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外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外文化

中外文化范文1

关键词:中外文化;文化教学;新课标;文化教学过程

不学习其文化背景知识,就永远不能精通一门语言。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知识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是教师在进行文化知识教学之前应该考虑的问题。新课标中指出文化知识应该包含中国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两个部分。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对比中外文化的异同,吸取中外文化的优秀精华,内化成个人的优秀品德,最终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简言之,文化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使学生将学到的中外优秀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步骤:

一、文化教学的准备阶段

在文化教学的准备阶段,首先教师应该熟悉高中英语教材,研读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文化知识教学的内容、目标,结合文化知识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思考运用哪些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对于文化知识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解读。首先,在新课标中将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课程类别、选择性必修课程类别、和选修课程类别。根据课标的指导精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层次地学习三种要求下的文化知识。重点学习必修部分文化知;也要重视选择性必修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选修课程类别的内容,学生可自行安排学习。其次,外国文化知识涉及面非常广泛,对比汉语文化知识的形成和来源,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从摸不到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具体到各种实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而高中课本所包含的素材内容是有限的,所涉及到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也只是沧海之一粟,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师要善于依托英语课本,挖掘和补充教材中的文化知识,逐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输入量。

二、文化教学的实施阶段

(一)感知中外文化

让学生感知文化知识,首先要输入文化知识。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拓宽文化知识的学习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渠道越来越多。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网络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文化教学经验和素材,制作生动、有趣的文化教学课件,教具。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电视、书籍等多元化的文化学习渠道来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与对比中外文化的异同。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语言特点,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中外文化差异,对比中国文化,从中体验和感知不同文化的美。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的高中英语必修4中的《AtasteofEnglishhumour》这一单元时,可以对比中外幽默,如英式的哑剧、笑话、喜剧和中式的说书、双簧、小品等幽默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上、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分析产生这些幽默艺术形式的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和现实需要。卓别林式的幽默能给笼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人们以欢乐,使他们暂时忘却痛苦。对比中国的幽默,教师此时可鼓励学生思考对卓别林式幽默有哪些感悟。

(二)认同和借鉴优秀文化

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化知识进行鉴别,摒其糟粕,取其精华,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懂得欣赏和借鉴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如我国的教育也借鉴了一些外国优秀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一些国家的优秀办学经验,不断更新我国的治学理念,教学技巧,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引进部分利于健康的美食可以丰富我国的餐桌文化;引进一些体育项目可以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借鉴外国新技术的优势,使其为我所用。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辨别、认同、借鉴、运用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来服务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日益强大,英语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传递文明。认同外国优秀文化,也包括使学生熟悉外国的风俗习惯,理解和尊重其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特点。表现为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能够尊重他国的礼仪、习俗,建立和维护中外友好关系,能体现中国是礼仪之邦,好客的民族,有大国的文明风范。

(三)理解反思阶段

外国文化知识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具有中华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在学习英美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具有国家意识,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怎样在英美文化学习中不迷失方向,正视我国优秀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异和价值观的差异。在学习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掌握,坚定地树立学好英美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学好英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而服务的思想,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做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优秀文化,共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四)形成文明素养阶段

形成文明素养是将中外优秀文化外化于行的过程,一方面使学生表现为具有文明素养的表征,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形成具有文明素养的行为。良好的文明素养表征就是使学生表现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现为文明有爱、有智慧、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的人;还表现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具有主人翁精神,弘扬正义和和平,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良好的文明素养行为是指在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明意识的驱动下,最终所形成的文明行为举止。最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中外文化知识教学任务,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文化知识教学能力的同时给学生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外文化范文2

 

