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特点范例6篇

中外建筑特点

中外建筑特点范文1

【关键词】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特点及原则

0.前言

商业建筑与居民住宅建筑、写字楼等有着极大的差别,商业建筑是为了吸引市民消费的场所,因此,商业建筑极其注重外观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规划、时展的需求,同时还要体现出独有的特色,而且,优秀的商业建筑外观设计也能成为城市面貌的一种标志,对于建筑外观设计来说也迎来了极大的挑战。

1.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特点

1.1大众化特点

商业建筑外观从某种意义来说,主要是为大众服务的,毕竟大众是消费的主体,而且,大众的喜好以及口味等也是衡量商业建筑外观的标准,因此,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应符合大众审美,这也是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的消费观对商业建筑外观设计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得商业建筑外观设计有着新的设计方向,以及赋予了新的设计特点,商业建筑外观设计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主要向着大众化特点发展,根据大众的喜好、口味等方面对商业建筑的外观进行设计,而且,大众化的消费特点也列入到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1]。另外,大众化的设计特点也为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开辟了新的领域,商业建筑外观设计逐渐向着更深层次、更广泛的方向发展,而这对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了解大众的喜好和口味等相关信息,才能从中找到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素材和灵感,才能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1.2广告化特点

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应发挥出它的独特形象效果,建筑外观设计作为设计师的一件商品,必须要打造出新颖的形象,才能将建筑设计师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作为重要的广告商品,不仅代表的是形象、实力,同时还能起到招揽顾客的重要作用[2]。商业建筑的外观与普通居民建筑的外观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在商业利益的影响下,商业建筑外观也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重要的招牌广告,因此说,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具有广告化的特点,而且,也是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

1.3商业化包装特点

商业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建筑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还要在包装设计上下功夫,而且,包装设计在商品竞争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包装能够有效的刺激观看者的视觉,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另外,通过包装设计之后,能够赋予单一技术产品更加绚丽的外观,并使建筑外观充满艺术性、人情味,充分满足人们对建筑外观的潜在追求[3]。虽然建筑是一种固定的产物,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业属于一种商品,尤其是建筑的外观,对吸引消费者来消费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商业建筑外观设计与外观包装融合,通过华丽的包装,能够让商业建筑外观更加突出自身独特的外观特色,这也是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商业建筑外观的设计师也将商业化包装中使用的材料作为外观设计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商业建筑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

2.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原则

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商业建筑的选址,另一方面是外观设计,其中商业建筑外观设计不仅要满足以上的设计特点,同时还要遵从着以下几点原则,具体如下:

2.1满足合理性原则

对于商业建筑来说,是消费者的重要消费中心,也就是说,消费者是作为商业建筑的重点,因此,在商业建筑外观设计中要遵循着合理性的原则。首先,要对商业建筑的选址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根据客户的速度、目的以及实践的不同,选择恰当的位置进行商业建筑设计;其次,要根据客流量来进行商业建筑外观设计,一般来说,街道的交叉口人流量较多,对于商业建筑设计来说选择街道接口人流量较多的位置再合适不过;第三,要选择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附近的位置,因为在这样的区域会伴有大量的消费客户,而且,像这样的区域能够主动的引导客流,是商业建筑较好的位置[4]。

2.2满足城市规划的原则

商业建筑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商业建筑进行外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的要求,不能孤注一掷的设计,要满足城市规划的特点,如,城市商业中心、商业街、商业建筑等商业区的分布位置,商业建筑外观设计要与城市规划的特色相互匹配、相互衬托,这样才能让商业建筑充分融入到城市中,商业建筑虽然只是城市中众多建筑中的一个,但是,设计师要充分发挥出其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商业建筑外观发光发亮,充分体现出商业建筑外观的特色,这样才能够好的吸引客户愿意在此消费。另外,商业建筑外观设计还应根据地区、时期等因素进行设计,因为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时期的城市规划都有所不同,不同地区体现出的规划特色也不尽相同,时期的差异也是如此,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出时期的文化、艺术,同时还要含有历史文脉,将历史文化延续下去,彰显时代的特点,推动城市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传播。

3.总结

通过本文对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的分析,了解到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对设计师的重要性,不仅是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同时也是设计师创造力、想象力的结晶,更是延续历史文脉、体现时代文化的重要产物,而且,在任何一个时期都离不开商业建筑,商业建筑是消费者主要消费的场所,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更应遵从消费者的喜好和品味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曹霏斐,郭南,高广磊,信忠保,丁国栋,李丛丛,张佳音,梁文俊,安云,贺宇,肖萌,李文叶.现代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7).

