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例6篇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1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提纲设计历史复习提纲使用

包头市将历史学科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以来,引起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重视。对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分值小、内容多、复习时间紧的特点,做好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我就教学中的摸索,针对复习提纲在中考历史复习中的运用谈点自己粗略的看法。

通过对这几年中考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考历史考试绝非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而是分层次进行三个维度的考查,包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中考备考中做大量的工作。

在实践摸索中我认为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有效的使用复习提纲,对提高中考历史的复习效率非常有效。因为时间有限,用提纲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把握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这种复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课上听课有依托,课下复习有笔记,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听课和复习,可以说一举多得。但是要设计好提纲、使用好提纲也绝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下面我就提纲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作简单的阐述。

一、设计好提纲是前提

1、立足课标,研读考纲

在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历史命题中,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中考说明为大纲,因此,老师在设计复习提纲前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读考试说明,这样才能在设计复习提纲时按照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有效地把握好考点,找准方向,才能对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运用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复习提纲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在老师掌握课程标准的情况下,也应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设计复习提纲时先将课程标准的相关知识点的清单列出,使学生在复习中对所考查的知识点了然于胸,增强学生复习的目标性,增强复习效果。

2、立足基础知识是关键

按考试说明中中考历史试题的难中易比例为 2 :5 :3 ,从中可以看出中考试题体现出的基础性原则,所以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基础知识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在设计中考历史复习提纲时要立足基础知识。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的设计中要按照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去设计,尤其对识记和理解的内容要做细致的分析设计。比如九年级下册“文艺复兴”一节内容我作如下设计:

1)、(理解)了解文艺复兴的史实,认识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课本P2-3)

简况

①时间:__

②背景:___扼杀人性

③兴起国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___

④传播: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几乎蔓延到__所有的国家。

⑤主要内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

⑥实质:___

⑦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___,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示:①思想进步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②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识记)文艺复兴的先驱:__(1265―1321,)意大利,代表作品

《___》被认为是欧洲___的标志。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___)

2)、(识记)知道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课本P4--6)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被称为___ 。代表作是《___》和《___》。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文学巨匠,其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四大悲剧:

《___》、《___》、《___》、《___》。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清晰准确的把握文艺复新的相关知识点,记忆时也比较直观明了。

3、知识整合要重视

在中考中历史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部分,内容很多很细,为了避免学生在复习中的盲目性,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提纲时重视对知识的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能清晰明了的掌握基础知识。

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采用单元线索的方法,即以单元知识为框架进行整合,在复习提纲的前面列出本单元的线索,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形成初步的整体认识。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和动荡》列出如下的框架:

生产力发展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近代社会确立

工业革命 对外扩张民族解放运动 近代社会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国际工人运动 的动荡

然后在单元知识框架下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具体的整合,可以从时间、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

当然在设计单元知识框架时,还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一定的扩展,或横向的,或纵向的。在提纲中通过对知识纵横对比的设计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以填空形式设计提纲

在设计提纲时有一个误区,就是老师把提纲完全设计好拿给学生使用,如果这样容易抹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调动复习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采用填空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眼、脑、耳、嘴、手,从看、想、听、说、写几方面强化对提纲的把握,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也就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5、精练习题别放松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必须通过练才能体现出来,但是由于提纲篇幅的限制,我认为应该在复习提纲的最后面针对相关知识点有选择的设计练习题,一定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才能做到高效减负。通过设计习题既可以对前面提纲中的基础知识点做巩固练习,也可以做相关的拓展分析或总结,或者在提纲的最后面介绍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二、提纲在课堂运用

复习提纲设计好之后关键在于课堂上的运用,只有应用到课堂上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

老师在讲解提纲时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完全照着提纲宣读,因为照本宣科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效果,也不能对提纲知识点做过多的分析讲解,因为分析过多对初中学生来说,会增加学习负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复习提纲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即为学生“授之以渔”。

在课堂上要努力构建和谐、有亲和力的氛围,学生在轻松不压抑的氛围下才会敢说、敢问、敢讨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复习提纲的效用,做到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评价。

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我也是初步开始尝试使用提纲复习法,对提纲的设计和使用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以上的阐述只是个人的一点粗略见解,而且还存在许多瑕疵,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这一方法。

参考资料

[1]《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包头市中考说明(历史学科)》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最近已由教育部制定颁布。根据这部大纲修订的历史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将从2000年秋季起,在全国各省市逐步推广使用。为帮助广大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本文特将大纲修订的背景及其主要新特点概括介绍如下。

一、大钢修订的背景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

近十年来,为培养新型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历史课程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美国历史教育近十年来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历史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颁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 1992年《历史课程全国标准项目》开始启动。1996年,三个《标准》,即《世界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今天之路》《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和《幼儿园到4年级历史课程全国标准》正式发表。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是《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中的主要教育改革目标之一从而成为国家立法的一部分。历史作为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的地位,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从这些《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首先,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美国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标准》强调了历史教育对公民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它认为,学习本国史的意义在于:“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

从能力培养来看,美国的历史教育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认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它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类历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的理解能力;历史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研究的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

从历史课程的功能来讲,美国历史教学强调理解“历史对我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对我们社会的意义”,认为历史是“了解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异性,以及我们同享的社会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课程。60年代,西欧的“新社会史学”对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社会史”着重撰写“自下而上的历史”。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美国历史上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沉默无声的”姜芙众生。美国史成为印第安人、非洲高美国人、亚洲裔人、拉丁美洲裔的男女老少共同书写的历史。“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生动的、伸手可及的、与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往事,使历史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服务。

