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外文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外文学论文

中外文学论文范文1

(一)战后以至1950、1960年代的作家与文艺社群

1945年以后,大陆学者文人随国民政府来台者众,当时进入台大任教的几位师长,带来了“五四”文学的精神,也开启往后的现代文学之路。最具代表性的,在中文系有台静农,他是鲁迅的学生,来台后虽然转向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但他的小说集《建塔者》、《地之子》,后来也出版了,使读者一窥“五四”遗风。在外文系则以夏济安为代表,他创办《文学杂志》,带动写作风气,影响了当时仍是学生的白先勇等人,也缔造了学院派文学杂志的成果。当时的青年学生辈,有来自大陆的学生,也有台湾本地出生的青年,他们因为进入台大就读,受到这些老师前辈的启发,以及同侪间的鼓舞,纷纷崭露创作的才华,终于成为台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这些学生包括中文系的林文月、叶庆炳、张健、吴宏一、柯庆明,外文系的余光中、白先勇、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王祯和、杜国清、叶维廉等,各自在诗、散文、小说创作方面留下可贵的成果。林文月、叶庆炳以散文著名,余光中参与蓝星诗社的创立,张健亦为蓝星主要成员,杜国清、叶维廉则是笠诗社、创世纪诗社的重要成员。而以白先勇为主的《现代文学》杂志在1960年代创办,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王祯和等人,都是创始社员,共同推动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

(二)文学杂志对现代思潮的译介

由夏济安主导的《文学杂志》创办于1956年9月,而在1960年8月结束。但这份刊物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代表台湾战后初期的文学潮流中,一群学院里的师生对于文学的喜好和坚持,并开辟另一个有别于“战斗文艺”的园地。他们刊登的文稿,除一般创作,文学理论的译介、中西文学的相关论述也相当多,这个现象可以说开创了一种风气,也就是将现代文学的创作和文学理论、西方文艺思潮连结,提供给创作者和读者新颖的观念。以白先勇为主导的《现代文学》深受其师长辈创办的《文学杂志》之启发,该刊在1960年3月到1973年9月共发行51期,由白先勇负责筹措资金,而外文系的几位同学一同写稿、译稿和拉稿。比起《文学杂志》,《现代文学》更强调创新的精神,他们努力介绍各种西方的思潮、创作观念,以便所写的作品可以表达属于现代人的艺术情感;对于西方文学与理论的介绍,《现代文学》更以“专号”的形式推出,除作品翻译外,往往也包括作者生平介绍,并附带加以评论。除创刊号推出“卡夫卡专号”,也曾刊出多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专号,对于艾略特的诗作与诗学,更前后刊出多期。《现代文学》编辑群对文学充满热情与执着,而这些译介,为创作者与读者带来不同的视野,开拓更多元的文学品味。

二、比较文学的学科成立与研究扎根

如上所述,《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以译介外国文学与理论为宗旨,进而启发作家的创作以及解读作品的角度,其实已略具比较文学的雏形。进入1970年代,台大文学院更以三轨并进的方式———成立比较文学博士班、成立比较文学会以及结合《中外文学》,促进了比较文学在台大扎根与茁壮。1970年,台大外文系成立比较文学博士班,推动者是当时文学院院长朱立民与外文系主任颜元叔。但这个博士班不打算走英美文学博士班的路线,反而希望结合外文系与中文系的学术资源,使学生可以同时接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而可以建立具有中国/外国文学双重视野的比较文学研究。纪秋郎、单德兴、李有成、高大鹏、陈昭瑛、古佳艳等,都获得此博士学位,成为外文、中文学界的优秀学者。近年台大外文系虽已将比较文学博士班并入一般博士班,但比较文学仍是其修业与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1973年7月,朱立民等八位外文系学者与叶庆炳等四位中文系学者发起成立“中华民国比较文学会”,并藉此在《中外文学》开始介绍比较文学的观念和发展;譬如《中外文学》创刊号(1972年6月)即刊登李达三著、周树华与张汉良译的《比较的思维习惯》,仿佛已经有所预告,2卷9期则有Al-dridge,A.O.著、胡耀恒译的《比较文学的目的与远景》(1974年2月);其后则陆续有袁鹤翔《中西比较文学定义的探讨》,李达三著、许文宏与冯明惠译的《东西比较文学史的检讨》等文章,一路推进,颜元叔、胡耀恒、朱炎、叶维廉、张汉良、陈慧桦、古添洪等,都是比较文学的旗手。古添洪与陈慧桦编著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6年)、李达三的《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8年)二书,可说是最早结集的相关著作。而叶维廉、古添洪与陈慧桦在东大图书公司主编的“比较文学”丛书,更可说是具体的成果。此外,结合外文、中文两系教授的“中华民国比较文学会”,自1974年8月起对外扩大征求会员,凡大专院校教师和研究生有志于比较文学者,皆可申请入会。而学会也每年度主办国际或全国比较文学会议,开放对外征稿,相关的征稿主题、研究论文也都以专号的形式收录在当期的《中外文学》或另一英文的比较文学刊物《淡江评论》(淡江大学外语学院出版);譬如第4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主题为“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学”(1983年8月),第5届主题为“现代主义与中西比较文学”(1987年5月);第25届全国比较文学会议主题为“灾难、创伤与记忆”(2001年9月)、第30届主题为“认同的变向:全球化时代的主体生成与转化”(2006年5月);无论其主题是企图与中国文学对话,或是呼应世界文学脉动,或是跨领域研究、文化研究,都在带动台湾学界的研究潮流,累积丰富的学术资源。外文系主导的比较文学博士班、比较文学会,再加上《中外文学》,形成了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铁三角。我们也可以发现,就在《现代文学》即将衰退之际,1972年6月,外文系与中文系多位教授共同发起创办一份新的刊物《中外文学》。这些学者包括外文系朱立民、侯健、齐邦媛、颜元叔、胡耀恒与中文系郑骞、叶庆炳等人;而该刊自创刊以来,迄今一直稳定出刊,在台湾学术界已占有关键性的位置。《中外文学》创刊初期,系以颜元叔为主导人物,他引进新批评,在第一期至第四期,藉由《细读洛夫的两首诗》,掀起一串现代诗论战;而后又连续登载王文兴小说《家变》,并举行座谈会,引起各方注目、论辩,具体呈现学界与读者大众对这篇小说褒与贬的两极化情形,也为现代主义小说的读者反应留下珍贵的纪录。《中外文学》也曾连载林文月翻译的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书,引起很大的回响。该刊既命名为“中外”文学,除了对外国文学以及理论的译介,当然也兼纳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论文。除现代文学研究外,也有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属于中国文学本身的研究模式,例如作家传记考述、作品流派、文学史研究,另外更为突出的则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例如张汉良的《“杨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结构》(1975年4月),系以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研究古典小说“杨林”、“枕中记”系列故事,这种研究视角深深地影响了此后台湾学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具体实践。综览《中外文学》的文章,可知其编辑和登稿的方向,和“比较文学”在台大外文系的扎根与开展着实有密切的关联。《中外文学》在1980年代以后,逐渐聚焦在对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介绍,例如精神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后殖民等理论,透过专题邀知名学者撰稿,无论是就理论观念加以译介,或是以文学作品为例实际操作,都成为后来者追摹的范例,也大大助长了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风气。

三、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作家的培育,本不限于任何科系,但因为小说家白先勇、王文兴等人的光环,“作家都是出自外文系”的说法也流传一时。然而随着中文系现代文学课程的增加与写作风气渐盛,出身中文系的作家,以及投入现代文学研究的中文系学者,也日渐增多,“现代文学”遂形成中文系学术传统的脉络之一;这方面,曾任系主任的叶庆炳教授实有开创性的贡献。而当代年轻一辈的作家譬如散文家陈幸蕙、简,小说家郝誉翔、黄锦树,诗人陈大为等,都是台大中文系毕业。在外文系方面,虽以外国文学课程为主,但中文、外文两系常有合作开课的例子,如外文系王文兴所授的现代小说、王建元所授的文学批评、齐邦媛所授的高级英文(讲授英美小说与诗)等,系为中文系而开;中文系也长期为外文系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因此除了在文学杂志上的通力合作,在课程、师资的援引上,中文与外文两系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担负文学教育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8月,台大成立台湾文学研究所(简称台文所),因为课程设计与发展方向的关系,进入台文所的学生,不乏已经有现代文学作品集出版,或是已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加上各教授的专业取向,台文所加入了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阵容。按,台湾文学的发展,于史可考者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除1930、1960年代是现代主义兴盛时期外,台湾文学的多元性,以及与日本文学、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关联,都可以从中发掘比较文学的议题。是故,台大教授对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除了前文所介绍外,近年可以看到的是,中文系何寄澎的现代散文研究、陈翠英的现代小说研究、外文系廖炳惠的后现代研究、廖咸浩的文艺/社会思潮研究、张小虹的性别/同志文学研究、流行文化研究,刘亮雅的台湾后殖民小说研究、朱伟诚的同志文学研究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而台文所教授对于现代文学研究可说更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柯庆明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郭玉雯的张爱玲小说研究,王文兴小说研究,梅家玲的现代小说研究、眷村小说研究,以及洪淑苓的现代诗、女性文学研究,都已出版相关的学术论著。另外,黄美娥的日治时期台湾通俗文学研究、张文薰的日治时期台湾新文学研究以及苏硕斌的台湾都市文化与文学研究,也都为现代文学研究扩充了领域与视角。

四、结语

中外文学论文范文2

一、现代文学作家、社群与思潮

(一)战后以至1950、1960年代的作家与文艺社群当时的青年学生辈,有来自大陆的学生,也有台湾本地出生的青年,他们因为进入台大就读,受到这些老师前辈的启发,以及同侪间的鼓舞,纷纷崭露创作的才华,终于成为台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这些学生包括中文系的林文月、叶庆炳、张健、吴宏一、柯庆明,外文系的余光中、白先勇、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王祯和、杜国清、叶维廉等,各自在诗、散文、小说创作方面留下可贵的成果。林文月、叶庆炳以散文著名,余光中参与蓝星诗社的创立,张健亦为蓝星主要成员,杜国清、叶维廉则是笠诗社、创世纪诗社的重要成员。而以白先勇为主的《现代文学》杂志在1960年代创办,陈若曦、王文兴、欧阳子、王祯和等人,都是创始社员,共同推动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

