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例6篇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

(2019年1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下面我代表渭源四中,将上街村帮扶工作做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7年9月,我校被县上确定为莲峰镇上街村帮扶单位,我校29名教师联系贫困户95户,2017年脱贫26户,未脱贫60户。2018年巩固提高2户,回退5户,脱贫42户,现有未脱贫26户(其中我校帮扶户20户)。

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文件精神,紧密结合上街村的实际,把排民忧、解民难作为帮助基层办实事的出发点,帮扶工作扎实到位,在深入摸排、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切实瞄准扶贫对象,采取多项精准扶贫措施,努力实现上街村制定的扶贫工作目标。

一、主要措施及做法

(一)精准识别,保障进村入户结对帮扶落地。2017年9月,学校制定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实施,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会议,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4次。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每个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及时开展摸底、结对等工作。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分析其脱贫方式,并结合学校实际,就精准扶贫中学生上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政策进行宣传,鼓励其创业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等。11月开展了第一轮回访工作,12月开展了精准识别“回头看”帮扶计划工作,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

2018年,我校帮扶责任人有多次入户走访,了解农户关于开展春耕生产的意向,以及发展产业,务工意向,对种植需求和养殖需求做全面调查,协同帮扶工作队,在贫困户中及时开展马铃薯、中药材以及养殖为主导的产业扶贫。完成“一户一策”脱贫计划进行六大产业对接工作:填写产业扶贫调查表、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填写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在与上街村的紧密配合之下,我们共召开专题工作安排会议6次,有效的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认真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扶贫脱贫工作精准发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任务规定,确定结对帮扶贫困户,将责任明确到人,制定脱贫计划,将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三)切实落实帮扶计划,为贫困户帮办实事。根据每户致贫原因,每位教师都按照需求,为贫困户认真制定了帮扶计划,学校又制定村级帮扶计划,做好针对扶贫户在养殖、种植方面的专业培训以及养殖、种植等方面专业书籍的发放。为所有上街村在我校就读的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特殊供养户、残疾学生免除学费,优先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

积极为上街村帮办实事,努力改善贫困面貌。2018年为改善村级办公条件,我校共筹集资金1.45万为村部购买价值3500多元的电脑以及办公桌椅等;学校积极开展扶贫扶智,对贫困户学生,有专门的科任老师对接帮扶,通过谈心、辅导,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惑,帮助他们积极学习,努力考上大学,为家庭脱贫奠定基础;9月29日,学校又专门组织在我校就读的19名莲峰镇上街村建档立卡户学生召开了座谈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并为他们赠送了一盏价值60元的台灯,共计1140元。在2019年新年到来之际,专门订购挂历150本,价值4500元,并为学校帮扶的95户贫困户预备了价值60元的慰问品,慰问品共计5700元,在本学期即将结束之际,将送到贫困户手中。在此基础上,又协同镇政府、上街村村委会,帮助贫困户李禄成进行危房改造,学校为工程队出资7000多元用于购买砂石和水泥以及支付人工工资,完成上街村最后一户危房改造工作;10月份,又主动联系莲峰供电所,为住在上街村七社大湾梁上的群众供水解决电力问题。

(四)认真开展帮扶工作,为贫困户填写帮扶手册,发放帮扶连心卡。学校帮扶领导小组积极与莲峰镇党委、上街村村委主动沟通,做好帮扶责任教师的管理和工作分配。学校每季度进行一次帮扶活动工作小结,完善和促进帮扶活动,将学校教职工大会通过的每位教师帮扶一名学困生的计划落到了实处,让受助学生得到有意义的帮助,做到帮扶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记载,突出实效。

(五)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全校帮扶教职工能够按照要求进村入户,做到“精准、精确、精细”。学校组织29名帮扶责任人参加了全县“551”产业扶贫政策培训会、全县脱贫攻坚政策培训会。并选派帮扶责任人参加了“渭源县健康扶贫政策培训会”。学校组织全体帮扶教职工认真学习省上“1+17”精准扶贫政策读本、定西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入户解读等配套政策文件,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宣传脱贫攻坚工作,使全体帮扶教师都了解等政策,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大多数帮扶教师还担任年级上课工作,不能经常性、及时地做好入户工作;二是在指导贫困户进行帮扶规划时,部分教师由于缺少农村生产经验,规划同贫困户的实际有不符的现象;三是存在极少数部分教师帮扶贫困户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详细了解贫困户具体情况,不能制定有效帮扶措施。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2

