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发展

移动互联网发展范文1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和风险日渐突出,并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传导渗透。移动互联网发展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法治建设仍显滞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亟需突破,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策略不完备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抓紧解决。

为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促进我国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1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首个全局性指导方案。而在该《意见》之前,还有两个相关的文件先后出台――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印发《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1月13日,国家网信办下发《关于开展互联网应用商店备案工作的通知》。接连出台相关意见和方案,足见我国大力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规范发展 敦促行业“优胜劣汰”

《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电信市场开放,推动形成多种资本成分和各类市场主体优势互补、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新格局;简化电信资费结构,实现网络资费合理下降,提升服务性价比和用户体验。

“提网速、降网费”,国务院总理曾要求,让上网费降下来。这一事关全体网民的利益诉求,在运营商那里已经有所体现。中国电信与25家民营企业合作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将探索在宽带接入网建设领域引入民间资本,发挥各自建设、维护、营销优势。业内人士认为,民间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提升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和用户服务质量,促进服务提升、资费下降。

最近几年,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网约车、房屋短租等分享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也不断涌现。《意见》提出,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和规范引导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约车、租房、支付等分享经济新业态。

“当前‘人口红利’正逐步减弱,可以用分享经济更多地释放‘网民红利’。”《201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综述与2017年发展趋势》显示,2017年国内分享经济领域将继续拓展,教育和医疗可能成为分享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则表示,分享经济作为创新的商业实践,相关部门需要给创新留出试错的空间,对于已经阻碍分享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应积极主动地进行修改和完善。

“网民红利”的积极释放和共享,需要一支精干的业务队伍来保障。“得人者兴,失人者亡”,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发展,人才队伍是根本保障。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建议,互联网行业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打破人才培养的旧历常规,灵活创新引人、用人、育人模式。

未来,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将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智造强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对娱乐、医疗、教育等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

网络扶贫 移动助力“精准对接”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有7.31亿网民,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其中,农村网民数量仅为2.01亿。在大部分网民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极大便捷时,我国边疆地区以及偏远农村仍有很多人处于“信息真空”状态,如何让贫困户上得起网、便利上网,不让农村成为信息时代的“孤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意见》要求,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针对贫困地区推出优惠资费套餐,探索推出“人、机、卡、号”绑定业务,精准减免贫困户网络通信资费。推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生产指导、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网络扶贫能给脱贫事业赋能。”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山枝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云端扶贫大数据网络,可以将扶贫政策落地实施效果、扶贫地区发展动态和扶贫农户实际需求精准结合,提高扶贫效率和效果。未来则应重点盘活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经济生态作为农村电商的突破口,提升当地税收,增加农民就业。

2016年11月底,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京东、阿里巴巴等15家网信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网络公益扶贫联盟”,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网络全覆盖。此外,中国电信与国务院扶贫办合作,针对性开发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为甘肃、云南、陕西、江西、安徽等多省提供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服务,覆盖全国1/4的贫困人口。

链接

《关于促进移动互联W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部分重点要求: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取消和下放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加快落实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全面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在城市地区深度覆盖、在农村地区逐步覆盖、在贫困地区优先覆盖。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统筹推进标准制定、系统验证和商用部署。

实现核心技术系统性突破。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探索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化揭榜攻关,积极推动核心技术开源中国社区建设。

推动产业生态体系协同创新。统筹移动互联网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应用部署,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协调互动。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开展移动互联网领域专利导航工作,制定专利布局方向建议清单,鼓励企业面向战略前沿、交叉融合领域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充实核心技术专利储备。

激发信息经济活力。加快制定完善信息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将发展移动互联网纳入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统筹推进,鼓励移动互联网领先技术和创新应用先行先试,扶持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支持中小微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充分运用国家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中小微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创新发展,支持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进信息服务惠及全民。依托移动互联网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移动互联网发展范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巨大优势;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伴随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极大推进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进一步融合,使得移动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2014年信息与通信技术》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世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0亿左右,预计2015年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消费规模将突破2万亿。在201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怀进鹏副部长也指出,我国的手机用户如今已经超过了12亿,其中有9亿用户开通了数据流量服务。而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支持移动互联网连接的移动终端数量将会达到250亿7500亿部。而预计到2018年,我国的智能手机数量也将是当前数量的2倍。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1移动互联网技术概念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整合的产物,继承了互联网互动、开放、分享以及移动通信的随时、随地、随身的优势,可以说是对两者优势进行整合的升级版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进入互联网,从而获得互联网提供的系列服务和信息。

