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方法范例6篇

会计监督方法

会计监督方法范文1

【关键词】 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舞弊

1. 会计监督及会计监督体系

所谓会计监督,就是指企事业单位的除财务部门的其他部门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对财务部门的会计统计活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行监督的行为,就目前来看,为了使会计监督活动的执行更加规范化和客观化,大部分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在企业内部成立了专门的会计监督中介机构,以便更好的行使会计监督的权力,使会计活动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情况。

而相对应的所谓的会计监督体系,就是指不同的具有会计监督职能和功能的机构联合起来,通过自身的职权形式的优势,来促进和推动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活动的更好的进行,避免和杜绝存在会计活动中的各种舞弊现象,尽可能保持会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会计监督体系指的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政府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三个部分的共同作用,因此,下文中笔者将逐一进行分析。

1.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所谓单位内部监督,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的某个职能部门,依据单位的财务监督的实际情况,对财务部门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的行为。每一个企事业单位在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财务信息,如果不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很难保证自身资产的完整性以及发展规划的可执行性,所以企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单位内部的会计活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避免出现各种危害单位发展的会计舞弊行为,形成一个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机制。单位内部的自我监督是会计监督的最基础的一环,也是有效控制自身会计活动的最重要的方式。

1.2政府监督

所谓政府监督,就是指相关的政府部门根据国家的授权,对有关单位的会计活动情况进行审计,并组织各种监督活动的行为,政府监督也是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

1.3社会监督

所谓社会监督,就是指社会的有关机构和受委托部门,根据企事业单位的要求对其进行会计监督的行为。

2. 会计监督的主要作用

2.1对国家财经法规的维护

财经法规是我国各企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我国政府颁布的针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的重要管理条例,所以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有关单位应该严格的依照财经法规的有关规定从事各项经济活动。会计监督作为财经法规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整个财经法的执行和落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会计监督活动是各企事业单位遵循相关法律办事的重要的一环,也是对其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检查的重要步骤,所以会计监督的执行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相关财经法规的贯彻和落实。

2.2对单位经营管理的强化

会计监督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手段之一,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就是通过会计监督活动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因为会计监督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可以有效的审查企业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样就可以在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3. 会计监督在防范会计舞弊中的应用方法

3.1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会计法规及相关制度

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防范会计舞弊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依据,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对会计法规以及会计从业准则等规范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完善和落实相关法规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加大惩处的力度,构建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做到各种会计活动行为的有据可依。

3.2加大力度进行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

会计监督虽然受诸多因素制约,但其关键还是人。因此,只有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才能强化会计监督功能。

首先,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监督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求会计人员懂得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并在国家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

其次,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来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评价与选拔,并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要多管齐下地开展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及时更新知识来武装头脑;

再者,会计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新问题的判断能力,使会计人员在思想上把会计监督从单纯的“检查与督促”观念中纠正过来,树立起会计监督是为更好地发展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

3.3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为了经营目标的实现,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

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加强对企业会计舞弊的防范,要重点关注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这三个方面。

3.4促进企业会计监督的落实

企业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以确保其真正得到落实,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逐步调整和改善相关的控制步骤和措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使之更加合理高效。

3.5进一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不附属于任何机构,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因此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并且为社会公众所认可。我们应当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在双向独立中的先天优势,进一步加强其审计质量。

首先,财政部对会计师事务所要实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用制度来保证其审计质量;

其次,会计师事务所需要结合工作,认真制定全面质量控制的政策与程序,并采取措施保证其实施;

再者,为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防止客户风险转移,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要求客户向事务所承诺其所提供的会计资料是真实完整的,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监督及其体系是防范会计舞弊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更好的行使会计监督的防范职能,就必须要从单位内部、政府及社会这几个方面入手,同时做好具体的监督活动。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会计监督的发展做出贡献,希望能够通过会计监督的有力执行来杜绝各种会计舞弊行为,保障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会计监督方法范文2

《会计法》颁布以来,关于会计监督职能的话题不断升级,社会经济体制进化下,会计监督不再是单纯的遏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初级阶段,而是全面覆盖企业运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本文从会计监督的基础作用到会计监督与上市集团全面预算、内部控制、业绩评价的综合作用,分析会计监督对企业发展的绝对引导作用,建立一套上市集团的会计监督的管理体系。