(二)文学杂志对现代思潮的译介由夏济安主导的《文学杂志》创办于1956年9月,而在1960年8月结束。但这份刊物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代表台湾战后初期的文学潮流中,一群学院里的师生对于文学的喜好和坚持,并开辟另一个有别于“战斗文艺”的园地。他们刊登的文稿,除一般创作,文学理论的译介、中西文学的相关论述也相当多,这个现象可以说开创了一种风气,也就是将现代文学的创作和文学理论、西方文艺思潮连结,提供给创作者和读者新颖的观念。以白先勇为主导的《现代文学》深受其师长辈创办的《文学杂志》之启发,该刊在1960年3月到1973年9月共发行51期,由白先勇负责筹措资金,而外文系的几位同学一同写稿、译稿和拉稿。比起《文学杂志》,《现代文学》更强调创新的精神,他们努力介绍各种西方的思潮、创作观念,以便所写的作品可以表达属于现代人的艺术情感;对于西方文学与理论的介绍,《现代文学》更以“专号”的形式推出,除作品翻译外,往往也包括作者生平介绍,并附带加以评论。除创刊号推出“卡夫卡专号”,也曾刊出多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专号,对于艾略特的诗作与诗学,更前后刊出多期。《现代文学》编辑群对文学充满热情与执着,而这些译介,为创作者与读者带来不同的视野,开拓更多元的文学品味。

二、比较文学的学科成立与研究扎根

如上所述,《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以译介外国文学与理论为宗旨,进而启发作家的创作以及解读作品的角度,其实已略具比较文学的雏形。进入1970年代,台大文学院更以三轨并进的方式———成立比较文学博士班、成立比较文学会以及结合《中外文学》,促进了比较文学在台大扎根与茁壮。1970年,台大外文系成立比较文学博士班,推动者是当时文学院院长朱立民与外文系主任颜元叔。但这个博士班不打算走英美文学博士班的路线,反而希望结合外文系与中文系的学术资源,使学生可以同时接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而可以建立具有中国/外国文学双重视野的比较文学研究。纪秋郎、单德兴、李有成、高大鹏、陈昭瑛、古佳艳等,都获得此博士学位,成为外文、中文学界的优秀学者。近年台大外文系虽已将比较文学博士班并入一般博士班,但比较文学仍是其修业与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1973年7月,朱立民等八位外文系学者与叶庆炳等四位中文系学者发起成立“中华民国比较文学会”,并藉此在《中外文学》开始介绍比较文学的观念和发展;譬如《中外文学》创刊号(1972年6月)即刊登李达三著、周树华与张汉良译的《比较的思维习惯》,仿佛已经有所预告,2卷9期则有Al-dridge,A.O.著、胡耀恒译的《比较文学的目的与远景》(1974年2月);其后则陆续有袁鹤翔《中西比较文学定义的探讨》,李达三著、许文宏与冯明惠译的《东西比较文学史的检讨》等文章,一路推进,颜元叔、胡耀恒、朱炎、叶维廉、张汉良、陈慧桦、古添洪等,都是比较文学的旗手。古添洪与陈慧桦编著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6年)、李达三的《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8年)二书,可说是最早结集的相关著作。而叶维廉、古添洪与陈慧桦在东大图书公司主编的“比较文学”丛书,更可说是具体的成果。此外,结合外文、中文两系教授的中华民国比较文学会,自1974年8月起对外扩大征求会员,凡大专院校教师和研究生有志于比较文学者,皆可申请入会。而学会也每年度主办国际或全国比较文学会议,开放对外征稿,相关的征稿主题、研究论文也都以专号的形式收录在当期的《中外文学》或另一英文的比较文学刊物《淡江评论》(淡江大学外语学院出版);譬如第4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主题为“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学”(1983年8月),第5届主题为“现代主义与中西比较文学”(1987年5月);第25届全国比较文学会议主题为“灾难、创伤与记忆”(2001年9月)、第30届主题为“认同的变向:全球化时代的主体生成与转化”(2006年5月);无论其主题是企图与中国文学对话,或是呼应世界文学脉动,或是跨领域研究、文化研究,都在带动台湾学界的研究潮流,累积丰富的学术资源。外文系主导的比较文学博士班、比较文学会,再加上《中外文学》,形成了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铁三角。

我们也可以发现,就在《现代文学》即将衰退之际,1972年6月,外文系与中文系多位教授共同发起创办一份新的刊物《中外文学》。这些学者包括外文系朱立民、侯健、齐邦媛、颜元叔、胡耀恒与中文系郑骞、叶庆炳等人;而该刊自创刊以来,迄今一直稳定出刊,在台湾学术界已占有关键性的位置。《中外文学》创刊初期,系以颜元叔为主导人物,他引进新批评,在第一期至第四期,藉由《细读洛夫的两首诗》,掀起一串现代诗论战;而后又连续登载王文兴小说《家变》,并举行座谈会,引起各方注目、论辩,具体呈现学界与读者大众对这篇小说褒与贬的两极化情形,也为现代主义小说的读者反应留下珍贵的纪录。《中外文学》也曾连载林文月翻译的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书,引起很大的回响。该刊既命名为“中外”文学,除了对外国文学以及理论的译介,当然也兼纳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论文。除现代文学研究外,也有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属于中国文学本身的研究模式,例如作家传记考述、作品流派、文学史研究,另外更为突出的则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例如张汉良的《“杨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结构》(1975年4月),系以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研究古典小说“杨林”、“枕中记”系列故事,这种研究视角深深地影响了此后台湾学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具体实践。综览《中外文学》的文章,可知其编辑和登稿的方向,和“比较文学”在台大外文系的扎根与开展着实有密切的关联。《中外文学》在1980年代以后,逐渐聚焦在对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的介绍,例如精神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后殖民等理论,透过专题邀知名学者撰稿,无论是就理论观念加以译介,或是以文学作品为例实际操作,都成为后来者追摹的范例,也大大助长了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风气。

三、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作家的培育,本不限于任何科系,但因为小说家白先勇、王文兴等人的光环,“作家都是出自外文系”的说法也流传一时。然而随着中文系现代文学课程的增加与写作风气渐盛,出身中文系的作家,以及投入现代文学研究的中文系学者,也日渐增多,“现代文学”遂形成中文系学术传统的脉络之一;这方面,曾任系主任的叶庆炳教授实有开创性的贡献。而当代年轻一辈的作家譬如散文家陈幸蕙、简,小说家郝誉翔、黄锦树,诗人陈大为等,都是台大中文系毕业。在外文系方面,虽以外国文学课程为主,但中文、外文两系常有合作开课的例子,如外文系王文兴所授的现代小说、王建元所授的文学批评、齐邦媛所授的高级英文(讲授英美小说与诗)等,系为中文系而开;中文系也长期为外文系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因此除了在文学杂志上的通力合作,在课程、师资的援引上,中文与外文两系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担负文学教育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8月,台大成立台湾文学研究所(简称台文所),因为课程设计与发展方向的关系,进入台文所的学生,不乏已经有现代文学作品集出版,或是已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加上各教授的专业取向,台文所加入了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阵容。按,台湾文学的发展,于史可考者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除1930、1960年代是现代主义兴盛时期外,台湾文学的多元性,以及与日本文学、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关联,都可以从中发掘比较文学的议题。是故,台大教授对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除了前文所介绍外,近年可以看到的是,中文系何寄澎的现代散文研究、陈翠英的现代小说研究、外文系廖炳惠的后现代研究、廖咸浩的文艺/社会思潮研究、张小虹的性别/同志文学研究、流行文化研究,刘亮雅的台湾后殖民小说研究、朱伟诚的同志文学研究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而台文所教授对于现代文学研究可说更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柯庆明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郭玉雯的张爱玲小说研究,王文兴小说研究,梅家玲的现代小说研究、眷村小说研究,以及洪淑苓的现代诗、女性文学研究,都已出版相关的学术论著。另外,黄美娥的日治时期台湾通俗文学研究、张文薰的日治时期台湾新文学研究以及苏硕斌的台湾都市文化与文学研究,也都为现代文学研究扩充了领域与视角。

四、结语:展望

历年来的台大师生藉由现代文学创作、译介与发行文学刊物的成果,和台湾文坛产生密切的互动,在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上更有开创性、主导性与关键性的位置。现今,为了促进现代文学研究,总图书馆也积极展开作家手稿资料的典藏工作;目前已有王祯和、王文兴、林文月与叶维廉等作家的手稿典藏。而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也已成为学术研究的常模,相信台大教授与研究生将秉此深厚的人文传统,在新世纪共同勾勒出台大、现代文学、比较文学以及文学史的复杂网络。

作者:洪淑苓 单位: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与中文系合聘教授、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

(二)

一、清代性灵学派的主要理论

袁枚等性灵派诗人强调自我,他强调“神气孤行”就是以“我”的“神气”出发,来做到统帅一切,并且能做到驾驭一切,将“我”看成是世界的所在。在袁枚所创作的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也是自我,也就是诗人需要具有天生的心理能力。同时,袁枚还强调诗人具有天生的心理能力,通过天生心理能力,代替艺术确定规则。但是,袁枚在强调天才的同时,却将“诗”、“学”与“书”对立起来,还将“学问”与“天才”对立,其诗说在重视天分的情况下,过分强调“天分”,走上了轻视、否定学问的困境。