2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伴随互联网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日益密切,在整个社会经济市场中,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所占市场份额比重逐年递增。从过去的语音、音乐、彩铃、彩信等业务逐渐发展到现在的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信息交流、移动端娱乐游戏等业务,而且这些业务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门业务依然保持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日益繁多,业务类型已经发展到上百种,热门业务诸如视频、音乐、语音聊天及游戏等,依然有着极快的发展势头。移动社交业务(如手机QQ、微信、微博、陌陌)和移动互联广告等流行业务的发展势头更是势不可挡。

(2)传统Pc业务逐渐移动化。除了最早的Pc业务(视频播放器、网页浏览器、E-mail等传统业务),购物(手机淘宝、京东商城)、理财(手机支付宝、各大银行手机客户端)、新闻(网易、搜狐、新浪)、社交(百度贴吧、YY)等业务也逐渐移动化,通过4G网络的网络速度,保证了服务的持续性。

(3)娱乐性业务仍然是主流业务。由于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主要使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而这些移动终端绝大多数持有在青少年手中。移动互联网企业为了迎合市场主流需求,加大了娱乐性APP的投入,因而诸如手机网络游戏等娱乐性业务的发展势头一直非常火热。2013年我国手游市场爆发,成为增长最为迅猛的领域,手游数量井喷,千万级的优秀产品涌现,吸引了大量厂商进驻。2014年我国手游市场逐渐趋于成熟,仅安卓游戏的总体收入就在100亿以上,整个市场规模则达到了178.5亿元。

3我国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移动互联网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全球移动互联网信息发展趋势,结合移动互联网当前发展现状,预测我国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向着多样化、多元化发展。随着移动智能终端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家庭,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各式各类的APP(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即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再加上移动互联网运营商们针对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给出了更多优惠,使得人们更愿意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来购物、购买电影票、购买车票等。可以说,人们对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依赖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甚至出现了“低头族”的代名词。伴随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智能终端的进一步普及和不断更新,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各项需求的与日俱增,4G网络技术的普及,必然推动其不断加速创新,从而向着多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最终促使移动互联网产业继续突飞猛进地发展。

(2)向着与物联网融合方向发展。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物联网是重要发展阶段,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与物之间相连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算是物联网的基础之_,它使得物联网的各种功能得到了拓展,使物联网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提高。主要体现在几点:物联网可以将用户移动终端当作一个重要节点来识别和采集相关信息;移动互联网的组网技术与无线网络接入方式为物联网提供了最为关键的技术支撑;移动互联网中的云计算使得物联网的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物联网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节能、传输、定位等技术。因此,在未来,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融合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3)向着金融化方向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网络更是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感。就拿移动电子商务来举例,为了满足人们网络炒股、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等相关商业交易的需求,移动互联网运营商们与国内相关金融部门加强了联合,手机彩票、快捷支付、手机银行等多项联合业务被开创了出来,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双方实现了双赢。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相信移动互联网与金融部门的联合将会在未来涌现出更多新的公司、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各项业务,其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移动互联网发展范文3

【关键词】信息安全威胁 智能终端安全 接入网安全 终端业务安全 移动支付 移动广告安全 BYOD

[Abstract] Developmental status of mobile Internet and its security threat were summarized. Security development trend of mobile Internet was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to guarantee information security of mobile Internet were presented.

