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范例6篇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范文1

一、思考文章脉络,训练逻辑性思维

文章思路是作者思维逻辑性、条理性的具体表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所以可引导学生或从课题入手、或从层次结构入手,或从中心事件入手,把作者思路、文章脉络与学生思维之路联系起来,让学生按文章的思路去阅读,循作者的思路去思维,如此不仅有助于真正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板书课题时就可突出“新装”一词,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概述故事内容,再读课文,揣摩故事发生的前提是什么,关键是什么,进而梳理出故事情节脉络: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小孩揭新装,再次通过小组讨论,就可弄清故事能得以顺利进行的理由,皇帝爱新装,每天都要换一套衣服是故事的前提,骗子声称他们织的布料“任何不称职的或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是得以成立的关键,皇帝大臣随员有极强的而愚蠢的虚荣心,甚至本能地怀疑起自己而不敢实说亲眼所见的现实,这是故事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在阅读过程中梳理文章脉络,即可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及写作意图,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得到相应的训练。

二、点面结合思考,训练整体性思维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是训练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好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开展整体性思维训练。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在指导本文阅读过程中,可结合文末一句“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来设疑给学生,学生就可以以此为纲来阅读课文,归纳总结出作者原是如此多方面来解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内部原因:物质基础(有无色素);物理原理:光波反射;生理需要:保护作用;进化观点(发展过程);外部原因:自然选择(昆虫作用)、人工选择。学生在理解作者如此全面地分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过程中,也是对自身思维的广阔性的一个启发,必然会影响他们在今后分析问题时也会有意识地尽可能地全面分析问题。

三、把握问题实质,训练深刻性思维

思维深刻性的人善于透过问题表象而深入其本质,揭示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结果,预见事物发展的过程,而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上。例如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从狗流唾液的现象中发现高级神经活动规律,阅读教学也可抓住语言文字分析事物事理的本质,学习深刻地分析问题,如在《幽径悲剧》一文的阅读教学中,可设置如下一些疑问来进行训练:①作者先如何写幽径?②如何写幽径藤萝之美?③作者在写到十年后的“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通过阅读或多或少地会体验藤萝无论作为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臆会中,在作者心目中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再引导学生释义作者为何把最终难以幸免后的藤萝描绘面一幅吊死鬼的形象,并作了深深地自责,通过学生前后对照阅读就可明了,作者在此实则是愤慨到了极点的反诘,是在严厉谴责那些无情无义的毁灭美的愚氓,是在呼唤社会群体要爱美、护美。我想通过如此的阅读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而且透过这些语言文字由现象到本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鼓励创新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范文2

所谓思维的“度”就是保持思维的质量的限度。只有控制好这个限度,才能及时掌握住“火候”,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质量互变,不断向思维训练目标的纵深发展。在控制思维训练的“度”时,教师必须注意三个方面:

一、问题的提出要合“度”

在提出问题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大纲》。各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并不相等,即使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其知识状况也不尽平衡。再者各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也有所区别。因此,教师每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要考虑到能否切合实际,能否获得思维的效果。我们在平时的听课中常发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教师常向学生提一些难题,超越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或问题提出的跨度太大,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切断,课堂教学死水一潭,教学效果很差:另一种是,教学问题提得过易,学生不要多动脑筋便可顺利地回答,看上去课堂热热闹闹,其实也达不到训练学生的思维目的。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动机,达不到培养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其原因在于教者本身设计问题时,背离大纲要求,不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点。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力求克服以上两种现象,做到既不“过火”,而又无“不及”。

二、设计教学环节要适“度”

阅读训练中,设计教学环节要从总体的教学目标出发,要有整体性。每个环节内容的衔接既要有阶梯性又要有内在的逻辑性。这两方面的度控制不好,学生的思维既不能畅通,也不能变异,更不能产生飞跃。

三、学生思维的质受阻碍时要超“度”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当事物发展到它的质受到严重阻碍时,就会冲破旧的度,促进事物的发展。学生思维也是这样。教者不能受原来思维质的束缚,要让学生思维冲破旧质的度,进行新的量变。当学生思维在获得质的飞跃后,尚有发展的余地时,要注意保持思维度,不要任意超越它,但当学生思维发展到受它的质的阻碍时,要让学生的思维冲破旧的度,在原有思维质的基础上积蓄新的思维量,向新的质变飞跃。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范文3