二、上市集团企业会计监督的意义

上市集团企业在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的“三位一体”的监督体制下,基础性会计监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监督体制下所反映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对社会大众披露的?稻菸抟徊徽孟宰牌笠祷峒萍喽降闹匾?意义。

(一)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高质量

上市集团企业基础数据的稳定性决定着企业长期的发展前景,而数据真实可靠、完整有效是所有管理指导的基础,会计监督对企业整体的预算、审核、审计、分析、考核、报表的编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会计监督的有效性为企业决策、企业发展带来了可靠的信息数据,与此同时准确的基础数据反映的实际问题也为会计监督带来了指导性建议,会计监督与企业信息数据质量是密不可分的。

(二)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相辅相成

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存在一致性和互补性,会计监督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对内部控制是一种拉动和促进,会计监督的不断升级最终将反馈在内部控制的评价上,内控体系的建立需要会计监督不断的给予建议和约束性管理制度的供应。

(三)会计监督对企业资产、资金流失的控制

会计监督核心的职能最终反应的成果是对企业资产、资金的管控,防止资产私有化、防止资产管理不当的流失,有效的保持资产稳定、持久、保值增值,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资产、资金的管理牵涉企业的多方面管理,会计监督的职能在资产、资金方面的管理最为重要。

(四)规范企业的市场发展体系

上市集团企业的发展最终都需要市场的检验和监督,因此拥有规范的市场发展体系是决定企业能否长远得到社会认可,是否拥有社会效应的根本,“三位一体”能否都得到优良的评价,是决定企业健康的标尺,企业能否做到社会效益和企业价值双赢的最大化,其中会计监督的重要性无需论证。

三、上市集团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监督的重视不够,监督体系的建设不完整

在上市集团企业的运营中,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监督体系建立的优越性逐渐显露,企业中所有经营业绩及数据的流转最终都汇集到财务部门并经过财务核算得到量化,会计监督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审核、汇总、平衡的作用,多数上市集团企业不重视、未建立会计监督体制和相应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脱节,甚至出现业务、财务数据的偏差,不断进步的企业发展中必须同时配备相应的会计部门的监督和审核,企业发展有动力源的同时还需要有润滑作用的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

(二)会计监督与法律体制不融合

市场总是在不断的变革中成长的,企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生活在真空中,上市集团企业在时机、时势的造就下往往有突飞猛进的业务拓展,多元化的运营环境使企业在跨越发展的步伐中会出现一些新事件不受旧法律制度的约束的情形,会计监督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发挥其监督方面的特长,企业在“灰色地带”的“游刃有余”往往带来巨大的后续问题,如会计信息不实,单纯依靠财务来规避风险,将完全与法律体制脱节;为营造巨大的利润空间的违规操作,账务处理脱离实际业务造假等等,可以看到的是会计监督是法律之外的监督屏障,同时又是先行于法律一步的先锋兵,会计监督与法律存在很大融合性和共通性。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与会计监督脱节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对会计监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上市集团企业在会计监督方面因为规模问题往往需要分立会计监督岗位,在这个环节中内部控制将发挥促进作用;很多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督的脱节问题不重视,往往会导致会计的确认、计量、核算存在问题,内部控制失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出现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同时内部控制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会导致资产流失、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最终致使企业会计监督有名无实,失去应有的监督职能,形同虚设。

(四)会计监督外部环境作用缺失,无法起到促进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

上市集团企业的会计监督的外部环境是指政府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社会大众及媒体的监督,其中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税、审计、市场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监督,目前我国政府监督机制在市场环境下正在日趋走向成熟,但政府监督始终与企业的内部监督无法达到共鸣,无法实现相互促进的监督执行作用;注册会计师监督,在市场化的运作中已经存在多年,但趋于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衣食父母的作用,注册会计师的存在往往的无法保持绝对的客观性,从一定视角上讲对会计内部监督的促进作用比较微弱。另外,社会大众和媒体受限于专业技能及对基础数据的阅读能力,往往监督浮于表面,不存在实质性的监督,与内部会计监督更是互不相关。