[Key words]information security threat smart terminal security access network security terminal service security mobile payment mobile advertisement security Bring Your Own Device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迅速普及和移动应用的多样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5.57亿,中国网民中使用移动智能终端作为主要上网设备的人数占比已超过85%,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比例继续增高。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随着移动通信、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终端芯片等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在满足用户基本通信和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正在向移动支付、金融、社交、交通、医疗等领域扩展,促进了移动应用的多样化发展。2014年,Google Play应用商店和iOS应用商店中应用总量分别达到143万款和121万款。移动互联网不断拓展出创新应用与服务,改变了传统的互联网格局和发展模式,也改变了传统行业的业务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给市场带来持续的增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移动智能终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移动恶意应用肆意泛滥,个人隐私窃取、资费消耗等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因而需要进一步规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治理。

2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智能终端和移动应用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安全形势更为严峻。移动互联网作为移动智能终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融合的产物,不可避免地继承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脆弱性;移动互联网由于智能终端和移动应用的多样性,移动用户访问网络的模式和使用习惯与传统网络时代有很大差别,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不是传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安全问题的简单叠加。移动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可以从智能终端、接入网和应用及业务等方面进行分析。

2.1 智能终端安全问题

随着移动通信、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集成电路等领域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终端的通信、计算、存储等能力迅速得到提升,对于人们来说智能终端已不再局限于通信和娱乐,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办公、金融、支付、社交等,逐渐成为网络边界。同时,智能终端存储了大量的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很容易成为攻击对象,出现比传统计算机更严峻的安全问题,损害用户权益,甚至威胁国家安全。智能终端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3类。

(1)终端漏洞威胁。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固件等都有可能存在漏洞,恶意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对终端进行攻击。终端操作系统,特别是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安卓系统,呈现出显著的碎片化现象。终端操作系统的与更新往往是由各个终端厂商独立完成的,每个终端厂商都会根据自己的软硬件设计,对原生的安卓操作系统进行或多或少的定制化开发。因此,即便是安卓系统的原始开发者Google公司,也无法掌控所有终端系统的漏洞修复与版本更新,这就使得终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终端漏洞会降低智能终端的安全性,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如经济损失、隐私泄露等。

(2)恶意应用威胁。木马病毒等恶意软件是计算机时代的主要安全威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恶意应用威胁也开始向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恶意应用带来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恶意扣费、隐私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源消耗、系统破坏、诱骗诈取和流氓行为等。2014年Android平台新增的恶意程序中,资费消耗类占比高达74.3%,给用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为隐私窃取,隐私窃取虽然不直接构成经济损失,但它会给用户的手机埋下安全隐患,一旦危机爆发,危害程度更高。

(3)恶意骚扰威胁,如诈骗、垃圾短信和邮件等。诈骗和垃圾短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中的一大问题,相比于传统互联网的诈骗和垃圾信息,移动号码的唯一性将导致诈骗和垃圾信息的传播更准确、更便捷,也更具欺骗性。

2.2 接入网安全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网络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传统互联网的安全域划分、等级保护等安全机制在移动互联网中不再完全适用,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侧面临新的安全威胁。移动互联网增加了无线接入和大量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网络攻击者可以通过破解空中接入协议非法访问网络,对空中接口传递的信息进行监听和窃取。另外,移动互联网中IP化的电信设备、信令和协议存在各种可能被利用的软硬件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攻击。并且,由于IP协议的开放性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性,使得伪造和隐藏网络地址相对容易,这给实时定位和溯源网络攻击变得相对困难。作为移动互联网主要管道的LTE网络,其本身也存在着尚未解决的安全问题,如用户隐私泄露、特殊场景下安全机制考虑不足等。

2.3 业务安全问题

移动互联网承载的业务多种多样,不再只是传统的语音、短信服务;同时又引入了更多的业务平台,网络结构更加复杂,端到端的业务安全防护难度加大,业务系统被非法访问、隐私数据和敏感信息遭泄露、垃圾和不良信息传播等安全风险更高。另外,移动办公、金融支付等业务对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虽然发展迅速但还没有统一的业务安全标准和体系。移动互联网业务常见的威胁主要有非法数据访问、非法业务访问、业务盗用滥用、隐私敏感信息泄露、SQL注入、拒绝服务攻击、垃圾和不良信息传播等。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与云计算结合的业务,随着云服务的推广,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企业业务数据将在云计算平台上集中存储和管理,云计算服务存在公共租赁、虚拟化等特性,将给移动互联网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如用户和企业数据泄露等。同时,云服务平台上用户和企业数据的使用缺乏监管,这些数据有可能在用户和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非法使用。

3 移动互联网安全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终端设备、移动网络和业务应用等各个方面,当前移动互联网安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恶意应用、移动支付、移动广告、BYOD安全风险持续增长。

