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生物词汇;高词频;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5-03

Abstract: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plays the role of subgrade in biology study in the future. Teaching material,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based on course. The author obtain four copies of electronic Uyghur's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ical teaching materials' content by scanning and neatening. Then use statistical software statistics the words and its frequency in four copie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fter that, get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from them by manual statistics, choose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with high frequency, refer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published in 2011, analys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in line with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points through the word frequency of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yghur language, giving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our copies in Uyghur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High frequency; Curriculum standard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及应用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教材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

笔者通过对纸质版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进行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和词频,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词典,经过手工处理从中提取出生物词汇,对提取出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高词频的生物词汇,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现有教材中的专业词汇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重要知识点,然后结合维吾尔语言的特点,对现有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

1 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生物词汇是指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出现的生物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是笔者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小词典(该生物词典中包含中学教学的生物专业词汇),从获得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所有词汇中筛选得到的。

本研究中的词频是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词汇、生物词汇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词汇词频的高低反映着其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并且,其重要程度与它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因而,本研究通过选取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与之对应的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比较,从而推断出现有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符合程度。

2 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每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科学探究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细胞的知识,初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和技能;生物与环境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圈等概念和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知识;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系统,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的行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等知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的生殖发育,动物的生殖发育,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生物的多样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的分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生物技术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其分类,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知识;健康地生活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青春期生理和保健,传染病和免疫,医学常识等知识。

3 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笔者首先对纸质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由于OCR文字识别软件不完备等原因,使得获取的电子版教材文本中存在错误和缺失现象(扫描后的语句不完整,字母有遗漏、错写等),因而,需要对语料中的错误和缺失的信息进行手工处理。处理完成后,再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四册电子版教材中所有的词汇及其词频,由于维吾尔文中存在词缀和时态等问题,还需要对同一词的不同时态、不同词干的表达方式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词汇及其词频的统计和汇总,最终得到了教材中所有词汇以及生物词汇和词频的统计结果。对于复合生物词汇,其词频是对已有的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语料进行手工统计得到的。统计时是将生物词汇的词干作为标准来进行的。

3.1 生物词汇统计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总量和生物词汇数量进行统计,得到生物词汇在所有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数量约占词汇总量的15.1%,其中七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5%左右,七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6%左右,八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8%左右,八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3.3%左右。从比例分布上来看,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

3.2 高词频生物词汇对应的知识点分析

笔者对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各种校对、筛选处理,得到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4000多个生物词汇,对所有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比较耗时且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而笔者从四册教材的生物词汇中分别选取了词频最高的20个生物词汇,共80个高词频的生物词汇作为样本,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

以下是选取的样本生物词汇和频次:

由以上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如下:

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由以上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

1)七年级上册教材所有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细胞,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圈、生物、环境、生物的种类、生物体、细胞、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组成部分以及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水、空气、光)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三部分内容。

2)七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血,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体器官、人类生存需要的环境(水、空气)、疾病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内容。

3)八年级上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动物,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的几大分类(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对应课程标准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这三部分内容。

4)八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疾病,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与动植物的繁殖、繁育以及人体健康(疾病,传染病),此外还包含基因、染色体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健康地生活这两部分内容。

从总体来看,四册教材中的高词频生物词汇中都包含水、环境和人,充分说明了水这个概念在整个初中教材中的重要性,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水是万物之源,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这一概念的要求;生物的生存需要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万物。

由知识点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存在不完善之处:(1)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内容属于微观层面的知识。对于刚接触生物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和接受。(2)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器官,八年级上册跳转到生物的几大分类等,到八年级下册又跳转回来,学习人体疾病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两部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点没有很好地衔接。

4 结论及改进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生物词汇进行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每个学期需要学习的生物词汇总量基本相同,有利于知识的分步掌握。

2)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根据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选取的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的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3)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看,教材内容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

4.2 改进建议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维吾尔文语言学的特点以及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笔者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给出如下改进建议:

1) 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方面考虑,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微观层面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建议向后续学期调整。

2)从维吾尔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方面考虑,在教材内容设置上,应该增加一些维吾尔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等作为示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从每一册教材内容的衔接方面考虑,应该将七年级下册中人体器官这部分内容调整至八年级上册,使其与八年级下册中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将八年级上册中生物的几大分类(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调整至七年级下册,使其能够与七年级上册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的内容衔接起来。这样调整以后,方便学生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学习。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并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结果证明了现有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围绕着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进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综合考虑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然环境以及初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理解能力,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高维吾尔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维吾尔语初中生物教材,2011.6.