(五)会计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不足,往往导致会计监督实效

上市集团企业中的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绝对执行人,因此会计人员的能力往往在很大程度决定了监督执行的力度,监督制度决定了企业会计监督的方向性而会计人员的能力决定了会计监督的实效性,我国会计人员的选拨机制比较宽松,进入会计行业人员的学历、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都参差不齐,导致会计机构实践执行会计监督时人员能力受限,执行力出现偏差。

四、影响上市集团企业会计监督的因素分析

(一)会计监督的意识问题

在上市集团企业的发展中,管理层对会计监督的意识往往决定着会计监督的成败,很多上市集团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重视业绩的取得,而忽视会计监督的决定作用,久而久之在会计反映实质上出现弊端,因此,会计监督应该从培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识做起。

(二)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

监督制度的建立是上市集团规模企业会计监督的利刃,没有相关监督及内控制度的建立,会计人员执行会计监督的方向感就会迷失,特别是管理能力较弱的上市集团公司往往需要严格的制度匹配才能保证企业整体运营的有序性,会计监督是制度建立下执行的突破口。

(三)会计监督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会计监督只局限在对原始数据及核算的监督,在新的社会体制下,监督机制不断转型,会计监督由原始的事后监督,演变成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一体化,同时配备预算、内控、考核、评价等方法,多样监督机制的培育为上市集团企业的监督工作充实了理论操作性。

(四)会计监督人员的配备

在上市集团企业规模化建设的基础下,企业各部门组织架构的建设和财务内部岗位责任制的配套建设,决定了会计人员的配备,同时最终企业的设置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总体流程的运转都是有人的因素组成并最终实施,配备优良的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五、改进上市集团企业会计监督对策

针对上述现象,本文认为改进上市集团企业会计监督现实情况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一是在上市集团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二是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同时配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创新性的企业运营机制,从管理流程入手,与业务拓展相融合,建立适用企业行业特点的“会计监督内控体系”。

(一)正视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提高企业高层对会计监督的认识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再局限于单一方面的管理,而趋向于整体管理和业财融合管理,跟随时代潮流和市场化升级的步伐,企业高层在正视业务发展的同时应该适当加入会计监督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识到会计监督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业财融合的大环境下,做好业务拓展的情形下做好监督、监控才能使企业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二)内控制度与会计监督融合,发挥内控管理的最大效能

内部控制制度与全面预算、业绩考核的融合,需要以会计监督为基础,在企业的管理进程中,内控制度做为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其核心是会计控制系统,由此,会计监督控制系统执行力如何,将直接反作用于内部控制,做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得力的第一有效手段。

(三)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企业会计监督要求

在企业的发展中,不仅要重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还应该加强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集团内定期组织相应的专业培训和道德素质培养,在工作中给予会计人员工作思路引导和指导性建议,特别加强在内部会计监督方面的不断提高,使之能胜任企业发展的高水准要求。

(四)企业内部实行委派制度,实现会计监督的升级再造

在?模化的上市集团企业体制下,集团母公司委派财务总监或其他财务人员到子公司实行财务管理,在薪酬机制与监督机制分离的情况下,能极大的推动整个集团内部的会计监督工作,从不同的视角拉动企业的内控管理,委派制度是对会计监督机制的升级。

(五)会计监督与法律制度匹配,提高会计监督的执行力度

目前我国的法律机制,对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逐步升级,同时相关法律文件对会计法的支持也在不断改进,完善的法律机制使会计监督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同时与相关经济法、税法的结合使会计监督工作落地有声,“监督”与“被监督”法律地位的确认逐步得到落实,从法律层面上讲,会计监督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法制化和专业化,有效拉动企业监督的进步和改造。

(六)建立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使企业走向大众市场化

“三位一体”体制是对企业监督机制的延伸,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是对企业发展的高要求和强推动,完全使企业走向市场化、大众化,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可信度,逐步提升企业披露和社会大众认可的一致性,将是企业长期稳固发展的目标。

会计监督方法范文3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运用记录、计量、分析、检查的方法,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管理活动。具体体现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监督。由于会计属于单位内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因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所履行的会计监督职能是一种内部监督。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存在许多弊端。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社会实践中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完善和解决,全面加强和提高会计监督水平,使会计监督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和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1、强化 2、会计监督3、体系4、会计信息5、内部监督6、外部监督7、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一、会计监督的含义.