按照《中共广宗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20年度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考核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校认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年度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我评价

东召村现有人口2733人971户,土地4470亩,党员81人,是个传统的农业村,群众思想古朴,2014年确定为贫困村,2016年实现脱贫出列,现有建档立卡户78户,172人,已全部脱贫,现有低保户82户,117人,特困户14户,14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校2020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全面动员,迅速行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的年度帮扶目标任务。

二、具体成效和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是新时代改革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管道”。其中,强化组织领导又是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基础。

具体工作中,认真落实领导分管及具体承办部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多次将驻村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党支部会讨论议题,研究驻村帮扶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学校构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联动机制,明确党支部书记全面负责学校驻村帮扶工作,确定党支部办公室为具体承办科室,统筹推进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并指定一名专门人员为帮扶工作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一把手多次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工作情况,主动关心指导我校驻村干部,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校领导强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选派了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三名同志到东召村开展驻村帮扶,并把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学校的党支部会议事议程,定期研究,组织和动员班子成员献计献策,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多次与驻村干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驻村干部工作、生活动态,推动驻村干部生活补助、差旅费用等待遇的落实,关心、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在前期调研摸排工作基础上,还结合东召村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2020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明确了驻村帮扶工作具体举措。

(三)认真落实驻村干部待遇和工作保障。

学校认真落实帮扶工作队员各项待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并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待遇。每年给工作队安排1万元工作经费并及时划拨。对6名帮扶责任人从学校到派驻村往返交通费用和补助,按县规定据实予以报销。

(四)制定东召村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为科学、合理地制定东召村“帮扶”实施方案、帮扶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组走遍了东召村,实地查看了所有帮扶家庭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了解了家庭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实地调研了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对重点贫困户进行了重点走访,详细了解其家庭成员构成情况、经济收入状况、劳动力情况、适龄儿童入学、对脱贫的需求等情况。

扎实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并建立了专卷,实行一户一卷,对他们的人口信息、劳动力状况、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每户贫困户都确定帮扶责任人。

(五)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在送温暖和教育扶贫方面为东召村、贫困户提供支持帮助。

学校在扶贫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从项目、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支持,发挥教育行业的特点,开展以教育扶贫、为重点的扶贫工作。我校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一是我们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制定了不同的帮扶措施,低保五保托底,残疾人让其享受其生活补贴,护理补贴,上学的实行“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等缺资金的想法实行小额贷款,缺技术的实行技术培训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均达到六千元以上,实现了全部脱贫。二是实施过的扶贫政策和项目:东召村实施过的扶贫政策主要是,低保托底政策,危房改造政策,关于残疾人的帮扶政策,教育上实施“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小额贷款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等,实施的项目主要有:分布式光伏发电,金猪分红,温室大棚,冷库分红,这些政策却是由县、乡、村三级政府逐步落实,驻村工作队监督落实到户的。三是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和精神,特别是的系列讲话精神。规划好年度计划,较好的完成了年度脱贫计划。四是每月学校开展“五个一”行动。

三、存在问题

一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东召村经济结构单一,无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

二是个别帮扶户的在扶贫工作中还存在懒汉心态,还有“等着送小康”“靠人来救济”的思想。

三是存在研究政策不精,未能形成精准扶贫的凝聚力,对扶贫措施不知所云,落实起来很被动。

四.帮扶工作建议

一是加大扶贫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把扶贫政策的宣传工作纳入脱贫攻坚考核指标体系,确保贫困群众知晓党的扶贫政策,清楚政府的扶贫措施。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3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

学校党支部、校长室按照调xx县教育局的扶贫帮困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师积极响应

为了切实抓好扶贫帮困工作,学校上半年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由荆xx校长任组长,王xx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工会、各班主任、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制定帮困措施,扎实推进帮困工作

我校根据调xx县教育局扶贫帮困工作安排,认真学习了文件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学习有困难学生帮困措施》和《学习有困难学生帮困计划》。根据措施和计划做好宣传和布置工作,在教师例会、班主任工作会等各种会议上做好动员,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争当扶贫帮困的积极分子,共同搞好扶贫帮困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三、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

