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流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外交流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外交流

中外交流范文1

关键词:友好城市;对外开放;广西

一、国际友好城市建设的时代使命

在我国,国际友好城市(以下简称“友城”)是指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城市与外国省(州、县、大区、道等)、城市之间建立的联谊与合作关系。我国的友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73年—1978年),我国共缔结了6对国际友好城市,仅限于和日本一个国家。第二阶段“深入发展阶段”(1978年—1991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友城活动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我国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发展到390对,扩展到许多国家,友好往来拓展到经济、文化、教育、人才培训等多领域。第三阶段“蓬勃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于1992年发起成立了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标志着我国的友城活动进入了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各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友城工作取得了巨大发展。通过国际友城这个平台,我国各地积极而广泛地开展民间对外交流与合作,交往领域日益广阔和深入,逐步建立起多个交流合作机制,交往形式日趋灵活,双边与多边交流相结合,加快了我国民间外交工作的发展。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开展中国国际友城工作,促进中外地方政府交流,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当前,广西正在大力贯彻落实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加快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和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一系列重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的背景下,却很少看到广西友城的影子,这反映出友城的作用和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地挖掘与发挥。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国际友城合作提质三年行动计划”,这为广西进一步提升国际友城建设,促进广西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国际友城建设助力全方位开放的文献梳理

国内学者主要从经济投资、城市外交、国际友城自身角度三个方面对友城进行研究。1.从经济投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案例、数据、模型等的分析,研究友城建设在对外投资、文化产业、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有:韩民春等选取友城作为指标之一计算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双边关系系数,以此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政策建议。杨连星等、李凯伦等、韦永贵等的研究发现友城交流对发展对外投资和贸易有促进作用。许春等利用经济学分析发现,友城发展的数量、速度和该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何廷伟则具体探讨了保山与密支那友城合作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从城市外交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是把友城置于城市外交的框架下,阐释友城的重要作用。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徐琨琳回顾了友城作为城市外交主要表现形式的理论研究成果。赵可金提出,城市外交在当代的兴起最早发源于友城的建立。杨勇认为国际友城工作历来是广州城市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除此以外,赵可金等、俞凤、赵新利等、汤伟、周萍萍也都从城市外交的角度分析友城的性质、功能和重要性。3.从国际友城自身角度的研究。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友城交流的新形势变化、问题对策等。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杨娟从公共外交的主体、客体、内容、方式四个方面论述友城在公共外交中所起的新平台作用。此外,还有张秋生等、吴素梅等、肖冰、赵一辰分别通过对中澳友城、中国—中东欧合作以及欠发达地区、辽宁省等地的案例分析,论述了友城交流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综观国内现有研究,较少有专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或广西某地市的友城建设为对象,研究其对于对外开放作用的问题,说明广西友城建设的理论研究领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作为全国国际友城数量排名第四的省份,以广西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友城建设助力广西对外开放的现实基础

1.友城工作长足发展。广西的友城工作始于1979年,桂林市和日本熊本市结为广西第一对友城。截至2019年7月16日,广西已与世界5大洲的37个国家建立国际友城112对,友城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四位。其中,亚洲11个国家66对(包括:日本4对,韩国6对,马尔代夫1对,东盟8个国家55对),美洲3个国家10对,欧洲17个国家28对,大洋州3个国家5对,非洲3个国家3对。省级友城25对,市级友城70对,县级友城17对。近年来,广西友城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在全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指导下,广西及各市同友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友城数量在不断增加,交往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如今,友城交流已从最初的双边合作发展到多边合作,合作的内容也从政治、经贸拓展到文化、教育、旅游、人才、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2.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促进民心相通。国际友城间通过开展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发展友谊,从而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促进民心相通。例如,从2015年起,崇左市政府设立了政府奖学金,每年全额资助友城老挝甘蒙省他曲市5名学生,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完成本科阶段学习。这些学生成为崇左市与他曲市友谊的见证者、讲述者,促进了中老两国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桂林的“两会一节”每年都吸引韩国济州市、越南下龙市等友城代表团参加,特别是开幕式上浓郁的异国风情歌舞让中外游客领略到了桂林本土特色与国际文化交融的魅力;阳朔县则与法国老阿讷西市依托山水优势,定期举办国际山地越野赛,实现互利共赢。1988年5月,柳州市与美国辛辛那提市缔结国际友城关系,截至2018年,双方人员往来71批,800余人次,其中柳州市组织了14批、共93名教师和英语工作者赴美国学习交流,约使50万名中国学生受益。在合作交流中,柳辛两市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好关系,并多次获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美国国际姐妹城市协会大奖。3.促进广西经济产业的发展。国际友城是促进经贸往来的重要途径。开展友城交流活动,有助于推动广西与国际友城之间实现经济产业方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广西经济产业更好地“走出去”。如梧州市依托友城关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充分利用梧州宝石节平台、“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等活动拓宽友城交流面和联络渠道;特别是与泰国出产红、蓝天然宝石最多的庄他武里府于2004年缔结为国际友城后,两府市在宝石加工、技术、农业等领域均有合作。缘于友城的建立,玉林市与泰国正在携手打造中泰(广西玉林)国际旅游文化产业园。玉柴集团与玉林的国际友城———泰国那空沙旺府的商协会开展订单式合作,助推玉林与泰国的经济共同发展。4.服务国家外交总体战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友城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友城工作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4月自治区为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将友城工作列为出访重点任务之一。访问期间,广西与广南省签署了结好意向书,最终促成两区省在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签署正式结好协议。作为首个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南方共同市场(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国家,在乌拉圭历史上,卡拉瓦略省长曾在2018年率团到南宁签署建立友好关系备忘录,成为了历史上首位访华的派省省长,揭开了派省对华关系新篇章。2019年10月,广西和乌拉圭派桑杜省签署了建立友好区省关系协议书,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

四、当前制约广西国际友城建设的突出问题分析

1.各级各地发展不平衡,友城发展质量不高。一是友城数量差别较大。截止2019年7月16日,广西省级的国际友城有25个;市级友城中,南宁市、北海市、崇左市的国际友城都在10个(含)以上,但是河池市、钦州市、玉林市的国际友城只有1~2个;县级友城中,桂林市、百色市崇左市、防城港市、贵港市发展了县级国际友城,其他县未见发展友城。二是与国外友城交往的活跃程度差别较大。如广西和熊本县、韩国忠清北道交往较为活跃,涵盖领域广、活动丰富,已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与此相反,贺州市和越南太平省、玉林市和西班牙萨拉戈萨市近年来无实质性交往。三是国际友城总数多范围广,但发展质量不高。广西友城数量全国排名第四且逐年增长,在分布上遍布世界5大洲37个国家。但由于各级友城工作人员、经费和精力有限,涉及面太宽不利于扎实且深入地了解现有的友城情况,挖掘更多的合作机遇,因此交往中容易出现礼节性交往多,实质性合作少。2.政府交流多,民间交往少。友城工作是我国民间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群体、民间组织、地方企业本应是主角,但在梳理广西国际友城活动中发现,大部分友城交流活动侧重于政府间互访、经贸文化交流活动等,民众参与度较低,较少见到市民群众、企业和其他社会性组织自发参与的现象。由于缺少民众的关注、参与和资金等支持,仅靠政府层面推动国际友城工作的发展显得较为困难。3.宣传力度不足,形式较为单一。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友城活动的宣传仍较为单一。活动相关报道多见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并未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网络KOL(意见领袖)等新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此外,各地友城管理部门对友城工作的推进情况更新不及时,未定期汇总公布,不利于双方民众对活动的全面了解。同时,未利用好学术团体,加大对友城建设的理论研究,从而使得高校、科研院所等学术团队带动民众对友城工作的关注。