一、转换母语的思维方式成为英语思维方式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我们的思维模式是汉语的思维模式。正是由于我们受到了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导致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无法正确的理解英语材料中的语法知识,这样一来其英语思维方式就无法跟随教育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思维模式不进行改变的话,学生的阅读效率便无法得到提高。所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转换母语的思维方式成为英语的思维方式,这样一来在对英语文本进行阅读的时候才能够让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用英语去思考问题的阅读习惯开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直到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英语文本的内容。 

比如说在对英语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的习惯,还要促进学生用英语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想要达到这种效果,首先要做的是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词汇储备量,当学生能够对阅读材料中的单词掌握绝大部分的时候,相信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也会随之上升。其次是教师需要小学生不断地讲解语法知识,让同学们在遇到某些特定的句式时,能够快速地进行思考,理解某一句话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以倒装句为例,同学们在阅读英语材料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倒装句,而英语中的倒装句的结构与我们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利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倒装句。如Nowhere will you find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这句话是典型的部分倒装,是指将谓语的一部分如助动词或情态倒装至主语之前。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个语法。 

二、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思维模式训练 

想要使得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有效的训练,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思维模式训练。在引导学生对英语文本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需要学生理解这些内容的实际意义,重点在于理解二字。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是指学生不仅仅要理解句子中的实际含义,还需要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良好的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加强阅读效率,开发阅读思维模式。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所接触的英语相对比较简单,因此英语基础可能比较薄弱。所以作为教师,需要反复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只有全面做到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才能逐渐形成并提高。 

举个例子,现在有这样的一句话:There is no doubt about it more and more housewiv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soon be standing in the check-online.我们对中学生的要求是,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能够对这句话的整体含义有准确的把握。从单词方面而言,这句话里有很多的单词,许多学生在进行理解的时候往往会逐个的翻译这些单词。事实上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英语有更加全面准确的认知。也就是说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意识到它的含义:这是毋庸置疑的,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主妇很快就会站到收款台。 

三、重视学生英语阅读思维习惯的养成 

习惯比天性更顽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习惯的推动。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时候,应当重视学生阅读思维习惯的养成。实践表明,当学生拥有了强烈的阅读习惯之后,他的思维模式就能够固定下来,在阅读英语文本的时候,效率就会得到有效地提高。具体来说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习惯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不断的完善英语教学策略,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在课余时间适当的选择一些幽默的阅读材料来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够降低阅读的难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精细的讲解,通过本身的专业知识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推敲;还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和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和阅读技巧的渗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在看到这个句子时:When he knocked at the door I was cooking.我们需要向学生讲解这个句子是一个状语从句,然后再进行翻译:当他敲门时,我正在煮饭。 

综上所述,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还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立鹏.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探[J].才智,2013(04)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范文4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所谓个性化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伴随着自己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在这种个性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创造,提出自己独特的发现与见解、思考与质疑,它同样属于评价鉴赏层次的能力要求。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如果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就会培养出同一种类型的人,因此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培养。这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训练。一是读,必须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写作技巧,理解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词的意义和功能,再结合自己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二是提炼,要能捕捉材料中重要的语言信息,运用恰当的组合,对词义、文意、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作出正确的评析。三是联想和拓展,要能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研究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四是表述,也就是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特别要能够做到有创意的表达,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体现个性化。

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符合科学规律。学生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的不同,造成不同的思维能力。小学生一般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抽象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进入辩证思维的形成时期。对此,教师就要因材施教,让小学生通过归纳、演绎、综合、扩散等方式,多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初中生则通过分析、类比、提问、想象、探究等方式,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以促进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第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思维训练要在语言训练中进行,语言训练要增强思维能力。例如,根据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侧重于不同思维方式的培养,不同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如记叙文的教学可以强化形象思维训练,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教学可以强化抽象思维训练,等等。

