去选择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占到总人数的42%。接下来,我们又对愿意进行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受访者进行再次问卷,就“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前景看法”这项调查,高达91%的人认为前景光明。而最后一项调查前,即“大学生眼中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成功案例”,显示结果前三名分别为:支付宝、饿了么和朋友圈创业。且有91%的同学对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充满信心。

诚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整个世界都在以一种颠覆人们传统观念和思维的方式发生着巨变。这种变化对于创业者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但是首先要思考清楚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适合大学生的创业模式。在《颠覆与重构――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成功的七种商业模式》(王玉华著)一书中,作者总结了当下最为流行的几种创业模式和成功案例,笔者归纳总结如下:

从上表数据显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型的创业模式百花齐放,可以选择的空间很大。但是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他们究竟倾向于何种创业模式呢?是不是以上的模式都适用于大学生呢?这就首先要搞清楚目前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现状。

那么大学生究竟对哪些创业模式比较感兴趣呢?我们再次进行了问卷。同样的240人的问卷调查显示:可列举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模式中,最受大学生青睐的几种创业模式分别为:微商创业、微店创业和手机APP创业。更有趣的是三种模式在比例上基本平分秋色。而细观这三种创业模式,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手持智能手机创业。这也与大学生创业群体特殊的创业条件相吻合。

三、结论与建议

首先,大学生创业,选择移动互联网是必然的趋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发展迅猛和前景诱人的行业,其增长速度连预测家都未曾料想到。其一,移动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造就了日益庞大的移动端用户基数。当智能手机变得无处不在时,人们不仅仅可以用它接打电话,还可以做许许多多其他的事情。比如:接发短信、QQ聊天、微信视频、铃声下载、影音播放、3D游戏、移动支付、手机购物、位置服务等各式各样的移动互联业务。其二,移动互联网创业有传统创业不具备的优势。作为主流网络消费群体的大学生更易掌握消费心理进而把握商机。同时,大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自学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为移动电商经营提供保障。

其次,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更倾向于微商创业、微店创业、手机APP创业等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创业最青睐的几种模式分别为微商创业、微店创业和手机APP创业。微商创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热门创业模式。主要是利用微信平台的兴起,在朋友圈里销售货品。对于首次创业者来说,是最佳的选择,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就有2位同学从事微商创业,分别销售韩国(家中有亲戚在韩国)护肤品和自己老家的茶叶。既能保证货源,又无需任何创业资金,只需发发朋友圈。微店创业也是大学生比较青睐的一种移动互联网创业模式,其是一种类似于淘宝网店的创业模式,其便利性就在于,微店把淘宝网络平台搬到了智能手机上,只需要一个手机就能开店。手机开店,手续简单,交易快捷,成本较低,容易上手等诸多优点也是微店越来越受到大学生欢迎的原因。

最后,大学生创业,如何拥抱移动互联网,仅靠大学生自身远远不够,还需形成多方合力。其一,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文件指出,各级政府部门要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力度,重点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互联网创业带动就业。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地方政府要在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创业,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其二,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没有应变措施便跟不上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也亟需转变观念,要在加强创业教育上下功夫。如建设理论知识和创业经验兼备的师资队伍,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聘请高校创业指导师等专业人才。如要深入开发创业课程,要普及以创新创业为教学目的的创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移动互联网的技能和水平。如在大学生中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创业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华著,《颠覆与重构――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成功的七种商业模式》,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

[2]沈超著,《APP创客――从创意到生意》,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2

短消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运营商在开展3g业务时,短消息业务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论述短消息系统的互通网络结构,并对互通时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短消息业务实现了移动用户之间、移动用户和应用之间的信息传递,用户也可以通过短消息中心查询或预定信息。短消息业务提供终端发起、终端接收的信息服务,必须由msc或sgsn及hlr配合完成。

不同平台及运营商间短消息的互通原则上都是由短消息网关完成的。短消息网关负责消息转发、协议转换、路由管理、话单输出等,具体包括互联网关和汇接网关的功能,前者用于smsc和sp之间的交互,后者用于路由信息的管理即与其它平台及运营商的短信系统互通。

与固定网短消息的互通

所谓固定网短消息,就是利用现有的固定电话网,向固定电话用户提供多种信息的服务。

为实现固定网用户和移动网用户之间相互成功发送和接收短消息,可以直接在短消息中心之间互通,也可以经过短消息网关互通,一般情况下为了使网路结构简化,网间结算以及组网方便,大都是经过短消息的互联网关互通。运营商通过网间互联网关的连接以及互联网关与短消息中心之间的连接达到互通的目的,也就是一方的短消息中心在向对方用户发送短消息时,该短消息经双方的互联网关提交给对方短消息中心,由对方短消息中心向自己全网内用户发送。