3.1 恶意应用持续增长并向底层渗透

据CNCERT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智能终端恶意应用持续增长,恶意样本已从2011年的6 000余例发展到95万例,其中安卓系统上的恶意应用占据主流。其中恶意吸费应用增长尤其迅猛,其采用恶意应用传播与人工诈骗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黑色利益链条,给智能终端用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智能终端安全厂商统计,2014年被感染恶意程序的Android用户累计达3.19亿人次,较2012年和2013年分别增长了5.17倍和2.17倍。根据移动互联网恶意代码描述规范,智能终端恶意应用主要分为8类,包括恶意扣费、隐私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源消耗、系统破坏、诱骗诈取和流氓行为。

此外,恶意应用正加速向Linux内核驱动层渗透,并不断增加破解难度。一是恶意代码在自我保护和加密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各类加固技术的推出,在保护部分应用开发者利益的同时也被用作躲避病毒查杀的方案。二是代码混淆技术进一步发展,代码乱序、字符串处理使得无法对恶意应用进行逆向分析。三是恶意代码加固方式越来越深入系统底层,出现了Java和so注入、动态库加壳、动态加载dex和内存加载dex等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黑客视线正逐渐由传统互联网转移至移动互联网,恶意应用也逐步向Linux内核驱动层渗透,恶意应用攻击和感染的方式不断增加,使移动互联网面临更严峻的安全挑战。

3.2 移动支付风险持续增长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同比增长11.4%,占总网民数的85.8%。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17亿,同比增长了73.2%,占手机网民总量的39%。可见,手机支付用户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网民总规模的增长速度和手机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移动支付的时代已经到来,移动支付是互联网竞争的下一个主战场。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有支付风险的用户占比超过20%。继银行卡支付,PC端网上支付之后,中国消费者已经快速进入了移动支付时代。不过,由于智能终端系统的某些安全问题,移动支付安全一直受到智能终端安全漏洞和各类恶意应用的威胁。此外,无论智能终端还是传统PC端网上支付的重要验证途径和消费通知途径也是各类诈骗短信攻击的目标。因此,尽管目前所有的移动支付产品都非常重视支付的安全性,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存在很多隐患。移动支付的风险主要来自支付类恶意应用、不明Wi-Fi网络环境、支付应用本身漏洞、验证短信不安全等方面。

3.3 移动广告安全风险初现

随着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移动广告迎来了迅猛发展,根据艾媒咨询《2014―2015年中国移动广告平台行业观察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广告平台市场整体规模为275.6亿元,同比增长137.38%,2015年将达到564.9亿元。面对移动广告市场的迅速发展,移动广告数量也呈现出暴增趋势。根据AVL移动安全团队统计,2014年广告件数量达到500多万个,较2011年增长了250倍左右。移动广告市场的快速增长导致国内涌现出上百家移动广告平台,通过在移动应用中集成广告插件,收取广告主的展示费来盈利。这些广告平台大小不一,良莠不齐,提供的广告插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并且缺乏行业监管,给移动互联网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移动广告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有广告插件存在恶意代码或漏洞,自动下载恶意应用软件、收集用户隐私敏感信息、传播垃圾和不良信息等。

3.4 BYOD带来安全隐患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而更多的情况指手机或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BYOD允许员工使用自己的设备进行办公,该模式可以为企业节约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同时,BYOD 的应用也给大多数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个人应用和企业应用并存使得企业数据存在非授权访问和泄露的风险。用户在企业外部网络使用移动终端可能会被恶意程序感染,并且在接入企业内部网络时迅速传播同时进行数据窃取或者网络破坏,严重时甚至导致网络瘫痪。此外,用户在安装非企业内部应用时也可能因内嵌恶意程序给企业网络带来潜伏式的攻击,如恶意程序刻意搜集企业内部信息,当用户利用BYOD设备进入外部网络时,将可能造成企业内部数据泄漏。