五、以国际友城建设为依托助力广西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对策建议

1.加大思想重视,提升工作理念。一是各级各地领导要从思想上加大对建设国际友城的重视,关注友城发展,对友城工作的人员配备、项目经费等给予政策支持。二是各部门要重视对国际友城平台的利用,结合具体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三是友城管理部门要改变“各自为政”的思想,树立并提升“统筹发展、互利共赢”的工作理念。2.结合实际编制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一是结合广西实际编制广西国际友城发展规划,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友城网络,建立友城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激活长期以来无实质性交往或交往活动较少的国际友城。二是制定友城工作实施意见和管理条例,统筹指导广西友城工作,形成行业规范。三是统筹各级各地友城资源,加强合作共享,提供各地相互交流国际友城建设情况的平台。四是政府牵头,建立各部门参与的国际友城建设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明确分工、加强协作,推动友城工作实质性进展。五是友城管理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调研,在地方和国际友城之间寻找契合点,挖掘更多互惠互利的合作项目,开拓创新,积极发挥好广西对外开放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3.创新发展形式,加大内外宣传。一是在对外宣传上,利用网络平台,将广西资源优势、城市形象、投资环境等的宣传,翻译成多种外语,到友城的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此外,可适当邀请友城的媒体从业者和网络KOL,对广西与该国的交往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创新形式“讲好广西故事”。二是在国内宣传上,通过媒体报道、举办论坛和各式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广西友城工作的宣传,并在友城管理部门的网站上,及时更新公布友城开展情况,提高友城在民众、企业和社会团体中的知名度,为社会力量参与友城建设打好基础。4.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拓展友城交往渠道。一是扩展国内外社会团体的交流范围。进一步发展与国外各领域的著名专家、有影响力的名人、前领导人、企业家等的交流合作关系,同时与国外的地方行业协会、商会组织、贸易促进会等加强联系,突破交往瓶颈,交流共享更多互利信息。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国内侨联、工商联、工会、妇女团体、大专院校、科技团体、经济组织、学术团体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合作,拓宽民间交往渠道。三是设立咨询委员会,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提高决策民主性,发挥社会智囊团作用。

六、结论

综上所述,友城建设在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发挥友城对广西对外开放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大思想重视,提升工作理念;结合实际编制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发展形式,加大内外宣传;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拓展友城交往渠道。

参考文献:

[1]全国友协,友城联合会.友好城市:谱写民间外交事业新篇章[J].重庆与世界,2016(11)

[2].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EB/OL].

[3]陈武.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N].广西日报,2019-01-26

[4]吴素梅,李明超.国际友好城市参与中国———中东欧合作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8

[5]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友好城市统计表[EB/OL]

[6]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实施国际友城合作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在线访谈[EB/OL].

中外交流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深入,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促进自身发展,适应国际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结合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国际化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建议,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国际化办学水平。

一、学前教育专业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概述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国务院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从战略角度将学前教育提到国家发展议程之中。随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并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用以全面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面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已经表明,学前教育国际化发展有利于推动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战略的革新[1]。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黑龙江省成立最早的幼儿师范学校,建校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应用型幼教人才为使命,为社会输送了无数幼教精英。近年来,面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一方面,学校坚持内涵建设,将工作重点放在学前教育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及课程体系完善等方面,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开拓对外交流合作渠道,邀请海内外学前教育领域资深专家莅临学校开展学术交流及洽谈合作事宜,不断提升对外交流层次,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型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学校先后与法国ClubMed、美国塞基诺州立大学、泰国格乐大学、丹麦VIA大学学院在校际合作、联合培养、教学科研、师生交流和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以满足广大师生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愿望,开拓师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素质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系统地引进了优质的课程资源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拓宽了实习与就业渠道,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概述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国务院于2003年3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旨在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依据合作办学机构运作情况可分为独立机构办学与非独立机构办学两种模式。独立机构办学是指中外教育机构双方共同举办一个教育实体来开展合作办学。非独立机构办学是指中外教育机构双方并不设立合作办学的实体,而是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以签订项目协议的形式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是现阶段我国较为普遍的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概念,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界定。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依据办学任务、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办学基本属性、办学机构主体、文凭颁发、学生接受教育方式、生源属性等不同角度来进行分类。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按照教学和管理角度将中外合作办学分为融合式、嫁接式和松散式三类。融合型是指合作的中外院校将双方的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融合在一起,通常的做法包括引进外方院校优质课程资源、教学与评估体系,实现课程资源与师资资源的共享。融合型模式能够较为直接地推进专业在教学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与改革[2]。这种模式虽然对学校和学生的经济实力有一定要求,但是相对出国留学的高额费用仍具优势。嫁接型是指合作院校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基于双方各自对外方学校开设专业的评估,互认学分及对方院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目前,这种办学模式在国内本科教育中较为常见,如“2+2模式”“3+1模式”等。学生在完成国内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国际语言考试赴国外院校学习,完成学业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获得由中外双方院校颁发的文凭。嫁接型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满足了学生国际交流与学习的要求,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费用,为学生深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课程设置的阶段性可以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国外的教学与评估模式。松散式合作模式主要通过学生到外方合作院校进行短期学习,聘请外方教师来中国讲学,派教师赴外方院校进修等多种手段来实现与国际教育接轨。这种模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对推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更具实际操作意义,因而普遍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高职院校的认可。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松散式合作模式的经验表明,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拓宽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增进中外合作院校间的了解,拓宽学校国际教育资源的利用渠道,为学校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提供了机遇,对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的原因