网络结构

和固定网短消息互通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此方案中,运营商可新建3g移动短信网关,并与其他运营商的固网短信网关相连实现3g移动网短消息和其他运营商固网短消息的互通。

此方案互联点位于3g短信网关和固网短信网关之间(即虚线处),互联点清晰且便于3g短信及固网短信系统各自的计费结算及维护管理。

编号问题

目前,移动用户给移动用户发送点对点短消息的时候,被叫用户的号码(接受短消息用户的号码)就是移动用户的号码。但是,移动网的短消息业务除点对点的短消息以外,还包括了与各个icp发送的短消息,为此必须给每个icp分配相应的号码,而这些号码的分配是由移动运营商自行分配的。号码的分配当时并没有考虑移动网的短消息业务还会与固定网的短消息业务互通,因此给icp所分配的号码是与固定网电话用户的号码类似的号码。据初步统计,已经被占用的长途区号达几百个,包括已经使用的和空余的,同样也占用了一部分本地电话号码。当移动用户向固定用户发送短消息的时候,被叫用户的号码与现有的icp的号码是重复的,而且这种重复没有规律。因此,在固定网和移动网的短信互通时就需要解决号码的冲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信息产业部决定在固定号码前面加上一个标识码,即起用一个未使用过的号码“106”。当移动用户给固定用户发送短消息时在被叫用户号码前面加上标识码“106”,号码长度最长可达15位。

第三方短信互联网关

在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的时候,由于从固定网用户编号上无法区分其归属于哪一个运营商,故需经过第三方短信互联网关来完成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时的路由选择工作。

当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时,经过移动网的短消息中心到移动网的互联网关,移动网的互联网关不需要判别该用户是属于哪一个固定网的运营商,把短消息发送给第三方的互联网关,由第三方的互联网关去判别该用户是属于哪一个固定网运营商的用户,随后就可以把短信发送给此固定网运营商的短信互联网关,再经其短消息中心将短消息发送给用户。

在第三方短信互联网关上需要有相应的各本地网的不同运营商的号码分配纪录,且要保持实时更新。

与移动网短消息的互通

可采用3g互联短信网关与其他运营商的移动网短信网关互联的方案,互联短信网关可按照目的地进行接续和计费。互联短信网关之间可采用专线或者internet相连。

由于移动网短信互联互通已经相当成熟,故本文不再赘述。

多媒体消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多媒体消息业务 (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 提供了一种非实时基于存储转发机制的多媒体通信方式。它可使多媒体消息在手机、pc/pda 以及email客户端等多种通信终端之间实现互发互收。收发的信息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email及视频。多媒体消息业务实现了移动用户之间、移动用户和应用之间内容丰富的信息传递,用户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消息中心查询或预定信息。多媒体消息作为一种位于ip网络层的增值应用业务,它可连接各种载体 (例如: gprs、csd及hscsd等),因此,也是面向3g网络的。多媒体消息业务的实现必须由mmsc、wap gw和hlr等网元配合完成。此外,多媒体消息业务要使用短消息中心(smsc)来发送多媒体消息的通知给用户终端。

多媒体消息业务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是整个多媒体消息系统的核心,它主要负责存储并处理进出mmsc的消息,完成在网络上发送由文本、声音、图片及其他媒体格式组成的多媒体消息。多媒体消息中心内部主要分为mms relay 和 mms server,互通的功能主要由mms relay 完成。mms relay负责在不同的消息系统之间进行消息传送,它在服务器和用户之间提供一个综合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网络综合不同的服务器类型。根据需要,mms relay 和 mms server可以合设也可以单独设置。

在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中,mm4接口是多个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之间互联互通的保证。3gpp 多媒体消息规范本身对于互联互通就已经定义了mm4接口(在各个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中实现),因此,只要各运营商在3g 多媒体消息业务网中遵循3gpp规范设置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则不必设置多媒体消息网关就能实现多媒体消息的互通。但由于现有移动运营商的多媒体消息系统均未采用3gpp的规范设置,中国移动的“彩信”是采用基于3gpp规范并进行修改的非标准形式,而中国联通的“彩e”则是基于电子邮件的形式,故在与这些运营商的多媒体消息系统互通时,视其采用的多媒体消息系统结构的不同,可通过多媒体消息网关实现运营商之间的多媒体消息的互通。具体的多媒体消息互通网络结构图如下:

在此方案中,当运营商a与其他运营商的标准mms系统互通时,可以将运营商a的mmsc和运营商b的标准mms系统直接连接,此时互联点位于运营商a的mmsc和其他运营商标准mms系统之间。当与运营商b的非标准mms系统互通时,则需要通过设置mms网关来进行协议转换,此时互联点位于运营商a的mms网关和运营商b的非标准mms系统之间。

即时通信(imps)消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3g系统支持的新业务非常多,本文将以即时通信消息(imps)的互通为例,简要论述一下3g新业务的互联互通。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3

然而,面对强调开放和交互的移动互联,以及移动设备屏幕大小不一、计算能力远不如PC等挑战,习惯了封闭产业链的软件企业,是否能够转型成功呢?