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本部千xx等9名同学为2018年度扶贫帮困结对对象,由校长、副校长、各处室负责人等一一结对。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努力学习,争取有更出色的成绩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

四、延伸帮困意义,形成帮困“人文化”

组织了多次扶贫帮困活动后,学校发现全体师生的热情很高,出手大方,这为我校的“人文帮困文化”——学校另一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我校提出了“人文帮困”的理念,要进一步发挥帮困的育人作用,除了物质帮困,还更需要人文帮困,以及整个帮困活动的人文化。这是帮助贫困学生在物质帮助之外的另一层次需求,包括如何克服贫困家境带来的自卑心理、如何更快融入集体生活环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贫困学生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比提供物质帮困更重要,因为物质帮困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困,则关系到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学校成立了“心灵驿站”,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这些学生作心灵沟通,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树立信心、确立自己的崇高理想。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

xx民族中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村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下,以xxxxx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的步伐,现就我们2018年上半年具体做法汇报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各负其责。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乡中心学校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中心学校党书记、校长为组长,全体校委会人员为成员,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

2、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安排和步骤,与村组干部紧密的配合,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当好参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3、深入实际,摸清情况。根据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抓紧抓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1)深入帮扶家庭了解情况。在2018年2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三次深入帮扶村、组,摸底排查,掌握基本情况。

(2)再次初选贫困农户名单。在2018年4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再次深入各户初选贫困农户名单,予以公示。

(3)甄别确定贫困农户名单,协助各部门按照上报的贫困户名单,完善相关档案。认真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4)最终确定帮扶对象,再一次人深入帮扶家庭,与帮扶对象拟定脱贫措施,并签订协议和承诺书。

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我们服务范围内共帮扶家庭

74

户,帮扶人数XXX人,其中在籍学生XXX人。

4、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制定精准帮扶工作方案,分别针对各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规范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本次共计帮扶干部XXX人。服务范围内贫困户对象中计划实施养猪

328

头,养鸡1478只,繁殖母猪4

头,养蜂

8

群,预计产业发展投资八万多元。教育助学XXX人,计划争取xx计划圆梦行动补助对象

4人,补助资金每人2万8千余元。预计危房改造XXX户,投资三十多万元,

5、下半年工作打算

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和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拟定的产业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户,资金到户,效益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脱贫决不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离真正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我们全体人员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协调意识,以务实诚信、多办实事的优良工作作风来做好今后的扶贫工作。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会计室、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每名教师进十家,温暖送进每一户”号召,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

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赵静等9名同学为上一年度扶贫帮困助学金发放对象,在上学期末由刘世攀副校长、教务处徐进文主任、以及团委陈涛书记等亲自将助学金送到贫困学生手中。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同时确定凌杰等XXX名同学享受团县委希望工程捐助对象。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为患病的林春敏同学捐款,短短半天时间,就筹集捐款7000余元。当把这笔捐款送到林春敏同学家中的时候,他的父母连声感谢。林春敏同学自己也表示一定会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学校、社会和父母关爱。

三、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各方努力,周边的好几个企业主已经答应向我校的林浩男等同学每年捐赠XX元,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各村委会也各自负担相应人数的贫困生,为他们勤奋学习解除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

学校领导重视,

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

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各班主任具体

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每名教师进十家,温暖送进每一户”

号召,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

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

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

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

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陈丽等9名同学为上一年度扶贫帮困对象,进行家访,他们的父母连声感

谢。同学们自己也表示一定会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学校、社会

和父母关爱。

三、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

各方努力,为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另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

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

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

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

体的温暖

,社会的关爱。

学校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师生大力支持。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

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

由董晓英校长任组长、

王汉峰书记任副组长,教导处、大队部、后勤处、工会、各班主任、

广大教师积极响应,明确思路,有步骤的实施。做好宣传工作,在教

师例会、学生大会、班主任工作会、教研组长会做好了动员,发动广

大师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争当扶贫帮困的积极分子,同时,在师

生中征集扶贫帮困的好点子,广集思路,共同搞好此项活动。如王尚

海老师提出的“城乡学生手拉手”、

钟广宇老师提出的利用学雷锋活动

开展捐赠活动等都得到了落实。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到学校。

对于扶贫帮困工作,

我校做了详细的分工,

比如党支部负责联络、

交流;办公室负责对贫困生进行摸底;少先大队部负责募捐款项等。

在联络工作中,

王书记为首的党支部一班人经常性地与小学的教师交

流,

听取他们的意见,

尽可能的解决实际问题;