英国于1991年颁发统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该文件提出三个具体的成就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解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下,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历史上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和理解;历史的解释;历史的探究;组织与交流。“国家课程”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道德修养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发展;在关键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如交流的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互联网、 CD-ROMS、 e-mail进行历史探询,发展、编辑、分类,重新组织和建构信息,然后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和英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有以下主要共同点:1.历史教学的整体目行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后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大思维训练的类型;2.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一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3.不是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议记,而是注重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历史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4.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5.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

(二)近十年来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四有”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德育方面,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它同时强调“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此,《决定》特别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智育方面充分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今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调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历史、地理教材。总书记于3片12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干部要加强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亲切关怀,是对青少年学生乃至干部历史、地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充分肯定、鼓励和鞭策。实际上,去年江泽民同志在致白寿彝教授的信中就曾指出,学习中国历史,对领导干部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获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有益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他还指出,干部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以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精神境界。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10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已取得许多积极的进展。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简称试验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它提到历史学“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国民的素质”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认清世界发展进程,进一步了解国情”。基础知识方面,它强调要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能力培养上“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思想教育方面,增添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养成“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等等。根据试验大纲编写的试验教材从1997年秋开始至今,已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试验了一轮,反映基本是好的。与在1990年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相比,已有长足的进步。

上海的历史课程改革也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目前上海使用自己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上海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的《历史》有几点新意。第一,它采用近年来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是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如此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以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中国的发展与演变。1999年上海又颁布《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希望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同时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初中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在高中开辟专题史;设置居于探究性课程模式的史学阅读、分析与实践;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

北京市于1999年制定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主旨是:在教育理念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它在初高中阶段构建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一分部一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构建中外史合编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采用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这一体系强调知识的相对系统性,注重在初中综合学习的基础上的纵深学习。在高三年级则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

对课程价值的论证中,与过去传统提法相比,北京市的历史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它把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下面只列举对传统突破较为突出的几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容涵盖得相对狭窄。北京市的《标准》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试验大纲征订版的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历史教学在某些方面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在:历史教育的功能没得到充分发掘;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历史学科体系束缚较大,对历史教学体系的考虑则不足;知识点偏密、概念偏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在高中1996年试验大纲的基础上,最近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这部大纲体现了如下新意。

(-)历史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强调与充实

首先,历史教学大纲的政治导向性和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大纲中得到坚持。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西方学术观点不断地被研究借鉴,活跃了学术思想,使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研究领域,20世纪中期出现到70年代达到高峰的西方“新史学”对西方的传统史学发起冲击。法国的“年鉴学派”、英美的“新社会史”,新马克思主义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英国的“全球历史观”和美国的“世界体系理论”一都扩大了我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我国史学工作者摈弃“左”的影响和教条主义倾向,通过借鉴和吸收,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在我国历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也使很多青少年对诸多历史问题产生糊涂、甚至完全错误的历史观点。

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历史教学大纲,理应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历史课程标准或历史教科书概莫能外。比如,从美国的历史标准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历史教育主要强调三个原则。第一,爱国主义精(patriotism)。这个词虽然很少直接出现,但是它的精神自然渗透于课文具体的历史叙述中。第二,美国价值观念的教育,主要通过《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学习和理解来实现;第三,《公民权总论》对公民权观念进行灌输。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同样要体现符合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为它不是“私家著作”或“一家之言”,就要求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有一个准确而审慎的定位,为它制定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在这方面,修订大纲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观和方法的指导,又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大纲在原则上仍然依据唯物主义史观。把社会发展形态和性质作为历史阶段分期的主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在世界史方面,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从整体世界史现出发,以“ 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分期法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从目前的中国国情出发,再考虑到中学历史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专业研究的不同性质和对象,十月革命问题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问题。况且,即使从纯学术角度衡量,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俄国十月革命说”的立论基础仍然有其合理性。所以,修订大纲仍然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处理是审慎而负责的。

另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反映了对思想教育的重视。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修订大纲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必修课加以重点讲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同时,它还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认识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理解改革无效、不断创新,才是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

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也得到拓展。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日这里“国情教育”被提高到比较突出的地位。所谓国情教育,一方面,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另外,“正确的国际意识”与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世界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还要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但是需要指出,对“全球化”“一体化”“世界村”和“世界公民”这样比较时髦的概念要持审慎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

“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目标的拓宽,也是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第三届全教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神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和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与乐观。“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人文素养方面,从浅层次上讲,正确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高层次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加强人文精神,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尊重和珍惜,产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社会迅速转型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文知识相对忽视的总体形势下,更应该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为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修订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修订大纲对“研究性课题”的新设置,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研习过程中,首先涉及搜集和整理与本专题有关的史料、然后对已有资料进行解读、判断和运用。接着,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大纲还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有条件的地方,可鼓励学生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

在考试和评估方面,为了体现鼓励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等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特别强调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理解的同时,要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强调,“对学生的考试评估,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把握,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大纲特别强调,历史教学要达到“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目的。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可以联系去年的科索沃问题;讲到信息技术革命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理解它对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历史知识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纲列出的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的中美关系,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吸此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修订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尽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以世界历史举例说。在1990年大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历史内容,都是作为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加以处理的。1996年试验大纲已经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表述为“14、15世纪,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修订大纲保留了试验大纲的基本思想,但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内容的表述,也从原来的相对片面和主观转变为更加全面和客观。1990年大纲中,对世界现代史的定性从“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改变为现在的“是垄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再如,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全面肯定,到现在客观地指出其弊病,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问题”;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加入了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评价。