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文学与世界文明的接触已不可避免。而20世纪,则是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频繁接触的世纪,与中国对现代化的诉求相适应,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学习与借鉴,也更加自觉和日趋理性。因此,研究中国文学,特别是研究20世纪的中国文学,就必须对中国文学与外来因素的密切关系给予关注。1993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范伯群、朱栋霖两位教授主编的《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2009年9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朱栋霖教授主编的《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两部书以文学的现代化、本土化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考察视角与轴线,使之贯穿全书的论述,仔细梳理和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如何对外来文化吸纳、排斥、从而进行变异与自我创造,实现文学现代化和本土化的过程,并以比较文学的特有立场与宽广视域描述与探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中外文学关系史面貌,从而实现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拓展与创新,也为中国比较文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贡献。如果说《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外文学关系史系统研究的空白的话,那么《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则又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外文学关系史系统研究的空白,两部书共同完成了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2009年出版的《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由上、下两卷组成,共计139万言,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翔实、有独创性地论述中国当代文学与外来影响关系的文学史著作。除了承继朱栋霖教授一以贯之的“人的发现”这一文学史主题线索之外,其特色还在于:(1)以比较文学的方法和理论重新诠释了1949—2000年间的中国文学面貌,显示了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学史关系研究中,比较文学方法与理论的自觉运用及其所获得的成效;(2)论著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时重点关注中国当代作家在外来影响中如何进行主体的自我创造,以及如何建构本土文学的问题,并对中国文学对本土文化和外来影响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做了细致的梳理和理论分析。这对于21世纪的中国文学如何处理中外文学关系,中国文学在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中如何得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自觉运用   《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的文学史叙述以文学思潮的变更为各历史阶段的基本框架,同时也将对重要创作情况(作家作品)的分析结合其中。先后介绍和论述了西方现代主义、精神分析学、意识流艺术、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女性主义、叙述学、荒诞派等外国文艺思潮及其作品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也分编分别介绍和论述了劳伦斯、福克纳、卡夫卡、昆德拉、布莱希特、梅耶荷德等作家作品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并从国别文学的角度评述了俄苏文学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日本文学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等的国别文学史关系;还从跨学科领域分编评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基督教文学、儒家文化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等跨学科的文学史关系。这些都显示了比较文学视角和方法在中国当代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中的自觉运用,从而开掘了对中国当代中外文学关系史进行新的阐释的可能途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此著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以论著对荒诞意识的介绍为例,论著首先简要梳理了荒诞意识在国外作为一种思潮的兴起,并描述了荒诞意识作为一种文学表述的创作概况,虽然论述简洁,但却能列举典型,其分析也能切中本质,使读者对荒诞意识产生较强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论著在对中西社会荒诞现象及其本质的揭示中,通过对谌容《减去十岁》、张洁《他有什么病》、格非《枣树下的故事》等小说作品,将荒诞意识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加以分析,从而确证了中国社会荒诞现象的存在。论著还指出,“荒诞意识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小说中频繁出现,除了受到西方现代哲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之外,还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密切的关系”[1]176。论著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又比如论著在论述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时,仔细区别了王蒙意识流小说与《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等意识流小说的差距,指出:“王蒙忽略了从非理性角度认识人、从自然状态中书写人的层面”[1]312;“王蒙的意识流小说虽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意识流小说,但他确实揉进了西方意识流的某些技法,是有时代特色、中国气派的。他笔下流泻的是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人生世相之流,是历经十年浩劫之后处于转机之中的中国人民的激情之流。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提示着中国当代文学叙事艺术的革新”[1]311。由此可见,论著并非浮光掠影似地简单讲述影响的事实,而是把重点放在对中国文学自身特点的考察上,使读者能够感知到当代文学创作并不只是一个简单“拿来”的问题。平行研究也是论著常使用的方法。尤其是在跨学科的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中,论著关注了中国当代基督教文学的状况,这是论著作者视野开阔的又一表现。《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以“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基督教文学”为专编对中国当代基督教文学加以介绍,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多元化面貌的如实反映,也是对以往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的补充。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是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文学和宗教的内在关系来说,两者都属意识领域的精神现象,但二者对于意识的言说和表达方式又不尽一致。论著指出中国基督教文学的作者有两种身份,即基督徒和非基督徒身份,因此可以归纳出中国基督教文学所包含的两种基本类型,即基督徒作家创作的纯正的基督教文学和非基督徒作家创作的非纯正的基督教文学。论著指出:“如果说,前者是以文学语言承载了基督教信仰之言的话,那么后者则是以文学语言认同了基督教文化精神。”[1]466难能可贵的是,论著对中国当代基督教文学的面貌进行了描述,涉及到其作家群落、书写形态、传播途径等,并对中国当代基督教文学在圣经文学、灵修文学、救赎文学等主题领域的创作进行评述,最后落脚于中国基督教文学的人学内质。论著对中国当代基督教文学的梳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建构中具有独特的贡献。#p#分页标题#e#   应该说,《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正是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出发,建构了中国当代文学新的文学史观、文学价值观。在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中,若要表面地指出中国作家所受的外国文学影响,其实并非难事,但如果要深刻揭示其内在原因就不那么容易了。该论著并不是将中国当代文学所受的外来影响做材料的堆积,而是在比较文学视野和方法的指导下,不仅理清了中国当代作家所受外来影响的脉络,而且从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入手,着重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对中外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造性转化”过程,深刻剖析了中国当代文学在外来影响下的变异和自身的民族化努力。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中外文学沟通的历史原因,为比较文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显示了作者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置身于广阔的世界文化背景中来加以审视和探讨的开阔的学术视野。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创造性转化”(CreativeTransformation)   中国当代文学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是贯穿《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著名现代文学史家唐弢先生就曾说过:“每一个国家的文学,主要是自己的民族传统,这是历史发展自然形成的……外来思潮,不管什么创作方法,现实主义也好,浪漫主义也好,象征主义也好,古典主义也好,要在这个国家里生长,必须把根扎在泥土里,必须结合这个国家的民族特点、欣赏习惯、美学兴趣等等,慢慢地和原来的传统融合,一部分被抛弃了,一部分被吸收了,然后新的民族风格才能建立起来。”[2]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文学界正在逐渐摆脱借鉴、模仿乃至照搬外来文学的阴影。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的创造性发展,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建设,应是新世纪中国文学努力的方向。1993年的《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就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有着颇为清醒的辩证思考,论著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并不是完全接受西方文学影响的结果。论著从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内外两重原因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而对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转化”机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该论著指出:“中外文化、文学的交流、碰撞、冲突、对抗而激荡的文化潮流,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生存的文化环境。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民族化置于这文化潮流中,它需要同时处理三个问题:如何鉴别地、有机地承受、吸纳外来文化、文学的影响;如何合理地继承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文学传统;如何在主体文化格局中实现自身文化、文学机制的‘创造性转化’。这就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化、民族化的三层内涵。”[3]97“中国文化、文学的现代化,不仅受到外来文化、文学的强烈激荡与影响,而且其根本动因在于其自身。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现实对其文化机制提出了变革要求,迫使这一文化机制内部产生强烈变革的要求与动向”。“但是这一解释只说明了中国文化、文学现代化的外力影响与本土的社会现实动因。应该看到,中国文化、文学的现代化还承传了一部分本土传统文化精神。”[3]70朱栋霖等人的看法正是对以往中国现代文学“西来”说、“舶来品”说等简单观念的有力校正。   秉持中国传统文化参与构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独立民族品格的文化立场,《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在关注中国新时期文学时,也注意到了中国新时期文学与传统文化的潜在关系。仅以该论著中的“儒家文化与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这一编为例,该编对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吸纳新潮而又坚守本土文化,在现代人学观念中接纳儒家人学思想的文化立场给与了关注。论著指出:“依据人的发现、人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我们对儒家文化的态度,首先肯定其有精华,其次认为儒家文化要进入现代社会必须经过创造性的转化,这种创造性的转化实际上也正是以现代人学观念为基础对儒家文化的吸收。”[4]520“以个体的人作为儒学现代应用的基础,势必会引起对儒学一些基本概念的改造,如何在现代人学基础上汲取儒学精华,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需要实践的检验。”[4]532   论著在论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文化立场上,既看到了其对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视,又发现了创作对西方现代人学观念的关注,同时还注意到了创作中渗透着对中外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自觉意识。就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而言,论著认为:“80年代作家的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士的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4]533论著选择了宗璞80年代的小说《南渡记》、《东藏记》等为分析对象,指出小说中所展示的人物是中国第一代具有启蒙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群像。这些知识分子既有传统的儒家传统作为生命根基,又吸收了西方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华,“从而使他们对人的理解比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大大地扩展了,开始从儒家对群体性的追求转变为对个体的重视,这是从传统到现代的人学观念的一个大的发展”。“现代知识分子人的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所以他们的士的精神既是士的传统的延续,又具有了现代的质素。”[4]542论著还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充分个人化、个性体验化的写作,文化态度的分化,对时局的不同观照角度,都对古代士的精神在今日的弘扬提出了质疑。在多元化的时代,作家如何以个体的方式实现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实现士的精神的现代转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4]539可见,论著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对中外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论述,不仅视野广阔,而且也有颇为独到的见解,它不仅涉及到了中外文学更为深层的文化层面,而且对中国当代文学追求自己民族品格的努力进行了极富意义的探讨,这正是“创造性转化”的意义所在,也是民族文学发展的合理途径。而贯穿全著的“创造性转化”,正是作者所要着力体现的重点。   总之,《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在对中国20世纪后五十年的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中,自觉运用了比较文学的方法和视野,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而在这其中,尤其重视中国当代文学对中外文化、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这种转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民族化追求,顺应了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潮流。论著通过对这种追求的论述,探索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自身逻辑,并将促进中国文学在全球化时代更加积极、自觉地建构自己的民族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该论著不仅在理论上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开阔了视野,实现了对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拓展与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论著对中国文学追求独立品格的探讨,启示并预见了21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前进方向,这无论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21世纪中国文学的创作实践来讲,都势必会产生重要的影响。《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是一部匠心独具、视野开阔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系统论著。#p#分页标题#e#   当然,《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这样一部系统论著也难免留下一些缺憾。首先,论著主要以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为研究的立足点,但对同时期中国文学在外国的传播,则有所忽略,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已经流播国外,产生了相当影响。如冯骥才的作品在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地都有版本流传,而其作品《神鞭》在牛津大学还被编入教材;刘心武、王蒙、谌容、余华、王朔、张洁、残雪、王安忆等人的小说在日本也颇受关注等等,论著对上述情况尚无涉及。其次,论著以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它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的“中外文学比较史”,而更像是“中国文学的外来影响与接受史”。论著重点关注了外来影响对中国文学的生发以及中国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这种理论建构既是对论著内在逻辑的约束,也为后来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我们可以以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为研究立足点继续向前探索,也可以对同时期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进行观照;还可以在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大陆文学的同时,对港、澳、台文学做系统的研究;我们既能从作家直接接受影响的角度,也可以从作家间接接受影响的角度,在作家接受方式对其创作的影响等等方面,寻找到新的学术生长点。因此,《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也只能说是一部开创之作,而并非一部终结之作。