[2]黄海波,万丽,刘昀东,丁国栋,高广磊,梁文俊,安云,贺宇.浅析地下商业建筑入口设计原则[J].山西建筑,2010(10).

中外建筑特点范文2

[论文关键词]建筑表皮;建筑外墙;建筑立面;建筑形象;研究意义

1建筑表皮的定义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理论范畴的概念被关注和研究,其最初的来源是英文中的两个概念:“Surfaceofarchitec.ture”和“skinofarchitecture”。’这两个英文概念,所指虽有交叉,但区别也很明显。一般来说,surface所指较广。可以泛指一切形式的建筑表面的形态;而skin这个概念更强调建筑表皮的功能性和相对独立性,而与建筑主体结构脱离可以被看作是skin这一概念使用的先决条件之一。

所以,可以认为,surface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包含skin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陈志华先生译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时将surface翻译为“表面”,“与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是同一个概念。本文中所指建筑表皮对应英文中的“surfaceofarchitecture”,并有明确的定义和所指范围。

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

一般情况下建筑表皮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表皮的组成部分。对于以柱廊为代表的灰空间的建筑界面,建筑表皮这个概念含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作为界定空间的要素来看,应当将其整体的认为是外部空间和半室外的灰空间之间的建筑界面,也就是说,应整体作为建筑表皮来研究。而针对组成柱廊的单独的构件来说,其构件本身的外表面的处理也属于建筑表皮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灰空间建筑界面的建筑表皮处理可以在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上加以探讨。

下面通过将建筑表皮这个概念与其它相关和相近的概念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的特点和研究的范围。

2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

与建筑表皮这个概念直接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建筑外墙。除了建筑的屋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必然不会属于建筑外墙的概念范围之内以外,两概念的所指对象基本一致。都是建筑的护部分。护部分的构造方式、围合方式、与建筑功能的关系、造型特点处理等方面,是两个概念共同的研究对象。

两个概念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在其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上。建筑表皮更强调其作为建筑内外空间“界面”的特征。其所具有的特点是通过与建筑的外部空间、以及建筑的功能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体现的。建筑表皮具有一定的外部形象,而对此外部形象的研究更强调其相对独立的特性。从这个视角出发,结构特征仅仅是影响建筑表皮形式的一种技术要素,而不是这个概念的内涵所涉及到的特点。同样,关于建筑表皮实现的技术手段的研究也是将此类技术手段产生的与和建筑表皮相关的诸要素(如内外空间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而建筑外墙的概念首先强调的是其实体性,即一定材料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用于分隔建筑内外空间的建筑构件的统称。其首先是作为一个实体、作为一个构件而存在的,其次才是由于它的存在方式的不同形成的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个特点对建筑设计的其他要素的影响。

作为构件,相邻建筑的建筑外墙并不存在任何关系;作为界面,在研究建筑表皮和建筑外部空间的关系的时候,相邻建筑的建筑表皮共同构成了建筑外部空间的界面。

由上述可知,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两个概念的所指范围虽有些不同,但大体相当,但其内涵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差别。建筑表皮这个概念更强调其界面性和形象性,而建筑外墙更强调其实体性和构件性。

3建筑表皮和建筑立面

这里说的建筑立面(facade),是指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建筑立面虽然与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一个建筑美学的问题。从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开始,建筑立面就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而建筑表皮的研究也涉及到其外部形象,自然也不不可避免地与建筑美学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所以,两者的研究范围有一部分重合,历史上关于建筑立面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建筑表皮研究中的外部形象部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素材。转贴于

但建筑立面这个概念,主要是将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从建筑的其他要素中相对独立出来,用分析的方法,使用形式美学研究的方法,以研究建筑形象的美的规律,如各部分问的比例、尺度、对比和协调等。这些研究,虽然也是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更是形式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而建筑表皮的概念对外部形象的关注,更多地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较少涉及形式美学问题,而更多强调其外部形象的整体的特点。

另外.建筑立面这个概念首先强调建筑各面之间的不同,然后才是各面之间的联系。而建筑表皮则强调自身的整体性和各面之间的连续性。

4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

这里仅仅从概念辨析的角度谈一谈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建筑形象是建筑的外部形式,或称建筑外观,是指人们在外部观察建筑时得到的视觉印象。建筑形象主要取决于建筑体型、建筑表皮以及建筑特殊构件的处理,以及相关的一些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建筑表皮是决定建筑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形象这个层次上,建筑表皮表达的是构成建筑护构件的各基本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建筑表皮更多强调“面”的特色,可以被认为是建筑外表面的连续展开。