修订大纲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把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与几年前相比,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这次大纲在修订时增添了这方面的内容。从国内的历史发展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进展。过去几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内容十分重要,有益于学生正确地认识时代特征和走向,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清醒地应对21世纪挑战。举例说,在世界政治方面,大钢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既涉及东欧剧变导致两极格局的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明确指出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实际上想把北约轰炸南联盟及其体现的“新干涉主义”原则包括进来。在经济方面,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修订大纳希望通过这些新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纲在坚持唯物主义史观指导的前提下,避免对历史进行机械化、庸俗化和教条主义的叙述和理解。在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防止把人类历史叙述为简单的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史。西方的一些史学理论、流派和方法,如法国的年鉴史学、近代化史学、社会史学、心理史学、人口史、生态史学,新社会史和政治史,以及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从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政治史和阶级斗争史的痕迹较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通过自身探索和对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借鉴,日益重视社会史、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科学技术史和教育史,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全面。修订大纲也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叙述的对象和内容。它对文化史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如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修订大纲还特别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这些内容的增加,使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在历史过程中推动作用的理解,认识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修订大纲的世界史部分努力突破欧洲中心论,增多了亚洲史的内容。这也与近年来国外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日本中学历史教学努力摆脱“偏重欧美”的传统,开始重视亚洲地区的历史和现状。韩国有些中学历史教材甚至遵循“近远亲疏”的排列顺序,把中国文明单元置于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之前讲述,原因在于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更是地理上的近邻。马来西亚中学开设的历史课程,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开设东亚史。美国历史教育也因近十几年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打破“西欧中心论”和“美国特殊论”的传统,强调对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的研究。中国作为亚洲大国更应当重视亚洲的历史和现状。修订大纲讲述了较多亚洲史的内容,如“16至18世纪的亚洲”“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经济发展”几节。此外,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节中,对亚洲史多有涉及。

(四)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留出充分的空间,为教材编写者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修订大纲在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3

关键词“史纲”课程教学史学著作阅读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史纲”)是一门专门为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近代社会发展演变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学生对近代历史基本问题及相关事件、人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史纲”课程兼具历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功能。

然而,尽管该门课程的诸多教学人员多年来积极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却依然在教学过程中被诸多现实问题所掣肘:“史纲”课程设置的教学课时较少,难以满足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国后至今的百余年复杂历史进程的需求;该课程的教材内容大多为提纲挈领性质的概述,历史细节极少得到详细披露和深入剖析;教学内容大多与学生在初中、高中乃至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历史内容有大面积重合,大大压制了学生学习的探索欲等。解决这些实质性障碍,不仅“史纲”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史学修养和教学技能,更需借助强大的外力进行补充。而引导学生在纷繁浩瀚史学著作中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可以成为这种“外部补充力量”的重要来源。

1经典史学著作对“史纲”教学的重大辅助功能

一直以来,阅读知名史学著作是人们了解和学习世界其他国家与中国历史最为便捷的渠道之一。面对“史纲”教学改革遭遇到的种种瓶颈,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视角、有针对性地阅读与鉴赏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史学著作,是“史纲”课程教师们可以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著名史学著作,可以有效弥补“史纲”课程课时过少与内容繁多的矛盾,有效拓展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教学空间。由于设置的学时有限,“史纲”课程的制定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修订版)阐述中国近现代史进程时,采用的是大纲式陈列方法。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历史人物关系的曲折发展和历史动态的微妙推进等,缺乏细致入微的剖析。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时陷入“模式化”僵局。广泛地涉猎相关历史问题的知名著作,可以有效克服“史纲”教学时数过少的局限性,为该课程的教学起到填充细节、解答疑惑、提升史学延续性的作用。例如,史学家唐德刚的著作《从晚清到民国》回答了从清王朝到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秩序如何逐渐演变的复杂历程;学者张鸣的著作《辛亥:摇晃的中国》,则通过战线辛亥革命全景图,深入剖析晚清民国大变局的历史由来和发展脉络。此书以尚武中国、丛林之争、革命与保皇和科举与学堂等话题的展开再现当时中国的真实社会生态。

其次,引导学生阅读和反思相关的经典与知名史学著作,可以从“旧”的历史常识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史纲”课程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大多学生只是简单从教材中了解到甲午战争对中国带来的沉重耻辱,却对其具体发动背景和作战过程依然缺乏了解。由国内著名军事专家刘亚洲、金一南和丁一平共同撰写的《甲午殇思》则全面披露了该起事件详细过程。书中论述中日双方作战前的心态对比时写道:“清廷出于对北洋海军强大的自信,才在丰岛海战后毅然对日宣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丰岛海战后对同僚说‘似有稀里糊涂进入战争之感’……日本为胜利和失败都做好了准备,是因为感觉到自己海军力量不足。”①类似细节的披露,让习惯地认为在近代屈辱史中“敌方自信我方怯懦”的学生们,对甲午战争的战前事态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这就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们从重大历史事件的“旧认知”中摆脱出来,发现有趣的“新知识”,从而大大激发其深入洞悉历史的求知渴求。

再次,引导学生鉴赏学术思维规范的经典和知名史学著作,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抵挡“史纲”课程教学所遭受的外部冲击的有力屏障。近年来,“史纲”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各种冲击,不断呈现出复杂化和尖锐化的趋势。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普世主义”的错误解读,让蕴含民族主义的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被淡化;争当“世界公民”的普世价值越来越被大学生群体接受,而包含“祖国”等概念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则往往被视作狭隘的,甚至被冠以“可怕的”和“不合作”的标签,②导致大学生学习、理解和深入思考祖国近现代史的动能遭到削弱。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浪潮在国内外学界和政界的肆虐,新媒体时代“知识碎片化”现象的不断蔓延,也都对“史纲”教学改革的推进制造了重重障碍。