二、清代性灵学派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一)现代文学时期“性灵说”的发展

1、以进化论为基础创建“性灵说”。

进化论是西方理论,在19世纪传入中国之后对现代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化论指出人的性欲与情欲为基本动物性诉求,不应该成为遭到批判的对象,应该是理直气壮的,在新文学运动时期它是人的解放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如周作人《人的文学》主要是从人的个性解放以及人的解放的层面上看,具有重要的价值。依托进化论为基础的“人性论”为根本的现代性灵文学,重视人的享受与快乐的问题,在面对具体的事物时,都是致力于经营人的精致生活,体现了现代性,是一种注重人性为根本的新性灵文学。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不能只是停留于动物的层面,而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不断进化,比动物更懂生活,这导致人和动物之间的差距越来越远,人需要变成有尊严之人,并且具有人的资格,人的解放是为了更好响应人内在生活,为了占得人的位置与获得人的资格而不断加以努力。并且还为人的解放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也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完全没有约束的,成为动物。林语堂等在《论小品文笔调》中倡导的性灵文学,虽然主要是在文学方面要注重抒情,接近人情,然而这种情既出自生物性,并且又超出了生物性感情。林语堂等人在大力倡导性灵的时候,又积极向人们介绍孔子,甚至将孔子作为性灵的“大护法”,其笔下的孔子是个性鲜明、丰满有人情味的孔子。所以,在林语堂看来,性灵和孔子是并不矛盾的,是贴近人情之下,性灵文学和孔子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2、“性灵”内涵的新发展。

林语堂等人对“性灵”的内涵有了新的阐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性灵是以个性作为基础的。性灵作为个性表现的文学,如果没有个性的话,就不会有任何性灵可讲。从哲学的视角来看,个性是和共性相对的,形成一对范畴,是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特殊、个别性质,是让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从心理学层面上来说,个性指的是人格,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过社会实践来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与倾向性。林语堂《我们的态度》、《论幽默》强调的性灵是综合了上述两个方面的意义,在文学上积极发挥个性特色。在日常的生活中,指出某个人有个性,另外的人没有恶搞型,指的是在做事、为人、语言等方面表现出的独有的特点,注重的是与别人相比展现出来的独到个性;说某一人没有个性的话,就是因为这个人的个性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和其它任何一个人来讲是都可以的,人们从这一个性内就不能分辨那就是他自己。但是性灵强调的个性指的是不同于另外一个人、独有的个性。具有这一意义上讲的“个性”,才能将其称之为是性灵。林语堂通过个性来谈性灵,将性灵创建在个性基础上,简洁明了,既提升了对清代性灵的现代阐释,并且又进一步提升了宣讲的力度,推动性灵实现大众化。第二,性灵为个性无障碍自由的表现。个性无障碍自由的表现就是要做到独抒性灵,并且不能拘于格套。在文学上强调发挥个性,这被称之为是心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直截了当来讲那就是个性。当个性与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成为性灵,所以,性灵是文学性术语,在文学内能自由表达人真实个性,在文学上就是一种写作技巧。第三,将幽默融入到性灵旗下。现代文学大家林语堂的《幽默杂话》、《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等指出,幽默和性灵是经由道家的中介有机结合在一起。林语堂认为幽默是源自道家,这样性灵就和幽默有了同样的源流。同时,这实际上是林语堂为幽默正名,证明幽默在传统文化内是有基础的,幽默实际上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语堂指出幽默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多情而重智。在《新旧文学》中,林语堂认为智慧为幽默出现的必要条件。然而,只是具有智慧还不能产生幽默,幽默为从容不迫的态度,是对人生的批评,这是带有温厚的、具有人情的,超脱并具有悲天悯人的理念,具有同情心,是含泪的微笑。从这一层面来讲,幽默也是主张性灵的。二是和道统之间的对立。和道统产生对立,这是由幽默是人情的特点来决定的。幽默是从超脱派内的道家学派出现的,和道统是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性灵和道统的对立主要是是否接近人情,实际上幽默是接近人情,而道统却与之相反。林语堂认为幽默是谈了些近情的话。三是写实性。林语堂在《论幽默》中认为,幽默是采用实话的方式表达好幽默,这是合情合理的,出人意外主要是能表达人们所不敢说的。世人喜欢说一些合理的假话,这是不值得奇怪的,只要是有一个人能用老实话说出,就会让人哄堂大笑,他还创作了《论语》杂志来倡导幽默。

(二)语录体和笔调说的出现

1、语录体的出现

林语堂提倡语录体,这是针对白话文的弊端提出来的,这是为了更好纠正白话文的弊端。林语堂在《论语录体之用》中指出,语录体实际上就是话怎么来表达,就怎么去创作。事实上,林语堂提倡创作语录体是为了注重自然率真的写作方式,这和强调性灵的文学理念是一致的。语录体还需要做到文字的简练,但是又不能和文言文那样难懂。从实践上来说,语录体就是做到像说话一样来进行创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林语堂倡导的语录体是不直接反对白话,相反,是为了有效维系白话文的基本精神。在新文学运动中,胡适认为在提倡白话文的时候,将白话作为所有文学的唯一工具,根本目的是为反对文学创作的韵律、用典等多个方面的束缚,而出现像说话一样得去创作的自由表达的作文模式。林语堂倡导这一语录体,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该目标。但是和新文学运动之初的情况所不同的是,胡适能通过倡导西方的欧化语言来更好的加快文言文的解体,推动了白话文学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解放,但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之后,白话文的发展受到了新的束缚,过分的欧化成为了主要的特点。林语堂认为当时的欧化已经成为限制白话文发展的屏障,已经限制了白话文的表达,成为人的性灵的束缚。林语堂提倡的语录体是为了抒发人的性灵才出现的问题,并且能有效纠正白话文过于欧化的毛病。

2、笔调说的出现

笔调说实际上是现代文学中倡导性灵的学者,为了更好配合性灵说才提出的。林语堂在《说文德》中指出,主要是有性灵就会造就“个人笔调”,这实际上是现代散文技巧,该技巧将情感和议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风格,该风格形成个人笔调后,就能在文章中去议论情感,这一情感是靠让性灵得到解脱后才出现。在之后的《论语》(下)中指出,个人笔调从本质上来讲,是适应性灵之后获得的结果,去想办法解脱性灵,这正是性灵说的重点。之后,林语堂在《发刊<人世间>意见书》中还倡导闲适笔调、小品文笔调等,不管是现代性灵派倡导的个人笔调,还是小品文的笔调,都归为一点,那就是去抒发人的性灵,并能表现人自身的个性,做到语出性灵,实现无拘无束的目标。总之,清代文坛中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的“性灵学派”,主张以“情欲”为内容的真性情,“性灵说”强调“真”,性灵学派诗人强调表现自我。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大家林语堂等学者进一步诠释了“性灵说”,推动了性灵说的发展,以进化论为基础创建“性灵说”,演绎“性灵”新内涵,为了配合性灵说,出现了语录体和笔调说,所有这些都能看作是清代性灵学派对推动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作者:林茂森 单位:福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三)

一、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即《新青年》),标志着中国新文化动开始。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对当时中国整个社会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一时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构成了坚实的基础。主席曾经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社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新青年》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发表了众多俄国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理论文章。而之后又涌现出大量关于新文学的理论和创作实绩,因此,在传统上我们将1917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五四新文学运动一开始,国内就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随着深入发展,《新青年》的作家队伍开始分化。、陈独秀作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坚持将《新青年》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直到1923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这一时期,等人已经提出新文学运动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要无产阶级化。恽代英、邓中夏等早期共产党集结在1923年创办的《中国青年》,掀起一次倡导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学的高峰。第一个十年是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十年,新文学在这十年的发展除了是与旧文学的决裂,更是对下一个十年作为主流思潮起到了理论铺垫和准备作用。

二、第二个十年(1928年~193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关键的十年。这十年有众多的文学思潮: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海派商业文学。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全体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陷入了深深的苦闷和彷徨,他们需要一种理论武器作为指导思想,将他们指向正确的价值观。1928年,太阳社成立和早期倡导浪漫主义的文学研究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这样适应了大革命失败后复杂的现实斗争和无产阶级单独领导革命的需要,进而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在太阳社成员与鲁迅、茅盾论战中,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鲁迅、茅盾五四时期的作品无法满足当下的战斗需要,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之后鲁迅和茅盾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学习下,有理有力地进行了反击,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再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教条,经过这次的大讨论,使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界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提升了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了解。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左翼作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批判了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和反动的文艺思想,打退了它们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进攻,捍卫了文学的阶级性和无产阶级在文学事业的领导权,使革命文学在斗争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左联提出文学大众化,介绍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方法,在左联的领导下,作家们创作了大量革命文学作品。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这一时期成为文学思潮的主流。

三、第三个十年(1938年~1947年)

这十年是中国最苦难的十年,这一时期,全中国被分为几片不同的统治区域: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作家们在这十年的作品也分成几种类型。抗战初期,抗日救国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内容:有歌颂前线将士英勇抗日的作品、有鼓励民众奋起反抗的作品,作品中充满了对未来胜利的信心。这一时期,作家们的创作与大众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文艺属于人民的践行。抗战相持阶段,作家们的作品有的开始揭露抗战中社会的黑暗,有的则开始讨论中国文学未来发展的道路。在国统区,揭露黑暗成为作家作品的主要内容。在沦陷区,爱国作家在日寇的铁蹄下,创作出民族精神鲜明的作品。在解放区,解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家的作品呈现出大众化特色。1942年,在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大讨论中,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光辉和战斗威力,对中国现代文学以至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与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指导中国革命文学的纲领性文件,使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使它与人民相结合并成为人民的文学的,是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的意义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来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文艺发展中的问题,总结了“五四”以来革命文艺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特别是提出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解决了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和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解决了革命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等问题,对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讲话》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讲话》思想指引下,中国现代文学跃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四、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现代文学

(一)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创作指导思想上,中国现代文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指导下,真正彻底地解决了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和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五四新文学运动承担着反帝反封的任务,但作家创作与人民存在严重脱节。最终,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了这一问题,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该怎样为人民服务。

中外文学论文范文3

 