我国承担合作办学项目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层次、地域、管理和类别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总体来讲,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中外合作项目的实际开展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如优质合作资源匮乏、合作形式单一、师资配备不足、项目后劲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第一,高职院校自身因素制约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深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涉及外事活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项目运营等不同方面的大量工作。不同于本科院校及示范类高职院校拥有国际交流学院和具体的职能部门来负责具体事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外事团队来拓展国际教育市场,对合作院校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了解,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助海外招生和引智工作等。受人力、物力资源的限制,高职院校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机性,面临合作院校的层次不同,无法开展持续、深入、体现高职特色的合作办学项目等困境。部分院校将学前教育专业国际化办学道路作为体现其办学特色和提升专业知名度的手段,无法真正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二,双语师资力量匮乏,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支稳定的、具有国际教学经历和国际化视野,能够运用双语开展专业教学与评估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面临能够承担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数量不充足、流动性较大等问题。专业师资队伍的薄弱无法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不利于合作院校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的实施与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探讨和修订。第三,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制约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英语是当今世界主要的通用语言之一,学前教育专业国际化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生源限制,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少有学生能够达到完成课程需要的英语水平,这使得引进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本土化成效微弱,借鉴难度较大。另外,在保证学生专业课学习时间和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国际语言考试相关的培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这样的教学安排在实际的教学组织中不易实现。

四、基于中外合作办学视角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第一,加大专业课程国际化建设力度,打造专业品牌。构建适合项目运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水准、课程体系、教学实践、管理评估及教学团队等方面都应具备国际水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顺应学前教育专业国际化发展趋势[4]。重点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使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与国际接轨,逐步形成以“英语+专业课程+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课证融合”的原则,把握国际就业市场和先进国家教师资格证书的相关要求,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力求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国际人才需求接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重视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出国继续深造做好课程衔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学习评价机制从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将调研报告、论文书写等形式融入考核之中,形成多元的考核评价机制。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获取渠道。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海外实习和拓展实践活动的机会,构建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高职幼教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打造高职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授课模式。中外合作办学下的学前教育承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与实践的人才的任务。为了实现复合型幼教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外合作办学下的教学环节应当体现出独特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我国高等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采用不同的双语授课形式,依据学校生源、师资与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使用、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估中英语的比例进行安排,例如全英授课、过渡性双语及中外结合等教学模式。全英教学模式是指采用全英教材,全部运用英语开展教学与评估的模式。过渡性双语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使用全英的教学资料,课堂教学中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方式。中外结合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指由外方教师进行英语授课,中方教师全程参与,协助外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模式。全英授课模式对教师及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现阶段还不适宜在高职院校推行。中外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中外双方教师长时间的合作、磨合,教学成本较高,不易实现。相比而言,过渡性双语教学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适合在高职院校推行。这种双语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做好课程衔接,适应英语学习和考核。教材是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目前,适合高职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教材十分匮乏,急需中外合作共同开发高职学前教育双语教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材的开发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教学理念、资源和方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中外合作开发、编写符合我国国情,能够体现我国幼教行业职业特色和岗位需求的专业双语教材。第三,中外合作共建国际化教学团队。外教团队和专兼结合、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引进师资时,应当有意识地储备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国际教学经历,能够运用双语开展专业教学的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赴国内外具有多年中外合作办学经验的院校培训,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在政策待遇方面激励专业教师投入到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之中。此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社会招聘、行业专家推荐等渠道引进具有丰富国际教学经历、学前教育领域的外籍专家,建立学校的外籍专家库。第四,加强国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合作与交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面临相似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就合作资源的拓展与评估、特色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引进和整合、教育人才引进、学生管理等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国内高职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规避中外合作办学中不必要的风险,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本土化,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国际化发展。第五,优化管理机制,转变办学思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涉及外事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三大部分。鉴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应当优化整合部门职能,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专人、专项管理,协调和解决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课程评估、学分互认、师资派遣等诸多具体问题,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质量。制定相关文件,建立与完善相关制度,使项目管理更加规范,确保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法、有序、有效地运行。此外,与中方院校不同的是,外方院校将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项教育产业来经营,是学校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国高职院校需要增强品牌意识,拓宽合作办学口径,确立质量、规模与效益同步发展的管理理念,重视合作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进”与“输出”双向并举,在借鉴外方先进经验、吸纳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要勇于推广自身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为外方院校输出优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经验。注重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环境,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吸引境外学生来华交流和学习。互利互惠、各取所需才能推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有效、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腊梅.基于中外合作办学视角的学前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3):117—119+152.

[2]向成军,李戈.广州市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模式选择与实践途径[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2):81—85.

[3]黄华.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66—72.

中外交流范文3

【关键词】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方式;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外交往能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与优化,在此过程中,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丝绸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次焕发了全新的活力。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随着丝绸之路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音乐文化在此得到了有效的交流与融合。从发展的角度分析,随着这一发展趋势的不断开展与深化,对于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中西音乐文化概述

对于音乐艺术而言,由于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自古以来,中西方音乐艺术之间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总的来看,在中国文化中语言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在音乐层面上,这一特点表现为东方乐谱的音高通常只有一个,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主要通过对音高进行不同程度的晃动进行演绎[1]。与西方相比,中国人相对较为感性,因此在对音乐作品进行诠释的过程中,中国人对于音色的控制与乐谱的理解具有较强的自由性,从而形成了东方音乐作品趣味性强、朦胧曼妙以及表达方式自然的特点。相比之下,由于西方民族祖先以狩猎作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其对待音乐时具有长期观察、分析以及较强思辨性的特征。基于这一思维模式,西方音乐在对思想情绪进行表达时,其对于音符往往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特征。

二、丝绸之路对于中西音乐文化的价值

从丝绸之路的角度来看,作为自古以来中国与亚欧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从长安开始,一路向西,直到古罗马,有效实现了沿途国家之间的联系[2]。同时,在此过程中通过商队与使团的交流,有效实现了不同地区音乐文化的交流。相关研究表明,自汉武帝时代起中西方音乐得到了良好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一时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大量乐器、乐谱以及歌舞形式得到了传播与交流。同时,西方的音乐形式也随之得到了有效输入,对于中国音乐文化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具有积极价值。自从有了丝绸之路,中国与西域国家之间的各项交往就加强了,这种交往为音乐艺术的交往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影响之下,受多国的文化影响,很多音乐也融入了西域的一些艺术音乐思想。例如在我国唐朝时期,唐朝时期的琵琶发展就是中西结合的一个典型代表。在现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学成归国,他们将西方的一些文化融入我国音乐创作之中,使得我国原有的传统音乐吸取了西方音乐的精华,创造了许多全新的音乐元素,西方的一些音乐理论和音乐技法与我国的传统音乐进行了融合,这使得我国的音乐既具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同时也具备非常浓厚的时代气息。

三、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主要内容

(一)中西方音乐旋律线条的融合。在旋律线条问题上,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主要以单线旋律为主。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多采用复调形式进行演奏,基于这一演奏模式,其对于复调音乐作品中复杂层次关系的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强。在这一问题上,研究人员表示由于东方民族演奏以无旋律主义或唯旋律主义等两种方式为主,且在演奏过程中其对于各类乐器之间的强弱无特殊强调。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西方音乐作品的演奏,则听众往往能有效对作品中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伴奏色彩等内容进行合理辨别[3]。因此,在丝绸之路文化的推动下,中国音乐作品在表演过程中融合了西方的层次性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音乐作品层次性的有效提升与强化。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西方音乐作品有效实现了感性色彩的引入,促进了音乐表现形式的合理丰富。