“我常常拉着朋友,跟他们讲电子地图,像个唐僧。”高德软件总经理唐希勇见到记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但是很快,他就恢复了往常的兴奋状态,大声地讲着自己正在做的手机地图和导航,谈论应用商店。他说,自己虽然是个软件人,但“移动互联网+电子地图”却是他早就给自己定下来的发展方向。2004年,高德收购图盟,合并后的平台让原本醉心互联网的图盟创始人唐希勇有了更宽的视野,他发现,手机访问地图的需求会比通过互联网的市场更大。“所以我决定要在移动互联领域大干一场。”

和唐希勇一样看重移动互联的软件人还有不少。

从高德软件办公所在地北京苏州桥一路向北,位于上地的用友软件园里,用友伟库副总裁付毅最常思考的就是,未来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管理软件会扮演什么角色?而几乎每一次,他脑海中勾画出的未来场景都离不开“非PC的计算设备”。“一开始图画并不清晰,就觉得手机、家用电器、汽车等等,只要想得到的,都应该具有计算能力。慢慢地,智能手机、平板的出现才让我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而在中关村的银谷大厦里,中标软国际合作部总监李斌最近正忙着到处推广公司最新的操作系统“中标凌巧”――这是中标软针对移动设备专门开发的操作系统,很快他们还将与硬件厂商合作,推出基于该系统的车载产品。

除此之外,慧点科技、争上游科技等国内软件企业,也纷纷开始向移动互联的渗透。无论是企业管理软件、开源操作系统提供商还是电子地图和服务提供商,软件企业正从各处出发,奔向移动互联。

软件必须移动

“我们虽然是做软件的企业,但其实很早就知道,软件也要‘移动’起来。”慧点科技总裁吕翊告诉《计算机世界》报记者。慧点科技的主要业务是为大企业提供管理软件,而大企业的管理者都非常忙,出差时一旦无法使用电脑或者脱离了企业内网,就可能因为不能访问管理信息系统而影响工作。

“既然注意到了用户的这个需求,我们就要想办法来满足。”从2004年起,慧点科技内部就开始考虑,要如何让用户能在办公室之外使用管理软件。

当时,互联网正在快速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4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时中国的8700万上网用户中,超过5500万使用的是拨号上网。而这就让吕翊看到了希望――至少通过互联网,用户能够远程接入系统了。很快,慧点科技就在系统中增加了互联网的入口,用户可以通过网页访问企业管理系统了。

和吕翊几乎同时,原本一直在互联网上提供电子地图服务的唐希勇发现,用户最迫切需要使用电子地图往往是在搞不清方向的时候,而这时候,他们通常不会在电脑前,身边惟一的设备就是手机。于是,2005年,高德软件收购了一家专做手机应用的企业,开始密切关注移动互联带给电子地图的机会。

不过,2004~2005年,手机刚刚开始在中国普及,大多数人用的都是黑白屏手机,对手机的应用也还停留在打电话和发短信,最高端的智能手机采用的是Windows mobile平台;而运营商当时提供的也还是2G网络,想上网必须经过WAP,这样的计算和通信能力,根本不可能让手机像电脑那样支持各种应用。

此外,在当时,软件企业与运营商都各自处于相对封闭的生态圈里,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和合作机制,所以要想通过手机来实现应用,也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移动互联对各软件企业来说都只是一个萌芽市场,直到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大量出现,移动设备的处理能力增强,3G网络也给移动互联应用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移动应用才终于迎来大规模的爆发。

IDC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约为3600万台,未来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还将以34%的复合增长率快速膨胀。面对这样迅猛的增长,IDC预测,能够运行应用程序的非PC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将在未来18个月内超过PC出货量,而且这种超越是不可逆的。

“未来,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整个终端领域将是三分天下。” 中国软件网总编辑曹开彬认为,移动互联是软件厂商“必须占有的市场”,因为未来很多应用都不一定放在PC上,特别是在员工移动性比较高的流通、保险、医院等行业,应用可以直接置于移动设备上。

“在移动互联领域先行的软件企业,大部分都是从客户需求出发,注意到这个趋势的。”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对软件企业而言,用户需求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军规”,当移动设备越来越广泛地被市场接受之后,原本集中在PC端的业务,就需要向移动终端迁移,来满足客户需求。