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监督的重要内容,是单位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它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从单位经济利益出发,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等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其重点是对合法性的监督。同时会计监督又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从宏观上来讲,合理的进行会计监督,可以促进社会经济运行规范化和合理化,推进廉政建设,节约使用资金,使社会经济运行更加秩序化,并提高整个单位的经济效益。从微观上讲,通过有效的履行会计监督,至少可以有利于单位经济活动更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单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约束财产所有者、经营者的经济行为;有利于单位节约开支,提高经营效益。

二、会计监督体系的定义及构建目标.

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督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

(一)会计监督体系的定义

会计监督体系是指由若干具有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组织机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会计监督体系建立的具体目标

1、通过会计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保证企业会计信息本身的真实、准确和及时,解决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2、会计监督体系还要保证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得到充分和及时的披露,以杜绝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3、监督手段应以事前预防为主。

4、对重大异常现象和违规行为有快速、有力的反应能力。

(三)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者之间的联系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本质上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

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

2、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位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新《会计法》明确了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了在对会计工作实施政府监督的过程中以财政部门为主、其他政府部门协作的关系,体现了政府监督在监督主体上的“协调性”。

3、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补充。社会监督是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的社会审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看,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监督和服务作用。注册会计师依法并接受委托,对有关方面服务。

三、当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弊端

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现行会计监督体系中主要监督手段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其监督的基本思路、手段和方法等没有实质性改变,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的新形势下,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必然会运转不畅,效果不理想。

(一)从单位自身情况来看,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单位会计监督不力。会计监督一般是通过法规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察三个环节来进行的。在法规制度的执行环节,法规制度靠基层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来执行。但由于会计人员具有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监督又代表单位行使经营管理权的监督双重责任,在国家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及企业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也往往是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2、单位内部控制不够健全。我国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致使会计秩序混乱,现象经常发生。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会计监督的职能就难以发挥其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为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也是非常必要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些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各种监督制度,甚至连起码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也不设置,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落实,违纪违规行为容易发生,会计监督难以实施。

3、单位负责人会计意识薄弱,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作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4、会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二)从会计监督的职能体现上来看,存在以下不足:

1、会计监督的基本职能界定不清。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共同构成会计监督体系,但他们之间的职责、目标、实施手段以及承担的责任等存在很大差异。有关规定明确了三种监督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但在要求上并没有具体化和体现三者之间应有的差异,导致三种监督职能混同。

2、会计监督的基本机制不合理。监督的基本原理,一是制衡和牵制,即通过上下左右的监督制约及时纠正偏差;二是威慑,即通过对违纪行为的重罚,使被监督者不敢轻易违规。现行会计监督采取普查式、一对一的监督方法,从理论上讲这是最直接也应当是最有效监督方法,但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轻打轻罚现象,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3、政府监督存在重负和职能不到位的问题。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用。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检复,有了问题相互推诿。

4、社会监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会计监督作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但不规范的职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管不力,使得其监督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5、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困难重重。虽然《会计法》对会计人员委以重任,赋予会计人员监督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监督本单位领导人)的职权,但是会计人员作为监督者并不具备独立的地位,特别是其利益关系依附于单位,实际上不能较好解决会计人员因实施会计监督而出现的诸如打击报复等问题,严重挫伤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的积极性,致使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三)从会计监督体系来看,存在以下弊端:

1、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备,监督功能缺失

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审计不规范。我国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挂靠在各主管部门,事务所与挂靠的主管部门在人事管理、资金投入、收益分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行政行为,这种体制不利于保证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政府监督存在重复进行和职能不到位的问题。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重复检查,增加被查单位的负担,有了问题却相互推诿。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