(二)中西方音乐演奏方式的融合。对于中西方人民群众而言,由于祖先生活模式的不同,因此,在历史的演变下,人民群众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等内容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集中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在于中西方人民对于音乐的感悟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在中西方音乐作品中,在类似段落中相同的音符与节奏所表现的意义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这一点上,中国音乐体系中主要追求旋律线条的抽象性,而西方音乐更为注重音符的实际意义与价值。在演奏方式方面通过交流与融合,中西方音乐有效对和声技法进行了探索与创新,作为音乐艺术中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和声主要通过对音符的有效排列与应用,而实现音色色彩的展现[4]。在此过程中,通过和弦的应用,演奏者可以有效实现旋律发展方向的分析与带动,对于演奏水平的提升与优化具有积极价值。相关研究表明,在丝绸之路的带动下中西方音乐文化在演奏方式问题上得到了合理的创新与优化,有效推动了和声方式的发展。

(三)中西方音乐节奏与节律感的融合。在节奏与节律感方面,与西方民族的音乐作品相比,中国音乐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其更为主张自然随性。在这一问题上,西方音乐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从重音类型上看,在西方音乐作品中体裁重音与逻辑重音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其中,体裁重音往往与节拍重音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而逻辑重音主要用于对乐曲的相关内容进行提示。例如,在西方音乐咏叹调一类作品中,通过逻辑重音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实现对其他音型进入乐句起伏的合理提示。同时在进行曲中,可以有效实现信息的暗示[5]。对于中国音乐艺术而言,在传统的音乐体系中往往并未实现节奏周期强弱的合理体现,因此在节律感方面,中国音乐相对较为薄弱。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其主要依靠传统文化意识在均匀节奏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微调。基于这一问题,通过中西方音乐文化体系的碰撞与融合,有效实现了中国音乐文化体系中节律感的合理优化,对于中国音乐综合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价值。同时对于西方音乐作品而言,在中西方融合的推动下,有效实现了演奏模式的自由化,从而为作品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四、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建议对策

在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之下,为了可以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的对策。第一,加强政府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推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之下,为了进一步促进中西音乐文化融合,我们可以从国家层面加强文化交流活动,可以在彼此国家定期开展音乐文化节,通过音乐文化节的方式来使彼此国家了解对方国家的音乐文化,增进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西音乐文化融合提供政府方面的支撑。第二,加强民间交流。为了促进中西音乐文化融合,除了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强民间的音乐文化融合交流。因此,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之下,中西之间的大学可以加强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定期委派交流生到彼此学校学习音乐知识,了解对方国家的音乐文化,以增强两国之间的文化融合。与此同时,中西之间也可以开展专题的音乐文化交流,加强民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尤其是加强民间音乐艺人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中西之间的音乐文化融合。第三,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强中西之间的音乐文化融合。随着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当前我们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新时代,互联网对于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影响,对于丝绸之路影响之下的中西音乐文化融合也会产生影响。由于互联网超越了时间以及空间的界限,因此在丝绸之路影响之下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音乐文化融合,可以超越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实现实时对话,甚至可以使两国的音乐人才在线进行乐器演奏,共同探讨某项乐曲的认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加快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步伐。

五、结语

中外交流范文4

[关键词]“一带一路”;传统文化;对外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是通过与沿线国家加强交流与互通,创建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人类命运、责任和利益共同体。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密不可分,文化层面的和谐、顺畅交流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文化传播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

一、“一带一路”建设对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经贸发展是重点。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的桥梁。在各种讲话中多次提及,要“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并提出要通过讲故事这种最佳的国际传播方式,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交流日益紧密。中国在这个时候提出“一带一路”,顺应了时展要求。“一带一路”建设在为文化传播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语言不同、民族各异、地域复杂。文明的发展总是历经各种坎坷,在碰撞和交汇中得到生长和创新,而“一带一路”正是文明传播和创新的催化剂。

二、“一带一路”实施中推动文化走出去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越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涉及亚欧非三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传播交流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但我们要始终坚信“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人文交流的桥梁,是各文明间交流互鉴的良好途径。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引导下,很多文化企业加入“走出去”行列,准备了大量关于“一带一路”实施的项目,这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竞争问题。中国倡议实施“一带一路”,目的是要实现双赢甚至多赢,而不是做慈善,不是给对方打工或无私奉献,因此一定要有风险意识。目前政府部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投入了极大热情,甚至对出口亏损给予巨额补贴,这种现象在初期市场培育阶段是有必要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我们“走出去”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帮助企业走出去,但不能代替企业、大包大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牢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品牌,就是核心竞争力。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文化对外交流途径

(一)传承中华文化,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也是全世界人类的宝贵遗产。让这些文化被国外友人接受,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与方法。文化输出是国家强盛所带动的软实力提升,不能刻意为之。文化走出去,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接触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样有利于自身文化的传承。单纯的电影或电视等软文化输出是不够的,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和核心,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输出不仅是让别人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以文化为媒介,传达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核及其蕴含的精气神、价值观。近几年,中国不断加快文化输出进程,不仅有诸多优秀电影和文学作品亮相于国际舞台,而且在很多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国内很多高校同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互派留学生和交换生进行学习。由于我国政治影响力逐渐增强,汉语学习在国外高校中越来越受欢迎。文化工作者应抓住机遇,积极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在外国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的是功夫和美食。这不仅和中国的影视剧输出有关,也说明了武术和美食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的独特地位。随着中外交流逐渐增多,许多外国人亲自来到中国工作、访学或旅游,才逐渐消除以往对中国的偏见。这说明中国的文化输出还是不够全面,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随着中国举办和参与的赛事增多,外国人也有更多的机会来到中国,更好地了解中国。我们应当利用好这一机会,打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全方位地展示我们的民族魅力。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广受欢迎,我们应当与时俱进,迅速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同时,可以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促进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热情,进而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利用新媒体、新平台,扩大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研究文化传播必须把新媒体作为重点。利用新媒体传播文化具有以下优势:其一,网络与新媒体相关技术成熟。现如今是科技时代,各国都非常重视网络科技,技术设备具有相当坚实的基础。其二,受众多。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智能手机学习、交流、获取信息。其三,内容丰富。网络具有无可比拟的传播速度与效果,人们可以实时从网络上获取丰富的信息。新媒体的发展使文化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地的文化交流速度得到提升。因此,通过打造网络精品栏目、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形式吸引海外受众,可以提升文化传播的覆盖面。政府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推动文化传播,比如中法、中美、中俄文化年等。在政治交流的辅助下,文化输出变得更加方便和全面。另外,随着近些年影视行业的大热,中国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利用这种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不仅可以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还能吸引更多的国外人士来中国进行创造和创作。

(三)贴近海外市场,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当前世界经济高度互通的时代,文化输出意义重大。我们不仅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将这些优秀的人类遗产推广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的独有魅力。提高文化输出的影响力,重点应在国外受众上。应把文化输出的最后一步走好,贴近海外市场,不断完善传播方式和形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个时代都有精品出现。将这些精品展示出来,让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有清晰的认识非常重要。在中国传统典籍翻译过程中,准确地传递古人的思想,同时使国外受众易于接受,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贴近海外市场的翻译不仅可以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够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途径。

四、结语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传播,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同时有利于推动沿线国家实现互鉴、合作共赢。积极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何明霞.“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再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8(11).