2011年6月20日,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国际学术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马克思主义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中心协办。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南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研究所、杂志社近25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在主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的统领下,就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他文艺流派、中国当代文论建构、中西文论比较研究、现代传媒、网络文学与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等论题进行深入讨论与对话,对当前我国文艺理论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   一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他文艺流派的讨论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依然是当前文艺学研究的重点,参会学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他文艺流派的关注热度不减。高建平就消费社会和电子媒介冲击下的艺术如何寻找新的意义进行了思考,指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想尽管因社会背景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却有着自身的连续性和共同性,应该坚持一种介入的艺术观,使美学回归到批判的立场。金雅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化建设问题的精神和论断在当代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应该以世界视野发展民族文化,以辩证扬弃的胸怀建设民族文化,高度重视以艺术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文化的独特属性及其价值。冯宪光指出中国学界的流行观点是只有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才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因而“西马非马”的问题一直没有充分讨论。他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指出西马理论家从资本掌控着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现实出发来研究不断演变的文化与文学,坚持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全面异化进行不懈批判,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始终未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线。赵毅衡从符号学出发,提出一般叙述学的几个可能的出发性课题,如虚构性/事实性叙述区分,记录性/演示性/意动性的基本分类,叙述的复合媒介之间的互动方式等,并提出合一叙述者的基本形态,及其各种可能的变形。张永清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形态的建构做出了深入分析。谭好哲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问题与方法,对当代学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陆建德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学修养的问题。支宇以实证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的合法性与象征资本做了深入研究。徐行言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表现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共识与分歧,澄清了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   二对中国当代文论建构的讨论   西方文论对中国当代文论建构影响深刻。朱立元概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及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实践美学的主要局限,说明了在当代语境中实践存在论美学提出的现实背景及实践论美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朱先生认为中国当代美学走向实践美学只是拓展实践美学、建设和推进当代美学的诸多尝试和努力的一种。美国学者张英进回顾了近年来有关空间、地点的社会理论并思考了全球化对国家、地区与地方等概念的影响,提出面对全球———本土流动的变化多端的风景,重新定位当代文化,探索文化人在不同规模与不同领域内所采用的多种立场与策略。姚文放重新阐释了文化政治的概念,从后阶级政治/阶级政治、微观政治/宏观政治、审美政治/实践政治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探讨,在每一个维度上,“文化政治”概念的内涵都可以在与社会政治概念的相互参照中得到揭示。许明指出在消费至上、GDP主义愈演愈烈的现状下,我们的国民精神正遭受着物欲的消磨和资本的腐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千年文化需要现代化的路径重新开启,西方现代性的东移也要因地制宜,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重新思考、重新表述的新局面。因此,这个时代的仁人志士需要建设一种新的理性立场。这种新的理性精神是一种文化价值,是当代中国应该有的而不是已经有了的一种人文理想。陶东风论述了现代性反思之神学维度和后学维度在余虹那里并不是和谐共处,而是有着张力,进而全面介绍了余虹的为人为学,对余虹进行了悼念与追思。张荣翼从几个方面对文学知识的合法性进行分析,首先辨析文学知识的普适性和历史性,前者是超越地区、民族乃至历史的,具有普遍有效性,后者则表明文学知识产生于一定历史阶段,并且在历史的特定阶段才有意义。其次,文学知识具有超越个人的学科性,同时它需要研究者的个人感受而不是纯粹实验性质的。再次,文学知识的对象是文学,可是在对文学的关注和言说中,贯穿着对于话语权力的争夺。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论者最后在文学知识的效用合法性与体制合法性的关系上进行了总结,前者是文学知识的目标,但往往后者才是文学知识建构的基础。靳大成以刘师培和章太炎为例论述两人既继承了中国学术传统又受到西方现代学术的洗礼,追述了刘师培与章太炎的文学理论研究的历史状态。彭修银论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结构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哲学基础的支撑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实践性张力、包容吸纳张力。高楠概括了中西马克思主义的差异,说明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实践论基点。刘方喜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角度研究当代“符号经济”及其中的文艺、文化,以“符号经济”为理论焦点,揭示“符号经济”无度扩张带来的政治后果与生态后果。阎嘉认为在今天文学思想和理论极为混乱的语境之中,急需强调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和体制性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国当代文论的母体,在全球化的今天理应继续关注和进行深入探讨。李天道认为中国古代美学的意境说注重言说的心灵性、游移性、模糊性和点悟性,倾向于意境营构的诗意性和开放性,以意境构筑的姿态强调意境构筑的张力和弹性,追求意在言外。吴兴明指出在上古时期“兴”主要是一种以《诗》进言的活动,其后的种种变迁系由此活动演化而来,因此,把“兴”作为一个言语行为的类型来分析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单正平认为现在的文艺学需要抛弃三个东西:体系意识,真理信仰,权威幻觉。他认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应在五个大的领域进行:其一,中国新文学开始于梁启超提倡的新民说与小说界革命。其二,新小说来自西方,翻译西方小说实际是中国新小说的开端,因此,中外文化或中西文明的翻译交流成为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其三,与翻译密切相关,白话文也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大理论问题,文言与白话之争未能受到文学理论家的重视。其四,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现代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把建构中国历史作为自己的重大使命,现代早期小说家是以史家自命的。其五,文学批评的方法问题。#p#分页标题#e#   三对中西文论比较及跨学科研究的讨论   与会学者就中外文论的交流与共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讨论,曹顺庆教授的论文《中外文论比较新视野》指出了中西文学、诗学比较的学科理论合法性的问题,指出当前学界忽视了中西文论比较的另一重要维度,即:异。曹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美国比较文学学者韦斯坦因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文化不具备可比性。而在当前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无论是注重实证的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还是注重类同性的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二者都是从同出发,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强调同源性,美国学派平行研究注重类同性。同样,国内学者钱钟书也非常注重“同”,用钱先生的话来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显然,中西文论之间是有共通性的,不同文明之间具有可比性,但仅仅强调同是不够的。曹教授指出,关于当代西方文论与我国文论之间有无可通约性的问题,学界是有不同看法的,到底通约还是不通约?钱钟书先生认为是可以通约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张隆溪写了一本书《道与逻各斯》就是建立在可通约性的基础上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不可通约,余虹写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说的就是中西方文论不可通约。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对钱钟书先生首次提出了批评,他认为钱先生只讲同不讲异,忽略了异是一个重大失误。于连对钱先生的批评有无道理,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我们应当将差异性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可比性内涵当中,惟此,才能为中西比较文学与文论在学科理论的高度建立合法性。我们提出变异学这样一个概念,为中西比较诗学建立学科理论的合法性。   曹顺庆教授谈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外文论研究如何深化,这是一个建设性的问题。其一是研究领域的更新。原来的中西诗学主要是古代的和古代的比,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做得较少。其二是中外文论影响关系的梳理及当代有关学者的理论的重要突破。其三是中国与世界学术前沿的问题。曹教授讲了以下三点,一从影响研究看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的建构,指出以往学界很少将目光关注到中外文论有影响关系。如两个大哲学家笛卡尔、莱布尼茨曾指出中国思想对西方的影响,促使了西方多种学术的方方面面的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思想本来就是西方现代思想的摇篮之一,西方文化也是多元化的,跟中国文化是一样的,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曹教授提出,跟中国文化有影响关系的西方哲学家思想及思潮,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中国古代文论受西方文论的影响,这个方面案例很多。中国古代文论有论、有批、有评,但是批评两个字放到一起是从西方学来的,我们整个从名称到体系都是从西方来的,所以中国文学批评这门学科是建立在西方影响的基础上的。包括从王国维到刘若愚用西方文论来批评中国文论,我们当代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来定义我们的文学,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文论作为一个普适性的东西来应用,但是,这个西方也是一个有影响关系的西方。综上所述,当代西方文论光怪陆离,但其中不乏中国文论与中国文化的因素,探讨这样一个关系,加强对话意识,进一步清理他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加以比较,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收获。中西方的文论要求交流与对话,其中一条就是西方文论中国化。二从平行研究看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对话的意义,曹教授认为不要局限于为比较而比较,为对话而对话,而是通过对话解决世界学术前沿的问题。另外,中国文论还有影响变异,随着影视传媒的发展,图像化存在逐渐取代语言文化艺术,西方学者曾说随着图像化时代的到来,文学即将死亡,这是希利斯•米勒说的,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中国古代文论并不过分地依赖语言文字,道可道,非常道的最有效方法是立象尽意,也就是通过图像来解决语言问题。这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立象,另一个通过语言描绘出来的形象,立象尽意的图像化方法走上了一条诗性化的道路。庄子讲哲学是形象化地讲,中国文论走向图像化的道路。二十四诗品更如此,通过这种比较或许可以发现图像化时代文学起死回生的新路径。诸如此类,皆可以打开我们进行中外文论比较研究的视野,为当代文论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香港学者丁尔苏的发言《中西符号理论之沟通》指出了符号学理论在中西皆源远流长,但在20世纪之前双方的互动不多,20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中西符号理论之间的对话及互动提供了可能,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的理论就可以借来研究中国文字,而中国学者钱钟书的修辞学理论则可以运用于在西方正在走红的认知科学。这种跨文化的双向阐释与互动正在给中西文论带来新的机遇与启示,对中西当代文论建设起到推动作用。邓军海认为我国学界许多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或中国美学的探讨是建立在中西对立的理论预设上的,而中西对立的理论框架只是近代历史的特定产物,现在正是对这一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和质疑的时候。黄念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人文关怀的融通与差异,指出厘清其同与异对于建构当代中国文论有重要意义。   朱志荣指出了邓以蛰所受的西方影响及其将西方影响运用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如邓借鉴克罗齐的直觉表现来解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气韵和性灵等,并在克罗齐历史“复活”论思想的影响下提出“境遇”论思想,激活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其目的在于最终回归中国学术传统,达到中西诗学相互观照。   四对现代传媒、网络文学与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讨论   随着技术对文学领域的渗透及传媒网络的发展,网络小说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台湾学者侯作珍在大会上作了《宅男白日梦,都市恐怖病:论九把刀网络小说中的恋尸癖人格》的报告,指出继痞子蔡之后九把刀创作的恐怖小说再领创作风潮,九把刀小说中出现的暴力病态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破坏性人格。欧阳友权指出网络文学用新的技术逻辑解构传统的价值理念,网络的草根情怀介入“新民间文学”的大众狂欢,以开放的话语权解放了文学生产力,但其所导致的平庸崇拜可能颠覆传统文学的价值、崇高与经典性,这种状况让人喜忧参半。文学如何在网络时代重塑自己新的意义模式,是当代学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网络文学对价值取向的自逆式消解是今日媒介文化的表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调适网络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单小曦从文艺学的角度对数字文学的生产类型、文本观照、意义生产、审美向度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拓展了文艺学研究的疆域。陈定家指出,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史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文学与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媒介绝不只是文学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作品及传播来说,媒介也不只是作品贮存的载体与流布的通道;对于读者来说,媒介也不仅仅是认识理解文学的门径与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媒介作为文学跨时空传播的物质载体,它们既是文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也是文学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托,而且还是艺术理念与审美精神的寄身寓所。媒介在与文学长期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已日渐深入地由形式因素转化为文学的内容与本质因素。此外,江伟娇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对网络文学进行了探讨,李金来则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网络文学进行批判,进而使我们充分地认识网络文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及其未来走向。李明洁提出网络写作的发展促使文学的言语行为变异,导致了社会性言语行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异,“网话文”异军突起,网络文学引起的文学转型已经呈现出新的“语言转向”的征兆。#p#分页标题#e#   本次会议立足现实,放眼全球,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既关注世界学术前沿又具极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与会学者就以上重要论题展开充分的交流与对话,从不同角度发表各自的深刻见解,显示了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活力与热情。会议所取得的丰硕学术成果将对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中外文学论文范文4