吕翊告诉记者,慧点科技刚开始通过移动终端提供的应用都很简单,比如通过手机上的浏览器看办公系统里的一些公告等。但他们逐渐发现,移动互联带来的冲击是各方面的,“这就逼迫着我们必须顺着移动互联的思路去发展了。将来手持设备一定会普及,所有的应用厂商如果不行动,迟早会产生危机;如果行动早的话,就会带来相应的业绩和领先市场的先机。”

“移动终端能够让客户有更多的、可弹性使用的时间。随时随地的特性能够更好地服务用户。软件企业也需要借助移动互联这个新趋势来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在采访中,用友华表总经理苗峰反复强调。

此外,智能终端,特别是手机企业的在线应用商店模式也给了软件企业闯入移动互联的机会。“从目前整体智能终端的商业模式来看,‘OS+终端+应用商店’成为产业链三大环节,而应用商店这种开放的模式,也降低了软件企业打入产业链的门槛。”分析人士称。

中标软针对移动互联终端的全新操作系统“中标凌巧”

闯江湖 各凭本事

看到了用户需求,看到了增长趋势,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锁定移动互联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在坚定的决心下,它们的表现也异常生猛。

2006年,用友成立用友移动商务公司,全面进入企业级移动商务应用市场。用友移动成立之初,时任用友移动商务公司总经理的杨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将对移动领域的尝试定位为“居安思危的生存战略选择”。2007年1月,用友软件与日本NTT DoCoMo成立合资公司,希望借鉴NTT DoCoMo在移动商务领域的技术和服务经验,开拓中国移动商务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移动商街”、“UMail”和“MERP”3大移动商务业务产品线。

今年8月8日,用友针对移动互联再次做出大动作――用友NC高调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客户端,能够分别安装在iPad、乐Pad、iPhone和主流Android手机中,“客户端将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提供移动场景下的任务、消息、报表等内容的处理功能,应用产品可以无缝连接用友ERP,包括高端、中低端的所有产品。”用友软件执行总裁李友在会上表示,伴随着这些应用的,用友的运营模式也将由产品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而U8产品线的移动客户端也在积极筹备中,不久就会面世。

在此之前,用友还在今年年初成立了“移动商务解决方案事业部”(MERP)。这个部门将在用友云战略下,统一规划执行用友产品的移动互联网策略,还代表用友集团与合作方落实基于云计算方面的各种合作。李友表示,这样的调整是用友集团适应云计算、互联网移动化趋势做出的改变,用友的产品将加速向移动互联网迁移。

“移动终端的应用在带宽、访问速度、效率、用户体验和PC上并不相同,并且在应用的架构上,移动终端的应用还需要考虑额外的用户体验、交互访问的设计。移动BI承担的更多功能是查看、监控与预警。”苗峰告诉记者,专门从事BI(商业智能)业务的用友华表,针对移动终端的投入已经占到全部研发费用的10%,未来还会更高。

与用友同为管理软件企业的慧点科技,也在今年加大了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的投入。“从响应客户的角度来讲,移动设备的管理效果非常好。”吕翊说,慧点科技已经成功地把应用从PC拓展到了移动终端,只要企业的关键业务数据操作量不是很大,慧点科技已经可以把企业一般的管理应用完全实现移动化。

“用友和慧点科技都是典型的过渡式发展轨迹,他们都选择了从应用入手,逐渐从PC向移动终端过渡,这种模式是非常适合应用软件企业的。”分析人士指出,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移动互联领域生长的“野蛮”程度也有所不同。

中标软就是闯入移动互联的“野蛮分子”――今年8月,中标软推出了针对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中标凌巧”品牌,这是在原有的“中标麒麟”和“中标普华”两大品牌之外,开辟的一块全新业务,专攻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而很早就已经投入移动互联的高德软件则非常重视在产业中的合纵连横,它的野心不止是提供应用和服务,它还要做地图平台。

2006年,高德软件与中国移动达成战略合作,为中国移动的位置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数据。此后,合作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加,目前,高德软件为谷歌、新浪、阿里巴巴、微软必应等6500多家网站提供基础地图服务,并为三星、摩托罗拉、联想、HTC、LG、戴尔、中兴、华为、酷派、Acer、华硕、汉王、e人e本、天宇、纽曼等终端厂商提供手机预装导航数据和软件。

目前,高德的移动互联用户量已经超过2000万,到今年年底将超过2500万;而过去完全依赖汽车导航的高德软件,其政府和企业应用、无线及互联网定位服务两大业务的营收已经增长至总营收的30%,其中无线业务增长最为突出――高德迷你地图每个月下载和激活超过150万,累计用户超过1000万;每年,苹果APP Store里的付费下载给高德软件带来的营收已达到千万级别。