4 移动互联网安全对策

针对移动互联网面临的新的安全挑战,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地应对措施。

一是完善移动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移动互联网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监督监测,落实安全责任。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移动互联网各方的职责范围、责任主体。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涉及领域众多,存在多个部门对移动互联网进行监管及职责交叉等问题。因此,需要制定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界定移动互联网使用者、接入服务商、业务提供商、监管者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应用商店、终端厂商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监督监测,落实安全责任。另外,由于多部门分头管理移动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恶意行为判定、隐私窃取、业务安全等方面存在标准不统一或是缺乏相应的安全标准的问题。为此,需要针对移动互联网面对的新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移动支付、移动广告、BYOD等新的业务,分析安全需求,制定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为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检测、监督提供统一科学的规范依据。

二是推广权威第三方移动应用签名认证,确保应用开发者、渠道和检测机构可溯源。建立移动应用数字签名与认证机制是实现应用软件可追溯体系和移动互联网可信应用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移动应用软件开发者使用第三方认证证书进行开发者签名,确保应用来源的可追溯;移动应用软件检测机构对应用软件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检测机构签名,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性;移动应用商店对上架应用软件进行渠道签名,确保应用下载渠道可追溯;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操作系统内置应用签名验签软件对即将要安装的应用软件签名情况进行验证,并将识别到的开发者信息、安全检测情况、流通渠道等信息真实地呈现给用户,为用户下载、安装安全可信应用软件提供指引。

三是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新技术和产品服务的研究和投入。针对移动互联网新的安全挑战,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地应对措施,研究新的安全威胁的解决方案,如支持研发针对采用加固技术的恶意代码的检测方法、移动支付和移动广告安全解决方案、BYOD安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等,并将解决方案转化为相应的标准,提高整个行业信息安全水平。支持建立移动互联网安全漏洞库,通过建立移动互联网漏洞收集、分析、通报和面向应用的工作机制,开始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及社会提供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漏洞分析和风险评估服务,以提高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

5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恶意应用也变得复杂多变,其检测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移动支付和移动广告的安全风险持续增长,BYOD发展也给移动互联网带来新的安全问题。针对新的安全挑战,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地应对措施。为保障移动互联网安全,需要制订完善的与移动互联网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移动应用数字签名与认证机制,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新技术和产品服务的研究和投入等。同时,加强移动互联网产业各方的协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机制,确保移动互联网安全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 2015.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 2014.

[3]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2014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Z]. 2015.

[4]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2013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Z]. 2014.

[5]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2012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Z]. 2013.

[6]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Z]. 2012.

[7] 艾媒咨询. 2014―2015年中国移动广告行业研究报告[Z]. 2015.

[8] 潘娟,袁广翔.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威胁及应对措施[J]. 移动通信, 2015,39(5): 21-25.

移动互联网发展范文4

目前,各大3G厂商纷纷认识到位置服务这一杀手级业务有着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盈利前景,因此加剧了对该业务的市场的争夺,导航电子地图行业风生水起。

世博会助力导航产业

作为世博史上首个导航地图赞助商,高德将携其导航电子地图进入上海世博会,提供世博会所需的多形态、多格式的导航电子地图(包括二维图、三维图、航拍图)及相关位置服务。上海世博会期间,所有世博会指定的导航终端设备里都将装载高德地图。不论是城际间,还是世博园区内,游客都会充分体验到高德地图在道路导航、实时交通、路线规划等方面的便利,能够通过简单的搜索操作快捷地到达目的场馆。此外,高德地图及相关技术还将运用在世博会管理者的指挥调度及其他相关位置服务中。

高德作为国内领先的导航电子地图供应商和位置服务提供商,在车载导航、便携导航、无线位置服务和互联网位置服务领域十分活跃,曾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奥运交通实时路况信息”服务。

城市发展离不开通畅的交通,实时交通信息工具的逐步推广、使用成为导航产业关注的重要话题。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经实现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上海世博会期间,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科技办博、节能环保的目标。

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中国导航技术升级和应用提供了一个巨大舞台,实时导航和信息服务生活的精彩将超出人们的想象。中国导航技术将确保做好世博会期间交通服务工作,创新开展车载信息服务市场营销,协同推进中国导航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导航技术演进,用最先进的导航技术和应用全面服务世博会。

商业模式需要创新

任何产业都需要关注商业模式,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跟进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也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随着3G网络的完善,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这使得带有双向通信功能的GPS导航产品将成应用趋势。未来的导航模式将围绕移动互联网的动态信息和与车载终端、手持终端之间的有效互动展开。