中外文化范文3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已成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教师缺少辨别中外文化差别的意识、缺失甄别外国文化优劣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授外国文化、轻视中国文化、偏爱打包介绍外国文化。相应的对策是:中学英语教师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修养与培训,在教学中坚持多元文化理念,甄别教材中中外文化差别,课堂教学中兼顾中外文化介绍,转变“僵硬灌输教学方式”为“生动启发教学方式”。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安全;对策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各类文化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快速传播。国家间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渗透与反渗透、扩张与反扩张日趋激烈。相应地,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讨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安全问题[1][2]。中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许多文化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有密切关系。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讨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的内涵

许多人对文化安全下过定义。“文化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各个组成部分健康发展,文化主权不受外来因素的威胁,文化自觉不被压抑,文化特性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文化安全以文化为主体,以安全为本体,关乎国家的存在性、安好性、稳定性、完整性和发展性。”[3]实际上,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稳定及发展。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民族团结、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文化安全与外语教育密不可分。“外语教育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政策的恰当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下一代整体素质的提高。”[4]中学英语教育是国家外语教育的基础,所以,中学英语教育对维护、提高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奠基作用。文化安全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激烈碰撞中,并通过各种文化现象表现出来。而中学英语教育能否有助于文化安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外国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有意识抵制外国文化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对外国文化进行扬弃吸收,促进中学生形成自觉维护民族文化、提升国家利益的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不同类别的文化附带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他们在建构价值观时产生矛盾、对立与冲突,同时,也自然会对我国政府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弱化影响,甚至产生完全负面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如果不用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错误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就会占主导;如果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不关注文化安全问题,那么可能会使相当多的中学生文化价值观发生错乱或缺失。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

1.教师缺少辨别中外文化差别的意识

中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备课到讲授,再到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较少有意识主动地去分析和教授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别。许多教师认为讲授中外文化差异与自己的工作相去太远,他们认为中外文化差异的问题或是研究性的问题,或是比较抽象的问题,或是与英语语言知识点不相关的问题,或是与考试不相关的问题,即使在教学中遇到与中外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问题,也只是生硬地告知学生,这是英语固有的习惯表达,不需要理解为什么,只需死记硬背,在考试中原封不动照搬照套就行。这等于是对外来文化不设防,任其进驻中学生大脑,这自然造成中学英语教学可能产生文化安全问题的漏洞。

2.教师缺失甄别外国文化优劣的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以升学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很多老师把精力放在给学生教授如何应对考试题,以便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不太注重科研工作。因此,他们的科研能力不强,甚至缺失,他们不会判别教材和教学中遇到的中外文化的优劣问题,更谈不上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向学生讲授中外文化的优劣,帮助学生提高辨别中外文化优劣的能力。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授外国文化,轻视中国文化

目前我国供中学生使用最多的英语教材是由人教社出版、中外学者合作编写的教材。一方面,这些教材展现了地道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有助于中国学生学习纯正的英语语言和文化,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教材也带有明显的强化宣传西方文化而淡化中国文化的特征。教材的篇章主要由外方人员负责,他们在选材时难免会偏重选用能突出表现外国文化价值的篇章。而中国人员更多地负责知识点注释及编写练习题,他们对介绍外国文化的专有名词注释详细、清晰,而在介绍中国的专有名词时,则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这些专有名词已了解,则不注释或注释很简洁。教师在讲授时,也是详细地讲授英语文化,对中国文化轻描淡写,甚至忽略不讲。这导致学生了解、吸纳中西文化的不平衡现象。思维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强调要用英语思维,摈弃汉语思维。实际上,语言不但具备社会服务功能,而且具备文化建构功能,不同语言通过人的不同思维活动构建不同的文化。一些英语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学生们也就偏重于用英语思维,结果是学生潜意识高度重视英语,认可英语及英语文化,从而轻视汉语语言及汉语文化。更为糟糕的是,整个学生群体的集体意识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会形成盲目的、群体性的崇洋媚外。另外,教师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解、认知英语文化,而对了解、认知汉语文化给予较少时间。很多中学英语教师都有教学秘籍,可以用独特的方法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但是不注重指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口语表达方面,很多学生可以用比较流畅的英语谈及英语文化,甚至对一些英语文化信息讲得口若悬河,如数家珍,但是在说到中国事物时,则不能清晰地介绍,甚至对许多表达中国事物的信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胡乱解释。同时,在表达中国文化时,学生们也不能用规范的英语句法表达,而是经常生搬硬套汉语句法和词汇,自己“创造”出汉语式的英语表达[2]。在书面表达方面,学生可以写出正确英语单词、英语句型、符合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短文,但是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却错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影响中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一些中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每况愈下,提笔忘字、错字连篇、句法错误、语篇逻辑混乱、主旨不清、内容空洞等现象屡见不鲜。