然而,建筑形象只是建筑表皮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建筑表皮同时还有其功能属性、技术属性以及空间界面属性。建筑形象是建筑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筑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所以,两个概念的研究范围虽有所交叉,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即使在两个概念有所交叉的研究范围里面,两概念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工具也有明显差别。如形式美学是建筑形象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工具,而对建筑表皮研究则主要是理论基础和参考工具。

5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研究,是因为这个题目既有理论上认识和总结的意义,又具有建筑实践上认识和指导的意义。下面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谈谈我对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的认识。

(1)建筑表皮研究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意义。建筑表皮研究是把建筑表皮作为建筑设计诸范畴中相对独立的要素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将以前在建筑设计方法论诸方面(如形式、功能、材料、技术)的相应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整合,并从建筑表皮这一研究基点出发,探讨以前各领域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以及产生这些关联的根本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从而建立关于建筑表皮处理的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法论。有利于在对建筑设计方法论已有成果的深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现象,解决新的问题。

中外建筑特点范文3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因此有必要去研究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特点,从而从不同方向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不同需求。在每一个建筑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征,设计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模型要迎合广大消费者与时俱进的需求,既要展现出当地独特的地域性特点,又要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能任凭设计者随意发挥。

二、建筑地域性的主要特点

1.地理位置特点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受当地地形地貌环境的影响,设计者在设计建筑时要充分考到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等问题,让自己的设计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其建筑设计才能符合当地特点,使之长远伫立。我国海岸线绵长,水陆各方面发展迅速,地貌地形繁多,我国有平原、高原、盆地、山脉等;中东部地区以平原居多,而西部地区山脉林立。种种不同的地形地貌使得建筑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解决地理位置不同带来的麻烦。

2.气候差异特点不同的建筑要与不同的区域相适应。譬如说:北方地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明显,因此当地建筑设计要非常注重防御寒冷、保暖等问题,墙体一般比较厚重,建筑的房屋设计较为平坦;而地处我国南部地区的南方地区比较潮湿,因此当地的建筑设计要非常注重湿热问题,当地建筑设计一般具有防潮作用,建筑设计房屋一般比较陡峭;其次建筑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季节风向问题、光照强弱问题、雨水大小问题;不同地域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也不尽相同,南有热带雨林气候,北有荒漠寒冷型的气候,这些不尽相同的气候特点铸就了当地建筑设计的不同建筑风格,建筑设计也必须要与这些不可控因素相互糅合,方能体现当地别具一格的地域性气候特点。

3.绿化水化特点建筑物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绿化水化的特点,因为绿化水化对一个地区的形象非常重要。而南北方因其南北跨度问题使得南北降水量也大不相同,像南方降水量充沛,气候湿润、潮湿,水地面积较多,当地绿色植被种类繁多、数量较大;而在地处内陆的西北地区,因其地处内陆,降水量较少,甚至有些时候需要靠南水北调等工程来救急,当地人们对于绿化水化一般不重视,其建筑设计风格也会与这种情况相适应。

4.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建筑设计中不但蕴含着当地人们的建筑设计的智慧,还包含着当地人们的辛苦劳作。建筑设计的风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问题的影响。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环境也各不一样,所以建筑风格的差异也比较突出,其实建筑设计也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情况的展现,一个地区想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显示当地的地域性特点,其建筑设计就不得不把当地的各种因素糅合进去,这样才可以完好的展现出当地的地域特点。

三、建筑设计的文化差异

不同地区,其文化必然存在差异,像宗教、习俗等问题也充分融入到地建筑设计中,不一样的水土孕育不一样的人才,不同区域的生活习惯、方式方法也不一样,像在回族同胞比较多的区域,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信奉真主,要经常面向西方朝拜,其建筑内设计要拥有能让他们面向西方朝拜的地方等。每个区域、每个民族内部都有其生活习惯的限制,在这种制约中可能出现了不同的带有浓厚特点的地区性质的文化,从而形成独具特点的建筑文化。不同地区其建筑材料也存在相应的差异,所以,必须对建筑物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像在地震、泥石流、台风等频发的地区,必须使用材质较轻、密度较小的建筑用材,像竹木等;另外,因为建筑用材通常比较大,且用量很多,所以要充分发掘当地的建筑材料,像黄土高原地区,因其土质较硬,不同于那些土质疏松地区,所以当地人们较多住的是窑洞,这就充分体现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还节约了建筑用材,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建筑设计的施工问题