目前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由于地图信息的时效性很强,对于无论是车载导航还是便携式导航产品,带双向通信功能的终端产品一定会是未来导航硬件的发展趋势。

对于地图软件厂商来说,目前主要的商业模式是以卖产品和服务为主。不过,新兴的智能交通导航信息平台系统、新媒体运用等先进的运营方式将会极大地提升地图软件市场份额的增长。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信息提供者、运营商等产业链上的各环节的多方合作,将智能交通信息及时地提供给用户。此外,由于使用GPS的人群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用户,因此,可以针对这些用户进行一些类似于广告信息、搜索等,这也是未来增长的一个热点。

目前,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移动服务平台已经非常完善,如在线商务服务平台、电子交易平台、打折购物交流平台、餐饮娱乐信息交流平台等。通过整合互联网的相关资源,在线提供导航数字地图等信息服务成为导航服务提供商的重要商业模式。

移动互联网发展范文5

3G之势不可逆转,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大幅扩张

2009年,我国正式发放3G牌照,3G进入起步期。2010年以来,新增移动通信用户(新增移动通信用户是按照运营商发放的移动通信SIM/UIM卡数量统计)中3G用户数量持续增长。2011年,新增3G用户超过8000万,在新增移动通信用户中占比超过60%,并超过了2G新增用户数量。2012年新增3G用户超过1个亿,在新增移动通信用户中占比则超过80%,优势进一步扩大。2013年1月-4月,移动电话用户新增4297万户,其中3G用户新增5593.9万户,表明2G用户已进入负增长通道,3G替代2G之势已成必然(如图1)。

新增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3G用户累计数量的提升,2010年至今,3G用户在全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直线上升。截至2013年4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15512.5万户,其中3G用户28874.3万户,在全部移动电话中的占比已达25%,即每4个移动通信用户中就有1个是3G用户。

2012年,我国2G用户累计达到8.8亿户,在总移动用户中占比79%。未来3年,随着2G加速向3G迁移,2G用户将呈加速下滑之势,年均减少量将超过4000万,而同期3G用户总数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可达到年均新增1亿户的水平。2013年3G用户超过3个亿已成定局(如图2)。

3G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张。截至2013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从2009年的3.77亿增加到8.08亿,在全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已经从2009年的50%上升到约70%(如图3);其中3G上网用户为2.33亿,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28.9%,在2009年以来新增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中的占比约为54%,超过了一半,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的主要来源。在全部8亿多移动互联网用户中,无线上网卡用户为1515.7万,手机上网用户达7.78亿,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高达96.3%。手机上网已成为移动用户的重要通信消费行为(如图4)。

三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月同比增长率均在18%以上,而同期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月同比增长率仅高于12%,用户总数也仅达到1.78亿户。总体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远大于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且前者保持的优势逐渐增大,移动上网已成为用户上网的主要方式。

3G网络覆盖取得阶段性进展,3G/4G基站将破百万

通信发展,网络先行,网络覆盖是3G发展的重要基石。自2009年发放3G牌照以来,我国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加大3G网络建设投资力度,3G基站数量大幅增长。截至2012年12月,3G基站总数已达81.7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及88%的乡镇(见表)。

表 3G基站建设及覆盖情况

运营商 2012年12月 3G基站数 覆盖范围

3G基站总量 81.7万 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及88%的乡镇

中国移动 TD-SCDMA 28.3万 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和部分乡镇基本覆盖,大中城市连续覆盖

中国联通 WCDMA 33.1万 覆盖361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及95%的县城