今年5月,高德软件宣布推出面向移动终端的客户端“高德地图”,据唐希勇介绍,这是一个开放的地图服务平台,面向第三方应用开放API接口,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可以和高德软件合作,将诸如团购、房产信息、打折信息等接入其中。现在,赶集网、糯米网、搜房网等网站都在使用高德软件的地图服务,未来将会有更深入的合作。“高德软件要从B2B变成B2C,做出能够直接抓住用户的产品与服务。”唐希勇表示,高德软件要大步流星地转型,而且充满信心。

2011年8月,用友华表推出移动B1产品,抢占商业智能的移动互联商机

跨界的挑战

软件与互联网,这两个产业千差万别。互联网强调开放和交互,绝大部分成功的互联网服务都是主打免费;而软件却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以保护知识产权来收费。任何跨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难,而软件企业要从原有的产业链转向一个几乎与过去生存原则相悖的领域,难度可想而知。

对此,高德软件副总裁郄建军表示,软件企业进军移动互联,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问题。以高德为例,从业务角度来说,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需要能够理解移动终端、互联网和地图行业的人才,而这种三合一的人才少之又少,企业只能分别从三个方面出发,配备充足人才,再把他们培养成三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节奏相对于软件产业而言要快得多,这需要企业“在开发速度上更快、更有响应性,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在部署上,在维护上,一定要基于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才可以”。苗峰表示,移动互联对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对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等都提出了极大的要求。

第三,进入移动互联领域后的商业模式,也是需要软件企业去摸索和探讨的。“软件企业进入移动互联必然会改变原先的商业模式,或许将在License(授权许可)、SaaS模式之上,增加成广告、内容收费、服务收费的模式。但是,目前这些新的商业模式还处于摸索期。”曹开彬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新的合作模式也会增加软件企业的压力。软件企业在硬件上铺设客户端,就需要和运营商,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生产厂商合作,而这将涉及开发、运营、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环节,甚至涉及终端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等。“这一整套体系非常复杂,需要下很大力气才能打通整个产业链。”曹开彬说道。

除此之外,“从技术开发的角度而言,手机屏幕大小不一、平台不同,计算能力不能与PC同日而语,这给软件开发人员带来了许多新挑战。”付毅表示,在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体验、交互将比PC时代更为频繁。未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移动应用非流程化的碎片应用,会带来大量的交互式应用与数据。当触控、交互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种终端上,那么原本是“解决流程化功能问题”的软件企业就必须拓展自己的交互思维。

“目前,针对webOS、iOS、Andriod的开发接口和工具包已经变得成熟,开发的难度已经降低了许多,但一些关键技术和标准却还不够成熟。”用友华表软件副总经理董国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开发人员,他非常关注HTML 5的成熟,因为各种移动设备都能够支持HTML 5,一旦成熟,跨平台开发将成为现实。

“归根结底,这都是软件企业要适应互联网模式产生的挑战。”曹开彬说,“如何获取互联网思维才是软件企业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难点。”在采访中,众多采访对象一致同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圈用户,然后在获得足够多用户的基础上通过广告、增值服务获取营收。因此,软件企业必须抓住用户需求,增加用户粘性,才能“圈”住客户。“从我们对用户使用情况的追踪来看,移动终端的使用效率还比较低,只是以阅览、批注为主,客户需求仍然比较简单。”吕翊说,他正在思考,如何用更加细分的需求来带动移动终端的应用,

采访手记

软件的化学变化

软件企业闯入了移动互联,移动互联也必然会给软件带来变化。

在采访中,采访对象们多次提到:“基于移动终端来开发相关应用,意味着企业应用系统能够在功能上做一些扩展,这也能够带动传统管理软件向更深层次发展。”

过去的软件都是流程应用,像流水线一样,应用之间没有、也绝不会体现出“人与人”的交互关系。而在手机应用中,分享成了关键。不过,这些分享型应用都还集中在消费类应用,但这样的思想完全可以应用在企业管理软件,因为员工之间也需要沟通。所以,未来的企业管理软件也可以建立话题、标签、评论与转发的机制。除了话题交互之外,类似于百度文库的应用走的是协同OA管理、企业问答交互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CRM管理亦会变成社区型CRM。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整合

移动互联网是指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以获取和使用互联网资源和服务。移动互联网使得互联网行业进入新的产业周期:第一,它改变了互联网接入终端的方式。第二,互联网用户消费方式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对其产业链的分析意义重大。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现状分析