2、会计系统缺乏监督职能和监督动力

在现在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下,国企经理人员掌握着企业经营管理权,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在企业管理系统中运行,负责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会计人员是由经理人员聘用的,其权利是由经理人员赋予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组织体系中与经理人员处于不同的权利层次,在行政职能上不具备监督经理人员的权能。在监督动力问题方面,会计人员和其他职工一样,是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从理论上讲应该具有监督经理人员的动力,但现有的制度安排又使其不得不放弃监督权。

3、缺乏会计信息公开制度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公开性,影响了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分析和判断,降低了银行信贷决策和政府决策的效率;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完全性,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合理地区分国有企业的好与坏,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监督效率。我国审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凭证逐笔审查其真实性,对资产逐项清点,要求做到账实、账款、账据、账账、账表相符。然而,由于会计原始凭证数量庞大,来源复杂,逐笔审查实际很难做到,职能采取抽查和重点调查的方式。

四、改善措施

(一)、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企业会计准则应该细化,对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应较为固定,减少会计操作的灵活性和主观性。完善违反财经法规处罚办法,加重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责任人的惩罚力度。

(二)、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

以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基础,形成单位自觉、自律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保障会计监督实施。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约束机制,必须明确经济工作中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职责权限、制约措施和手段,并做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三)、强化国家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共同构筑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监督体系。

首先,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整体性、源头性优势。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必须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思想观念,把财政监督管理贯穿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次,发挥税务部门执法的强制性、严肃性和规范性优势。税法的执行涉及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单位和个人,各项经营活动都将纳入税法的规范、制约和管理范围。通过税务机关监督经营单位和个人依法经营,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依法纳税;第三,发挥审计的公允、合法性的作用。审计基本的职能是鉴证,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编制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做出评价,并出具书面的法定证明文件。国家审计是有政府审计机关实施的审计,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依法进行审计。

(四)、发挥社会会计监督。

1、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质量。会计师事务所要实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用制度来保证职业质量。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全面质量控制的政策与程序,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各项条款的全面落实。

2、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由于合伙制的事务所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将合伙人个人利益与事务所的业绩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整合,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以提高其抵御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增强其独立性。

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监管是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制性因素,有必要在中共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职业道德监管机构,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应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活动;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多种办学力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参与会计的在职教育,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开展会计诚信建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顾建平,《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财会研究,2001年10月

会计监督方法范文4

(一)制度层面的制约。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实施会计核算监督必须依据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和会计财务、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等相关业务的规章制度”、“会计核算监督工作接受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牵头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业务指导”,这表明会计核算监督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延续,应遵照会计核算部门的制度要求,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为监督职能。相比较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规章制度,其监督规定是分散在多项文件中,制定的监督规程也较为宽泛,下发的制度也没有对业务风险点的识别等做出具体操作性的说明。实际运作中,由于上级行相关主管部门对下级行事后监督部门的业务指导渠道和指导方式不够明确,相应协调交流、组织培训等措施难以不到位;加之,监督体制形成纵向管理不顺畅,考核机制有所缺失,影响了会计核算监督职能的发挥。

(二)监督模式的制约。

按照《办法》规定,目前大多采取集中监督模式对所辖会计核算业务实施监督,要求是在核算业务发生后,对核算结果实施的复核和审验。从实际操作来看,由于会计资料为隔日传递,监督部门通常要在“T+1”或“T+2”工作内完成监督事项。即使会计集中核算业务使用计算机监督,也只在核算系统提交业务截止后,监督部门才能采集影像信息进行监督。受监督时滞的影响,事后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大多局限于凭证要素规范性和账务处理的准确性等业务合规性方面,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风险防范的时效性难以保证。

(三)监督手段的制约。

《办法》要求,会计核算监督应采取人工监督和计算机监督相结合的手段。目前,除了会计集中核算业务监督采用人总行开发的事后监督系统进行监督外,国库、发行等会计核算业务仍采用人工监督方式。由于没有计算机监督程序的约束,缺乏校验手段,监督人员只是对会计凭证进行翻阅、审核操作,可能存在省略监督步骤或减少监督内容情况。这种局限于具体业务表层监督方式,履职成效会受监督人员水平、监督技能、职业操守的影响,带来监督质量差异。