4.教师偏爱打包介绍外国文化

一些英语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时,不对其进行客观分析,而是直接将其“打包”强行灌输给学生。具体而言,他们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时,直接把自己从网络上或其他渠道搜集到的所有相关信息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在讲授时,不区分外国文化的良莠,不对外国文化作客观分析和评价。而在这些打包式文化信息中,总会包括有一些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今主流文化相背离的信息,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打包式信息全盘接纳,并认为所有信息都是先进的、有用的,这就有可能引起文化安全问题。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1.提高教师文化安全方面的素养和教学能力

育人者先育己,中学英语老师应该认识到中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地修身立德,通过自修或培训,努力提高与文化安全有关的素养,提高与文化安全有关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树立强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中学英语教师是外语教育的主体,他们必须提高文化安全方面的教学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学英语教师要担负起重要职责,他们不但需要有丰富的讲授英语语言、文化的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素养,并有用英语简明清晰讲授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过硬本领。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方法独特地引领学生理解、掌握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在外语教育过程中,他们须决定教材中相关文化内容的取舍、讲授的详略程度,研究这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教师文化安全方面的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英语教学的目的。中学英语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教育活动。跨文化教育不仅要让中学生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也要让中学生理解母语文化,并尊重和共享两种文化。在此基础上,中学生们才能辨别外国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用英语将本土文化表达出来,积极地向外传播。要实现跨文化教育目标,教师不能只讲授外国文化,而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强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素要和教学能力。

2.用“生动启发教学方式”取代“僵硬灌输教学方式”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维护文化安全本质上是面向中学生从事精神和心灵的工作,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许多老师采用的是僵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各种相关文化信息,并死记硬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接受。教师须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信息,精选符合当代青少年易于接受的中外文化信息,生动形象、方式多样地启发学生认知、对比学习中外文化。

3.认真研究教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1)教师须认真面对教材中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内容。认真地研究这些内容,对其充分分析,适当取舍,合理归类。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中华文化的讲授,在备课时搜索相对应的中国文化内容,用生动浅显的英语将其转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式向学生讲授中外文化,也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外国文化的侵蚀。(2)教师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主次分明,以便增强学生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归属感,培育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的渗透,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

(3)教师须有效掌控课堂上的中外文化碰撞现象。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教材以外的其他众多的辅导材料,这些材料会选用外国报刊上的篇章,他们也会从网络等媒介上接触众多的英语原版电影和英语歌曲等,这些英语篇章、电影、歌曲也会向学生宣传西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在教学互动环节,一些学生们会炫耀自己对这些外国文化十分了解,并表现出对这些电影和歌曲的狂热,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这无疑为宣传西方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舞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讲解这些英语篇章、电影和歌曲,分析其优点和不妥之处,引导学生对其有正确的了解。

(4)教师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比中外文化。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对比分析中外文化,有助于他们识别中外文化纷繁复杂的现象,有助于他们提高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传播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面对多样的、繁杂的、外来的挑战,提高与多元意识形态长期共存的能力,积极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安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具挑战性问题之一。中学英语教师站在文化安全问题的最前沿,责任重大。中学外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文化安全意识,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创新方面多下功夫,既重视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讲解外国文化,还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维护和捍卫我国的文化安全。

作者:成瑛 戴玉霞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4]王克非.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J].外语界,2011(1).

[1]王烈琴.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3(5).

中外文化范文4

(一)战后以至1950、1960年代的作家与文艺社群

1945年以后,大陆学者文人随国民政府来台者众,当时进入台大任教的几位师长,带来了“五四”文学的精神,也开启往后的现代文学之路。最具代表性的,在中文系有台静农,他是鲁迅的学生,来台后虽然转向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但他的小说集《建塔者》、《地之子》,后来也出版了,使读者一窥“五四”遗风。在外文系则以夏济安为代表,他创办《文学杂志》,带动写作风气,影响了当时仍是学生的白先勇等人,也缔造了学院派文学杂志的成果。当时的青年学生辈,有来自大陆的学生,也有台湾本地出生的青年,他们因为进入台大就读,受到这些老师前辈的启发,以及同侪间的鼓舞,纷纷崭露创作的才华,终于成为台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这些学生包括中文系的林文月、叶庆炳、张健、吴宏一、柯庆明,外文系的余光中、白先勇、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王祯和、杜国清、叶维廉等,各自在诗、散文、小说创作方面留下可贵的成果。林文月、叶庆炳以散文著名,余光中参与蓝星诗社的创立,张健亦为蓝星主要成员,杜国清、叶维廉则是笠诗社、创世纪诗社的重要成员。而以白先勇为主的《现代文学》杂志在1960年代创办,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王祯和等人,都是创始社员,共同推动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

(二)文学杂志对现代思潮的译介

由夏济安主导的《文学杂志》创办于1956年9月,而在1960年8月结束。但这份刊物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代表台湾战后初期的文学潮流中,一群学院里的师生对于文学的喜好和坚持,并开辟另一个有别于“战斗文艺”的园地。他们刊登的文稿,除一般创作,文学理论的译介、中西文学的相关论述也相当多,这个现象可以说开创了一种风气,也就是将现代文学的创作和文学理论、西方文艺思潮连结,提供给创作者和读者新颖的观念。以白先勇为主导的《现代文学》深受其师长辈创办的《文学杂志》之启发,该刊在1960年3月到1973年9月共发行51期,由白先勇负责筹措资金,而外文系的几位同学一同写稿、译稿和拉稿。比起《文学杂志》,《现代文学》更强调创新的精神,他们努力介绍各种西方的思潮、创作观念,以便所写的作品可以表达属于现代人的艺术情感;对于西方文学与理论的介绍,《现代文学》更以“专号”的形式推出,除作品翻译外,往往也包括作者生平介绍,并附带加以评论。除创刊号推出“卡夫卡专号”,也曾刊出多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专号,对于艾略特的诗作与诗学,更前后刊出多期。《现代文学》编辑群对文学充满热情与执着,而这些译介,为创作者与读者带来不同的视野,开拓更多元的文学品味。