在讲清楚这个问题前,我想介绍一下创意写作。创意作文的提法,来自创意写作的启发。创意写作是英语国家开展了100年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文学教育。它首先是在高校里进行的,因为20世纪之前英美国家高校的英语系长期以“古典文学”为正宗,学生必须学习古希腊文、拉丁文,阅读《荷马史诗》、莎士比亚著作等,就像中国高校的中文系也是以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和古汉语为正宗一样,读古典文学、学习古典语言是英美国家高校英语系的主科。通过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学生会有比较扎实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底蕴。但古典文学的教学强调的是记忆,而且经典是不容篡改的,因此这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与现实脱节,尤其与日益变化的现代化步伐和日益丰富的社会文化场景脱节。最主要的是,以古典文学为主的教学,偏重于阅读,不注重写作,因此很多英美国家高校英语系毕业的学生缺乏写作能力。同样,中国高校的中文系也存在这个问题,长期对写作课不重视,学生不会写作,更不会文学创作。“中文系不必要培养作家”这种观点比较普遍,但非常传统、落后,对中文专业人才培育的看法失之偏颇。其实,中文专业教育包括三部分:一是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这主要依赖中外文学史、文学理论和语言学类课程的学习;二是中外文学经典阅读课的学习,阅读与鉴赏结合,让学生学会感悟文学,理解其他文章,并能对经典作品进行很好的解读;三是论文和作品的写作。写作是实践,是创造,也是潜能的激发、想象力的张扬,当然也是情感的释放。但目前,中国高校中文专业普遍缺乏第三部分课程,即缺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即便很多高校的中文专业研究生招生,也不考写作。不重视写作课程,不开设写作课程,也不注重对学生文字创造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中文专业教育的大问题,也影响了中文专业教育的质量。英美国家高校的创意写作就是在认识到传统英语系教育重知识、轻技能的问题后,才在课程改革驱动下设置的。可见,创意写作是课程改革的产物,是对传统语言文学教育的补充、修正和变革。创意写作就是创造性的写作,它是充分释放写作者的自由,并在激发潜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字创造。创意写作求新,因此要突破常规,它不是主题写作,不是命题作文,也不是模式作文。

对创意作文的理解,要建立在理解创意写作的基础上。理解了创意写作,就等于理解了创意作文。那具体怎样理解创意作文呢?什么样的作文才算是创意作文呢?这里,先来看看传统的作文。传统的作文,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种类型。教师教作文,一般采用示范作文教学,即拿出一篇示范作文,通过讲解其特点和长处,让学生了解作文的规范和形式。示范作文一般符合“凤头、猪肚、豹尾”的特点,而且记叙文一般要写“好人好事”,不强调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出发;议论文要表达正确的观点和升华主题,论证时要用事实、名人语录和名家故事来做论据;说明文则是对某一事物特征的描述,变成了介绍性的应用写作。传统的作文考试一般也是有模式的。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一般是材料作文,即根据一个给定的材料来写表达观点、阐明道理的作文。这种考试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评分,具有可操作性。但几十年来的语文教育教学证明,传统的作文教学效果总体比较差,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甚至是语文教师自己,目前对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无可奈何,或很不满意。有两点是人所共知的:第一,几乎没有语文教师能自信地说“我能教好作文”;第二,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而且也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因此,传统的作文教学与语文教育所承担的母语文化传承的使命不匹配,应该改革并使之更加适合中小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提升。那么,传统作文怎么才能变成创意作文呢?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一直被当作模式作文,且语文教育教学的整套设计在目前的机制里也无法被其他方案替换,因此应该正视现实,将传统的作文教学朝着创意写作的方向进行改良和变革。

中外文学论文范文5

期刊论文不仅是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助于研究人员详细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因此一直是业界研究的热点,而如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是人文社科领域科研管理与创新的重点与难点。长期以来,对于人文社科期刊论文的评价以同行评议法和文献计量法为主,存在以发表载体判断成果质量等不足138,如一些高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大都以的期刊及其期刊影响因子(或是否为核心期刊)代替对论文本身的评价,这种评价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不足;又如一些评价是以文章是否为课题或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标准,忽略了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及其经济价值。目前,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开放,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学者间的交流方式更加便捷、灵活、多样。替代计量学(Altme-tircs)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成果评价方式在国外逐步兴起。该方式重视社交网络的计量指标,成为一种面向学术成果的全面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为使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更为合理,加快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研究的国际化步伐,提高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替代计量学及国内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指标,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访谈,设计了国际化背景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2国际化背景下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体系构建

为减少研究者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的主观性、片面性,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内容,并邀请国内外图书馆专业的20位专家就指标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根据问卷反馈及访谈结果最终确立了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如图所示)。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级:一级指标包含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指标;二级指标包含发文期刊影响力等5个指标;三级指标包含被中外文检索刊物收录等25个指标。

2.1一级指标

2.1.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A1)主要是指发文期刊的影响力以及论文本身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期刊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论文的学术水平,所以对论文评价时,除了评价论文本身的影响力外,本研究仍选取了常用的期刊影响力这一指标。

2.1.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A2)侧重论文的形式规范性和内容价值两个方面。与内容相比,论文形式规范性往往容易被作者忽略,但在国际化背景下,为便于国际交流,论文形式规范性同样需要引起作者的重视。

2.2二级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分为如下5个:一级指标外部因素(A1)包含发文期刊影响力(B1)、论文学术影响力(B2)与论文社会影响力(B3)3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内部因素(A2)包含论文形式规范性(B4)和论文内容价值(B5)两个二级指标。

2.3三级指标

根据指标的层次关系,5个二级指标下共包含25个三级评价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2.3.1发文期刊影响力

发文期刊影响力(B1)包含3个三级评价指标,分别为:①发文期刊被中外文数据库收录情况(C1)。论文被哪些数据库收录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当今国内乃至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文献数据库有Elsvier、EBSCO、Emerrald等,但是这些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语种以英文为主,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虽然也以外文,但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比例有限。为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选取了国内的知名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这些数据库分别收录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及北大核心期刊所涵盖的高质量期刊。②近5年影响因子(C2)。对于被SCI等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而言,该指标指的是期刊近5年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之所以选择5年影响因子的平均值,是因为相对于当年的影响因子,5年的平均值更为客观。③当年平均被引数量(C3)。它是指某一期刊论文当年平均被引数量。这3个指标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发文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2.3.2论文学术影响力

论文学术影响力(B2)包含5个三级指标,分别为:①被检索系统收录情况(C4),指是否被国际或国内知名检索类数据库收录,如国际上比较认可的SSCI、SCI、Scopus等数据库;国内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CSSCI等数据库。一般而言,能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说明论文通过了国外同行评审,有一定的创新性,质量较高;根据国内的评价标准,学术界对发表在CSSCI及北大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认可度较高,但并不排除一些优秀在非核心期刊的情况。②被转载或摘录情况(C5),指论文公开发表后,经过二次加工以二次文献的形式被新华文摘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的情况。论文能够以二次文献的形式被转载,说明其学术水平不仅得到了发文期刊的认可,而且还得到了业界专业人士的认可,是一种间接的同行再评审,足以说明该论文在业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③被(他)引次数(C6),指论文是否被中、外文文献引用,论文在一定时期内被引次数越多说明其学术影响力越大,质量越高。但是这里需要注意3个问题,首先,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思想一般需要5-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被人们接受或认可,因此一般情况下短时间内其被引率不会太高。《科学》杂志曾对发表在4500种顶级科研期刊上的文章作过调研,指出只有45%的论文在发表后的5年中被其他文章引用。大部分文章被淹没在众多的科研资料中,所以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考察一篇论文5-10年的被引次数,而不应采用1年的被引次数。其次,论文的被引包括他引和自引,他引更能够体现文章的学术影响力,说明该文对后续研究产生了影响。第三,在关注论文被引次数的同时,还应考虑引用文献来源期刊的水平。④被下载量(C7),指论文被下载的次数。之所以选取被下载量作为评价指标,是因为目前的数据库均提供下载服务,被下载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该论文受读者(包括研究者)关注的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论文的影响力。⑤基金资助(C8),指发表的论文是否有课题作为支撑。一般而言,有课题支撑的论文由于在立项时经过同行专家的充分论证,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内容丰富,起点较高,具有创新性。三级指标C4-C8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论文学术影响力(B2),但并不能全面反映论文的社会影响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开放获取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青睐于借助微博、博客、脸书、推特等网络社交平台学术论文或表达学术观点,进而扩大论文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替代计量学就是借由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评估出版作品的线上影响,可以说其在很大程度上是评价论文的社会影响力,可令使用者快速获悉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此外,高引文率的学科具有较高的替代计量学表现,而对低引文率学科的替代计量学分析可以从其他方面对该学科研究进行有效补充。姜春林、高飞等提出应把替代计量学纳入我国已有的人文社科评价指标体系中;赵蓉英等以汉语言文学学科为例,应用Altmetrics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为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理应引入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