在贫困生摸底工作中,

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生都能

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多次组织校骨干教师去小学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还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刻苦学习、报答社会。

三、节约一天零花钱,扶助贫困学生。

学校在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月中号召全体学生“节约零花钱,扶

助贫困学生”的捐款活动,个别班的学生,家庭很困难,但还是将自

己积攒钱捐了出来,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全体学生,他们踊跃捐款,

纷纷掏出自己的零花钱,献上一片爱心。在向灾区捐了自己存下的十

多钱,每当老师问起时:“灾区的孩子更苦,以尽我自己的一点心意,

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走出灾难”5

16

日,我校教师

为四川灾区捐款

9500

元,学生捐款

1715

元。

四、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学校大队部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真诚地交朋友、解

决生活中的难题。在双休日,这些好朋友,相互走访,孩子去村里体

验生活,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学习进步。”

教导处在教师中组织了“互帮互学”活动,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

辐射带头作用,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的成长。我校的教师利用

空余时间一起探讨教育教学的工作方法,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并定

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

创设等方面的探讨和创新,增强了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在课堂上取到

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为骨干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才华和教研能力的

舞台。

在这些活动中,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活动中,教师都

能积极参与,认真听课,互相交流,尤其是干教师不仅在课前对青

年教师进行相关的辅导,

而且在课后还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指

导,

青年教师受益非浅,

也带动了其它教师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将来,关系到和谐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4

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述职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述职报告一

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

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

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其中高压,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

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

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

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述职报告二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关键年,按照省扶贫办的工作部署,提前谋划,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多措并举,有力地促进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现将20xx年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万亩。

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

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xx年改造186户,20xx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

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

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

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

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实施xx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的通知》和《xx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的要求,我校积极落实开展中小学结对帮扶的文件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原则,我校充分借鉴深圳沙溪小学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虚心向沙溪小学学习,同时充分发挥了本校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将一年来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领导重视,规划有序。为了尽快缩小我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 结对帮扶工作的布置安排,在深

圳松岗区沙溪小学的牵头带领下,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 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

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宣传 结对帮扶工作的相关精神。

2、负责组织安排和抽派中层干部和教师到沙溪小学培训学习和安排布置沙溪小学老师到我校帮扶指导的相关事宜。

3、负责与沙溪小学建立对口联系,组织协调每学期结对帮扶的相关事宜。

4、负责督促、自查结对帮扶工作协议书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其次,我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赴沙溪小学学习交流先进经验。2009年12月6日至9日,我校彭涛校长、黄章财主任、张志浩老师一行赴沙溪小学参观学习,他们美丽的校容校貌、先进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烈的竞争意识、热情的款待方式,无不给我们的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沙溪小学的骨干教师还认真听取并指导了张志浩老师如何用多媒体上数学课,他们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给了我们前去学习的老师,使前往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而后,张老师在学校上了观摩课,受到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促使我校的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上升。

第三,沙溪小学给予我校以硬件援助。一年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沙溪小学向我校捐助电教平台2台,电脑7台,打印机2台,课桌100多套,黑板10块。有效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激发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双方同时再次商定:

1、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

2、双方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交流方式如通过书信、网络等,以增进两

校学生之间的友谊。

3、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第五,感受与启发:一是我们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受援学校的教师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支援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们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述职报告三

201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关键年,按照省扶贫办的工作部署,提前谋划,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多措并举,有力地促进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现将201X年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 按照 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 的工作思路,以 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 村村通 水泥路工程,解决了 行路难 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 通信难 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 看病难 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 上学难 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 用电难 。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 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 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 4%,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

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 坎 。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实施xx省 千校扶千校 行动计划的通知》和《xx省 千校扶千校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市、县教育局相

关文件的要求,我校积极落实开展中小学 结对帮扶 的文件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原则,我校充分借鉴深圳沙溪小学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虚心向沙溪小学学习,同时充分发挥了本校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将一年来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领导重视,规划有序。为了尽快缩小我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 结对帮扶 工作的布置安排,在深圳松岗区沙溪小学的牵头带领下,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 结对帮扶工作会议 ,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