中外交流范文5

对文化来说,语言是其传播的载体和途径,只有消除语言上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因此,翻译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和价值就远远大于其他形式。所以,需要我们通过体系化的教学活动,培养翻译人才。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茶文化来说,其在进行翻译和语言转化时,需要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次认知,只有全面了解这一文化体系,才能实现精准翻译。本文拟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入手,结合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而从茶文化对外交流视角分析翻译人才培养的相应思路。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翻译人才;培养思路

随着人们饮茶习惯逐渐成熟,茶文化对人们的价值影响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研究,能够让我们寻找到优化自身价值理念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可以说,中国传统茶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财富,即使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也极具学习和应用价值。当然在全球一体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交流融合不断加快,茶文化也不例外。

1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

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从神农氏尝百草开始,我国历史上就已经有了关于茶的记载,茶在产生初期更多承担的是医药和祭祀的功能。但是自唐朝以来,随着种茶、制茶工艺水平迅猛发展,茶叶就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元素,越来越多的人将饮茶作为自身一种生活习惯。因此,茶叶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茶叶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在饮用过程中,与各种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茶文化,可以说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不仅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更是对我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认知进行的体系化改造。当然在中国茶文化体系中,有很多专属名词,这些名词的内涵和意义转化就必须在掌握相关翻译知识和技巧的同时,通过自身对茶文化的全面了解,进而准确翻译。文化形成的基础是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推动,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其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时代特征,对于我国茶文化来说,其形成更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推动的结果。想要有效传播和交流我国茶文化,就必须对其特征进行全面有效认知。我国茶文化首先具有融合特征,其中融入了很多积极向上的内容,尤其是融入了各种积极的意识形态。因此对茶文化来说,在今天仍然具有传承价值和意义。这些内容大多经历了几千年的传递和发展,它所包括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表面意思。因此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翻译时,就不能依据中英对照来进行翻译。茶文化传入西方国家和地区后,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茶文化体系,而中西方茶文化之间是存在明显差别的。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的含义都有着实质性差别,所以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翻译交流时,不仅要结合我国茶文化内涵,同时还要对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对其差别进行有效鉴别,进而实现茶文化对外交流的理想目的。

2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

在世界融合交流不断深化的当今,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融合进一步推进,想要实现各种文化内部信息有效传递,不但需要合理消除不同文化语言之间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要选择较为合适的文化传播载体,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进行全面认知,进而实现其融合目的。在世界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主要应用语言,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同时也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力。可以说,现阶段,我们要想准确、全面了解和认识世界,就必须合理有效使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从目前茶文化交流传播状况看,由于专业翻译人才的相对不足,已经制约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融合。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实际需求,全面探索翻译人才培养机制。而想要培养理想人才目标,需要做到:首先,牢牢结合翻译活动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翻译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翻译作为一项语言活动,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是丰富的知识储备粮和灵活的翻译技巧、思路。因此,做好翻译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引导其形成扎实的基础。只有这些人才掌握了相应的翻译技巧和知识,才能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有效把握。其次,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培养其掌握多样内容,全面提升知识储备和视野。在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已经超出了以往人们的想象和储备。如果翻译人才仍然停留在传统知识体系中,那么将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因此,要积极收集新的知识内容,做好对翻译人才知识体系的全面储备,通过更新翻译人才的知识储备资源,从而满足对外交流迅猛发展的客观需求。最后,当前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影响了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翻译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过多强调其技能应用培养,忽略了对这些人才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多数情况下,其人才培养活动都是从功能需求视角出发的,由于缺乏对人文内涵的全面认知,以至于很多人才即使掌握了翻译技巧和知识,但却缺乏相关文化积淀,以至于对整个翻译内容和过程把握不透。其次,实际上,文化对外交流翻译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依赖翻译技巧和理论,翻译的前提是意思和内涵的传递,因此,需要对整个翻译过程的各个情况进行有效了解,通过灵活应用音译和意译等各种方式,从而实现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有效表达。对于语言交流而言,其基础是内容的关联和认同,因此在翻译人才培养时,必须注重培养其对各种翻译情况的了解和认知。最后,目前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构建相应的承载机制,也就是说整个培养过程,不能脱离文化机制来开展翻译活动。随着全球文化交流进程不断加快,如今我们在培养翻译人才时,必须引导其了解各种文化,认知各种文化的差异,通过培养其掌握相应的理论技能,从而实现对外交流这一目的。

3基于茶文化对外交流视角分析翻译人才培养的思路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传播的核心。而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仅我国有茶文化内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体系。因此在进行茶文化对外交流过程中,其前提就是理清中外茶文化之间的差异。其核心则是培养掌握翻译知识和技巧,了解传统茶文化的专业翻译人才,可以说翻译人才在整个茶文化对外传播交流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国茶文化在进行跨语言交流时,如何才能消除语言上的差异,就需要通过开展体系化的翻译活动,当然从文化交流需要看,培养体系化的翻译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通过培养专业翻译人才,不仅能够有效传递中国茶文化,更重要的在于能够让传统茶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但是我们在进行翻译人才培养时,必须认识到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距,想要做好茶文化有效交流,不能仅仅依靠机械、客观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其前提应该是对传统茶文化进行全面有效的认知和了解。培养翻译人才应该注重把握三点,一是不仅要教育其掌握必要的翻译基础和技巧,同时也要引导其学习和了解茶文化内容。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人都能认识到翻译技巧和理论培养的价值和重要性,但是对茶文化内容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事实上,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如果翻译人才对其缺乏必要了解,那么整个语言交流过程很难实现其目标和效果。其次,要构建基于茶文化知识教育的翻译教学理论体系。茶文化知识是一种知识体系,而翻译则是一种技巧,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不仅无法达到其原有目的,甚至很难让翻译人才对两者联系形成正确认知。因此,必须将翻译教学与茶文化知识教育融合开展。比如针对翻译教学的相关内容和技巧,要选择合适的茶文化素材进行示范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了解两者的特点。最后,随着全球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如今茶文化不仅在我国具有相应形态,在西方国家也有茶文化内容,最典型的就是英美地区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体系。而在茶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必须有效辨析两者差异,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让人们了解这两种文化的差别和不同,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真正了解和认知。当然在培养翻译人才时,也要让其认识到中西方两种茶文化内涵及形式上的差别和不同,从而实现茶文化对外交流的目的。

4结语

我国有着成熟的茶文化体系,不仅包含丰富深厚的物质资源,同时也有着极为深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体系,可以说,我国的茶文化体系就是我国文化的浓缩和精华,因此想要全面深化了解我国文化,其必然需要对中国茶文化进行了解。随着全球交往不断多样化,多元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文化融合新常态。传统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其传播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其具体价值,同时也要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进行有效界定,通过培养掌握翻译技巧、理论和茶文化知识的人才,从而实现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交流。

作者:王金明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肖颖.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2(15):147-152.