建筑设计在开始动工之初就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光污染、声污染等进行考虑,这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甚大。像一些噪音较大的工程一般会在夜晚动工,因此,对建筑动工过程中的光、声等的污染要谨慎、及时处理,这也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政府对这一问题也有明确的相关规定,针对这种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在隔离地带进行,或者对相关设备、器具进行隔离;而对一些废水废气废渣也有相应的治理系统,以防动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次,建筑设计的动工对技工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钢筋混凝土在装载、卸载过程中也会对当地的地下线路、管道有一定的影响,或许会使地下管道破裂,使地下线路发生位移,所以建筑工作者在建筑过程中要严格把关,逐一排除不可控因素,进而防范不必要的事故。

五、中外文化的差异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建筑设计过程中,在充分展现本地区特有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又毫无违和感的将西方文化特点糅合到建筑设计中。这样既能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优良地域特点,又能打开国门引进先进的文化。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每一个设计者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可能一点不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其每一个设计多多少少都会融合着一点万国文化的气息。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设计师,像赖特、库哈斯、保罗•安德鲁、安藤忠雄等,在他们设计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将不同于本地地域性特点的外国特有的文化考虑进去,这样能充分展现当地的特有优势,又汲取外国文化的精华,利用当前的新型科技、信息技术等手段,从而让自己的建筑设计紧跟时代潮流,又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这样的建筑设计以其独特的前瞻性、“传统型”等优势会在历史的舞台上千古流传,不可仿造。而这样的设计师也会因其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力流传千古,永远不会被新时代所遗弃。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西方文化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建筑的设计,一方面因为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崇尚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建筑确实存在其独具魅力的特色,这也让我们的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西方建筑的特点。

六、结语

中外建筑特点范文4

【关键词】老年建筑;发展现状;设计特点;设计要点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独特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等老年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老年建筑设计和建设水平对于提高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老年建筑发展现状

对于老年建筑,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德国等发达国家对老年建筑比较重视,有针对性的建设了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等多层次的老年人居住建筑,从老年建筑的开发设计、建设施工、主体结构、外观内饰等方面,都充满对老年人的关爱。

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为使老年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老年人体能、生理和心理对建筑物安全、卫生、适用性等基本要求,住建部和民政部联合颁布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对城市新建、扩建和改建老年人建筑的设计规范做出了详细规定,但这一设计规范在落实中还存在一定差距,甚至有的房地产业发展已经与老年人的需求脱节,需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针对我国老年建筑设计规范欠缺、人文关怀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筑设计从业者从思想上提高对老年建筑的重视,从每一个规划和设计细节做起,更多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引下,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老年建筑,尽快建立起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城市建筑体系,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场所。

二、我国老年建筑的设计特点和要点

1、我国老年建筑的设计特点

老年建筑作为老年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除满足一般生理需求外,还需要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心理需求等诸多要求,在设计中要把握以下特点。

一是安全方便性。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当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或人文灾害时,老年人的伤亡比例较高,所以在老年建筑设计中,低层建筑因安全性和便捷性更加适合老年人居住。

二是舒适性。老年人由于特殊的心理、生理原因,对居住舒适性要求较高,在老年建筑设计中,要把握好建筑朝向、通风和采光等要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保证老年建筑开阔的视野和优美的环境。

三是社交性。老年人不愿受到忽视,比较倾向于“群居”,但随着现代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进入老年公寓或老年居住区的老人们有时无法与其他老人有效交流。在老年建筑的开发设计中,应设计和提供老年人交流的空间和条件,并提供必要的场所,让老年人一起锻炼、聊天,共享晚年。

四是私密性。虽然老年人有社交性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保持一定的个人隐私,并非所有的老人都喜欢长时间的交流,如果将老年人被动的放到一个开放的空间中,会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在老年建筑的设计中,要为老人设计一定的区域,使老人在可以看到来往人员活动,但自己的活动不会轻易被别人发现,保持老年人的私密性。

2、我国老年建筑的设计要点

老年建筑在满足其特点要求,保持低层建筑、方便老人居住、兼顾社交性和私密性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室内外环境设计要点,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建筑。