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宣传 结对帮扶 工作的相关精神。

2、负责组织安排和抽派中层干部和教师到沙溪小学培训学习和安排布置沙溪小学老师到我校帮扶指导的相关事宜。

3、负责与沙溪小学建立对口联系,组织协调每学期 结对帮扶 的相关事宜。

4、负责督促、自查 结对帮扶 工作协议书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其次,我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赴沙溪小学学习交流先进经验。201X年12月6日至9日,我校彭涛校长、黄章财主任、张志浩老师一行赴沙溪小学参观学习,他们美丽的校容校貌、先进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烈的竞争意识、热情的款待方式,无不给我们的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沙溪小学的骨干教师还认真听取并指导了张志浩老师如何用多媒体上数学课,他们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给了我们前去学

习的老师,使前往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而后,张老师在学校上了观摩课,受到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促使我校的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上升。

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支援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们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述职报告四

201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 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 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 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 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 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1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

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 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 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 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

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 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 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 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1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

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1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1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 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 两项制度 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

       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述职报告五

为扎实推进全县扶贫攻坚工作,根据6月18日贵州讲话精神,按照 精准扶贫 和深、细、准、实的总体要求,县政协调研组扎实开展全县扶贫调研工作,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牧户了解贫困现状,召集乡村干部、群众代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和特困群众开展座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供参考。

一、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地区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十二五 期间,截至201X年底,共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9987万元,先后在全县12个乡镇68个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互助资金、雨露计划、金融扶贫等扶贫项目,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1X年底的3394元增加到201X年底的6325元;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由201X年底的1107元增加到201X年底的2315元;贫困人口由201X年的5645户、25400人减少到201X年底的2995户、12859人。扶贫开发为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县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是全县经济总量较小、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 精准扶贫 要求,分析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调研组发现重点亟需集中破解 五大难题 :

基础设施支撑不够背景下水电路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 七寸 是关键等难题。目前,我县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的高寒牧区、干旱浅脑山区和地质灾害严重地区,201X年建档立卡乡村贫困户共12个乡镇29个村,总户数5799户、28675人,分解到村的贫困户为1717户、7615人,贫困人口分别占贫困村总人口和全县贫困人口的2 6.56%和59.22%。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如下:

曲库乎乡城中村 的发展缺乏后续产业支撑。在隆务镇调研时乡、村干部都反映,位于县城周边的隆务庄、加查么、霍尔加、铁吾、四合吉等村因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赖以生存的土地基本征用完,群众增收缺乏后续产业支撑。同时,大部分村民已实现了 农转非 的转变,因而享受不了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如三江源助学补贴等,而四合吉社区享受不了任何农村扶贫项目。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应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调整扶贫工作思路,对 城中村 给予更多关注。

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务必会影响扶贫的效果,就难以彻底消除贫困人口。因此,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是当前乃至今后做好扶贫工作的主抓手。

三、今后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的几点建议

四有 以及草原 四配套 建设等方面专项资金投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整合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瓶颈难题,积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理顺体制关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等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效益,为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一是交通建设:

贫困村村级道路硬化或油化1条以上;70%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聚居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人畜饮水:

自然村或相对集中居住点农牧户饮用自来水率达到100%,基本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三是住房改善:

农村危房改造达到100%,有条件的贫困村有集中安置点1个以上,安置农牧户20户以上,其中贫困户30%以上;有兜底户的贫困村兜底搬迁安置达到100%。四是农网改造:

提高农网升级改造技术标准,切实推进 一户一表 升级改造,保障农牧区用电需求。

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到村到户,规划保障攻坚。对扶贫攻坚项目资金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建议把全县所有部门用于行业扶贫的资金整合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发挥资金的倍增效