(一)产业链构成

(1)移动运营商。运营商直接面对大量的用户,掌握着与用户沟通的渠道,为产业链上的其它环节提供服务和收费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居于主导地位。目前我国有单价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2)终端厂商。移动终端厂商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移动终端设备。与产业链其它环节比较,该环节门槛较低,积聚了大量厂商,竞争激烈。比较有实力的厂商有苹果、三星,而国内则有中兴、华为等。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商不止局限于生产硬件,同时也希望参与到产业链其他环节中。

(3)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主要是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服务提供商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和应用,是决定整个行业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程度的关键环节。互联网企业凭借其在互联网行业积累的经验和优势,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主要服务提供商。

(4)用户。他们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最终环节,处于产业链的终端,是各种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接受者和体验者,也是未来市场的主宰。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呈现个性化、交互性、多媒体三个显著特点。

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还包括芯片厂商、屏幕厂商等等。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其产业链的构成将会更加细分。

(一)产业链特点

(1)参与主体多元化。

与语音时代相比,3G时代厂商的进入门槛大为降低,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链中,有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如百度,有新兴的科技公司,如小米等。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产业链变得更加复杂化同时参与主体也更多元化,甚至很多传统的企业也运用互联网思维参与到了浪潮当中。

(2)运营商控制力减弱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作为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主导者,如今仍然控制着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链。但是从国外的经验及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可以判断,运营商很有可能沦落为“管道”,近几年出现的OTT(overthetop)类的应用,如微信、易信等一类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已经对其传统语音和信息服务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3)终端厂商和互联网企业作用显著。

终端厂商如苹果公司,互联网企业如谷歌公司等,很好的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导向的特点,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移动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使得运营商在未来的产业链的竞争中被边缘化,最后只能是一个流量提供者。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演变趋势

(一)去中心化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初期,移动运营商处于产业链的中心地位。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以移动运营商为中心的传统行业格局正逐渐向由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共同主导的格局转变,产业链呈现出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

其一,产业链参与主体增多。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新进入者不断增多,如广告主、应用开发商等。同时,很多传统企业正努力尝试着参与到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其二,其他环节对产业链的影响增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其他环节主体积极地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冲击着运营商的主导地位。苹果公司的“终端+内容”商业模式,直接绕开了运营商,为产业链上游的应用开发商提品的平台,提高了终端厂商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二)全行业的竞合趋势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正在由行业内竞争向全行业的竞争与合作演变,各个环节之间协同合作趋势加强,其内部的产业链结构也在发生整合、演变;与此同时,企业竞争不再是单一环节和单一市场的竞争,而是渐渐上升为企业所处产业链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三)平台化竞争趋势

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等充分接入产业链的上下游,在价值传递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这一思路充分展示了移动互联网产业服务趋于平台化。以中国移动为例,由早期封闭的移动梦网向专门化、开放化、协作化的移动MM转变的过程展示了其清晰的平台化思路。谁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平台的优势也就越明显,在未来的竞争中也将处于优势地位。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根据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可以对其发展提出以下几种思路:第一种,纵向结盟产业链整合。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具体例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信运营商与手机厂商的纵向结盟。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提供不同价格和内容的话费合约套餐,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下终端市场的坚实基础。二是互联网企业与终端制造商纵向结盟。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盛大都已经制造出各自的移动终端,形成各自的移动互联网入口。第二种,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整合。就是通过核心参与主体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完全控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如电信运营商开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建立自己的应用平台,在业务提供、渠道营销、品牌强化、价格拉动等方面重视空前,并开始从用户需求出发,希望成为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控制产业链中的更多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杨峰义.产业链整合移动互联网成为热点[J].世界电信,2009(12).

[2]芮明杰,刘明宇.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5

IDC中国互联网和新传媒高级分析师周林介绍说:“在全球的层面上来讲,苹果和亚马逊代表了两种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苹果以内容和服务为入口,带去设备的销售,最终利润增值来自于设备;亚马逊是用设备带动内容销售,对它来说,它的平板电脑相当于自动贩卖机。通过它上面承载的业务和内容来创造价值。”

互联网企业蜂拥做手机,实际上是亚马逊模式在手机市场上的某种延伸。无论百度、360或者阿里巴巴,它们都有着海量的用户和优势服务,需要一个前端销售平台作为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立足点。