2.3.3论文社会影响力

国际化背景下人文社科论文社会影响力(B3)包括5个三级指标:①社交媒体的讨论和使用热度(C9),指学术论文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及传播情况。国际上Altmetrics的数据来源广泛,所说的社交媒体涵盖Facebook、Twitter、Blog、微博、领英等。2014年起,新浪微博的数据已作为评价指标被收录到Altmetrics中,数据可以回溯至2011年10月[14]。然而不能完全照搬Altmet-rics,因为国内学者目前不能使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所以设定社交媒体时需要体现中国元素,如可以把微信(如社科学术圈)加入考察指标,考察国内学者对该指标的认可度。②学术网站的讨论及评价(C10),指学术论文在学术网站被讨论及转载的情况。学术网站包括国内的学术圈、小木虫、科学网、经管之家、Re-searchGate、Academia.edu等。本研究选取的学术网站是国内研究者经常参与互动的网站。Ac-ademia.edu和ResearchGate均为成立于2008年的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随着网络价值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学术社交网络中。这种社交学术网站打破了国别和领域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学者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学者可以在该类网站上交流和评价共同关注的论文或观点。③出现在政策档案或政府文件中的次数(C11),尤其指档案文件中对论文的提及次数。Altmetrics把学术论文的观点是否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作为衡量论文社会影响力的指标并赋予一定的权重。笔者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被政府部门批示、采纳的观点一旦在政府制定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中产生了影响,其社会影响力不言而喻。④被百科词条引用(C12),指论文中的观点或概念是否被百科词条引用,百科词条包括wiki及百度百科。Altmetrics通过统计被wiki词条引用的次数或浏览、讨论的次数评估论文的社会影响力。在国内,wiki使用的频率不及百度百科,所以在评价论文的社会影响力时,加入了论文的观点是否被百度百科词条引用这一指标。⑤论文获奖情况(C13),主要指论文的获奖级别。国内外设立的人文社科论文奖项很多,一般而言获奖论文的创新性、逻辑性、社会认可度均较高,所以将其列入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

2.3.4论文形式规范性

除了以上外部因素外,在评价过程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文内部因素的评价,体现内部因素的论文形式规范性(B4)及论文内容价值(即同行专家评审)(B5)两个二级指标共包含12个三级指标,具体分析如下:论文形式规范性(B4)可以分解为C14-C18共5个三级指标。①中英文题目(C14),指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及中英文题目是否齐全完整。在国际化背景下要想扩大论文的学术交流范围,论文必须有准确、精炼和完整的英文题目。标题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论文的“脸面”,好的标题可以引起同行的注意,是吸引读者关注论文的重要因素。②中英文摘要(C15),指论文是否同时含有中文、英文摘要,摘要的书写是否全面详细。为了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交流,英文摘要最好是叙述性摘要而非指示性摘要,通过阅读摘要即可了解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摘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是否被期刊录用、被文摘收录,尤其是发表在国外期刊的论文,编辑首先关注的是论文的摘要而不是文章本身。③中英文关键词(C16),指关键词的选取是否齐全、规范,能否代表论文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关键词往往反映文章的主题,不论是国内数据库还是国外数据库都把关键词作为论文检索途径。关键词准确、规范、齐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能否被研究者准确、快速锁定。④参考文献(C17),主要考察论文标注是否规范,引用资料、观点的来源是否清晰,是否有侵权行为。不同期刊对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有不同的要求,但都要求具有可追溯性。如发表于国内期刊的论文参考文献一般采用GB/T7714标准,国内对该标准会随时更新调整;国外期刊参考文献书写有MLA(the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和APA(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两种格式,一般人文社科论文多采用MLA格式,因此参考文献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书写。⑤作者中英文简介及作者ID(C18),指作者学术简介以及代表其身份标识的IDORCID或ResearchID。为了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国内学者在时最好附有中英文作者简介,以便于国际交流。此外,为避免作者重名的情况,目前国内外部分期刊要求作者提供IDORCID或Re-searchID,这是未来期刊发文的要求,所以作者ID被确定为论文规范性(B4)的子指标之一。

中外文学论文范文6

首先,问题意识的强烈是本书学术价值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正如聂珍钊教授所说:“古往今来的学者们大都有提问的习惯,对于学术问题的讨论一般是提问或立论,因此提问是学术研究和讨论的前提。”他认为学术与学问的根本目的就是“研究问题、解释问题、给出答案、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13)。由此可见,问题意识的有无,决定了一个学者能不能做学问和能够做出多大的学问。本书所有的章节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是关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文学流传得以实现的几种方式及其动因”、“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华兹华斯诗歌的意象形态”、“英国湖畔派诗歌的伦理探索”、“新诗民族性与当代性的二重建构”,如此等等,都是从前的中国学者没有或者少有讨论过的问题。邹建军教授所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没有按照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内容来进行,也没有按照从前的中国比较文学学者的思路来选取,更不是按照西方比较文学理论家所提出的理论对中外作家与作品进行分析,如果那样的话,本书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从表面上看来,作者在各章中所讨论的内容,似乎并没有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那些理论观点的引用,如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与现象学批评等,其实,在每一部分中所讨论的都是新的问题、所表达的都是新的学术发现与理论思考。可以这样说,《多维》中的每一章都充满了问题意识,并且都使用了适合于问题本身的特定研究方法。全书将英美新批评学派所提倡的文本细读法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将审美批评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相结合,因而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得出来的结论也是可信的。在本书作者看来,前人的理论是他们经过自己的研究而得出来的,如果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知识而存在的话,那它本身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如果说它们有价值的话,那只在于对后来的研究者有所启发。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身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总是不能脱离西方的理论而不能自创,或者总是言必称先秦与唐宋而不能自新,所以,本书作者不想在每一章中都来引用前人的理论证明自己观点的科学性,更不想以自己的努力来证明前人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多维》中所讨论的所有内容都是问题,或者说都是从问题出发而做出的种种新的思考。写作此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回答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作者回答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是文学间性的问题,论证了中国高校本科比较文学教学“文学史化”的目标。问题意识的强烈与突出,正是本书写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基本的特点。

其次,提出一些新的概念与新的说法,体现了作者的探索精神。中国现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主要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有关比较文学理论的术语,也许只有“双向阐发”、“跨文明”、“变异学”、“译介学”等少数几个,与此相关从中国古代文论转化而来的并且可以实际运用与操作的比较文学术语,则少之又少。本书作者从自己的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提出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说,并具体分为“平行模式”、“上升模式”与“下潜模式”进行论述,本书的基本结构就是依据这种理论创构而分成三编共二十章,形成了一个自足的论述结构。当然,作者所提倡与着重论述的,自然是比较文学的“下潜模式”。作者提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虽然有的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但“文学史化”是有其特定内涵的,那就是要求教师少讲空洞而大而化之的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概念术语,而要结合中外文学史上的作家与作品等内容来分析相关的比较文学理论,比如联系《圣经》在世界各地的流传来讲“流传学”,联系鲁迅与尼采的关系来讲“渊源学”,联系林纾对西方一百多部小说的翻译来讲“译介学”等,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就比那种只按照教材上的理论概念讲述要到位得多,并且也符合大学生学习比较文学的实际。再比如有关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的说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融品格”的说法,从前的学者们都是没有提出过的。新的学术发现,更多地自然是体现在对具体的中外作家与作品的分析上,比如深入讨论的易卜生诗歌写作“三种向度”的问题、华兹华斯诗歌意象的四种形态问题。所以,本书从头到尾到处充满了作者的见识,主体内容都是作者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只就书名的“多维视野”与看问题的“多度视域”而论,也是本书作者研究中国比较文学问题新思维的体现。而在本书中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新思考,主要是作者的研究是以发现问题为起点的,并且总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三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虽然硕果累累,但由于其学科性质与研究取向的原因,也引起了种种争议,其他学科的专家时不时地提出批评,指责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那种大而空的现象,正是这种议论引起了我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问题的关注”(邹建军272)。#p#分页标题#e#

再次,以文本细读为基础提出与解决问题。“下编”全都是对于经典作家与作品个案的分析与探讨:对湖畔派诗歌伦理主题的讨论,涉及到许多具体的诗作与文献材料;对华兹华斯诗歌意象形态与柯勒律治诗歌艺术品质的分析,涉及到许多具体的作品与评论资料;对闻一多和贺敬之诗歌与中外文学传统关系的分析,所有的论述都是以作品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作品细节的分析与探讨才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如果没有比英美新批评派学者更为细致的阅读与审美分析过程,也许就没有问题的发现与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对华兹华斯诗歌具体意象的辨析,就不可能有对其诗歌四种意象形态的发现,从而也不可能得出对其诗歌意象形态的真理性认识。其实,从“中编”开始就是以作家与作品个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关于易卜生诗歌的三篇文章,具体深入地探讨了易卜生诗歌的伦理主题、政治情结与“三种向度”的问题,且不说作者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前从来没有提出与讨论过的,更重要的是本书作者总是从对具体诗作的分析入手,结合易卜生个人经历与生活阅历进行研究的。本书作者所作的比较文学研究是研究具体问题的,不是空对空的理论梳理与作品欣赏,而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具体问题的发现与探讨。对作家与作品的个案分析并不是一般性的解析,而总是有一个特定的角度,如从意象形态的构成来讨论华兹华斯的诗歌艺术,从艺术品质的角度来谈柯勒律治的诗歌,从闻一多与中国诗歌艺术传统的关系来谈闻一多的诗歌,从贺敬之诗歌的艺术来源来讨论其与外国诗歌艺术传统的关系,如此等等。这就是对于问题的发现与研究,恰好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正道,也是对前人比较文学研究是一种反正。