益、聚合效益。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在组织调研、科学论证、认真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 十三五 扶贫规划,明确主攻方向,科学谋划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把 十三五 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贯性,确保总体规划通过年度计划的分解落实得以顺利实施。明确部门责任,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成立由扶贫、财政、农牧、监察、财政、审计、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和各乡政府共同参与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项目实施,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措施到户精准,多措并举,因户制宜因人施策。我县作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目前仍有2 1.3%以上的农牧业人口属于贫困人口,要与国家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一是医疗救助一批。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及其他政策性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扶贫小额意外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二是教育资助一批。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惠性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普通高中每年给予一定生活费补助;对贫困子女上大学的学生进行资助。三是产业扶持一批。结合贫困户劳动力、土地资源、村级特色支柱产业,因户施策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合作社务工等产业,让每户贫困户拥有1项以上稳定收入项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到扶贫开发中,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产业,隆务河流域继续抓好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这篇大文章,浅脑山区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牧区在发展有机畜牧业上做文章。四是培训就业一批。利用文化旅游等资源,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旅游培训、资金互助业务培训、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培训、手工艺技能培训、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项目用工以及县内部分公益性岗位优先招录贫困人口。建议政府部门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政府协调,定向输出劳务,每年输送100名至200名初、高中毕业生到发达地区以打工的形式轮训一次,期间实行路费和生活费政府补贴,打工费自主,培训结束后去留自定的原则,使培训回来的打工人员带回先进的观念和技术,为建设家乡服务。五是民政兜底一批。将建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人、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推进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 两线合一 。六是扶贫搬迁一批。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搬迁,探索创新扶贫搬迁示范点、集中安置点持续发展机制,按照 三三布局 ,将牧区三分之一搬迁到县城定居,三分之一搬迁至各农牧业点小集镇,三分之一留居原草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完善县级领导、科级部门兜底帮扶深度贫困户搬迁机制,实现贫困人口应搬尽搬。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5

一、主要目标

从2016―2020年,通过全区48所技工院校与54个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的方式,动员组织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帮助他们实现技能型就业,促进家庭稳定增收,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一批青年技能人才。

二、实施对象

全区54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参加培训当年12月31日前15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未婚,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含退学、辍学等,以下简称“两后生”)。

三、实施内容

根据“两后生”的培训意愿、劳动能力和岗位需求,分类实施下列职业培训: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一学年(10个月),熟练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2个月以内,强化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初次就业能力。

(三)创业培训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创业实训等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四)中等职业教育

“两后生”直接参加,或参加上述培训后继续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学历教育。

四、实施步骤

(一)明确责任

各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人民政府签订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在责任书的框架下,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由有关各方签订具体的培训协议。

(二)调查摸底

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定期组织对本县“两后生”培训就业创业意愿进行调查摸底,将需要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的“两后生”人员详细名册,提供给技工院校,同时报送自治区、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

(三)组织招生

根据“两后生”人员名册,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联合进校、进村、进户,集中开展春季、秋季招生工作。

(四)实施培训

由技工院校或委托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根据年度招生计划,分类、分专业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五)推荐就业

对培训合格的学员,实施培训的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负责推荐就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予以积极配合。

(六)补贴申请

实施培训单位和学员按规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扶贫等部门申请相应的经费和补贴。

(七)工作考核

对各贫困县及技工院校“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进行考核。

五、政策措施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1.开展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当年招生计划开设的全部职业(工种),自动取得在全区范围内就业技能培训定点培训资格。

2.培训实行全日制、寄宿制,培训时间为一学年,按10个月计。原则上单独编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编班。培训开班分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原则上春季学期开班安排在2-4月,秋季学期开班安排在8-10月。

3.学员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以下简称“生活费”)、学费、住宿费和实习材料费等实行全免,由自治区财政按1.2万元/人/学年给予补贴。其中,学费、住宿费、实习材料费、卧具费、实训工装费、体检费、医疗保险等培训费用补贴标准为6500元/人/学年,从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资金中列支;生活费补贴标准为5500元/人/学年,由各县从自治区切块下达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中统筹安排。

4.培训结束后,技工院校推荐学员实现就业或创业,就业率和创业率达到规定比率的,给予相关技工院校就业创业服务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六、补贴资金管理

参加中期就业技能培训的培训费和生活费补贴资金来源、申请、拨付和核算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补贴资金来源

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和自治区切块下达各县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

(二)补贴资金申请

补贴资金由技工院校统一申请,其中,培训费补贴按属地原则,向技工院校所在地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生活费补贴根据生源情况,分别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扶贫和财政部门申请。