(四)标准层面的制约。

会计核算监督在对相关业务进行审核、控制和检验操作中,如何规范履职、监督到哪一步等监督标准是体现监督效能的关键。由于现行事后监督的业务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缺乏系统的梳理以及必要的更新,未能形成客观独立的监督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缺少硬性质控指标,造成各地监督流程、监督方法、监督标准、风险点识别等不一致,会计核算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开展不平衡,影响了业务行为的规范性,制约了监督效能的提高。

二、基层央行实施标准化监督的积极作用

基层央行会计核算监督的“独立性、连续性、及时性、全面性、重点性”工作特点,决定其实施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标准化,履职成效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自身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监督职能的发挥。

随着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的建设、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的推广应用,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从理念、内容到账务处理流程都发生重大变化,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延续,必须符合会计核算发展的要求,制定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和监督系统,以适应央行会计核算发展的需要。

(二)有利于监督效能的提升。

有了统一的监督依据,监督人员能够按照业务制度化要求规范操作,保证监督活动有序进行。通过标准化管理,及时发现和督促纠正核算差错和违规操作行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央行整体会计核算水平。

(三)有利于资金风险的防范。

标准化管理应明确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提示和评价机制,可方便监督人员直观、快捷地掌握监督方法,提高监督针对性和监督人员风险甄别、防范能力,能够促进核算部门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发挥会计核算监督在基层央行风险防范体系中的作用。

三、加强会计核算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一)制定监督制度,确立工作准则。

完善监督依据是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保证,需要从较高层面同步进行监督业务规程的整合、设计。根据会计核算部门新业务的出台或变动,统一完善监督工作制度、规程、质量考核指标等,不仅要对监督职责、监督内容和方式、监督工作程序、监督工作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还要扎口梳理核算业务风险点,明确风险识别标志与等级,在监督要点、差错分类、处理办法等方面进行明确,形成基层行监督工作准则,做到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监督工作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促进监督人员行为规范、履职到位。

(二)改进监督手段,优化监督模式。

完善会计核算监督系统功能是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支撑,通过科学、完备的技术手段提高监督效能。一方面,要加快投入计算机监督系统建设,应用电子化监督方式,以配备辅助软件和后台终端的实时识别功能为监督模式,对账务处理、资金汇划、参数变更、核算进程等重要数据信息进行比对、跟踪,以解决人工监督方式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走出单纯合规性监督的局限,通过监督系统增加会计核算风险识别、提示和控制功能,做到风险等级自动归类,风险预警智能检索,打造风险性监督新模式,实现向实时监督、重点监督、风险监督的转型,真正发挥事后监督堵塞漏洞、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统一监督标准,提升监督效能。

设置必要的监督指标是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基层央行要依据相关指引的要求,制定较为清晰的岗位职责;按照业务类型细化监督方法、操作流程、关联要素、限时指标、监督步骤等,从操作层面明确具体监督要求,确保监督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协调、规范运作。在此基础上,还要以制度对照为导向,对不同业务部门特定风险和个体风险进行赋值量化,确定不同的分析预警级别,制定核算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措施。依据监督结果建立监督数据信息资料库,运用风险控制指标进行监控、分析和预警,实现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延伸与拓展,促进核算质量不断提高。

(四)构建“大会计”机制,拓展监督领域。

会计监督方法范文5

审计监督室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审查,实行强制性监督。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都属于经济监督,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联系

1.监督的内容都是资金活动。会计监督是通过处理日常会计事物来对资金活动起反映、监督作用;审计监督是通过对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审查来达到监督目的。会计监督是审计监督的基础,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对象的再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发展和需要。

2.任务基本相同。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都是通过监督活动,使单位正确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维护财经法纪,保护国家、企业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区别

1.监督的目标不同。

无论是广义的会计监督或是狭义的会计监督,其目标都是某一经济实体内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客观揭示单位现金流状况,保障企业管理目标有效实施。具体来说会计监督内容是对财产资金、财务收支、成本费用开支的监督,保证收支合法合理,降耗增效;对收益及利润的监督,保障利润计划完成;对预算资金收支监督,保证预算的正确执行;对财经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监督,防止违法乱纪行为。