应对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学习重要性的弱化作用,驳斥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奋斗进程的抹杀行为等,迫切需要“史纲”教师引入相关经典与知名史学著作的阅读环节。例如,针对某些别有用意地淡化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日战争领导作用的言论,美联社记者冈瑟·斯坦因于1945年出版的《外国记者严厉的抗日战争:红色中国的挑战》一书进行了详尽的澄清:“从我见到的一切政局来看,我的结论是:延安所说的中共领导的战绩,比我在重庆和西安所听到的国民党的战绩可靠得多。”③此书中记载了大量关于中共领导抗战的实地记录和访谈,让它一度被列为著名的正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的姊妹篇。其详尽的真实见闻记录,是有效驳斥对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角色产生质疑的坚实依据。

2与“史纲”课程教学相关的史学著作的分类

由于各种知名与经典的史学著作浩淼如海,在发挥它们对“史纲”课程教学的补充功能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分类,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思考。大致来看,这些著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通史常识类。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费正清的《费正清中国史》,则以40万字的篇幅,从半坡文明叙述到20世纪80年代,涵盖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多方面的传承和演变。这两部重要经典读物,可以为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构建极为充实和生动的知识背景。

二是人物传记和历史人物口述历史类。在中国近现代史过程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历史人物,往往是站在历史风浪最前沿的推动者。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毛泽东、蒋介石、曾国藩和邓小平等系列人物的传记,④详细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心路历程等,可以在推动学生在理解历史人物时实现“立体化”和“去脸谱化”,以及学会融会贯通地理解历史进程的认知积累中,实现重大的突破和飞跃。

三是战争或特殊历史事件类。英国新锐汉学家蓝诗玲撰写的《鸦片战争》,是首次以世界史的视野探讨这场世纪性的中英冲突的著作;加拿大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撰写、潘敏翻译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从关注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的独特视角出发,以江南五城为例(嘉定、镇江和南京等),描述日军残暴占领城市、试图重建基层机构的过程,同时分析了地方头面人物与日伪政府之间的关系交织。

四是对某段特定历史时期解析类读物。为了更深入地特殊历史片段,“史纲”课程教师可以重点向学生推荐阅读具备高度学术规范、逻辑严谨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读物。例如,由著名高层智囊专家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是国内首次以战略思维、战略眼光和战略意识解读中共早起党史和军史,充分解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等重大问题,⑤并对审视当今的中国社会各类问题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则陆续撰写的史学著作如《从晚清到民国》、《晚清七十年》以及《民国三大校长》,以及张鸣撰写的《辛亥:摇晃的中国》等,都从特定时期和特定事件入手,为满足学生的历史求知欲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与知识来源。

3引导学生阅读史学著作以提升“史纲”教学效果的途径

显然,国内外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的史学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大学生作为知识背景有限、鉴别能力尚不成熟的特殊阅读群体,如果没有教师的巧妙引导,则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总的来说,“史纲”课程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引。

首先,教师应将课堂外的广泛阅读与课堂上的集中思考结合起来,将教师指定阅读与学生自主兴趣阅读结合起来。由于该课程设置的学时非常有限,因而对史学著作的阅读主要依靠学生们在课后时间完成。在选择史学读物时,可以根据不同历史专题(如抗日战争、甲午战争、西安事变),让学生初步自主选择并上报欲阅读的书目,让教师进行筛选确定书目,最后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或在课堂上集中交流或陈述的方式,实现对专题的深刻认知。也可以鼓励学生以创立历史兴趣小组和历史读书会等形式,将被动“应试”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其次,在引导学生鉴赏和阅读相关经典史学著作过程中,将引导学生尊重历史主流规律和理性审视中国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由于“史纲”课程制定教材只是简明扼要地铺陈了1840年到1949年至今的历史脉络,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评判的自然转变,迫切需要更多的细节填充。近年来,诸多身居高位的中共党员的纷纷落马,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先锋模范作用产生质疑。通过推荐大学生阅读类似《延安整风运动:回忆与研究》,了解中国(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21页)共产党在其早期发展中,也曾遭遇各种制约党组织发展的内部问题和困境;⑥通过带领学生们泛读《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其全面认识我党在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也曾经历残酷的反腐斗争的历程。⑦由此,促使学生在看到政府反腐举措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在对种种困境的解决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这一历史规律。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4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教学;必要性;可行性;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网络手段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爱国主义这一历史性主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的与时俱进的回应和决策。由于该课程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双重任务,所以也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双重困境。如何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困境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率不高、听课不认真等等在中国高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调查显示,对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感兴趣的大学生只占13.4%,对目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不满意的大学生占25%,有12%的大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和品德课对自己影响甚微,还有12.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1]

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构成部分,《纲要》同时具备了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其丰富生动的历史内容有助于改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教学。然而大学生对历史的冷漠却弱化了《纲要》课程的这项功能。

据《中华读书报》2001年3月14日报道,北京零点调查公司通过对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四个城市中1065名14―2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发现:青少年掌握的历史知识普遍薄弱。以满分100分计,平均得分27.69分。其中大专及其以上所谓高学历者历史水平也比较有限,仅比平均得分高5.77分。由此看来,大学生对历史的冷漠、无知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因此,《纲要》课程教学除了要冲破传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还要积极摆脱当前历史教育式微的困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当前环境下,以数字化、高速化、交互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络已对人们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已经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群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他们自由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主要场所,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推广普及。这将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的全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维护高校稳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我们应该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2] 这为我们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因此,引进网络教学手段,对破除《纲要》教学困境,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重大意义。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特点及设置局限