[2]孙鹤.浅析中国与英美饮茶文化比较研究[J].教学研究,2013(6):77-79.

[3]史芳辉.文化对外传播与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J].中国翻译,2013(14):322-326.

中外交流范文6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实践探索

为繁荣我国文化事业,健全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国务院学位办于2005年开始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艺术设计是其中的一个专业领域。十五年来,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逐年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成为提升我国艺术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摆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高校和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例如,清华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自2011年开始合作举办艺术设计双学位硕士联合培养项目。项目通过开设英文课程、举办国际化设计作品展、开设暑期国外考察课程、扩展国际化教学模式等措施提高国际化水平,推动人才培养、师资及课程建设、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加快艺术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有研究者认为,要大力推进具有我国特色的国际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一方面要培育国际化、开放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学习国际化、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培养出国际型、开放型的复合艺术设计高级人才。有研究者从促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建设与完善国际化管理机制、广开合作办学模式、提高师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实施双语教学等角度提出了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水平的对策建议。国际化培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取向。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培养应用型高级艺术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可以让我们能够以全球性的眼光审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标准、内容和机制,使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具有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的适应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级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以下简称艺术学院或学院)高度重视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学院广泛吸收国内外艺术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先进研究和实践成果,结合实际,开发并实施了多个国际化项目,系统推进导师、学生以及课程的国际化,积极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推动了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一、导师的国际化进修

导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是决定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首先需要导师具有一定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和能力。如果缺乏具有国际化教育理念和能力的导师,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则无从谈起。

(一)鼓励导师赴国外高校访学

艺术学院积极鼓励研究生导师赴国外知名艺术院校访学,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政策。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计划、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校艺术学科师生海外学习计划、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访学计划、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学院有十几位研究生导师分别前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意大利、瑞典、芬兰等国艺术设计院校进行了为期半年至一年不等的访学。导师在国外访学期间,与国外同行交流切磋艺术创作经验,学习了解国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感受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和设计教育的创新理念。访学导师们将国际化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方法和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国内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步伐。除了鼓励导师国外访学之外,学院还引进了多名具有英国、法国等国外教育经历的博士师资,促进了师资学缘结构的多元化,提升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二)邀请国外高校教师来校访问交流

中外教师的经常性交流研讨能够让中方教师更深入了解西方艺术设计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积累更多的国际化教学经验并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因此,除了选派导师赴国外访学之外,学院还经常邀请国外艺术院校教师来校访问交流,先后有瑞士、英国、芬兰、乌克兰等国艺术院校教师来访。有些国外教师来访一至两天,安排的活动主要有参观学院师生设计作品展、与中方教师座谈、为师生做一场学术报告等。有些国外教师来访时间较长,最长达3个月,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与中方教师深入交流,为师生做系列讲座,甚至和中方教师一起为研究生合上一门课。这些长期深入的交流对学院国际化教育氛围的营造以及师生国际化意识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二、学生的国际化交流

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交流刚刚起步,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偏少,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学生较少;二是缺乏校园国际交流氛围,留学生较少,国际学术报告较少,难以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交流环境。艺术学院将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作为推动学生国际化交流的工作抓手。

(一)增加学生海外学习经历

1.选派学生参加海外短期交流项目

海外短期交流项目主要包括学期交换、海外实习、暑期学校等不获取学位的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在短时间内,以相对较低的费用,使大量学生拥有海外交流经历。学院慎重遴选知名的海外艺术院校,开发了许多有吸引力的学生海外短期交流项目。三年来,选派34名优秀学生赴美国、澳大利亚、丹麦、芬兰、意大利等国高校进行短期交流。这些项目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国际化意识。

2.开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国际交流项目。在学校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基金的支持下,2017年学院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创意文化产业学院合作开发了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双方联合培养学生,学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授予双方硕士学位。中方参与的专业方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以及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英方参与的专业方向是GraphicCommunication(视觉传达)和GamesEnterprise(游戏产业)。如果中方一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向的研究生希望获得两校的硕士学位,他可以在双方导师同意、雅思成绩达标的前提下,研二赴英国游戏产业专业学习一年,回国后完成研三所要求的培养环节,则获得两校的硕士学位。学院通过学期交换、暑期学校、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尽力为学生创造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尝试构建长短期项目结合、学期项目与暑期项目衔接、专业课程与文化体验并重的研究生国际化交流体系。

(二)营造校园国际交流氛围

1.招收外国留学生

招收外国留学生对于营造校园国际交流氛围,形成多元文化交融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招收留学生也是对一个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的检验。只有拥有国际化的师资、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教育体系等基础条件,才具有招收留学生的可能。艺术学院招收了2名来自芬兰的半年期非学历留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争取招收学历留学生。

2.举办国际学术报告和设计作品展

学术报告和设计作品展是艺术设计业内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邀请国外专家学者、知名设计师举办学术报告,营造浓厚的国际化交流氛围。这些学术报告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扩充了知识,而且给学生以启发,激发设计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组织与国外知名艺术院校开展联合设计,举办中外师生设计作品展是学院下一步希望重点开展的国际化合作项目。联合设计和设计作品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国外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展示学习成果,提高设计实践能力。

三、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国际化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当前的研究生课程存在着国际化程度不高,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缺乏国际化理念,英语和双语授课课程的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设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基础和重点。

(一)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

艺术学院重视国外优质课程资源的引进,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研究生的外语教学。设计有着时代性、前沿性等专业特征,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国际前沿的理论知识,经常关注国际先进的艺术设计作品,所以掌握一门外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十分重要的。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加大外语课程的分量,有针对性地加强应用性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二是要求访学导师回国后至少开设一门英语或双语授课专业课程,把国外访学的成果融入到课程中,使课程与国际接轨,让学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

(二)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艺术设计课程研究生教学中,教师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源自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录像、阅读教科书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将问题和思考带到课堂。课堂上,教师不再事无巨细地讲解课程内容,而是主要解答学生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艺术学院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完成多项学校教改课题,发表多篇教改论文,推动了先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研究生教学的质量。通过协调推进导师的国际化进修、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和课程的国际化建设,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初步构建了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通融东西方文化、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旭.艺术设计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究——以清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双学位硕士联合培养为例[J].美术大观,2016(3):152-153.