审计监督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进行宏观经济监督,比会计监督更广泛、深入,不仅限于一个经济实体,也不仅是对会计记录和会计事项的处理进行审查,对项目的确定、投资、经济预测、计划、目标等要进行事前审计,专项、专案要事后审计。

2.监督的主体不同。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指对会计信息实施监督活动的人员或机构。狭义的会计监督主体是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广义的监督主体还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人。因此,会计监督具有直接经济责任关系,虽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不完全具有强制性。

审计监督的主体是以第三者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来进行监督。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经营管理关系,不受外来的影响、干涉,从这个角度看,审计监督更具有权威性,他不仅能对会计事项进行监督,而且能对其他经济活动或相关事项进行监督。

3.职能不同。

(1)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通过会计凭证、帐薄、报表等,分析、总结经济活动,达到合理使用资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执行预算等管理目标,所以会计监督直接参与经济管理,又在处理会计实务的过程中进行具体监督。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对一切经济活动的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系统、规范地审查、评价。

(2)会计虽然也有监督职能,但这种监督是一种自我监督行为,主要通过会计检查来实现,针对会计业务活动本身;而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账目又包括了对计算行为及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即含有审计稽查的意义,代表政府行使监督权,对违法乱纪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提出惩处意见,维护国家利益和财经法纪。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要求被审单位强制执行。

(3)会计检查只是各个单位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而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检查范围、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实施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手段。

4.方法程序不同。

会计监督主要是对经济核算程序进行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会计监督没有严格的程序和计划,只是在日常的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进行检查监督。会计监督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包括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等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管理和决策提供必须的资料和信息。

审计监督方法包括送达审计、就地审计、联合审计、委托审计;按范围分又包括全面审计、部分审计、重点审计;按内容分包括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经纪律审计等。审计监督具有严格的程序,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结果必须作出书面审计报告并立案归档。

5.依据不同。

会计监督的依据是《会计法》及会计准则、制度、法规、会计规范等。

审计监督的依据是《审计法》及其他相关审计法规,是根据我国宪法赋予的责任,代表政府独立行使监督权。

三、正确处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都是经济管理的工具,是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1.在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审计人员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水准,要熟悉、掌握财会理论。会计方法和财务制度,才能从会计资料中发现问题,对被审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评价,否则很难开展审计工作。

2.财会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配合审计人员工作,新《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

3.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要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会计监督具有自律性,审计监督具有鉴证性。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责任:监督规范单位的经济行为,整顿经济秩序,提供信息质量。

会计监督方法范文6

【关键词】会计监督;政府监管;员工素质

会计的监督职能在现今企业制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合理高效的会计监督体制对保障会计信息安全,协调会计行为,保证企业财产安全,推进企业发展有着很大意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频繁,现今会计监督的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会计监督的作用大打折扣,造成虚假财政报表、虚假财政信息等情况时常发生。所以研究如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成为必要,故从会计监督的含义,现存问题以及建议措施三个方面入手,来对其进行探讨。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及分类

财务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责。其中会计核算是为企业运作提供数据保障,而会计监督则是对企业的制度管理提供了安全保障。可以说,监督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核算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企业要在生存的前提下求发展,所以会计监督的作用尤为重要。而要明确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就必须清楚了解会计监督的内涵和分类。(1)会计监督的内涵。会计监督主要是指,“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也就是说,通过制度和程序的监督与管理,以个人监督和企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来保障会计的信息安全,推动企业的高效管理。另外,对审计监督、财务监督和会计监督要相区别,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工作性质不同,完成其工作的主体也不尽相同,而财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职责不同。在对会计监督的内涵进行理解时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2)会计监督的分类。会计监督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这主要是以着眼点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前者从企业员工、管理者自身出发,后者则是从企业整体出发。会计监督的内部监督主要是对企业员工、管理者的监督,为防止监守自盗的行为的发生,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明确员工自身的职责。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再进行会计工作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管理的制度办法,是内部监督的依据,企业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约束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会计的外部监督,就是企业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国家通过法律的制定来管理国家事务,而国家经济事务则是由国家经济法律来保障。国家的经济体系正是由一个个小公司组成的,它们也担负着国家监督的职责,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根据经济法规来进行企业运作。所以内部监督实施的前提就是完成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的制度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来进行制定,是国家相关法规的细化。