《纲要》课程既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和逻辑性等基本特征,又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双重属性就要求教师在简单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国史、国情教育,从而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自觉地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要讲好这门课程,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覆盖中国近现代160余年历史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的历史结论的认同感。但事实上,由于受到中学课程设置导向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科、工科、医科和艺术(音、体、美)类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发展进程和脉络的了解非常有限。然而,《纲要》课程安排只有36学时。在有限的课堂授课学时内既要将学生本该在中学阶段掌握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重复讲授,又要使学生真正“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很显然是不现实的。由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把网络教学引进《纲要》课程教学就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益尝试。首先,网络教学有助于提升《纲要》课程教学的形象性和学生认识形成的准确性,只有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历史内化,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后,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历史、感受历史。其次,网络教学有利于任课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磨合,更多地通过双向交流与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这将有助于克服中学历史课堂单向教学方式在学生思维中形成的僵化厌倦情绪,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因此,作为肩负双重使命的通识历史教育课程,《纲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突破与创新,尝试引进网络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总的来说,网络化教学在《纲要》课程中的运用,为大学生学习该门课提供一个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平台,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网络手段教学的可行性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

自从1989年英国高校实施“CTI” (计算机用于教学创新)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就开始向教育领域扩展,多媒体和互联网在许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应用愈加普遍。21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发展的成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互联网络借助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打破了信息的地域局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就《纲要》课程教学而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教师潜在地拥有了浩如烟海的相关历史资料,并能够即时对课程教学提出的资料性要求做出反应。对学生而言,互联网络可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资料,开阔历史视野,进行探究性学习等。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在常规课堂之外,使教师、学生、媒体等要素效用最大化,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这就为《纲要》课程运用网络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前提。

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4] 历史课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的认识、理解与认同,增强探究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中国近现代史160余年,既有落后挨打的屈辱,也有革命成功的光荣。相关的遗址、遗迹和遗物,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能体现那个时代的特征,其真实性、形象性都是历史文献所不能企及的,它们为当代大学生认识与理解无数中华仁人志士的历史实践活动提供了感性材料。“触景生情,情景不离”,大学生的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情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鲜明、形象、生动的直接情境,能唤起大学生相应的历史情感。然而,由于历史遗址和实物资料分布的地区局限性,大学生不可能完全平等地接受这种历史情感教育。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则可以凭借其实物声像的传输以及还原功能,让大学生通过网络远程获取的声像资料,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的体验。这种强烈的情感刺激和巨大的心灵震撼,将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认知和成长特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纲要》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学生,他们与网络一起成长。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与客观现实世界的互动”,而是“与虚拟社会情景的对话”。一切可感的世界在网络上都可以模拟,社会化的“参与”在这里得到实现和满足。[5] 大学生对网络得心应手的应用,使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会打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烙印。

因此,大学生接受社会的教化将很难摆脱网络的影响。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渠道多样化使大学生头脑中有多种思想的冲撞,《纲要》常规课堂上简单的结论或者空洞的理论往往不能被他们真正接受,甚至因为不能与他们已有认知结构对接而引起抵触情绪,这对于实现课程目标是非常不利的。而网络的可模拟性、易操控性和海量信息,在一定限度内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纲要》网络教学可以把教材语言转换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媒体语言,通过媒体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成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从而提升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三、如何运用网络手段提高《纲要》教学实效性

(一)建立专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由于《纲要》课内容多,课时少,加之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双重任务,教师要在课堂中细致地、精彩地讲授近代中国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时间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160余年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一些理工类和艺术体育类学生,由于他们的基础不好,学习兴趣或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纲要》课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实现让他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教学目标。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弥补《纲要》课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其中拥有海量信息和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网络,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因此,《纲要》课教学的具体实施,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之外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作为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纲要》课网络教学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功能系统。

1.课程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设置相关权限,并对他们的操作和学习过程进行记录,了解平台的运行状况,达到对《纲要》课程实行有效管理的目的。学生通过系统的注册进入课程平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留下相关的记录。根据学习记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督促自己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还可以作为平时表现的一部分记入平时成绩。总的来说,课程管理系统能够为《纲要》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2.课程学习系统。该系统应该包含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案例库、问题库、参考书目和教学录像等辅助学习资源。通过大量的富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丰富了课程内容,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性、有目的性进行学习,在轻松和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增强了课程教学的直观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视频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学生还原历史场景,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3.课程交流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解决《纲要》课学习中的问题,进一步调动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于网络教育平台的“虚拟”性,师生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缺少传统课堂中直接的交流和互动,因此,有必要建立这样一个课程交流区。在课程交流区,教师针对课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自由广泛的专题讨论,学生也可以通过交流区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答疑请求。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辅导答疑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积极地完成对课程知识的建构。总之,通过在《纲要》课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交流和互动,确保学生顺利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4.测试评价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在《纲要》课程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成效进行测试,进而得出客观而科学的诊断评价。它主要由单元测试、试题库、学生互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部分组成。测试评价系统一方面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平时表现和交流区的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而准确、客观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水平,以便为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辅导策略,实施个性化的辅导;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估的平台,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都可以在网上做相关的测试题,可以对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估,及时根据学习情况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果,顺利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师生的网络教育观念和技能

《纲要》课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后,只有师生积极利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但实际上,不少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后,由于师生不重视和网络技能欠缺等方面的原因,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学校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如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和讲座,强化师生的网络教育观念和技能。