对于享受中国人口红利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指望一流的手机厂商来为他们提供平台来铺量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三:第一,一线厂商如三星和HTC,实际上已经成为做互联网的手机厂商,他们有自己在线的服务,正在向价值链的上游努力,而互联网公司要做手机,不可避免地与它们发生正面竞争,双方没有合作前提;第二,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或者年轻人的市场,在这些购买力相对低下却数量众多的人群中,不可能指望一流厂商的入口能有像华为、天语那样的覆盖力。周林认为,尽管这些手机在用户体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是客观地来说,以中国目前智能手机不到一半的占有率,它们所担负的使命,就是为互联网公司拓宽智能手机市场,尽可能地让更多人买得起,所面对的人群对用户体验和操作的期望值不会太高,更不是爱玩机的群体。在这个前提下,这些手机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第三,在移动互联网上,平台的适配和系统兼容性是应用与硬件之间的矛盾所在。如果互联网公司能自主建立终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上层的开发力量对接到底层的平台和设备。

在一个Facebook都没能找到稳定盈利模式的领域里,所有人都在探索。互联网公司寻求广告推送和用户收费的方式,PC时代的广告模式如何移植到移动领域?基础业务免费+增值业务收费是否是唯一的用户收费模式?

入口的混战

iPhone的出现至少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前了五年。除了苹果,第二个要感谢的是谷歌,开放的安卓平台使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门槛大幅度降低,虽然谷歌的初衷是做好基础建设,占领战略制高点后为自己所用,比如推广自己的搜索和其它的应用,但是它允许厂商完全改写安卓,里面可以不内置任何谷歌的产品。这种做法很难用商业标准来评价,用百度商业产品部高级经理徐勇明的话说,这叫“伟大”。

徐勇明认为,互联网企业做手机,首先是为了抢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只有达到上亿用户的级别,才有可能出现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注意,是商业模式,而不是赚钱。单纯的流量和收入不等于商业模式。李彦宏说过,只有出现与流量相匹配的稳定收入,才能称之为模式。现在的情况是,虽然靠一些小游戏和无线搜索等无线应用,的确会有收入,但是远远无法与移动网络的流量规模相匹配。移动互联网在变现方面的进展滞后于用户和流量的发展速度,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像万人瞩目的Facebook上市后股价直跌,背后映射出的仍然是稳定商业模式的缺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移动互联网究竟靠什么赚钱?如何才能长期赚钱?显然将PC时代经验照搬过来是行不通的。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峰会发表的《移动互联网七论》中提到,移动终端的屏幕小,放了广告就放不下别的内容,利用的是碎片时间,大型游戏就很难玩得起来,而这两项都是互联网公司在PC上盈利的重头。徐勇明认为,在抢入口的同时,互联网公司急于探索、或者说证明自己能拥有某个成功的模式,这是互联网公司想做手机的第二个原因——求证的过程需要厂商的支持。

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模式还没有被证明,三星或者HTC这样功成名就的大品牌就会担心是否会伤害自己的品牌或者用户体验,另外也不愿意冒风险。那么,突破点就是一些相对二线的厂商——先证明自己的模式的确行之有效,它们才有可能去说服那些拥有大量粉丝的品牌厂商,得到占领更高端“入口”的机会。而厂商们如华为、富士康、天语等,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公司的用户群和营销渠道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双方各取所需。这就是有那么多一流互联网企业和二线厂商进行合作的原因。

前向收费的经验,后向收费的探索

每家互联网公司在软件服务方面的优势都各不相同,传统延续到移动互联网上,使每家的业务显示出各自的特色。360的低价格,显示出它正在补贴硬件厂商,它的算盘是:360在固定互联网上的流量非常大,它对流量的分析和用户的实际付费情况都非常好,如果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延续这个优势,硬件方面赔点钱是可以接受的。

百度的情况与360相似。腾讯的想法则更为超前,QQ-Service作为一种新的整合服务产品形态,能够打通手机上应用之间的协作和对话。周林认为这将是未来应用发展的趋势,即“应用对应用”的互联,“QQ-Service”是一项成功的尝试,它并没有深入到操作系统层面,不会引起对手们的抗拒,但是对用户的控制力就很大。”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还处在投入阶段,互联网公司的所有布局终究是为了实现前端和后端两个基本模式的收费,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Facebook 花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 不仅因为它是个好玩的应用,更重要的是, Instagram是一个社交+移动的分享平台,而Facebook 恰恰没有移动网络用户的行为数据,Instagram能够为它提供急需的用户数据——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研究用户行为至关重要,这是移动互联网广告模式演进的重要前提。

在传统的PC时代,用户花大量时间坐在电脑前面工作、娱乐,不需要分析他的状态,直接将信息推送过去即可。到了移动互联网,每个人的状态千变万化,利用碎片时间上网,就需要了解用户的情境和行为,比如他的个人爱好或者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等,适应相关的情境来推送广告,才会有效果。