(三)补贴资金拨付和核算

培训费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拨付给技工院校。生活费补贴先拨付给技工院校,再由技工院校转拨付给学员。

各技工院校在培训学员入学后1个月内将学员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学员人数及指纹数据,由技工院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并提出申请。经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预拨培训费用补贴总额的60%。

1.培训费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按实际参加培训学员人数及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对承接培训任务的技工院校给予补贴。学员完成一学年培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100%给予补贴;学员完成1个学期培训,没有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60%给予补贴;学员未完成1个学期培训的,不给予补贴。培训结束后,据实核算补贴应拨费用,预拨费用大于应拨费用的部分,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低于60%的技工院校,不给予补贴,预拨费用全部退回财政部门或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

2.生活补贴费由技工院校代为申请,县级扶贫、财政部门按学期分两次拨付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申请审批流程如下:

新学员开学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所在地提供学员名单给县级扶贫部门审核补助资格开班1个月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向县级扶贫部门提出补助申请,附上经县级扶贫部门审核符合补助条件的学员名单列表(含申请第二学期补助的学员)及技工院校出具的学员在校培训证明县级扶贫部门审核县级扶贫部门按学员户籍地在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公示,同时在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示(公示期为7天)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县级财政部门在审批后15个工作日内把补助资金划拨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由技工院校按月通过校园卡发给学员。

学员中途退学的,本学期未发完的生活费,由技工院校一次性退回县级财政部门。

参加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七、工作要求

(一)精准识别

利用扶贫大数据平台,比对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充分发挥各贫困村“第一书记”作用,对“两后生”开展到村、到户、到人的培训需求调查,确保人员名册准确。

(二)精准宣传

一要内容精准。每一个贫困村都要张贴宣传海报,详细告知贫困户有关政策精神、补助标准和办事流程。二要对象精准。要对照人员名册,对贫困户“两后生”及家长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三要责任精准。各县要积极配合有关技工院校开展定期招生宣传,各贫困县乡(镇)、街道要成立宣讲团,开展不定期宣讲,各贫困村“第一书记”要经常带领驻村工作队走家串户宣传政策,了解实情。

(三)精准协作

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要确定若干所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协作单位,在本单位难以满足学员的专业需求或其他条件时,及时推荐到协作单位开展培训工作。54个贫困县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参加专项职业培训的,参照本方案实施,相关技工院校应积极予以配合。

(四)精准担责

各县负责准确提供本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名册及相关信息,配合技工学校做好学员及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员安心接受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各技工院校负责按结对帮扶县提供的“两后生”名册开展招生工作,组织实施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并保证培训质量,做好学员在校期间安全工作,积极推荐学员就业创业,要指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帮扶工作,组建专门工作队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专项经费。各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督促指导,组织实施各县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考核工作。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协调推进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技工院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为技工院校提供必要的支持。

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范文6

走出贫困,是期许更是责任。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扶贫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其实现路径被描述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教育责无旁贷地成为扶贫攻坚中治本的力量源泉。

甘肃省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典型。近两年来,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逐步取得成效,特别是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让社会充分感受到了教育扶贫的温度和力度。部分市州的先进做法为我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鲜活的样板和思路。

贫困学生有具体的帮扶措施、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项目资金优先考虑偏远学校,初春时节,走进武威市凉州区贫困乡镇、村社的学校,处处能感受到教育精准扶贫带来的新变化。凉州区松树乡中截堡小学作为一个示范点,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这一成绩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松树乡学区负责人王仁元校长紧紧地握着帮扶干部张学科的手,激动地说:“张站长啊,你为咱们干了这么多实事好事,明年了要好好再帮扶一下我们。”这是发自肺腑的表达,更是凉州区教育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2015年以来,凉州区教育部门对照省市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职教服务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各项帮助政策,全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选派7名中小学校级领导到贫困片区帮扶支教这一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制度先行保障扶贫

想要在扶贫帮扶工作中突出“稳、准、全”,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建立长效机制至关重要。为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提升贫困片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根据”肃省教育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成立了贫困片区帮扶支教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开展校级领导到贫困片区学校(学区)帮扶支教工作。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和改变薄弱学校现状,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切实加强贫困片区帮扶支教工作,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我们通过调研,认真研究制定了《选派7名中小学校级领导到贫困片区帮扶支教方案(2015年度)》。选派7名城区和农村示范性学校校级领导到贫困片区乡镇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学校挂职1学期。并对帮扶支教工作目标、任务、时间、职责、督查、考核等方面做了详细安排和明确的要求”。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发寿介绍道。