一是老年建筑的内部环境设计。室内空间是建筑的实际空间,空间布置形式决定着老年人使用是否安全、方便、舒适,老年建筑的内部环境设计需要按照以下技术要点进行设计:老年建筑门口应设计坡度不超过45度的坡道,而非一般建筑的台阶,方便老年人进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建筑应采用低层建筑,如果是高层老年建筑,则应该设置电梯,且电梯的宽度在一米以上,电梯出口处要与建筑物的地面处于同一水平线,方便老年人进出电梯和上下楼;老年人行走中一旦摔倒会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所以在楼道、楼梯和坡道上都要采用防滑建筑材料,保证老年人行走的安全性;在老年建筑中,所有的门口,包括厕所、浴室、阳台等,都要区别于一般建筑,避免留有门槛或者是台阶等不平整地面状况,在其他部位也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地面凸起;为方便老年人如厕,在老年建筑的厕所内都要设计有扶手的坐便器,厕所门应设计成外开式或侧面推拉式,方便坐轮椅的老年人进出厕所;老年人经常会遇到突出情况,而老年建筑中的老年人一般都没有子女陪伴,所以在老年人经常逗留的寝室、浴室和厕所等处都要安装安全电铃,遇到紧急情况时方便老年人呼救;为避免夜间老年人起床走动时出现危险情况,在设计时要将电灯开关设置在安全开阔的地方,避免设置在暗处或不方便的地方,而且在厕所和寝室需要设计安装夜间照明灯,方便老年人生活;老年人对温度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在老年建筑内,特别是寝室和厕所等处最好设计恒定温度25摄氏度左右,但要注意老年建筑的通风设计,在保证室温的同时,保证建筑通风使室内空气质量达标;老年人对噪音非常敏感,噪音可能导致老年人失眠、心烦等,所以在老年建筑的设计上要尽量在墙体上使用隔音材料,或是加装隔音设备。

二是老年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外部空间是建筑师设计创造的外部人为环境,通过在设计上进行创新应用,可以赋予其一定目的,使其具备一定的功能。建筑的外部空间主要是建筑的形状、比例、尺度等。老年建筑在外部环境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安全、实用等原则,不宜建在公路边,门口也要与人流密集区离开一定距离,防止发生危险;要在建筑中设计非常楼梯、隔烟隔火门窗等,保证老年人居住安全。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老年建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重点对老年建筑的设计特点和要点进行了论述,从而对老年建筑的设计进行了有益探究,有助于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传芳.老龄化背景下上海新型老年公寓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9(01).

[2]张蕾,张品.老年人居住空间中卫生间无障碍系统设计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3(06).

中外建筑特点范文5

1从城市环境规划的协调和管理来看

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要遵循环境协调、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以及实事求是和可操作性原则。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应该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出发,以环境协调、美化提升城市形象、便于统筹规划管理为原则,对户外广告标牌设置的类型、数量、性质、体量、造型、色彩等因素进行统一的规划要求。户外广告标牌作为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要从属与建筑空间环境,作为建筑物的配饰,它的设置不能破坏建筑空间环境主体的完整性,而要与建筑自身类型、规模、形态、风格、材料等因素的相互协调,有机的融入到建筑空间中,加强和提升城市建筑环境的文化特色和形象面貌,自然的形成一体化的城市景观。而对于不同的户外广告标牌还要体现出多样性与个性化,这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既有联系又有矛盾。因此对于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要在城市整体规划的统一协调下,分区分片控制,分级分类管理,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现状和建设发展需要,保证城市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同时增强不同功能片区景观环境的丰富多样和个性特色。对于城市重要区域和节点,例如商业集中区、特色街区、景观保护区等,应当在总体规划的原则下,充分展示区域特色,延续和加强区域环境文化特征。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还要实事求是和方便操作管理,通过规划主动引导的同时更要因地制宜,老城区要以整治为主,新城区要利用规划引导控制,还要考虑到不同片区、不同路段、不同建筑环境的文化内涵的展示以及广告业主和管理者的意愿需求,规划出整体性和个性化相辅相成的城市广告景观。

2从广告标牌与单体建筑的关系来看

建筑构筑出城市空间中最主要的景观环境,建筑的形象内涵和文化品味对城市印象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附属在建筑环境中的户外广告标牌作为重要的从属景观,也影响着建筑形象的提升,它的设置规划要考虑广告标牌的类型、性质、尺寸、造型、色彩等因素与建筑自身类型、规模、体量、形态、风格、材料等因素的相互协调,使建筑广告标牌作为配饰起到积极的增强建筑形象和品味的作用。