二、比较文学的学科成立与研究扎根

如上所述,《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以译介外国文学与理论为宗旨,进而启发作家的创作以及解读作品的角度,其实已略具比较文学的雏形。进入1970年代,台大文学院更以三轨并进的方式———成立比较文学博士班、成立比较文学会以及结合《中外文学》,促进了比较文学在台大扎根与茁壮。1970年,台大外文系成立比较文学博士班,推动者是当时文学院院长朱立民与外文系主任颜元叔。但这个博士班不打算走英美文学博士班的路线,反而希望结合外文系与中文系的学术资源,使学生可以同时接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而可以建立具有中国/外国文学双重视野的比较文学研究。纪秋郎、单德兴、李有成、高大鹏、陈昭瑛、古佳艳等,都获得此博士学位,成为外文、中文学界的优秀学者。近年台大外文系虽已将比较文学博士班并入一般博士班,但比较文学仍是其修业与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1973年7月,朱立民等八位外文系学者与叶庆炳等四位中文系学者发起成立“中华民国比较文学会”,并藉此在《中外文学》开始介绍比较文学的观念和发展;譬如《中外文学》创刊号(1972年6月)即刊登李达三著、周树华与张汉良译的《比较的思维习惯》,仿佛已经有所预告,2卷9期则有Al-dridge,A.O.著、胡耀恒译的《比较文学的目的与远景》(1974年2月);其后则陆续有袁鹤翔《中西比较文学定义的探讨》,李达三著、许文宏与冯明惠译的《东西比较文学史的检讨》等文章,一路推进,颜元叔、胡耀恒、朱炎、叶维廉、张汉良、陈慧桦、古添洪等,都是比较文学的旗手。古添洪与陈慧桦编著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6年)、李达三的《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8年)二书,可说是最早结集的相关著作。而叶维廉、古添洪与陈慧桦在东大图书公司主编的“比较文学”丛书,更可说是具体的成果。此外,结合外文、中文两系教授的“中华民国比较文学会”,自1974年8月起对外扩大征求会员,凡大专院校教师和研究生有志于比较文学者,皆可申请入会。而学会也每年度主办国际或全国比较文学会议,开放对外征稿,相关的征稿主题、研究论文也都以专号的形式收录在当期的《中外文学》或另一英文的比较文学刊物《淡江评论》(淡江大学外语学院出版);譬如第4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主题为“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学”(1983年8月),第5届主题为“现代主义与中西比较文学”(1987年5月);第25届全国比较文学会议主题为“灾难、创伤与记忆”(2001年9月)、第30届主题为“认同的变向:全球化时代的主体生成与转化”(2006年5月);无论其主题是企图与中国文学对话,或是呼应世界文学脉动,或是跨领域研究、文化研究,都在带动台湾学界的研究潮流,累积丰富的学术资源。外文系主导的比较文学博士班、比较文学会,再加上《中外文学》,形成了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铁三角。我们也可以发现,就在《现代文学》即将衰退之际,1972年6月,外文系与中文系多位教授共同发起创办一份新的刊物《中外文学》。这些学者包括外文系朱立民、侯健、齐邦媛、颜元叔、胡耀恒与中文系郑骞、叶庆炳等人;而该刊自创刊以来,迄今一直稳定出刊,在台湾学术界已占有关键性的位置。《中外文学》创刊初期,系以颜元叔为主导人物,他引进新批评,在第一期至第四期,藉由《细读洛夫的两首诗》,掀起一串现代诗论战;而后又连续登载王文兴小说《家变》,并举行座谈会,引起各方注目、论辩,具体呈现学界与读者大众对这篇小说褒与贬的两极化情形,也为现代主义小说的读者反应留下珍贵的纪录。《中外文学》也曾连载林文月翻译的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书,引起很大的回响。该刊既命名为“中外”文学,除了对外国文学以及理论的译介,当然也兼纳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论文。除现代文学研究外,也有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属于中国文学本身的研究模式,例如作家传记考述、作品流派、文学史研究,另外更为突出的则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例如张汉良的《“杨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结构》(1975年4月),系以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研究古典小说“杨林”、“枕中记”系列故事,这种研究视角深深地影响了此后台湾学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具体实践。综览《中外文学》的文章,可知其编辑和登稿的方向,和“比较文学”在台大外文系的扎根与开展着实有密切的关联。《中外文学》在1980年代以后,逐渐聚焦在对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介绍,例如精神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后殖民等理论,透过专题邀知名学者撰稿,无论是就理论观念加以译介,或是以文学作品为例实际操作,都成为后来者追摹的范例,也大大助长了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风气。

三、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作家的培育,本不限于任何科系,但因为小说家白先勇、王文兴等人的光环,“作家都是出自外文系”的说法也流传一时。然而随着中文系现代文学课程的增加与写作风气渐盛,出身中文系的作家,以及投入现代文学研究的中文系学者,也日渐增多,“现代文学”遂形成中文系学术传统的脉络之一;这方面,曾任系主任的叶庆炳教授实有开创性的贡献。而当代年轻一辈的作家譬如散文家陈幸蕙、简,小说家郝誉翔、黄锦树,诗人陈大为等,都是台大中文系毕业。在外文系方面,虽以外国文学课程为主,但中文、外文两系常有合作开课的例子,如外文系王文兴所授的现代小说、王建元所授的文学批评、齐邦媛所授的高级英文(讲授英美小说与诗)等,系为中文系而开;中文系也长期为外文系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因此除了在文学杂志上的通力合作,在课程、师资的援引上,中文与外文两系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担负文学教育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8月,台大成立台湾文学研究所(简称台文所),因为课程设计与发展方向的关系,进入台文所的学生,不乏已经有现代文学作品集出版,或是已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加上各教授的专业取向,台文所加入了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阵容。按,台湾文学的发展,于史可考者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除1930、1960年代是现代主义兴盛时期外,台湾文学的多元性,以及与日本文学、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关联,都可以从中发掘比较文学的议题。是故,台大教授对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除了前文所介绍外,近年可以看到的是,中文系何寄澎的现代散文研究、陈翠英的现代小说研究、外文系廖炳惠的后现代研究、廖咸浩的文艺/社会思潮研究、张小虹的性别/同志文学研究、流行文化研究,刘亮雅的台湾后殖民小说研究、朱伟诚的同志文学研究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而台文所教授对于现代文学研究可说更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柯庆明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郭玉雯的张爱玲小说研究,王文兴小说研究,梅家玲的现代小说研究、眷村小说研究,以及洪淑苓的现代诗、女性文学研究,都已出版相关的学术论著。另外,黄美娥的日治时期台湾通俗文学研究、张文薰的日治时期台湾新文学研究以及苏硕斌的台湾都市文化与文学研究,也都为现代文学研究扩充了领域与视角。