[2]王庆,等.国际化艺术设计人培养模式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3(22):264.

[3]潘大仁,潘东明,林清泉.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4):62-67.

中外交流范文7

(一)薄弱的学习基础

高职院中外合作项目的生源一直处于较低层次,招收的是高考录取中分数偏低的学生,通常是以专科省控线为标准,更为严重的是录取时只看高考总分,对英语成绩没有限制线。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9—2012年中外合作类投档线平均低于普通类86分,其中英语成绩严重偏低,90%以上低于及格线,40%的学生只拿到1/3的分数。整体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和习惯较差,兴趣不浓,且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如此生源结构给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中外合作课程学习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也给学生管理、学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模糊的价值观念

经调查,学生家境普遍较好,衣食无忧,通常带有由良好家庭背景给他们的盲目自信,虽然个性鲜明,但对人生无明确规划,价值观模糊,自我约束力较差。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外籍教师带来的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让他们处于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冲击之中。相对其他学生群体,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多元化趋势明显。

(三)较强的活动能力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中外合作办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接受了多样化的文化教育,个体特质明显,文体才能较强,社会化程度较高。很多学生视野比较开阔,在某方面有强烈兴趣或者特长,有较强的表现欲望,社会活动能力强,更能在各种学生活动中找到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四)突出的心理问题

这些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且家境普遍较优越,不当的家庭教育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他们通常自我意识强,受挫力弱,攀比心理突出,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家长的溺爱,责任意识、规则观念缺乏,自私自利情况严重,过分追求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不合群,加之在校期间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价值多元化冲击的压力等,使得这一学生群体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育人实践

(一)更新理念,改革管理育人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它有自身的特有属性。学校要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普遍特点进行管理制度和实施模式设计,使这个新兴事物能在整个教育环境中健康发展。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学生管理育人的基础,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从2006年开始,先后与英国、加拿大等国外院校开办合作办学项目,从最初的2个专业到现在的6个专业,走上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进程,这得益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管理模式上的借鉴和探索。2008年设立的国际学院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外教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为一体,共享专业所在系部的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使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学生管理模式设计以扁平式管理为构架,将工作模块化,细化辅导员分工,减少工作层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学生管理育人制度建设,特别是针对管理育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分析其内在特征和共性,制定新制度、新规章,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实效性。针对中外合资办学学生的特殊性,尝试实施有别于普通类学生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充分考虑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旨在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规范管理和服务学生,保障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

(二)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工作人员素质

中外合作办学处于接触西方教育理念、价值观和理论思潮的前沿阵地。学生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育人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育人理论和技能。目前,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正在努力向“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发展,这支队伍不仅需要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素质势在必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重视学生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政策配套,以职业资格培训、学历学位进修、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多年的培养,全院学生管理人员100%具有“职业指导人员”或“创业培训讲师”等资格证书,100%参加过心理教育方面的培训,8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并鼓励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针对国际学院的国际化特点,在学生工作人员的选聘上还特别重视外语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与外籍教师交流。通过学生工作队伍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效率,形成以人为本、有教无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优化教育阵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办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主动吸收西方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经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公民道德、爱国主义、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世界优秀文化等为主要内容,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自我完善,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优化思政课堂育人模式。结合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相对较多、课时有限、学生思维活跃等特点,立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优化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在有限时间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政策等内容进行合理化整合,形成结构紧凑、针对性强,并富有实效的课程体系。采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课堂研讨等启发和体验式教学方式,配以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等,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案例紧密结合,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素质发展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和政治事件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他们的根本和长远利益所在,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2.拓展思政教育的课外阵地。传统的两课课堂、宣传栏等教育手段已远不能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要与时俱进,延伸思政教育的触角,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服务的阵地。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在宿舍里度过,宿舍已成为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根据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推进党团组织进公寓,建立公寓团组织、党员工作站等,通过党员和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开展与学生联系紧密的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要充分发挥班级、学生会、公寓管理委员会等各类学生自治组织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中来,在指导、锻炼学生自身内在素质上下工夫,通过开展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诚信做人、安全法制、心理健康、中西文化对比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公德意识、法律意识、自我约束意识、自立自强意识等,让学生通过广泛参与自治活动,学做事,学做人。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信息时代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管理工作积极构建网络宣传教育服务平台,不仅要有专门的思政网络,还要有QQ群、论坛、微博等,通过经常性的网络互动,保持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和连贯性,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动态,解决学生的困惑,大大提高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要建设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基地。“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外实践基地,往往有它的社会感染力,如参观苏州市革命博物馆,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艰辛奋斗和丰功伟绩;赴敬老院慰问,培养敬老感恩的品质;赴民工子弟学校支教,传递爱心、收获付出的幸福;组织“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度等。有组织、多覆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社会、传递爱心、增进学习、收获快乐、受到教育。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学习生活的基础,是接受教育的前提。实施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心理状况月报表”、“心理咨询日”“、心理健康月”等工作,合理运用心理测评和个体性格测评等工具,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心理健康互助协会,建立心理健康信息员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业压力、人际交往、情感困扰等众多心理问题实行危机干预,重点咨询,做好心理咨询和团队辅导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有效地了缓解和预防各类心理问题,减少心理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突出发展理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1.营造氛围,强化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校时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学风建设是促进和培养学生良好专业素质的必要抓手。针对以英语为主要科目的中外合作办学实际,建立以加强英语学习为重点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除了在学生管理制度上对课堂学习提出规范、严格要求之外,应积极营造全英文的学习生活环境,如在教学区要求学生只能通过英语沟通,教育教学管理文件以英文为主要工作语言,迫使学生使用英语。形成以英语为主要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活动品牌,如组织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学习交流会、英语文化沙龙等,增加学生应用英语的机会,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邀请国外院校教师、英语培训讲师、成功留学学生、雅思/托福高分学生等举办优秀学生报告会、英语学习论坛、企业交流联谊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积极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挖掘和宣传项目内学生的成才、成功典型,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向身边典型学习。此外,积极构建对外交流平台,通过与境外院校学生的交流访问、短期境外游学、企业参观、与外校联谊等方式,拓宽对外交流的渠道,尽可能地创造接触外国文化、外企文化、参与国际性活动的机会。通过各种交流、服务活动,如选拔学生参与上海世博会、苏州国际旅游节等国际性大活动的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拓宽视野,展示学习成果,加深对异域文化和习俗的了解和理解,增强学习动力,获得一定进步。