由于网络教育平台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在教育观念上,《纲要》课教师应摆脱课堂自上而下传授知识的角色,应认识到在网络平台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管理者,通过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课程平台,引导和帮助他们能自主地学习课程内容。并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使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和快乐,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总之,教师须转变观念,利用网络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新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纲要》课网络课程平台对一般大一学生来说是新鲜和陌生的。一方面,由于新鲜,可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学生由传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课程知识。另一方面,由于陌生,他们可能还不适应,会面临一些困难。虽然登陆平台进行学习,但并没有计划和有系统地进行学习,碰到问题,也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此外,由于离开了课堂,特别是缺少教师的监督,部分学生很难真正进行自我控制,使得《纲要》课网络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纲要》课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有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逐步转变学习观念,转变其在传统课堂中依赖教师,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学会利用平台中的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

《纲要》课网络教学要取得实效,除了必须的教学观念转变,还要加强师生的网络技能培训。当前,高校相当一部分师生并不太熟悉运用课程平台,造成了网络学习的障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校部分任课教师年龄偏大,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水平不足,很难充分发挥其扮演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角色,阻碍了师生的交流。同样,部分学生因来自农村或贫困等原因,中学时期很少接触网络,他们的网络操作技能也不熟练。在打开或登陆《纲要》课网络教学平台时,会碰到很多意料不到的困难。在这时,学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经费和人力的投入,加强对师生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技术能力。

(三)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

虽然建立了《纲要》课网络教学平台,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强化师生的网络教学观念和技能,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最终的成效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是否得当。首先,加强对《纲要》课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在进行管理与维护的过程中,通过明确的角色分工、流程管理和网站内容定时更新、内容检查、筛选责任等制度,形成一套合理的机制,确保课程网络平台能够正常地运行。其次,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师生参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学校有关部门需对参与网络教学的教师适当地进行鼓励,如确定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在这个基础上,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网上学习情况要进行监控、管理,并定时进行网上辅导和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差,对他们也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管理,任课教师必须强调要使用课程网络平台,借助相应奖惩机制,要求他们自主地进行网上学习,并且按时、按期完成教师在网上布置的各项任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促督,使学生能够自主和有效地进行学习。最后,我们还需通过各种渠道(如组织讨论、问卷调查、随机调查等)收集学生、教师对于《纲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各方建设性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程网络平台,使平台更能体现和符合师生的兴趣和要求,以便教师和学生能更方便使用平台。总之,有效管理是提高《纲要》课程网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四、结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影响已经广泛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逐渐成为课外教学的一种先进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何充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作用,是《纲要》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过程中,高校必须不断强化师生的网络教学观念和技能,并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最终形成对《纲要》课传统课堂有益补充,达到最终教学目的。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5

[论文关键词]理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课是融思想教育和历史教育于一体的政治理论公共课。自2007年开课以来,经过了三轮的教学实践。但作为一门新课,尚需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一谈在理工类院校“纲要”教学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理工类院校“纲要”教学的特点

1.当前理工科学生特点分析。其一,人文知识比较薄弱,政治理论水平普遍不高。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在初、高中的历史教材中都有涉及,因此许多教师认为,学生们对基本史实应该很熟悉,所以“纲要”讲授的着力点应放在如何揭示近现代中国革命、建设的规律上来,也就是偏重于论的内容。其实不然,通过调查及和学生的交流,笔者了解到,由于应试教育的缘故,目前普通高等院校中的理工类学生很多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只是一知半解。众所周知,现今中国的中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中考、高考还是学生们学习的指挥棒。初中历史是会考科目,高中实行文理分科,对于理科学生而言,历史只需通过会考,因此,除了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外,其他理工科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处于支离破碎的缺失状态。

其二,普遍轻视人文学科。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随之造成了原本在我国教育中重理轻文的问题更加突出。长期的应试教育、人文知识的缺乏以及就业压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理工科学生当中的实用主义风气变得越来越浓厚。“有用”与“无用”成为他们学习的唯一指挥棒。区分有用和无用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找到赚钱多的工作。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一向把人文科学看成是无用的学科,对待“纲要”等政治理论公共课的态度亦是如此。

2.“纲要”课程定位与特点分析。从课程定位来看,“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课程特点而言,“纲要”学时数少,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从1840年至今一百七十多的历史时段都包括其中。因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仅仅三十几学时的时间里,教师不可能穷尽中国近现代一切重大问题的讲授,而只能是提纲挈领,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问题进行讲授,不能为历史的枝枝节节所牵绊。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纲要”与其他政治理论课不同,有着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富多彩史料的支撑,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教学资源,能够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和吸引力,避免一味讲道理、说空话而造成的苍白无力。

二、加强理工类院校“纲要”教学的思考

1.教学框架体现明晰性。目前的“纲要”教材,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都设综述和若干章节的内容。综述部分主要解决该编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对整体框架做出概述。该编下设的各章节按照时间顺序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述。这样的编撰体例对于阅读者比较合适,但是如果教师按照教材的体例进行讲授,则难免显得过于繁琐。一方面,“纲要”学时少,内容多,涉及的时间跨度又比较大,用大块的时间在综述部分讲授理论问题未免显得头重脚轻。另一方面,在综述部分涉及的主要是该编的理论问题,如果进行集中讲授,对于理工类学生来说,在接受的过程中会发生较多困难,理论性过强,过于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影响教学效果,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专题式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牢牢抓住教学目标,总揽全局,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形成若干专题,如整门课程可以规划出十个专题,如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等。在每个专题中,设计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包含一个重大问题。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专题中,可以设如下子项: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民党与抗战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史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意义及启示等。以专题形式进行讲授,并不是说就放弃综述部分理论的讲授,而是将综述的内容融合渗透到各个专题、各个重大问题的讲解当中去。这样既遵循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又使整个教学内容的框架更加清晰,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的把握,从而能够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体现生动性。“纲要”不同于历史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大量列举史实,更不能在某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问题上进行考据性的研究,教师应在遵循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充分挖掘典型史料,实现史与论的最佳结合,论以史为依据,史以论为中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应该更能为理工类院校的学生所接受。主讲教师应在典型的有说服力的史料挖掘上更下工夫。史料的陈述在精不在多。简要的历史陈述是为了使学生对整个历史过程有宏观的把握,而若想真正将道理讲清楚,更有说服力,一定要对史料进行精挑细选,深入挖掘,宁缺毋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让学生感觉到中国近现代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生动历史的再现。讲史实决不可丢弃议论的内容,议论的部分可以说是课程的点睛之笔,如果只是罗列史实,那么就意味着放弃了“纲要”课程的主旨,放弃了它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的地位。但议论一定要言之在理,不能讲空话,要短小精悍,避免大篇幅的陈述,又要言之在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下大工夫。