中外文学论文范文7

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基本模式的构建

按专业方向开展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培训是一种新的培训理念,也是读者培训服务的一次全新尝试与探索,需要在吸收以往各类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和创新,主要是由各专业的学科馆员根据专业需求分别设计符合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培训内容和方案,针对相应专业的读者进行培训,并最后给予效果的评价和进一步改进。而培训设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将对培训项目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为此,笔者在参考了一些相关培训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基本模式。专业需求分析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对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及电子资源的需求情况往往是与其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前,图书馆员必须首先对本校所有学科的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在研究学校的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最好能与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沟通,找准专业定位,把握本专业的资源需求状况。总之,明确专业研究方向是开展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基础,在培训时最好能使读者带着研究课题查找资料,做到有的放矢。

培训内容设计培训内容的设计要结合专业研究方向的特点来展开。一方面需要对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进行精选和推介,重点介绍与专业有关的电子资源的相关收录内容及其利用技巧,将图书馆现有的电子资源中与本专业研究方向联系紧密或者相关度高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统一抽取并融入整个培训内容中,此外可着重挑选几个专业性强的数据库进行重点推介,这也是体现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特点的最重要一环。另一方面,为了使读者更深入了解电子资源应如何与自身专业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可以选取几个本专业方向的利用电子资源进行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同时穿插一些专业领域的文献研究方法,结合数据库操作技巧和统计功能等为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或跨学科的研究中提供一些启发思考与创新思路,进而深入探讨数据库在学术科研中对于提供文献保障和启发研究思路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培训效果评价在对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需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从前来参加培训讲座的人数以及学生和专业教师的反应等来评价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电子资源使用量的统计数据来观察和评价。

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开展

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图书馆的读者培训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包括本科生的新生入馆教育、面向全校的文献检索公选课,以及相关数据库专业人员作的电子资源系列培训讲座等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各类电子资源的推广力度和利用效率,面向更高层次和需求的读者进行更有专业针对性的电子资源使用培训,根据以上培训设计思路,“上外”图书馆开展了由学科馆员按专业方向分专题讲解图书馆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系列培训讲座,并陆续推出了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国际关系、经济管理及其他人文社科等方向的专题图书馆资源利用培训。这些讲座主要由图书馆相关专业的资深学科馆员担任主讲,除介绍图书馆文献和服务之外,重点结合各个专业方向开展电子资源数据库的使用培训和现场演示,指导读者更为有效地查找和利用论文写作及学术研究所需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强大的文献保障,培养其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以下结合专业方向资源利用培训的基本模式及“上外”开展的实践,以“上外”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尝试结合其学科特色和相关资源进行培训方案的设计,探索专业方向电子资源培训的新思路,以期为此类培训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培训质量和信息服务水平。新闻传播学专业需求分析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师生而言,其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新闻素材的需求,即各类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材料,这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的中外文报纸和相关网站上;二是对学术文献的需求,包括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文献,这主要可以从图书馆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图书和学位论文中获得。同时,由于电子资源具有比纸质资源内容更丰富、更新更迅速、检索更便捷等诸多优势,因此,新闻传播学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培训应当主要从报纸、期刊、图书以及学位论文这四种类型的资源展开介绍。

新闻传播学专业培训设计培训的内容主要根据专业需求和文献类型等展开,一方面对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进行推介,重点介绍电子资源的相关收录内容和演示其利用技巧;另一方面结合有关研究案例来深入探讨数据库在学术科研中对于提供文献保障和启发研究思路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图书馆相关资源介绍及其利用学科馆员在对专业定位和学科方向有了明确的把握之后,就需要对图书馆现有的相关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找出与之相关度最高的各类文献,并有重点地将其推介给该专业的学生加以利用。由于图书馆文献种类繁多,笔者主要从资源类型入手加以分类介绍,重点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与新闻传播学联系紧密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及相关功能。报纸。报纸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载体形式,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与其具有极高的相关度。因此,在进行该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培训时,报纸这一类型的资源应作为首选的推介对象。就中文报纸而言,培训主要推介了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对于检索和利用国内主流的报纸媒体资源十分方便和全面。就外文报纸而言,则首推Lex-isNexis学术大全,可深入搜索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报纸内容,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必备数据库之一。另外,Factiva新闻数据库也可一站式访问大量的新闻资讯,时效性强,检索方便。由于这两个数据库的使用技巧性较高,培训时应重点介绍和演示其检索利用的具体操作流程。

期刊。鉴于电子期刊的学术性和便捷性,培训过程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善加利用电子期刊资源。就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而言,重点推介了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EBSCO的传播学与大众媒体数据库,基本涵盖了中文和外文的重要新闻传播学类期刊资源,对于利用中外文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具有很大作用。此外,人文社科类的期刊资源对于新闻传播的学习和研究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由于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它的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密切相关,因此,要搞好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还必须注意相关人文社会学科文献资源的利用。培训时可适当推介如SAGE人文社科库(包含有Commu-nication&MediaStudies学科专题)、ProQuestRe-searchLibrary等相关资源。对于外文期刊数据库的快速查找和定位,培训中需强调图书馆的“外文期刊导航”功能。利用该导航读者可以按照学科分类和专业方向查找和定位所需电子期刊资源,从而极大地节省读者的检索时间,并使资源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p#分页标题#e#

图书。与报纸和期刊相比,图书类文献资源在数据库中的收录并不十分全面,利用方式上也较之前两者存在一定的不便,而纸本书籍或更能满足读者需求。因此,在进行图书文献介绍和利用的培训过程中,应协调纸本和电子的平衡,建议读者从馆藏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此两种类型的图书资源。对于中文图书的利用,可以突出强调“读秀学术搜索”功能对于查找纸本和电子图书的重要作用,其能一站式检索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电子书以及该馆馆藏的纸本书,对于读者而言资源获取率大大提高,是目前查找中文图书的首选方式。对于外文电子书而言,主要介绍Ebrary电子书和MyiLibrary电子书这两个数据库。在这两个库中虽然没有新闻传播学类的专题分类,但其人文社科类图书资源相当丰富,且学术质量也很高,适合读者进行扩展性阅读,开阔视野和研究思路,为跨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这同样适用于其他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对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NKI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库可下载全国各大高校历届硕博士的学位论文,尤其是本校相同研究方向或相同导师的论文更是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思路、写作方法、格式等各方面起到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对于“上外”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师生而言,除了参考中文的学位论文外,英文的学位论文资源也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来源。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了欧美1000余所著名大学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是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外文学位论文信息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们及时了解国外该学科领域的硕博士研究生的最新研究动向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将其引进或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来。因此,这两大学位论文库也是专业方向的资源利用培训不可忽视的内容。新闻传播与文献研究案例举要培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新闻传播学相关研究案例,结合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和统计功能等剖析在研究方法上的拓展与创新,为学生的学术科研提供一定的思路上的启发与指导,展示电子资源在检索和利用上的便捷性和科学性。以下通过两种类型的案例加以分析。

新闻传播学文献的计量统计研究。该类型的研究主要通过对新闻传播学领域相关专业期刊或学术论文等的文献引证频次或下载数量等信息的计量统计和汇总分析,研究新闻传播学自身的学术发展状况。如“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一文,分析了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CSSCI、CNKI两个数据库被引证的现状,找出了新闻传播学自1978-2007年30年以来的高被引论文,比较两个数据库的引证特点,并对发现的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的领域分布、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等数据进行了分析〔2〕。从该实际研究案例中,重点引出对于CNKI数据库引文统计功能的介绍,演示新闻传播学领域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统计和排序功能,从而可以进一步对高被引论文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又如“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比较研究———兼谈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一文,选取了中美两国各两份新闻传播学的主流学术期刊(分别为美国《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和《Jour-nalofCommunication》以及中国的《新闻与传播研究》和《新闻大学》),通过对其6年间(2000-2005年)所有论文的内容分析,描绘出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的概貌并比较其异同〔3〕。

对于此研究案例而言,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就能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其检索和统计远比纸本期刊方便快捷得多。结合专业领域与相关案例的分析,介绍数据库的功能特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并深入发掘其对实际研究有意义的功能。新闻媒体信息源检索搜集与统计分析。该类型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如报纸、期刊、图书等)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报道、阐述、论证等的文献资源,通过专业数据库全面搜集,对其信息源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从而得出该领域的某些结论。如“议程与框架:西方舆论中的我国外交话语”一文,以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话语为切入点,通过对2004-2008年间LexisNexis数据库中新闻文本的定量分析和定性解读,探索了当代中国外交话语在西方舆论中的角色问题〔4〕。本案例值得借鉴之处是其对于数据库中检索条件的设定,其以LexisNexis学术大全数据库为资料源,选取其新闻库中世界主流报纸库(MajorWorldNews-papers)里的英语报纸为样本范围,对近5年的新闻设置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这样的实际检索案例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库的检索限定技巧和研究使用方式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培训方式探讨

培训讲座主要采取PPT课件演示和网上数据库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设置现场提问和互动环节来解答同学和老师的提问。多种方式的相互配合与穿插可以使培训效果得到最优化的呈现。PPT课件讲授作为一种多媒体演示工具,PPT已被普遍应用于各类教学培训,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程和资源利用培训也不例外,其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PT的页面导航层次和内在逻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逻辑”是PPT的灵魂,的确如此。PPT也要讲究谋篇布局和创意策划,应能体现培训内容的层次结构和表达出教师的脉络思路〔5〕。如本培训设计分别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需求、图书馆相关电子资源的利用(资源又进一步按照类型进行分类介绍),以及结合有关研究案例对数据库使用和研究思路等进行深入探讨等几个方面展开,层层深入,结构清晰,导航明确,对于培训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网络平台演示由于网络数据库的操作步骤连续性等特性,如果仅凭PPT的图表和截屏等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还无法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必须同时结合网上现场操作演示的方式来进一步呈现。有调查显示,有将近80%的图书馆文献资源检索类课程运用了截屏来讲述教学内容,有的截屏页面数量占了PPT总页数的绝大部分〔6〕。这与网络数据库的应用性特点有一定关系,但并非所有的操作过程和步骤都适合用PPT来展示。一般而言,在重点介绍某一数据库(如本培训中的LexisNexis学术大全)的利用方法和检索技巧时,可以选择在线演示的方式来进行,其操作过程的连续性和动态性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整个流程。当然,在线操作可能会受到网速条件影响和培训时间制约,因此,应选择几个与培训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重点电子资源数据库加以演示。#p#分页标题#e#