四、结语

中外文化范文5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普遍没有归宿感,他们普遍认为,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比,自己的中文素养不足,与外语专业的学生比,自己的外语能力又差距很大。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专业优势,所以有些学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汉语言文学或外语专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无遵循,专业特色不突出。对外汉语专业成为了“四不像”的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弱。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留学生的机会很少,能走进对外汉语课堂见习、实习的机会就少之又少。很多人是读完了四年大学,却一个外国人都没教过。这时,如果真的有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机会,他们也会心生忐忑,不敢“应战”。这些问题有专业建设问题,有“教”的问题,也有“学”的问题。但笔者觉得首先是如何确立培养目标的问题。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建设就有了明确、醒目的“靶子”,有的放矢,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如果“靶子”模糊不清,何谈命中率呢?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举例及分析

下面就几个不同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加以分析。A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具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专门人才。解读:虽未在文字上明确标注国内或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但应是全包含的,同时还有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培养目标中还包含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B校培养目标: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扎实的双语、双文化基础,能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能够用母语和英语进行通畅交流,以及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能力及跨文化思考的能力;具有对新问题进行综合和表达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对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了解和判断的能力。具备进一步深造为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的专门人才的潜能,能在国内外学校、机关、公司、企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文秘、翻译、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解读:把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放在第一位,国内外学校及相关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放在第二位,还包含文秘、翻译、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人员。C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较广泛的社会与人文学科基础知识与理论,特别是跨文化理论与交流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能够在学校及其他教学培训机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流以及继续进行专业深造的人才〔2〕。解读:同样也是三个指向———国内或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师,中外文化交流和为对外汉语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层次教育输送人才。D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水平,扎实的外语基础(双语人才,至少精通一门以上外语),丰富的中国文学知识和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充分了解中国的国情(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具备对外汉语教学(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汉语水平测量与评估等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将成为专门人才,就业于国内外各级学校、文化交流传播机构、涉外管理部门、涉外企事业单位,既可以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外事、国际贸易等涉外政治经济领域方面的工作。解读:除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中外文化交流之外,增加了外事和外贸工作。E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懂俄语并掌握一定石化专业知识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具备汉俄双语会话和写作、俄汉互译、跨文化交际等一定外事活动和涉外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行政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市场、石油化工等领域从事中外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相关工作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解读:最鲜明的特色是俄语。与其他学校外语定位于英语不同,该校立足汉俄双语,这是其他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向俄罗斯及俄语国家输送汉语教师。但把在行政部门、经济部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方在第一位,有舍本逐末之嫌。概括起来上述五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1、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的对外汉语教师;2、海外的汉语教师;3、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4、文秘、翻译、管理、经贸等岗位工作人员。那么,这些目标在实际中是不是可实现的呢?

(一)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及语言培训机构的对外汉语教师。这里的学校是指全日制学校。在国内全日制学校中,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主要来自各高校的留学生院(或称国际汉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也有一些面向外国人开设的国际中、小学,但需求量极少。众所周知,当全国只有四所院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时,他们可以走进各高校的对外汉语课堂。而现实情况下,就算北语、北大的本科毕业生也很难进入到高校做教师。因此,可以得出,就业于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只是一句空话。至于社会上的语言培训机构,它们的留学生生源少得可怜,能够系统地开展汉语教学的机构是凤毛麟角。与国内语言培训机构轰轰烈烈的外语培训相比,汉语培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海外的汉语教师。海外确实是一个无限广大的市场。“汉语热”也主要体现在国外。根据汉办的数字,现在海外有4000万人学习汉语,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在200~400万。据笔者在国外做公派教师的经历,国外确实需要合格的汉语教师。而且依西方人学习语言的习惯,他们更喜欢汉语为母语的教师,而不是本土教师。所以这一定位是正确的。虽然现在有很多毕业生,想出国教汉语,却苦于出国无门。这只是渠道不畅通而已,在未来,海外就业一定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就业方向。

(三)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这也是一个很虚的目标,没有明确的任务指向,也对外汉语专业也不构成逻辑性很强的对应关系。

(四)文秘、翻译、管理、经贸等岗位工作人员。这是一个很不切实的定位。对外汉语专业用什么来保证学生将来可以做秘书、翻译……,可以说,我们培养学生具有胜任不同岗位的素质,但无法教给他们其它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也不是靠一、两门课就能完成的。我们在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还存在着华而不实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影响对外汉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p#分页标题#e#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探讨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遵循两点:

(一)各高校的相同专业应服从专业的基本属性。对外汉语学科的基本属性是汉语和对外教学。对外汉语专业不论是开设在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中央直属院校、地方院校;师范类院校、外语类院校、经贸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其最基本的培养规格,是能够承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这是第一位的。

(二)应体现各自不同的特色。但这个特色不应体现为除了作汉语教师,还可以作文秘、会计,作管理人员等等。因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大学四年公共课、专业课都能够按要求完成,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如果再把其他专业的课程拿来,那势必会造成“丢西瓜捡芝麻”的后果,而且简单的一、两门课程的学习,不可能达到胜任岗位工作的要求。其结果不仅不能像设计者希望的那样两全其美,而且会两败俱伤。所以,所谓“特色”,应该体现在,依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或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或培养出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或培养出文化素养较高,沟通能力较强的人才。像E校突出汉俄双语对比和汉俄双语教学,这就是特色。根据当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形势,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至少要有三个基本要素:应用型、国际化、良好的综合素质。

中外文化范文6

(1)课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商务英语的发展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上不够丰富,还需要继续调整和完善。在现阶段的商务英语课程中,课程包括了语言知识课程和商务理论课程,但往往缺少文化介绍课程,缺少了相关文化介绍,学生们就无法从本质上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化知识的介绍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当做教学重点,更不用提文化知识与交际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们的精力主要花费在记忆大量的商务词汇上,教师也容易受学生们的影响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介绍上,而忽视了课文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只将其当做课文背景做简单介绍,这样一来学生就无从锻炼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宣佳元,2011)