3.教学内容体现层次性。教学过程中,在考虑理工类院校学生的总体兴趣取向和接受能力的情况下,还应考虑他们对“纲要”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一方面,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大多数理工科学生的需要。以形象的语言、生动的史实将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史、国情展现给学生,进一步使学生深入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不能忽视那些对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问题感兴趣,并希望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的学生们的需要。教师可以在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后,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并引导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介绍更多的参考书目供其课后学习时自主进行选择,还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征文和辩论活动,调动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加,从中深入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教学方法体现多样性。一是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纲要”课与其他几门政治理论课不同,有着丰富的史实支撑,可用的教学资源丰富多样。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积累的各种图片、影音资料十分丰富,是更加直观的教材,如果充分挖掘,去粗取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书写板书的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的展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展示方式的多样性更能够调动理工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范文6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到今年,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已走过110年的历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笔者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粗析其是非得失,试探其演变规律,写成本文,以纪念近代历史课程开设110周年。

继《钦定中学堂章程》之后,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颁布。该章程规定,中学历史学科先讲中国史,次讲亚洲各国史,最后讲欧洲、美洲史;强调中国史“当专讲历代帝王之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2] (p.7)。据此可知,《奏定中学堂章程》实际规定新开设的中学堂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与中国传统史学一致的“皇朝—精英史体系”。

按系统论观点,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历史观点、历史发展战索、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含常识)、历史学习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上述诸要素都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1902年,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课程的元年,也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元年。在这一年,梁启超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新史学》,学界一般以此作为中国近代史学诞生的标志。虽然中国近代历史课程和中国近代史学同年诞生,但两者的起点却不相同。官办的中学堂继承了传统史学,即“皇朝-精英史体系”的衣钵,而梁启超却高扬“史学革命”大旗,力倡“新史学”。他一方面批判皇朝-精英史学,一方面宣传进化论史学。梁启超认为:新史学是“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的学问”[3] (p.355)。受此启示,当时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学界的有识之士积极探索不同于“皇朝-精英史体系”的新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

1903年,曾鲲化著《中国历史》。该书别树“光辉雄美之新历史旗帜”,力倡“竞争进化之国史”[4]。1904—1906年,夏曾佑编写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分册出版。该书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勾勒中国“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的历史进化过程”[5] (p.201),初步构建起以进化史观为理论依据的进化论史学体系。中华民国成立后,进化论史学体系建设大步向前推进。1912年底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强调,“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2] (p.11)。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要求“大抵打破以朝代分界的旧观念,而取一种转移大局的潮流做标准”[2] (p.26)。该课标在“目标”部分列出了体现历史进化观的众多要点,如“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研究重要各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研究各国重要民族学术文化演进的概况,与中国学术文化演进的经过”,“明了近代科学对于物质文明及社会进化的贡献”,将中国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世、现代四期[2] (pp.22~26)。而与之配套的高级中学普通科历史暂行课程标准不仅对中国历史如此进行分期,而且将外国史分为先史、上古、中古、近世、现代五个时期[2] (pp.31~35)。至此,进化论史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定型,并成为中国近代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流形态。

进化论史学体系虽是中国近代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流,但那时,还有一些历史教师和历史教育研究者在探索其他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在这些体系中,文化史体系和专题史体系值得关注。

1922年,傅运森等编著的《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的特点是“打破朝代和国界的旧习,专从人类文化上演述变迁的情形”[5] (pp.202~203),目的在构建文化史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1923年,《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颁布。这个由徐则陵起草的历史课程纲要,共设116课,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包括中国文化史在内的“世界文化史”,构建了以人类文化发展为主线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

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陆光宇编写的《新撰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由总论和分论构成。总论为“历代兴亡述略”,分论为民族史、学术史、宗教史、风俗史、实业史、近代外交史等专题。研究者评论说,该书“优点是各部分专史叙得较清楚,使人一目了然”[5] (p.203)。应该说此书是构建专题史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一次有益探索。

此外,1923年制定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常乃德起草)构建了中外历史“混合”编制体系。该纲要写道:“中学历史,向分本国史世界史二部。今为使学生明了世界人类生活共同演进状况,打破关于朝代国界的狭隘起见,初中历史编制宜取混合主义,以全世界为纲,而于中国部分,特加详述;使学生对于本国历史,得因比较而益审其在世界史中之地位,似较分授之制为善。”[2] (p.14)但该纲要仍将历史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四个阶段,与进化论史学体系一致。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近代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有三个特点:第一,从皇朝史体系向近代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转化是基本趋势;第二,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具有多样性;第三,在多样的课程内容体系中,进化论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占据主流地位。比之传统的皇朝史体系,进化论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无疑具有进步性,但进化论史观及其课程体系只承认历史的渐进性变化,否认历史的突变,并注重从外部寻找历史变化的动因,因而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以往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把1902—1949年的中学历史课程(含课程标准、教科书等)视为垃圾一堆,而且认为其毒性很大。现在,当我们冷静地去清理这笔历史遗产时,却发现我国这一时期的中学历史课程是糟粕与精华并存。笔者认为,在长期的批判和否定之后,当前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其精华,以作为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和建设之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唯物史观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指导地位很快树立起来。1956年,随着《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颁布,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形成。