现场互动问答除了PPT课件和在线数据库演示以外,还应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和老师进行现场提问,这样可以弥补讲座培训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也可以了解相关专业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文献尤其是电子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和现场解答。此外,在培训中还应准备一份专业方向读者利用电子资源的需求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读者的身份、专业和研究方向、最常使用的数据库类型、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电子资源的实际需求和目的,以及对于本次培训效果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等,以便于回收反馈信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此项培训工作的内容安排和组织形式。

培训效果评价

中外文学论文范文8

大学通识课教育的建设到今天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中,国人对通识课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查询中国期刊网、博士论文数据库以及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有关大学通识教育课的文章和硕士、博士论文共达600多篇,这说明大学中的通识教育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并多有研究和讨论。综观这些论文,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介绍国外经验或对比国内外做法;(2)对通识教育课的历史、现状的概述和总结或对未来的展望;(3)通识教育课的课程设计和评价研究;(4)某门通识教育课程的个案研究;(5)某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经验介绍和总结。

这些文章中还未见有一篇是研究通识教育课的教法的。可见,通识教育课的教法问题目前关注的人还比较少。诚然,每门课都应有符合本课实际的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必每门课程都统一用一种教法,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然而,通过对某校的人文通识课进行调研,对该校人文通识课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时,它们是否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呢?尤其是在目前很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的情况下。本文即是通过实证调研的方式探讨人文通识教育课的教法,以期获得启迪。

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全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的调研,目的在于探察:(1)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人文通识课有几种教法;(2)这些教法各自的特点和效果如何?(3)目前的这些教法其缺点是什么,怎样改进?为使调研全面、深入,本课题成立了6人调查组,其中5人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0级在校本科生,他们有些选修了人文通识课程,作为学生的他们在进行听课和在调查咨询时,其视角更为合理、感受更为真实,其调研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调研组员们分工负责,分别在大学城校区和五山校区进行调研,采取听课和询问选课学生的调研方式。调研成员每人负责听某一类课程,如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外文化、历史或哲学、艺术、绘画、音乐、影视、考古、收藏、集邮等,平均每人要听十多门课和咨询选课的学生,调研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目的、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反应等。

二、人文通识教育课两种教法的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2013年2月~7月)共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106门220个班;本调研组调研了其中的69个班共42门人文通识教育课,其中,中外文学或文化课17门,影视、音乐、舞蹈艺术类17门,哲学、美学、历史类课程8门。根据调研,发现人文通识课大致有两种教法:(1)以教师在课堂展示的ppt为主要线索的口头讲述法;(2)以ppt为讲述线索,辅以音频或视频,然后以此进行分析的综合法,这类教法的课堂,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在有视频片段浏览的课堂里,师生互动较多。文学文化类课程以及哲学、美学、历史类课程主要采取以ppt为讲述线索的讲课方式;影视、音乐、舞蹈艺术类课堂在ppt之外往往辅以音频或视频材料进行讲授。

1.依赖ppt的口头讲述法

上课使用ppt,这似乎已成为了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的标准和流行的教学模式。传统中师生拿着课本,以及教师不断板书的教学模式已经难得再见。从调研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人文通识课都使用了ppt辅助教学。其中文学文化课和哲学、美学、历史类课程主要依靠ppt作为课堂讲述的线索,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ppt制作质量和教师讲述方法的极大制约。有些课堂ppt制作精美,有各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文物鉴赏、集邮学等课程。有些课堂除了有精美ppt之外,教师依据ppt的讲述要么逻辑清晰、思路通畅,学生容易理解和领会,如外国文学概观、中国当代文学景观、美国社会与文化、岭南文化、中国情感文化学等课程;要么从ppt列述的要点推延出去,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知识都信手拈来进行辅助论证或联想,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世界文化地理、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要么把课堂讲述的某些内容与当今社会现实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论述,引起学生强烈共鸣,如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传媒与文化等课程。

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以ppt为讲述线索的教学方法。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使用ppt教学的课程,其效果都较好。然而,也有少数依赖ppt教学的课堂出现沉闷、乏味的教学效果,这主要与ppt的制作效果和教师的讲述方式有关。有少数课程的ppt制作比较粗糙、繁复或过于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少数教师的讲述方式一本正经,虽然严肃认真,但语气平抑,照本宣科,从头到尾显得呆板、生硬,纵使逻辑清晰,内容丰富,也很快使课堂陷入沉闷、令人瞌睡的境地。原因很简单,教师自己不活跃,很难让学生活跃。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容易出现在文学课上。本次调研也发现有几门文学文化类课程很少使用ppt,其主要依靠教师口述和板书,依然能使学生兴趣浓郁,课堂生气盎然,教学效果良好,如英美文学与文化等课程。其主要原因在于讲课教师的博学和良好的口才。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显然对所讲内容熟悉之至,对课程所属领域有全然了解和深入研究,凭着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教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学生折服。此时,对教学方法的考量似乎已显得次要,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学术修养和其表达能力。

2.使用ppt并辅以音频或视频的综合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出现在影视、音乐、舞蹈艺术类课堂里。具体而言,影视和舞蹈类课程主要辅以视频材料,音乐类课程主要辅以音频材料。总体来说,辅以音频和视频材料的课堂往往比较活跃,教学效果普遍较好。在音乐类课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先用ppt展示和介绍相关音乐知识,然后播放有关音乐范例,接着进行评述的教学方法。比如《影视音乐》课就在课堂上播放了不少影视音乐,包括电影、音乐剧等,如《天鹅湖》等,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和讨论,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同样,《20世纪西方音乐解读》介绍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序列主义音乐等不同类型的20世纪西方音乐时,就播放了相应的示例音乐,包括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表现主义音乐),特斯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诗篇交响曲》(新古典主义音乐),梅西安的《异国鸟》、《图朗加利拉交响曲》(序列主义音乐)等,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互动讨论。《音乐剧赏析》主要以播放音乐剧片段的方式介绍西方音乐流派、形式、一些基本的音乐词汇等,以培养学生赏析音乐剧的能力。一般而言,艺术学院开设的音乐课往往较为深入和生动,这可能和该学院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较好有关,而其他学院教师的音乐课则在音乐范例点评方面有所不足,有个别的课甚至没有点评,播放完示例音乐后则进入下一个内容,整个音乐赏析课主要是欣赏,缺乏足够的分析。本次调研发现,影视和舞蹈类通识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教学课堂最为活跃,概因影视课往往会播放经典影片或片段,学生往往较为感兴趣,而在随后的点评互动中,学生通常也能有感而发,因此,课堂活跃,教学效果良好。舞蹈类课程则因为课堂上一般都会放映经典动人的舞剧,令学生着迷,因而在随后的教师点评中学生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容易理解,颇有收获。

调研发现,播放视频的影视和舞蹈类课程如若教师随后进行点评和讨论,学生参与度较高,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较好。比如《影像中的西方政治文化》课在播放相关影像后,教师的精彩点评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媒介与文化》课在课堂播放访谈、演讲、新闻、电影等,内容涉及健康、经济、环境、社会时事热点等,以此来分析和评述这些媒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外国舞蹈史及作品欣赏》主要介绍国内外的舞蹈表演,在课堂播放国内外著名舞蹈如《天鹅湖》、《走跑跳》、《TheBol-shoi》等让学生欣赏,然后是教师评述以及师生互动讨论;《中外舞剧欣赏》主要介绍一些有名的舞蹈艺术家如杨丽萍以及有名的舞种,课堂播放中外著名的舞蹈剧和有关舞蹈的电影如《舞出我人生》等,然后是点评和讨论;《中日韩风格舞蹈欣赏》主要介绍中、日、韩的各种舞蹈,课堂上也播放舞蹈剧,如唐宋时期的《胡旋舞》、《绿腰》等,然后是课堂讨论。一般而言,使用ppt并辅以音频或视频材料的课程,其教学效果会比仅使用ppt的效果要好一点,但并非绝对。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学方法,还要视课程内容特点。比如文学课或者文物鉴赏或集邮等这样的课程,即使没有音频或视频的辅助,教学效果也可以很好,有些甚至不需要ppt也可以令学生沉迷,只要教师足够博学和有高超的表达能力。另外,有音频和视频材料辅助的课程也未必有好的教学效果,还要视其讲课的人,即教师是否够投入、课堂组织是否有序、语言表达是否恰当等。因此,可以说,教学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并非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本身,而在于课程内容和人,即教师本人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取最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正因如此,有些课才可能无需ppt和音频或视频的辅助而依然精彩。

三、对人文通识教育课教法的建议

首先,通过本次调研,发现绝大部分的人文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传授知识型而非培养学生能力,即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向学生传授、介绍相关领域或课题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知识涵养,而非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实践运用能力。人文通识教育课中更缺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其实,有些人文通识教育课完全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特点,不同程度地加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功能。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绝大部分的人文通识课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如ppt展示、音频或视频播放等。在依赖ppt展示的口述教学和运用ppt辅以音频或视频材料的综合教学两种方法中,后者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比前者的教学效果好。

另外,在教学内容上,影视、音乐、舞剧和流行文化等课程内容更受学生欢迎,在课堂互动方面,学生在这几类课堂中也更为活跃,互动愿望更强。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前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最普遍、最流行、也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而非传统的“板书+口述”(Chalk-Talk)的教学方法。然而,考察当今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堂,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普遍应用使学生获得视、听、说三方面陶冶和训练的同时,传统的“板书+口述”教学方法的被遗弃恐怕也在无形中削弱了教师和学生动手写字的训练和能力,这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