(2)教师缺少教学手段和课外活动

商务活动主要依靠大量的实践来积累经验,而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商务知识,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适当地讨论以消化知识。学生们没有过多的机会接受实际生活中的商务活动,对于商务活动的认识只能是通过书本来获得,缺乏对商务活动的切身感受,导致学生分析实际商务问题的能力较差。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案

(1)完善课程设置

除了商务课程和语言课程外,还需要添加相关的中外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这样一来能够增强学生们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们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所在。例如,在身体语言表达上,中国人经常表现的一些动作手势可能外国人并不了解其含义,而外国人手势和动作也让中国人很琢磨。学校方面可以针对此类现象,开展中外身体语言含义表达课程,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经常使用的一些手势动作,并深入了解其可能表达的含义。着重需要让学生们了解文化差异对于商务行为的具体影响,文化实践内容要让学生加强中外文化的对比,让学生自行体会出文化差异的原因所在,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基础(冯俊英,2005)。

(2)加强师资力量

商务英语教师自身首先要做到加强汉语和英语双重能力,并且熟悉相关的文化差异,校方应该定期组织一线教师出国到英语国家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了解英美人的各种生活习惯和商务礼节。回国之后展开相关的总结会议,总结出时下流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商务知识,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把这些知识教授给学生,保证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与时俱进的。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中心,针对学生们的学习需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商务冲突真实案例,例如,在一笔商业谈判中,中方代表人与美方代表人约定在下个周日正式签订合约,等到周日的时候,美方代表人准时来到约定地点却不见中方代表人身影,打电话通知后中方代表人才匆匆赶到。此时美方代表人一脸愤怒,中国代表人一脸茫然。原来,他们达成约定的时间是周六,在美国文化中,以周日为一周的开始日期,美方代表人自然认为是周六的后一天周日即来签约。而在中国文化中,以周一为一周的开始日期,自然把“下个周日”定义为时隔八天后周日。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不公布原因所在,让学生自行感受出中外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此外,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商务谈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高青,2011)

(4)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是丰富知识和检验知识的最好办法,学校方面要为商务英语的学生安排适当的机会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例如,国际交易会和博览会以及其他涉外活动中,学校应积极联系主办单位推荐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充当活动志愿者,为外宾做领路、翻译等等工作。学生接触不同文化的人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性,为提高跨文化能力做好铺垫。(张国庆,2010)此外,学校还应与本地的外贸企业积极联系,安排商务英语的学生参加企业的实习工作,接触商务合同学习相关知识,同时向从事外贸商务谈判的工作人员学习宝贵的跨文化交际技巧和经验。

三、结束语

中外文化范文7

【关键词】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分析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不足,能力较为欠缺

部分高校英语教师认为,做好书本知识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体现出教师对跨文化教育认识上的缺陷,同时教师还忽视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难以把我国的文化精髓传授给学生,难以借助英语进行准确的表达,这体现出教师缺乏跨文化教学的系统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对中外文化观深入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否则不能准确发掘文化内涵,导致学生理解中外文化时出现认知上的错误。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自身要正确看待中外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同,同时还要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意识,让学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全面的视角对待跨文化教育。

2.教师跨文化教育方法相对简单,不能因材施教

跨文化教育实现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述中植入外国文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外国的影视作品,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跨文化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更加关注词汇的积累、语法的学习和情境交流,忽视非语言交际和文化因素,比如在阅读教学环节不引导学生挖掘外国文化知识,这就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对待外来文化心态不正确,为学而学

首先,汉语和英语在语言逻辑上、表达方式上都存在差异,而汉语作为母语,大多数人都是在汉语环境下成长的,很多人都是后期开始学习英语,导致学生学习英语起点较低,同时在生活中也更加愿意用汉语进行语言交流。其次,我国英语教学是在应试教学模式下开展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对学生的卷面成绩更加看重,相对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缺乏重视,这也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够明确,为了考试和考研而学习显然已经背离了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初衷。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英语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成长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兴趣的培养,但是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词汇和重点篇目,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同时学生也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带领学生了解英语文化交际特点,并且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才会深入到英语学习中,提升学习效果。

2.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我国的留学生、交换生数量持续增多,旅游业蓬勃发展,很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在背景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加重要,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让外国友人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和文物古迹,同时还可以在交流中了解外国文化,学习语言交流技巧,进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且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3.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需要注意英语语言的交流技巧,也要关注交流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思想碰撞。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深入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比如民风民俗、交流习惯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交流中尊重对方文化,使交流过程更加愉快和深入。所以,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如何增强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

1.增强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主席曾提出,教师不仅需要成为育人的教书匠,还要成为培养学生品德、品格和品行的大先生,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增强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高校英语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自身需要全面掌握中外文化知识,借助英语教学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审视世界格局和以及文化发展,教师需要客观的、公平的看待中西文化差异,关注和跨文化教育相关的教学思想以及学术动态,借鉴成功经验,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策略,比如学习《TheEntertainmentEconomy》时,教师就要介绍美国好莱坞影视中的经典对白,感受美式幽默和语言交流内涵,学习西方文化中的娱乐经济显然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更好的领略异域风情,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赛马运动,让学生知道“赌城”拉斯维加斯、“时装中心”巴黎、娱乐经济发达的洛杉矶、纽约,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的向学生传授跨文化教育,进而提升教学质量。(2)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需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展示出自身专业的知识技能,通过攻读更高学位的方法充实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跨语言文化教学技巧,向学生分享外国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不同的文化观,比如学习《TheWarAgainstWomen》时,教师就要告知学生,当今社会是人权时代,倡导男女平等,部分国家却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因此学习跨文化知识要学会摈弃不良文化。

2.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

在高校的英语教学环节,教师需要精心打造教学课堂,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出中西文化差异,以生动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学习《ForeignTradeBarriersandProtectionism》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加深,形成很多区域性经济组织,我国始终倡导双方合作共赢的理念,但是个别西方大国依仗自身在全球经济的重要地位,为一己私利破坏规则,形成单边保护主义,而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了解到政治内容,形成了跨学科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分享与西方文化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扩展视野,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续写或者改写。

3.优化英语教学资源

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英语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但是由于教育内容的不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更好的开展跨文化教学,不能搭建二者之间的桥梁。同时,当前部分高校英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打破英语教材的限制,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流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以中外文化交流为背景,比如2018年值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可以集中向学生讲述美国文化特色,使学生的文化知识更加丰富。

4.深化情景模拟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开展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并且提升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课堂的教学环境并非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需要教师侧重营造文化交流的语境,培养学生锻炼英语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与外国友人交流更加需要懂得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自身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并且优化英语教学资源。此外,还要深化情景模拟教学,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从容的与外国友人交流,发扬我国文化,学习外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春阳.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

[2]邢义晨.跨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开展[J].校园英语,2016.