我国现代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新体系有两个来源:一是源自解放区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二是源自苏联的历史课程体系。但前者也受苏联历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在苏联的影响下构建的。具体地说,世界史课程内容体系照搬苏联体系,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在苏联体系的“指导”下构建。研究者指出,苏联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特点是“确信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无一例外地遵循共同的历史阶段逐一更替,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6] (p.292)。195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充分而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下面以《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为例,略作说明。

第一,大纲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因此,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安排章节内容。初三世界史共九部分,第一部分讲“原始人的生活”,第二、三、四部分讲亚、非、欧三洲奴隶社会历史,第五、六、七部分讲封建制度的建立、巩固、发展和解体,第八部分讲“资本主义从确立到衰落”,第九部分讲“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

第二,大纲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2] (p.166),为此,大纲以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为“社会制度改变”的转折点,即:以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以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之年)为资本主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旧的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新的社会主义世界这一根本转变的标志”[2] (p.170)。与此对应,大纲高度重视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古代史部分将各国主要的奴隶起义、隶农起义、农民起义、织工起义等列为教学要点,近代现代部分则主要讲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突出苏联的历史,其第九部分“现代——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可以说是苏联史的缩编。

如果说1956年构建的中学世界史课程内容体系是照搬苏联体系,那么当时的中学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则是参照苏联体系编写的。该年制定的初中、高中中国史教学大纲构建的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都以社会形态更替为框架,阶级斗争史为核心内容。如果说有不同于苏联体系的“创新”的话,那就是在五种社会形态中,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取代了资本主义社会,近代阶级斗争重点讲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但这些“创新”与苏联体系无本质的差异。

1956年构建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影响很大,此后半个世纪里,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基本沿用这个体系。20世纪末期虽有调整和改进,但变化不大,甚至200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变化的也主要是形式(采用主题式和专题式),而不是内容。

五种社会形态体系是20世纪后半期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唯一内容体系。这是一种不同于皇朝史体系、进化论史学体系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按这一体系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传播唯物史观,有助于年青一代认识和探索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有助于人们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但是这一体系也有明显的弊端。首先,作为该体系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并非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创的唯物史观(亦即精典唯物史观),而是苏联式唯物史观(亦即流行唯物史观),作为该体系蓝本的苏联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是一个政治化教条化的体系。其次,通过这一体系灌输给几代中国人的历史结论长期被视为“真理”,但其中一些并不科学,有的还有违于历史。最后,一种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几十年一统天下的局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在诸种弊端中,这一方面的危害,应该是最严重的。

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

(一)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

2011年版历史课标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讲述中华大地上出现人类活动至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课标将这段漫长的历史分为史前、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时期,除史前时期外,均着重讲述主要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各个时期的文化则相对集中(除隋唐时期)。这个内容体系,注意朝代兴亡,凸现阶段特征,展现了中华文化辉煌。

中国近代史“学习板块”概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并指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据此可知,该课标是以革命历程和现代化进程为线索来构建中国近代史内容体系的。但在这两条线索中,革命是主线,现代化是辅线。因此,中国近代史内容体系基本上是革命史体系。

中国现代史“学习板块”中,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史的主线。围绕此主线,课标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起步的条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三个前后衔接的问题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7]。

(二)世界史课程内容体系

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世界史板块虽由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三个板块组成,但其体系是统一的,或者说三个板块被置于一个体系之中。这个体系可描述如下:

1.一条主线: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发展。

2.两个方向:人类历史可从纵向、横向进行研究。纵向系统以时间为序,反映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横向系统反映地域之间的关系,交往使地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在此过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至关重要。

3.三个阶段:以16世纪初和20世纪初为时间节点,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勾勒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据上可知,2011年版历史课标构建了一个不同于社会形态史体系的世界史课程内容新体系,这个体系可称之为全球史体系或整体史体系。比之中国史课程内容体系,这个体系具有创新力度大、相对严密完整的特点。

为突破五种社会形态史体系的限制,构建新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2011年版历史课标的编制编审者下了很大工夫,并取得重要成果,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但从已构建的体系来看,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其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中国史没有统一的体系,二是中国史体系和世界史体系互不协调。

史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多维的视角,多元的史观,多种多样历史认识方法,丰富的史料,为构建各种各样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生产力体系、社会形态体系、革命史或阶级斗争史体系、现代化体系、全球史体系、文明史体系,生态史体系等等,都可供我们选择。以文明史观的运用来说,即可以人类文明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并围绕这条主线,精选内容,构建文明史体系的历史知识体系。这一思路可供构建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参考。

近代以来我国历史教学界对社会需求型、学生本位型、学科结构型三大类历史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但完整的学生本位型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尚未成熟。笔者认为,现在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建立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长远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科结构型课程内容体系应是历史课程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冯一下,男,1939年生,四川蓬溪人,现为成都大学退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学。

参考文献:

[1]王家范.吕著中国历史教材研究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08(1).

[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

编(历史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范连生.略论清季民初中国的中小学历史教育[J].历史教学问题,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