[2] 吐尔根・依布拉音,袁保社.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与应用[J].中文信息学报,2011(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http:///link?url=-zWJlwUESJW0Fr34Ln7qnje62gyfFY4RPTQNlfIzUhqHWXal2BVAo3ry-b9ts6krHOzvOHDC-SKhdBR_TB_uAAYnEsklHghcoZmRmg5POca.

[4] 生物小词典[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5] 现代维吾尔语统计软件系统.新疆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与舆情分析重点实验室.

[6] 汪京芳.学好初中生物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7] 吴丽莹.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下的新课标教学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8] 陈坚,范新新.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看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9] 王金刚,崔鸿,李娟.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科学探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

[10] 艾孜尔古丽,李晓,玉素甫・艾白都拉.中小学维吾尔语文教材用词数据分析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3).

[11] 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2(5).

[12] 李镗.中小学语文文本字词分布统计及应用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3] 常红.现代维吾尔语基本词汇研究概述[J].语言与翻译,2013(3).

[14] 宋矗马德元.现代维吾尔语词汇构成途径新探[D].新疆大学,2006.2.

[15] 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J].语文研究,2001(3).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范文2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1.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开始运用思维导图策略来优化生物教学.思维导图策略的应用,让学生慢慢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不管是在预习环节,还是复习环节,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长此发展下去,学生因为成绩的提高,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其要综合整理自身以前所学的知识,寻找知识点与知识点间的相同处,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在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的影响下,学生很快形成了发散性思维.通过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会运用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来将所学的知识衔接起来,此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生物这门学科有着属于自身的特征,即:每一章节内容都配有图解画面,由此可见,要想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学生自身既要具备识图能力,还要具备用图能力.现阶段,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便于学生有方向、有目的的学习,也便于学生有规律的记忆生物知识.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诀窍,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当学生自身能够理清出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之后,学生会有针对性的做练习题,这对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大有裨益.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1.预习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

在预习环节中,生物教师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策略呢?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的成员一起预习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找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并画出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导图.然而在实际制作导图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他们要将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且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中.这样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讲.比如:在“生态系统”教学中,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给学生留出预习时间,让学生自主预习,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在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生态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及相互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而教学难点则是:(1)生态系统的的概念;(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间的区别与联系;(3)食物链的书写.当学生明确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之后,其要结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正确书写出食物链,并分析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但是在制作食物链导图的时候,每个小组都会遇到问题,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2.课堂讲解中运用思维导图

在课堂讲解中运用思维导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的核心在于将某一个知识点作为主线,引发出与该知识点相关联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比如: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教师要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知识点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学生对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对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教师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出发,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通过这样做学生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对比,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又加深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根据知识构建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分清教学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讲解思维导图的建立作为第一教学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掌握了思维导图的要点、思维导图的具体画法.当学生初步了解了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就可以将思维导图正式运用课堂讲解中,以此将知识点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既便于学生思考问题,又为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会借助此方法来做好课堂笔记,并且养成记录的好习惯.在复习每章节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也会自主构建思维导图,以此来直观、清晰的了解每章节的知识点,了解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比如:在“生物圈”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生物圈的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圈的范围,便于学生理解生物圈这一概念.在本节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运用思维导图,那么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为混乱,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要巧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每个知识点.

3.练习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策略本身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要抓住这一优势,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制作、完善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效衔接起每节课的知识点,也便于学生准确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当老师讲解完新知识点之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练习时间,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分析题目、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解答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范文3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6章“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一节涉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各种生态系统都能维持生态平衡,但调节能力有大有小;生态农业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等内容。其中较深刻地阐述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对维持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自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本节的教学不能只注意单个的知识点,而应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本节的教学与情感教育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旨在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由于学生已经接触到不同的生态系统,了解了探究的一般过程,这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说出各种生态系统;举例说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描述生态系统的平衡;举例说明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2.2能力目标

运用生态学观点分析人工生态系统是否平衡。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

3教学过程

课前一周制作一对生态瓶(一只瓶中的小鱼多;另一只瓶中的小鱼少,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并将生态瓶放在教室中便于学生观察。要求学生对生态瓶中的水草、小鱼、水体的透明度进行观察和记录;准备海洋、淡水、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的大幅彩图。

3.1游戏激情

教师出示准备的5张生态系统图片,让学生说出其名称。然后安排5位学生上台手举图片角色扮演,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并且说出成为好朋友的理由。该游戏意在对海洋、淡水、森林、草原、荒漠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并进一步追问:地球上所有生物构成的最大生态系统是什么?生物圈各圈层生活着哪些生物呢?各种生态系统有联系吗?