中国电信 CDMA2000 20.3万 城区平均覆盖率达97%,农村平均覆盖率达92%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大幅扩张势必对移动带宽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移动容量需求的快速增长。因此,在加快3G网络建设实现扩容的同时,运营商正在积极推进可支持更快速率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12年底,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145个LTE商用网络,用户达到6800万。在全球电信业积极推动LTE和4G网络建设运营的同时,我国也积极推动移动通信网络向4G的演进。2012年,我国TD-LTE发展取得重要进展,2.6GHz频段的190MHz频率资源被分配给LTE,中国移动建成2万个TD-LTE基站,其中广州3700个,深圳2800个,基本完成主城区TD-LTE网络覆盖。2013年初,中国移动宣布推动TD-LTE 4G“双百”计划——TD-LTE网络覆盖全国地市级以上的100个城市,采购超过百万部TD-LTE终端,建设20万个4G基站,覆盖人口超5亿,总投资额高达1800亿元。在其带动下,4G投资有望直接拉动通信全产业链投资逾5000亿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此前的表态,预计2013年我国将正式发放4G牌照,当年用户在100万户左右,2016年可达到9800万户左右。这不仅会给电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给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增添更大的动力。

智能手机成移动互联网推手,出货量约占总量的75﹪

当前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手段主要是两类,一是使用电脑(包括平板电脑)+无线上网卡;二是使用手机直接上网。从统计角度也就分为无线上网卡用户和手机上网用户。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之前,无线上网卡曾是大数据流量客户的首选,在2008年-2010年期间高速增长。在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电信运营商不断推出话音捆绑大流量资费套餐之后,加之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和即时通信工具的需求推动,用户通过日常使用的手机直接上网成为主流。手机上网用户数已从2010年4月的4.19亿户上升至2013年4月的7.78亿户。同期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呈现直线上升的势头,而无线上网卡用户规模发展相对缓慢,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占比较小,用户数仅从2010年4月的1360.6万户上升至2013年4月的1515.7万户,期间还曾出现负增长。可见,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上网已成为互联网用户最主要的上网方式。

3G上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2012年我国手机出货量为4.66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58亿部,超过之前累计出货量之和。2013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36.6%,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73.8%,其中3G智能手机的份额超过90%(如图5)。预计未来1年~2年,电信运营商3G网络覆盖不断完善,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凭借其价格优势在中低端市场加快普及,2014年3G上网用户在上网用户中的占比将突破50%。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呈爆发式增长,户均流量超过100M

2010年至2013年4月,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呈加速上升趋势。2011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率约37%,2012年增长率约40%,2013年前四个月则保持了流量和收入增长率双双突破50%的势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今年电信业最大的亮点(如图6、图7)。

从流量的绝对值来看,2010年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略高于40000万GB,2012年全年已超过77000万GB,接近翻番;2013年1月-4月约为37000万GB,已接近2010年全年数量和2012年的一半;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全年有望突破100000万GB。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平均每用户每月移动互联网流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12月,每用户每月移动互联网流量约为70MB;2011年12月,这一数值超过85MB;2012年12月,这一数值已达到99MB;2013年这一数值轻松突破100MB,4月份达到121MB,同比增长接近40%(如图8)。

随着手机上网用户的快速增长,手机上网流量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比重升至63.5%,成为流量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特别是随着3G电话用户渗透率达到25%,用户越来越多采用3G网络接入移动互联网,3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稳定在50%左右。3G手机上网用户在手机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等信息内容消费上较2G用户有更多的倾向,其月均流量约为2G手机上网用户月均流量的3倍。这充分表明3G对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业务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支撑移动互联网应用拓展和收入提升方面更具潜力。

根据三大运营商2013年一季度报告数据,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展方面,中国移动以占比68%的绝对优势居首,中国电信最低,占13%;在平均每用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方面,中国电信则凭借无线热点的广泛覆盖和较为出色的CDMA2000网络,以1.02GB/季/用户居首,中国联通凭借WCDMA网络在上网速率和质量上的优势,以0.41GB/季/用户排第二,中国移动因其移动互联网用户基数较大及受制于TD-SCDMA网络的速率,在此项比较中,该值仅为0.18GB/季/用户,排名第三。

由此可见,3G网络的质量和速率对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影响十分明显,3G和无线网络的合理搭配会有效优化用户体验,促进业务使用。

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成为电信业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力量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3年1月-4月,我国三大运营商的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692.4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移动通信业务收入2725.8亿元,同比增长10.4%。电信业务收入中,非话音业务收入1963.9亿元,同比增长16.7%,占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49.6%上升至53.2%。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中,移动话音业务收入1538.5亿元,同比增长2.8%;非话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3.6%,其中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接入业务收入达到544.7亿元,同比增长56.8%,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提升至约14.8%,对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在非话音业务收入中占比升至约27.7%,对非话音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同期,移动增值业务收入622.1亿元,同比增长5.8%;移动本地电话、长途电话和漫游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7%、0.5%和2.0%,增速都远低于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收入(如图10)。