2.1广告设置与建筑类型建筑可分为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办公建筑、文化建筑、工业建筑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自然对自身相关广告标牌的设置规划有这不同的要求。附属建筑物上的户外广告应与建筑性质类型相协调,最重要的是保证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如不能遮挡建筑采光、通风功能的窗户、挑台等,同时提高户外广告的品质以求为建筑增彩。例如,商业建筑是商业广告的最佳载体之一,也是广告标牌集中设置的建筑类型,这种商业性质的户外广告的设置应与建筑立面紧密结合,可在建筑门楣、立柱、裙房、墙面设置精美的横幅式、墙面式广告和屋顶广告,也可在建筑顶部设置镂空的建筑标识,在保证建筑景观主体的完整性和不破坏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鼓励选择新材料、新技术和富有创意的造型,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的建筑商业特色。单纯功能的住宅建筑不宜设置广告;在底层有商铺的的住宅建筑,可在底层门楣处设置自身招牌广告,应尽可能提高其广告设计的品质,原则上一个店面允许设置一种招牌广告行政办公建筑不宜设置户外广告,尤其是商业广告,可在建筑屋顶设置镂空发光的建筑标识,或在建筑入口处设置落地式招牌或建筑标识。结合建筑立面,可适当设置临时公益性广告。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不宜设置商业广告,可以适当一些临时性广告,根据建筑体量造型设置合适的标识标牌等。

2.2广告设置与建筑体量高层建筑、多层建筑、低层建筑等不同体量类型对户外广告的设置要求也各不相同。户外广告设置宜按建筑整体立面的要求进行选择,广告的色彩、规格、比例应与建筑体量形态统一协调。高层建筑较注重天际线的塑造,其屋顶广告的设置应根据其高度进行相关的要求,如9层~20层的建筑户外广告设施的最大高度控制在小于或等于8米;21层~30层的建筑,不宜设置屋顶广告;9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禁止设置屋顶广告,高层建筑上的广告造型宜简洁大方便于识别,位置宜设置在裙房、底层门楣、屋顶等,严格限制墙面广告的设置,以不破坏建筑立面整体形象与屋顶天际线为原则。墙面广告的尺寸不应分割建筑立面,不应填塞建筑实墙,同时建筑墙面广告色彩的控制应与建筑色彩相协调,结合考虑建筑性质、形态、尺度、色彩等因素,广告色彩应追求统一对比的视觉美学规律,在加强广告艺术设计的同时提升建筑立面的艺术效果和城市形象。多层建筑更加注重立面的形态,三层以上不宜设广告,屋顶广告的尺度不应超过6米,墙面外挑广告的距离,规格、大小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应破坏建筑的使用功能。低层建筑则应保持自身的建筑风格,设置与其风格协调的小尺度广告,避免喧宾夺主。

2.3广告设置与建筑风格广告标牌设置不应破坏建筑原有样式风格,一体化设置注重有机的融合,利用建筑广告标牌丰富点缀建筑立面。现代建筑中广告标牌的设置要简洁清晰,可以鼓励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来强化建筑环境氛围,如采用电子显示屏、三面翻等具有现代技术元素的广告形式等。传统古典风格建筑中广告标牌的设置宜与年代历史风貌相符,可多采用出挑式广告,严禁屋顶广告标牌,广告内容形式可多采用传统图案元素表达,广告的材料、造型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体现传统韵味,如采用红灯笼、匾额、书法、繁体字、旗幡、竖旗等。

3从广告标牌本身的设计和制作来看

从广告美学的角度出发,建筑广告的成功与其本身的艺术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创意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如果没有好的创意,画面再好的广告也只能说次品,难以提升建筑的品质。建筑户外广告传递信息短暂迅速,这也要求建筑广告要提升其创意表达。建筑广告的创意表达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创意设计。当前的建筑广告大多还是平面作品的移植,在造型上缺乏新意。广告标牌和建筑的融合是既要统一还要对比,要有创意性的利用建筑外观或构件的特点,并且根据建筑性质需要充分结合新技术、新材料,营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户外广告表现形式。新奇创意的建筑户外广告甚至可以成为建筑外观的标志性符号,为建筑立面增彩。而建筑广告的表现内容如何创意要结合建筑性质、商业需要、建筑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并且遵循户外广告传达信息的快速性,遵循图形设计的美学原则,图形简洁醒目,激发共鸣,文案简短有力,移植平面广告时要结合实际的广告标牌尺寸体量、创意形式重新设计其内容的表达方式,使建筑户外广告真正融入建筑空间环境,为其增彩。创意设计是对建筑与广告一体化设置的更高要求和价值需要。广告标牌在建筑设置上的创意表达也为广告者、设计者以及城市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户外广告对于建筑形象的提升,不仅要从城市规划的整体考虑,还要考虑建筑本身的特点以及户外广告造型、材料、技术等因素的设计,并且重视建筑广告内容的创意表达。