3.2实验探究

教师就课前准备的一对生态瓶请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焦点问题“为什么小鱼多的都死了呢?”,以及对如何补救的措施作出探讨,引导学生提出增加水草的数量、把瓶盖打开、多照照光、增加空间等措施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这些即为促进生态平衡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随后教师话锋一转,问:“生态系统总能保持平衡吗?它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吗?”结合生态瓶作进一步分析。

3.3故事续编

教师娓娓道来:有位王大叔修建了一块漂亮的草坪,为了不让鸟儿吃草籽,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铁丝笼子将草坪罩起来,不让鸟接触草坪,草坪的命运会怎样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提醒他们别忘了科学性。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少学生很快会想到王大叔干了一件蠢事,草坪因为虫害的原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效果是事与愿违,因为害虫失去了天敌。由此让学生发现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的因素会干扰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进一步提问:怎样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呢?让学生结合几种生态系统类型图作出判定,并给出理由,达成共识。再借助于俗话“不吊在一棵树上,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强化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的结论。

3.4草坪设计

教师提问:“兰陵中学有一块空地将要建成草坪,如果你是校长,如何设计才能使这个人工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呢?”学生开动脑筋,献计献策,经过讨论之后得出结论:只有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才强,才不容易被破坏。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草坪作为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确实更能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但成本高,系统的稳定得靠人类来维持。并且,人工生态系统不能过度扩张,自然生态系统要保持一定比例,要能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生态农业就是一个典范”……让学生从教材插图中了解,生态农业是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

3.5拓展延伸

教师提问:“对于常州这座生态城市,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使它更加趋于平衡,稳定性更强呢?”学生们畅所欲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控制人口,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的危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生态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6进一步探究

建议学生结合生态瓶制作的实践,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何使它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并撰写科学小论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考点 例析

随着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加强,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呈波动加剧的趋势,如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2009-2010年的西南旱灾;2010年的青海地震、南方水灾及近期发生的舟曲泥石流灾害等,其强度和损失之大让人触目惊心。针对我们江西省高考地理选修的是《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因而要求特别关注此模块相关的考试要点,认真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把握其考试方向。

考查要点: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生物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其风、寒潮、干旱、洪涝等属于气象灾害与洪水灾害,需要运用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与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大气气流与各种气候的特点了解这些灾害产生的影响、发生的时间、分布的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气候因素分析干旱、洪涝及寒潮等灾害,结合大气运动原理分析台风、伏旱、北方春旱等灾害形成的原因。而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塌方等灾害则要结合地壳运动规律、内外力作用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尤其是要结合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原理支分析与诠释全球一些主要火山与重大地震的分布规律;全球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分布区域;同一种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气象气候条件与地理背景(自然背景:气候背景、地形地质背景、生物背景;人文背景: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等。

考查方向: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进行分析,这部分内容一般是结合本学年度各区域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一些自然灾害进行考查。如20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的汶川地震、山东文综第31题的台风、海南卷第1-3题的冰岛火山喷发和第25题的城市暴雨灾害、福建卷的洪涝灾害、新课标全国卷第42题的滑坡和泥石流、江K卷的第1-2题的冰岛火山喷发,第5-6题的海地地震,第21-22题的西南大旱等。

【例1】(2010年山东高考卷)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请读图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什么变化?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什么不同?并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应采取哪些有效的工程措施?

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台风过境前后天气(气压、风速、云量、降雨量和气温等)的变化过程,此知识点的考查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一般是根据相关的曲线图来判断。(2)重点在于比较两地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面临同一自然灾害产生不同的次生灾害分析及就某一地为例防御此种次生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其措施可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但此处要求说明的是工程措施。

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2)A地:风暴潮;B地:滑坡、崩坍、泥石流。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例2】(2010年江苏高考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并请回答1-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分析:第1题是以冰岛为背景考查影响某地的气压带和风带,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由于冰岛的纬度在66°34′N附近,因而影响火山灰蔓延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另外根据冰岛和亚欧大陆的相对位置,以及火山灰的蔓延方向,可知其风带为西风带。

第2题主要考查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迁移顺序(注意题中问的是火山灰物质,而不是岩浆)。地球外部的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其实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外部各圈层中的迁移顺序我们可以根据生活常识得到明确的答案。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发散思维 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程目标中明确的将学生生物各种能力的考查做了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能对学生学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立体。有更强的创造力。

什么是发散思维呢?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也就是说在知识点的延展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开发和增强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这里笔者就高中学生生物学科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个人的经验和方法,以此共免。