2.尊重个性,突出多元化职业发展方向。个性化发展是学生自身生涯发展的内在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需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和特性,不能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模式和内容对待一个群体。“生涯发展理论”提出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性因素,每个主体都应有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因而,职业指导应建立在尊重个体差异、发展个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合理选择职业方向,满足学生多元化职业发展的需求。

根据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开展了职业测评、个体咨询、创业教育、模拟职业演练、企业家讲坛、留学升学指导等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教育活动,效果显著,学生反响良好。如近年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指导教育中逐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比重,通过出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与苏州市人社局合作建立“苏州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等措施,形成创业教育、创业模拟、创业实践和孵化为一体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战能力,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呈现出国留学、国内升学、自主创业、本专业就业、按兴趣选择职业等多元化取向,这与他们个性特点明显、社会资源丰富有相当大的关系。

三、总结

中外交流范文8

徐州的两汉文化致力于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科学、和谐话、跨越式发展的优势力量,经单纯历史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对资本形式的挖掘、利用和积累,因此徐州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为两汉文化的传播和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性作用。本文主要致力于探究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两汉文化教育课程建设,首先指明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影响,介绍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路径构建,详细的阐明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两汉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以期能够促进徐州两汉文化国际传播,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徐州是中国两汉文化规模、遗存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市委市政府在近些年决定提升城市形象,着力打造区域文化新高地。而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其人文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助推器,可促进沿线国家民意相通和人文交流,培养出大批关键领域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但是当前留学生教育管理,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压力逐渐增加。因此积极加强对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的两汉文化教育课程建设极为重要。

1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难以保障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严进严出”高等教育教学政策,我国对待在华留学生态度较宽松,通常汉语水平差、考核标准较低、准入门槛较低等问题突出,一些高校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降低对留学生毕业考核标准、对国际自费学生持来者不拒态度,严重制约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很多在华留学生无合格的成绩。留学生教学和教育管理方式不当。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就是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方式,来华留学生亦是如此。但是在国际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方法上,中国高校效率低下且存在失当的成分。通常中外学生混合和留学生群体独自授课,是常规的教育留学生的方法,并且选择的是课堂实践和授课两套体系,阻碍我国学生和留学生的生活交流,易产生隔离感。汉语和英语两种是主要的授课语言,但是一些学生对中国汉语的熟悉程度较低,并非英语语言国家,种种因素造成他们难以理解课堂上的内容。所以授课教师的日常的考核中,为了促使其成绩达标,出现对留学生过于迁就、“放水”现象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高校在对留学生的管理中,和中国学生饮食、住宿等相独立。而当前我国所提倡的“一带一路”的倡议,人文交流是其中之一,留学生应当充分和我国学生进行广泛的生活接触,体现其作为友好交流使者这一角色。这种隔离的管理方式,降低留学生融入我国社会可能性,妨碍其交流和语言沟通,难以开展广泛深入化的人文交流。

2“一带一路”倡议对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产生的影响

留学生教育能强化合作、加强互信,促进不同国家间人文交流,也是国际间人员流动主动方式之一,最终提升影响力。所以当前人文关键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就是积极的发展“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把其纳入到总体框架中,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进行精心设计和科学性的规划。为发展留学生教育提供机遇。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在近些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和一些发达的教育强国比较依旧处于“逆差”状态。所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课程和评价、办学经验、教育思想和思想观念等,主动面向世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迫切需求,最终推动教育实现国际化转型。因此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开始设立政府奖学金、颁布有关政策,广泛开展合作办学,促进高校留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鼓励沿线国家青年到中国留学,为发展留学生教育提供一定的机遇。“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战略,受到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推动性作用。其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主,通过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无大量专业性人才储备,需各领域人才支撑。作为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只有着力培养熟悉、理解两汉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本土化人才,通过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式,解决当前人口缺口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中常用的一种外交手段,就是留学生教育,实现国家的外交政策,培养出一批知己亲己的国际友人。在中国留学、生活的经历,以及通过了解自己国家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积极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通过对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两汉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促使他们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具有“贯通中外”的优势。留学生回国之后把徐州两汉文化进行传播,高校向留学生讲好中国徐州两汉文化故事,密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故事,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来华留学生把在徐州的两汉文化带回自己的国家,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友华、爱华人士,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3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路径构建

3.1着力优化专业教学设计。高职院校在招生规模有限的条件下,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来华留学生为例,应当科学设置好两汉文化教育课程,突出其“职业性”的办学属性,致力于区别于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兼顾好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课程,加强对徐州高校留学生两汉文化教育课程的建设。通过结合职业院校得天独厚实训条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学科特点,所以基于徐州高校留学生两汉文化教育课程而言,构建匹配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标准,合理安排实践实训教学、顶岗实习,以及专业理论教学等环节。基于徐州高校留学生两汉文化教育,重视“两汉文化”和“语言”两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深化其对我国两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3.2积极拓宽招生和就业渠道。积极借助“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发挥徐州得天独厚的两汉文化区域优势,积极提供留学服务平台和资源,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院校和教育部门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大招生宣传的力度,同时要建立“一带一路”沿线校企合作,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型、职业性的办学特色,订单式培养留学生。完善相关留学信息,重视高校英文网站的建设,为来华留学申请者提供常态、有效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另外,衡量高职院校国际化程度关键指标之一,就是留学生比例,但是应当在重视招生数量、拓宽学生招生渠道时更关注生源质量,更加重视培养高质量留学生。而我国对留学生在华就业问题,在近些年已经做出积极的调整,高职院校要及时通过微信群、校园网等渠道,推送给学生以有效的就业信息,做好资讯的传递工作,适时推动留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徐州两汉文化习俗和面试技巧,以及可靠的招聘信息和渠道,避免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求职失败的问题。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一大制约来华高职留学生教育的瓶颈,就是语言人才的匮乏,懂专业的不会语言、会语言的不懂专业等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应当致力于加强教师国际化水平和能力,为其提供公派留学、海外研修、外语培训的机会,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任教,培养出可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来华高职留学生教育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为我国徐州两汉文化的具体文化、技能、语言等传播搭建良好国际平台,同时推进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培养出“一带一路”技能型人才,为徐州两汉文化的传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4提升服务水平。针对于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应当组织他们进行制度学习,完善公寓日常管理、奖学金评定、学籍管理等规章制度。按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特点,加强相应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沟通技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宗教和礼仪等岗位培训。针对存在的行为不当表现、学业放松等的情况,应当积极重视留学生考核和评价,帮助其分析原因并积极引导,及时发现并干预。针对于徐州高校的来华留学生,应当帮助其尽快融入到当地的两汉文化的氛围中,深受其熏陶作用,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支持留学生加入校内社团和组织,鼓励其多多和中国在校生交流,减少其对我国社会的疏离感,搭建留学生风采展示平台。同时要在学校整体服务体系中,把留学生心理教育教育纳入到其中,积极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给徐州高职院校的留学生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4徐州高校来华留学生两汉文化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