互联网的移动化已使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连续3年保持55%以上的增长率,移动互联网对移动通信乃至整个电信业发展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是实现行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移动互联网还对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相关产业规模超过9000亿元,相当于GDP的1.8%,增加值约3200亿元,对GDP的直接贡献达到0.63%。

移动互联网及移动应用的发展,对语音及传统移动增值业务的替代效应逐步显现。在话音业务方面,移动语音业务量并未随着用户的快速发展而同步增长,2013年1月-4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9363.7亿分钟,同比增长6.0%,低于去年同期的15.1%,增速同比回落9.1个百分点,仅为移动电话用户增速的一半;其中,移动本地主叫通话时长和移动长途通话时长分别为7231.0亿分钟、2132.7亿分钟,同比增长6.0%和6.1%;移动本地主叫MOU达到161.2分钟/月·户,同比下降6.4%;移动长途主叫MOU达到49.7分钟/月·户,同比下降5.7%。在传统增值业务方面,短信等传统移动增值业务的作用日渐减弱,2012年,腾讯微信日发送文本消息量达10亿条,接近中国移动点对点短信日发送量11亿条的水平;2013年,用户之间点对点和增值企业通过平台进行点对多点发送的短信量已进入下降通道。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移动应用产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国市场的移动应用商店已经达到50多家,特别是第三方应用商店发展迅速,占据多数。在智能终端和平板电脑销售量以及3G用户快速增长的带动下,预计2013年移动应用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亿元,累计下载数量将超过70亿次,继续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如图11)。

在网络、终端、应用等多方面力量的促进下,2013年和未来几年中,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和流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行业格局变迁及产业生态变化也将不断带来亮点。

移动互联网发展范文6

近日,人民网在京举办《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会暨移动互联网发展圆桌论坛。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王一彪,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副局长侯召迅,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等出席会并致辞。国家网信办政策法规局局长、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院长杨树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韬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王一彪在致辞中说,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传播,已经成为传统媒体战略转型、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也成为信息服务产品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由 PC时代过渡到移动时代,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球 竞争加剧,形势错综复杂;二是技术瓶颈显现,创新压力增大;三是产品迭代加速,服务升级常新;四是内容价值回归,版权意识觉醒。

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主编、人民网原副总裁官建文在会上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他说,自2015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速增长,进入重要转折时期。他进一步介绍,此次的报告对这种转折的具 体表现进行了概括:一是从高速发展转向稳健前行,这主要是就总体发展规模而言;二是从粗放扩张转向深耕细作,这预示企业运营方式需要调整;三是从业务改造 转向模式创新,这主要是指发展战略与手段,要创造一些新的方法;四是从要素整 合转向平台融合,这是发展本身提出的新要求,仅靠要素整合已经难有大的发展机会。

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由人民网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与研究人员撰写,自2012年起已连续第5年出版。全书由总报告、综合篇、产业篇、市场篇和专题篇等五个部分组成,全面梳理了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年度发展的特征特点、重点亮点,也汇集了相关研究成果。报告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新趋向及其影响,探 讨了当前给信息网络带来巨大变革的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对如何推动移动互联网分 享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思考,对2015年度的移动舆论场、我国少年儿童使用移动互联 网的基本状况及特点做了分析。对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业务发展、国产智能手 机产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传播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研判。梳理介绍了2015年我国移动O2O、移动出行、移动视频、移动音频、互联网征信行业,以及移动互联网版权保护、智能新闻、报纸新闻客户端、移动政务新媒体、央企移动新媒体等发展状况。

人民网总裁牛一兵、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出席了此次会,来自相关研究机构、 业界和学界的100多位嘉宾参会。蓝皮书会后举行了移动互联网发展圆桌论坛, 由人民网副总编辑许丹丹主持,来自清华大学、阿里巴巴研究院、清博大数据等业 界和学界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移动互联网+:信息创造价值”展开研讨。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