二徐州新城区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规划

1总体理念和规划思路

户外广告设置规划要适应徐州新城区起步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变化,协调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户外广告媒体设置之间的矛盾,确立和谐发展的户外广告整体设置格局,应对新形势下户外广告规划管理的新要求,提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品质,提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管理水平。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店招标牌设置规划相结合;公益性户外广告和商业性户外广告相结合;现状整治和资源开发相结合以及规划控制(通则与导则)和规划设计相结合。不同片区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分级控制;道路沿线、节点周边户外广告媒体类型控制和总量控制;大型户外广告媒体(高炮广告、牌面式广告)定点、定量设置;建筑物户外广告类型控制。户外广告媒体设置与区域功能划分相协调,以户外广告媒体设置彰显区域突出的行政、文化、商业功能。广告信息传播与非广告信息导示功能相结合。户外广告媒体设置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户外媒体信息电子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户外广告设置管理与数字化城管相结合。

2新城区起步区

户外广告设置徐州新城区起步区总体分为北侧核心区和南侧大型居住社区两大区域。区域功能、区域定位不同影响了户外广告设置的价值和设置的等级。本规划将立足于区域功能划分,通过户外广告媒体类型选择、户外广告媒体组合、设置密度控制、户外广告媒体和店招标牌色彩控制等方面,形成北侧核心区和南侧大型居住社区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置的鲜明特色。北部核心区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应突出“层次性、现代性、简约化”的总体特征;南侧大型居住区则应突出“简洁、温馨、和谐”。根据商业和服务业的分布、规模、发展程度,从户外广告媒体设置等级的角度,本规划将规划范围细分为四种设置等级,即严禁设置区、严控设置区、适度设置区和集中展示区,对户外广告设置的密度、面积、媒体组合进行控制引导。道路沿线、节点周边户外广告设置类型和设置总量控制。分别选择CBD中央商务区、昆仑大道、吉田商务广场节点和沁水湾重要城市节点介绍不同分区、道路和节点户外广告规划控制。《规划》附录还提出了户外广告标牌的设计规范和造型参考,分别从类型、材料选择、色彩控制、设置位置等方面提出了参考规范。总的来说,徐州新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是根据徐州城市发展需要、文化特点、城市建筑环境等因素设计的,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规划中针对具体的建筑环境节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规范,体现了户外广告与建筑环境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其规划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三结语

中外建筑特点范文6

其中骑楼是临街居住建筑中最常见的建筑形式。现存的广州的骑楼都集中分布在老城区内。关于骑楼《辞海》中的解释是:“将建筑下层部分释放出来作为人行道或柱廊,用以遮阳,避雨以及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故曰‘骑楼’”。有部分学者认为“骑楼本是外来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实骑楼是根据南方的气候,结合商业需要由竹筒屋的发展而来的建筑模式。近代骑楼建筑的原型为我国传统檐廊建筑。骑楼的平面布局特点:一层临街的地方作商业用途,二层向沿街架空飘出2-3米的空间,底层的临街部分架空后便形成了柱廊空间,作为行人的通道。一方面为行人遮阳挡雨以及避免阳光对商店的直射,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建筑本身居住面积。很好的体现了建筑与街道、人融合的关系,实现了经济、科学、实用性的统一,也是广佛城镇居民所谓的“一家便宜两家着(有利)”的双赢观念的写照。骑楼是最为经济、科学、实用、合理的一种竹筒屋模式演变而成的建筑类型。

广佛地区传统城镇沿街居住建筑立面造型的建筑风格

广佛地区临街居住建筑每间宽度在4米左右,层高首层4.5米,二层以上3.2米左右,按当时政府的规定砖木结构不能超过四层。传统临街居住建筑的结构及建筑形式受到当时政府的整体规划影响,因此基本的框架大小比较接近,立面造型则成为各显神通、突显个性的重要地方。在立面的处理上,由上而下基本分为山花女儿墙、楼墙面及廊柱空间,简称“三段式”。山花两边的矮墙为女儿墙,又称“压檐墙”。而往往处理的重点在墙面和山花女儿墙体及廊柱部分。山花是视觉焦点的部分,而且花式很多,几乎没有相同的。

墙体主要的建筑造型构件主要包括阳台、墙体和窗洞,其装饰的重点主要围绕这些建筑造型展开的。装饰分为结构装饰和点缀装饰,结构性装饰是把山花墙、阳台、门窗作造型装饰;点缀装饰是在各层窗台以下或檐口、窗檐的地方用浅浮雕或图案进行装饰,其装饰服从主体建筑的主题和风格,从下而上越来越丰富,到山花为高潮,使整个建筑富有细节,融为一体。