周林说:“在PC上面,广告已经有了成熟的逻辑,比如竞价排名。在移动互联网上怎么推动?我们认为,用户行为信息将成为移动广告模式的关键。比如,通过监测用户的位置信息,推送不同的广告。在商业圈时,就推送服装品牌广告,在餐饮区,就推送餐厅的广告……以用户在移动平台上的行为为准则,而不仅仅是广告主谁给的钱多谁就排在前面,而是让用户看到更具相关性的直接广告。”

移动互联网就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现状 热点技术 发展趋势

在创新产业的发展中,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一次史无空前的革命,现已经发展成为最活跃的朝阳产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速,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一代iPhone,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人们地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更加明显。在通信行业中,移动互联网产业成为了最迅猛的发展领域,将有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

1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强调可在任何的时间与地点甚至是移动的过程中接入互联网,并能够进行相关业务操作。它注重利用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接至互联网,通常特指手机终端利用2G、E3G、4G、3G等移动通信网接入并且使用互联网业务。在移动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应用有浏览网页和视频、下载文件、共享位置和下载等。与此类似还有无线互联网,其概念主要强调以无线的方式而不是同轴、光纤、双绞线等有线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并操作其业务。移动互联网并不等同于无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强调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应是无线形式,除其利用的蜂窝网外还包括其他无线接入技术,比如笔记本电脑和iPad等可以采用WIFI技术接入互联网并使用。

2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

移动互联网并不仅仅是移动和互联网的综合体,它可以让互联网变得更加便利并为人们高利用率的所使用,另外,加之无线的接入和琳琅满目的各种应用,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变得娱乐便利化,流程简易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愉悦,人们从移动互联网中受益良多,激发了更多的消费热情,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新的消费模式,迎来了真正的互联网时代。

认真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在其急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增用户大大超出了专家初始的预计值,可以称之为膨胀发展,占据市场的速度让人吃惊。智能手机消费者用户持续增加的速度更为惊人,这将直接影响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信息共享多元化,多而广且集中,让人们选择更多,为此,移动互联网更需要继续前行。

3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技术

3.1 Mashup

Mashup具备满足情景式应用的需求的功能,主要因为它能够快速的整合各种数据,也能够把某些相关主题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其整合速度非常之快。比起一般架构来说,Mashup的应用采用了新的架构方式,由用户、Web服务以及Mashup服务三方面构成。在逻辑上与物理上,Mashup构成的三元素之间是相互隔离的。Mashup的数据传输采用的Web协议,这种通信方式促进了技术发展,提高了沟通效率,简化了沟通成本,最典型的是XMP-RPC、REST与SOAP。Web协议具有轻量级、跨平台、面向内容、结构化等特点。

3.2 云计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目前还没有普遍一致的定义。在云计算环境下,用户的计算机有可能需要不太大的内存,且不需要硬盘和各种应用软件,

会变得十分简单,很容易就可以满足自身需求。当用户直接面对服务时,使用观念也会从“购买产品”到“购买服务”发生彻底的变化。用户只需付费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将会立即得到需要的服务。

3.3 SAAS

SAAS称之为软件运营或软营,是利用互联网而提供软件各种服务的一种应用模式。SAAS提供商能够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及软、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一系列相关服务,企业根据实际需求,租赁即可。价格一般为“全包”费用,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可以从SAAS中获得利益。

4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1)移动互联网业务具备特有的可鉴性、随身性等优势特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商业模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

(2)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的发展,其社会地位还将得到不断提升,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通过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当前以及未来,不同公司间的产权竞争都会成为主要的内容。比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客户端开发、芯片设计以及通讯技术等,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而此系统工作需要以相关的知识产权来保护,进而维护自身的各种相关权益。

(3)移动互联网的通讯操作系统将会继续得到升级,用户若想获得更为连贯顺畅的移动网络操作体验,就须升级已有的联网或移动通讯操作系统,突破原有的操作系统,从而有效操扩大作技术的适用范围和领域,比如视频、游戏、照相等功能。从当前电子产品的市场看,移动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正逐步向统一的方向迈进,将成本更低,更加开放,发展能力更强。从实例中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的通讯操作系统将得到进一步的升级,统一市场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4)国家将逐步出台相关的政策以解决安全问题。正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其应用的范围很广泛,而且虚拟性很强,这就使移动互联网管理具有较大难度,加上网络环境的演变,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力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所以,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用以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从而避免恶意侵袭或网络犯罪给用户带来的伤害或不便,国家需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保障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使其娱乐和隐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大重视力度,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运用制度规范网络行为。

5 总结

移动互联网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模式,是最重要的业务领域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它能够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服务,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随着其进一步发展,4G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将会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在未来的时间里,移动互联网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变革,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参考文献

[1]郭刚.新时期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的探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22)"60,62.

[2]郝建军.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业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5):3547-3548.

[3]王学泽.新时期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营销,2014(0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