一、相似知识点的的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有相似性的知识点是学生很难区分的。那么,怎样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区分这些知识点,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就是一件很让学生头疼的事。此时我认为培养学生画维恩图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既省事又省时。

如:蛋白质,酶,激素,抗体等之间的异同。

由于酶,激素,抗体的公共点是都有蛋白质成分。而酶的实质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有的是氨基酸的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类固醇类(雄激素、雌性激素);多肽及蛋白质类(生长激素);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激素)。抗体的实质则是球蛋白。由此可画维恩图如下:

在课本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维恩图:如应激性性在动植物方面的表现;生物的不同种类(有细胞结构与无细胞结构,真核与原核细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均可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区分。

二、大小概念之间的排序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将大小概念混淆。因此在学生完一个章节后,教师要适时的让学生理清头绪,让他们进行排序工作。切忌教师包办这一过程。排完序后要让学生动嘴说出原因。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肯定和指正。

如:在《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中,生态系统、生物圈、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如下排序:

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析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生物研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以后新问题的分析提供前提。同样,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遗传物质中各物质的排序。

三、用中心知识点的幅射图来整合知识,增强知识之间的整体感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用中心知识点来幅射的方法将许多与之有相关性的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之间的整体性增强,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中心知识点这一纽带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让不同章节的知识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在某些知识上的盲点。深入了解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各个方面搜集有效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以“细胞分裂”这一中心知识点为例,就可作出如下幅射图:

由图可知,在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变异过程中均涉及到的一个知识点,而且在生物工程中,也可运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的相关问题。教师此时要做的是让学生在此图的基础上自己搜集知识点,细化图中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完成这一环节。

当然,要想让学生熟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要有一定知识广度作为前提。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行适时的指导,帮其完成能力拓展。

四、一材多用,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中触类旁通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题目,学生们在不久前已经做过了,讲过了。但是当这一题材经过变形后再出现,学生却很陌生。有的甚至无从下手。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没有深入的挖掘题目的本质。认识它所涉及潜在知识。我就以如下两题作为例证来说明以上问题。

例1:为了测定某鱼塘群落中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气浓度变化,采用多对“黑―白瓶”(即不透光―透光瓶)的方法,从不同深度取水样,将水样密封后,分别放回与原取样深度相同的位置中。24小时后取出,测定瓶中氧气气浓度,再与取样前同等深度水中的氧气浓度进行比较,提到下列数据:

水深(m) 瓶中02的变化(g/m2)

白瓶(透光) 黑瓶(不透光)

1 +3 ―1

2 +2 ―1

2 0 ―1

水底 ―3 ―3

不能从表中得到的的信息有:()

A该实验方案建立在白瓶和黑瓶中生物体的种类和数量相等的基础上

B白瓶中测得的02变化,反映了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积累的氧气量

C黑瓶反映了生物体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

D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气的量与消耗氧的量的比为4:3

此题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图文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在透光瓶中氧气的量是指植物光合作用与所有生物细胞呼吸积累的氧气量。而不透光瓶中只能表示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

学生通过分析可以很轻易的找出此题的答案。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题中找到更多的潜在的信息。教师不妨在此时,将此题的头尾倒置,对此题进行改装,让学生进一步的进行思维拓展。可作如下改装:

例2.为调查太湖某一水层是否有自养生物存在,及产氧量能否维持本层水体生物呼吸耗氧所需,可用黑白瓶法测定该水层生物昼夜平均代谢率来判定。白瓶为透明玻璃瓶,其水中溶氧量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02与呼吸作用消耗的02的差值(以WDO表示);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瓶中水体溶氧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呼吸消耗的(以BDO表示)。请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步骤:

①用采水器取该层水样,分别注满怀500ml黑白瓶并密封,剩余水样用于测;

②将黑白瓶;

③。

(2)设计记录所测数据的表格。

(3)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在此题中,将例1中所考查的内容进行了倒置。主要注重考查学生设置实验,分析现象和制图能力。其中例1的题干及图形是例2组织答案的依据。只要在分析例1时,让学生适当挖掘此题的潜在信息,就一定能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分析得更全面,更快的解决当前问题。

参考答案:

例1:B

例2:

⑴①溶解氧浓度

②放回原水层

③24h后取出黑白瓶测溶氧浓度

⑵黑白瓶溶氧变化记录表:(mg/L)

⑶若WDO-BDO>0则有自养生物

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点范文6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基础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空间叫基础生态位。

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叫实际生态位。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生态元:从基因到生物圈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均是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称为生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