[3]段冉.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

[4]柳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策略探讨[J].才智,2016.

[5]巩志如.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

[6]段瑞芳.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6.

[7]段保晶.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初探[J].英语广场,2016.

[8]张利华.关于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

[9]阚钊婧,赵毓琴.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公民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5.

中外文化范文8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加快了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国际化发展进程,对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发展带来了很大冲击,为了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当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学习的现状,认真分析其促成的原因,继而提出系列改进策略,使学生双语文化的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及提升,以满足新时展的全新要求。

[关键词]

英语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策略

人类语言是一切文化传承与发扬的载体,针对语言的学习不仅是抽象符号的掌握,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下的社会交际。因此,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引起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在语言学习内容中文化学习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得到了明确,同时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文化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依旧存在种种不足之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文化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文化教学即为目标性的语文化教学的错误定位,导致学生对母语文化无法运用英语进行熟练表达。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国际之间的交往活动逐渐频繁,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成功的交际活动不仅需要对对方文化尽力去容忍、理解,同时也需要让对方对我们自己的文化特征给予更多了解,实现中国优秀文化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发扬。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英语学习人员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需要他们对相关国家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能力,准确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深厚丰富的文化素养是决定国际文化交流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实际状况

受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快了中国国际化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参与的国际交往活动不断增多,国际文化交流的双向性越来越明显。在当前英语专业的学生所接触的涉外实践活动中,多数学生的英语日常交际能力较强,但是在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英语表达则成为薄弱环节,学生对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词汇翻译不能完全正确掌握,甚至有多数词语学生不具备翻译能力。在具体交谈过程中,多数学生不能熟练、清晰地用英语对有关文化内容进行表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英语词汇以及英语表达方式没有完全掌握。只能运用解释性的意译进行部分表达,难以实现有效沟通与交流。这些状况对以实用、应用英语语言为特色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成为个人发展潜能及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三、影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

具有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在各个社会领域都有渗入,比如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饮食、建筑、服饰、运动、技术、教育等方面。其中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中医、杂技、武术、书法等更是传统文化之瑰宝。但是在学习活动中,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入,特别是掌握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

(二)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比例失衡

在英语教学中,教材的作用尤为重要。教材是知识的传授与获取的工具及媒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较少,而多数学生又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渴求。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多数英语教材对目的语的文化比较偏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外文化对比较少,一些教材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甚至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在英语教材中的比例严重失衡,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国际化文化交流的需求难以满足,最终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象发生。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少之又少,只有一门选修的中国文化概论。而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只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使学生对外交流水平得到提升。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开设有关联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但是遗憾的是这些课程的内容多为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并且采取汉语授课的方式。这对学生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极为不利。

(四)英语测试评价机制不健全

英语专业的四级与八级考试是英语专业的主要考试形式。考试的内容主要有语法、词汇、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而缺少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及衡量的评价体制。并且在各种考试中缺少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及社会文化等能力进行测试的项目。英语测试机制的不健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得不到重视,受测试导向的影响,文化教学及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将会被教师和学生轻视。

(五)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在英语专业教学的大纲明确要求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注重学生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外传播能力的培养,足以证明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然而在教材、教学、测试等具体实践中,教学大纲所具备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因此教学大纲应当对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进行具体化、细致化改进,使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提升英语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习动机

在英语专业的学生看来,评估英语学习的标准则是各类英语能力及资格证书,比如,全国英语的等级证书以及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等,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测试并未列入考试范围。所以多数学生认为英语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获得相关证书,严重缺乏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学习动机。因此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学习动机,为成长为名副其实的英语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扩大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所占比例

在英语专业教材或者辅教资料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化资料对比的比重,在教材中逐步纳入能够切实反映中国优秀传统的译文或者外文文章,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够真实体会,使学生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得到有效提升。在材料选择时,不仅要增加英译的中国题材的内容,比如著名的文学作品、传统文化,使中国特色得以体现的事物等。而且还应将一些词语内涵丰富的且具有文化差异的作品,逐渐向具有文化习俗及交际规约的文章过渡,最终上升为具有中外思维方式、思想价值及民族心理的文章。在针对教材的练习中,可增加一些案例分析、文化讨论、人种学的调查以及角色扮演等内容,利于学习效果的增强和学生文化创造能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应当尽快用英语编制一些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书籍,为外国人或者学习英语的人员的查阅提供便利。对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和日常英语进行统一规范,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事物。不断增加对比中外文化及有关于中国文化等有关的英文杂志、书籍及影视节目等,并且提供相应文本获得的渠道,为英语学习及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三)英语教学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力度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与所学语言的文化相结合增加中外文化的对比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力度。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婚姻问题的内容时,可适当加入中国传统及现代婚俗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的方法,以至于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能够运用英语交流。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对中西方婚俗习惯进行对比,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使教学的实用性得到增加。

(四)完善教学大纲内容及测试评价机制

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应当给予明确要求,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哪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掌握到何种程度等。此外,应当将中外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各种英语水平测试以及等级考核中;应当加大口语测试的力度,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水平进行考核,不仅能够提高教师以及学生对该方面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为教师授课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操作性。

(五)增设相关的专业教学课程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可增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对比中西方文化的专业课程,应当遵循英汉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原则,促进学生跨文化的交际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的表达水平,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在授课时,教师应当注意提高活动及话题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参与也能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能够进行双向文化交流的契机与环境,确保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均衡性。

(六)优化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专业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语言功底深厚,还应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以及较高的思想认识。教师自身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强化学习与研究,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多进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反映的词汇、知识背景及表达方法进行积累研究;多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学习动机及学习效率得到强化,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巩固与提高。

五、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环境的国际化发展,为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更好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及应用能力、对外国文化背景进行熟悉了解,同时还需要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进行正确表达,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得以发扬光大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刘思阳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毛军社.探究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03):139-141.

[2]滕学明.英语专业美国文学选读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4(1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