第三,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兼顾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思维属于智力因素,但它与动机、情感、心理、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不仅不能割裂开来,并且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语言既是认识的符号,又是情感的信息。任何一种语言活动都离不开思想和感情,任何思想的表达又都离不开语言。这就使得思维训练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范文5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是以阅读学的原理为依据,研究阅读教学工作,揭示阅读教学规律,为广大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近年来,围绕着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难题,一些学者和教师作过很多研究和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但仍有不少困惑:教育观念的陈旧,教学内容的错位,教学方法的刻板,教学评价的误区,等等,影响和制约着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个性化阅读教学理论的研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从阅读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和关系来考虑,并促使它们从整体上达到完整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阅读教学中的特殊问题,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教育理论和方法。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所谓个性化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伴随着自己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在这种个性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创造,提出自己独特的发现与见解、思考与质疑,它同样属于评价鉴赏层次的能力要求。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如果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就会培养出同一种类型的人,因此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培养。这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训练。一是读,必须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写作技巧,理解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词的意义和功能,再结合自己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二是提炼,要能捕捉材料中重要的语言信息,运用恰当的组合,对词义、文意、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作出正确的评析。三是联想和拓展,要能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研究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四是表述,也就是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特别要能够做到有创意的表达,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体现个性化。

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符合科学规律。学生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的不同,造成不同的思维能力。小学生一般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抽象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进入辩证思维的形成时期。对此,教师就要因材施教,让小学生通过归纳、演绎、综合、扩散等方式,多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初中生则通过分析、类比、提问、想象、探究等方式,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以促进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第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思维训练要在语言训练中进行,语言训练要增强思维能力。例如,根据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侧重于不同思维方式的培养,不同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如记叙文的教学可以强化形象思维训练,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教学可以强化抽象思维训练,等等。

第三,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兼顾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思维属于智力因素,但它与动机、情感、心理、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不仅不能割裂开来,并且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语言既是认识的符号,又是情感的信息。任何一种语言活动都离不开思想和感情,任何思想的表达又都离不开语言。这就使得思维训练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通过对个性化阅读学生的写作作品分析,尽管仍有细节过多、字数稍多的缺点,大致上都能产出已经组合好重点的段落摘要,并能以符合标准的字数写出综合各段段落摘要的短文大意,其它程度相仿的学生,摘要书写能力落点也颇相当。部分程度好的学生,理解之入味,文字之贴切,尤令人赞赏。教师的教学内容其实就是教师本身,一个开放的教师能创造一个开放、流动的气氛,学生未必记得你教过什么,但真正在他们生命中产生影响的却是那种气氛。学生真正透过个性化阅读教学学到了什么?没错,提升语文读写能力是我期待的自主学习目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发表、自主学习等算是附学习,但透过学习活动,那真正有意义的阅读学习呢?潜在课程的影响力通常优于正规的显著课程,因为看不见的往往决定看得见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个性化阅读彰显了它的优势,已被广大师生接受并灵活地运用于语文阅读。个性化阅读,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教师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的活动。

参考文献:

[1] .浅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三个维度[J].语文教学通讯,2014,(01):52-54.

[2]梁才芬.浅谈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4,(01):134-136.

[3]陈宝真.张扬个性放飞潜能――浅谈个性化阅读教学[J].赤子,2014,(02):211-212.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范文6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细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这样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会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主体。强化发散思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变以教币讲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色q设了这样一种教学结构:质疑导读――理解研读――感悟解读――创新多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数学的自主性。其次是改革教法,采用多种疗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创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戛然而止,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编出发展题: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故人知晓?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延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此外,还有“多角度教学法”、“纵横比较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等等,都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现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注霞课外阅读。发展创新思维。如果把课内阅读比作“前沿阵地”,那么课外阅读无疑是“主要阵地”。学生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一一反馈拾遗――补偿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抓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我的具体做法是:1.提出目标要求,制定阅读计划。2.写好读书笔记,定期检查督促。3.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品位。如积累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分析阅读法、评价阅读法等。4.总结阅读成果,开展交流活动。由于课外阅读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想象余地和空间,更便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是可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达到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的那种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学会自己阅读。