临街居住建筑立面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富有个性,融合了许多传统的优秀工艺以及外来风格造型和工艺,按照建筑风格特色分可分为中国传统式和中西合璧式。

1.中国传统式

中国传统式临街居住建筑又分为传统民居式和宫殿式。传统民居式居住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立面点墙壁较为简洁,表面没有凹凸造型,以满洲窗和点缀性装饰为主。广州骑楼建筑中最具有中式建筑特色的是满洲窗[10],这也是根据当时个人经济实力决定的。宫殿式居住建筑立面采用中国的瓦顶屋檐作女儿墙造型,屋顶有中式的凉亭,墙面的立柱采用中式的圆柱式红色造型方柱,突显其宫殿的感觉。墙面运用传统工艺灰塑或陶塑刻画出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故事,植物、风景等。窗采用满洲窗形成,整个立面庄严宏伟,富有气势,突显出大户世家风范。位于广州上下九路“陶陶居”临街居住建筑便是采用了宫殿式风格。

2.中外结合式

留存至今的广佛地区的传统临街居住建筑大多兴建于20世纪前后,这时广佛两地对外通商频繁,而文艺复兴时期所出现的古罗马、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和现代建筑等建筑风格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引进了广佛地区。向来喜欢扬长避短,兼容并包的广佛居民把这些风格按个人的喜欢、背景、个性融汇中外,形成独特的中外结合的临街居住建筑。因此在立面上,广佛地区的骑楼大部分处理成中西结合,被当地民众称为“洋式店面”。

广佛地区传统城镇沿街居住建筑立面造型的艺术特征

广佛地区传统临街居住建筑的立面造型具有以下艺术特征:

1.风格特征。庄裕光前辈在《风格与流派》中,把中外结合的(骑楼)居住建筑又按风格可分为仿哥特式、古罗马券廊式、南洋式、仿巴洛克式以及现代式。其装饰风格特点有:仿哥特式以强烈的垂直直线条表现出建筑的层次,构图垂直挺拔,窗体以拱形造型为主,廊柱间作哥特式窗处理。古罗马券廊式楼底有券柱,风格雄伟,立面还采用多样优秀罗马柱作结构,包括一些漩涡式构件装饰。仿巴洛克式体现在骑楼曲线元素的装饰,包括山花、立面柱式。南洋式的女儿墙上开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洞口,以减少台风对建筑物的风荷。现代式以简洁现代线条大面积舍弃了复采的装饰,以明快、实用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进行装饰。

2.形体特征分析。广佛地区传统临街居住建筑的立面从造型的体量对比分析可总结为:凹入退让式、平面式以及凸挑式。①凹入退让式:凹入退让式立面造型是让大部分立面向内作出退让,只留出一层的立柱造型和阳台与其色居住建筑齐平;或把立面向内凹的空间部分形成阳台,使立面更有层次和空间感。这充分反映了广佛地区人民的谦让的处世之道和智慧。虽然立面作退让,但身处整条街道立面中反而显得更突出了。这正是“以退为进”的中国智慧的体现。②平面式:平面式立面造型是对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的造型形式。一方面通过墙面上的窗进行装饰,如带有巴洛克、哥特色风格等痕迹的窗造型装饰或传统的中国装饰吉祥图案装饰;另一方面主要通过窗柱装饰以及窗与窗之间的进行点缀装饰,利用疏密、大小、曲直等节奏规律,形成墙面丰富的构图。平面式立面造型强调的是立面的整体感,使立面更大器统一。因此平面式多用于外立面要求整体的多间式临街居住建筑。③凸挑式:“凸挑式”立面造型是在整体立面与其它建筑齐平的基础上运用阳台向街道凸出。其建筑立面形体层次感强,建筑在阳光下产生丰富的立体光影效果,也令人们感受到一丝生活的情趣。④混合式:“混合式”立面造型是以上三种方面加以融合运用,形成半凹凸的立面造型,使立面生动而不张扬。

3.材料、色彩特征。传统临街居住建筑在材料的使用上一般是当地盛产的贝灰,色彩运用上采用白色、灰色或米黄色为主,其色调淡雅,清新和谐,显示出自然的活力。

4.装饰题材。传统临街居住建筑的装饰题材多采用几何形、植物、民间故事和风景人物等为母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画、雕塑、图案以及色彩等中国传统艺术加以融合,使骑楼无论美感还是性格上都达到协调统一。也有将西方建筑中拱、柱、线、脚、雕饰等装饰符号搬到骑楼建筑立面上,构成了整个骑楼的立体形态。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