二、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会计监督在会计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也有出台《会计法》对会计行业进行约束。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会计监督的问题仍不断出现,许多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仍屡见不止,这都与会计监督的薄弱有关。(1)会计监督的现状。现今的会计监督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国家审计署对8家中内企业的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查出的8企业中有的多计利润43.72亿元,有的少计利润33.35亿元”以小见大,从这里可以看出会计监督职能的履行情况不容乐观,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虚假信息泛滥,这就从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活动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仍有待提高。(2)造成现状的原因。造成会计监督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员工道德意识淡薄、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国家有出台《会计法》来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但是由于法律出台时间较早,且在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就出现了其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缺乏的问题。而我国的法律监督中常常偏向于国家的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利益,且一些执法人员的工作素质不高,私心过多,见利忘义忽视原则性问题,这也影响着会计监督的职能发挥。员工道德意识淡薄。经济的发展,物价的提升,部分会计人员因受不好的社会风气影响,无法自我把持,在利益面前忘乎所以,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的缺乏让他们偏离了正确完成会计工作的轨道,导致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失职行为频发。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的管理者是舵手,他们操纵着企业之船的航行,而企业的监督体系则是船上的指南针,指引着企业的前进方向。在会计行业中,会计监督体系就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空间,迎合客户需要,便会产生虚假信息,这种利益的驱动下,企业会计监督的不完善便更加凸显。

三、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办法和建议

面对形形的会计监督问题,加快会计监督职能的完善势在必行。而好的方法建议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1)完善政府监督职能。政府是国家的管理者,负责国家方方面面的事务,对会计行业的监管便是其中之一。只有从国家角度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才能在最大范围内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首先,国家要制定适应行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对《证券法》、《经济法》应强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实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会计监管的力度,保证法律与行业发展协调统一。其次,要加强财政管理部门对会计监督的职能,赋予他们行政执法权力,健全会计的管理制度,从平常入手完善日常监督机制,对违规的企业严厉处理,进一步改善屡禁不止的会计人员违规现象。再次,审计部门、税务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的规定,加强对会计报告的管理、虚假报表的查处。明确个部门的分工,加强各个部门自身的队伍建设,保障会计监督权威性。(2)加快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会计监督要从企业内部着手,进一步完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第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切实区分监督职务与管理职能。使参加经济业务的工作人员能相互监督;第二,在进行重要决策时,要严格遵循企业规章制度;第三,建立严格的会计监督体系,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安全进行严格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监管,做到规范、系统、安全。真正作到会计监督的全面实行,使会计监督不至流于表面。在全面监督的同时还要避免两点:一是避免管理者的主观臆断,一切照章办事,遵守监管制度;二是避免恶性竞争,即为企业利益而采取欺骗、欺诈手法蒙骗国家社会。(3)提升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员工的辛勤劳动,而员工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会计行业的发展,会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强化会计团队建设是提高会计监督效果的基础,会计人员素质高低会影响企业的会计监督执行的优劣。为了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增加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渗透企业优良文化,开展职前教育、继续教育等,从精神上改善员工基本素质;二是加大违纪处罚力度,对违反企业制度办法的员工从严处理,在心理上让对其进行震慑,让他们不敢轻易违反规章制度;三是多方位的对员工进行管理,采用先进设备进行会计监督,让会计监管更加网络化,建立会计人员职业网络档案,对其进行记录约束,定期对员工进行考察,并记录在案,做到会计监督的公平、公开。

总之,会计监督职能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企业还是社会都应该重视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员工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完善会计监督体系,保证企业财政信息安全,保障企业财产安全,维护员工合法利益,推进企业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程筱梅.会计监督职能浅论[J].沈阳干部学刊.2011,13(2):18~19

[2]宋俊杰,杨怡涵.加强会计监督职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