凉州区会馆巷小学副校长张学科就是其中一员,他被选派到凉州区松树乡学区,挂任学区管理服务站副站长,协助站长开展工作。2015年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张学科就饶有兴致地前往松树乡学区。当到了地处莲花山脚下的松树乡学区。卸下铺盖卷儿,望着干净而简陋的校舍和朴实的师生们的一刹那,他已坚定了自己的思路:“我是来帮扶支教的,不是来镀金赚资历的,更不是来混日子的,我一定要干点实事,尽全力想方设法帮扶他们”。张学科对记者说出了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

根据凉州区教育局的具体要求,帮扶干部要充分利用示范校挂职领导管理工作优势,调动原学校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努力实现带动一批教师,一批学生,改变一方教育的目标。全力协助站长或校长开展工作,帮助理清学校(学区)发展思路,制定“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搭建城乡教师互动平台,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结合特色学校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抓好组织、制度、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帮扶贵在方式精准

在有教无类的教育期许面前,教育扶贫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的发挥显然离不开“精准”二字。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张学科在松树乡的帮扶工作紧紧围绕“精准”这一核心,他严格落实区教育局的要求。为了让帮扶工作精准到位有实效,张学科深入松树乡六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开展调研工作,与各校领导和老师们深入地交谈,记录下他们各自的困难和需求;进入课堂听课,课余交流评议,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给予了合理科学的指导;实地察看校舍和各个功能室,将各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梳理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帮扶思路,对症下药,很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松树乡中小学教育工作计划》,这一刻,他对今后的帮扶工作充满了信心。

在帮扶期间,张学科从被帮扶学区各校需要入手,积极搭建教学研讨交流平台,多方面提高松树乡学区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走出去”,松树乡学区6所小学将近60位老师,每天每校各选派2位老师到会馆小学参加中职教师名师评选示范课观摩活动。在为期两周的示范观摩活动中,参如观摩活动的老师每天除了听取中职教师的2节公开评优课之外,还要随机进入班内听取观摩2节常态课,起到了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二是“请进来”,他邀请会馆巷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课优秀教师各两名,分两天到松树学区送教下乡,开展献课活动。松树乡学区的师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六堂精彩的课,更多的是那课堂中充溢着的爱,爱的教育在师生们之间传递、浸润。

同时,针对松树乡学区教学常规中的问题,张学科敏锐地发现,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他积极创新,开展全学区网络集体备课工作,进行岗位帮扶。他将会馆巷小学实行了三年的集体备课制度,依据松树乡学区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完善,制定了《松树乡学区集体备课方案》,借鉴科学先进的教学设计模板,成立了16个备课QQ群,他积极给各校备课组指导督促,在QQ群里老师们合理分工,进行先后四轮备课。这种经过四轮打磨备出来的导学案,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大大提高了备课的质量,为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了坚实而有效的前战,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是否聚焦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能否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得力、实施有效,应该成为评价教育扶贫成效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是评价帮扶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凉州区农村地区范围广大,在广大农村地区,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当或者欠缺是教育的一个短板。针对这一问题,张学科邀请武威明德文化推广中心的讲师为松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及家长做了“家校携手、共育良才”道德知识讲座。讲座围绕青少年心理障碍、价值观偏离、家庭教育误区等问题,结合国学《道德经》《孝经》等国学经典理论,做了客观、全面的剖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就如何培养一个健康、乐观、上进、适应性强的孩子,给师生及家长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食粮。不但使学生受到了教育,也给教师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子女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2015年,凉州区会馆巷小学数次为松树镇贫困村莲花山、冯良寨等6所小学捐赠图书、电子白板、投影仪、桌凳等物品,以实际行动为教育精准扶贫出了一份力,为松树学区学校全面建设献上了一份爱心,为实现城乡学校交流融合、均衡发展尽了一份力量。“自会馆巷小学副校长张学科挂职松树学区副站长以来,会馆巷小学与松树学区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扶贫帮扶支教活动,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松树乡学区负责人王仁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